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曾志偉 Tseng, Chih-Wei |
---|---|
論文名稱: |
客家意象之創意生活產品設計創作研究-以燈具為例 The Application of Hakka Image in Creative Daily Objects Design-A Case Study of Lamp |
指導教授: | 梁桂嘉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設計學系 Department of Design |
論文出版年: | 2015 |
畢業學年度: | 103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29 |
中文關鍵詞: | 客家意象 、文化創意商品 、符號學 |
英文關鍵詞: | Hakka image, Cultural creative product, Semiotics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26 下載:49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桐花祭在客家委員會的推廣下,有助於將客家文化深植於在人們心中,其具有「客家意象」等商品在客家文化的薰陶下,設計師將文化所帶來的象徵價值,經由設計手法使得意象傳達到消費者心中。因此,幫助設計師將意象應用於商品設計,並獲得消費者認同的過程,是文化創意商品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本研究藉由符號學分析將客家文化轉化成文化符碼,並深植於商品化過程,據此建構一具效益之文化創意商品設計開發模式,以提供文化創意相關產業及設計師對於客家文化符碼在創意設計上之應用。文獻探討客家意象的尋找、文化創意商品、現代符號學理論,並透過國內具客家意象之產品進行案例分析,了解如何將文化意象轉化於產品意象,以及意象上是否有依循的脈絡或規則。
研究結果為建立一設計模式,分為(1)策略層、(2)意義層、(3)技術層。策略層為主題情境之串聯、意義層為符碼意象之轉化、技術層為產品具化後之形式美學分析,並以燈飾實證此模式並進行設計創作,創作成果為一系列具客家意象的系列燈具,產品於型態、意象、功能及質感上經過設計模式的考量,順利聚焦設計要素。藉由符號學說明文化符碼來源和依據,並確認符號與週遭的經驗、環境及使用者本身的連結,並利用模式的操作,所創作之產品,亦達到意象傳遞的效果,說明此模式乃具有其可行性,。然而,設計模式是系統化的設計流程,從意象資料的收集,從中找尋合適的意象並進行手法上的轉化,最後以符碼分析探討其產品具體化之型態。因此,從符號學之觀點探討文化中的脈絡,讓設計者更容易從脈絡中擷取意象的細節,在最終產品型態上,使得消費者在腦中產生意象的留存。
The Hakka Tung Blossom Festival promoted by Hakka Affairs Council has been successful of building up the image of Hakka culture deeply in people’s mind. With the nurture of a great diversity of product that fulfilled with abundant Hakka image, designers convey the image to consumers minds by the symbolic value brought by Hakka culture.Therefore, the key factor to decide if a cultural creative product successful is to help designers apply imagery to product design and acquire consumer adoption. Based on semiological analysis, transforming the Hakka culture into cultural symbols with shedding much light on the commercialization process, the study constructs a developing model of beneficial cultural creative products in order to provide application on creative design about Hakka cultural symbols to those cultural creative related industry and designer. The literature review, including Hakka image search, cultural creative product, and Modern Semiotics, with the case study of the product with domestic Hakka image, enlightened how to transform the cultural imagery into product imagery and also indicated the followed context or rules.
The research results in establishing a design mode, which is divided into (1) Strategy dimension (2) Signification dimension (3) Technique dimension. Strategy dimension is the series of theme scenarios; Signification dimension is the transformation of symbol image; Technique dimension is the aesthetics analysis of the concretized product. The mode is demonstrated with lightings, and the design and creation is executed with a series of lamps full of Hakka image. With detailed consideration of the design mode including pattern, image, function, and texture, the product successfully got all the design elements gathered.The model has its feasibility based on the source and the basis of cultural symbols described with Semiotics, the confirmation of the experience of symbols and surrounds, the links between environment and users, the product created with the study model. However, the design mode is a systematic design process, in which searching for the appropriate image and conducting the conversion of techniques from the information collection of imagery, and eventually came to a discussion of the pattern of the product concretization. Therefore, exploring the culture context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semiotics enables designers an easier way to capture the image from the detail of context so that the final produced product can stays in consumers mind in a form of imagery.
中文部分
Bürdek, B. E.(1996)。工業設計-產品造型的歷史、理論及實務(胡佑宗譯)。亞太出版社,台北。
Barthes, R.(1964)。符號學美學(董學文與王葵譯)。臺北,商鼎文化。
Boulding, K. E.(1956)。The Image:Knowledge and Life in Society。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Fiske, J.(1995)。傳播符號學理論(張錦華譯)。遠流出版,台北。
Reber, A. S.(1985)。(心理學辭典) ( The Penguin dictionary 01 Psychology )(李伯泰譯)。上海:譯文出版。
王甫昌(2003)。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北︰群學出版社。
王桂沰(2005)。企業‧品牌。識別‧形象 符號思維與設計方法。全華科技圖書,台北。
王雯君(2005)。 客家邊界:客家意象的詮釋與重建[The Boundary of Hakka:Interpret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Hakka Images]。東吳社會學報(18),頁117-156。
古正宇(2011)。侯孝賢電影中的客家意象研究。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桃園縣。
古佳惠(2010)。媒體框架與客家意象之研究—以電影「一八九五」為例。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桃園縣。
古宜靈、廖淑容 (2003)。 文化產業的地方性與經濟性。文化研究學會 2003 年年會,「靠文化,Buy Culture」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東吳大學,1 月 3-4日。
白琬華(2008)。運用隱喻手法於婚嫁商品設計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在職進修碩士班,台北市。
朱玟潔(2009)。台灣閩南諺語於文化創意商品設計之應用。銘傳大學設計管理研究所碩士班,台北市。
何秀皇(1991)。記號學導論。水牛圖書,台北。
何明泉、林其祥、劉怡君 (1996)。 文化商品開發設計之構思[Some Speculations on Developing Cultural Commodities]。設計學報,1(1),頁 1-15。
何明泉、蔡子瑋 (1995)。 產品意象語言研究—以本土性意象為例, 30,頁 99-115。
吳佳霓(2009)。台灣意象之創意生活產品設計創作研究-以餐具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台北市。
吳思華(2004)。文化創意的產業化思維(下)。
李幼蒸(1996)。人文符號學─人文科學認識論研究。唐山出版,台北。
李侑芳(2004)。社區文化商品的符號運用-以湖本村文化創意產業為例。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碩士班,雲林縣。
李家亨(2010)。傳達熟語精神之文具文化商品設計創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台北市。
官振萱(2007)。創意亞洲現場:探索十大設計師的創意力。台北:天下雜誌。
林文玲(2005)。<轉化中的文化身份:以台灣原住民影片為例>收錄於喬健等主編(2005)《文化、族群與社會的反思:第八屆現代化與中國文化研討會論文》。,高雄市:麗文文化。
林彥亨(2003)。客家意象之形塑:台灣客家廣播的文化再現。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新竹市。
林崇宏(1999)。造形、設計、藝術。田園城市文化,台北。
林寶蓮(2002)。造形之視覺與觸覺意象研究─以塑膠容器形態為例。銘傳大學設計管理研究所,台北市。
邱文莉(2012)。藝術家曾文忠之客家文化美學理念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文化創意產業學系,屏東縣。
邱炳進(1988)。公共宣導與形象塑造之研究-警察學校專五期、甲種班一一九期招生宣導效果案例。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新北市。
雨青(1998)。客家人尋根。台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
侯博倫(2007)。文化商品意象傳達之研究。雲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碩士班,雲林縣。
俞龍通(2008)。文化創意 客家魅力。台北:師大書苑。
俞龍通(2012)。亮點客家:台灣客家文化創意產業之路。臺北市:師大師苑。
姜如珮(2002)。台灣電視中之客家意象:公視「客家新聞雜誌」之個案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台北市。
星野克美(1991)。符號社會的消費(黃恆正譯)。遠流,台北。
胡飛(2007)。工業設計符號基礎。高等教育出版,北京。
范曉惠(2004)。將意象轉化至造形構想方法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設計學系碩博士班,台南市。
孫玉珊(2005)。創造端與消費者端對大眾型文化商品之認知:探索性研究。國立中正大學行銷管理研究所,嘉義縣。
徐恒醇(2008)。設計符號學。清華大學出版,北京。
徐啟賢(2004)。以台灣原住民文化為例探討文化產品設計的轉換運用。長庚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桃園縣。
徐嘉莉(2007)。故宮文化創意商品之符號研究。高雄師範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所,高雄市。
翁註重(1997)。傳播理論與產品設計。工業設計 99 期, 工業設計雜誌社,頁 pp.180-188。
高木桂藏(1991)。日本人筆下的客家(關屋牧譯)。關屋牧發行。
康柏楷(2009)。運用符號學觀點分析《山海經》神怪造形之創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在職進修碩士班,台北市。
張維安、謝世忠(2004)。經濟轉化與傳統再造-竹苗台三線客家鄉鎮文化產業。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莊錦華(2011)。桐花藍海:一朵桐花創造百億財富的傳奇。台北:二魚文化。
陳文印(1997)。設計解讀。亞太出版,台北。
陳文姬(2012)。台灣客家意象之實證研究-族群之組間與組內的差異分析。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桃園縣。
陳朮洲(2009)。以符號消費觀點探討產品設計中情感聯想的模式研究─以隨身碟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在職進修碩士班,台北市。
陳妍容(2006)。想像與實踐-吉安鄉客家文化之再現。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花蓮縣。
陳其澎(1985)。建築與記號。明文出版,台北。
陳宗明(2001)。漢字符號學。江蘇教育出版社。
陳郁秀、林會承、方瓊瑤(2013)。文創大觀。先覺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台北。
陳嘉甄(2011)。以閱讀為基礎的客家意象變化研究:閱讀、創造、與改變。。
彭文正(2009)。客家傳播理論與實證。台北,五南圖書。
游萬來、葉博雄、高曰菖 (1997)。 產品意象及其表徵設計的研究-以收音機為例[A Study on Product Image and Its Representation Design-with Radio Design as a Case Study]。設計學報, 2(1),頁 31-45。
黃婷淇(2006)。文化轉化產品之設計發展模式--以海安路街道家具設計為例。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設計學系碩博士班,台南市。
楊裕富(1998)。設計文化的基礎:設計,符號,溝通。亞太出版,台北。
溫麗榮(2010)。客家意象融入舞蹈教學之行動研究:以苗栗縣建功國小三年級舞蹈班為例。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研究碩士在職專班,桃園縣。
鄭洪(2005)。台灣原住民文化應用於產品設計之研究。長庚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桃園縣。
盧彥年(2008)。產品造形引發象徵性意象之研究。長庚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桃園縣。
勵忠發(1996)。記號.藝術.情報。台北,正中書局。
英文部分
Boulding, K. E. (1956). The Image:Knowledge and Life in Society. Ann Arbor MI: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Stoops, J. & Samuelson, J., 1983, Visual imagination: The creation of a new image, Design
Dialoque, Davis Publication, Inc.。
網路部分
J Period http://www.j-period.com/jp/
Alessi http://www.alessi-funclub.com.tw/
Georgjensen http://www.georgjensen.com/zh-tw
客家委員會 http://www.hakka.gov.tw/mp1.html
台灣客家等路大街http://www.hakkamall.org.tw/jpp/html/gb/2/index.php
客家委員會數位臺灣客家庄 http://archives.hakka.gov.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