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傅芊清
Chien-chin Fu
論文名稱: 現場觀眾觀賞動機與休閒效益體驗相關之研究-以2010年七季超級籃球聯賽為例
The Correlation Study of Spectators’ Motivation and Benefit of Leisure- In Super Basketball League Season 7, 2010
指導教授: 李晶
Li, Chi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Sport, Leisure and Hospitality Management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82
中文關鍵詞: 現場觀眾觀賞動機休閒效益
英文關鍵詞: SBL, Spectators, Motivation, Benefit of Leisure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70下載:2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籃球從民國四十年開始,在政府大力推廣之下,逐漸形成熱潮,並且成為國人最喜愛的運動之一。本研究目的在探討超級籃球聯賽現場觀眾觀賞動機與休閒效益之關係,以2010年第七季超級籃球聯賽現場觀眾為研究對象,並且以問卷調查法蒐集相關資料,問卷內容包含:人口統計變項、觀賞動機量表與休閒效益量表共三個部份。研究地點為臺北市立體育館與新莊體育館,總共發放490份問卷,其中有效問卷450份,有效問卷率為91.84%。問卷回收後以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雪費事後考驗、皮爾森積差相關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處理,所得結果為:
    一、2010年第七季超級籃球聯賽現場觀眾以「女性」居多;教育程度為「大專」為最多數,其次為「高中職」;婚姻狀況為「未婚」居多;職業是以「學生」;支持球隊以「達欣工程」為最多數,其次為「臺灣啤酒」與「裕隆」。
    二、2010年第七季超級籃球聯賽現場觀眾在不同性別、教育程度、婚姻狀況、職業與支持球隊之觀賞動機與休閒效益上均達到「顯著差異」。
    三、在整體觀賞動機與整體休閒效益以及整體觀賞動機與心理效益間,皆有「高度相關」存在;而觀賞動機與休閒效益其它構面間,也呈現「中度相關」。
    根據以上結果,研究者建議舉辦賽事之相關單位可以開發學生族群以外之新市場,並且舉行售票之相關促銷活動,以期增加觀眾之現場觀賽之數量。並且將例行賽之賽程移至中南部,拓展北部以外的市場。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was to uns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pectactor’s motivation and benefits of leisure- In Super Basketball League Season 7, 2010. The questionnaire included 3 parts: the demographic, the scale of motivation and the scale of benefit of leisure. 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 were distributed 490 questionnaires, 450 were valid. And the returned race was 91.84%. The collected data was analyzed by descriptive statistics, independent sample t test, one-way ANOVA, Scheffe’s and Pearson’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The findings of the study were as follows:
    1. On the demographics analysis, most of the respondents were female, the educational levels were college, the marital statuses were singled, and the most of be surportive teams were Da-shin Tigers, Taiwan Beer and Yu- Lun.
    2. On the motivation and benefit of leisure construct, there were sid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different gender, educational level, marital status, occupations and surportive teams.
    3. The whole motivation and whole benefit of leisure, the whole motivation and mental benefit were closely related to each other. And the other concepts of motivation and benefits of leisure were also related to each other.
    According to the findings, I recommend the related associations with SBL can expand the market of student clusters, to hold some ticket-sale promotions and also developing the market of central or southern Taiwan. Hope can attract more spectactors join the basketball games on-site.

    口試委員與所長簽字證書 i 授權書 ii 中文摘要 iii 英文摘要. iv 謝誌 v 目次 vii 表次 ix 圖次 xi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2 第三節 研究問題 2 第四節 研究重要性 3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3 第六節 名詞釋義 4 第貳章 文獻探討 5 第一節 觀賞動機 5 第二節 休閒效益 10 第三節 SBL現場觀眾之特質 20 第參章 研究方法 25 第一節 研究架構 25 第二節 研究流程 26 第三節 研究對象與抽樣方式 28 第四節 研究工具 30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41 第肆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42 第一節 2010年第七季超級籃球聯賽現場觀眾人口統計變項與觀賞動機及休閒效益之現況分析 42 第二節 2010年第七季超級籃球聯賽現場觀眾人口統計變項與觀賞動機及休閒效益之差異情形分析 51 第三節 不同觀賞動機與休閒效益之分析 65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67 第一節 結論 67 第二節 建議 69 參考文獻 71 附錄一 77 附錄二 80

    中文部分
    王宗吉(譯)(2000)。運動社會學。台北:洪葉出版。(Nixon II, H. L., & Frey, J. H.,1996)
    王沛泳(2001)。球迷參與行為及參與滿意度之影響因素-統一獅實證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
    中華民國籃球協會(2007)。2007SBL新人選秀會報名表。取自http://www.basketball-tpe.org/news/news_list.asp?c1=2。
    行政院體委會(2003)。本會積極推動超級籃球聯賽。國民體育季刊,32(2),96。
    吳永發(2006),路跑運動參與者持續涉入、休閒效益與幸福感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吳明隆(2005)。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台北:知城數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吳科驊(2005)。登山健行者休閒參與動機、持續涉入、休閒效益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余瑋舲(2009)。大臺北地區自行車參與者休閒態度與休閒效益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鏡興(2002)。運動觀賞感受刺激與滿意度之研究-以香港七人制橄欖球賽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李鐵生(2006)。社區居民休閒行為之研究─以林口國宅社區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林千源(1995)。兄弟象職業棒球隊消費者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東泰(1994)。休閒教育與其宣導策略之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林東泰(1997)。青少年休閒價值觀之研究。台北:行政院青少年輔導委員會。
    林欣慧(2003)。解說成效對休閒效益體驗之影響研究-以登山健行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宜蔓(2004)。游泳者持續參與在休閒效益與幸福感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林書辰(2007)。運動迷涉入程度、觀賽動機與球隊認同感對出國觀賽意願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林嵩棧(2008)。職棒觀賞體驗、觀賞動機對觀賞滿意度影響之研究-以米迪亞暴龍與La new熊對戰組合賽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奇摩運動(2010)。SBL團隊攻守紀錄比較。2010年5月20日,取自http://tw.sports.yahoo.com/sbl/sbl_record_team.html。
    姚代平(2004)。以休閒為動機之業餘戲劇參與者之態度、涉入與休閒效益之探討-以台北地區的大學戲劇社員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洪煌佳(2002)。突破休閒活動之休閒效益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柴松林(1996)。休閒時代,學習社會。北縣教育,14,33-38。
    高俊雄(1995)。休閒利益三因素模式。戶外遊憩研究,8(1),15-28。
    高俊雄(1996)。休閒概念面面觀。國立體育學院論叢,6(1),69-78
    徐新勝(2007)。衝浪活動參與者之休閒動機、涉入程度與休閒效益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陳中雲(2001)。國小教師休閒參與、休閒效益與工作滿意之關係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永宜(2005)。超級籃球聯賽消費者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忠誠(2005)。大學生參與現場觀賞SBL超級籃球聯賽行為意圖之研究-以文化大學學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陳麗安(2007)。籃球心體驗:SBL超級籃球聯賽體驗行銷與品牌權益之關連性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少熙(2003)。臺灣地區中學教師參與休閒運動行為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初版)。台北:東華書局。
    張春興(1997)。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張家豪(2004)。中華民國92年SBL年超級籃球聯賽現場觀眾參與動機與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嘉弘(2008)。民族主義與王建民觀賞動機研究-以東華大學學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曾嘉聖(2008)。超級籃球聯賽(SBL)現場觀眾觀賞動機、認同感與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體育大學,桃園縣。
    葉公鼎(2001)。論運動產業之範疇與分類。運動管理季刊,1,8-21。
    楊東遠(2005)。以傳播觀點討論SBL超級籃球聯賽。輔仁大學體育學刊,4,309-325。
    廖壯偉(2008)。觀賞動機對情感依附及忠誠度之影響研究-以台中地區職棒球迷參與行為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體育大學,桃園縣。
    熊鴻鈞(2009)。超級籃球聯賽現場觀眾消費行為意圖模式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蔡文慈(2005)。南投縣國小行政人員休閒態度與休閒效益體驗對國民旅遊卡使用行為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蔡博任(2005)。2004年世界盃室內五人制足球賽現場觀眾觀賞動機、觀賞行為及觀賞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謝倫煌(2005)。國小學童休閒類型參與、休閒自我調整與休閒效益體驗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顏錦江(2005)。中華職棒大聯盟現場觀眾參與行為及觀賞動機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蘇美玲(1998)。都市公園使用者休閒態度之研究─以台北市大安森林公園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英文部分
    Ajzen, I. (1991). Benefits of leisure: a social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In B. L. Driver, P. J. Brown & G. L. Peterson (Eds), Benefits of Leisure (pp.411-417). Stage College, PA: Venture Publishing.
    Bammel, G., & Burrus-Bammel, L. L. (1982). Leisure and Human Bahavior. Dubuge, IA:Wm.C. Brown Company Publisher.
    Bright, A. D. (2000). The role of social marketing in leisure and recreation management.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32(1), 12-18.
    Cordes, K. A., & Ibrahim, H. M. (1999). Application in recreation & leisure for today and the future. New York: McGraw-Hill.
    David P. H. (1990). The performing: Art-an audience’s perspective. Kendall/Hunt Publishing Company.
    Driver, B. (1997). The defining moment of benefits. Parks & Recreation, 32(12), 38-41.
    Driver, B. L., & Brown, P. J. (1986). Probable personal benefits of outdoor recreation. The President’s Commission on Americans Outdoors. Dubuque, IA: Wm. C. Browm.
    Driver, B. L., Brown, P. J., & Peterson, G. L. (1991). Research on leisure benefits: anintroduction to this volume. In B. L. Driver, P. J. Brown and G. L. Peterson(Eds.), Benefits of leisure (pp. 3-12). State College, PA: Venture Publishing, Inc.
    Driver, B. L., Tinsley, H. E. A., & Manfredo, M. J. (1991). The paragraphs about leisure and recreation experience preference scales: results from two inventories designed to assess the breadth of the perceived psychological benefits of leisure. In B. L. Driver, P. J. Brown & G. L. Peterson (Eds), Benefits of leisure (pp.263-287). Stage College, PA: Venture Publishing.
    Driver, B. L. & Bruns, D. H. (1999). Concepts and uses of the benefits approach to leisure. In E. L. Jackson, and T. L. Burton (Eds.), Leisure studies (pp. 349-368). State College, PA: Venture Publishing, Inc.
    Funk, D. C., Mahony, D. F., Nakazawa, M., & Hirakawa, S. (2001). Development of the sport interest inventory (SII): Implications for measuring unique consumer motives at teamsporting even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s Marketing &Sponsorship, 3 (3), 291-316.
    Funk, D. C., Mahony, D. F., & Ridinger, L. L. (2002). Characterizing consumer motivation as individual difference factors: Augmenting the sport interest inventory (SII) to explain level of spectator support. Sport Marketing Quarterly, 11 (1), 33-43.
    Hsieh, L. (2003). Consumer behavior associated with professional baseball in Taiwan: An empirical model.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Northern Colorado, Greeley, CO.
    Mannel, R. C. & Stynes, D. J. (1991). A retrospective: the benefits of leisure. In Driver, B. L., Brown, P. J. and Peterson, G. L. (Eds), Benefits of leisure (pp.461-473). Stage College, PA: Venture Publishing.
    Maslow, A. (1970).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New York:Harper and Row.
    Milen, G. R. & McDonald, M. A. (1999). Motivations of the sport consumer. Sport Marketing: Managing the exchange process. Sudbury, MA: Jones and Bartlett Publishers.
    Rea & Parker (1997). Designing and conducting survey research: A comprehensive guide.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Trail, G. T. & James, J. D. (2001). The motivation scale for sport consumption: Assessment of the scales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Journal of Sport Behavior, 24(1), 108-127.
    Wann, D. L. (1995). Preliminary validation of the Sport Fan Motivation Scale. Journal of Sport & Social Issues, 19 (4), 377-396.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