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捷亞
論文名稱: 鼎革與家變:明清之際吳蕃昌(1622-1656)的遺民心境
指導教授: 林麗月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2013
畢業學年度: 10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04
中文關鍵詞: 明末清初吳麟徵吳蕃昌遺民忠臣貳臣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07下載:3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歷來改朝換代都是一場極為劇烈的變革,明清轉接時期也不例外。不同的是,明代作為一個繼蒙元而興的漢族政權,在歷經兩百年後,先是亡於流寇入侵,後又落入滿洲之手,使得深受傳統儒家教育的明末士人既需要面臨「君臣大義」的古訓,又要考慮「華夷之分」的疆界,因此明末士人所面臨的抉擇可說是更加複雜。根據現有的研究可知,對於這場家國劇變,有人壯烈犧牲成為忠臣,有人投降成為新朝子民,也有人既不殉死也不出仕,選擇成為心懷故國的前朝遺民。
    本論文所研究的吳蕃昌,來自於一個晚明興起的士紳家庭。明亡以前,吳蕃昌只是一個普通的縣學生員,直到流賊李自成攻陷北京,在北京當官的生父吳麟徵殉國後,吳蕃昌才對這場劇變有著國破家亡的切身感受。作為殉國忠臣的後人,吳蕃昌面臨了種種抉擇。本論文主要是以吳蕃昌的經歷為主軸,探討明清之際政權轉移對個人與家族所造成的影響,進而藉由他的著述,重新理解士人及其家族如何因應與詮釋此一世變。希望透過這件個案研究,一探這位忠臣之後的政治立場、處世原則和遺民生活的面貌。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緣起 ..........................................1 第二節 研究回顧 ..........................................4 第三節 研究取徑與章節安排 ................................15 第二章 家國劇變:明清之際的海鹽吳氏.........................19 第一節 晚明海鹽吳氏的興起.................................19 第二節 吳麟徵的盡忠與殉國.................................29 第三章 忠臣之後:吳蕃昌的抉擇與認同..........................41 第一節 生死與出處的選擇...................................41 第二節 遺集編纂與「北朝」賜諡.............................51 第四章 遺民處境:吳蕃昌的守節與盡孝..........................61 第一節 交遊與思想 .......................................61 第二節 盡孝與守禮 .......................................75 第五章 結論................................................91 徵引書目..................................................95

    (一)古籍史料

    〔明〕樊維城修,胡震亨、姚士粦纂,〔天啟〕《海鹽縣圖經》,收於《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589號,臺北:成文出版社,據明天啟四年刊本影印,1983。
    〔明〕張素仁修,彭孫貽、童申祉纂,〔康熙〕《海鹽縣志》,收於《中國地方志集成‧浙江府縣志輯》,第21冊,上海:上海書店出版,據南京圖書館藏稿本影印,1993。
    〔明〕吳麟徵,《吳忠節公遺集》,收於《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第81冊,北京:北京出版社,據弘光乙酉海鹽吳氏刊本影印,2000。
    〔明〕吳麟徵,《家誡要言》,收於黃秩模輯,《遜敏堂叢書》,據淸道光咸豐間黃氏木活字排印。
    〔明〕祝淵,《月隱先生遺集》,收於《叢書集成續編》,188,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
    〔明〕徐石麒,《可經堂集》,收於《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第72冊,北京:北京出版社,據清順治可經堂刻本影印,2000。
    〔明〕劉宗周,《劉子全書遺編》,臺北:臺灣大學圖書館藏,清道光庚戌刊光緒壬辰重修本。
    〔明〕劉宗周,《劉蕺山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2。
    〔清〕張廷玉等,《明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
    〔清〕許瑤光修,吳仰賢等纂,〔光緒〕《嘉興府志》,收於《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53號,臺北:成文出版社,據清光緒五年刊本影印,1970。
    〔清〕王彬修、徐用儀纂 ,〔光緒〕《海鹽縣志》,收於《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第207號,臺北:成文出版社,據光緒二年刊本影印,1975。
    〔清〕吳蕃昌,《吳仲木先生尺牘》,北京:中國科學院國家科學圖書館總館藏,鈔本。
    〔清〕吳蕃昌,《祇欠庵集》,收入《四庫未收書輯刊》,第7輯,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清〕吳蕃昌著,吳騫輯,《閫職三儀》,北京: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清乾嘉間海寧吳氏拜經樓舊抄本。
    〔清〕吳蕃昌,《先忠節公譜略》,收於《北京圖書館藏珍本年譜叢刊》,第61冊,北京:北京圖書館,1999。
    〔清〕吳晉畫,《蓬蒿園詩集》,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善本室藏,明崇禎壬午海鹽吳氏原刊本。
    〔清〕陳確,《陳確集》,北京:中華書局,1979。
    〔清〕張履祥,《楊園先生全集》,北京:中華書局,2002。
    〔清〕朱一是,《為可堂初集》,北京:中國國家圖書館藏,刻本。
    〔清〕彭孫貽,《茗齋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1。
    〔清〕授遠編,《伏獅祇園禪師語錄》,收於《嘉興大藏經》,第28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7。
    〔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據清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本影印,2001。

    (二)今人論著

    1.中文
    (1)專書
    王成勉,《氣節與變節:明末清初士人的處境與抉擇》,臺北:黎明文化,2012。
    王汎森,《晚明清初思想十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
    王彬,《清代禁書總述》,北京:中國書店,1999。
    王德威,《後遺民寫作》,臺北:麥田出版社,2007。
    何冠彪,《生與死:明季士大夫的抉擇》,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7。
    何冠彪,《明末清初學術思想研究》,臺北:學生書局,1991。
    何冠彪,《明清人物與著述》,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6。
    余英時,《方以智晚節考》,臺北:允晨文化出版公司,2011。
    吳震,《明末清初勸善運動思想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9。
    呂妙芬,《陽明學士人社群 : 歷史、思想與實踐》,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
    呂妙芬,《孝治天下:《孝經》與近世中國的社會與文化》,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1。
    李瑄,《明遺民群體心態與文學思想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9。
    孟森,《清代史》,臺北:正中書局,1983。
    孫殿起,《清代禁書知見錄》,臺北:成文出版社,1978。
    張藝曦,《社群、家族與王學的鄉里實踐──以明中晚期江西吉水、安福兩縣為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2006。
    陳桓,《明季滇黔佛教考》,北京:中華書局,1962。
    葉高樹,《降清明將研究(1618-1683)》,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1993。
    雷夢辰,《清代禁書彙考》,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9。
    趙園,《制度‧言論‧心態──《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續編》,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趙園,《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
    謝國楨,《晚明史籍考》,臺北:藝文印書館,1968。
    謝國楨,《南明史略》,長春:吉林出版社,2009。
    顧誠,《南明史》,北京:中國靑年出版社,2003。
    汪學群,《明代遺民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
    徐吉軍、賀雲翱,《中國喪葬禮俗》,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
    何淑宜,《明代士紳與通俗文化──以喪葬禮俗為例的考察》,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2000。
    朱冬芝,《一個明末士紳的社交生活:祁彪佳的交遊、社群與地方活動》,南投:暨南國際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2005。
    林祐伊,《龔鼎孳出仕三朝之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林麗月,《明末東林運動新探》,臺北:國立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84。
    陳熙遠,《時代思潮與轉折點上的異數──陳確思想試析》,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

    (2)論文
    丁原基,〈明代遺民隱於僧者著述考〉,《東吳文史學報》,6(臺北,1988.01),頁123-165。
    孔定芳,〈明遺民的身分認同及其符號世界〉,《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3(北京,2005.05),頁123-130+146。
    孔定芳,〈明遺民與「博學鴻儒科」〉,《浙江學刊》,2(杭州,2006.03),頁118-127。
    孔定芳,〈論明遺民之出處〉,《歷史檔案》,1(北京,2009.04),頁46-55。
    孔定芳,〈論康熙「博學鴻儒科」旨在籠絡明遺民〉,《唐都學刊》,22:3(北京,2006.05),頁94-98。
    孔定芳,〈論清聖祖的遺民策略──以博學鴻儒科為考察中心〉,《江蘇社會科學》,1(南京,2006.01),頁209-212。
    王汎森,〈明末清初的人譜與省過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3:3(臺北,1993),頁679-712。
    王汎森,〈清初「禮治社會」思想的形成〉,收錄於《中國史新論思想史分冊》(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2),頁353-392。
    王汎森,〈清初士人的悔罪心態與消極行為──不入城、不赴講會、不結社〉,收錄於《國史浮海開新錄-余英時教授榮退論文集》(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2),頁405-451。
    王汎森,〈清初思想趨向與《劉子節要》──兼論清初蕺山學派的分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8:2(臺北,1997),頁417-448。
    王家儉,〈晚明的實學思潮〉,《漢學研究》,7:2(臺北:1989.12),頁279-300。
    王善飛,〈明代江南鄉紳與政治運動〉,《遼寧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3:6(大連,2000.11),頁99-102。
    王學玲,〈不可侵犯的懺語──明清之際自敘傳文的諧謔與悔愧〉,《淡江中文學報》,13(臺北,2005.12),頁71-112。
    王學玲,〈從鼎革際遇重探清初遣戍東北文士的出處認同〉,《淡江中文學報》,18(臺北,2008.06),頁185-223。
    司徒琳著,王成勉譯,〈儒者的創傷──《餘生錄》的閱讀〉,《臺灣師大歷史學報》,39(臺北,2008.06),頁1-16。
    白謙慎,〈傅山與魏一鼇──清初明遺民與仕清漢族官員關係的個案研究〉,《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3(臺北,1996.03),頁95-139。
    石旻,〈亂離中的玉女——明末才女商景蘭及其婚姻與家庭〉,《中國古籍與文化》,38(北京,2001.02),頁118-124。
    朱鴻,〈明遺民的陵寢書寫──梁份的《帝陵圖說》〉,收錄於《中華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紀念牟復禮教授論文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09),頁143-156。
    何冠彪,〈明季士大夫殉國原因剖析〉,《漢學研究》,11:1(臺北,1993.06),頁287-317。
    何冠彪,〈明季士大夫對忠與孝之抉擇〉,《九州學刊》,5:3(北京,1993.02),頁5-23。
    何冠彪,〈明季殉國人數的問題〉,《故宮學術季刊》,10:1(臺北,1992.09),頁97-106。
    何冠彪,〈明清之際士大夫對應否殉國之論說〉,《故宮學術季刊》,10:4(臺北,1993.06),頁53-92。
    何冠彪,〈明清之際生死難易說探討〉,《新史學》,4:2(臺北,1993.06),頁61-93。
    何冠彪,〈清朝官方的「明亡於萬曆」說〉,《國立編譯館館刊》,28:1(臺北,1999.6),頁255-272。
    何冠彪,〈陳確對出處之抉擇與回應──明遺民探求自處之道一例〉,《故宮學術季刊》,11:4(臺北,1994.夏),頁109-140。
    何冠彪,〈陳確對殉生死之抉擇與回應──明遺民自我肯定生存價值一例〉,《中國史學》,3(北京,1993),頁51-69。
    何冠彪,〈論明清之際士大夫對殉國者的評價〉,《漢學研究》,12:1(臺北,1994.06),頁203-239。
    吳志鏗,〈清代前期薙髮易服令的施行〉,《臺灣師大歷史學報》,23(臺北,1995.06),頁169-202。
    吳志鏗,〈傅山──清初明遺民的個案研究〉,《歷史學報》,16(臺北,1988.06),頁63-89。
    吳振漢,〈明代《邸報》的政治功能與史料價值〉,《中央大學人文學報》,28(臺北,2003.12),頁1-31。
    吳翊良,〈殘山剩水話南朝──南明遺民詩中的「南朝想像」(1644-1662)〉,《高師大國文學報》,14(高雄,2011.06),頁257-291。
    呂妙芬,〈顏元生命思想中的家禮實踐與「家庭」的意涵〉,《東亞傳統家禮、教育與國法(一):家族、家禮與教育》(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頁143-196。
    邱仲麟,〈不孝之孝──唐以來割股療親現象的社會史初探〉,《新史學》,6:1(臺北,1995.03),頁49-94。
    李光濤,〈論建州與流賊相因亡明〉,《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12(臺北,1947.04),頁193-236。
    李孝悌,〈士大夫的逸樂──王士禛在揚州(1660-1665)〉,《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6:1(臺北,2005),頁81-116。
    李孝悌,〈冒辟疆與水繪園中的遺民世界〉,收錄於《戀戀紅塵──中國的城市、欲望和生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頁54-102。
    李瑄,〈存道:明遺民群體的價值體認〉,《浙江學刊》,5(杭州,2007),頁98-106。
    李瑄,〈明遺民與仕清漢官之交往〉,《漢學研究》,26:2(臺北,2008.06),頁131-162。
    李瑄,〈清初五十年間明遺民群體之嬗變〉,《漢學研究》,23:1(臺北,2005.06),頁291-324。
    李瑄,〈豪傑:明遺民群體的人格理想〉,《學術研究》,5(2008),頁112-118。
    步近智,〈東林學派與明清之際的實學思潮〉,《浙江學刊》,4(杭州,1991),頁73-79。
    汪榮祖,〈文筆與史筆──論秦淮風月與南明興亡的書寫與記憶〉,《漢學研究》,29:1(臺北,2011.03),頁189-224。
    林立,〈群體身份與記憶的建構:清遺民詞社須社的唱酬〉,《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52(香港,2011.01),頁205-245。
    林香伶,〈鄉邦意識與族群復興──陳去病「南明書寫」研究〉,《東華人文學報》,10(花蓮,2007.01),頁181-231。
    林麗月,〈故國衣冠:鼎革易服與明清之際的遺民心態〉,《臺灣師大歷史學報》,30(臺北,2002.06),頁39-56。
    林麗月,〈萬髮俱齊:網巾與明代社會文化的幾個面向〉,《臺大歷史學報》,33(臺北,2004.06),頁133-160。
    侯明,〈明末言官集團分化的原因〉,《社會科學輯刊》,4(北京,1991),頁80-84。
    孫立,〈屈大均的逃禪與明遺民的思想困境〉,《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5(廣州,2003),頁27-33。
    孫慧敏,〈天下興亡,「匹夫」之責?──明清鼎革中的夏家婦女〉,《臺大歷史學報》,29(臺北,2002),頁63-85。
    孫慧敏,〈書寫忠烈:明末夏允彝、夏完淳父子殉節故事的形成與流傳〉,《臺大歷史學報》,26(臺北,2000),頁263-307。
    徐志平,〈杜濬與龔鼎孳之交遊及其心靈衝突研究〉,《興大中文學報》,17(臺北,2005.06),頁241-259。
    區志堅,〈明遺民查繼佐(1601-1676)晚年生活之研究〉,《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5(臺北,1996),頁183-202。
    區志堅,〈明遺民查繼佐《罪惟錄》史學之研究──以身分認同、正統觀、褒貶筆法為中心〉,《明史研究專刊》,13(臺北,2002.03),頁189-223。
    許大齡,〈試論明後期的東林黨人〉,收錄於《明清史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頁126-157。
    陳永明,〈全祖望族母張孺人考〉,《故宮學術季刊》,12:1(臺北,1994),頁133-139。
    陳永明,〈降清明臣與清初輿論〉,《漢學研究》,27:4(臺北,2009.12),頁197-228。
    陳國棟,〈哭廟與焚儒服──明末清初生員層的社會性動作〉,《新史學》,3:1(臺北,1992.03),頁69-94。
    陳寶良,〈明人文集之學政史料及其價值〉,《明代文集與文人研究》(臺北:中國明代研究學會,2001),頁339-357。
    隋皓昀,〈清初士人申涵光(1619-1677)之生活研究〉,《史匯》,9(臺北,2005.09),頁57-73。
    黃克武,〈史可法與近代中國記憶與認同的變遷〉,《近代國家的應變與圖新》(臺北:唐山出版社,2006),頁55-81。
    黃俊傑,〈論東亞遺民儒者的兩個兩難式〉,《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3:1(臺北,1996.06),頁61-80。
    黃毓棟,〈明遺民家族對出處的安排──寧都魏氏個案研究〉,《漢學研究》,22:2(臺北,2004.12),頁387-419。
    黃毓棟,〈明遺民歸莊著作考〉,《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8(香港,1999),頁331-348。
    楊燕韶,〈明末遺民陳恭尹之旅遊寄懷詩〉,《致理學報》,30(臺北,2010.11),頁45-64。
    楊燕韶,〈清初官吏與寺僧、遺民之交往初探──以王子京為例〉,《致理學報》,31(臺北,2011.11),頁151-164。
    溝口雄三,〈中國與日本「公私」觀念之比較〉,《二十一世紀》,21(香港,1994),頁85-97。
    溝口雄三,〈論明末清初時期在思想史上演變的意義〉,《日本學者論中國哲學史》(臺北:駱駝出版社,1987),頁427-474。
    葉高樹,〈南明史研究的回顧〉,《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第四屆討論會》(臺北:國史館,1998),頁851-888。
    廖肇亨,〈天崩地解與儒佛之爭──明清之際逃禪遺民價值系統的衝突與融合〉,《人文中國學報》,13(臺北,2007),頁409-455。
    劉浩洋,〈「三教歸易」:明遺民方以智忠、孝兩全的生命實踐〉,《東華漢學》,12(花蓮,2010.12),頁209-243。
    暴鴻昌,〈明季清初遺民逃禪現象論析〉,《江漢論壇》,3(武漢,1992.03),頁57-62。
    蔡佳琳,〈朱舜水(1600-1682)的抉擇與遺民心境的轉變〉,《史耘》,13(臺北,2009.06),頁79-99。
    蔣竹山,〈晚明江南祁彪佳家族的日常生活史――以醫病關係為例的探討〉,《都市文化研究》,1(臺北,2006.03),頁1-23。
    鄭毓瑜,〈流亡的風景「遊後樂園賦」與朱舜水的遺民書寫〉,《漢學研究》,20:2(臺北,2002.12),頁1-28。
    蕭啟慶,〈元明之際士人的多元政治抉擇──以各族進士為中心〉,《臺大歷史學報》,32(臺北,2003.12),頁77-138。
    蕭啟慶,〈宋元之際的遺民與貳臣〉,《歷史月刊》,99(臺北,1996.04),頁56-64。
    蕭敏如,〈清初遺民《春秋》學中的民族意識──以王夫之、顧炎武為主的考察〉,《臺北大學中文學報》,5(臺北,2008.09),頁193-231。
    駱水玉,〈「水滸後傳」──舊明遺民陳忱的海外乾坤〉,《漢學研究》,19:1(臺北,2001),頁219-248。
    鮑家麟,〈明末清初的蘇州才女徐燦〉,《中國婦女史研究(五)》(臺北:稻鄉出版社,2001),頁213-234。
    謝正光,〈顧炎武、曹溶論交始末──明遺民與清初大吏交遊初探〉,《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4(香港,1995),頁205-222。
    謝正光,〈顧炎武與清初兩降臣──程先貞、史可程交遊考論〉,《故宮學術季刊》,15:3(臺北,1998.春),頁129-143+左8-9。

    2.外文
    Lynn Struve A.,The Southern Ming (1644-1662),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1984.中譯本見司徒琳著,李榮慶等譯,《南明史:1644-1662》,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7。
    Esherick, Joseph W. & Mary B. Rankin (eds.) , Chinese Local Eliteand Patterns of Dominace.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0.該書導論中譯見:周錫瑞、蘭京,〈中國地方精英與支配模式導論〉,《中國社會科學季刊》,23(香港,1998),頁148-160。
    卜正民(Timothy Brook)著,方駿、王秀麗等譯,《縱樂的困惑──明代的商業與文化》,北京:三聯書店,2005。
    卜正民(Timothy Brook)著,張華譯,《為權力祈禱──佛教與晚明中國士紳社會的形成》,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
    魏斐德(Frederic Evans Wakeman, Jr.),《洪業:滿清外來政權如何君臨中國》,臺北:時英出版社,2003。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