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蔡紋萍 |
---|---|
論文名稱: |
時間焦慮――朱天心小說的創作動力 |
指導教授: | 胡衍南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13 |
畢業學年度: | 101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23 |
中文關鍵詞: | 朱天心 、時間焦慮 、桃花源 、陶淵明 、知識分子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835 下載:4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朱天心作品中最重要的特色是對時間、記憶與歷史的不斷反思,是朱天心創作生命裡的中樞神經和中心梗概,以此為本章論述核心,「時間」成為她作品中重要的能量與魔法,尋求記憶,建構起她的歷史論述。朱天心的回顧姿態,描繪世代、映照現實,是她正在為自己重塑記憶,融入新世代的異質。時間是一個無聲無息卻又是行進無休止的巨大車輪,把我們帶向未來的同時,也可能一併輾過你我誓死效命的理想,也可能一併甩落你我當下深陷其中、沸沸揚揚的經歷與情感。深切以為那些必定深刻銘記,且留在各人心中清晰不已的,但巨輪前行,只留遺跡漫漫。朱天心熟諳此理,也就更加在意,並且努力地彰顯記憶片段、表述認知,以同樣力道的書寫抗拒其消磨的速度。由於喧鬧又奔騰不已的記憶促使小說家振筆疾書,無法遏止,再加上朱天心對時間感的敏銳,對於隨著時間而消磨的一切事物感到關注,且不願就此撒手,故時間焦慮成為朱天心源源不絕的創作原動力。
朱天心自述個人的失落,早在大一正值鄉土文學論戰時即已開始,只是單純地想要去護衛文學創作的純淨性。自此開啟修行之路,質疑並自我追尋,那段摸索時間是屬於個人的自我放逐及救贖的過程。瞬息萬變的政治領域,讓朱天心深刻體悟並自我要求成為對權力誤用與濫用的強悍批判者,願意永遠做為一個與風、與眾人逆向而行的人。嫻熟歷史的朱天心,無法噤聲又記憶力良好的她,在不斷為世界除魅的同時,堅持要大聲的說「我記得」、「那時候……」。努力為記憶解碼,彷彿考據學者一般地進行校勘,以防遭人造假竄改。暗夜行路,對自己提問並驗證她的信念以及她所堅持的文學創作的純淨性。用朱天心自己的話詮釋,就是「莫忘初衷」,這初衷正是朱天心自1970年代以來的信念與堅持動力,是彷彿骨鯁在喉,又芒刺在背的一種使命,身為知識分子的一份責任,「求仁得仁而已!」唱著「帝力何有於我哉」的十九歲小蝦,專一、有信仰、有大志、有歷史的初衷信念,是一直以來滋養朱天心心畝良田,汩汩不絕的活泉。
那青春歲月的一景一物莫不承載至珍至美的年少回憶,是銘記生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朱天心不願迷失少年桃源,不甘心理想境地淪落,小說家重啟尋覓烏托邦的漫漫航程,化身為「後現代武陵漁人」,再訪桃花林。背著滿滿以記憶為名的行囊出發,作為精神糧食與向外抵禦的力量,「心靈烏托邦」成為朱天心創作的重要精神涵義。朱天心一如陶淵明的胸襟抱負,骨子裡是既傲骨又柔情的入世姿態,秉持對這個社會的包容,對小市民的同情悲憫,與之並列共生。
一、朱天心作品
《方舟上的日子》(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77年4月;台北:言心出版社,1977年4月;台北:三三書坊出版:遠流出版社發行,1990年12月;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1年1月;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1年1月)。
《擊壤歌》(台南:長河出版社,1977年6月;台北:三三書坊,1981年12月;台北:三三書坊出版:遠流出版社發行,1989年9月;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1年1月)。
《昨日當我年輕時》(台北:三三書坊,1981年12月;台北:三三書坊出版:遠流出版社發行,1989年7月;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1年1月)。
《未了》(台北:聯合報社,1982年4月;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1年1月)。
《時移事往》,原名《台大學生關琳的日記》(台北:三三書坊,1984年2月;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87年6月;台北:三三書坊出版:遠流出版社發行,1989年7月(易名《時移事往》);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1年1月)。
《我記得……》(台北:遠流出版社,1989年7月;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1年1月)。
《小說家的政治週記》(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4年2月;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1年1月)。
《想我眷村的兄弟們》(台北:麥田出版社,1992年5月;台北:印刻文學出版社,2002年6月)。
《古都》(台北:麥田出版社,1997年5月;東京:國書刊行會,2000年6月,(日文,清水賢一郎譯);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1年1月;台北:印刻出版社,2002年6月)。
《漫遊者》(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0年11月)。
《二十二歲之前》(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1年1月)。
《初夏荷花時期的愛情》(台北:印刻文學出版社,2010年1月)。
二、專書 (按作者姓氏筆畫排序)
三三羣士論作:《中國站起》(台北:三三書坊出版社,1980年)。
大衛.洛吉著(David Lodge ),李維拉譯:《小說的五十堂課》(台北:木馬文化出版社,2006年)。
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譯:《文化地理學》(台北:巨流圖書公司,2004年)。
王甫昌:《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北:群學出版社,2003年)。
王岳川:《後現代主義文化研究》(台北:淑馨出版社,1993年)。
王斑:《全球化陰影下的歷史與記憶》(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王德威:《眾聲喧嘩》(台北:遠流出版社,1988年)。
王德威:《閱讀當代小說》(台北:遠流出版社,1991年)。
王德威:《眾聲喧嘩以後──點評當代中文小說》(台北:麥田出版社,2001年)。
王德威:《跨世紀風華:當代小說二十家》(台北:麥田出版社,2002年)。
王德威:《後遺民寫作》(台北:麥田出版社,2007年) 。
古繼堂:《台灣小說發展史》(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6年)。
伊塔羅‧卡爾維諾著、王志弘譯:《看不見的城市》(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3年)。
朱雙一:《戰後台灣新世代文學論》(台北:揚智文化出版社,2002年)。
江宜樺:《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台北:揚智文化出版社,1998年)。
艾德華.薩伊德:《知識分子論》(台北:麥田出版社,2004年)。
佛斯特著、李文彬譯:《小說面面觀:現代小說寫作的藝術》(台北:志文出版社,1973年)。
何寄澎主編:《文化、認同、社會變遷:戰後五十年台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0年)。
呂正惠:《小說與社會》(台北:聯經出版社,1992年)。
呂正惠:《戰後台灣文學經驗》(北京:三聯書店,2010年)。
呂正惠:《戰後台灣文學經驗》(台北:新地文學出版社,1992年)。
李歐梵《上海摩登》(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
李豐楙、劉苑如編:《空間、地域與文化――中國文化空間的書寫與闡釋》(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年)。
杜威‧德拉伊斯瑪著,張朝霞譯:《記憶的風景――我們為什麼「想起」,又為什麼「遺忘」》(台北:漫遊者文化出版社,2013年)
周芬伶:《芳香的祕教:性別、愛慾、自傳書寫論述》(台北:麥田出版社,2006年)。
周英雄、劉紀蕙編:《書寫台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台北:麥田出版社,2000年)。
孟 樊:《台灣世紀末觀察》(台北:皇冠文化出版社,1992年)。
邱貴芬:《(不)同國女人聒噪》(台北:元尊文化出版社,1998年)。
邱貴芬:《台灣小說史論》(台北:麥田出版社,2007年)。
邱貴芬:《仲介台灣.女人──後殖民女性觀點的台灣閱讀》(台北:元尊文化出版社,1997年)。
邱貴芬:《後殖民及其外》(台北:麥田出版社,2003年)。
侯伯.埃斯卡皮(Robert Escarpit)著,葉淑燕譯:《文學社會學》(台北:遠流出版社,1990年)。
封德屏:《台灣作家作品目錄》(台北:國立台灣文學館,2008年)。
段義孚(Yi-Fu Tuan)著,潘桂成譯:《經驗透視中的空間和地方》(台北:國立編譯館,1998年)。
約翰‧伯格(John Berger) 著,吳莉君譯:《觀看的方式》(Ways of Seeing)(台北:麥田出版社,2005年)。
約翰‧伯格(John Berger) 著,吳莉君譯:《觀看的視界》(The sense of sight )(台北:麥田出版社,2010年)。
范銘如:《文學地理:台灣小說的空間閱讀》(台北:麥田出版社,2008年)。
范銘如:《眾裡尋她--台灣女性小說縱論》(台北:麥田出版社,2002年)。
夏志清著、劉紹銘編譯:《中國現代小說史》(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91年)。
夏鑄九、王志弘編譯,《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台北:明文出版社,1993年)。
夏鑄九:《空間、歷史與社會論文選》(台北: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1995年)。
班雅明著,林志明譯:《說故事的人》(台北:台灣攝影工作室,1998年)。
郝譽翔編著:《袋鼠族物語》(台北:國立編譯館,2008年)。
馬丁(Martin Wallance)著,伍曉明等譯:《當代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年)。
尉天聰主編:《鄉土文學討論集》(台北:遠景出版社,1980年)。
尉天驄著:《鄉土與民族》(台北:遠景出版社,1981年)。
尉天驄編:《鄉土文學討論集》(台北:遠景出版社,1980年)。
張京媛編:《新歷史主義與文學批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
張瑞芬:《台灣當代女性散文史論》(台北:麥田出版社,2007年)。
張誦聖:《文學場域的變遷:當代台灣小說論》(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1年)。
張雙英、黃景進編譯:《當代文學理論》(台北:合森文化出版社,1991年)。
張雙英:《中國文學批評的理論與實踐》(台北:國文天地雜誌社,1990年)。
張寶琴等編:《四十年來中國文學1949-1993》(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4年)。
張讓:《剎那之眼》(台北:大田出版社,2000年)。
畢恆達:《空間就是權力》(台北:心靈工坊出版社,2001年)。
莫里斯‧哈布瓦赫(Halbwachs, M.)著;華 然、郭金華譯:《論集體記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陳玉玲:《尋找歷史中缺席的女人――女性自傳的主體性研究》(嘉義:南華管理學院,1998年)。
陳光興、蘇淑芬編:《陳映真:思想與文學(上冊)》(台北:台灣社會研究雜誌出版社,2011年)。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台北:聯經出版社,2011年)。
陳芳明:《後殖民台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台北:麥田出版社,2007年)。
陳芳明:《書寫台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台北:麥田出版社,2000年)。
陳建忠、應鳳凰、邱貴芬、張誦聖、劉亮雅合著:《台灣小說史論》(台北:麥田出版社,2007年)。
陳義芝編:《台灣現代小說史綜論》(台北:聯經出版社,1998年)。
彭瑞金:《台灣文學探索》(台北:前衛出版社,1995年)。
彭懷恩:《台灣政治變遷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1987年)。
彭懷恩:《認識台灣――台灣政治變遷五十年》(台北:風雲論壇,1997年)。
黃錦樹:《謊言或真理的技藝:當代中文小說論集》(台北:麥田出版社,2003年)。
楊 照:《文學、社會與歷史想像:戰後文學史散論》(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5年)。
楊 澤編:《從四○年代到九○年代──兩岸三邊華文小說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4年)。
楊照:《夢與灰燼:戰後文學史散論二集》(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8年)。
楊澤編,陳芳明論著:《後殖民台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台北:麥田出版社,2002年)。
楊澤編:《七○年代理想繼續燃燒》(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4年)。
楊澤編:《七○年代懺情錄》(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4年)。
楊澤編:《仲介台灣.女人:後殖民女性觀點的台灣閱讀》(台北:元尊文化出版社,1999年)。
楊澤編:《狂飆八○――紀錄一個集體發聲的年代》(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9年)。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文學界雜誌社,1993年)。
葉石濤:《台灣文學的困境》(台北:派色文化出版社,1992年)。
廖咸浩:《愛與解構》(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5年)。
廖炳惠:《解構批評論集》(台北:東大圖書出版社,1985年)。
廖炳惠編:《關鍵詞200──文學與批評研究的通用辭彙編》(台北:麥田出版社,2003年)。
劉昌元:《西方美學導論‧文學與真實》(台北:聯經出版社,1994年)。
劉亮雅:《台灣小說史論》(台北:麥田出版社,2007年)。
劉紀蕙:《認同、差異、主體性:從性別、國族、族裔談起》(台北:立緒文化出版社,1997年)
樊洛平:《當代台灣女性小說史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6年)。
蔡源煌:《從浪漫主義到後現代主義》(台北:雅典文化出版社,1994年)。
鄭明娳主編:《當代台灣文學評論大系—―小說批評》(台北:正中書局出版社,1993年)。
黛安‧艾克曼著、莊安祺譯:《氣味、記憶與愛欲‧傷痛的記憶》(台北:時報文化,2004年)。
三、期刊學報論文 (按作者姓氏筆畫排序)
丁旻:〈構建理想的精神家園――論陶淵明的人生態度〉,《揚州教育學院學報》第二十二卷第1期,2004年3月。
尹蓓芳、黃筱威紀錄整理,唐諾、朱天心對話:〈我不會讓任何東西凌駕文學之上〉,《印刻文學生活誌》第37期,2006年9月,頁22-42。
尹蓓芳記錄整理:〈回過神來,回到抒情的傳統──朱天心答朱偉誠問〉,《印刻文學生活誌》第61期,2008年9月,頁56-62。
王榮桂、張曉鵑、張元凱:〈論《桃花源記》的思想性〉,《南都學壇》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0卷第2期,2000年3月。
王德威:〈老靈魂前世今生──朱天心的小說〉,收入朱天心:《古都》(台北:麥田出版社,1997年),頁5-30。後收入王德威:《跨世紀風華:當代小說二十家》(台北:麥田出版社,2002年),頁113-133。
王德威:〈後中年期的愛與死〉,《印刻生活文學誌》第五卷第一期,2008年9月,頁46-48。
石曉楓:〈少女成長紀事──當代台灣女性成長小說書寫主題之研究〉,《中國學術年刊》第二十八期(秋季號),2006年9月。
朱天心、舞鶴:〈朱天心對談舞鶴〉,《印刻文化生活雜誌》第7期,2004年3月。
朱天心:〈「大和解?」回應之二〉,《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43期,2001年9月,頁117-125。
朱天心:〈一場必須加註的聊天會――朱天心的寫作日記本〉,《新朝藝術雜誌》第27期,2000年12月,頁40-47。
朱天心:〈一場必須加註的聊天會――是不是有一天我可以不寫作﹖〉,《新朝藝術雜誌》第27期,2000年12月,頁42-43。
朱天心:〈日本∕台灣不在東亞〉,《印刻文學生活誌》第32期,2006年4月,頁165-167。
朱天心:〈去聖邈遠,寶變為石〉,收入楊澤主編:《從四○年代到九○年代──兩岸三邊華文小說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4),頁329-334。
朱天心:〈那年,我們一起站出來〉,《印刻生活誌》第四卷第十一期,2008年7月,頁86-99。
朱天心:〈青青子矜〉,《幼獅文藝》第53期,1981年5月,頁30-31。
朱天心:〈俊穎我輩〉,《印刻文學生活誌》第93期,2011年5月,頁32-35。
朱天心:〈南都一望〉,《印刻文學生活誌》第37期,2006年9月,頁46-63。
朱天心:〈看不見的城市〉,《台北畫刊》第388期,2000年5月,頁10-12。
朱天心:〈逃離陳映真?〉,收入陳光興、蘇淑芬編《陳映真:思想與文學(上冊)》(台北: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2011年),頁293-298。
朱天心:〈凝神盯視現實〉,《聯合文學》第20卷第5期,2004年3月,頁146。
朱天心:<不再有鄉愁的年代>,《遠見雜誌》,1999年2月,頁130-131。
朱天心:<去聖邈遠,寶變為石>,收入楊澤主編:《從四○年代到九○年代:兩岸三邊華文小說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4年11月),頁329-334。
朱天心:<流水十九年>,《幼獅文藝》,1992年8月,頁40-41。
朱天心:<壞習慣>,《聯合文學》144期,1996年10月,頁18-19。
朱天文:〈如是我聞――序《台大學生關琳的日記》〉,收入朱天心:《時移事往》(台北:三三書坊出版社,1984年),頁5-14。
朱偉誠:〈無重力狀態的漫遊憶往─讀朱天心《漫遊者》〉,《聯合文學》第197期,2001年,頁148-149。
何春蕤:〈方舟之外──論朱天心的近期寫作〉,收入楊澤主編:《從四○年代到九○年代──兩岸三邊華文小說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4年),頁335-343。
何清:〈惘惘的威脅――時間焦慮與張愛玲的創作〉,《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第四期,2010年7月,頁112-118。
余幼珊:〈有情無慾的春風蝴蝶女子〉,《誠品閱讀》第17期,1994年,頁38-40。
吳忻怡:〈成為認同參照的「他者」:朱天心及其相關研究的社會學考察〉,《台灣社會學刊》第41期,2008年12月,頁1-58。
吳垠慧:〈文化現場‧飛往燕子之城──新移民,新台灣〉,《誠品好讀月報》第65期,2006年5月,頁72-74∕76-79。
吳錦勳:〈朱天心:那一個謙卑的小水罐〉,《台灣,請聽我說》,《天下遠見》,2009年。
吳繼文:〈一場必須加註的聊天會――拒絕對號入座的閱讀〉,《新朝藝術雜誌》第27期,2000年12月,頁40-41。
呂正惠:〈怎麼樣的「後現代」?──評朱天心《想我眷村的兄弟們》〉,收入《戰後台灣文學經驗》(台北:新地文學出版社,1992年)。
呂正惠:〈論四位外省籍小說家:白先勇、劉大任、張大春與朱天心〉,收入何寄澎主編,《文化、認同、社會變遷:戰後五十年臺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0年),頁323-337。另收入呂正惠:《戰後台灣文學經驗》(北京:三聯書店,2010年),頁274-287。
呂正惠:〈隱藏於歷史與鄉土中的自我──談李昂《自傳的小說》與朱天心《古都》〉,《台灣文學學報》第2期,2001年,頁179-190。
李相銀:〈《桃花源記》的寓言式解讀〉,《語文講堂名作欣賞》,2003年2月,頁63-64。
李紅霞:〈論唐代桃源意象的新變〉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3卷第1期,《西南民族學院學報》,2002年1月。
李淑珍:〈徐復觀在台灣──間論外省知識分子在台灣思想史上的意義〉,《當代》第一百九十八期,2004年2月。
沈冬青:〈故鄉永恆的過客──探索朱天心的《古都》〉,《幼獅文藝》第528期,1997年12月,頁21-31。
汪樹東:〈論20 世紀中國文學中的桃花源原型〉,《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第五期,2006年5月,頁155-159。
周英雄:〈從感官細節到易位敘述-談朱天心近期小說策略的演變〉,收入其主編的《書寫台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台北:麥田出版社,2000年),頁403-417。
季欣麟:〈在城市流亡的老靈魂──聽朱天心說說話〉,《遠見雜誌》第141期,1998年,頁144-148。
季欣麟:〈朱天心:不再有鄉愁的年代〉,《遠見雜誌》第152期,1999年,頁130-131。
房慧真:〈朱天心:加速歷史前進裡的愛情〉,《聯合文學》第304期,2010年,頁22-29。
林俊穎:〈巫師與美洲豹的角力〉,《印刻文學生活誌》第五卷第一期,2008年9月。收入朱天心:《初夏荷花時期的愛情》(台北:印刻出版社,2010年1月),頁160-170。
林素芬:〈歷史天河裡的癡心──作家朱天心專訪〉,《幼獅文藝》第528期,1997年12月,頁5-11。
林燿德:〈都市廢墟本質〉,《時代文學周刊‧中時晚報》,1994年4月3日。
邵毓娟:〈眷村再見/現:試析朱天心作品中戀物式主體建構〉,《中外文學》第32卷第10期,2004年3月,頁99-122。
邱彥彬:〈恆常與無常:論朱天心〈古都〉中的空間、身體與政治經濟學〉,《中外文學》第35卷第4期,2006年9月,頁57-94。
邱貴芬:〈台灣(女性)小說史學方法初探〉,《中外文學》27卷9期,1999年2月,頁5-25。後收入《後殖民及其外》(台北:麥田出版社,2003年),頁19-47。
邱貴芬:〈朱天心──訪談內容〉,收入《「(不)同國女人」聒噪》(台北:元尊文化出版社,1998年)。
邱貴芬:〈是後殖民,不是後現代──再談台灣身分/認同政治〉,《中外文學》第23卷第11期,1995年4月,頁141-147。
邱貴芬:〈想我〈自我〉放逐的兄弟(姊妹)們:閱讀第二代「外省」(女)作家朱天心〉,《中外文學》255期,1993年8月,頁94-110。收入《仲介台灣.女人:後殖民女性觀點的台灣閱讀》(台北:元尊文化出版社,1997年),頁115-139。
胡衍南:〈捨棄原鄉鄉愁的兩個模式──談朱天心、張大春的小說創作〉,《台灣文學觀察雜誌》第7期,1993年6月。
胡衍南:〈論「外省第二代」作家的父親(家族)書寫〉,《清華中文學林》第1卷,2005年4月,頁109-134。
胡錦媛:〈遊牧書寫――讀朱天心「漫遊者」〉,《聯合文學》第17卷第10期,2001年8月,頁134-135。
范銘如:〈「漫遊者」的拾荒癖〉,《聯合文學》第198期,2001年4月,頁160-161。
唐小兵:〈〈古都〉‧廢墟‧桃花源外〉,收入周英雄、劉紀蕙編《書寫台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台北:麥田出版社,2000年),頁391-402。再收入《古都》(台北:印刻出版社,2002年),頁247-260。
唐諾:〈文學在乎解嚴嗎?〉,《思想》第8期,2008年1月,頁109-116。
郝譽翔:〈一九八七年的逃亡――論朱天心小說中的朝聖之旅〉,《東華人文學報》第3期,2001年7月,頁241-268。
康以玫:〈作家身影──中年婦女情懷 朱天心娓娓道來〉,《書香遠傳》第83期,2010年4月,頁54-55。
張小虹:〈女兒的憂鬱──朱天心《漫遊者》中的創傷與斷離空間〉,《聯合文學》第195期,2001年,頁108-110。
張小虹:〈城市是件花衣裳〉,《中外文學》第34卷第10期,2006年3月,頁167-186。
張惠菁:〈螢火蟲洞話語――讀朱天心「漫遊者」〉,《聯合文學》第17卷第9期,2001年7月,頁150-151。
張琬貽:〈迷走我城,八方洪荒――試析朱天心〈古都〉裡女性與鬼魅的聲音〉,《清華中文學林》第1期,2005年4月,頁165-176。
張瑞芬:〈心葉田田──評朱天心《初夏荷花時期的愛情》〉,《文訊》,2010年2月,頁102-103。
張瑞芬:〈彷彿在君父的城邦──郝譽翔《逆旅》、駱以軍《月球姓氏》、朱天心《漫遊者》三書評介〉,《明道文藝》299期,2001年2月。
張誦聖:〈絕望的反射──談朱天心《古都》〉,《聯合文學》第13卷第10期,1997年8月,頁183-184。
梅家玲:〈八、九○年代眷村小說(家)的家國想像與書寫政治〉,收入李瑞騰主編《中華現代文學大系》評論卷(台北:九歌出版社,2003年)。
莊宜文:〈在君父的城邦──三三文學集團研究(上)(下)〉,《國文天地》十三卷第八期、第九期,第152-153期,1998年1-2月。
莊宜文:〈雙面夏娃──朱天文、朱天心作品比較〉,《台灣文學學報》第一期,2000年6月。
莊蕙綺:〈理想彼岸的消逝──試析朱天心《想我眷村的兄弟們》〉,《中華學苑》第54期,2000年2月,頁83-102。
郭定宇:〈漫遊者朱天心――一個作家的展演〉,《新朝華人藝術雜誌》第27期,2000年12月,頁30-31。
陳光達:〈朱天心:我不屬於台灣,要屬於哪裡?〉,《新新聞周報》第559期,1997年,頁90-94。
陳光興:〈文化研究在台灣到底意味著什麼〉,《1999文化研究的回顧與展望研討會論文集》,1999年,頁2-15。
陳其澎:〈講評――朱天心<古都>的空間結構之研究〉,《文訊》第206期,2002年12月,頁45。
陳芳明:〈複數記憶的浮現:解嚴後的臺灣文學趨向〉,《思想》第8期,2008年1月,頁131-140。
陳奕麟:〈解構中國性:論族群意識作為文化作為認同之曖昧不明〉,《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999年3月。
陳建仲:〈文學心鏡――朱天心〉,《聯合文學》第21卷第8期,2005年6月,頁10-11。
陳建忠:〈歷史創傷、精神危機、自我救贖∕放逐:論朱天心與王安憶的都市書寫〉,《清華中文學林》第1期,2005年4月,頁135-163。
陳國偉:〈遺失地址的理想國──朱天心小說中的記憶烏托邦〉,《淡水牛津文藝》第1期,1998年10月,頁45-71。
陳翠英:〈桃源的失落與重構――朱天心〈古都〉的敘事特質與多重義旨〉,《台大中文學報》第24期,2006年6月,頁271-318。
彭婉蕙:〈消逝、重塑、轉換──論朱天心的城市書寫〉,《中極學刊》第四輯,2004年12月,頁203-221。
曾美雲:〈從眷村到台灣――朱天心小說中的眷村圖像與族群意識〉,《語文學報》第10期,2003年12月,頁135-171。
黃文成:〈感官的魅惑與權力的重塑――台灣九○年代女性嗅覺小說書寫探析〉,《文學新鑰》第6期,2007年12月,頁75-87。
黃宗潔:〈朱天心小說中的死亡書寫〉,《東華人文學報》第14期,2009年1月,頁227-246。
黃怡雯:〈事情並不像你想像的那樣簡單――解讀朱天心「袋鼠族物語」〉,《興大中文研究生論文集》8卷,2003年5月,頁127—137。
黃筱威紀錄整理:〈我為何寫作──現代社會中的文學〉日台作家座談,《印刻文學生活誌》第二卷第八期,2006年4月。
黃筱威紀錄整理:〈我為何寫作──現代社會中的文學〉日台作家座談2005年11月2日,《印刻文學生活誌》第貳卷第捌期,2006年4月,頁127-182。
黃錦樹:〈小說和地理間的關係――以朱天心的《古都》為例〉,《幼獅文藝》,1999年5月。
黃錦樹:〈即將過去的未來〉,《聯合文學》,2003年7月。
黃錦樹:〈從大觀園到咖啡館――閱讀/書寫朱天心〉,收入朱天心:《想我眷村的兄弟們》(台北:印刻出版社,2002年),頁185-236。後收入黃錦樹:《謊言或真理的技藝:當代中文小說論集》(台北:麥田出版社,2003年),頁81-126。
黃錦樹:〈悼祭之書──朱天心《漫遊者》中的死亡與漫遊〉,收入黃錦樹:《謊言或真理的技藝:當代中文小說論集》(台北:麥田出版社,2003年)。
黃錦樹:〈被都市化遺棄的眷村:台灣――從朱天心新作《想我眷村的兄弟們》談起〉,《海峽評論》第18期,1992年6月,頁85-88。
楊乃女:〈氣味、歷史與記憶:朱天心〈匈牙利之水〉中的嗅覺主體〉,《中外文學》第40卷第1期,2011年3月,頁45-73。
楊佳嫻:〈《台灣成長小說選》序論〉,收入《台灣成長小說選》(台北:二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4年11月。
楊佳嫻:〈追索漂流身世.返觀此時此地――外省族群的台北書寫〉,《文訊》第252期,2006年10月,頁81-83。
楊佳嫻:〈擊壤歌:一方青春專屬的城市地圖〉,《文訊》第221期,2004年3月,頁67。
楊佳嫻:〈離/返鄉旅行:以李渝、朱天文、朱天心和駱以軍描寫台北的小說為例〉,《中外文學》第34卷第2期,2005年7月,頁133-155。
楊佳嫻:〈懷舊甚至,也已不是舊時的滋味――談外省第二代(眷村)小說家的新表現〉,《文訊》229期,台灣文學新世紀(2000~2004)之二,2004年11月,頁40-47。
楊佳嫻:訪談楊照〈當小說家抵抗遺忘〉,《誠品好讀》第69期,2006年9月,頁86-87。
楊明:〈朱天心《佛滅》――八0年代未的「影射小說」﹖〉,《中央月刊文訊別冊》第6期,1997年12月,頁40-41。
楊明:〈深情在睫,孤意在眉:側寫朱天心〉,《文訊》第25期,1986年8月,頁250-253。
楊惠婉,〈展望當代台灣女性文學新視野──以朱天心近期小說為例〉,《台灣人文》第2號,1998年7月,頁1-17。
楊照:〈啟蒙的驚怵與傷痕──當代台灣成長小說中的悲劇傾向〉,《幼獅文藝》第511期,1996年7月。
楊翠:〈朱天心《想我眷村的兄弟》〉,《新活水》第17期,2008年3月,頁98-105。
楊錦郁整理:〈始終維護文學的尊嚴──李瑞騰專訪朱天心〉,《文訊雜誌》第53期,1993年6月,頁80-84。
詹宏志:〈時移事不往──讀朱天心的《我記得……》〉,收入朱天心:《我記得……》(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1年)。
路況:〈「黑盒子」邊緣的「白色雜音」:評朱天心的《想說眷村的兄弟們》〉,《聯合文學》第93期,1992年7月,頁187-190。
廖咸浩:〈有情與無情之間──中西成長小說流變〉,《幼獅文藝》第511期,1996年7月。
廖咸浩:〈評論〉,《中外文學》第22卷第3期,1993年8月。
廖炳惠:〈台灣:後現代或後殖民〉,收入陳大為、鍾怡雯主編:《20世紀台灣文學專題I:文學思潮與論戰》(台北:萬卷樓圖書,2006年)。
廖炳惠:〈嚮往、放逐、匱缺――「桃花源詩并記」的美感結構〉,《中外文學》10卷10期,收入廖炳惠:《解構批評集》(台北:東大圖書出版社,1985年),頁21-38。
廖朝陽:〈匈牙利之水〉導讀,收入《日據以來台灣女作家小說選讀(下)》(台北:女書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1年)。
趙英寶:〈雙城記――解讀兩位女小說家、解構兩座後殖民都市――台北朱天心 香港黃碧雲〉,《中山女高學報》第5期,2005年12月,頁83-109。
趙剛:〈如今,批判還可能嗎?――與汪暉商榷一個批判的現代主義〉,《台灣社會研究刊》第37期,2000年3月,頁45-73。
趙慶華紀錄:〈與朱天心漫遊──邱貴芬與朱天心對談〉,《印刻文學生活誌》,2004年10月。
趙慶華整理紀錄,邱貴芬、朱天心:〈文學對話──與朱天心漫遊〉,《印刻文學生活誌》第14期,2004年10月。
劉向仁:〈一場華麗的地景閱讀──朱天心〈古都〉中的台北漫遊〉,《國文新天地》第20期,2009年10月,頁24-30。
劉亮雅:〈九○年代女性創傷記憶小說中的重新記憶政治――以陳燁《泥河》、李昂《迷園》與朱天心《古都》為例〉,《中外文學》第31卷第6期,2002年,頁133-157。
劉振琪,〈朱天心小說「從前從前有個蒲島太郎」析論〉,《中州學報》第17期,2003年6月,頁436—438。
劉雪真:〈形式之寓意──論朱天心〈古都〉的敘事策略〉,《東海中文學報》第21期,2009年7月,頁201-229。
劉德玲:〈悲莫悲兮生別離──論朱天心《漫遊者》的書寫模式〉,《台灣人文》第6號,2001年12月,頁95-108。
劉慧珠:〈「中年之愛」的敘事演繹――朱天心《初夏荷花時期的愛情》初探〉,發表於「第五屆台灣語文和文化學術研討會――解嚴後台灣語言、文學、文化的演變與發展」論文集(台中:中山醫學大學,2010年)。
滕淑芬:〈「畸零族群」的代言人──朱天心專訪〉,《光華雜誌》17卷第7期,1992年7月。
蔡振念:〈漫遊與記憶──論朱天心的城市書寫〉,《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14期,2012年4月,頁219-239。
蔡振念:〈論朱天心族群身份/認同的轉折〉,《成大中文學報》第25期,2009年7月,頁179-203。
賴奕倫:〈古都新城――朱天心「古都」的空間結構之研究〉,《文訊》第206期,2002年12月,頁44。
賴奕倫:〈記憶的羊皮書卷――朱天心《古都》的台北地景考略〉,《中國現代文學》,2004年9月,頁103-131。
賴錫三,〈桃花源記並詩的神話、心理學詮釋――陶淵明的道家式「樂園」新探〉,《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三十二期,2008年3月,頁1-40。
駱以軍:〈記憶之書〉,收入朱天心:《古都》(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
謝材俊:〈一場必須加註的聊天會――朱天心的秘密〉,《新朝藝術雜誌》第27期,2000年12月,頁35-37。
謝材俊:〈登高丘‧望遠海――賀天心的「昨日當我年輕時」〉,收入朱天心:《昨日當我年輕時》(台北:三三書坊,1981年),頁1-11。
謝春馨:〈你我她(他)還是誰誰誰?――-評朱天心《想我眷村的兄弟們》〉,《台灣文學評論》第5卷第4期,2005年10月,頁130-147。
蘇偉貞:〈眷村的盡頭〉,收入《台灣眷村小說選》(台北:二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4年2月)。
四、報刊 (按作者姓氏筆畫排序)
〈時報文學獎頒獎――文藝創作清流 抵擋通俗文化〉,《中國時報》第11版,1999年1月3日。
王德威:〈評朱天心《我記得……》〉,《中國時報》第18版,1989年10月16日。收入王德威《閱讀當代小說》(台北:遠流出版社,1991年),頁68-71。
王蘭芬:〈作家之夜暢談鄉土、城市、寫作〉,《民生報》第A06版,2001年4月2日。
朱天心:〈不只是政治問題〉,《中國時報‧人間副刊》第27版,1989年12月5日。
朱天心:〈司法,打擊異己的工具!〉,《聯合報》第A15版,2003年10月23日。
朱天心:〈但願在陽光下見面〉,《中國時報‧人間副刊》第37版,1999年7月5日。
朱天心:〈作家在凱道之一──期許〉,《聯合報》第E07版,2006年10月3日。
朱天心:〈我不愛台灣...〉,《中國時報》第A15版,2004年4月22日。
朱天心:〈為不公不義發聲〉,《聯合報》第A06版,2008年5月9日。
朱天心:〈盼扁反省真心道歉〉,《民生報》第A02版,2004年4月19日。
朱天心:〈捍衛一株血桐紀事〉,《聯合報》第E07版,2006年3月16日。
朱天心:〈第一六八日,秋涼〉,《中國時報‧人間副刊》第37版,2000年11月4日。
朱天心:〈遇見台灣認養地圖〉,《聯合報》第E07版,2006年7月31日。
朱天心:〈難道這輩子你都不需要言論思想自由〉,《中國時報‧人間副刊》第27版 ,1991年5月18日。
朱天心:〈我的文學長征之路〉,《聯合報‧聯合副刊》,2011年3月27日。
朱天文:〈童騃時期的一點文學因緣〉,《聯合報》第29版,1990年8月16日。
朱恩伶:〈朱天心將寫作視野轉向「畸零族群」〉,《中國時報》第43版,1992年4月24日。
朱恩伶:〈張大春?朱天心?謝材俊 任社民黨決委 突顯文化焦點〉,《中國時報》,第43版,1992年3月13日。
李令儀:〈朱天心:我再也寫不出那樣作品〉,《聯合報》第32版,2002年6月24日。
徐國淦:〈選舉如打內戰?別再撕裂族群〉,《聯合報》第A11版,2004年1月3日。
徐淑卿:〈朱天心:入世而孤獨的老靈魂〉,《中國時報》第41版,1997年5月1日。
張大春:〈一則老靈魂──朱天心小說裡的時間角力〉,《中國時報‧人間副刊》,1992年4月23日。收入朱天心:《想我眷村的兄弟們》(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頁5-15。
張茂桂:〈眷村子弟眷村老〉,《聯合報》第42版,1996年8月5日。
梅家玲:〈評〈古都〉〔朱天心著〕──記憶的追尋之旅〉,《中國時報》第42版,1997年6月12日。
陳文芬:〈王德威、朱天心、平路 另類思考台灣〉,《中國時報》第23版,1997年8月2日。
陳希林:〈朱天心自喻「卡珊德拉」〉,《中國時報》第21版,2001年3月11日。
陳芳明:〈散文可以虛構嗎?〉,《聯合報‧聯合副刊》,2012年11月25日。
陳建忠:〈路曼曼其修遠兮──朱天心《漫遊者》的漂迫書寫〉,《中央日報》第48版,2000年12月31日。
陳建忠:〈歷史創傷與自我救贖──如何閱讀朱天心與王安憶都市書寫〉,《中國時報》第B04版,2004年11月14日。
楊照:〈兩尾逡巡迴游的魚〉,《中國時報‧人間副刊》第39版,1994年1月20日、21日。收入《文學、社會與歷史想像――戰後文學史散論》(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5年),頁160-170。
楊照:〈浪漫滅絕的轉折──評《我記得》〉,《自立早報.副刊》,1991年1月6、7日。收入《文學、社會與歷史想像――戰後文學史散論》(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5年),頁150-159。
劉雅郡採訪:〈書寫以外的事〉,《聯合報‧聯合副刊》第3版,2010年5月31日。
賴素鈴專訪:〈朱天心 事事沾身愛漫遊――作品集出版 從擊壤歌到漫遊者 跨越二十餘年 留住記憶〉,《民生報》第6版,2001年2月12日。
賴素鈴專訪:〈朱天心──不願噤聲的老靈魂〉,《民生報》第34版,1999年4月8日。
羅如蘭:〈朱天心夫婦參與民主學校──謝材俊:政治上 我們只有抵禦性位置〉,《中國時報》第13版,2004年7月25日。
五、碩博士論文 (依年代先後順序排列)
張玉珊:《外省第二代省籍意識之研究》,政大社會所碩士論文,1990年。
蔡厚男,《台灣都市公園的建制歷程1895-1987》,台大土木工程研究所博士論文,1991年。
羅於陵:《眷村:空間意義的賦予與再界定》,台大城鄉與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
林以青:《文學經驗中的都會情境轉化之探討:以五0年代-七0年代的台北市為例》,東海建築所碩士論文,1992年。
林正修:《台灣戰後城鄉關係之政治分析(1945-1992)》,台大城鄉與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
徐裕健:《都市空間文化形成之變遷――以日據時期台北為個案》,台大城鄉與建築研究所博士論文,1993年。
李麗玲:《五○年代國家文藝體制下台籍作家的處境及其創作初探》,清華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5年。
江寶釵:《論《現代文學》女性小說家:從一個女性主題出發》,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6年。
吳忻怡:《「多重現實」的建構:眷村、眷村人、眷村文學》,台大社會學研究所理論社會學組碩士論文,1996年。
柴雅珍:《戰後台灣「外省人」的塑造與變遷(1945-1987)》,東海歷史所碩士論文,1996年。
曾意晶:《族裔女作家文本中的空間經驗──以李昂、朱天心、利格拉樂.阿塢、利玉芳為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蔡淑華,《眷村小說研究――以外省第二代作家為對象》,政大中文所碩士論文,1998年。
李建民:《八0年代台灣小說中的都市意象:以台北為例》,台北市立師範學院應用語文所碩士論文,1999年。
鄭雅文:《戰後台灣女性成長小說研究──從反共文學到鄉土文學》,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99年。
吳雅慧:《朱天心小說的時空座標》,中興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0年。
孫立梅:《外省人的「家」:多義的記憶與移動的認同》,清大人類所碩士論文,2000年。
林秀姿:《重讀1970以後的台北:文學再現與台北東區》,台大城鄉與建築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年。
曾燕瑀,《朱天心小說研究》,清華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1年。
方婉禎:《從城鄉到都市――八○年代台灣小說與都市論述》,淡江中文系碩士論文,2002年。
邱玫玲:《以自我記憶建構他者歷史──朱天心小說的書寫網路》,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在職進修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楊翠:《鄉土與記憶――七0年代以來台灣女性小說的時間意識與空間語境》,台大歷史所博士論文,2002年。
劉紋豪:《國族認同的失落與爭辯──朱天心小說研究(1977-2000)》,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謝倩如:《朱天心小說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論文,2002年。
林潤華:《象徵地景商品化過程中地方性之生產》,台大地理環境資源所碩士論文,2003年。
莊惠雯:《外省作家第一代與第二代族群認同比較研究──朱西甯、朱天文、朱天心為例》,靜宜大學國文研究所,2003年。
陳培文:《朱天心的生命風景與時代課題》,成功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3年。
曾憲陽:《集體空間營造的經驗研究:紫藤廬》,台大城鄉所碩士論文,2003年。
趙慶華:《認同與書寫──以朱天心與利格拉樂‧阿女烏為考察對象》,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石曉楓:《八、九○年代兩岸小說中的少年家變》,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年。
孫潔茹:《游移∕猶疑?──朱天文、朱天心及其作品中的認同與政治》,成功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
楊佳嫻:《論戰後台灣外省小說家作品中的「台北/人」》,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陳慧貞:《朱天心小說的題材研究──以成長為線索的考察》,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在職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王瓊涓:《瀕臨邊境的可逆之旅:九○年代以降台灣現代小說的死亡書寫》,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研究所,2006年。
蘇睿琪:《眷村圖象‧追憶‧認同──朱天心90年代小說篇章意象研究》,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
謝采紋:《朱天文、朱天心小說分期及主題探究》,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2008年。
康毓珊:《論朱天心及其認同敘述與知識分子實踐》,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
劉姿麟:《解嚴後十年(1987-1997)女作家的都市書寫――以朱天文、朱天心、成英姝為例》,元智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
黃湘玲《國家暴力下的女性移動敘事:以聶華苓《桑青與桃紅》、朱天心〈古都〉、施叔青《風前塵埃》為論述場域》,中興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林曉亭:《後遺民寫作:記憶、傷逝與悼亡——以朱天心、駱以軍為考察對象》,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在職碩士論文,2011年。
胡嘉芮:《巨史私傳─朱天心、張大春、龍應台的記憶書寫》,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