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唐婉綾 Tang, Wan-Ling |
---|---|
論文名稱: |
課業與訓練夾擊下的困與解— 臺北市小六體育班學生文化之研究 Escaping from Twofold Pressure - Student Culture of Sport Talented 6th Graders in Taipei |
指導教授: |
黃鴻文
Huang, Horng-Wen |
口試委員: |
陳珊華
Chen, Shan-Hua 鄭英傑 Jheng, Ying-Jie 黃鴻文 Huang, Horng-Wen |
口試日期: | 2022/12/12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23 |
畢業學年度: | 111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40 |
中文關鍵詞: | 體育班 、學生文化 、極化 |
英文關鍵詞: | the sport talent class, student culture, polarization |
研究方法: | 參與觀察法 、 深度訪談法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300636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44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在這知識與資訊普及的時代,學生的自我意識逐漸高漲,了解學生的想法與文化顯得越趨重要,再加上過往的研究較少有針對國小學生從事有系統性的研究,以及體育班具有特殊脈絡性研究因素的背景下,本研究將由學生的角度出發,以一班台北市國小體育班級作為場域進行研究。研究目的主要包含三大部分,一是了解國小體育班的學生文化樣貌並找尋共同文化主題,二是探討學生在體育班面臨的困境與發展出的因應策略,三是探究在特殊才能分班下,是否有產生極化的偏向。
本研究透過民族誌的研究方法,透過參與式觀察、訪談以及文件成品來進行資料蒐集,分別從上課與訓練、老師與同學以及困境與策略這三大主軸來描述體育班學生的學生文化樣貌,就研究結果進一步討論並歸納以下兩部分結論。
第一部份,在時間與體力有限的狀況下,體育班的學生不容易同時兼顧上課與訓練,故體育班的學生共同發展出「擺脫壓力」的文化主題,透過「偷」與「節省」的方式,將時間與體力最大化,將其有限的資源運用在被自我所認定為重要的事情上。第二部分為在挪移並擺脫壓力的過程中,勢必會面臨何者為重、何者為先的狀況,經過一次次的取捨便會逐漸形成自我的身分認同,而每一位學生身分認同所偏向的面向也不盡相同,故在體育班中會形成出四種不同類型的多極化現象。
With the popularization of knowledge and information, students' self-awareness is gradually rising, and understanding students' ideas and culture become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n addition, there are few systematic studies on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in the past, and sport talent class have unique context. So, this study will star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udents. In order to know how elementary school sport talent class students feel, think, and act in their school time. The purpose of the research mainly includes three parts: First, to understand the cultural appearance and common cultural themes of the students in the sport talent class; Second, to explore the difficulties faced by the students in the sport talent class and the strategies developed to cope with them; And third, to explore whether there is a bias towards polarization under the classification of special talents.
This study applied participant observations, interviews, and the analysis of documents. It describes the student culture appearance of the sport talent class students from the three main points of class and training, teacher and classmates, and dilemma and strategy.
The major findings for research are as follows: (1) Under the circumstance of limited time and physical strength, it is not easy for the sport talent class students to take care of both classes and training at the same time. Therefore, students jointly develop the cultural theme of "getting rid of pressure". By means of "stealing" and "saving", the sport talent class students maximize their limited time and physical strength. (2) In the process of getting rid of the pressure, students will inevitably face the situation of what is the most important and what is the first. After repeated choices, students will gradually form their own identity, and each student identity is biased towards the orientation is not the same, so in the sports talent class will form four different types of multi-polarization phenomenon.
王心怡(2007)。女孩們的課業生活:高中女學生文化之民族誌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
王文科(1995)。教育研究法。五南。
王光輝(2007)。臺中縣高中體育班學生學習適應與升學意願之相關研究 (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
王伸如(2009)。國小高年級學生文化之研究-以臺北縣林口鄉公立國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
王庭軒(2014)。國中體育班學生文化之研究-以橄欖球隊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
王淑娟(1999)。麗水國小五年級學生次文化的人種誌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
王馨怡、張家昌、鍾孟玲(2016)。高中職體育班學生就讀動機與升學意向之研究以彰化縣為例。彰化師大體育學報,15,120-134 。
各級學校體育實施辦法(2002年,6月25日)。
江怡慧、林宛儒、賴奕仲、趙淑均(2011)。影響高職畢業生選擇學校因素之研究。明新學報,37(2),143-152。
吳竹貴(2017)。新北市國小體育班學生就讀動機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天主教輔仁大學體育學系體育教學碩士學位班。
吳志銘(2014)。國中體育班學生樂/悲觀傾向與學習適應之關係。政大體育研究,23,59-74。
吳佩穗(2001)。高中女校學生次級文化之俗民誌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
吳素倩(1987)。青少年次文化之研究-臺北市青少年之價值觀類型之實證研究。輔仁學誌,19,4-10。
吳瓊洳(2000)。國中學生反學校文化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
李佳玲(2003)。臺中市國民小學學生次級文化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
李坤培(1999)。高中體育班學生生活適應及影響選讀體育班之調查研究。臺大體育學報,3,179-328。
李榮章(2011)。臺北市國小體育班學生體育課學習滿意度與學習成效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體育學系體育碩士學位在職進修專班。
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辦法(2013年,9月2日)。
林佳瑩(2010)。高中體育班的潛在課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
林尚武(2006)。運動員教育的省思與生涯規劃的時間。國民體育季刊,35(1),64-68。
林彥志(2006)。從學生學習權的角度談我國常態編班政策及展望。現代教育論壇,14,294-300。
林思宏、陳思先(2015)。國小體育班學生挫折經驗與挫折容忍力之研究。國教新知,62(1),69-80。
林峻禾(2017)。國中體育班與非體育班學生學習適應與升學意願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體育研究所。
林淑真(2011)。國小高年級學生次級文化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元智大學管理學研究所。
林進財(2006)。教學理論與方法。五南。
林德齊(2008)。活潑學校體育活動建立學生終身運動習慣。臺大體育,48,51-57。
邱怡萍(2002)。高職學生次級文化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
邱芳玲(2001)。運動員對生涯規劃應有的認知。學校體育,12(4),54-59。
洪依霞(2009)。澎湖縣國小高年級學生次級文化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研究所。
紀錦芸(2019)。國中藝術才能音樂班學生就讀動機與學習滿意度研究-以新竹縣個案學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音樂學系研究所。
胡玉婷(2006)。高屏地區國小學生次級文化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
徐享良(1978)。臺中市立居仁國民中學實施能力分班對教師態度及學生態度影響之研究。教育學院學報,3,261-283。
特殊教育法(2019年,4月4日)。
翁正舜(2004)。國小學生次文化、人格發展及偏差行為之關聯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
高級中等以下學校藝術才能班設立標準(1999年,6月22日)
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常態編班及分組學習準則(2002年,3月30日)。
國民教育法(2011年,1月21日)。
張木雄(2008)。臺中縣市高中體育班學生學習動機、自我評估對升學意願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碩士班。
張佳鈺(2019)。國小排球體育班學生進入國中排球體育班的升學意願-以新北市二所國民小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公共政策研究碩士班。
張春興(2006)。張氏心理學辭典。東華。
許殷宏(2005)。「藝能編班」方式下的教學實踐:國中美術班與普通班的比較(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
許殷宏(2006)。教學實踐與學生身分認同-國中美術班與普通班的比較。教育研究集刊,52(2),125-153。
連樹聲(譯)(1992)。E. Tylor著。原始文化(Primitive Culture)。上海文藝。
郭為藩(1972)。自我心理學。開山書店。
郭遐煒(2007)。高中體育班就讀動機與專業課程學習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
陳以叡(2011)。小學生眼中的英語課(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
陳至安(2017)。體育班學童就讀動機與學校適應之相關研究。高雄應用科技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刊,3(1),33-44。
陳奎憙(1990)。教育社會學。師大書苑。
陳威霖(2010)。國中能力分班與學生數學成就的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
陳嘉惠(2001)。國小教師轉化、互易領導與學生文化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
陳龍雄(1989)。運動選手培訓的觀念與作法。國民體育季刊,13(1),22-27。
程瑞福(2011)。改變體育班本質的關鍵問題。學校體育,122,56-58。
黃子騰(1980)。我國高職學生次級文化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
黃光雄(2003)。教育概論。師大書苑。
黃京釵(1994)。「學生次文化」散論。教育評論,6,31-33。
黃明雪(2006)。北臺灣女大學生體適能、學習動機及體育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體育學系研究所。
黃保東(2002)。高中體育班升學與就業之現況調查分析-以南部七縣市為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
黃彥翔、王瓊霞、彭國平(2014)。雲嘉地區高中職體育班學生就讀動機、學習滿意度對升學意向與職涯規劃之影響。運動休閒管理學報,11(2),33-42。
黃恆、曾火城、鍾紅柱(2006)。教育社會學。國立空中大學。
黃富順(1974)。影響國中學生學業成就的家庭因素。師大教育研究所集刊,16,383-486。
黃瑞琴(1991)。質的教育研究法。心理。
黃鴻文(1994)。學生次文化:研究、理論與方法論之檢討。社會教育學刊,23,149-193。
黃鴻文(2003)。國民中學學生文化之民族誌研究。學富。
黃鴻文、王心怡(2010)。教育分流與性別再製:二班高中女生學生文化之民族誌研究。台灣教育社會學研究,10(1),127-174。
楊承勳(2012)。體育班學生學習適應與未來升學意願相關研究-以臺北市高中體育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體育學系體育碩士學位在職進修專班。
楊國樞(1976)。能力分班對學業成績與心理健康的影響。科學發展月刊,4(1),5-27。
詹俊成(2003)。臺灣地區高中體育班現況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研究所。
管潔明(2021)。親子同校下教師子女的學校適應(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
劉佳杰、李榮尚、吳勤榮(2017)。體育班學生就讀動機、未來升學意向及職涯規劃之研究。休閒與社會研究, 16,1-16。
劉珈彣(2015)。國小學生的考試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
潘慧玲(2003)。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高等教育。
蔡佳伶(2016)。能玩就盡量玩!國小五年級學生文化之民族誌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
蔡菡尹(2010)。臺東縣國小高年級學生次級文化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研究所。
鄭英傑(2007)。揭露下課十分鐘之秘密-小六學生遊戲及其階級因素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
謝小芩(1993)。教育活動與學校組織。載於張笠雲、吳乃德、孫中興、謝小芩、顧忠華(合著),社會組織(頁251-310)。國立空中大學。
關秉寅(2016)。國中讀前段班有差嗎?能力分班對學習成就影響的反事實分析。教育研究集刊,62(1),1-33。
Ball, S. J. (1981). Beachside comprehensive: A case study of secondary schooling.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ecker, H. S., Geer, B., Hughes, E. C., & Strauss, A. L. (1961). Boys in white: Student culture in medical school.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Becker, H.S. (1993). How I learned what a crock was?Journal of Contemporary Ethnography, 22, 28-35.
Brake, M. (1985). Comparative youth culture: The sociology of youth cultures and youth subcultures in America, Britain and Canada. Routledge & Kegan Paul.
Cohen, S. (1980). Aftereffects of stress on human performance and social behavior: A review of research and theory. Psychological Bulletin, 88(1), 82–108.
Coleman, J. S. (1961). The adolescent society: The social life of the teenager and its impact on education. The Free Press.
Fetterman, D. M. (1989). Ethnography: step by step. Sage.
Gamoran, A. (1992). Is ability grouping equitable? Educational Leadership, 50(2), 11-17.
Hargreaves, D. H. (1967). Social relations in a secondary school. Tinling.
Hargreaves, D. H. (1980). The occupational culture of teacher. In P. Woods(Ed.), Teacher strategies (pp.125-148). Croom Helm.
Hargreaves, D. H. (1984). The delinquent group. In M. Hammersley & P. Woods (Eds.), Life in school (pp. 178-190). Open University Press.
Hargreaves, D.H. (1967). Social Relations in Secondary School. Routledge & Kegan Paul.
Komarraju, M., Karau, S. J., Schmeck, R. R., & Avdic, A. (2011). The big five personality traits, learning styles,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51 (4), 472-477.
Lacey, C. (1970). Hightown Grammar: The school as a social system.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Lacey, C. (1984). Differentiation and sub-cultural polarisation. In M. Hammersley & P. Woods (Eds.), Life in school (pp. 6-22). Open University Press.
Oakes, J. (1985). Keeping track. Yale University Press.
Ogbu, J. (1974). The next generation. Academic Press.
Schwartz, F. (1981). Supporting or subverting learning: Peer group patterns in four tracked schools. Anthropology and Education Quarterly, 12(1), 99-121.
Tylor, E. B. (1871). Primitive culture: Researches into the development of mythology, philosophy, religion, language, art, and custom. John Murray Publications.
Willis, P. (1977). Learning to labor : How working class get working class jobs.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Woods, P. (1983). Sociology and the school: an interactionist viewpoint. Routledge & Kegan Pa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