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楊博鈞
Po-Chun ,Yang
論文名稱: 成癮與耽溺─「嗎啡」系列繪畫創作論述
Addiction and Indulgence ─ Creation of the “Morphine”Series Painting
指導教授: 蘇憲法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論文出版年: 2013
畢業學年度: 10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00
中文關鍵詞: 再現同質性成癮照相寫實數大之美
英文關鍵詞: representation, homogeneity, addiction, photorealism, beauty of the masses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74下載:1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要

    我們將耗盡心神於微妙的運思,且將無數沉重的骨架拆毀重建,
    在偉大的「創造品」出現之前,為此,陰慘的慾望使我們悲泣……。
    ──波特萊爾

    「嗎啡」系列敘述的是筆者對於自身喜好的沉迷陷溺、感受物質的歡愉為創作中心,在創作過程中發現內在真實的自我,不斷找尋生活的意義,在自我和記憶的兩端搭建起一座往來記憶彼端的通道,且透過描繪照片的過程不斷反芻過往的知覺感受,讓記憶、知覺經驗和自我消融於一體,沉浸於不可復得的那段日子。
    本次研究主要探討平面繪畫的延伸表現和創作形式,內文共分為六章討論,第一章為創作的出發點,簡述筆者的創作發想,透過描寫照片表現對於喜好事物的成癮、耽溺,以及感官知覺的記憶回溯。第二章為本論文的文獻探討,從遠古時代的繪畫表現至近代攝影術發明後的繪畫困境與出路,探討美術史上幾個重大時代的繪畫再現意義,並導引至攝影術與照相寫實的發展。第三章以七0年代的照相寫實藝術家為探討對象,分析各個藝術家的表現手法和創作題材。第四章探究作品創作、形式、內容,以及創作技法與媒材的介紹,探討有關感官的愉悅以及數大的美感,並探討照相寫實表現手法的延伸運用與功能轉換。第五章為筆者的創作研究,講述筆者作品的創作理念和表現手法。第六章為本次研究的結論,歸納筆者近幾年的創作歷程和感想,探討系列作品的演變、感官的深刻體驗和自我繪畫歷程的展望與追尋。

    Abstract
    We shall wear out our souls in subtle schemes
    And we shall demolish many an armature
    Before contemplating the glorious Creature
    For whom a tormenting desire makes our hearts grieve!
    —Charles Baudelaire, "La mort des artistes"
    (tr. William Aggeler)

    The core idea of the Morphine series is to depict my addiction and indulgence as well as material pleasures. Throughout the creation of the series, by discovering my true inner self and seeking the meaning of my life, a gateway was built between the self and the memory, and the process of painting set me to ruminate over my past perceptions and feelings, melding together my memory, sensory experience and self deep into the old days that cannot be regained.
    This study, set out in six chapters, focuses on an extension in expression and form of painting. Chapter 1 introduces the beginning of the creation of the Morphine series by briefly reviewing my original conception of conveying addiction, indulgence and sensory flashbacks through photographic depictions. Chapter 2 is the literature review, which discusses the implication of artistic representation in several important eras in the history of art, from the expressions of ancients painting to the dilemmas of modern painting after the invention of photography, and draws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photography and photorealism. Chapter 3 discusses several photorealist artists in 1970s and analyses the techniques and themes in their works. Chapter 4 introduces the creation, form and content of the Morphine series as well as the techniques and media adopted in the paintings, with discussions on sensory pleasures, the beauty of the masses and the extended applications and appropriations of photorealistic techniques. Chapter 5 further describes the concept of each painting and the techniques used. Chapter 6 concludes the study with a review of my works in recent years, examining the evolution among different series and the profound sensory experience therein.

    目次 摘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3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4 第四節 研究與創作關係 5 第五節 名詞解釋 6 第二章 學理基礎探討 8 第一節 擬真與再現 8 一、洞穴壁畫 8 二、文藝復興前後 11 三、荷蘭小畫派 15 第二節 機械複製時代的繪畫 17 一、攝影簡史 17 二、攝影術發明後的繪畫 20 三、普普藝術 22 四、照相寫實主義 23 五、紀錄方法的改變 26 第三章 照相寫實藝術家及藝術創作 28 第一節 西方照相寫實藝術家 29 一、查克‧克羅斯 29 二、拉爾夫‧戈因斯 31 三、查爾斯‧貝爾 33 四、理查‧艾斯諦斯 34 五、傑哈‧李希特 35 第二節 台灣照相寫實藝術家 37 一、夏陽 37 二、姚慶章 38 三、韓湘寧 39 四、黃銘昌 41 五、司徒強 43 六、卓有瑞 44 第四章 創作內容、形式及媒材技法運用 46 第一節 創作內容 46 一、感官之愉悅 46 二、創作思考 49 第二節 創作形式 50 一、照相寫實的延伸 50 二、數大之美 52 第三節 媒材與技法運用 59 一、油畫媒材的運用 59 二、創作技法運用 60 第五章 作品解說及分析 63 第六章 結論 86 圖錄 88 參考書目 98

    參考書目

    一、中文書目
    1.王受之 著,《世界現代美術發展》,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1
    2.朱光潛 著,《談美》,台南:文國書局,1994
    3.朱佩儀、謝東山 著,《台灣寫實主義美術1895─2005》,台北:典藏藝術,2006
    4.吳靜吉 等編著,《心理學(上冊)》,台北:國立空中大學,1989
    5.李美玲 著,《台灣現代美術大系‧西方媒材類:超寫實風繪畫》,台北:文建會,2004
    6.李美蓉 著,《視覺藝術概論》,台北:雄獅圖書公司,1993
    7.何恭上 著,《西洋繪畫導覽─希臘羅馬神話》,台北:藝術圖書公司,1998
    8.南庶熙 著,《康德哲學大綱》,台北:正文書局,1971
    9.徐志摩 著;林文慧 選輯,《徐志摩散文小說選》,台北:國家出版社,2001
    10.高千惠 著《當代文化藝術澀相》,台北:藝術家出版社,1996
    11.章光和 著,《攝影不是藝術》,台北:田園城市,2005
    12.陳辭 著,《中國名畫家全集〈10〉董其昌》,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4
    13.曹小鵬、杭間 主編,《視覺革命:觀看的現代藝術史》,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0
    14.黃清連 著,《酒與中國文化》,台北:文建會,1994
    15.楊識宏 著,《現代美術新潮》,台北:藝術家出版社,1987
    16.劉譯昌、高業榮 等著,《台灣美術史綱》,台北:藝術家,2009
    17.劉惠媛 著,《沒有圍牆的美術館》,台北:幼獅文化,2002
    18.廖炳惠 著,《吃的後現代》,台北:二魚文化,2004
    19.謝宿蓮 著,《科技與藝術的美學超連結》,台北:鴻霖國際,2006

    二、中譯書目
    1.亞瑟‧丹托 著;林雅琪、鄭惠雯 譯《在藝術終結之後:當代藝術與歷史藩籬,台北:麥田出版社,2010
    2.安格莉卡、吉勒斯 著;Chu, Ji-rong 譯《二十世紀情色藝術》,英國:塔森出版,1999
    3.克里斯多佛 著;陸加佳 譯,《美國攝影圖片製作工藝專業教程》,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6
    4.大衛‧柯特萊特 著;薛絢 譯,《上癮五百年》,台北:立緒出版社,2002
    5.黛安‧艾克曼 著;莊安祺 譯,《感官之旅--感知的詩學》,台北:時報出版社,2007
    6.宮布利希 著;雨云 譯,《藝術的故事》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08
    7.嘉門安雄 著;呂清夫 譯,《西洋美術史》台北:大陸書店,1975
    8.約翰‧柏格 著;吳莉君 譯,《觀看的方式》,台北:麥田出版,2005
    9.卡布羅 著;徐梓寧 譯,《藝術與生活的模糊分際》,台北:遠流出版社,1996
    10.康丁斯基 著;吳瑪悧 譯《藝術的精神性》,台北:藝術家出版社,1995
    11草間彌生 著;鄭衍偉 譯,《無限的網:草間彌生自傳》台北:木馬文化出版,2011
    12.梅耶 著;貓頭鷹編譯小組 譯,《藝術名詞與技法辭典》,台北:貓頭鷹出版,2005
    13.瑪莉塔、卡萊特 著;陳品秀 譯《觀看的實踐:給所有影像世代的視覺文化導論》,台北:臉譜出版,2009
    14.波特萊爾 著;杜國清 譯,《惡之華》,台北: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11
    15.普魯斯特 著 徐和瑾、周國強 譯,《追憶似水年華─在斯萬家那邊》,台北:聯經出版社,1992
    16.羅蘭巴特 著;許綺玲 譯,《明室‧攝影札記》,台北:台灣攝影工作室出版,1997
    17.蘇珊‧桑塔格 著;黃燦然 譯,《論攝影》,台北:麥田出版,2010

    三、期刊論文
    1.王大用 著,《復興崗學報61期〈「超寫實主義」繪畫發展的研究〉》,台北:復興崗學報,1997
    2.楊熾宏 著,《藝術家132期〈從「五月」到紐約─韓湘寧移居紐約後的繪畫〉》,台北:藝術家,1986
    3.龐增瀛 著,《藝術家050期〈夏陽的動像寫實〉》,台北:藝術家,1980
    4.吳嘉瑄 著,《今藝術189期〈揭示另一種「真實」:李希特(Gerhard Richter)的繪畫藝術〉》,台北:今藝術,2008

    四、網路資源
    1. http://hep.ccic.ntnu.edu.tw/browse2.php?s=9 (2013/7/18 瀏覽)
    2.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3%A2%E6%99%AE%E8%97%9D%E8%A1%93 (2013/11/24瀏覽)
    3. http://en.wikipedia.org/wiki/Henri_Cartier-Bresson       (2013/7/18瀏覽)
    4.https://www.facebook.com/notes/%E4%BB%8A%E8%97%9D%E8%A1%93-artco/%E4%BB%8A%E8%97%9D%E8%A1%9312%E6%9C%88%E8%99%9F%E5%B0%88%E9%A1%8C-%E7%94%B1%E6%9D%8E%E5%B8%8C%E7%89%B9%E5%85%A8%E6%99%AF%E8%AB%87%E8%B5%B7/326768500668020(2013/11/31瀏覽)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