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黃筱玲 Hsiao Ling Huang |
---|---|
論文名稱: |
作月子習俗之研究 Tso yuei tuz custom |
指導教授: |
許美瑞
Hsu, Meei-Ruey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Department of Human Development and Family Studies |
畢業學年度: | 8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59 |
中文關鍵詞: | 作月子 、習俗 |
英文關鍵詞: | tso yuei tuz, custom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50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論文摘要
本研究目的有四,分別為1.比較文獻探討與訪談所得之對作月子習俗意涵的異同。2.探討作月子的過程與婦女身心健康的關係。3.探討作月子過程中,婦女自身與其家人角色轉換調適情形。4.分析不同背景婦女對作月子習俗的認知、信念與作月子習俗遵從行為之異同。
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法,以訪談法進行訪談與資料蒐集。研究對象的選取,是以立意取樣法,選取十二位有生育經驗的婦女為訪談對象。本研究工具包括訪談大綱、個人基本資料、訪談說明書、訪談日誌及訪談檢核函。最後透過內容分析法,瞭解「作月子習俗」的意涵。
本研究結論為:
一、 作月子的食補的目的已由重視潛在體質改變,轉為重視恢復與維持懷孕前的狀態。
二、 行為規範是以預防勝於治療的觀點為圭臬。
三、作月子儀式與身心健康的關係,以生理復舊為優先考量,再進行體型意象的
統整。
四、傳統婦女作月子再生育的價值,已被維護與促進婦女身體健康觀念所取代。
五、家庭是婦女作月子期間,最重要的社會支持系統。
六、作月子過程是一段有意義的調適期,協助婦女與家人共同度過角色轉換階段,
以順利完成家庭發展任務。
七、作月子過程顯現,家庭是兩性平權的,主要是調整彼此的關係,並無獲得地
位的問題。
八、婦女與家人對作月子習俗的觀念與作法,會隨著時代變遷作調整,進而在傳
本研究目的有四,分別為1.比較文獻探討與訪談所得之對作月子習俗意涵的異同。2.探討作月子的過程與婦女身心健康的關係。3.探討作月子過程中,婦女自身與其家人角色轉換調適情形。4.分析不同背景婦女對作月子習俗的認知、信念與作月子習俗遵從行為之異同。
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法,以訪談法進行訪談與資料蒐集。研究對象的選取,是以立意取樣法,選取十二位有生育經驗的婦女為訪談對象。本研究工具包括訪談大綱、個人基本資料、訪談說明書、訪談日誌及訪談檢核函。最後透過內容分析法,瞭解「作月子習俗」的意涵。
本研究結論為:
一、 作月子的食補的目的已由重視潛在體質改變,轉為重視恢復與維持懷孕前的狀態。
二、 行為規範是以預防勝於治療的觀點為圭臬。
三、作月子儀式與身心健康的關係,以生理復舊為優先考量,再進行體型意象的
統整。
四、傳統婦女作月子再生育的價值,已被維護與促進婦女身體健康觀念所取代。
五、家庭是婦女作月子期間,最重要的社會支持系統。
六、作月子過程是一段有意義的調適期,協助婦女與家人共同度過角色轉換階段,
以順利完成家庭發展任務。
七、作月子過程顯現,家庭是兩性平權的,主要是調整彼此的關係,並無獲得地
位的問題。
八、婦女與家人對作月子習俗的觀念與作法,會隨著時代變遷作調整,進而在傳
統與現實間取得平衡點。
九、為新生兒妥善安排保母,是所有職業婦女最迫切的課題。
十、作月子習俗,在經過分析後,發現此習俗是均衡和諧宇宙觀最具體的呈現。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丁志音 (民77)。 生活方式與健康概念、倫理及政策的探討。 公共衛生,5(1),16-26。
于嘉云 (民75)。 當代文化人類選讀。 台北:巨流出版社。
王文科 (民72)。 質的教育研究。 台北:師大書苑。
王文科 (民84)。 教育研究法。 台北:五南出版社。
王灝、梁坤明 (民83)。 台灣人的生命之禮-成長的喜悅。 台北:台原出版社。
任馳 (民82)。 中國民俗─中國民間禁忌。 台北:漢欣出版社。
匡調元 (民86)。 中醫病理研究。 台北:文光出版社。
朱明若 (民82)。 中澳婦女生與健康之信念與行為。 台灣大學人口研究中心婦女研
究室。 122-125。
朱櫹 (民77)。 普方濟。 台北:恆生出版社。
余玉眉 (民74)。 接受放射線治療之婦科病人住院期間所採用的民俗療法。護理雜
誌,32(4),15-23。
余德慧 (民76)。 中國人的父母經─黏結與親情。 台北:張老師出版社。
冷雋譯 (民60)。 文化的研究。 香港九龍:友聯出版社。
吳芝儀 (民84)。 質的評鑑與研究。 台北:桂冠出版社。
吳贏濤 (民76)。 台灣民俗。 台北:眾文出版社。
李亦園 (民77)。 人類學與現代社會。 台北:水牛出版社。
李亦園 (民79)。 中國人的家庭與家的文化,載於《中國人:觀念與行為》。 台北:
巨流出版社。
李亦園 (民81)。 文化的圖像(下)。 台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李亦園 (民81)。 從民間文化看文化中國。 考古人類學刊,49期,6-17。
李效玲 (民67)。 食物與文化。 健康世界雜誌,14-16。
阮昌銳 (民79)。 中國民間宗教之研究。 台灣省立博物館。
周治蕙 (民72)。 產婦的身心適應。 護理雜誌,2(30),1-21。
周治蕙 (民74)。 傳統習俗對產婦的影響。 公共衛生,10(3),57-68。
林明峪 (民74)。 台灣民間禁忌。 台北:東門出版社。
林明義 (民76)。 台灣冠婚葬祭家社會書。 台北:武陵出版社。
林義男譯 (民78)。 內容分析法導論(Weber,R.P.)。 台北:巨流出版社。
林學君 (民85)。 幼兒圖書中利社會行為之內容分析。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麗美、崔玖 (民85)。 台灣民間食物養生的探討。 第五屆中國文化學術研討會論
文集,109-123。 台北:中國飲食文化基金會。
胡月娟 (民77)。 產科護理學。 台北:華杏出版社。
胡幼慧 (民77)。 文化、行為與健康。 公共衛生,15(3),293-301。
胡幼慧 (民84)。 三代同堂:迷思與陷阱。 台北:巨流出版社。
胡幼慧主編 (民85)。 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 台北:巨流出
版社。
韋政通 (民79)。 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反思。 台北:桂冠出版社。
翁玲玲 (民83)。 作月子的人類學探討:醫療功能與文化詮釋的關係。 婦女與兩性
學刊,4期,1-19。
翁玲玲 (民83)。 麻油雞之外─婦女坐月子的種種情事。 台北:稻香出版社。
翁玲玲 (民83)。 漢人婦女坐月子儀式的行為探討:兩個漁民社區的調查研究。 國
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馬建中 (民71)。 中醫診斷學。 台北:正中出版社。
高千惠 (民81)。 初產婦產後期依傳統習俗執行自我照護行為之探討。 國立台灣大
學護理研究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高忠傑、侯毅屹 (民83)。 婦產科疾病。 台北:渡假出版社。
張珣 (民78)。 疾病與文化。 台北:稻香出版社。
張珣 (民84)。 中國傳統飲食觀念的社會文化分析-以(元)賈銘「飲食須知」為例。 思
與言,22(5),69-79。
曹甲乙 (民58)。 古時的分娩習俗。 台灣風物,19(3/4),16-26。
望淑欽 (民76)。 濟陰綱目。 台北:武陵出版社。
莊淑旂 (民83)。 坐月子的方法。 台北:青峰出版社。
許木柱、簡美玲 (民84)。 飲食與文化─人類學觀點的回顧與展望。 第四屆中國飲
食文化研討會論文集,66-81。 台北:中國飲食文化基金會。
許美瑞 (民87)。 關懷本位的家政教育。課程與教學季刊,1(4),95-112。
郭立誠 (民60)。 中國生育禮俗考。 台北:文哲出版社。
陳東達 (民72)。 中國民間養生食物。 台北:星光出版社。
陳運棟 (民80)。 台灣的客家禮俗。 25-149。 台北:台原出版社。
陳彰惠 (民74)。 某教學醫院現代性與傳統性產婦的母育觀念。 公共衛生,12(4)
,514-526。
傅山 (民75)。 傅青主男女科。 台北:力行出版社。
喬繼堂 (民82)。 中國人生禮俗。 台北:百觀出版社。
彭永鑫 (民87)。 坐月子做些什麼? 嬰兒與母親,257期,214-218。
彭銘泉 (民86)。 中國藥膳學。 台北:文光圖書有限公司。
彭懷真 (民85)。 婚姻與家庭。 台北:巨流出版社。
惠西成、石子 (民82)。 中國民俗大觀(上冊出版)。 台北:漢文。
曾英芬、陳彰惠、王惠珍、蔡秋月 (民83)。 比較在家中與坐月子中心坐月子婦女
的產後適應。 高雄醫學科學雜誌,10期,458-468。
費伯雄 (民78)。 食鑑本草─歷代中醫珍本集成(19)。 台北:萬人出版社。
黃美幸 (民56)。 台灣婦女對於生育的信仰與規範。 台灣風物,17(6),6-32。
黃崇民 (民85)。 認識傳統醫學的真貌。 台北:台灣出版社。
黃瑞琴 (民80)。 質的教育研究方法。 台北:心理出版社。
黃道琳 (民72)。 文化模式。 台北:巨流出版社。
黃樹民 (民79)。 華北農村的生育醫學調查報告。 中央研究院民族所集刊,70期,
13-38。
黃樹民 (民80)。 傳統中國宇宙觀與現代民族學研究:兼談民族學與漢學。考古人
類學刊,47期,13-25。
楊玲玲 (民77)。 怎樣吃最補。 台北:聯經出版社。
楊國樞、文崇一、吳聰賢、李亦園(編) (民68)。 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上、下冊)。
台北:東華出版社。
楊維傑 (民73)。 黃帝內經素問釋解(六版)。 台北:國風出版社。
楊維傑 (民85)。 養生食療寶典。 台北:遠流出版社。
楊懋春 (民84)。 家庭學。 財團法人楊懋春貞德紀念基金會。
劉寶貞 (民85)。 淺談產婦食療。 空大學訊,77期,62-63。
歐用生 (民78)。 質的研究。 台北:師大書苑。
歐用生 (民84)。 內容分析法。 載於黃光雄、簡茂發主編,教育研究法。 台北:
師大書苑。
潘惠晴、朱佩玲、林淑娟、張翠樺、李幼華 (民82)。 中國傳統習俗對孕產婦健康
維護行為之影響。 榮總護理,10(3),247-251。
衛惠林 (民71)。 社會人類學。 台北:商務出版社。
鄭曉江 (民86)。 論中國生育文化。 中國文化月刊,212期,1-25。
賴正均 (民87)。 坐月子的時候該怎麼吃麻油雞? 嬰兒與母親,257期,186-187。
謝明村等編 (民77)。 中國藥材學。 台北:正中出版社。
羅光愷 (民80)。 中醫婦科學。 台北:知音出版社。
羅煥光 (民86)。 傳統客家生育禮俗。 史博館學報,4期,149-162。
二、英文部份
Ahern, E.M. (1975). Sacred and secular medicine in taiwan village : A study
of cosmological disorder. In a Klienman,et al.(eds) Medicine in Chinese
Cultures : comparative studies of health care in Chinese and other soci
-ieties, Washington D.C:DHEW publication,91-114.
Ahern, E.M. (1978). The power and pollution of Chinese women. In Arthur wolf
ed. Studies in Chinese Society.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Anderson, E.N. (1975). Folk dietetics in two Chinese communities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the study of Chinese medicine. Medicine in Chinese Cultures
:comparative studies of health care in Chinese and other societies ,
Washington D.C:DHEW publication,143-176.
Anderson, E.N. (1987). Why is humoral so popular? Social Science and Medicine,
25(4),331-337.
Chang, K.C. (1977). Food in Chinese Culture-Anthropological and Historical
Perspectives. N.H:Yale university Press.
Clark, A. & Affonso, D. (1979). The postpartum period. Childbearing : a nursing
perpective. Philadelphia:F.F.Davis.
Harwood, A. (1971). The hot cold theory of disease:Implications for the
treatment of Puerto Rican patients.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216,1153-1158.
Hautman, M.A. (1987). Self-care responses to respiratory illnesses among
Vietamese. Western Journal of Nursing Research,9(2),223-243.
Horn, B.M. (1981). Cultural concepts and postpartal care. Nursing and Health
Care,2(9),516-517,526-527.
Huang, Shu-min (1990). Folk reproductive medicine in North China:The cultural
constructs of pregnancy delivery and post-natal care.中央研究院民族所
集刊,70期,13-38.
Lederman, C. (1981). Symbolic and empirical reality:A new approach to the
analysis of food avoidances. American Ethnologist,3(1),468-493.
Leinger, M. (1977). Culture diversities of health and nursing care. Nursing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n,12(1),5-18.
Liu-chiang, C-Y. (1995). Postpartum worries:An exploration of Taiwanese
primipars who participate in the Chinese ritual of Tso-Yueh-Tzu. Maternal-
Child Nursing Journal,23(4),110-122.
Lu, Z-Y. (1984). Self-care activities of childbirth puerperal women. The
University of Arizona. Unpublished master thesis.
May, K.A. & Mashhlmeister, L.R. (1994). Maternal & Neonatal Nursing Family-
Centered Care. Philadelphia:J.B. Lippincott Company.
Pillsbury, B (1982). Doing the month:confinment and convalescence of Chinese
women after childbirth. An Anthropology of Human Birth, Philadephia:F.A.
Davis.
Roberts, C.A. & Burke, S.O. (1989). Nursing Research:A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pproach. Boston:Jones and Bartiett.
Rubin (1977). Binding-in the postpartum period. Maternal-Child Nursing
Journal,6,67-76.
Sandelowski, M. (1986). The problem of rigor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Advance in Nursing Science,8(3),27-37.
Sandelowski, M. (1995). Focus on qualitative methods sample size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Research in Nursing & Health,18,179-183.
Segall, A.(1989). Exploring the correlates of self-provided health care
Beahavior. Social Science and Medicine,29(2),153-161.
Strang, V.R. & Sullivan, P.L. (1985). Body image attitudes during pregnancy and
the postpartum period. Journal of Obstetric Gyneclogy & Neonatal Nursing
.July/Aug,14(4),332-337.
Topley, M. (1974). Cosmic antagonism:a mother-child syndrome. In A.A.Wolf.(ed ).
,Religion and Ritual in Chinese Society. Taipei:Rainbow-Bridge.
Topley, M. (1974).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Hongkong: some social and
cultural determinants of variation, interaction and change. Medicine in
Chinese Cultures:comparative studies of health care in Chinese and other
societies,Washington D.C:DHEW publication,240-267.
Tseng, W.S. (1974). Traditional and modern psychitric care in Taiwan. Medicine
in Chinese Cultures:comparative studies of health care in Chinese and other
societies,Washington D.C:DHEW publication,178-194.
Tulman, L & fawcett, J. (1991). Recovery from children :Looking back 6 months
after delivery. Health Care for Women International. Jul-Sep 12(3), 341-
350.
Van Gennep, A. (1977). The Rites of Passage. Trans. By M.B. Vizedom & G.L.
Caffee. London Routeledge & Kegal Paul.
Wells, W.D. (1974). Group interviewing. In Robert Ferber(ed.),Handbook of
Marketing Research,136-146. New York:McGraw-Hi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