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張建文
Jien-wen Chang
論文名稱: 彰權益能評鑑取徑應用於國民中學志願服務計畫之個案研究
指導教授: 潘慧玲
Pan, Hui-Li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7
畢業學年度: 9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0
中文關鍵詞: 彰權益能彰權益能評鑑志願服務計畫學校志願服務個案研究
英文關鍵詞: empowerment, empowerment evaluation, voluntary service plan, school voluntary service, case study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49下載:1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彰權益能評鑑取徑應用於國民中學志願服務計畫之個案研究
    張建文
    中文摘要
    本研究企圖透過對於彰權益能評鑑取徑在個案學校場域實作歷程的探究,達成下列之研究目的:一、透過彰權益能評鑑取徑的應用,瞭解其在個案學校志願服務計畫實施之歷程。二、透過彰權益能評鑑取徑之應用,瞭解其在個案學校志願服務計畫推動的歷程中所彰顯的成效。三、透過彰權益能評鑑取徑在個案學校場域之實作歷程,瞭解建構學校內建評鑑機制之可能性與限制。
    研究者以參與觀察、訪談、與文件分析等方法進行質性研究,主要發現如下:
    壹、個案學校應用彰權益能評鑑取徑於志願服務計畫有明顯改進成效。
    貳、彰權益能評鑑建構評鑑團隊成員的社群擁有感。
    叁、彰權益能評鑑有助於民主參與的組織文化。
    肆、彰權益能評鑑創造了在地的社群知識。
    伍、彰權益能評鑑建立參與者的能力。
    陸、彰權益能評鑑有助於組織學習。
    柒、彰權益能評鑑成為學校內建評鑑機制可行性高。
    捌、彰權益能評鑑取徑的應用涵育志願服務計畫推動的新能量。
    玖、透過彰權益能評鑑取徑的應用,評鑑團隊成員及團隊之權能得以提升。
    拾、彰權益能評鑑應用於學校場域有其應克服之限制。

    根據本研究之結果,分別針對學校、教育行政機關、師資培育機構、評鑑者及未來後續研究提出建議,如投資彰權益能評鑑實施之教育經費、鼓勵學校本位評鑑等。

    關鍵詞:彰權益能、彰權益能評鑑、志願服務計畫、學校志願服務、個案研究

    A Case Study of Applying Empowerment Evaluation on Junior High School Voluntary Service Plan
    Jien-wen Chang
    Abstract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how empowerment evaluation approach applied on junior high school voluntary service plan using qualitative case study. Observation, interview, and document analysis were used to collect data.
    In summary, this study reache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based on empirical data:
    1. The school that applied empowerment evaluation on junior high school voluntary service plan has obvious improvements.
    2. Empowerment evaluation helps the participants who were involved in the evaluation team construct community ownership.
    3. Empowerment evaluation is helpful to build the organizational culture of democratic participation.
    4. Empowerment evaluation helps to create the community-based knowledge.
    5. Empowerment evaluation helps to build the participants’ abilities both on evaluation and program execution.
    6. Empowerment evaluation is helpful to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7. It is highly possible to institute empowerment evaluation as school inner evaluation mechanism.
    8. Applying empowerment evaluation on junior high school voluntary service plan fostered the new power to proceed the program.
    9. Through applying empowerment evaluation, both the participants and the evaluation team got empowered.
    10. Applying empowerment evaluation on junior high school voluntary service plan has some contextual limitations.
    Based on aforementioned conclusions, this study proposes recommendations to schools, evaluators,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uthorities, teacher-training institutions, and researchers of future studies, such as to invest educational budget on empowerment evaluation,and to encourage school-based evaluation etc .

    Keywords: empowerment, empowerment evaluation, voluntary service plan, school voluntary service, case study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重要名詞釋義……………………….…….………………….5 第三節 研究範圍…………………...…………….…………………...7 第四節 研究限制…..……………………….…..…………………..…8 第二章 文獻探討.…………......……….………………..……..…………..9 第一節 志願服務的概念、理論與制度..…..….….….……..………9 第二節 彰權益能評鑑的相關概念...………………...…………….21 第三節 志願服務與彰權益能評鑑的相關研究………………...…36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47 第一節 研究方法…………..……………………………………….47 第二節 研究場域與參與者…………………...……………………52 第三節 研究實施流程…..…….……………………………………58 第四節 資料整理、分析與檢定…..……………………………….60 第五節 研究者角色………………………………………………...63 第四章 個案學校實施歷程與成效之分析.…………………………...…67 第一節 評鑑實施歷程……………….…………………….……….67 第二節 彰權益能評鑑實施之成效………………………………...76 第三節 學校內建評鑑機制之可能性與評鑑應用之限制…...……11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21 第一節 結論……...………………………...……………………….121 第二節 建議…………………………………………………...……126 參考文獻………………………………………………………..…….…..130 壹、中文部分…………………………………………………………….130 貳、英文部分…………………………………………………………….134 附 錄……………. ……. ……. …….……………………...…………….135 附錄一 訪談大綱……………….………………………...…………….135 附錄二 志願服務計畫…….……………………………...…………….137

    參 考 文 獻

    壹、中文部分

    王明玲(2003)。學校志工領導行為影響志工組織發展之研究:以台北縣國小志工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王聖生(譯)(1983)。第二十一屆國際社會福利大會志願服務世界報告。台北市:台北市政府社會局。
    王嘉源、王柏鴻、羅耀宗(譯)(2003)。Peter F. Drucker著。杜拉克談未來管理。台北市:時報文化。
    王麗雲、潘慧玲(2000)。教師彰權益能概念與實施策略研究。教育研究集刊,44,173-199。
    王麗雲、潘慧玲(2002)。種子與土壤:校長與教師在學校革新中的角色與作法。載於潘慧玲(主編),學校革新:理念與實踐(頁101-137)。台北市:學富。
    李青芬、李雅婷、趙慕芬(編譯)(2002)。Stephen P.Robbins著。 組織行為學(Organizational Behavior 9/e)。台北市:華泰。
    李淑珺(譯)(2000)。Steve McCurley, Rick Lynch著。志工實務手冊(Volunteer Management)。台北市:張老師。
    志願服務法(2001)。
    呂又慧(1994)。社會福利機構管理及運用志工方案之評估研究---以台北縣心路文教基金會為例。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縣。
    呂永財(2005)。「國民中小學教師教學專業能力指標」應用於專業發展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社區發展研究訓練中心(1990)。社會工作辭典。台北市:作者。

    林志成(譯)(2005)。David M. Fetterman著。増能評鑑的步驟:從加州到凱普鎮。載於蘇錦麗(審訂),評鑑模式:教育及人力服務的評鑑觀點(頁479-494)。台北市:高等教育。
    林利俐(2002)。家長參與學校義工組織個案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林秀眉(2003)。基隆市公部門志願服務管理制度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昀穎(2006)。嘉義市志工教育訓練實施現況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林東泰、楊孝榮、林勝義、陳金貴(1997)。青年對志願服務之看法。台北: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林勝義(1990)。建立社教機構義工制度之研究。台北市:教育部。
    林萬億(1993)。現行公務機關義工人力運用情形之探討。台北市: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周學雯(2002)。大學生參與運動志工之動機與意願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Michael Quinn Patton 著。質的評鑑與研究。臺北縣:桂冠。
    吳美慧、吳春勇、吳信賢(1995)。義工制度的理論與實施。台北市:心理。
    吳建華(2002)。國民小學推動組織學習之個案研究:以九年一貫課程實施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清山、林天祐(2003)。増權益能。教育研究月刊,113,160。
    孫建中(1988)。民間參與社會福利的理念與方式。社區發展季刊,42期,10-13。
    秦夢群(1999)。教育行政-實務部分。台北市:五南。
    張春興(1981)。心理學。台北市:東華。
    陳向明(2000)。質的研究方法與社會科學研究。北京市:教育科學出版社。
    陳志福(1990)。國小實施家長義工制度推展途徑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武雄(2004)。志願服務理念與實務。台北市:揚智文化。
    陳伯璋(1990)。教育研究方法的新取向:質的研究方法。台北市:南宏。
    陳伯璋、許添明(2002)。落實學校本位經營之研究:以花蓮縣為例。載於潘慧玲(主編),教育改革的未來:國科會人文及社會科學發展處教育學門成果發表論文集(頁5-33)。台北市:師大教研中心。
    陳金貴(1994)。美國非營利組織的人力資源管理。台北市:聯興。
    陳嘉琳(2001)。落實志願服務法 讓「志工台灣」成為台灣代名詞。Yahoo!新聞4月21日台北報導。
    陳美如、郭昭佑(2001)。教師如何從事課程評鑑:從賦權増能評鑑理念談起。教育研究月刊,88,83-93。
    陳美如、郭昭佑(2003)。學校本位課程評鑑-理念與實踐反省。台北市:五南。
    郭昭佑(2000)。學校本位評鑑。台北市:五南。
    郭逸瑄(2003)。高級中學校長領導行為與教師賦權増能關係之研究。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縣。
    葉俊傑(2005)。顧客關係管理與學校社區經營。教育研究月刊,140,100-109。
    黃光雄(編譯)(1989)。教育評鑑的模式。台北市:師大書苑。
    黃明慧(1987)。志願服務機構組織環境與其志願工作者工作滿足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縣。
    黃政傑(2002)。課程評鑑。台北市:師大書苑。
    黃瑞琴(2001)。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市:心理。
    馬慧君(1997)。志願服務工作者參與類型之初探。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曾富明(2005)。國民中學教師彰權益能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以台北縣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曾華源(1995)。如何加強志願服務以促進社區發展。全國社區發展會議:內政部社會司。
    曾華源、郭靜晃(2000)。志工人力資源的開拓與整合-以美國志工中心的做法為借鏡。社區發展季刊,89年3月,128-144。
    曾華源、曾騰光(2003)。志願服務概論。台北市:揚智文化。
    劉德勝(2000)。如何建立義工制度。台北市:文建會。
    劉毓玲(譯)(2000)。Peter F. Drucker著。21世紀管理的挑戰(Management Challenge for the 21st Century)。台北市:天下遠見。
    蔡漢賢(1982)。志願服務的理論與實務。台北市:中華民國社區發展研究訓練中心。
    鄭淑珍(2005)。教育志工參與及其組織網絡分析-以桃園縣中山國小為例。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中壢市。
    潘中道、黃瑋瑩、胡龍騰(譯)(2001)。Ranjit Kumar著。研究方法:步驟化學習指南(Research Methodology)。台北市:學富。
    潘慧玲(2002)。方案評鑑的緣起與概念。教師天地,117,26-31。
    潘慧玲(2002)。緒論:學校革新的脈動。載於潘慧玲(主編),學校革新:理念與實踐(頁1-47)。台北市:學富。
    潘慧玲(2003)。從學校評鑑談到學校本位課程評鑑。北縣教育,46,32-36。
    潘慧玲(2003)。緒論:轉變中的教育研究觀點。載於潘慧玲(主編),教育研究的取徑:觀念與應用(頁1-34)。台北市:高等教育。
    潘慧玲(主編)(2003)。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台北市:高等教育。
    潘慧玲(2005)。邁向下一代的教育評鑑:回顧與前瞻。載於潘慧玲(主編),教育評鑑的回顧與展望(頁1-36)。台北市:心理。
    潘慧玲(2005)。美國大學認可制中的自我評鑑。教育研究月刊,135,136-145。
    潘慧玲(2006)。彰權益能評鑑之探析。當代教育研究季刊,14(1),1-24。

    盧增緒(1995)。論教育評鑑觀念之形成。載於教育評鑑(頁3-59)。台北市:師大書苑。
    龍玉琴(2005)。國小認輔志工參與認輔方案經驗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謝文全(1997)。學校行政。台北市:五南。
    謝茂昌(1992)。義工制度理論與實務。宜蘭市:光曜文具印刷。
    謝婉玉(2002)。學校行政探究行為之研究:以一所國民中學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蘇信如(1985)。志願服務組織運作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蘇癸玲(1998)。鄉村學校義工參與動機、參與成效與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蘇瑞琴(譯)(1998)。Emily Kittle Morrison著。領導技巧:成功組織的志工發展。台北市:稻田出版社。
    蘇錦麗(1997)。高等教育評鑑:理論與實際。台北市:五南。
    顧瑜君(譯)(1998)。Harry F. Wolcott著。質性研究寫作(Writing up qualitative research)。台北市:五南。

    貳、英文部分

    Blasé, J., & Anderson, G. L.(1995). The micropolitics of educational leadership: From control to empowerment. New York: Cassell.
    Chelimsky, E., & Shadish, W. R.(Eds.).(1997). Evaluation for 21st century. London: Sage.
    Fetterman, D. M. (1994). Empowerment evaluation: Presidential address. Evaluation Practice, 15(1),1-15.
    Fetterman, D. M., Kaftarian, S. J., & Wandersman, A.(1996). Empowerment evaluation:Knowledge and tools for self-assesment & accountability. Thousand Oaks, CA: Sage.
    Fetterman, D. M. (2001). Foundations of empowerment evaluation. Thousand Oaks, CA: Sage.
    Fetterman, D.M.,& Wandersman, A.(Eds.)(2005). Empowerment evaluation principles in practice. New York: Guildford Press.
    Hopkins, D.(1998).Evaluation for school development. Philadephia: Open University Press.
    Indrebo, A. M.(1994). Some central dilemmas of leadership in school-based evaluation. In A. M. Indrebo, L. Monsen & T. Alvik(Eds.),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chool-based evaluation: A research perspective (pp.9-16 ). Lillehammer: Oppland College.
    Irwin, J. W.(1996). Empowering ourselves and transforming schools: Educators making a difference. Albany,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Kreisberg, S. (1992). Transforming power: Domination, empowerment, and education. Albany,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Merriam, S. B.(1988). Case study research in education: A qualitative approach.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Short, P. M. & Greer, J. T.(1997). Leadership in empowered schools: Themes from innovative efforts. Upper Saddle River, NJ: Merrill.
    Stake, R. E.(1995).The art of case study research. Thousand Oaks, CA: Sage.

    Stake, R. E.(1998).Case studies. In N. Dezin & Y. Lincoln(Eds.), Strategies of qualitative inquiry(pp. 86-109). Thousand Oaks, CA: Sag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