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周佳怡
論文名稱: 分散式、集中式數理資優教育方案的實施現況予辦理特色:個案研究
指導教授: 黃芳裕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化學系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論文出版年: 2007
畢業學年度: 96
語文別: 中文
中文關鍵詞: 質性研究法資優教育方案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465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究集中式與分散式資優教育方案在理化科目的實施現況與辦理特色,並了解資優班教師對資優教育方案的態度與成效評估。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法,以95學年度兩所國中資優班為個案,透過現場紀錄、深度訪談、教室觀察及其他相關資料的蒐集整理,加以分析、歸納、統整及編碼,進而針對分散式與集中式資優教育方案在「資優生鑑定、安置與輔導」、「課程與教學」、「資優(資源)班教師與學校行政的互動」、「教師專業」、「資優(資源)班教師團隊的分工運作」、「家長資源的運用」、「資優(資源)班教師自認方案的成功處與有待改進之處」等七個面向歸納出以下特色:

    (一) 資優生鑑定、安置與輔導:兩校皆以多元、多階段方式辦理鑑定並皆以適性安置學生,利用多元管道進行親師生的溝通與聯繫。
    (二) 課程與教學:兩校安置資優生的方式不同,但課程編排或教學設
    計仍具有些許相同的特色:有獨立研究或專題探索課程;教師積極鼓勵學生參加科展;強調激發學生潛能,避免流於升學保證班。
    (三) 資優(資源)班教師與學校行政的互動:甲校和乙校資優班教師與學校行政單位皆建立和諧愉快的關係;行政單位都十分尊重教師專業,給予教師十足的教學自主權與自由運作的空間。
    (四) 教師專業:甲校和乙校共同的特色為:師資學歷高,皆有碩士學位;資優班教師體認研究之重要,積極投入研究;資優班教師對資優教育看法深入且具批判性。
    (五) 資優(資源)班教師團隊的分工運作:甲校及乙校在「資優教師團隊的分工運作」方面的共同特色有:教師團隊定期或經常開會,保持密切溝通;教師間的相處和諧,愉快,經常合作教學。
    (六) 家長資源的運用:甲校、乙校皆與資優班家長建立和諧的關係,並密切保持溝通。家長們慷慨熱心貢獻己力,協助資優班各項教學活動,教師也運用各種方式與家長進行互動。
    (七) 資優(資源)班教師自認方案的成功處與有待改進之處:甲校的自然科資源教室環境是甲教師自認實施資優教育最成功的地方,建構一個完整的課程架構才能在穩定發展中求進步。乙教師認為教師團隊凝聚力強,是他們辦理資優教育最成功的地方,而在實作評量、家長資料建檔上都尚有進步的空間。

    最後,針對根據研究發現,本研究針對相關學校、教師等,提出相關建議作為參考。

    博碩士論文上網授權書......................................... 學位考試委員審定書........................................... 誌謝........................................................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次........................................................ 表次........................................................ 圖次........................................................ 1. 緒論....................................................1 1.1 研究動機...............................................1 1.2 研究目的...............................................5 1.3 研究範圍與限制..........................................8 1.4 重要名詞界定與釋義......................................10 2. 相關文獻探討............................................13 2.1 我國教育政策的演進......................................13 2.2 資賦優異教育方案........................................17 2.3 教育評鑑之相關研究......................................38 3. 研究方法................................................76 3.1 研究架構...............................................77 3.2 研究對象背景分析........................................81 3.3 研究者角色.............................................85 3.4 資料蒐集與來源.........................................86 3.5 資料整理與分析.........................................88 3.6 研究倫理與信賴度........................................93 4. 研究結果與討論..........................................96 4.1 分散式資優教育個案的實施現況與特色分析....................96 4.2 集中式資優教育個案的實施現況與特色分析...................141 4.3 分散式、集中式資優教育個案的特色分析與比較................184 5. 結論與建議.............................................198 5.1 結論.................................................198 5.2 建議.................................................205 參考文獻..................................................208 附錄一:課堂觀察記錄表格...................................219 附錄二:部份訪談資料.......................................220 附錄三:部份文件分析資料...................................222

    王文科譯(B. R. Hergenhahn著) (1991)。學習心理學。台北市:五南。
    王木榮(2002)。再論一般智能優異學生教育安置的問題。特殊論文集,1,1-8。
    王美芬(2001)。九年一貫學校本位、統整課程及多元評量的實踐──以「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為例。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季刊,25,1-16。
    王政德(1991)。我國資優教育相管問題及教學狀況調查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8,249-264。
    王政德(1997a)。臺灣地區資優教育的實施與改進策略。載於1997.04.25-1997.04.26澳門大學教育學院、澳門大學研究中心與澳門教育暨青年司聯合舉辦的《優質教育:傳統與創新》研討會論文集。資料取自:http://www.schoolnet.edu.mo/msnvc/vc013/b22.htm。
    王振德(1997b)。台灣地區資優教育的實施與改進策略。資料取自:http://www.schoolnet.edu.mo/msnvc/vc013/b22.htm#1。
    毛連塭(1989)。特殊教育行政。台北:五南。
    毛連塭(1999)。特殊兒童教學法。台北:心理。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Patton, M. Q.原著)。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縣:桂冠。
    吳美麗(2000)。特殊教育評鑑方案之規劃與設計。國立台北師範學院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玲君(2005)。臺北市資優教育評鑑與特優學校辦理特色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明清(1993)。教育評鑑在教育決策的應用—一個概念架構的說明。載於伍振鷟主編:教育評鑑。台北市:南宏。
    吳武典(1988)。資優學生提升入學及縮短修業年限之探討。國教月刊,35,1、2,18-21。
    吳武典(1996)。資優教育行政與體制。輯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教中心編印,全國資優教育會議會議手冊,9-28。
    吳武典(1997)。Gardner與Sternberg智能建構模式的整合及人事智能之探討,資優教育季刊,65,1-7。
    吳清山(1991)。學校行政。台北:心理。
    吳清山、林天祐(1999)。教育名詞解釋:教育評鑑。教育資料與研究,29,66。
    吳鐵雄(1983)。資優教育評鑑後的深思。資優教育季刊,8,封面內頁。
    李明生(1972)。影響才賦優異兒童教育之家庭因素。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偉俊(2000)。國中分散式資優班獨立研究方案之質的研究摘要。載於國立彰化師大特教中心主編,第五屆特殊教育「課程與教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81-98。
    汪榮才(1972)。才賦優異兒童概念學習歷程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三木(1993)。特殊教育行政。台北:五南。
    林天祐、蔡菁芝(2001)。教育評鑑的理念分析。教育研究,91,36-44。
    林本炫、何明修(2004)。質性教育方法及其超越(序)。載於林本炫、何明修編,嘉義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出版之「質性教育方法及其超越」,i-vi。
    林幸台(1973)。創造性教學對才賦優異者創造力之發展的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幸台(1983)。資優學生的甄選工作與資優教育的規劃與評鑑。資優教育季刊,8,1-4。
    林幸台(1995)。資優生教育需要特殊教育服務。資優教育季刊,56,1-3。
    林幸台(1996)。資優學生鑑定與安置(一般能力及學術性向)。載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編印:全國資優教育會議實錄,143-152。
    林秀靜(1998)。淺談資優生的學習需求。資優教育季刊,68,16-21。
    林懿萱(2001)。新制實習制度下國中理化實習教師的專業成長:質性個案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施孟雅(1992)。從專業期刊文獻分析我國台灣地區的圖書館學研究。台灣大學圖書資訊研究所論文,未出版。
    徐宗國(1997)。質性研究概論。台北:巨流。
    唐韶鈴(2002)。實習教師在不同學校社群文化與不同實習輔導理念下的專業成長表現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唐韶鈴、黃芳裕(2002)。現今師資培育願景下科學實習教師之專業成長研究。第十八屆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
    高博銓(2000)。資優學生鑑定停看聽。師說,141,51-52。
    秦夢群(2000)。教育行政-實務部分。台北:五南。
    周佩儀(2001)。課程統整與課程實施的教育批評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
    胡宜仁、蔡憶佳等(2003)。九十一年度大學校院實施自我評鑑計畫執行成果報告。淡水:淡江大學。
    陳王綠蕙(1999)。應用外語科聽說讀寫基本必修科目形成性評鑑──以和春工商專校為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高雄:和春工商專校。
    陳玉琨(2004)。教育評鑑學。台北市:五南。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育君(2001)。應用PZB服務品質模式在國小資優班獨立研究教學品質評鑑之研究。臺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長益(1996)。資優教育方案設計。教育資料季刊,21,55-78。
    陳英豪(1994)。台灣省高級中學八十三學年度校長會議實錄。台中:台灣省政府教育廳。
    曹傑如(2006)。臺中市資賦優異教育方案實施現況及成效之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特殊教育與輔助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莊錦源(2000)。高雄市國中資優資源班實施現況之調查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碩士論文,未出版。
    郭生玉(1998)。心理與教育研究法。台北市:精華。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市:東華。
    張昇鵬(2003)。我國特殊教育指標在資賦優異教育與身心障礙教育之比較研究。特殊教育學報,18,55-84。
    張植珊(1978)。評鑑教育。台北市:教育部教育計畫小組。
    教育部(2004)。資賦優異學生降低入學年齡縮短修業年限及升學辦法。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8a)。各縣市96學年度國小資優班級核定表。資料取自:教育部特教通報網。http://www.set.edu.tw/sta/1.htm
    教育部(2008b)。各縣市96學年度國中資優班級核定表。資料取自:教育部特教通報網。http://www.set.edu.tw/sta/3.htm
    教育部(2008c)。各縣市96學年度高中職資優班級核定表。資料取自:教育部特教通報網。http://www.set.edu.tw/sta/4.htm
    梁怡萱、李佩蓁、謝易芬、洪芷吟、方心怡,顧維信(2002)。台北市國民中學語文資優班「獨立研究」實施現況調查。資優教育季刊,82,25-32。
    郭為藩(1996)。全國資優教育會依開幕詞。載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教中心編印。全國資優教育會議會議實錄,1-8。
    郭靜姿(1986)。加速制度面面觀。資優教育季刊,21,3-6。
    郭靜姿(1992)。資優學生鑑定與輔導。特教年刊,38-43。
    郭靜姿(1994)。八十二學年度全國高中數理資優教育評鑑報告。資優教育季刊,51,1-8。
    郭靜姿(2003)。三十年資優學生的追蹤研究:發現與啟示。資優教育季刊,87,1-17。
    郭靜姿(2004)。談資賦優異學生的鑑定與輔導。竹師演講稿2004.04.21。
    曾一士(1992):我國特殊教育之發展與規劃。載於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八十一年年刊:特殊教育的發展與規劃(上),1-70。
    曾淑容(2000)。資賦優異和特殊才能。載於許天威、徐享良與張勝成(主編),新特殊教育通論,295-332。台北市:五南。
    曾淑惠(2002)。教育方案評鑑。台北市:師大書苑。
    彭瓊慧(2002)。我國資優教育研究之回顧與後設分析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光雄(1989)。教育評鑑的模式。台北:師大書苑。
    黃芳裕(1994)。學生使用科學知識省察表徵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黃芳裕(2001)。科學實習教師成長的基本資料:以後現代哲學的衝突管理之社會學理論探討初任科學教師的成長動力。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報告。
    黃昱晴、林家瑜、周翊圓、郭奕龍、黃秀婷和黃富雄(2001)。台北市國民中學數理資優班「獨立研究」實施現況。資優教育季刊,79,18-25。
    黃政傑(1987)。課程評鑑。台北:師大書苑。
    黃政傑(2000)。教育研究的倫理。載於黃光雄、簡茂發(主編),教育研究法,83-88。台北:師大書苑。
    黃瑞煥(1972):才賦優異兒童自我觀念與情緒穩定性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葉重新(2001)。教育研究法初版。台北市:心理。
    廖國智(2001)。以心智模型理論分析科學實習教師的專業表徵。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詹秀美(2002)。國小資優班創造思考教學實施現況與成效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詹馨(1972):國民中學才賦優異學生興趣調查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蔣時珊(1996)。臺北市國小資優資源班課程實施狀況之調查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保田(1991)。學校行政。高雄:復文。
    蔡振發、陸正威(2001)。論特殊教育評鑑及其在實務之應用──以南投縣特教評鑑為例。特教園丁,17(1),28-33。
    蔡敏玲、余曉雯譯(2003)。Clandinin, D. J.與Connelly, F. M.(2000)原著。敘說探究:質性教育中的經驗與故事(Narrative inquiry: Experience and story in qualitative.)。台北:心理。
    潘慧玲、徐昊杲、黃馨慧、張志偉等(2003)。第四屆綜合高中評鑑之實施。教育研究資訊,11(3),133-156。
    潘裕豐(2001)。網路化輔助學習模式對國中資優生獨立研究方案學習成效之研究。資優教育研究,1,129-150。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2006)。臺北市區域性質資賦優異教育方案。臺北: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劉正鳴(2002)。特殊教育評鑑的精神與內涵。載於臺北市政府教育局(2002):臺北市九十學年度特殊教育(身心障礙類)評鑑報告,3-4。
    劉貞宜、王曼娜(2003)。臺北市資優教育的回願與展望。資優教育季刊,88,19-29。
    劉佳育(2002)。教師專業成長:不同領導類型下個案教師成長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惠佳(2002)。國小資優資源班獨立研究方案實施狀況之調查研究。國立嘉義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謝文全(2003)。教育行政學。台北市:高等教育。
    謝建全(1996)。資優教育的評鑑──以台灣省高中數理資優教育評估為例。教育資料集刊,21,79-110。
    謝建全(1995)。高中數理資優教育成效評估之研究。國立彰化師大特殊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羅弘志(2003)。在教育政策轉換下之科學實習教師專業成長:個案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盧台華(1994)。我國近十年來資優教育重要研究成果剖析。資優教育季刊,50,3-5。
    蘇錦麗、楊瑩、王偉中、呂鵡德、詹惠雪等(2001)。八十九學年度大學綜合評鑑試辦計畫成效評估之研究。新竹師院學報,14 ,127-162。
    蘇錦麗(2004)。展望我國教育評鑑專業之發展。輯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主辦,教育評鑑回顧與展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4-27。
    顧瑜君譯(2002)。Wolcott, H. F. (1990) 原著。質性研究寫作(Writing up qualitative research)。台北:五南。
    Alkin, F. (1990). Debates on evaluation. Newbury Park, CA:Sage.
    Anthanase, S. Z. (1994). Teacher’s reports of the effects of preparating portfolios of literacy instruction.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94(4), 421-439.
    Bliss, T., & Mazur, J. (1997). How INTASC standards come alive through case studie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 Association of College Teacher Education. Phoenix. AZ.
    Boulmetis, J., & Dutwin, P.(2000). The ABCs of evaluation: Timeless techniques for program and project managers.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Bradley, A. (1994). Pioneers in professionalism. Education Week, 13, 18-21.
    Chelimsky, E. (1985). Program evaluation: patterns and direction. Washington, D.C.: American society for public administration.
    Creswell, J.W., & Miller, D. L. (2000). Determining validity in qualitative inquiry, Theory into Practice, 39(3), 124-130.
    Darling-Hammond, L., & McLaughlin, M. W. (1995). Policies that support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an era of reform. Phi Delta Kappan, 76(8), 597-605.
    Dorfman, L. T., Murty, S. A., Ingram, J. G., Evans, R. J., & Power, J. R. ( 2004). Intergenerational service-learning in five cohorts of students: Is attitude change robust? Educational Gerontology, 30, 39-55.
    Douglah, M. (1998). Program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developing a concept of extension program evaluation. Retrieved Aug. 31, 2004, from http://www.uwex.edu/ces/pdande/evaluate.html
    Elkind, D. (1988). Acceleration. Young Children, 43(4), 2.
    Feldhusen, J. F.(1991). Saturday and summer programs in N. Colanglelo & G. A. Davis(Eds.). Handbook of gifted education. Boston: Allyn and Bacon.
    Goetz, J. P., & LeCompte M. D. (1984). Ethnography and qualitative design in educational research. Orlando: Academic Press.
    Goldring, E. B. (1990). Assessing the status of information on classroom organizational frameworks for gifted students. Th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aerch, 83(6), 313-326.
    House, E. R. (1993). Professional evaluation. Newbury Park, CA.: Sage.
    Ingvarson, L., & Marrett, M. (1997). Building professional community and supporting teachers as learners: The potential of case methods InLogan, L. & Sachs, J. (Eds.), Meeting the challenge of primary schooling in 1990s. London: Routledge.
    Joint Committee on Standard for Educational Evaluation. (1994). Program evaluation standard. (2nd ed.). Thousand Oaks, CA.: Sage.
    Keeler, C. M. (1996). Networked instructional computers in the elementary classroom and their effect on the learning environment: A qualitative evaluation. Journal of Research on Computing in Education, 28(3).
    Kloss, R. J. (1994). A nudge is best. College Teaching, 42(4), 151-159.
    McLauaglin, M. (1990). The rank change agent study revisited: Marco perspectives and micro realities. Educational Researcher, 19(9), 11-16.
    Nevo, D. (1995). School-based evaluation: A dialogue for school improvement. New York: Pergamon.
    Patton, M. Q. (1980). Qualitative evaluation methods, Beverly Hills: Sage.
    Paulus, P. (1984). Acceleration: More than grade skipping. Roper Review, 7, 98-100.
    Reis, S. M., & Renzulli, J. S. (1985). The Schoolwide Enrichment Model. Mansfield, CT: Creative learning Press.
    Renzulli, J. S. (1984). The triad-revolving door system: Aresearch-based approach to identification and for the gifted and talented. Gifted child Quarterly, 28, 163-171.
    Podemski, R. S., MarshⅡ, G. E., Smith, T, E., & Price, B.J. (1995). Comprehensive administration of special education. Englewood cliff,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Rogers, K.B. (1991).The relationship of gouping practices to the gifted and talented learner. Storrs,CT: National Research Center on the Gifted and Talented,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
    Scriven, M. (1967). The methodology of evaluation. In R. E. Stake(Ed.). Curriculum evaluation. American education research association monograph series on evaluation, 1. Chicago: Rand McNally.
    Sieber, J. E. (1992). Planning ethically responsive research. Newbury Park, CA: Sage.
    Silverman, D. (2000). Do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A practical handbook. London: Sage.
    Stufflebeam, D. L.(1973).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DK book: Educational evaluation and decision-making. In B. R. Worthen & J. R. Sanders (Eds.). Educational Evalu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CA: Wadsworth.
    Stufflebeam, D. L., & Shinkfield, A. G. (1985). Systematic evaluation. Boston: Kluwer-Nijhoff,169-17.
    Stufflebeam, D. L. (2003). The CIPP model for evaluation. In T. Kellaghan & D. L. Stufflebeam (Eds.).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educational evaluation.(pp. 31-62). Dordrecht: Kluwer Academic.
    Tenbrink, T. D. (1974). Evaluation: A practical guide for teachers. New York: McGrew-Hill.
    VanTassel-Baska J. (1994). Comprehensive curriculum for gifted learners (pp.36-39). Massachusetts: Allyn and Bacon
    Vaughn, V. L., Feldhusen, J. F. & Asher, J. W. (1991). Meta-analyses and review of research on pull-out programs in gifted education. Gifted child Quarterly, 35(2), 92-98.
    Whelan, C. S., & Frantz, C. (1997). A qualitative evaluation of a statewide networking infrastructure in education project. Journal of Research on Computing in Education, 29(4), 403-422.
    Worthen, B. R., & Sanders, J. R. (1987). Educational Evaluation: Alternative approaches and practical. New York: Longman.
    Worthen, B. R., Sanders, J. R. & Fitzpatrick, J. L. (1997). Program evaluation: Alternative approaches and practical guidelines (2nd ed.). New York: Longman.

    無法下載圖示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