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靜詩
Lin, Ching-Shih
論文名稱: 視覺回饋對排球攻擊時宜之效果
Effect of Visual Feedback on The Volleyball Spiking Timing
指導教授: 楊梓楣
Yang, Chih-Mei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體育學系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7
畢業學年度: 10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47
中文關鍵詞: 回饋排球攻擊啟動時宜動作學習
英文關鍵詞: feedback, volleyball attack, approach timing, motor learning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2113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09下載:1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在動作學習的過程中,練習與回饋是兩個重要的變項,其中回饋的功能是在練習時能降低動作的不確定性來促進學習。但運動項目眾多,不同的運動項目或單項技術,皆可能產生不同的回饋效果,因此,我們需要針對不同運動項目提出較有效的回饋方式,藉此提升技能學習成效。近年來由於3C產品快速進步,取得方便且容易,影像的運用提供技術性以及動作性知識快速又有效的傳達方式,讓學習者較可以理解抽象難以表達的動作,因此本研究欲瞭解排球技術中,攻擊時宜是否會因不同刺激來源(視覺和聽覺)影響表現或學習?過去研究都顯示視覺刺激較為有效的情況下,運用改變訊息的質(將影像速度放慢)或量(不同角度影像)的方式更能促進學習。實驗招募國小五、六年級排球選手,隨機分派至正常速度影像組、慢速度影像組、多角度影像組以及非影像組,每組8人。進行連續4天的獲得期,第5天則進行無回饋保留測驗。利用 Sliconcoach Pro8 軟體分析影片,分別以4 (組別)4 (天數)及4 (組別)2 (測驗)進行混合設計二因子變異數分析,探討各組不同視覺回饋介入後攻擊啟動時宜及扣球時宜的表現與學習效果的差異。結論為:不同視覺回饋方式對國小排球選手助跑啟動時宜的表現與學習上並沒有產生影響;慢速度影像以及多角度影像回饋,是有助於扣球時宜之學習;提供慢速度或多角度的回饋影像,比非影像回饋更能增進排球扣球時宜之學習,而非影像回饋的學習效果又比正常速度影像來的好。

    Practice and feedback are two important variables in the process of motor learning, of which the feedback function can facilitate learning by reducing the uncertainty of action in motor learning. Nevertheless, different sports or skill might result in diverse feedback effects. As a consequence, more effective feedback methods which are based on different sport items must be used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skill learning. Recently, due to the rapid advancement and 3C products, the application of videos, as to both technical and action knowledge, has provided prompt and effective conveying methods for learners to comprehend abstract and indefinable actions better. This study attempted to investigate whether performance or leaning of spiking timing in volleyball skill would be influenced by different sources of message (visual or auditory). Previous studies all indicated that the change of quality (slow-motion video) or quantity (videos from multi-angle) of information would further facilitate learning based on relative effective visual stimulation. The experiment recruited volleyball players from 5th and 6th grades in elementary schools. Eight participant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normal video group, slow-motion video group, multi-angle video group and non-video group. They experienced continuous 4 days of acquisition and then took part in the test without feedback retention in the 5th day. Videos were analyzed in virtue of Sliconcoach Pro8 software. By using 4 (group) 4 (days) and 4 (group)2 (tests) mixed design two-way ANOVA, the data were analyzed to examine motor performance and learning of spike approach timing and hitting timing with different visual feedback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different visual feedback methods do not exert influences on elementary school volleyball players’ performance and learning of approach timing; feedback of videos with slow-motion and multi-angle is conducive to the learning of hitting timing; the feedback from the group of videos with slow-motion and multi-angle will more effectively facilitate the learning of volleyball hitting timing than the feedback from the non-video group, while the learning effects of non-video feedback are better than those of videos with normal speed.

    目 次 口試委員與系主任簽字之論文通過簽名表 i 論文授權書 ii 中文摘要 iii 英文摘要 iv 謝誌 vi 目次 vii 表次 ix 圖次 x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假說 4 第三節 研究基本假定與限制 4 第四節 名詞解釋 5 第五節 研究的重要性 7 第貳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回饋對於學習者的影響 9 第二節 知覺訊息對於運動表現的影響 13 第三節 排球攻擊技術文獻 16 第四節 綜合文獻小結 18 第叁章 研究方法 19 第一節 研究參與者 19 第二節 實驗設計 19 第三節 實驗工作 24 第四節 實驗流程 25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26 第肆章 結果與討論 27 第一節 攻擊助跑啟動時宜表現 27 第二節 扣球時宜表現 29 第三節 攻擊助跑啟動時宜學習效果 31 第四節 扣球時宜學習效果 33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37 第一節 結論 37 第二節 建議 37 參考文獻 39 附錄一 家長知情同意書 45 附錄二 練習期助跑起動與扣球時宜變異數分析表 46 附錄三 前測、保留測驗跑起動與扣球時宜變異數分析表 47   表次 表1 獲得期攻擊助跑啟動時宜描述性統計表 27 表2 獲得期扣球時宜描述性統計表 29 表3 前測、保留測驗攻擊助跑啟動時宜描述性統計表 31 表4 前測、保留測驗扣球時宜描述性統計表 33 圖次 圖1 排球輪轉位置 6 圖2 Schmidt訊息處理程序圖 14 圖3 舉球員觸球時間點(T1) 21 圖4 攻擊手啟動第一步(左腳)觸地時間點(T2) 21 圖5 攻擊手起跳後最高點(T3) 21 圖6 攻擊手擊球時間點(T4) 21 圖7 高速攝影機架設處 23 圖8 2號攝影機架設處(側面拍攝) 23 圖9 場地設置圖 24 圖10 實驗流程圖 25 圖11 各組獲得期攻擊助跑啟動時宜 28 圖12 各組獲得期扣球時宜 30 圖13 四組前測、保留測驗攻擊助跑啟動時宜 31 圖14 四組前測、保留測驗扣球時宜 34

    李建平、鄭金昌、莊清泉、王夢英 (2007)。影響排球攻擊績效因素之探討。排球教練科學,3,21-28 。
    余春盛、陳銘堯、宋玉麒、陳進財、邱益鼎 (2006)。技能水準知覺訓練對運動員預期能力與前線索表現的影響。文化體育學刊,4,89-96。
    呂信漢 (2011)。影片速度對立定跳遠動作學習的影響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市。
    林如瀚 (2010)。人類視覺控制與運動知覺關係探討。中華體育季刊,24(2),65-73。
    林竹茂 (1995)。排球扣球技術運動生理學暨訓練策略研析。臺灣師大體育研究,1,123-137 。
    林志勳 (2000)。應用視覺回饋於肩胛骨運動控制之探討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台南市。
    林彥伶 (2008)。國中學生知覺體育專家與生手教師回饋對學習成就相關性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逸松 (2002)。體育專家教師回饋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逸松、闕月清(2001)。小學體育教學中學生思考初探。國際高等教育體育學術研討會論集,181-184。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林常榮 (2006)。男子排球競賽表現之標記分析-以2005年中等學校排球聯賽及亞洲四強挑戰賽為析論對象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台東市。
    林韓司 (2004)。影像回饋對低運動能力學童技能表現之影響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台東市。
    林顯丞 (2004)。2003年亞洲排球四強挑戰賽攻擊戰術之分析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體育學院,桃園市。
    吳美玉 (2012)。世界高水準女子排球比賽得分因素表現效益與比賽成績表現之關聯研究-以2011年世界杯女子排球賽為例。交大體育學刊,3,1-15。
    吳忠政 (2007)。亞洲男子排球攻擊型態之分析研究。大專體育學刊,9(2),65-72.
    卓俊伶 (2000)。運動心理學-動作學習。臺北市: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胡名霞 (2006)。動作控制和動作學習。臺北市:金名圖書。
    徐月琴 (2007)。不同技能水準排球選手在四號位置的扣球時宜之研究。大專體育學刊,9(2),73-81
    徐安德 (2014)。影像播放速度對國小五年級學童排球肩上發球技能學習的影響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孫嘉億 (2010)。練習方式與影像回饋型態對法式滾球射擊擲準技能學習之影響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莊哲偉、林靜萍 (2010)。三種不同回饋方式對女性桌球初學者正手平擊球學習效果之研究。淡江體育,13,53-63。
    陳俊汕 (2005)。運動視覺與選擇性注意的機轉及其在運動上的應用。大專體育,(78),200-209。
    陳人維 (2013)。不同KP的回饋策略對跆拳道初學者品勢學習之影響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陳光紫 (2008)。球體大小與選修次數對桌球正手擊球連續對打表現之影響。大專體育學刊,10(4),17-29。
    陳浚良 (2002)。亞洲男排四強基本技術運用現況及效果差異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陳淑英 (1998)。在教學上視聽媒體的應用。中等教育,38(1),35-38。
    張春興 (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東華書局。
    張恩崇 (2001)。我國優秀三級男子排球選手四號位強攻扣球運動學分析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市。
    張惠如、林清和 (1994)。回饋與心智練習對飛鏢投擲表現的影響。體育學報,17,411-425。
    許嘉甫 (2013)。回饋策略在合作學習的情境下對木球學習成效之影響。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12(3),244-253。
    黃秋芳 (2002)。體育專家教師與生手教師回饋行為與教學思考之比較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勇杉 (2001)。不同知覺訓練方式對足球員知覺預期能力的影響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怡仁、李建毅、廖琬如、陳玫伶 (2015)。優秀排球主力攻擊手應具備扣球的觀念與技巧。交大體育學刊,10,53-62。
    溫卓謀 (2000)。羽球運動員知覺預期能力與訓練策略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楊忠祥 (1988)。國內優秀運動選手身心週期與運動成績之關係。體育學報,10,179-187。
    楊梓楣、梁嘉音、黃嘉君、陳秀惠、彭國威、陳重佑…林靜兒 (譯) (2017)。動作學習與表現-從原則到應用 (R. A. Schmidt & T. D. Lee)。臺北市:禾楓書局有限公司。(原著出版年:2014)
    楊振興、黃幸玲 (2003)。高水準排球比賽選手基本運動能力與專項技術局平均績效分析。中華排球,106,92-96。
    趙高政 (2006)。不同回饋訊息對初學高爾夫推桿技能表現之影響。彰化師大體育學報,6,319-330。
    劉麗芳 (2007)。排球扣球手臂揮擺最佳時機之探討--最高擊球點為例。北體學報,15,48-56。
    鄭芳梵 (1991)。排球訓練法。臺北市:一品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鄭世岳、江昇修 (1999)。聲光信號對反應時間影響之研究。嘉南學報,25,191-200。
    蔡盟玉 (2010)。大學生高爾夫學習程度與影像回饋對於擊球成效之影響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屏東縣。
    蔡依玲、林如瀚、林清和 (2009)。運動覺與運動知覺之探討。國北教大體育,4,80-86。
    蕭今傑 (2007)。不同回饋型態對肩上漂浮發球技能學習之影響。交大體育,5,21-32。
    盧俊宏 (1986)。聲光刺激對男、女反應時間影響之研究。中華民國七十五年大專體育學術研討會專刊,189-199。
    謝秀妹 (2013)。 不同回饋型態對國小四年級學童樂樂棒球擲準技能學習之探討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簡桂彬 (2000)。不同技能表現獲知對足球內側傳球技能表現的影響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簡桂彬 (2007)。影像回饋對運動技能學習表現之探討。國北教大體育,2,75-84
    簡桂彬 (2008)。不同回饋方式對法式滾球動作表現品質之影響。海峽兩岸體育研究學報,3(2),11-30。
    闕月清 (1998)。教師回饋與體育教學。臺北市: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嚴雅婷 (2009)。排球跳躍發球之時宜探討 (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Abernethy, B. (1990). Anticipation in squash: Differences advance cue utilization between expert and novice players. Journal of Sport Sciences, 8, 17-34.
    Allard, F., & Starkes, J. L. (1980). Perception in sport: Volleyball.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 2, 22-33.
    Bloom, B. S. (Ed.) (1985). Developing talent in young people. New York: Ballantine Books.
    Ellis, A. E. (2003). Personality type and participation in networked learning environments. Education Media International, 40, 101-112.
    Fitts, P. M., & Posner, M. I. (1967). Human performance. Belmont, CA: Brook-Cole.
    Farrow, D., & Kemp, J. (2003). Run like you stole something: The science behind the score line. Crows Nest, Australia: Allen & Unwin.
    Ferrair, M. (1996). Observing the observer: Self-regulation in the observational learning of motor skill. Developmental Review, 16, 203-240.
    Gibson, J. J. (1986). The ecological approach to visual perception.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79)
    Magill, R. A. (2004). Motor learning and control: Concepts and application (7th ed.). New York: McGraw-Hill.
    Morrison, C., & Reeve, J. (1988). Effect of instruction and undergraduate major on qualitative skill analysis. Journal of Human Movement Studies, 15, 291-297.
    Magill, R. A., & Schoenfelder-Zohdi, B. (1996). A visual model and knowledge of performance as sources of information for learning a rhythmic gymnastics skil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 27(1), 7-22.
    Maman, P., Gaurang, S., & Sandhu, J. (2011). The effect of vision training on performance in tennis players. Serbian 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 5(1), 11-16
    Pieron, M. (1982). Effectiveness of teaching a psychomotor task: Study in a micro-teaching setting. In M. Pierion, & J. Cheffers (Eds.). Studying the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pp. 61-68). Liege, Belgium: AIESEP
    Rikli, R. & Smith, G. (1980). Videotape feedback effects on tennis serving from. Perceptual and motor skills, 50, 895-901
    Simsek, A., & Sales, G. C. (1993). The effects of instructional control on achievement, confidence, and attitudes in computer-based cooperative and individual learning. Journal of Computer-Based Instruction, 20(3), 81-86.
    Schmidt, R. A. (1975). A schema theory of discrete motor skill learning. Psychological Review, 82, 225-260.
    Schmidt, R. A. (1988). Motor control and learning: A behavioral emphasis (2nd ). Champaing, IL: Human Kinetics
    Schmidt, R. A., & Wrisberg, C. A. (2000). Motor learning and performance: A problembased learning approach (2nd ed.).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Thorndike, E. L. (1927). The law of effect.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39, 212-222.
    Thorndike, E. L. (1931). Human learning. New York: Appleton-Century-Crofts.
    Vickers, J. N. (2007). Perception, cognition and decision training: The quiet eye in action.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Williams, A. M., Davids, K., & Williams, J. G. (1999). Visual perception and action in sport. London: Routledge.
    Williams, A. M., & Grant, A. (1999). Training perceptual skill in spor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 30, 194-220.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