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蘇玄德
Su, Hsuan-Te
論文名稱: 水墨之書寫性與繪製性探討:蘇玄德創作論述
The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in Chinese Water Ink: Hsuan-Te Su's Theory of Art
指導教授: 李振明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論文出版年: 2016
畢業學年度: 10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0
中文關鍵詞: 書畫同源有機融合書寫性繪製性數位科技
英文關鍵詞: Homogeneous origin of Chinese calligraphy and water ink painting, Organic integration, Calligraphically, Hybrid-painting, Digitalized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3934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71下載:1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主題「水墨之書寫性與繪製性探討:蘇玄德創作論述」,是為了更深入研究探討「現代水墨」創作的多元面相與創新的潛能,並使傳統水墨畫在當代得以延伸,本研究內容包含三大部分;
    一、水墨畫之書寫性特徵:重新深入探討中國傳統水墨畫的「書畫同源」,了解文人畫概念下的書畫特徵。傳統中國畫一向是「線條的雄辯」,黑色線條雄霸了上千年的主導地位,而由劉國松所創建的「白線的張力」線型新美學,再次引領時代潮流,建構水墨新傳統,也是石濤名言:「筆墨當隨時代」的最佳精神寫照。
    二、水墨畫之繪製性:闡述現代水墨畫「繪製性」的時代意義,試圖建立當代水墨的新傳統,探討水墨與數位科技的應用與實踐。
    三、東、西方書寫性或繪製性之相互影響:由劉國松、吳冠中、波洛克、克萊因等大師的作品,可以帶給我們什麼樣的新思維和啟迪,都是值得現代水墨畫家借鑒和深思的。

    當傳統水墨的「書法性線條」已非必然,冀望再為新時代的水墨創新提供新的柴火或能量時,一種使命感敦促筆者開始積極投入非筆墨語言的實驗和探索,除了改良傳統水墨的「繪畫性」外,更積極的採用「繪製性」(繪畫性+製作性)的方式,並嘗試將水墨與數位科技等融合為一體,期許自己能在水墨創作上有所突破,並為人類文化美術史留下一些時代的印記。

    關鍵字:書畫同源 有機融合 書寫性 繪製性 數位科技

    This dissertation explores the multifacetedness and innovation potential in “modern Chinese water ink painting” and incorporatesthe “traditional Chinese water ink painting” into the modern era. This dissertation includes three major parts:

    1. Explore the core conceptof traditional Chinese water ink painting: “the combination of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and study the painting and calligraphic features of Southern School. Moreover, “strength in line strokes” has dominated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water ink painting for thousands of years. However, this concept is now being challenged and revolved by Guosong Liu’s concept: “Influence of white lines”, which paves the way for a new era of Chinese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s and is similar to Tao Shi’s belief of “painting and creativity are shaped by the current era of thoughts”.
    2. A creative modern Chinese water ink painting involving non-traditional media and materials: explore how modern Chinese water ink painting could be combined with digital media and mediums to create new forms of hybrid works which could be a start of a new tradition.
    3. Influences and interactions between Chinese water ink paintings and Western art: in this study, we carefully exam how the master’s works shaped each other by examining the creative works of Guanzhong Wu, Guosong Liu, Jackson Pollock, Frank Kline, and others.

    Conclusion: at the time when traditional “linear” Chinese ink calligraphy is no longer the only and proper method of expression, the effort to provide new elements and hybrid methodologies to fuel the advancement of painting and hybrid works is inevitable. In the hope of incorporating digital media and medium in conjunction with
    traditional paintings, new forms of Chinese water ink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s are introduced here and shall bring impacts our society.
    Keywords:Homogeneous origin of Chinese calligraphy and water ink painting, Organic integration, Calligraphically, Hybrid-painting, Digitalized

    目 次 .......................................v 圖 次 ......................................v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2 第三節 研究與創作關係 ...............................3 第四節 名詞解釋 .......................................4 第二章 水墨畫之書寫性特徵 ...............................5 第一節 中國傳統水墨畫的書畫同源 .......................5 第二節 書法線條與書寫性藝術 ..............................13 第三章 水墨畫之繪製性 ..............................30 第一節 水墨「繪畫性」的藝術史回顧 ......................30 第二節 水墨「繪製性」的時代意義 ......................32 第三節 水墨與數位科技的應用 ..............................37 第四章 東、西方書寫性或繪製性的交互影響 ..............48 第一節 抽象表現主義對中國書寫性的借鑒 ..............48 第二節 一九六○年生發之現代水墨 ......................56 第三節 吳冠中與劉國松之比較探討 ......................59 第五章 創作理念與作品分析 ..............................64 第六章 結論 .....................................126

    一、 專書
    1. (唐) 張彥遠,〈敘畫之源流〉,《歷代名畫記》卷一,(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63年)。
    2. (宋) 郭若虛,《圖畫見聞誌》,(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63年)。
    3. (宋) 歐陽修,〈盤車圖〉,《歐陽文忠公集》,(台北:四部叢刊‧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4. (元)湯垕,〈畫鑒〉,《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冊814,(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5. 清聖祖敕撰,《佩文齋書畫譜》卷十七,(台北:新興出版,1969年)。
    6. (清)石濤,〈變化章第三〉,潘運告主編,《清人論畫》,(湖南:湖南美術出版社,2004 年)。
    7. 俞崑,《中國畫論類編》,(台北:華正書局(上冊),1984年)。
    8. 王源東,〈特殊技法在水墨畫創作中的重要性〉,《台灣當代水墨特殊技法》,(新北市:全華圖書,2013年)。
    9. 王遜,《中國美術史》,(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89年)。
    10. 田青、聞斌譯;莊育旺、羅淑君編,《西洋繪畫2000年,6 二十世紀繪畫》,(台北:錦繡出版,2001年)。
    11. 何恭上,《西洋繪畫史》,(台北:藝術圖書公司,1993年8月)。
    12. 何恭上,《現代繪畫叢談》,(台北:藝術圖書公司,1977年7月)。
    13. 吳冠中,《吳冠中文集》,(中國:文匯出版社,1998年)。
    14. 吳冠中,《望盡天涯路 ─ 吳冠中回憶錄》,(台北:萬象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
    15. 吳冠宏,《魏晉玄義與聲論新探》,(台北:里仁書局,2006年)。
    16. 李振明,〈是傳統也是創新—當代水墨畫特殊技法的研探意義〉,《台灣當代水墨特殊技法》,(新北市:全華圖書,2013年)。
    17. 李振明,〈革命與復興—劉國松繪畫從破到立建構水墨新傳統的使命〉,《革命‧復興—劉國松繪畫大展》,(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14年)。
    18. 李霖燦,〈中國繪畫的六法新論〉,《中國畫史研究論集》,(台北:商務印書館,1983年)。
    19. 胡客敏,《國畫六法》,(台北:歐亞出版社, 1963年)。
    20.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輯委員會編,《宋代書畫冊頁名品特展》,(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95年)。
    128
    21. 彭修銀,〈中國文人畫美學傳統〉,《墨戲與逍遙》,(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22. 曾坤地,《白線的張力》序文,(台北:名山藝術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
    23. 黃永川主編,《吳冠中畫展圖錄》,(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1997年)。
    24. 楊渡主編,《劉國松─藝術的叛逆‧叛逆的藝術》,(台北:南方家園文化,2012年)。
    25. 劉思量,《中國美術思想新論》,(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1年)。
    26. 潘天壽,《潘天壽畫論》, (台北:華正書局,1986年)。
    27. 蕭瓊瑞,《激盪‧迴游─台灣近現代藝術11家》,(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4年)。
    28. 蘿斯.狄更斯 (Rosie Dickins),朱慧芬譯,《現代藝術,怎麼一回事-教你看懂及鑑賞現代藝術的30種方法》,(台北:三言社,2006年12月)。
    29. 帕斯卡‧梅西耶 (Pascal Mercier),趙英譯,《里斯本夜車Nachtzug nach Lissabon》,(台北:野人出版,2013年)。
    30. 高居翰 (James Cahil),李渝譯,《中國繪畫史》,(台北: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4)。
    二、 期刊、論文
    1. 李宗仁,〈繪畫語言的建立-以油桐花繪畫創作為例〉,《書畫藝術學刊》第10期,(台北:臺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系, 2011年)。
    2. 王靜、吳衛,〈美國滴畫大師傑克遜.波洛克作品探析〉,《藝術與設計(理論)》第六期,(北京:中國美術出版總社,2009年)。
    3. 李振明,《南宋禪畫研究》,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1988年。
    4. 李振明主編,《「筆墨革命:歸素還真再出新貌」國際水墨學術論壇論文集》,(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2015年)。
    5. 參畏冬,〈談李嵩的創作思想〉,《故宮博物院院刊》第1期,(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83年)。
    6. 傑克遜 ‧ 波洛克的繪畫技法〉,《縱深五英尋》, (鹿鐳世界美術:1991年)
    7. 楊檉權,《網路符號與水墨書法的交會》,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研究所,2011年。
    8. 劉國興,〈尋找當代新樂園–劉國興現代水墨與科技對話〉,碩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2012年。
    9. 黎蘭,〈禪僧法常的觀音猿鶴圖及其流傳日本的畫蹟〉,《佛教藝術》第四期,(台北:佛教藝術雜誌社,1987年)。
    10. 蕭秀玟,〈從臺灣水墨發展中探討水墨批評之研究〉,《2010造形藝術學刊》,(台北:台灣藝術大學,2010年)。
    11. 蕭瓊瑞,〈臺灣現代水墨的類型分析〉,《現代美術》143,2009 年。
    129
    三、 網路資料
    1. (北宋) 蘇軾,《東坡題跋‧書摩詰〈藍關煙雨圖〉》,http://www.twword.com/wiki/%E8%A9%A9%E4%B8%AD%E6%9C%89%E7%95%AB%EF%BC%8C%E7%95%AB%E4%B8%AD%E6%9C%89%E8%A9%A9,2016/3/25。
    2. (東漢) 許慎,《說文解字》,http://www.shuowen.org/view/1936,2016/04/10。
    3. 〈CG〉,《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subview/4406/8281902.htm,2016/4/1。
    4. 〈Franz Kline 弗朗茨‧克萊恩〉,《藝術圖書館》,http://artemperor.tw/knowledge/2860/0,2016/3/1。
    5. 〈Mark Tobey〉,《維基百科》,https://en.wikipedia.org/wiki/Mark_Tobey,2016/3/17。
    6. 〈人物龍鳳帛畫〉,《中文百科在線》,http://www.zwbk.org/MyLemmaShow.aspx?zh=zh- tw&lid=132145,2016/3/20。
    7. 〈大愛無疆——香港首屆國際女性當代藝術展─參展藝術家推薦(二)〉,http://www.zhongzhi6.com/content-23116.html ,2016/3/5。
    8. 〈文人畫〉,《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6%87%E4%BA%BA%E7%94%BB,2016/3/19。
    9. 〈由燥而潤,人書俱老-談談franz-kline〉,《他方的他方》,http://blog.ailleurs-art.com/2010/11/%E7%94%B1%E7%87%A5%E8%80%8C%E6%BD%A4%EF%BC%8C%E4%BA%BA%E6%9B%B8%E4%BF%B1%E8%80%81-%E8%AB%87%E8%AB%87franz-kline/,2016/3/1。
    10. 〈抽象表現主義(Expressionnisme Abstrait)〉, http://abcd7513.pixnet.net/blog/post/262472060-%E6%8A%BD%E8%B1%A1%E8%A1%A8%E7%8F%BE%E4%B8%BB%E7%BE%A9(expressionnisme-abstrait),2016/3/1。
    11. 〈抽象表現主義〉,《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8A%BD%E8%B1%A1%E8%A1%A8%E7%8F%BE%E4%B8%BB%E7%BE%A9,2016/3/1。
    12. 〈個人電腦〉,《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AA%E4%BA%BA%E7%94%B5%E8%84%91,2016/3/30。
    13. 〈特別專欄【我的插畫小秘技-董十行篇】〉,http://page.inhou.com/?id=justdrawit,2016/4/2。
    14. 〈紐約客The NewYorker〉,《 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B4%90%E7%B4%84%E5%AE%A2,2016/3/18。
    130
    15. 〈張旺,南開教授用電腦畫中國畫〉,《南開大學新聞網》,http://news.nankai.edu.cn/mtnk/system/2013/07/07/000133500.shtml,2016/3/30。
    16. 〈曹衣出水〉,《百度百科》, http://wapbaike.baidu.com/view/442560.htm?adapt=1& ,2016/3/10。
    17. 〈隋唐繪畫〉,《中華博物》,http://www.gg-art.com/draw/times/index_b.php?tid=50,2016/3/15。
    18. 〈董十行-數位繪圖展 【素描旅人】〉, http://www.kingcarart.org.tw/?opt=exhibit&id=131,2016/3/9。
    19. 〈董小明〉,《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subview/793094/7860295.htm,2016/3/5。
    20. 〈劉國松:中國畫還不夠熱 應該做一個文藝復興〉,http://www.macaocaee.com/index.php?s=/home/article/detail/id/3133.html,2016/3/20。
    21. 〈劉國興現代水墨個展「畫境‧心境‧情境──2004」〉,《壢新醫院─藝術生活館》,http://www.landseedhospital.com.tw/lishin/about_art/art_life01.php?module=08050103&id=450,2016/3/5。
    22. 王哲雄,〈潛移地氣水火之形.默化柔縷絲線之象─鄭麗雲的藝術〉,《名山藝術》,http://www.mingshanart.com/leigh-reivew-1/,2016/5/15。
    23. 孟雅詩,〈劉國松憶吳冠中:他在兩張床間架板子作畫〉, http://big5.taiwan.cn/twrwk/ywysh/201207/t20120710_2819074.htm,2016/3/27。
    24. 姚最,《續畫品》,維基文庫,https://zh.wikisource.org/zh-hant/%E7%BA%8C%E7%95%AB%E5%93%81,2016/3/19。
    25. 劉國松,〈先求異,再求好 ─ 李君毅的藝術創作〉,《名山藝術》,http://www.mingshanart.com/-lee-chun-yi-review1/,2016/3/20。
    26. Teresa L.C. Huang ,〈Franz Kline〉,《Chapter on Life in San Jose》,http://teresalchuang.blogspot.tw/2015/01/franz-kline.html,2016/3/1。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