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鄒昕航 Hsin-hang,Tsou |
---|---|
論文名稱: |
萬物有靈之漢字造型創作研究 A Study of Chinese Characters about The Concept of Everything-having-its-life |
指導教授: |
林磐聳
Lin, Pang-Soong 林俊良 Lin, Chun-Lia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
論文出版年: | 2008 |
畢業學年度: | 96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98 |
中文關鍵詞: | 萬物有靈 、漢字 、造型 、設計 |
英文關鍵詞: | Everything-having-its-life, Chinese character, Form, Design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88 下載:17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試圖從萬物皆有靈性的思維中探索「靈」的造型形式,以此照應於漢字創作之中,將無生命的字符活化,成為生物或是具生物特質的「靈」。第二章文獻探討部分,首先自萬物有靈相關理論探索其思想根源與影響層面,進而定義萬物有靈的概念與範圍,並將漢字造形相關學理作一探討,以了解漢字造形創作之基本原則。第三章為本論文主要論述部份,將萬物有靈相關造形作收集分析,得出之造型手法為:原型、象徵、變形三者;並將相關的漢字造形創作整理歸納,以展現漢字造形的靈力。第四章則為創作主題與作品解析,以自然與動物為題,發展出一系列的漢字造形,並將之應用於海報或月曆等設計項目中。
萬物有靈在設計領域還有很多的發展空間,不只是平面設計上的應用廣泛,在多媒體或立體上也有許多的創作可能性,甚至在商業設計中,也已廣泛為人所用。本論文選擇以漢字作為媒材,用作以表現萬物有靈的思想,乃因其數量龐大、題材豐富,而且象形字的圖像化特質,更增加它在造型創作上的可看性。
This study attends to discover the forms of life from the thought of everything-having-its-life. Life is applied to designs of Chinese characters, while un-living characters are transformed into new creatures or living forms alike creatures. First I would seek the origin and influences of related theories about everything-having-its-life, and then define the concept and ambits it. Afterwards I would discuss related theories about the Chinese character, in order to realize tree principles of designing Chinese characters, which are archetype, symbol and deformation. The main discussion is aimed to collect and analyse features showing the life, while I developed Nature and Animals two series of Chinese characters, and applied to design items such as posters and calendars later.
There are still many possibilities in developing designs of everything-having-its-life. It is put in use widely not only in graphic design but also in media and three-D forms, even in commercial design. Because of the advantages of amount, aplenty subjects and hieroglyphic iconography, the Chinese character is chosen as the expression to the thought of everything-having-its-life in this study. They bring much more richness in creating forms of Chinese characters.
參考書目
1. 于錦繡、于靜,2006,靈物與靈物崇拜新說,北京:宗教文化屸版社
2. 王宏源,1997,字裏乾坤-漢字的形體源流,臺北:文津出版社
3. 王國芳、郭本禹著,1997,拉岡,臺北:生智
4. 何九盈、胡雙寶、張猛,1995,中國漢字文化大觀,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5. 呂勝中,1997,覓魂記,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
6. 呂勝中,2001,意匠文字-龍‧鳳卷,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
7. 李梵,1999,詞語春秋-漢語文化暢談叢書之二,北京:中國檔案出版社
8. 李梵,2002,文字的故事,臺中:好讀出版
9. 李叢芹,2007,美術學博士論叢-漢字與中國設計,北京:榮寶齋出版社
10.余培林 註譯 劉振強 注音,1990,新譯老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
11.沈錫倫,2001,民俗文化中的語言奇趣,臺北:臺灣商務
12.杉浦康平 著 李建華、楊晶 譯,2000,造型的誕生,臺北:雄師美術
13.杉浦康平 著 莊伯后 譯,2005,亞洲的圖像世界:萬物照應劇場,臺北:雄師美術
14.杉浦康平 著 李建華、楊晶 譯,2006,亞洲之書‧文字‧設計-杉浦康平與亞洲同人的對話, 臺北:網路與書
15.杭間、何潔、靳埭強主編,2005,歲寒三友-中國傳統圖形與現代視覺設計,濟南:山東畫報
16.林西莉 著 李之義 譯,2006,漢字的故事,臺北:貓頭鷹出版社
17.林成滔,1998,字裏乾坤-漢語文化暢談叢書,北京:中國檔案出版社
18.阿辻哲次 著,高文漢 譯,2005,圖說漢字的歷史,濟南:山東畫報
19.官振萱,2007,創意亞洲現場:探索十大設計帥的創意力,臺北:天下雜誌
20.洪英聖,1993,臺灣先住民腳印:十族文化傳奇,臺北:時報文化
21.南懷瑾,1991,老子他說,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
22.施翠峰,2000,臺灣原始宗教與神話,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譯組
23.高豐,2006,中國設計史,台北:積木文化
24.原研哉 著 黃雅雯 譯,2005,設計中的設計,臺北:磐築創意
25.袁珂,1991,中國神話史 ,臺北:時報文化
26.袁珂,1996,袁珂神話論集,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
27.陳懷恩,2008,圖像學:視覺藝術的意義與解釋,臺北:如果出版
28.黃澤新,1995,中國的鬼文化,臺北:幼獅
29.傅才武,1999,中國人的信仰與崇拜,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30.張道一 編,1992,中國民間美術:文化國寶,臺北:英文漢聲
31.張道一,1996,美哉漢字:傳統民間美術字,臺北:漢聲雜誌社
32.靳之林,1993,瓜瓞緜緜,臺北:漢聲雜誌社
33.靳之林,2004,中國民間美術,北京:五洲傳播出版社
34.葉怡君,2006,妖怪玩物誌,臺北:遠流
35.葉孝忠,2007,亞洲風格時代Creative Asia:新加坡‧曼谷‧香港三城市創意產業的崛起vs.11位設計師的創意之路,臺北:田園城市文化事業
36.詹偉雄,2005,美學的經濟,臺北:風格者出版
37.劉達臨,2005,浮世與春夢:中日性文化的發展與演進,臺北:八方出版
38.蔣勳,2003,美的沈思:中國藝術思想芻論,臺北:雄獅
39.蕭登福,2002,道教與民俗,臺北:文津出版社
40.聞一多,1993,聞一多全集,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
41.劉濤,2007,字裡千秋:古代書法,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42.劉達臨、胡宏霞,2005,雲雨陰陽:中國性文化象徵,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43.Carl G.Jung 主編,龔卓軍譯,1999,人及其象徵,臺北:立緒文化
44.Edward Burnett Tylor著,連樹聲 譯,2005,原始文化:神話、哲學、宗教、語言、藝術和習俗發展之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45.Lucien Levy-Bruhl著,丁由譯,2001,原始思維,臺北:臺灣商務
論文期刊
1. 沈郁珊,2006,擬人化產品之意象探討,大同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2. 羊文漪,2007年2月,抽象概念具象/擬人化的視覺表現,藝術欣賞,第3卷,第1期,頁97-102。
3. 林文彥,2007年9月,文化糾葛中的臺灣漢字設計,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第17卷,
第9期,頁16-27。
4. 黃忠天,1999年2月,談卦爻辭中的動物及其象徵意義,中華學菀,52卷,頁75-95。
5. 孫新周,2003年8月,生命體驗的象徵與神聖的崇拜,藝術家,第57卷,第2期,頁456-461。
6. 劉秋固,1999年4月,莊子的神話思維與自我超越的文化心理及其民俗信仰,中央研究院
民族學研究所期刊,85卷,頁179-204。
7. 樂蘅軍,1990,中國原始變形神話試探,變形神話-中國古典小說研究資料彙編,第2卷,
第23期,頁13-30,臺北:天一出版
網站資料
1. 神道教,大英百科全書,2008年,大英線上繁體中文版,
<http://wordpedia.eb.com/tbol/article?i=068589>
2. 靈魂,大英百科全書,2008年,大英線上繁體中文版,
<http://wordpedia.eb.com/tbol/article?i=070335>
3. 多神教,大英百科全書,2008年,大英線上繁體中文版,
<http://tw.britannica.com/MiniSite/Article/id00049505.html>
4. 神,維基百科,2008年,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7%A5%9E&variant=zh-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