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俐陵
Li-ling Chen
論文名稱: 佛教繪畫創作之現代轉型-陳俐陵水墨創作研究論述
The Modernizing Transformation of Buddhist Paining - A Discussion and Research of Chinese Painting Created by Li-ling Chen
指導教授: 洪顯超
Hung, Hsien-Chao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02
中文關鍵詞: 佛教繪畫現代轉型超越特質水墨創作
英文關鍵詞: Buddhist paining, modernizing transformation, surpass characteristics, Chinese painting creation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82下載:1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有鑒於宗教及宗教藝術與現代人脫節的現況,以「佛教繪畫創作之現代轉型」作為理論探討與創作實踐之核心目標,利用理論研究及比較方法,探索傳統佛教繪畫與現代的差異關係以及結合的可能性,以佛教本身的核心觀念給予佛教繪畫現代化支持,主張宗教藝術在心態上應併入社會多元框架並在創作實踐上結合現代藝術的創作理念,以達到其現代化目的。
    其次,進一步探討佛教繪畫與其他現代繪畫不同的超越特質,包括「自利利他」的創作目的、傾向於追求「崇高」感、啟發自覺思考的內容特色,更針對傳統佛教藝術的慣用視覺形式進行反思,提出實際改革手法諸如神情與姿態的生動傳達、單純統一的色調與多層次的處理、簡單且具設計感的裝飾、靈活多變的構圖、單純化的背景、現代物與流行觀念的結合等,這些作法能支持筆者本身對於畫面統一與融合的美感要求,在這樣單純卻深沉的觀念訴求與精緻的畫面處理手法之下,有效達到時間性、空間性價值延長的效果。
    以這次佛教觀念與現代觀念的謀合和佛教現代化趨勢的整體探討結果,筆者認為佛教藝術現代化是可能的,佛教繪畫的現代轉型能將佛教藝術重新帶進現代的視野,開發出真正屬於自我風格的、真正屬於這個時代大眾的現代佛教繪畫,引起現代人的關注和思考,更帶給現代水墨創作領域一個新的區塊和新的啟發。

    This research is referring to both of theory discussion and creation pursuing for “The Modernizing Transformation of Buddhist Paining”, since the art of religion seems not close enough to most of the people nowadays. In order to discuss traditional Buddhist painting and the possibilities of modernization, the author advocates that the core value of Buddhist is surely support Buddhist painting’s modernizing. The author proposes that religious art should be part of multicultural society, combine the creative thinking of modern art, and be more attractive to popular.
    Furthermore, the research describe the special surpass characteristics of Buddhist painting are so different from other modern paintings, This includes the purpose of Buddhist painting creation “Egoism and Altruism”, “sublime” atmosphere, and awake internal thinking of oneself. Moreover, this research tries to reverse traditional vision to Buddhist painting. That’s why the author proposes realistic and revolutionary skills to deliver the vivid expression and lively gesture of Buddha, using pure but unified tone of color, and multi-gradation painting skills, simple but designed ornament, flexible and variable composition, simplified background, combined with fashionable goods and concept. All of these support to unify and compound painting appearance, the sense of beauty is strongly required by the researcher. With succinct but deeply design, delicate skill and process, the painting can be expressed with the sense of long lasting time and space.
    After combining Buddhism theory and modernization concept study, plus the trend of Buddhism modernization, the author made a conclusion: The art of Buddhist can be modernized. The Modernizing Transformation of Buddhist Paining may redefine the Buddhist arts and bring it into a new vision. A totally different painting style will be developed. The author hopes that the Buddhist painting can go into modern life of people, get people’s attention and thinking, and finally lead Chinese painting to a new era.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架構、範圍與限制 …………………………………3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流程 …………………………………………5 第四節 名詞解釋 …………………………………………………9 第二章 佛教繪畫的現代轉型…………………………………………12 第一節 傳統佛教繪畫……………………………………………12 第二節 多元框架中的現代佛教藝術……………………………20 第三節 佛教繪畫的現代化思考基礎……………………………26 第三章 現代佛教繪畫的超越特質……………………………………40 第一節 創作目的上的超越特質…………………………………40 第二節 創作內容上的超越特質…………………………………44 第三節 創作形式上的超越特質…………………………………50 第四節 創作背景與理念實踐……………………………………57 第四章 創作歷程說明暨作品個別分析………………………………63 第一節 第一階段-斑剝的歷史…………………………………63 第二節 第二階段-雋雅的風采…………………………………73 第三節 第三階段-創意的融合…………………………………80 第五章 結論……………………………………………………………95 參考文獻…………………………………………………………………97 附錄 ……………………………………………………………………102

    一、 專書
    A.J.湯因比(A. J. Toynbee)等著、王治河譯,<藝術:大眾的抑或小圈子的>,《藝術的未來》,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2002。
    E. H. 貢布里希(E. H. Gombrich)著、范景中、曹意強、周書田譯,《理想與偶像-價值在歷史和藝術中的地位》,上海:人民美術,1989。
    丁明夷、邢軍,《佛教藝術百問》,台北:佛光文化,1996。
    王惕,《佛像造像法》,台北:文橋出版,2001。
    王錦堂,《大學學術研究與寫作》,台北:東華書局,1992。
    卡勒爾(J. Culler)著、方謙譯,《羅蘭.巴特》,台北:桂冠出版社,1994。
    史文鴻,《西方當代美學─問題分析與理解導向》,香港:青文書屋,1991。
    白先勇等,《奼紫嫣紅開遍:青春版牡丹亭巡演紀實》,台北:天下遠見,2005。
    全佛編輯部編,《佛教的手印》,台北:全佛文化,2009。
    印順法師,《妙雲集(下編之一).佛在人間》,台北:正聞出版,1994。
    朱良志,《中國藝術的生命精神》,合肥:安徽教育,2006。
    江如海,《觀想與超越-藝術中的人與物》,台北:東大圖書,2006。
    佛使比丘(Buddhadasa Bhikkhu),《生活中的緣起》,嘉義:香光書鄉,2004。
    佛使比丘(Buddhadasa Bhikkhu)著、黃國清譯,《啟開真理的智慧》,台北:大林靜舍,1993。
    何懷碩,《大師的心靈》,新店:立緒文化,1998。
    吳道文,《藝術的興味》,台北:東大圖書,1988。
    李再鈐編著,《中國佛教雕塑》,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1998。
    李長俊,《藝術升級》,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8。
    李翎,《圖像與佛典-藏傳佛教流行的供養樣式研究》,中和:空庭書苑,2007。
    肖峰,《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北京:中國人民大學,1994。
    亞瑟.丹托(Arthur C. Danto),《美的濫用》,新店:立緒文化,2008。
    林尹高明主編,《中文大辭典》,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93。
    林保堯編集,《敦煌藝術圖典》,台北:藝術家出版,2005。
    花建,《20世紀科學精神和藝術創新》,長沙:湖南文藝,1988。
    邱志杰,《重要的是現場》,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阿諾德.豪澤爾(Arnold Hauser)著、居延安編譯,《藝術社會學》,台北市:雅典出版,1988。
    威廉‧立德威(William Lidwell)等著、呂亨英譯,《設計的法則》,台北:原點出版,2009。
    洪啟嵩,《佛教的宇宙觀》,台北:全佛文化,2006。
    洪鎌德,《人本主義與人文學科》,台北:五南圖書,2009。
    倪再沁,《美感的魅惑》,台北:典藏藝術家庭,2004。
    孫禎,《藝術概論》,台北:黎明文化,1990。
    朗達.拜恩(Rhonda Byrne)著、謝明憲譯,《The Secret 秘密》,台北:方智出版,2008。
    馬元浩攝影、王庭玫主編,《雙林寺彩塑佛像》,台北:藝術家出版,1997。
    高爾泰,《美的覺醒》,台北:東大圖書,1997。
    康丁斯基(Wassily Kandinsky)著、吳瑪悧譯,《藝術的精神性》,台北:藝術圖書,1995。
    張清治,《道之美-中國的美感世界》,台北:允晨文化,1990。
    莊伯和,《永遠的童顏》,台北:雄獅圖書,1992。
    章利國,《中國佛教百科全書-書畫卷》,三重:佛光文化,1999。
    章利國,《造型藝術美學導論》,石家莊:河北美術,1999。
    傅謹,《宗教藝術比較研究論綱》,台北:文津出版,1994。
    曾肅良,《傳統與創新》,台北:三藝文化,2002。
    菲利普.羅森(Philip Rawson),《素描藝術》,石家莊:河北美術,1992。
    費曼(Richard P. Feyman),《這個不科學的年代!費曼談科學精神的價值》,台北:天下遠見,2001。
    雅文德.夏曼(Arvind Sharma)著、陳美華譯,《宗教哲學:佛教的觀點》,台北:立緒文化,2006。
    楊惠南,《當代佛教思想展望》,台北:東大圖書,2006。
    董辰生,《佛畫世界》吳立民序,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4。
    詹姆斯.艾爾金斯(James Elkins)著、陳榮彬譯,《繪畫與眼淚》,新店:左岸文化,2004。
    達哈.瑪拉達(K.Sri Dhammananda)著、釋印海、張大卿譯,《佛教徒信仰的是什麼》,台北:慧炬出版,1991。
    赫伯特.曼紐什(Herbert Mainusch)著、古城里譯,《懷疑論美學》,台北:商鼎文化,1992。
    趙鑫珊,《藝術.科學.哲學斷想》,台北:丹青圖書,1987。
    劉千美,《差異與實踐:當代藝術哲學研究》,新店:立緒文化,2001。
    劉貴傑,《佛教哲學》,台北:五南圖書,2006。
    滕守堯,《藝術社會學描述》,台北市:生智文化,1997。
    蔣永福主編,《東西方哲學大辭典》,江西:江西人民出版,1999。
    蔡宏明,《開放的美感》,台北:希代出版,1987。
    蔡東照,《神秘的曼荼羅藝術》,台北:藝術家出版,2007。
    鄭西諦、王去非等著,《佛教藝術叢談》,台北:大乘文化,1979。
    曉雲法師,《佛教藝術散論》,台北:原泉出版,2000。
    蕭勤,《遊藝札記》,台中:台灣省立美術館,1993。
    賴傳艦編著,《佛像藝術》,台北:藝術家出版,1980。
    韓鳳鳴,《自由人生-佛教解脫觀》,北京:宗教文化,2007。
    羅伯特.比爾(Robert Beer)著、向紅茄譯,《藏傳佛教象徵符號與器物圖解》,台北:時報文化,2007。
    釋幻聚,《哼哈一如說》,汐止:大千出版,1999。
    釋聖嚴,《比教宗教學》,台北:台灣中華書局,2002。
    釋寬淨口述、劉世華整理,《西方極樂世界遊記》,桃園:阿彌陀佛教育功德會,2003。
    釋慧開,《儒佛生死學與哲學論文集》,台北:洪葉文化,2004。
    顧祖釗,《藝術至境論》,天津:百花文藝,1999。

    二、 期刊論文
    王秀珍,〈重探西藏宗教藝術之色彩原形〉,《密教藝術論文集》,台北:金色蓮花出版,1996。
    王開府,<思想研究法綜論-以中國哲學為例>,《國文學報》27期,1998年3月。
    朱玄,<佛畫>,《興大中文學報》第八期,1995年1月。
    李玉珉,<漫談佛畫>,《故宮文物月刊》第四卷第八期,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出版組,1986年11月。
    金關丈夫,<第五回府展座談會>,《台灣公論》,1942年11月。
    徐宗良,〈科學精神與創新〉,《科學》2001年第1期,上海:上海科學技術。
    陳孝信,<20世紀水墨藝術問題>,收錄於周憲等著、許江主編,《人文藝術》,杭州:中國美術學院,2002。
    陳清香,<千手觀音像造型研究>,《空大人文學報》第二期,1993年4月。
    楊振華,<佛教與科學精神>,《覺群》2000年9月刊,上海:上海玉佛寺。
    韓文甫、趙紅光、成月季,<現代化進程中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融合>,《河南社會科學》2002年第3期。
    藍意茹,《癒す玩具之設計探究》,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三、 網路資源
    池田大作,<「人本主義」大地萬里無垠>,1994年1月演講於中國深圳大學,http://sgichn.org/works/cht/speech/94shenzhen-cht.html(2009年7月)。
    池田大作,<二十一世紀文明與大乘佛教>,1993年9月演講於中美國哈佛大學,http://sgichn.org/works/cht/speech/93harvard-cht.html(2009年7月)。
    張蕾,<論中國傳統紋樣的象徵性>,《藝術百家》2006年第7期, http://qkzz.net/magazine/1003-9104/2006/07/10012790.htm(2009年11月)。
    溫璐,<佛教裝飾紋樣的內涵特徵與現代平面設計中的啟示>,《中國學術研究》2008年第3期,http://qkzz.net/magazine/1008-6812/2008/03/2438604.htm(2009年11月)。
    臺北市鹿野苑藝文學會,<佛教藝術問題集錦>,http://www.lyu.org.tw/lyu/Q&A_15.htm(2009年11月)。
    劉雄俊,<水墨畫的回顧與前瞻>,http://content.edu.tw/vocation/art/ks_hc/school/r1.htm(2010年1月)
    劉源俊,<科學精神要義>,2003年10月3日演講於中央研究院物理所,http://psroc.phys.ntu.edu.tw/bimonth/download.php?d=2&cpid=135&did=20(2009年7月)。
    魯虹,<大眾文化與水墨創作>,2002年12月,http://hk.cl2000.com/?/forum/ppj.php?id=172(2009年5月)

    四、 參考圖版
    《數位典藏聯合目錄》,http://digitalarchives.tw/index.jsp。
    李長俊,《藝術升級》,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1998。
    李翎,《圖像與佛典:藏傳佛教流行的供養樣式研究》,高雄:空庭書苑,2007。
    馬世長編,《敦煌圖案》,新疆:新疆美術攝影,1992。
    章利國,《中國佛教百科全書-書畫卷》,三重:佛光文化,1999。
    黃英峰,《如何欣賞唐卡》,台北:閣林圖書,1998。
    歐陽琳等編繪,《敦煌圖案集》,上海:上海書店,1995。
    羅伯特.比爾(Robert Beer)著、向紅茄譯,《藏傳佛教象徵符號與器物圖解》,台北:時報文化,2007。

    (以上書目依照姓氏筆劃多寡排列)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