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羅際芳
Lo, Chi-Fang
論文名稱: 兩岸關係對我國公民投票法影響之研究
A Study of the Development of Cross-Strait Relations And the Enactment of Plebiscite Laws
指導教授: 蕭行易
Hsiao, Hsin-I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政治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論文出版年: 2005
畢業學年度: 9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426
中文關鍵詞: 公民投票創制權複決權直接民主制度國民主權兩岸關係兩岸政策
英文關鍵詞: Plebiscite, Initiative, Referendum, Direct Democracy, Popular Sovereignty, Cross-Strait Relations, Cross-Strait Policy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36下載:2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兩岸關係對我國公民投票法影響之研究

    摘 要

    公民投票是自由民主世界實踐「主權在民」理論的重要機制,也是參與式的民主理論興起後,各民主國家為落實直接民主制度,而以人民的直接參與來彰顯國民主權原則,並藉以彌補代議制度缺失的重要制度。

    儘管我國憲法僅明文授權人民對於創制權與複決權的行使,並未提及「公民投票」的字眼,但創制權與複決權實分別為公民投票的一種形式,也可以說公民投票權的行使,實際上涵蓋著創制權與複決權的行使。我國憲法第二條明定:「中華民國之主權屬於國民全體」,即是確認國家權力係源自於國民主權之原則。準此,透過公民投票法的制定與施行,一則既可藉以深化民主、落實國民主權之原則;再則也可讓台灣實施民主的經驗與世界民主先進國家的主流價值接軌,成為台灣對抗共產專制與避免被赤化的有效屏障;三則經由全球化的效應,希望能讓台灣地區的民主化成果,成為華人世界的共同資產與榮耀,進而成為中國大陸民主化的催化劑,甚或至少對於中國大陸的民主化產生一定程度的燈塔效應,最終透過民主制度中的理性、理解、尊重與包容,和平解決台海兩岸的爭議。

    然而,公民投票法的制定與施行,在台灣有其不可避免的潛在困境。首先就台灣的社會外部環境而言,台海兩岸因意識形態的差異,造成兩岸對政治、經濟、社會制度與生活方式的不同選擇。因此,無論兩岸在武裝對峙時期,或冷戰結束時代,台灣都必須依賴美國才能避免中共的併吞。也因此,美國與中共之間的關係,就成為美台關係的溫度計。換言之,台灣處於美、中、台兩岸三角關係的架構中,除了必須考量美國的兩岸政策外,中共與美國之間的關係及中共對台灣的政策,也都會成為影響台灣內政、外交政策決策的重要因素。

    再就台灣的社會內部環境來說,國內藍、綠陣營,由於對於國家未來發展的不同認知與期待,在台灣民主化的決策過程中,除了必須重視外部環境的輸入內容外,也各自形塑了不同的政策規畫與理想目標。問題是藍、綠陣營這些因對未來不同想像,而形塑之各自不同的政策規畫與理想目標,會在追求或尊重普世民主價值的前提下,取得適度的妥協與共識?抑或將因意識形態的差距過大,及各自在競逐大位、取得執政權之選票極大化的考量下,分別動員各自支持群眾並深化彼此對立的意識形態,馴至犧牲了公民投票制度應有之中立的工具性格,而將公民投票制度扭曲或濫用,藉以遂行各自特定的政治目的,使公民投票不但不能成為民主社會中定亂止紛的民主機制,反而成為民主過程的亂源或不幸,致引人質疑公民投票制度之於民主體制的必要性與重要性。

    本研究除逐一檢視可能影響我國公民投票法之制定與施行的各項社會內、外部環境因素外,更將探討在這些因素下所具現的我國公民投票法之可能缺失,並以我國第一次實施的全國性公民投票為例深入體檢,以為日後修法定制的參考。

    關鍵字:
    公民投票;創制權;複決權;直接民主制度;國民主權;兩岸關係;兩岸政策

    A Study of the Development of Cross-Strait Relations
    And the Enactment of Plebiscite Laws

    Abstract

    The enactment of plebiscite laws is the most critical mechanism for a democratic society to exercise the sovereign right of its people. With the direct involvement of its people, a plebiscite system reinforces the idea of participatory democracy and addresses, corrects some of the flaws embedded in the practice of democracy through representation.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bestows upon its people the right to institute laws through initiative and referendum, with no direct mention of the term “plebiscite”. Nevertheless, it is appropriate to point out that through initiative and referendum, a plebiscite system is actually in place, and the very spirit of a plebiscite system is fully captured therein. As manifested in the constitution: “the sovereign power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resides in and belongs to all its people”, and therefore, the enactment and effectuation of plebiscite laws allow Taiwan to advance into a new frontier of participatory democracy; it also gets Taiwan on the same track with rest of the democratic world; further, the sweeter fruit of a more democratic Taiwan may become the and glory and hope shared and cherished by Chinese everywhere, and eventually may result in a freer Mainland China and bring peace much longed-for by people in both sides of the strait.

    To enact and effectuate plebiscite laws, however, means Taiwan must face and solve some foreseeable and yet inevitable difficulties. Due to ideological differences, Taiwan and mainland have made different choices and wide discrepancies in political, economic, societal situations have made the cross-strait relations confrontational. To
    Maintain its sovereignty, Taiwan needs the help form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Consequently, Taiwan, The Mainland, and the United States form an interactive triangle, and the cross-strait relation is not linear but triangular. Any subtle change in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Mainland not only may bring great fluctuations to the cross-strait relation but also result in great societ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consequences for the people in Taiwan. As a result, the decisions of the enactment and effectuation of plebiscite laws must be made within the frame of reference of the Taiwan-the U. S.-mainland triangle.

    The internal environments represent even greater challenges for both the ruling and the opposing parties in Tawan. The two sides have contradicting visions and expectations for Taiwan’s tomorrow, and the society is becoming more chaotic and less tolerant to the expression of opposing views. Without compromises and reconciliations between the two camps, a plebiscite system may become a device for the stronger to suppress the different opinions from the weaker. As such, there will be no room for a plebiscite system to work effectively and properly perform its function.

    The current study will closely examine the internal, external environmental factors that may have direct or indirect impacts on the enactment and effectuation of plebiscite laws. Further, this research will propose tentative solutions to correct possible imperfections of plebiscite laws in the days to come.

    Key Word:
    Plebiscite; Initiative; Referendum; Direct Democracy; Popular Sovereignty; Cross-Strait Relations; Cross-Strait Policy.

    兩岸關係對我國公民投票法影響之研究 目 次 目次…………………………………………………………………I 中文摘要…………………………………………………………..IV 英文摘要…………………………………………………………..VI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3   第二節 名詞界定與研究假設…………………………….11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架構…………………………….17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21 第二章 文獻探討與理論基礎………………………………….25 第一節 兩岸關係之相關文獻探討……………………….25 第二節 台灣地位爭議之相關論述……………………….35 第三節 國民主權與直接民權論述……………………….48 第四節 公民投票之理論基礎探討……………………….58 第三章 美國的兩岸政策及其影響…………………………….69   第一節 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之變遷與影響…………….70   第二節 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中之基本架構…………….82 第三節 小布希總統兩岸政策的演變及影響…………….94 第四節 美國對我國制定公民投票法的態度……………103 第四章 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台政策之探討……………………113 第一節 高綱領與低綱領的基本原則……………………113 第二節 和平統一與一國兩制的策略……………………124 第三節 兩岸交流後中共的對台政策……………………134 第四節 中共對台制定公投法的態度……………………146 第五章 中國國民黨執政時期的大陸政策……………………159 第一節 李登輝總統主政前我國大陸政策的回顧………160 第二節 李登輝總統執政之初期我國的大陸政策………170 第三節 我國大陸政策的轉折與兩個事件的影響………185   第四節 國民黨在野的主張與泛藍對公投的立場………199 第六章 民主進步黨執政前後的中國政策…………………..209 第一節 民進黨執政前的兩岸政策主張…………………210 第二節 陳水扁總統執政時的中國政策…………………222 第三節 民進黨的台獨本質與兩岸關係…………………236 第四節 民進黨推動公投法立法的目的…………………245 第七章 我國公民投票制度的探討……………………………257 第一節 公民投票法的立法緣起…………………………258 第二節 公投法立法的國內因素…………………………268 第三節 公民投票法的立法過程…………………………277 第四節 公民投票法的內容探討…………………………289 第八章 我國第一次實施公民投票制度之案例研究…………311 第一節 公民投票議題的提出……………………………311 第二節 公投議題的相關爭議……………………………324 第三節 公投過程與公投結果……………………………333 第四節 第一次公投後的檢討……………………………346 第九章 結論……………………………………………….355 第一節 研究發現…………………………………………356 第二節 研究檢討…………………………………………362 第三節 研究建議…………………………………………365 第四節 研究展望…………………………………………371 參考書目…………………………………………………………375 一、中文書目………………………………………………375 二、英文書目………………………………………………398 圖表目錄 一、圖目錄 圖1-1、狄特摩的戰略三角類型………………………14 圖1-2、本研究修正後之伊斯頓的政治系統模型……18 圖1-3、本研究的概念與章節架構圖…………………20 二、表目錄 表2-1、「兩岸財」的四種組合……………………….33 表7-1、四個民主國家公民投票制度的簡易比較表…266 表8-1、兩項公投辯論時間與正反雙方成員…………339 表8-2、兩項公投結果相關數據………………………345 表8-3、2004總統大選結果相關數據………………..354 附錄: 附錄一、公民投票法…………………………………………….409 附錄二、公民投票法施行細則………………………………….421 附錄三、全國性公民投票法意見發表會或辯論會實施辦法….425

    一、中文書目

    丁守中
    1988,(評最近美國與中共關係二三事),(台北:美國月刊,第三卷第一期)。
    丁邦新
    1980,《台灣語言源流》,(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丁樹範
    2001,《1996年後美國檢討對台海兩岸軍事交流意涵及未來可能發展》,(台北:遠景基金會)。
    大紀元系列社論
    2004,《九評共產黨》,(台北:博大出版社)。
    中共研究雜誌社編輯委員會編
    1970,《1970中共年報》,(台北:中共研究雜誌社)。
    1995,《中共年報一九九五》,(台北:中共研究雜誌社)。
    中美關係報告編輯小組
    1984,《中美關係報告,1981-1983》,(台北:中央研究院美國文化研究所)。
    中國國民黨中央政策委員會
    2002,《中國國民黨大陸政策參考資料彙編》,(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政策委員會)。
    2003,《大陸情勢雙週報》,第1422期,(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政策委員會)。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
    1981,《國父全集第一冊》,(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
    王力
    2002,(試析美國對華政策的波動期現象),《國際問題研究雙月刊》第4期,(北京:中國外交部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2000~2002年)。
    王日庠、黃仁偉
    1993,《中美關係向何處去》,(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王功安、毛磊
    1997,《九十年代的兩岸關係》,(武漢:武漢出版社)。
    王永欽
    1999,《統一之路:兩岸關係五十年大事記》,(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王甫昌
    1996,(台灣反對運動的共識動員:1979~1989年兩次挑戰高峰的比較),收錄於台灣政治學刊總輯委員會編,《台灣政治學刊》,創刊號,(台北:月旦文化出版社)。
    王炳南
    1985,《中美會談九年回顧》,(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王浦劬譯,David Easton著
    1992,《政治生活的系統分析》(A System Analysis of Political Lifw),(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王智成
    2000,《2000年總統大選民進黨中國政策之研究》,(台北:台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文忠國
    1992,《中國大陸八九民運與中共政治權威互動關係》,(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論文)。
    文厚(Alfred D. Wilhem , Jr.)著,林添貴譯
    1995,《談判桌上的中國人》,(The Chinese at the negotiating table: style and characteristics),(台北:新新聞文化出版社)。
    毛澤東
    1971,《毛澤東選集》第四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中國共產黨在民族戰爭中的地位〉,收錄於《毛澤東選輯》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卞洪登
    2000,《統一中國》,(北京: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公民投票雜誌
    1994,(公投法五版本出爐),見《公民投票雜誌》第16期,(台北:公民投票雜誌社,4月1日)。
    五南法律小組
    2004,編《公民投票法立法資料彙編》,(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外交部編
    1982,《外交部聲明及公報彙編》(1982年1月至12月),(台北:外交部)。
    石之瑜
    1994,《中共外交的理論與實踐》,(台北:三民書局)。
    2002,〈芝麻!開門 心理分析引領兩岸政策研究進入新境界〉,收錄於包宗和、吳玉山主編,《爭辯中的兩岸關係》,(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包宗和
    1990,《台海兩岸互動的理論與政策面向(1950~1989)》,(台北:三民書局)。
    1993,(辜汪會談是兩岸走向良性互動的開端),(台北:《中央月刊》,5月)。
    1995,(兩岸關係的回顧與癥結),(台北:《理論與政策》,第9卷第四期)。
    2002,〈戰略三角角色轉變與類型變化分析以美國和台海兩岸三角互動為例〉,收錄於包宗和、吳玉山主編,《爭辯中的兩岸關係》,(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丘宏達
    1995,《現代國際法》,(台北:三民書局)。
    1996,編《現代國際法參考文件》,(台北:三民書局)
    史景遷(Jonathan D. Spence)著,溫洽溢譯
    2001,《追尋現代中國》,(The Search for Modern China),(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卡特(Jimmy Carter)
    1985,《忠於信仰》,(北京:新華出版社)。
    布里辛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著,林添貴譯
    1998,《大棋盤》,(台北:立緒出版社)。
    巨克毅
    1998,(一個中國策略思維的分析),《興大人文社會學報》,(台中:中興大學共同學科出版)。
    左成慈
    1988,(美國與台灣海峽兩岸關係),《二十一世紀兩岸關係展望-「一個中國」原則面面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財團法人夏潮基金會出版)。
    正中書局編
    1993,《存在希望、發展-李登輝先生「生命共同體」治國理念》,(台北:正中書局)。
    台灣經濟研究院
    1995,《兩岸經濟統計月報》,(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民進黨中央黨部
    1987,「民進黨第二屆全國黨員代表大會決議文-『人民有主張台灣獨立的自由』聲明」,第二屆全國黨員代表大會通過,民進黨中國事務部提供。
    1988,(四一七決議文),第二屆全國黨員代表大會第一次臨時會通過,民進黨中國事務部提供。
    1990,(一○○七決議文),第四屆第二次全國黨員代表大會通過,民進黨中國事務部提供。
    民進黨中常會
    1987,(民主進步黨現階段中國大陸政策),第一屆第四十一次中常會通過,民進黨中國事務部提供。
    民進黨中國事務部
    2001,《民主進步黨兩岸政策重要文件彙編》,(台北:民進黨中國事務部)。
    江炳倫
    2000,〈自治,邦聯,一國兩制—論解決族群與國家之間衝突及分裂國家問題的方案〉,(台北:《華岡社科學報》,第14期)。
    朱成虎
    1998,《中美關係的發展變化及其趨勢》,(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朱新民、洪中明
    1992,《衝突?整合?海峽兩岸統一政策之研究(1988~1992)》,(台北:永然文化出版社)。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1994,《台海兩岸關係說明書》,(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1996,《大陸工作參考資料》,(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1997,《公民投票(創制複決)制度比較研究》,(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行政院新聞局
    1997,《和平主張》,(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安德烈‧平可夫
    1998,《世紀之交的台灣危機—世界看「中國威脅論」》,(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
    刑國強
    1981,《中共違反人權實錄》,(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任品生
    1991,(論台灣「國統綱領」與兩岸關係),(台北:中華雜誌,第339期)。
    曲兆祥
    2004,《公民投票理論與台灣的實踐》,(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吳乃德
    1993,(國家認同和政黨支持-台灣政黨競爭的社會基礎),(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74期)。
    吳介民
    2003,〈公民投票作為一種批判性的公眾力量〉,(台北:《全國律師》,11月號)。
    吳玉山
    1997,《抗衡或扈從兩岸關係新詮:從前蘇聯看台灣與大陸間之關係》,(台北:正中書局)。
    2002,〈台灣的大陸政策:結構與理性〉,收錄於包宗和、吳玉山主編,《爭辯中的兩岸關係》,(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吳安家
    1992,(中共十四大後的政治動向),(台北:《中國大陸研究》,第35巷12期,12月)。
    1993,(從「辜汪會談」看兩岸關係的發展),(台北:《亞洲與世界月刊》,105期,第十八卷第三期)。
    1996,《台海兩岸關係的回顧與前瞻》,(台北:永業出版社)。
    吳秀光
    1998,《政府談判之博奕理論分析》,(台北:時英出版社)。
    吳東野、張亞中、楊開煌、陳一新等
    2002,《2001年國際形成與未來展望》,(台北:遠景基金會)。
    吳宜容譯,David Butler and Austin Ranney著
    2002,《公民投票的實踐與理論》,(台北:韋伯文化事業出版社)。
    吳建德
    1996,《中國威脅論--後冷戰時期中共軍備之擴張》,(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吳春光
    2004,(公民投票「交易成本」之研究),(台北:《國家政策論壇》,春季號),見http://www.npf.org.tw/monthly/0401/theme-020.htm。
    吳密察監修,遠流台灣館編著
    2000,《台灣史小事典》,(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吳新興
    1995,《整合理論與兩岸關係之研究》,(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吳鍾孟
    2004,〈公民投票的歷史教訓-以法國和德國民粹主義性質的公投表決為鑑〉(《歷史月刊》,第192期,1月出版)。
    李大維
    1996,《台灣關係法立法過程--美國總統與國會間之制衡》,(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
    李子文
    1996,(一九七一年後台灣的國際法地位),(台北:《月旦法學雜誌》,第9期)。
    李少軍、尚建新譯, George H. Sabine著
    1992,《西方政治思想史》(A History of Political Theory),(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李少軍、尚建新譯,David Held 著
    1995,《民主的模式》(Models of Democracy),(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李帕特(Arend Lijphart)著,陳坤森譯
    1994,《當代民主類型與政治》(Democracies: Patterns of Majoritarian and Consensus Government in Twenty-One Countries),(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李其泰譯,Karl W. Deutsch 著
    1971,《國際關係解析》,(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李明峻
    1999,〈國際法上的公民投票問題〉,收錄於陳隆志主編《公民投票與台灣前途》(台北:前衛出版社)。
    李英明
    2002,《中國大陸研究》,(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李炳友
    2000,〈民粹主義與全民政府〉,(台北:《政策月刊》,第62期)。
    李家泉
    2001,《兩岸雙贏之路-試論一國兩制的台灣模式》,(北京:中國友誼出版社)。
    李國雄
    2004,〈傷痕累累的三二○公投〉,(台北:中央日報,3月7日,版4)。
    李登輝
    1995,《經營大台灣》,(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996,(讓炎黃子孫昂首屹立),《大陸工作參考資料》,(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1999,《台灣的主張》,(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李雲漢
    1978,主編《革命文獻,第七十七輯,中國國民黨歷次全國代表大會重要決議案彙編(下)》,(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
    李筱峰
    1986,(台灣在野改革運動的歷史回顧),收錄於彭懷恩等《透視黨外組黨》,(台北:風雲論壇社有限公司)。
    1987,《台灣民主運動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
    2001,〈台灣自古不屬中國,現在也是〉,收錄於台灣主權論述資料編輯小組所編《台灣主權論述資料選編》上冊,(台北:國史館)。
    李筱峰、林呈蓉
    2003,《台灣史》,(台北:華立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李鴻禧
    1995a,〈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之特徵〉,收錄於許世楷編,《世界各國憲法選集》,(台北:前衛出版社)。
    1995b,《李鴻禧憲法教室》,(台北:月旦出版公司)。
    李鵬
    1991,(關於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年規劃和第八個五年計劃綱要的報告),(香港:大公報,3月26日)。
    1995b,《李鴻禧憲法教室》,(台北:月旦出版社)。
    呂亞力
    1992,(台灣的反對黨:民進黨的發展),收錄於張京育編,《中華民國民主化-過程、制度與影響》,(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1995,《政治學》,(台北:三民書局)。
    沈呂巡
    1986,《軍售問題與中共對台政策之研究》,(台北:文友出版社)。
    沈建中
    1997,(中共海峽兩岸關係協會組織、人事結構與運作功能分析),(台北:《共黨問題研究》,第20卷第12期)。

    沈誠
    1995,《兩岸秘使密聞錄》,(台北:商周文化公司)。
    沈劍虹
    1982,《使每八年紀要》,(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阮銘
    1993,(中共對台政策的歷史演變),(台北: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主辦,《兩岸關係與大陸政策研討會論文》,4月30日)。
    2000a,〈新世紀的台美中三角關係〉,(http://www.inpr.org.tw/inprc/pub/journals/ml/.)。
    2000b,(新政府的兩岸政策-觀察與展望),(台北:《遠景季刊》,第1卷第3期)。
    何迪
    1991,(美台關係十年,一九七九~一九八八)收錄於資中筠、何迪編
    《美台關係四十年》,(北京:人民出版社)。
    辛旗
    1995,(要增加「大同」,減少「大異」),(台北:聯合報,4月9日,版十)。
    宋朝欽、何榮幸等
    1993,《民進黨執政之路》,(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
    明居正
    1992,《國際政治體系之變遷》,(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1993,(中國統一的理論建構-『國家統一綱領』的背景及理論意涵),收錄於黃天中、張五岳主編《兩岸關係與大陸政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2002,〈國際理論體系與兩岸關係〉,收錄於包宗和、吳玉山主編,《爭辯中的兩岸關係》,(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周志宏
    2004,〈公民投票法與憲法的相關問題〉,(台北:《全國律師》,第8卷第1期,1 月出版)。
    周宗憲
    2004,(國民主權、參政權與公民投票-公民投票法的檢討),(台北:《全國律師》,一月號)。
    周恩來
    1984a,《周恩來選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4b,〈關於我國民族政策的幾個問題〉,收錄於《周恩來統一戰線文選》,(北京:人民出版社)。
    周陽山
    2001,〈「四重聯盟」與兩岸統合〉,刊載於(台北:《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大同盟盟訊》,第105期)。
    周煦
    1996,〈全球情勢及其對兩岸關係的影響〉,(台北:《問題與研究》,第三十五卷第十期)。
    邵玉銘
    1980,《中美關係論文集》,(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
    邵宗海
    1997,《大陸政策與兩岸關係》,(台北:華泰書局)。
    1998,《兩岸關係-兩岸共識與兩岸歧見》,(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1999a,〈中國統一模式與統一過程的互動評估〉,收錄於朱浤源主編,《 一國良制論文集》,(台北:「一國良制」研討會籌備委員會編印)。
    1999b,(兩岸政治談判的可能性),(台北:《中共研究》,第33卷第4期)。
    1999c,(兩國關係論點,重啟統獨爭議),(台北:《中國時報》,7月11日,版15)。
    2001a,(美國對台軍售政策對兩岸關係的影響),(台北:《中山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第九卷,第一期)。
    2001b,《兩岸關係-陳水扁的大陸政策》,(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03,《當代大陸政策》,(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林文程
    2000,《中共談判的理論與實務:兼論台海兩岸談判》,(高雄:麗文出版社)。
    2001,〈美國安全情勢〉,收錄於陳瑜主編,《2001台灣安全展望白皮書》,(台北:台灣綜合研究院戰略與國際研究所)。
    林水吉
    2004,〈從政治參與觀點探討公民投票的理論與實務〉,(桃園:開南管理學院舉辦第二屆「國家治理、公民社會與通識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
    林水波
    1995,《實踐主權在民理念--選舉與公投設計》,(台北:三民書局)。
    1999,《選舉與公投》,(台北: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林正義
    1985,《一九五八年台海危機期間美國對華政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1997,《台灣安全三角習題-中共與美國的影響》,(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1998,編《1995~1997年中美關係報告》,(台北:中央研究院歐美所)。
    林孟和,
    1999,《中共的民族主義與香港回歸政策》,(台北:水牛圖書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林佳龍
    1988,《國民黨與民進黨的群眾基礎:台灣選民政黨支持的比較分析(1983~1986)》,(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佳龍、郭臨伍
    2000,《從雙層賽局看「兩國論」》,(台北:學林文化公司)。

    林紀東
    1987a,《中華民國憲法逐條釋義》(一),(台北:三民書局)。
    1987b,《中華民國憲法逐條釋義》(二),(台北:三民書局)。
    林碧炤
    1987,〈歐洲整合:理論與爭議〉,收錄於《中山社會科學譯粹》,第2卷第2期,(高雄: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
    1991,〈綜論當前大陸情勢及兩岸關係〉,收錄於趙春山編《大陸政策與兩岸關係》,(台北:財團法人民主文教基金會)。
    林濁水
    1991,《國家的構圖》,(台北:前衛出版社)。
    1998,《測量台灣新座標》,(台北:濁水溪文教基金會)。
    侍建宇譯,Johnathan Walff 著
    1998,《西洋政治思想導論》(An Introduction to Political Philosophy),(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若林正丈著,洪金珠、許佩賢譯
    1993,(象徵兩岸關係「脫卻內戰化」的進展),(台北:中國時報,4月30日,版7)。
    1994,《台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台北:月旦出版社)。
    法務部調查局編
    1984,《認識敵人》,(台北:法務部調查局)。
    金丁均
    1990,《中共政治精英與政治權力運作之研究─從「政治文化」觀點探討》,(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論文)。
    馬英九
    1992,《兩岸關係的回顧與展望》,(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2003,(公投立法的新契機),(台北:《三民主義大同盟盟訊》,第120期)。
    馬起華
    1992,《台獨發展與國際空間》,(台北:兩岸關係座談會論文,12月26日)。
    馬淵東一
    1986,〈台灣土著民族〉,收錄於黃應貴編《台灣土著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侯暢
    1966,主編《台灣省地方自治誌要》,(台北:中華大典編印會)。
    施正峰
    1999,《台灣政治建構》,(台北:前衛出版社)。
    施明德
    1988,《施明德的政治遺囑-美麗島事件軍法大審答辯全文》,(台北:前衛出版社)。
    洛克(John Locke)
    2000,〈政府論第二篇〉(Second Treatise On Civil Government),收錄於呂亞力、吳乃德編譯《民主理論選讀》,(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有限公司)。
    胡建平譯,Anthony Arblaster 著
    1992,《民主制》(Democracy),(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胡為真
    2001,《從尼克森到柯林頓美國對華「一個中國」政策之轉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紀思道、伍潔芳著,陳妙香譯
    1996,《驚蟄中國》,(台北:智庫股份有限公司)。
    洪儒明
    2004,《民進黨執政後的中共對台政策》,(台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姜新立
    1994,〈民族主義之理論概念與類型模式〉,收錄於劉青風編,《民族主義與中國現代化》,(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柯邁政、鄧津華
    1993,《台灣就是台灣》,(台北:前衛出版社)。
    柳金財
    1998,《大膽西進?戒急用忍?民進黨大陸政策剖析》,(台北:時英出版社)。
    凌純聲
    1958,〈古代閩越人與台灣土著族〉,收錄於《台灣文化論集》(一),(台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
    高民政
    2000,《台灣政治》,(北京:華文出版社)。
    高英茂
    1993,(奠定未來兩岸關係發展的起步),(台北:中國時報,4月30日,版二)。
    高朗
    1994,《中華民國外交關係之演變(1972-1992)》,(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1998,(評析近十年來兩岸外交競賽(1988-1997)),(台北:《理論與政策》,第12卷,第3期,總號47號)。
    2002,〈從整合理論探索兩岸整合的條件與困境〉,收錄於包宗和、吳玉山主編,《爭辯中的兩岸關係》,(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殷海光
    1990,《中國共產黨之觀察》,〈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倫尼(Austin Ranny)著,倪達仁譯
    1998,《政治學》(GOVERNING:An Introduction to Political Science),〈台北:雙葉書廊有限公司〉。
    唐永勝
    1996,〈民族主義與國家秩序〉,(北京:《戰略與管理》第三期,中國戰略與管理研究會出版)。
    徐銘謙
    2001,《民主進步黨中國政策決策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梁敬鐓
    1978,《開羅會議》,(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翁明賢
    2001,(美國調整對台軍售對中、美、台三邊關係的影響)(台北:《共黨問題研究》,第27卷,第5期)。
    翁松燃
    1987,(從香港經驗來瞭解統一、自決、以及「一國兩制」的解決辦法),(香港:《明報月刊》,11月)。
    1993,(防範兩會連繫制度變成中共單方工具),(台北:中國時報,4月30日,版七)。
    宮少朋等
    1999,《後冷戰國際關係》,(北京:北京知識出版社)。
    泰爾朋著,陳墇津譯
    1994,《政權的意識形態與意識形態的政權》,(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秦孝儀
    1978,《革命文獻,第七十七輯,中國國民黨歷次全國代表大會重要決議案彙編(下)》,(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
    莊雅萍
    2000,《公民投票之理論與經驗:一九九八年台南市公民投票之個案分析》,(台南:國立成功大學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五岳
    1992,《分裂國家互動模式與統一政策之比較研究》,(台北:業強出版社)。
    2002,〈分裂國家模式之探討〉,收錄於包宗和、吳玉山主編,《爭辯中的兩岸關係》,(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張正莉
    1996,(李總統:亞太營運中心以大陸為腹地論調須檢討),(《聯合報》,台北:8月15日,版1)。
    張正修
    1994,〈從民主政治的理念談公民投票〉,(台北:《中國比較法學會學報》,第十五輯)。

    張正修
    1999,(公民投票法,誰是誰非-立法院公民投票法各版本評析),收錄於陳隆志主編《公民投票法與台灣前途》,(台北:前衛出版社)。
    張台麟
    1995,《法國政府與政治》,(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1996,〈瑞士的公民投票:理論與實踐〉,(台北:《問題與研究》,第35卷第9期,9月)。
    2000,(法國第五共和實施公民投票之研究),(台北:《問題與研究》,第39卷第12期)。
    張旭成
    2001,〈美國新政府亞太安全政策之展望〉,收錄於3月22日「美國新政府亞太安全政策展望及我方之因應研討會」會議資料。
    (http://www.mofa.gov.tw/newmofa/faa/speech01.htm)。
    張君勱
    1997,《中華民國民主憲法十講》,(自印,出版地不詳)。
    張宗智
    2000,(伍佛維茲:布希中國政策的旗手),(台北:《聯合報》,12月18日,版13)。
    張金鑑
    1988,《歐洲各國政府》,(台北:三民書局)。
    張亞中
    1998,《兩岸主權論》,(台北:生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000,《兩岸統合論》,(台北:生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張亞中、李英明
    2002,《中國大陸與兩岸關係概論》,(台北:生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張亞中、孫國祥
    1999,《美國的中國政策圍堵、交往、戰略夥伴》,(台北:生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張植榮
    1992,(「務實外交」的調整與後果),(北京:台灣研究,總第十九期,9月20日。
    張惠玲
    2000,(「特殊國與國關係」提出後對兩岸政治談判的影響),(台北:《共黨問題研究》,第26卷第3期)。
    張瑞昌
    2001,(美阿戰火一開,我方確保國安),(台北:《中國時報》, 10月2日,版5)。
    張慧英
    2000,《李登輝1988~2000執政十二年》,(台北: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張曉剛
    1996,〈民族主義、文化民族主義、第三世界民族主義〉,(北京:《戰略與管理》第三期,中國戰略與管理研究會出版)。
    張彝鼎
    1971,(聯大第二十六屆常會審議中國代表權案情形及我國宣布退出聯合國經過之節要),《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第四冊,國際關係,(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張麟徵
    1990,〈務實外交—政策與理論之解析〉,(台北:《問題與研究》,第29卷,第12期)。
    1995,〈從國際法中主權原則與實踐情況看兩岸關係之進展〉,《主權問題與兩岸關係論文集》,(台北:中國大陸研究學會編印)。
    張讚合
    1996,《兩岸關係變遷史》,(台北:周知文化、佛光大學聯合出版)。
    陳一新
    1995,《斷交後的中美關係,1979~1994》,(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陳水扁
    1999,《台灣之子》,(台中:星辰出版有限公司)。
    2001,《世紀首航-政黨輪替五百天的沈思》,(台北:圓神出版社有限公司)。
    陳志世
    1989,〈民主〉,《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陳志奇
    1981,《美國對華政策三十年》,(台北:中華日報社)。
    陳志華
    1997,《中華民國憲法》,(台北:三民書局)。
    陳志雄
    2003,《1979年以來海峽兩岸對「一個中國」的爭議》,(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志瑋
    2004,(三二○公投與台灣政治發展),見(台北:《台灣民主季刊》,第一卷第二期)。
    陳忠信
    1993,(民進黨的大陸政策與兩岸發展關係),收錄於黃天中、張五岳主編《兩岸關係與大陸政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陳英鈐
    2004,〈公民投票法的制度設計〉,(台北:《台灣民主季刊》第一卷,第二期,6月出版)。

    陳荔彤
    2002,《台灣主體論》,(台北:自印)。
    陳峰富
    2000,(公民投票在兩岸關係中之爭論與適用性),(台北:《全國律師》,7月號)。
    陳淳文
    1996,〈法國公民投票制度簡述〉,(台北:《憲政時代》,第二十一卷,第四期)。
    陳敦德
    1989,《毛澤東與尼克森》,(香港:金時出版社)。
    陳紫財、莫大華
    2002,(美國介入未來台海危機影響因素分析之研究),(台北:《共黨問題研究》第一期)。
    陳隆志
    1999a,〈公民投票、創制複決制度與國家安全〉,收錄於陳隆志主編,《公民投票與台灣前途》,(台北:前衛出版社)。
    1999b,《公民投票與台灣前途》,(台北:前衛出版社)。
    1999c,《當代國際法引論》,(台北:元照出版公司)。
    1999d,〈台灣的國際法地位〉,收錄於(台北:《新世紀智庫論壇》,第七期)。
    2001,〈台灣的主權屬於台灣人民〉,收錄於台灣主權論述資料編輯小組所編《台灣主權論述資料選編》上冊,(台北:國史館)。
    陳新民
    1996,《憲法基本權力之基本理論》上冊,(台北:三民書局)。
    1999,《中華民國憲法釋論》,(台北:三民書局)。
    陳愛娥
    1999,〈代議民主體制是民主原則的不完美形式〉,(台北:《警察大學法學論集》,第4期)。
    陳毓鈞
    1996,《「一個中國」與台北-華府-北京》,(台北:環宇出版社)。
    1997,《戰爭與和平-解析美國對華政策》,(台北:環宇出版社)。
    2001,(中共對美新政府的政策走向),參見
    (http://www.eurasian.org.tw/monthly/article/03.htm)。
    陳墇津
    1995,《中共的權力機制》,(台北:唐山出版社)。
    陳德昇
    1994,(中共對台工作組織與人事分析),(台北:《中國大陸研究》,第37卷第5期)。
    黃天中、張五岳
    1993,編《兩岸關係與大陸政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黃昆輝
    1991,《大陸政策與兩岸關係》,(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黃城
    2001,〈孫中山思想與廿一世紀兩岸關係〉,發表於夏威夷大學中國研究中心所學辦的「孫中山先生與中國改造學術研討會」。
    黃奎博
    2002,《21世紀初台海安全與衝突預防》,(台北:國防大學國家戰略研究中心)。
    黃昭元
    2000,主編《兩國論與台灣國家定位》,(台北:學林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黃剛
    1998,編撰《世界相關各國與中華民國終斷使領關係之論述(1949年10月~1998年2月)》,(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中心)。
    黃家興
    1997,《民進黨提名制度與黨內派系》,(台中:東海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異
    2001,〈「兩國」乎?〉,收入於丘宏達教授六秩晉五華誕祝壽論文集編輯委員會主編,《國際法論集-丘宏達教授六秩晉五華誕祝壽論文集》,(台北:三民書局)。
    黃偉峰
    1999,〈國際經驗看公民投票〉,收錄於陳隆志主編,《公民投票與台灣前途》,(台北:前衛出版社)。
    黃勝興
    2001,《從「國民主權」原理論公民投票制度》,(台北:國立台北大學法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許立倫
    1997,(海基會與海協會的關係),(台北:《共黨問題研究》,第19卷第4期)。
    許世楷
    1995,編《世界各國憲法選集》,(台北:前衛出版社)。
    許志雄
    1992,《憲法之基礎理論》,(台北:稻禾出版社)。
    1997,〈主權論的歷史軌跡〉,(台北:《月旦法學雜誌》,第20期)。
    許宗力
    1999a,〈憲法與公民投票-公投的合憲性分析與公投法的建置〉,收錄於陳隆志主編,《公民投票與台灣前途》,(台北:前衛出版社)。
    1999b,《憲法與法治國行政》,(台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許慶雄
    2001,〈台灣主權獨立與國民國家〉,收錄於台灣主權論述資料編輯小組所編《台灣主權論述資料選編》上冊,(台北:國史館)。
    梅孜
    1996,《美台關係重要資料選編》(1948.11-1996.4),(北京:時事出版社)。
    陶涵(Jay Taylor)著,林添貴譯
    2000,《蔣經國傳》(The Generalissimo’s Son: Chiang Ching-Kuo and The Revolutions in China and Taiwan),(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郭立民
    1992a,《中共對台政策資料選輯(1949~1991)》上冊,(台北:永業出版社)。
    1992b,《中共對台政策資料選輯(1949~1991)》下冊,(台北:永業出版社)。
    郭正亮
    1998,《民進黨轉型之痛》,(台北: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郭昕光譯
    1992,(美國國防部的後冷戰時期全球戰略評估),《美國月刊》,第七卷第三期,(台北:政大國際關係中心)。
    郭隆隆、趙念渝編著
    1998,《世紀之交之大國關係》,(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理查德、恩哈思著,殷雄、徐靜譯
    2000,《新干涉主義》,(北京:新華出版社)。
    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1996,《中共於國際雙邊關係中對台灣地位等問題的主張之研究(一九四九年十月~一九九六年三月)》,(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顧問委員會)。
    國防部編
    1992,《中華民國81年國防報告書》,(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曹金增
    2003,〈論公民投票三階段:各國實施經驗分析〉,(台北:《問題與研究》,第4卷第4期)。
    陸以正
    2003,(總統隨性發言,全民承擔後果),(台北:《聯合報》,12月3日,版A15)。
    傅正
    1989,《為中國民主黨、民主進步黨戰鬥-台灣唯一跨越兩次組黨活動的民主鬥士「記錄」》,(台北:優文印刷出版社)。
    傅依傑
    2000,〈萊斯:台海是中美潛在安全衝突〉,(台北:《聯合報》,12月4日,版13)。
    傅亞蘭
    2001,(九一一事件對美中台三邊關係的影響),(台北:《共黨問題研究》,第二十八卷,第一期)。

    傅建中編著
    1999,《季辛吉祕錄》,(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傅夢孜
    2002,(美國外交的新調整),《現代國際關係》,2002年第1期。
    傅肅良
    1991,《中國憲法論》,(台北:三民書局)。
    登邑政
    1992,〈主權何在--盧梭的啟示〉,(台北:《當代月刊》,第79期)。
    彭明敏、黃昭堂著,蔡秋雄譯
    1995,《台灣在國際法上的地位》,(台北:玉山社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彭英明
    1988,編《馬克斯主義民族理論與中國民族問題》,(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彭清源
    1996,《再論「台獨」》,(北京:團結出版社)。
    彭懷恩
    1985,《中華民國政治體系的分析》,(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
    1989,《台灣政黨體系的分析(1950~1986)》,(台北:洞察出版社)。
    1991,(台灣地區政黨內部結構之分析-比較國民黨、民進黨、中華社民黨),收錄於楊泰順編,《政黨政治與台灣民主化》,(台北:財團法人民主基金會)。
    葉明德
    1992,(略論「一個中國」),《一個中國政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家建設文教基金會11月12日至15日於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活動中心會議廳主辦。
    葉俊榮
    1999,〈公民投票在臺灣的實踐〉,收入於陳隆志主編,《公民投票與台灣前途》,(台北:前衛出版社)。
    董立文
    2002b,《十六大後的兩岸關係》,(台北:《和平論壇》,戰略研究所,11月)。
    2002a,(展望兩岸政治與經濟整合),(台北:《中央日報》,10月16日)(http://www.futrue-china.org/fcn-tw/2002101603.htm )。
    董芳苑
    1991,《原始宗教》,(台北:久大文化公司)。
    董翔飛
    1991,《中國憲法與政府》,(台北:自印)。
    勞鴻起、耿文卿等編
    1992,《中國改革全書(一九七八~一九九一)》,港台工作卷,(大連:大連出版社)。
    曾建華
    1996,(因應當前兩岸關係 李登輝期勉國人戒急用忍),(《中國時報》,台北:9月5日,版1)。
    賀華興
    1993,《民主轉型期選民的政黨印象、政黨偏好與政黨支持-1989年立法委員選舉的實證研究》,(台北: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湯紹成
    2003,〈希特勒以公民投票崛起-德國經驗與台灣〉,(《海峽評論》,第151期,7月出版)。
    隋杜卿
    2003,(當前國內公民投票的爭議與辯證),(台北:《國家政策論壇》季刊,冬季號)。
    鄒文海
    1980,《政治學》,(台北:三民書局)。
    1989,《各國政府及政治》,(台北:國立編譯館)。
    鄒念祖
    1992,〈新世界秩序的調整與形成〉,(台北:《問題與研究》,第三十一卷第十二期)。
    楊永明
    1996,〈民主主權:政治理論中「主權」概念之演變與主權理論新取向〉,(台北:《政治科學論叢》,第七期)。
    2003,(台海和平,東亞區域穩定的共識),見(台北:《聯合報》,12月31日,版A15)。
    楊立明
    2000,(冷戰後主要國際政治思潮及其影響),《國際問題研究雙月刊》,第5期,(北京:中國外交部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2000~2002年)。
    楊泰順
    2001,《被誤解的國會》,(台北:希代書版股份有限公司)。
    楊國樞、文崇一、吳聰賢、李亦園
    1978,《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台北:台灣東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楊開雲
    1998,(中共十五大之後之制度改革與社會變遷-一個「新制度論」的觀察分析),收錄於陳永生主編,《十五大後中國大陸的情勢》,(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楊開煌
    1996,〈兩岸定位問題研究〉,收入於王家英、孫家同編,《兩岸關係的矛盾與出路》,(香港: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

    楊清海
    1991,《中共統一戰線剖析:組織、演變、論壇》,(台北:龍文出版社)。
    楊新一
    2000,《台灣的主權-過去 現在 未來》,(台北:胡氏圖書公司)。
    楊增暐
    2003,《我國創制複決制度之研究--「創制複決法」草案各項版本之合憲性分析》,(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憲村
    1995,《民進黨執政》,(台北:商周文化)。
    道爾(Robert A. Dahl)著,李伯光、林猛譯
    1999,《論民主》(On Democracy),(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道爾(Robert A. Dahl)、林勃隆(Charles E. lindblom)
    2000,(多元政體),收錄於呂亞力、吳乃德編《民主理論選讀》,(台北:風雲論 壇出版社有限公司)。
    資中筠主編
    1987,《美國對華政策的緣起與發展》,(重慶:重慶出版社)。
    1994,《戰後美國外交史--從杜魯門到里根》,(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裘兆琳
    1994,(柯林頓政府對華政策之決策過程探討),《美歐月刊》,第九卷第十二期,(台北:政大國際關係中心)。
    1996,(柯林頓政府對華政策之展望),(台北:《美歐月刊》第十一卷第十二期)。
    2001,(「九一一事件」對美、「中」、台關係之影響),收錄於汪毓瑋主編,《亞太經合會後布希政府對華政策與兩岸關係發展》,(台北:兩岸交流基金會)。
    賈亦斌
    1993,《論「台獨」》,(北京:團結出版社)。
    新潮流
    1989,(攜手共創新國家-新國家連線參選宣言),(台北:《新潮流叢刊》,第9號)。
    趙永茂
    1999,《民進黨大陸政策之研究》,(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趙國材
    1988,〈從國際法觀點論分裂國家之承認〉,《中國國際法與國際事務年報》,第三卷,(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趙建民
    1994,《兩岸互動與外交競逐》,(台北:永業出版社)。

    管碧玲
    1994,《民族主義與台灣民主的政治》,(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管歐
    1997,《中華民國憲法論》,(台北:三民書局)。
    廖文心
    1994,(周恩來與和平解放台灣的方針),見《黨的文憲》第五期,(北京: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
    廖揆祥、陳永芳、鄧若玲譯,Maija Setl原著
    2003,《公民投票與民主政府》(Referendums and Democratic Government),(台北:韋伯文化事業出版社)。
    廖福特
    2000,〈特殊憲政關係與國家資格之認定與承認〉,收錄於黃昭元主編《兩國論與台灣國家定位》,(台北:學林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端木正
    1989,《國際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蔡宗珍
    1997,〈國民主權於憲政國家之理論結構〉,(台北:《月旦法學雜誌》,第20期)。
    蔡政文、林嘉誠
    1989,《台海兩岸政治關係》,(台北:國家政策研究資料中心)。
    熊彼特(Joseph A. Schumpeter)
    2000,《資本主義、社會主義與民主》(Capitalism, Socialism and Democracy),收錄於呂亞力、吳乃德編譯《民主理論選讀》,(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有限公司)。
    鄧小平
    1983,《鄧小平文選(1975-1982)》,(北京:人民出版社)。
    蔣經國
    1973,(行政院長提出施政方針及施政報告並備質詢),《立法院公報》,六十二卷十三期,院會記錄。
    齊光裕
    1999,〈住民自決、公民投票的理論與實際-兼論國家認同的建立〉,(台北:《國魂》,第644期,7月出版)。
    鄭竹園
    1992a,〈大中華共同市場的構想與實踐〉,(香港:《明報月刊》, 8月)。
    1992b,《大陸政經巨變與中國前途》,(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潘克寬
    1987,(長老教會在黨外運動中的角色),收錄於黃嘉瑜等著,《透視黨外勢力》,(台北:風雲論壇社有限公司)。
    潘錫堂
    2003,《兩岸關係與大陸政策》,(台北:新文京開發出版有限公司)。
    2004,〈三二○公投臺灣大選與美中臺互動〉,(台北:中央日報, 2月21日,版4)。
    劉性仁
    2002,《兩岸主權爭議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幸義
    1993,高雄:台灣時報,7月27日,版3。
    劉達第
    1996,《中美關係重要文獻資料選編》,(北京:時事出版社)。
    劉嘉甯
    1997,《法國憲政共治之研究》,(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劉慶瑞
    1991,《中華民國憲法要義》,(台北:自印)。
    黎安友著 姜敬寬譯
    1994,《中國的民主》,(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衛民
    1993,《中華民國的雙邊外交》,(台北:業強出版社)。
    衛惠林
    1958,〈台灣土著族的源流與分類〉,收錄於《台灣文化論集》(一),(台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
    薛婉凌
    1994,〈主權觀念新義〉,《外交部通訊》,(台北:外交部編輯委員會)。
    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著,徐百齊譯
    2000,《社約論》(The Social Contract),(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聯合報編譯組譯,Patrick Tyler著
    2000,《中美交鋒》(A Great Wall: Six President and China),(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錢復
    1999,(台灣關係法與中美關係二十年後檢討),收錄於中央通訊社編著,《台灣關係法二十年》,(台北:中央通訊社)。
    謝敏捷
    1998,(兩岸關係與未來模式),收錄於周世雄編,《兩岸外交,政治總體檢》,(台北:河洛圖書公司)。
    謝敏捷
    2001,(唯一選項或民主選擇:台北、北京、華府關於兩岸關係前景的爭議),見(台北:《中國大陸研究》,第44卷,第9期)。

    謝復生
    1997,〈公民投票:主權在民的體現或民粹主義的濫用〉,(台北:《問題與研究》,第35卷第7期)。
    謝復生等
    1997,《公民投票(創制複決)制度比較研究》,(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關中
    1985,《中美關係的檢討》,(台北:翔豪事業公司)。
    1992,《論中美關係》,(台北:財團法人民主文教基金會)。
    2003,〈析論當前台北北京華府關係〉上、下,分別刊載於(台北:中央日報,12月10日,版4、11日,版6)。
    薩孟武
    1990,《中華民國憲法新論》,(台北:三民書局)。
    1993,《中國憲法新論》,(台北:三民書局)。
    1996,《政治學》,(台北:三民書局)。
    魏大業
    1988,《一國兩制構想的形成與發展》,(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
    魏鏞
    2001,(浮現中的美國全球戰略),聯合新聞網,5月18日
    <http://udnnews.com/NEWS/OPINION/PUBLIC-FORUM/291551.shtml>。
    蕭行易
    1995a,《中共要向台灣買「繩索」》,(台北:新中國出版社,1995年7月,初版)。
    1995b,《中共要向台灣買「繩索」》,(台北:新中國出版社,1995年12月,再版)。
    2002,〈堅持一個中國原則 兩岸關係永難突破江澤民在中共十六大涉台談話剖析〉,(台中:《弘光校訊》,第170期,12月2日,版4)。
    2004,《海峽兩岸情勢分析》,(台中:弘光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蕭琇安
    2000,〈對台灣國際法地位之再省思〉,收錄於黃昭元主編《兩國論與台灣國家定位》,(台北:學林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顏萬進
    2003,《在野時期民進黨大陸政策》,(台北:新文京開發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譚志強
    1987,(響亮的口號、危險的遊戲-台灣「住民自決論」的法理分析),(香港:《明報》,5月16~17日)。
    羅致政
    1995,(美國在台海兩岸互動所扮演的角色結構平衡者),(台北:《歐美月刊》,第10卷第1期)。
    羅斯.凱恩著,張曉貝譯
    1984,《美國政治中的院外援華集團》,(北京:商務印書館)。
    羅際芳、林文清
    2004,《中華民國憲法與政府》,(台中:弘光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蘇尚亮
    1993,《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共政府機構》,(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
    蘇格
    2001,(美國全球戰略與台灣問題),《國際問題研究雙月刊》,第4期,(北京:中國外交部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2000~2002年)。
    蘇起
    2001,《李陳總統時期大陸政策的比較》,發表於新世紀兩岸關係研討會,(台北:新台灣人文教基金會)。
    蘇曉康
    1993,〈轉形期兩岸文化演變之比較〉,收錄於陳一諮等著《中國大陸的發展與「台灣經驗」》,(台北:中國大陸雜誌社)。
    蘆部信喜著,李鴻禧譯
    1995,《憲法》,(台北:月旦出版社)。
    嚴家祺
    1996,《民主怎樣才能來到中國》,(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二、英文書目

    Alter, P.
    1990,Nationalism(London:Edward Arnold)。
    Art, Robert J.
    1989,“America’s Foreign Policy”, in Roy Macrids ed., Foreign Policy and World Politics.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Balsom, D.
    1996, “The United Kingdom:Constitutional Pragmatism and the Adoption of the Referendum,” in M. Gallagher and P. V. Uleri ed. , The Referendum Experience in Europe. (London:Macmillan)。
    Barber, Bajamin R.
    1984,Strong Democracy:Participatory Politics for a New Age.(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ellochi, Nat
    1999,“The Taiwan Relations Act-20 Years Experience”, in Yang, Chih-Chuan and Shih, Cheng-Feng eds., The Taiwan Relations Act at Twenty,(Taipei:Vanguard)。
    Bellows, Thomas J.
    1976, “Taiwan’s Foreign Policy in the 1970s:A Case study of Adaptation and Viability”, Asian Survey, Vol.16, no.7 (July).
    Blackman, Carolyn
    1997,Negetiating China:Case Studies and Strategies. (St. Leonards, New South Wales:Allen&Unwin Pty Ltd.)。
    Bowles, Chester
    1960,“Reconsider the China Question”, Foreign Affairs, Spring。
    Brams, Steven J.
    1990,Negotiating Game:Applying Game Theory to Bargaining and Arbitration. (New York:Routledge)。
    Brzezinski, Zbigniew
    1983,Power and Principle.(New York: Farrar, Straus, Gixoux)。
    Budge, Ian
    1996,The New Challenge of Direct Democracy.(Cambridge:Polity Press)。
    Burke, Edmund
    1871,“Address to the Electors of Bristol”, in Burke , Works, vol.2 (Boston, MA: Little, Brown)。

    Bush, George
    1978,“Our Deal with Peking:All Cost, No Benefit”, (Washington:Washington Post, Decenber 24)。
    Bush , George and Scowcroft,Brent
    1998,A World Transformed.(New York: Alfred A.Kmopf)。
    Butler ,David and Ranney ,Austin.
    1978,Referendum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Practice and Theory.(Washington, D.C.: 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
    Butler,David and Ranney ,Austin. eds.
    1994,Referendums around the World: The Growing Use of Direct Democracy. (Washington, D.C.: 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 for Public Policy Research Co.)。
    Butterfield, Fox
    1979,“Peking Says Taiwan Can Keep Autonomy Under Unification,” New York Times, January 10.
    Carpenter, Ted Galen
    1998, “Let Taiwan Defend Itself.” Cata Policy Analysis, No. 313.
    Carter, Jimmy
    1994,Why Not the Best? (New York:Bantam Books)。
    Chen, Lung-Chu and Resiman, W. M.
    1972,“Who Owns Taiwan: A Search for International Title”, The Yale Law Journal,81/4 。
    Chiang, Kai Shek
    1957,Soviet Russia in China (London:George G. Harrap Co.)
    Chiu,Hungdah. ed.,
    1973,China and the Question of Taiwan: Documents and Analysis. (New York:Pareger )。
    1979,China and the Taiwan Question.(New York: Praeger Publishers)。
    Chiu,Hungdah. and Downen,Robert. eds.,
    1981,Multi-System Nations and International Status of Germany, Korea, and China. (Baltimore: Occasional Pagers / Reprints Serise in Contemporary Asian Studis, University. of Maryland School of Law)。
    Christensen, Thomas J.
    2000,“Theater Missile Defense and Taiwan’s Security”, Orbis, Wiinter.
    Christopher, Warren
    1998,In the Stream of History:Shiping Foreign Policy for a New Era.(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Cohen,Marc J. and Teng, Emma. eds
    1990,Let Taiwan Be Taiwan.(Washington,D.C.: Center for Taiwa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Compbell, William
    1906,Formosa under the Detch(London: Kegan Paul, Trench, Trubner&Co.)。
    Cronin, Thomas E.
    1989,Direct Democracy: The Politics of Initiative, Referendum, Recall.(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rossman, R.H.S
    1951,”Know Thine Enemy.” The New Statesman and Nation, April 21.
    Deutsch ,Karl W. et al.,
    1957, Political Community and the North Atlantic Area.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Deutsch,Karl. W.
    1967,“Nation and World”,in Contemporary Political Science:Toward Empirical Theory.(New York:New York)。
    1969, Political Community and the North Atlantic Area: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in the Light of Historical Experience. (Westport, Connecticut:Greenwood Pross Publishers)。
    Dicey, A. V.
    1962,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The Law of The Constitution. 10th ed.,(New York: Macmillan)。
    Dittmer, Lowell
    1987,“The Strategic Triangle: A Criticle Revuew.”In Kim, Ilpyong J. ed., The Strategic Triangle: China,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Soviet Union.(New york:Paragon House Publisher)。
    Dougherty, James E. and Pfaltzgraff, Robert L,Jr.
    1981,Contending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 Comprehensive Survey. (New York:Harper & Row Publishers)。
    Easton, David
    1965,A Framework for Political Analysis (Englewood Cliff.N.J.)。
    Farley, Lawrence T.
    1986,Plebiscites and Sovereignty-The Crisis of Political Illegitimacy. (London: Westview Press)。
    Farrand, Max. ed.
    1937,Records of the Federal Convention of 1787, vol.1(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Feldman, Harvey J.,
    1999,“The Taiwan Relations Act-Past, And Perhaps Future”,in Yang, Chih-Chuan and Shih, Cheng-Feng eds. The Taiwan Relations Act at Twenty. (Taipei:Vanguard)。
    Frankel,Joseph
    1973,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Theory and the Behavior of State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Freeman, Lawrence
    1991,“The Gulf War and the New World Order,”Swvival,Vol.XXXIII,No. 3,May/June。
    Fukuyama, Francis,
    1989,“The End of History ?”, The National Interest(Summer)。
    Gill, Bates
    1999,“Limited Engagement”,Foreign Affairs,Vol.78,No.4,(July/August)
    Gold, Thomas B.
    1987,“The Status Quo Is Not Static:Mainland-Taiwan Relations,” Asia Survey, ⅩⅩⅦ:3, March.
    Gyorgy,A. and Blackwood,G.. D.
    1967,Ideologies in World Affairs.(London:Blaisdell)。
    Haas,Ernst B.
    1958,The Uniting of Europe: Political, Social and EconomicForces, 1950-1957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0,“The Study of Regional Intergration : Reflections on the Joy and Anguish of Pretheorizing,”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XXIV:4, Autumn。
    Haas,Ernst B. and Schmitter,Philippe C.
    1966,“Economics and Differential Patterns of Political Integration: Projections about Unity in Latin America.”in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Community: An Anthology.(New York: Anchor Books)。
    Hahn, Harlan and Kamieniecki, Sheldon
    1986,Referendum Voting: Social Status and Policy Preference.(New York: Greenwood Press)。
    Haig, Alexander M. Jr.
    1984,Caveat. (New York: MacMillan)。
    Harding, Harry
    1993,“Setting a New Benchmark for U.S.-China Relations”,Statement Presented to the House Committee on Foreign Affairs, February 17。

    Harrison, Rrginald J.
    1974,Europe in Question:Theory of Regional Integration.(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Hayward, Fred M.
    1970,“Continuities and Discontinuities Between Studies of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Integration : Some Implicaition for Future Pesearch Efforts.” International rganization, 24:4, Autumn。
    Henderson ,Gregory 、Lebow ,Richard Ned and Stoessinger, John G.. eds.,
    1974, Divided Nations in a Divided World. (New York: David Mckay Company, Inc.)。
    Hinsley, F.
    1996,Sovereignty (London:C.A.Wats)。
    Hinton, Harold C., ed.
    1980,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1949~1979:A Documentary Survey, vol.1(Wilmington, Delaware:Scholarly Resources, Inc.)。
    Holdridge, John
    1997,Crossing the Divide: An Insider’s Account of Normalization of U.S.-China Relation. (New York:Rowman Littlefield Publishers Inc.)。
    Hsiung, James C.
    1985,“The Uneasy Tranquility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 paper presented at conference on Major Current Issues in East Asia at St. John’s University, New York, U.S.A. October.
    Huntinton, Samuel P.
    1991a,“America’s Changing Strategic Interest”, Survival, Vol.XXXIII, No.1, Jan/Feb。
    1991b,The Third Wave:Democratization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 (Norman, Oklahoma: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ss)。
    1999,“The Lonely Superpower”, Foreign Affairs, Vol.78, No.2,(March/April)。
    Isack,Alan C.
    1984,Scope and Method of Political Science. (Homewood, Illinosis:The Dorsey Press)。
    Kelly, James A.
    2002,President’s Trip to Asia:Outlook and policy prospects.(Remarks at the Woodrow Wilson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Scholars. Washington, D.C., March 18)(http://www.state.gov/p/eap/rls/rm/2002/8820.htm)。

    Kennan ,George F.
    1969,“Long Telegram”from Moscow, February 22,1946, in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46(Washington, D.C.: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Vol. VI。
    Keohane,Robert O. and Hoffmann,Stanley
    1990,“:Conclusions: Community Politics and Institutional Change.”in Wallace,William ed., The Dynamics of European Integration.(London: Printer)。
    Keohane, Robert O. and Nye, Joseph S.
    1989,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 (Boston:Little Brown).
    Khalilzad, Zalmay、Bernstein, Mark、Hassell, Scott、Lempert, Robert J. and Godges, John
    1999,Rand Review, Vol. 23,No. 2,Winter 1999~2000。
    Kissinger,Henry
    1979,White House Years.(New York: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94a,“Reflection on Containment,” Foreign Affairs, vol.73, no.3(May-June)。
    1994b,Diplomacy. (New York:Simon & Schuster)。
    Knutsen,Torbjorn L.
    1997,A Histor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Kohn, Hans
    1968,“Nationalism” in Sills, D. L. ed: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New York:MacMillan)。
    Krauthammer, Charles
    1995, “Why We Must Contain China”, Time, July 31.
    Kreisberg, Paul H.
    1994,“China’s Negotiation Behavior.” in Thomas W. Robinson and David Shambaugh(eds.), Chinese Foreign Policy:Theory and Practice, (Oxford:Clarendon Press)。
    Lardy, Nicholas R.
    1994,China in the World Economy.(Washington, D.C.: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Lasater, Martin L.
    1989,Policy in Evolution: The U.S. Role in China’s Reunification.(Boulder:Westview Press)。
    2000,The Taiwan Conundrum in U.S. China Policy.(Boulder:Westview Press)。

    Lauterpacht, E.
    1959,“The Contemporary Practice of the United Kingdom in the Field of International Law Survey and Comment VII ( July 1-December 31,1958 ),”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Law Quarterly, Vol.8。
    Lemberg, E.
    1964,Nationalismus(Reinbek:1964),Vol. 2。
    Lieberthal, Kenneth G.
    1998, “Cross-Strait Relation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PRC After the 15th Party Congress:Reassessing the Post-Deng Politica and Economic Prospects”, February 19~20.
    Lindberg ,Leon N.
    1963,The Political Dynamics of Europeau Economic Integration.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Magleby, D. B.
    1984, Direct Legislation:Voting on Ballot Propositions in the United States.(Baltimore:Th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Mann,James H.
    1999,About Face: A History of America’s Curious Relationship with China, from Nixon to Clinton.(New York: The Century Foundation)。
    Mitrany ,David
    1966,A Working Peace System: An Argument for the Functional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Chicago:Quadrangle Books)。
    Moorsteen, Richard and Abramowitz, Morton
    1971,Remaking China Policy:U.S.-China Relations and Government Decisionmarking. (Bost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Mullins, Willeud A.
    1972,“On the Concept of Ideology in Political Science,”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 IXCI,June.
    Nardin,Terry and Mapel,David. eds.,
    1992,Traditions of International Ethics.(London:Cambridge)。
    Nolan, Janne E. ed.
    1994,Global Engagement: Cooperation and Security in the 21st Century,(Washington, D.C.:The Brookings Institute)。
    NSC-68
    1950,“United States Objectives and Programs for National Security”,April 14. in Foreign Relations, United States, Vol. 1。
    Nye, Joseph Jr.
    1998, “A Taiwan Deal”, (Washington Post March 8).
    Nye, Joseph S.
    1965,Pan-Africanism and East African Integration.(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1, Peace in Parts: Integration and Conflict in Reginal Organition.(Boston: Little Brown)。
    Oksenberg, Michael
    1982,“A Decade of Sino-American Relation”, Foreign Affairs, Vol.61, No.1。
    Oppenhein ,Laurence
    1952,International Law, Vol.2, 7th ed., Hersh Lauterpacht,ed.(London and New York: Longmans, Green and Co.)。
    1955,International Law: A Treaties, Vol.1, 8th ed., Hersh Lauterpacht,ed.(London and New York: Longmans, Green and Co.)。
    Parpart, Uwe
    2001.“Bush’s lone military superpower vision,”Asia Times on Line, February 16。
    Pentland, Charles
    1975,“Functionalism and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Integration”in Groom,A.J.R. & Taylor, Paul ed., Functionalism: Theory and Practice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New York: Crane, Russak & Company, Inc.)。
    Pillar, Paul R.
    2001,Terrorism and U.S. Foreign Policy. (Washington, D.C.:Brookings Instruction Press)。
    Pitkin, Hanna Fenichel
    1969,“The Concept of Representation”, in Pitkin, ed., Representation,(New York: Atherton)。
    Pratt, Mark
    1985, “The Future of Taiwan”, Present at the Conference on Major Current Issues in East Assia, October 26。
    Puchala, Donald J.
    1970, “International Transations and Regional Integratio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24:4。
    Pye, Lucian W.
    1982,Chinses Negotiation Style:Commercial Approaches and Cutural Principles. (Santa Monica, California:RAND Corporation, January)。
    Raiffa, Howard
    1982,The Art & Science of Negotiation .(Cambrige, Massachusetts: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Rice, Condoleezza
    2000,“Prormoting the Interest”, Foreign Affair, Vol.54, (Jan/Feb)。
    Riker,William H.
    1975,“Federalism”in Greenstein ,Fred I. & Polsby,Nelson W. eds., Handbook of Political Science,vol.5, Governmental Institutions and Processes.(Reading: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1988,Liberalism Against Populism-A Confrontation Between The Theory of Democracy and The Theory of Social Choise.(IL: Waveland Press)。
    Roth, Stanley
    1999, “The Taiwan Relations Act at Twenty and Beyond”, address to Woodrow Wilson Center and the American Iustitute in Taiwan, Washingtion D.C., March 24。
    Rourke, John T.、Hiskes, Richard P. and Zirakzadeh, Cyrus Emesto
    1992, Direct Democracy and International Politics(London:Lynn Rienners Publishers)。
    Schlesinger, Authur M. Jr.
    1948,“Not Left, Not Right, But a Vital Center”,Times ,April 4。
    Schmidt, David D.
    1989,Citizen Lawmarkers: The Ballot Initiative Revolution Philadelphia.(Temple University Press)。
    Schurmann, Franz
    1986,Ideology & Organization in Communist China.(Californ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Shen,Lyushun
    1982,“The Taiwan Issue in Peking’s Foreign Relation in the 1970s: A Systematic Review.”Chinese Yearbook of International Law and Affairs, Vol.1.(Taipei: Chinese Society of International Law)。
    Snow,Edgar
    1962,China,Russia and the U.S.A.: Changing Relations in A Changing World. (New York: Marzani & Munsell)。
    Soloman, Richard H., ed.
    1981, The China Factor (New Jersey:Prentice-Hall)。
    Spero, Joan Edelman
    1990,The Politics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lations. (New York:St. Martin’s Press).
    Suksi, Markku
    1993,Bring in The People: A Comparison of Constitution forms and Practices of The Referendum.(Boston: Martinus Nijhoff Publisher)。
    Sweet, Stuart
    1997,“Grouth and the China Threat”,Investor’s Business Daily, April 2。
    Taylor, Paul
    1990,“Functionalism: The Approach of David Mitrany” in Groom,A.J.R. & Taylor, Paul ed., Frameworks for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London: Printer)。
    Thompson, John B.
    1985,Studies in the Theory of Ideology(台北:廬山出版社)。
    Tyler, Patrick
    2000,A Great Wall: Six President and China: An Investigative History,(New York: A Century Foundation Book)。
    Tyson, Ann Scott
    1999,“Clinton’s China Policy under fire”,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Vol.91,Issue 92,04/08/99(Available from EBSCO-host)。
    U.S.Department of Defense
    2001,Quadrennial Defense Review Report. (Washington, D.C. Department of Defense,September 30)。
    U.S.Department of State
    1945,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FRUS), Vol.7(Washington D.C.: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49,United States RelationsWith China,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Period 1944-1949(The China White Paper.)(Washington D.C.: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50,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FRUS), Vol.7,(Washington D.C.: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52~1954,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FRUS), Vol.14, Part1,(Washington D.C.: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Walker, Geoffrey deQ.
    1987, The People’s Law(Sidney:Centre for Independent Studies)。
    Walker, R.B.J.
    1993,Inside/Outside(Cambrige:Cambrige University Press)。
    Waltz, Kenneth
    1979,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Massachusetts: Addison Wesley)。
    Walt,Stephen M.
    1987,The Origins of Alliances.(Ithaca:Ccrnell University Press)。
    Wei,Yung
    1976,“Unification and Division of Multi-System Nation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Basic Concepts, Issues,and Approaches”, in Johnston, Ray E. ed.,The Politics of Division, Partition, and Unification. (New York: Pareger)。
    Wight,Martin
    1978,Power Politics.(New York:Holmes & Meier, Inc.)。

    Will, George F.
    2001,“War Without Precedent”,Washington Post,October 10。
    Wu, An.Chia
    1995, “Mainland China’s Bargaining Tactics:Future Negotiations with Taipei”, in Cheng, Tun-Jen、Hang, Chi、Wu, Samuel S. G. (ed.) Inherited Rivalry:Conflict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s. (Colorado:Cynne Rienne Publisers. Inc.)
    Yin, Ching yao
    1981,”The Bitter Struggle Between the KMT and the CCP,” Asia Survey, ⅩⅩⅠ:6, June.
    Young, Kenneth T.
    1968,Negotiating with the Chinese Communists: The United States Experience, 1953~1967,(New York: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Zimmerman, J. F.
    1986,“Populism Revived.”State Government, 58(Winter)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