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虞小美 yu, Hsiao-mei |
---|---|
論文名稱: |
高中校園體育活動推展之探討-以臺北市某公立高中為例 A Study of High School Physical Activity Promotion on Campus:The Case of Municipal High School in Taipei |
指導教授: |
掌慶維
Chang, Ching-Wei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體育學系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4 |
畢業學年度: | 10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60 |
中文關鍵詞: | 校園體育活動 、阻礙 、推展策略 |
英文關鍵詞: | physical activity on campus, obstacles, promotion strategy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54 下載:4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臺北市文山區某公立高中,學校校園體育活動推動之情形,從現況、需求及面臨的困難進行分析,擬定辦理更具成效的體育活動,以供日後學校體育活動推展與策略擬定之參考。經由蒐集與分析學校歷年體育活動資料、以自編問卷訪談,實施線上系統調查,總計得到學生人數1,104份有效問卷,及訪談教師6人,研究結果為:一、男女學生參與體育活動,以籃球參與情形最高,在游泳和田徑競賽方面較低;二、各項體育活動需求方面,希望能在場地、活動方式、賽程、比賽時程及獎勵制度做改善;三、推展體育活動阻礙因素及困難:對於學生參與校園體育活動所產生的阻礙,造成後續不參與活動原因,包含學校設備過於老舊、時間無法配合、運動技能不足等因素,阻礙參與體育活動的意願;教師則認為賽程編排是最常要協調的問題,需考量學生參賽時間及裁判的安排。解決策略方向包含行政面的溝通協調透過會議與提案方式解決賽程問題;透過參與體育活動的參與意願改進熱門的體育活動場地設備、舉辦多元化的體育活動形式、適當地規劃辦理時程、提高獎勵制度等方式。
The study investigated the conducted physical activity promotion on a municipal high in Taipei city, Wenshan district. By analyzing the status, demand, and the difficulty for conducting more effective activities, the promotional strategy on campus physical activity could be extracted. Questionnaires were used for data collection. Surveying with online system, totally 1,104 valid questionnaires from students were collected. Moreover, 6 teachers were also interviewed. Results: 1. Students (male and female) participated basketball the most, and not many students participated swimming and athletics. 2. The demands of physical activity were to improve the court, activity, time, competition schedule, and reward. 3. Obstacles that made students running out of the physical activity included: old facilities, inappropriate timetable, without good exercise skill. Besides, teachers thought that race competition schedule arrangement was problematic issue and it was need to be coordinated by taking student’s timetable and referee arrangement into account. Finally, promotional strategy was proposed from the discussion of the study.
王文科 (2009)。教育研究法 (第十三版) 。臺北市:五南。
王天威 (2005)。臺北縣青少年女性休閒運動參與狀況與阻礙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王同茂 (2011)。學校體育活動與競賽。學校體育,122,1-3。
王宗吉 (2011)。運動社會學(A sociology of sport)。臺北市。紅葉文化。
江書良、吳明欽 (2006)。提高學校體育活動參與的理念與作法。學校體育,16 (6) 。
何佩玲 (2005) 。臺北市某完全中學學生運動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余瑩瑛 (2003)。醒吾技術學院學生運動習慣與體適能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臺北縣。
吳海助、林章榜、周宏室 (2007)。高中學生運動習慣養成的可行策略、預期阻礙與因應對策之研究。大專體育,9(3)。23-34。
林鈺真 (2007)。學校體育活動的規劃與推展。國北教大體育,2,217-222。
洪國章、林慶裕 (2006)。學校體育活動之探討。屏師體育,10,422-429。
胡文琪 (2009)。基隆市高中職學生課後運動參與動機及阻礙因素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徐維辰 (2007)。社會支持一父母教養方式對子女體育態度之影響。中華體育季刊,22(3),50-56。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與發展中心 (2007年,2月27日)。教育部95年推展學校體育績優團體及個人。取自http://140.122.72.29/summary/index.html
張少東 (2005)。國光中學改制體育經營管理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學院,臺中市。
張淑美 (2012)。臺北市立北投國民中學學生課後活動參與動機及阻礙因素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教育部 (2004)。培養活力青少年白皮書。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 (2006)。各級學校體育實施辦法。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 (2006)。各級學校體育實施辦法。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 (2012)。101年度學生運動參與情形調查報告書。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 (2013a)。100年度教育部學校體育統計年報。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 (2013c)。101年度學生運動參與情形調查報告書。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 (2014)。體育運動大辭典,教育部。取自體育運動大辭典網站。
教育部 (2013b)。運動政策白皮書。
教育部體育司 (2004)。培養活力青少年白皮書。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體育司 (2008)。快活計畫~促進學生身體活動,帶給學生健康、活力與智慧~。教育部96年7月,體育及健康教育資訊網 (http://140.122.72.62/)
郭亮吾 (2008)。臺北市高中生休閒活動參與現況、動機及阻礙因素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輔仁大學,新北市
陳向明 (2006)。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
陳素娥 (2006)。國中生課後運動參與行為及其阻礙因素之研究-以桃園縣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建佑 (2002)。南投縣國民小學921地震前後運動場地設備器材調查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學院,臺中市。
陳麗玉、王宗進 (2004)。東華大學教職員工參與閒運動狀況與阻礙因素之研究。大學體育學刊,6 (1),57-72。
曾瑞怡 (2004)。臺北市高中職學生運動參與行為調查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程瑞福 (2010)。學校體育課程與教學―從標準化到彈性化。我國學校體育現況與展望 (頁123-194)。臺北市:國立教育資料館。
程瑞福 (2011)。百年體育運動回顧與前瞻。學校體育,125,46~50。
黃君翔、林家宏 (2012)。國小運動性社團學童參與動機之初探。2012第五屆運動科學暨休閒遊憩管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屏東縣,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黃美珠 (2008)。論休閒活動方案規劃及其對活動設計者的啟示。大專體育,95,96-102。
黃敬堯(2011)。民國99年普通高級中學體育課程綱要實施後的體育課程一以桃園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瑞琴 (1997)。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臺北市:心理。
林木俊 (1994)。Swot分析在公立體育場之運用。中華體育季刊,8 (1),47-54。
田文政 (1991)。運動場地規劃與管理。教育部委託國立台灣工業技術學院專題研究報告2-4。
景美芳 (2009)。東部地區(宜花東)國民小學校體育行政執行力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洪升呈 (2009)。淺談大專學生參與運動性社團之功能與價值。大專體育,104,46-52。
楊竣貿 (2011)。臺北市國中學校體育訪視結果對學生運動休閒参與機會影響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葉重新 (2001)。教育研究法。臺北市:心理。
葉憲清 (1998)。學校體育專題研究第四號-四所城鄉高工體育經營現狀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論叢,8(2),1-37。
廖健順 (2009)。綜合高中學生體育選修阻礙因素、選修動機及選修學習滿意度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臺北市教育局 (2005)。臺北市九十三學年度中小學體育與衛生保健訪視報告書。臺北市。
潘淑滿 (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
鄭志富 (2001)。學校體育經營的新思維。學校體育,65,2-3。
簡曜輝 (1992)。落實學校體育貫徹教學正常化。學校體育,2 (2),1-2。
顏寧 (2011)。質性研究設計與施作指南。臺北市:五南。
體育大辭典編訂委員會 (1992)。體育大辭典。臺北巿:臺灣商務。
Beauchamp, G. A. (1981). Curriculum theory. Itasca, Ill.: Peacock.
Jewett, A. E., & Mullan, M. R. (1977). Curriculum design: Purposes and process in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learning. Reston, VA: AAHPERD.
Melograno, V. J. (1996). Design the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3rd ed.).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Stillwell, J. L., & Willgoose, C. E. (1997). The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5th ed.). Boston: Allyn & Bacon.
Tyler, R. W. (1949). Basic principles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