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蘇純慧 Su, Chun-Hui |
---|---|
論文名稱: |
提升CSL中學生跨文化認知之主題課程設計研究─以英國中學生短期語文課程為例 A study of the thematic course design for enhancing British middle school students’ cross-cultural cognition during the short-term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program |
指導教授: |
蔡雅薰
Tsai, Ya-Hsu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應用華語文學系 Applied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
論文出版年: | 2014 |
畢業學年度: | 10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14 |
中文關鍵詞: | 文化教學 、跨文化認知 、短期語文課程 、主題課程設計 |
英文關鍵詞: | Cultural Instruction, Cross-cultural Cognition, Short-term Language and Culture Course, Thematic Course Design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50 下載:29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在全球多元文化發展下,外語學習不僅需要語言的掌握,同時也要了解文化的異同。隨著華語課程的增加與學習者的需求,短期課程成為現代青少年與兒童學習華語的重要管道,可在短時間內同時學習華語並體驗文化。在學習華語的過程中,身處於母語文化與華語文化的交集,常因缺乏對文化的了解而產生交流上的誤解,尤其短期課程的學生在有限的學習時間內更容易產生文化衝擊。因此,本研究以跨文化的觀念為主軸,透過比較臺灣文化與英國文化之間的異同,設計發展適用於英國CSL中學生的短期跨文化課程,並探討本課程對提升學習者跨文化認知的成效。
本研究以英國Canterbury地區中學生為教學對象,先進行相關文獻探討與回顧,並調查目前國內外重要的華語短期語文課程內容,作為本課程發展基礎。在研究方法上,採用問卷調查法、訪問調查法及行動研究法蒐集資料,探究本課程實施對提升英國中學生跨文化認知的成效。在課程設計方面,主要結合逆向課程設計與主題課程設計,以臺灣文化為主題中心,開展臺灣生活文化、臺灣民俗文化、臺灣飲食文化、臺灣藝術文化及臺灣休閒文化五大主題單元,並延伸為十個單元課程。
經由研究結果分析,顯示本課程確實在五個單元主題皆提升學生的跨文化認知。教學實施後,本研究提出下列建議:1. 以「課室學習─文化體驗─參訪活動」教學,讓學生先有跨文化認知再進行活動;2. 主題單元安排以多元智能考量不同學習風格,能滿足學生需求;3. 教學活動以競賽式合作學習搭配實作任務,可讓中學生融入課程,提升學習成效。最後歸納出本研究之結論與建議,以供國內外短期文化課程參考。
Under the global multicultural development, learning a language is not only associated with the usage of a language, but is also associated with the understandings of the culture. With the increase of learners' needs, short-term courses become an important way for teenagers and children to learn Chinese given that students can experience Chinese culture while learning the language in a brief amount of time. In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Chinese, students are at the crossroads of first-language culture and second-language culture, so they often make misunderstandings while communicating with others, especially students attending short-term courses who are usually more prone to experience culture shock in a limited amount of time learning the Chinese culture. Therefore, this study focuses on cross-cultural concepts by comparing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aiwanese and British culture. The main goal of this study is to design a cross-cultural course for British middle school students who are CSL learners, and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promoting students’ cross-cultural cognition.
In this study, middle school students from Canterbury, Britain are the teaching subjects. At the beginning, the researcher conducted related literature review and survey during the current short-term Chinese courses, which are designed as the basis for this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regards to the research methods, using questionnaire survey, interview survey, and action research to collect data, and explore the effects of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for enhanci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 cross-cultural cognition. In terms of curriculum design, it combines thematic course design and backward design, subsequently making Taiwanese culture as the topic center, and carries out five units including Taiwanese life culture, Taiwanese folk culture, Taiwanese food culture, Taiwanese artistic culture, and Taiwanese cultural activities. These five units are extended to ten lessons as the structure of this cross-cultural cours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is study, the five units are indicated to enhance students' cross-cultural cognition indeed. After applying the teaching implement, the researcher summarized the following recommendations:
1. Follow the steps“classroom learning— culture experiencing— outdoor visiting,” as well as teaching. Students should acquire cross-cultural cognition before carrying out these activities.
2. In order to meet students’ needs of different learning styles, teachers should consider each individual’s multiple intelligence level in order to decide which teaching materials to implement.
3. Use competitive-cooperative learning and tasks as teaching activities, which would subsequently allow middle school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more in the curriculum in order to elevate their learning efficiency.
The last part of this study is to conclude all the information as the result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further studies, as well as to provide for short-term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courses both domestically and internationally.
一、書籍
(一)中文書籍
方麗娜(2009)。華人社會與文化。新北:正中書局。
王為國(2006)。多元智能教育理論與實務。臺北:心理出版社。
王振亞(2005)。以跨文化交往為目的的外語教學—系統功能語法與外語教學。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朱一飛(2002)。試論世界漢語教學中的語言和文化的相關性問題。載於陳阿寶(主編),對外漢語教學研究(頁75-85)。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朱我芯(2013)。對外華語文化教學實證研究:以跨文化溝通與第二文化習得為導向。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出版中心。
何淑貞、張孝裕、陳立芬、舒兆民、蔡雅薰、賴明德(2011)。華語文教學導論。臺北:三民書局。
吳明隆(2001)。教育行動研究導論─理論與實務。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吳為善(2011)。《跨文化交際概論》學習指導。北京:商務印書館。
吳偉克(2010)。體演文化教學法。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呂必松(1990)。對外漢語教學發展概要。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呂必松(1993)。對外漢語教學研究。北京:北京語言學院。
李平(譯)(2003)。經營多元智慧(增訂版)─開展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臺北:遠流出版公司。(Armstrong, T., 2000)
李泉(2005)。對外漢語教學理論思考。北京:科學教育出版社。
李曉琪(2006)。對外漢語文化教學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杜道明、趙金銘(2008)。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叢書文化概說。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肖仕瓊(2010)。跨文化視域下的外語教學。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
周新富(2007)。教育研究法。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林生傳(2003)。教育研究法:全方位的統整與分析。臺北:心理出版社。
林重新(2001)。教育研究法。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林振春(1992)。社會調查。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林新發(1991)。調查研究法。載於黃光雄、簡茂發(主編),教育研究法(頁255-289)。臺北:師大書苑。
邱皓政、林碧芳、許碧純、陳育瑜(2012)。統計學:原理與應用。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柯雪潤(Carstens, S.)、田鳳英、鄭麗玲(2013)。教漢語,教文化:美國幼兒園至八年級漢語及中國文化課程設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洪仁進(1991)。教育研究的基本概念。載於黃光雄、簡茂發(主編),教育研究法(頁3-22)。臺北: 師大書苑。
胡幼慧(2002)。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唐睿、聶驊、郭金、王瓊、劉積慧、董珍珍(譯)(2011)。語言與兒童:美國中小學外語課堂教學指南。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Curtain, H., & Dahlberg, C. A., 2008)
徐子亮、吳仁甫(2008)。實用對外漢語教學法。臺北: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臺北:東華書局。
張紅玲(2007)。跨文化外語教學。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張德鑫(2000)。對外漢語教學:回眸與思考。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畢繼萬(1997)。「禮貌」的文化特性研究。載於趙永新(主編),漢外語言文化對比與對外漢語教學(頁376-391)。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畢繼萬(2009)。跨文化交際與第二語言教學。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莫愛屏(2000)。論文化差異對跨文化交際的影響。載於羅選民(主編),英漢文化對比與跨文化交際(頁386-392)。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
郭生玉(1997)。心理與教育研究法。臺北:精華書局。
郭俊賢、陳淑惠(譯)(1999)。多元智慧的教與學(增訂版)。臺北:遠流出版公司。(Campbell, L., Campbell, B., & Dickinson, D., 1998)
陳丁琪、黃瀅娟(譯)(2007)。語言課程設計與理論。臺北:湯姆生國際出版有限公司。(Graves, K., 2000)
陳申(2001)。語言文化教學策略研究。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陳俊森、樊葳葳、鐘華(2006)。跨文化交際與外語教育。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彭增安(2006a)。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文化教學。載於彭增安、陳光磊(主編),對外漢語課堂教學概論(頁267-304)。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黃光雄(主譯)(2001)。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嘉義:濤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Bogdan, R. C., & Biklen, S. K., 1997)
黃政傑(1991)。課程設計。臺北:東華書局。
葉重新(1991)。問卷的修訂與編制。載於黃光雄、簡茂發(主編),教育研究法(頁115-140)。臺北:師大書苑。
葉重新(2001)。教育研究法。臺北:心理出版社。
葉德明(1999)。華語文教學規範與理論基礎:華語文為第二語言教學理論芻議。臺北:師大書苑。
賈玉新(1997)。跨文化交際學。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劉宓慶(1999)。文化翻譯論綱。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劉珣(2000)。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劉珣(2005)。對外漢語教學概論。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潘慧玲(2004)。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臺北:高等教育出版社。
蔡雅薰(2009)。華語文教材分級研制原理之建構。新北:正中書局。
(二)英文書籍
ACTFL. (2006). Standards for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in the 21st Century. 3rd ed. Yonkers, New York: National Standards in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oject.
Bennett, M. J. (1997). How Not to Be a Fluent Fool: Understanding the Cultural Dimension of Language. In: Fantini, A. E. (Eds.), New Ways in Teaching Culture. Alexandria, Virginia: Teachers of English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 Inc., 16-21.
Brown, H. D. (2000). 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White Plains, New York: Longman.
Damen, L. (1987). Culture Learning: The Fifth Dimension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 Reading, Mass.: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Inc.
Fantini, A. E. (1997). New Ways in Teaching Culture. Alexandria, Virginia: Teachers of English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 Inc.
Gardner, H. (1983). Frames of Mind: The Theory of Muitiple Intelligence. New York: Basic Books.
Gudykunst, W. B. (2003). Cross-cultural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Newbury Park, California: Sage Publications, Inc.
Hall, E. T. (1959). The Silent Language. New York: Doubleday.
Hammerly, H. (1982). Synthesis in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 Introduction to Linguistics. Blaine, WA: Second Language Publication.
Kroeber, A. L. & Kluckhohn, C. (1952). Culture: a Critical Review of Concepts and Definitions. Cambridge, Mass.: The Museum.
Lado, R. (1964). Language Teaching, a Scientific Approach. New York: McGraw-Hill, Inc.
Stern, H. H. (1992). Issues and Options in Language Teaching.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Tylor, E. B. (1889). Primitive Culture: Researches into the Development of Mythology, Philosophy, Religion, Language, Art, and Custom. New York: Holt.
Wiggins, G. & McTighe, J. (2005). Understanding by Design, Virgini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董曉波(編譯)(2012)。跨文化交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Samovar, L. A., Porter, R. E., & McDaniel, E. R., 2012)
二、期刊
(一)中文期刊
王珩(2006)。我國現行外語文化教學之省思。新竹教育大學學報,(22),頁221~241。
王瑞麗(2009)。中學生英語學習中加強文化學習的重要性及其策略探討。語文學刊(外語教育與教學),2009 (3),頁110-113。
朱我芯(2011)。同步視訊華語文化課堂之活動類型研究。華語文教學研究,8 (3),頁115-152。
朱我芯(2012)。以提升跨文化溝通能力為目標之寓言學習模式探究。臺灣華語教學研究,4 (1),頁1-31。
江麗容(2007)。跨文化交際:文化衝擊與應對。中美英語教學,4 (3),頁61-65。
李金鈔(2000)。試論短期華文教學。華僑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頁70-75。
周思源(1992)。對外漢語教學的文化觀念。語言教學與研究,(3),頁40-48。
孟子敏(1992)。交際文化與對外漢語教學。語言教學與研究,1992 (1),頁95-110。
柳玉芬(2010)。培育跨語言、跨文化敏感度的華語教師。中原華語文學報,(6),頁79-99。
姬建國(2011)。應對國際漢語習得的跨文化認知需求。漢語國際傳播研究,(2),頁93-103。
郝曉寧(2008)。論大學英語教學中應涉及的文化認知內容。語文學刊,2008 (12),頁168-169。
張于忻(2012)。華語文主題式課程教學模式之實踐與反思-以美國、韓國、印尼之學習者為例。載於臺北市立教育大學人文藝術學院儒學中心(主編),儒學研究論叢,第五輯,頁161-174。
張占一(1990)。試議交際文化和知識文化。語言教學與研究,(3),頁15-32。
張英(1994)。論對外漢語文化教學。漢語學習,(5),頁46-50。
曹瑞泰(2010)。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文化要素析論。國際漢語學報,頁190-198。
畢繼萬(1998)。語言教學中的文化導入。語言教學與研究,(1),頁10-24。
陳光磊(1992)。語言教學中的文化導入。語言教學與研究,(3),頁19-30。
陳瑛慧(2010)。德語教學實務上如何啟發學生的文化認知?舉以任務型教學法探求學生既有之文化認知爲例。人文暨社會科學期刊,6 (1),頁71-86。
陳麗娟(2007)。外語教學中的跨文化溝通問題。外國語文研究,(6),頁23-38。
彭妮絲(2012)。短期遊學華語文課程設計與實施─以沉浸式課程/任務教學設計為基礎。中原華語文學報,(10),頁75-99。
彭雅卿(2012),多元化德語教/學:以德國環保文化課程為例。長庚人文社會學報,5 (1),頁103-124。
彭增安(2006b)。論留學生跨文化意識的培養。雲南師範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4 (6),頁55-60。
復旦大學留學生部漢語教研室(1987)。語言教學與文化背景知識的相關性。語言教學與研究,(2),頁125-133、160。
劉繼紅(2004)。談漢語第二語言教學中的文化教學。雲南師範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2 (4),頁40-45。
鄧時忠(2006)。對外漢語教學的文化學思考。雲南師範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4 (4),頁1-4。
魯健驥(1990)。對外漢語教學基礎階段處理文化因素的原則和做法。語言教學與研究,(1),頁37-46。
錢奕華(2008)。海外華語教學實習跨文化交際理論行動研究─以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於泰國教學實習為例。中原華語文學報,(2),頁243-269。
顏素霞(2006)。「多元文化認知測驗」編制初步報告。屏東教育大學學報,(24),頁61-80。
(二)英文期刊
Chen, G. M. & Starosta, W. J. (1999). A review of the concept of intercultural awareness. Human Communication, 2 (1), 27-54.
Cullen, B. & Sato, K. (2000). Practical Techniques for Teaching Culture in the EFL Classroom. The Internet TESL Journal, 6 (12). Retrieved from http://iteslj.org/Techniques/Cullen-Culture.html.
Herron, C., Cole, S. P., Corrie, C., & Dubreil, S. (1999). The Effectiveness of a Vedio-Based Curriculum in Teaching Culture. The Modern Language Jurnol, 83 (4), 518-533.
Kodotchigova, M. A. (2002). Role Play in Teaching Culture: Six Quick Steps for Classroom Implementation. The Internet TESL Journal, 8 (7). Retrieved from http://iteslj.org/Techniques/Kodotchigova-RolePlay.html.
Mallinger, M. & Rossy, G. (2003). Film as a Lens for Teaching Culture: Balancing Concepts, Ambiguity, and Paradox. Journal of Management Education, 27 (5), 608-624.
Risager, K. (2011). The Cultural Dimensions of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Language Teaching, 44 (4), 485-499.
Sarangi, S. (1994). Intercultural or Not? Beyond Celebration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Miscommunication Analysis. Pragmatics, 4 (3), 409-427.
三、研討會論文
方淑華(2003,12月)。青年學生短期密集華語文化課程設計。載於世界華語文教育學會(主編),第七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頁6-27)。臺北:世界華文出版社。
王秀惠、李易修(2011,12月)。文化@華裔語文教學。載於2011華語教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55-73。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石蘭梅、李易修、蔡昀曄、張婕洋(2012,10月)。價值觀到底能不能教?─以「審美觀」跨文化課程為例的觀察。載於2012華語教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35-147。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李盈瑩、石蘭梅(2012,10月)。臺灣民俗文化與華語教學:以布袋戲為主軸的跨文化課程。載於2012華語教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13-122。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林映均、郭之恬、蘇純慧、石蘭梅(2012,10月)。我的將軍你的King─以棋類活動進行華語教學的跨文化比較。載於2012華語教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35-147。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陳奇聰、張瓊惠(2012,10月)。初探跨文化華語課程與華裔認同的關聯性。載於2012華語教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49-169。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陳品(2013,7月)。跨文化交際網路華語文教與學─《僑教雙週刊》文化教學設計。發表於第八屆全球華文網路教育研討會。Los Angeles: Pasadena City College.
舒兆民(2003,10月)。華語文電腦輔助教學之節慶課程─「年節」教學實驗。載於第三屆全球華文網路教育研討會論文集,頁384-392,臺北:行政院僑委會。
蔡雅薰、張于忻、吳安璿(2013,7月)。2013僑務委員會全球華文網Moodle主題式課程之設計與研發。發表於第八屆全球華文網路教育研討會。Los Angeles: Pasadena City College.
四、學位論文
林承穎(2013)。華裔短期研習班之華語課中的文化教學案例分析與探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侯詩瑜(2008)。國語日報華語教師文化教學現況調查與研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郭芳君(2007)。短期華語與文化研習班之課程設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陳淑玲(2012)。短期華語遊學團課程設計與實踐成效。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劉敏瑛(2008)。華語文教師跨文化課室經營之探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賴秋燕(2010)。短期班華語文化教材之設計研究─以飲食文化為討論範圍。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五、網路資料
Council of Europe. (2007). Common European Framework of Reference for Languages: Learning, Teaching, Assessment. 瀏覽日期:2014年3月3日。取自:http://www.coe.int/t/dg4/linguistic/Source/Framework_EN.pdf。
中華民國交通部觀光局(2014)。文化之旅。瀏覽日期:2014年5月24日。取自:http://taiwan.net.tw/m1.aspx?sNo=0001034。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研究發展處研究倫理中心(2011)。教育學門保護研究對象倫理信條。瀏覽日期:2013年4月26日。取自:http://www.acad.ntnu.edu.tw/7admiss/recruit.php?class2=8&class=7101。
教育部國際及兩岸教育司全國大專校院境外生生活資訊網(2014)。102年大專校院附設華語文中心外籍學生人數。瀏覽日期:2014年5月16日。取自:http://ois.moe.gov.tw/html/O00Statistics.html。
教育部電子報第558期(2013)。華語,新興的語言─2012-2013法國華語教學現況。瀏覽日期:2013年4月26日。取自:http://epaper.edu.tw/windows.aspx?windows_sn=12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