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吳博逸
Wu, Bo-Yi
論文名稱: 大專體育師生對運動教育模式課程實施知覺之質性研究
A Qualitative Study on the Perception of Sport-Education Model for College Teacher and Students
指導教授: 林靜萍
Lin, Ching-Ping
口試委員: 潘義祥
Pan, Yi-Hsiang
掌慶維
Chang, Ching-Wei
林靜萍
Lin, Ching-Ping
口試日期: 2023/05/09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體育與運動科學系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 Sciences
論文出版年: 2023
畢業學年度: 11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51
中文關鍵詞: 體育教學模式師生知覺角色扮演
英文關鍵詞: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model, teacher-student perceptions, role play
研究方法: 參與觀察法主題分析半結構式訪談法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300541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81下載:1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緒論:Hargreaves (1996) 強調教師知覺是教育研究重要的探究領域,Harvey等人 (2020) 研究也指出現今體育教師對運動教育模式充滿熱情,但對於體育教師的知覺情形瞭解有限;另一方面,學生對於課程的知覺方能產生有意義的學習行為以及學習動機,同時影響教師的教學設計與行為,因此師生雙方的知覺有其研究之重要性。因此,本研究以某大專桌球專長的體育兼任講師以及111學年第一學期某國立大專院校之修課學生為研究對象,了解其以運動教育模式實施一學期的知覺情形,以做為未來實施運動教育模式教學時之參考。
    研究方法:以半結構式訪談蒐集資料,並以主題分析法進行資料分析。
    研究結果:一、運動季授課前:教師與學生對於體育課成有不同之背景經驗。二、運動季前期:教師與學生對於運動教育模式的看法抱有不同期望,在課程中也遭遇不同困境。三、運動季中期:教師與學生對於運動教育模式的有不同知覺感受,在課程中期也遭遇不同困境,並且有了心境上的轉變。四、教師與學生對於運動教育模式課程給予不同評價,在課程後期也遭遇不同困境,師生之間也有不同的心境轉變。
    結論:一、教師與學生在授課前對於體育課之背景經驗不同;二、教師與學生對於運動教育模式整體課程內容表示認同;三、教師與學生在運動教育模式課程中仍存在許多困難;四、運動教育模式課程對於師生心境有正向轉變。
    建議:未來可了解教師與學生的背景經驗與特質是否對知覺有所影響,也可了解更完善的課程設計是否對知覺有所影響。研究者可以深入探究本研究所提出困境之解決方案以及不同角色扮演工作在不同學習階段的知覺情形,同時可針對教師互動議題進行深入探討。

    Introduction: Hargreaves (1996) emphasized that teachers' perceptions are an important area of inquiry in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Harvey et al. (2020) also pointed out that today's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are enthusiastic about the sports education model, but have limited understanding of the perceptions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On the other hand,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the curriculum can generate meaningful learning behaviors and motivation, and affect teachers' teaching design and behaviors, so the perceptions of both teachers and students are important to study. Therefore,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with a part-time physical education instructor at a college specializing in billiards and students in the first semester of the 111th academic year at a national college to understand their perception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ports education model for one semester, in order to serve as a reference for the futur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ports education model.
    Methodology: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were used to collect data, and data analysis was conducted by thematic analysis.
    Results: 1. Before the sports season: Teacher and students had different background experiences of physical education. 2. Pre-season: Teacher and students had different expectations of the sports education model and encountered different dilemmas in the curriculum. 3. Mid-Season: Teacher and students had different perceptions of the sport education model and encountered different dilemmas and changes in their state of mind in the middle of the course. 4. Teacher and students had different evaluations of the sports education model and encountered different dilemmas in the latter part of the course, and also had different changes in their state of mind.
    Conclusion: 1. Teacher and students had different background experiences in physical education before the course; 2. Teacher and students agreed on the overall curriculum content of the sports education model; 3. Teacher and students still had many difficulties in the sports education model curriculum; 4. The sports education model curriculum had positive changes on teachers' and students' state of mind.
    Suggestions: In the future, we can figure out whether teachers' and students' background experiences and characteristics impact on perceptions, and whether better curriculum design has an impact on perceptions. Researchers can explore in depth the solutions to the dilemmas presented in this study and the perceptions of different role-playing tasks at different learning stages, as well as the issues of teacher interaction.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6 第三節 研究範圍及限制 7 第四節 名詞釋義 8 第貳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大專體育課程 9 第二節 運動教育模式理論及相關研究 13 第三節 運動教育模式知覺相關研究 21 第參章 研究方法 24 第一節 研究架構 24 第二節 研究流程 25 第三節 研究參與者 28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工具 29 第五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 30 第六節 研究信效度 32 第七節 研究倫理 33 第肆章 結果與討論 34 第一節 運動教育模式運動季授課前之師生背景經驗 34 第二節 運動教育模式運動季前期之師生知覺情形 40 第三節 運動教育模式運動季中期之師生知覺情形 55 第四節 運動教育模式運動季後期之師生知覺情形 70 第五節 綜合討論 85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94 第一節 結論 94 第二節 建議 97 參考文獻 99

    干若佳 (2018)。運動教育模式應用於國小學童巧固球教學之行動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方進隆(1999)。運動與睡眠品質之探討。中華體育,11(2),98-108。

    王文宜、陳毅芬、周麗卿 (2015)。運動教育模式對排球技能學習成效及學習動機之影響。運動與健康研究,4(1),39-47。

    王宏義(2008)。大專足球體育課程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臺中教育大學體育學系系刊,(3),15-20。

    王亭文 (2020) CDIO 工程教育模式應用於大專體育課程的可行性。大專體育,(154),1-11。

    王品心 (2016)。運動教育模式對國中學生籃球學習效果之影響 [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

    江麗卿 (2016)。運動教育模式融入體育課對高職生團隊凝聚力與動作技能之影響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

    吳秀雲 (2012)。運動教育模式應用於國小樂樂棒球教學之行動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吳明安 (2004)。運動教育模式應用在大專體育課程之規劃。大專體育,(73),32-40。

    吳秋燕、李建平 (2021)。大專桌球課程融入運動教育模式對於共通職能的影響。臺中科大體育學刊,(17),81-91。

    李建霖 (2013)。學習滿意度之定義及相關理論研究。屏東教大體育,(13),101-107。

    李淑芳、錢桂玉、王秀華 (2014)。臺灣肥胖學童體育課學習經驗之多重個案研究。體育學報,51(2)。

    李蕙貞 (2001)。休閒活動之海外自助旅行-以紐西蘭為例。雲科大體育,(4),39-43。

    李鎮哲 (2010)。運動教育模式對國小學童動作技能學習效果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杜亞田 (2011)。運動教育模式應用於「夜光天使點燈專案計畫」桌球教學之行動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尚憶薇 (2017)。校園體育教學、體育活動與體育行政之配合策略-以國立東華大學體育課程為例。學校體育,(163),15-22。

    林介全 (2015)。運動教育模式實施於國小五年級體育課之行動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林保源、洪大程、吳榮文 (2011)。臺灣地區大專院校學生替課休息意願與滿意度之研究。休閒運動保健學報,2,12-29。

    林桓慶 (2020)。以圖畫分析國小學童運動教育模式排球課程之學習知覺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林章榜 (2007)。運動教育模式對提昇運動期望與價值信念之研究。體育學報,40(3),115-127。

    林靜萍 (2009) 。運動教育模式在國中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應用之行動研究。臺灣運動教育學報,3(2),1-21。

    邱稚瑋 (2007)。合作學習融入運動教育模式在高中生排球學習成效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洪乙瑄 (2018)。運動教育模式應用於國小學童桌球教學之行動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翁國興 (2006)。運動教育模式介入在國小五年級學生排球教學上學習效果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

    馬雙男、林靜萍 (2016)。大學體育專家教師教學信念對課堂氣氛之個案研究。臺灣運動教育學報,11(1),15-34。

    高俊傑 (2019)。不同教學策略對籃球選修課程大學生學習動機之影響。臺灣運動教育學報,14(2),43-57。

    高詠強 (2020)。運動教育模式實施於體育課對國中生學習動機與學習效果之影響。交大體育學刊,16,1-12。

    張春興 (1991)。張氏心理學辭典(第二版)。臺北市:東華書局。

    張春興 (1994)。現代心理學。臺北市:東華書局。

    張筱玫 (2009)。運動教育模式融入TGfU應用於樂樂棒球之行動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莊哲偉 (2020)。運動教育模式融入大專桌球教學對於課程滿意度與學習成效之差異。交大體育學刊,16,01-12。

    莊哲偉 (2021)。大專桌球課程融入運動教育模式對於共通職能的影響。臺中科大體育學刊,(17),81-91。

    許富淑 (2013)。游泳初學者技巧教學之探討。學校體育,138,74-83。

    許富淑、黃美雪 (2013) 。輔仁大學學生運動參與現況調查之研究。輔仁大學體育學刊,12,111-126。

    連婉珍、掌慶維 (2013)。體育師資生對運動教育模式之知覺探討。休閒與社會研究,8,1-18。

    郭彥成 (2005)。運動教育模式對學生學習效果之研究-以大學體育桌球教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郭滿州、曾智豐 (2003)。運動教育模式與傳統體育教學對國小學童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影響之研究。大專體育學術專刊,(92),196-205。

    郭馥滋 (2019)。創意教學-樂趣化大學體育課程,學校體育,175,56-69。

    陳文長(1995)。大學生對運動性休閒參與動機量表之信度與效度分析。國立體育學院論叢,4(2),109-122。

    陳文亮(2004)。運動教育模式在國小學生學習效果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

    陳政吉 (2011)。運動教育模式學生教練角色扮演與小組互動之行動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陳昭宇 (2004)。運動教育模式對學生技能學習與學習態度之影響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陳偉瑀 (2011)。自我監控對不同程度學習者在桌球學習表現之研究。運動教練科學,23,27-41。

    陳敬能 、蔡蘇南 (2009)。大專學生參與體育課程學習動機之研究。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8 (1),P127 – 133。

    陳瑞辰、謝豐宇、潘定均 (2017)。臺灣大學生體育課程滿意度、休閒運動態度與休閒運動參與關係之探究。中華體育季刊,31(3),209–218。

    陳穎志 (2012)。運動教育模式小組同儕關係與籃球技能表現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陳穎志 (2018)。以圖畫分析國小學童之學習知覺:以運動教育模式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曾智檉 (2009)。探討大學生修習體育課程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之情形。休閒保健期刊,1,149-164.

    黃玉娟、王秀銀、周台英 (2017)。大專足球體育教學策略與樂趣化課程設計。大專體育,140,27-35。

    黃至賢 (2006)。運動教育模式對國小學童學習效果及人際關係影響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黃若飴 (2007)。桌球加轉弧圈球的技術分析與探討。大專體育,90,26-32。

    黃偉揚 (2017)。大學體育課程法令規範與必選修制度,大專體育,140,19-26。

    黃瑞峰、潘義祥、胡育霖 (2011)。國小學童對運動教育模式實施知覺之探討。臺東大學體育學報,14,1-14。

    廖智倩、闕月清 (2018)。中學師生對理解式球類教學實施知覺之探討。臺中教育大學學報,22(1),1-20。

    劉兆達 (2020)。大學生之運動能力及文化素養培養-以運動教育模式為例。大學教學實務與研究學刊,4(1),1-34。

    劉雅文、潘義祥、周宏室 (2015)。大專校院體育教學品質量表編製與驗證。大專體育學刊,17(1),18-29。

    歐宗明 (2014)。體育系統觀察工具建構流程之研究。臺灣運動教育學報,9(1),23-40。

    潘玉龍 (2017) 臺灣原住民學生在高等教育就學現況之評析。臺灣教育評論月刊6(6),9-16。

    潘義祥 (2017)。責任模式與運動教育模式整合的雙模式課程之實踐經驗與情意行為效益。臺灣運動教育學報,12(2),35-53。

    蔡明昌 (2010)。運動教育模式應用於國民小學體育教學之行動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鄭漢吾 (2019) 運動教育模式應用於大專羽球課之行動研究。臺中科大體育學刊,15,16-38。

    蕭明芳、林靜萍 (2010) 小組檔案評量運用於國小體育教學之行動研究—以運動教育模式為例。臺灣運動教育學報,5(1),67-91。

    賴建志 (2020)。個人與社會責任模式融入運動教育模式對學童人際關係探究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市。

    謝乃文 (2019)。運動教育模式應用於國小學童樂樂棒球教學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台中市。

    謝育臻 (2017)。運動教育模式在體育課課程設計與應用。國教新知,64(2),3-15。

    簡紅珠 (1992)。優質教學釋義與啟示。課程與教學,2(2),1-18。

    顏嘉生 (2005)。不同運動教育模式對學生學習效果之比較-以國小六年級巧固球教學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

    羅凱霖 (2019)。大專生在運動教育模式體育課中所體驗身體素養之探討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蘇懋坤、張國康 (2008)。大學生生活壓力與運動幸福感之研究。輔仁大學體育學刊,17,85-100。

    鐘聖校 (1993)。對科學教育錯誤概念研究之省思。教育研究資訊,2(3),89-110。

    Alderman, B. L., Arent, S. M., Landers, D. M., & Rogers, T. J. (2007). Aerobic exercise intensity and time of stressor administration influence cardiovascular responses to psychological stress. Psychophysiology, 44(5), 759-766.

    Alexander, K., & Luckman, J. (2001). Australian Teachersí Perceptions and Uses of the Sport Education Curriculum Model. European Physical Education Review, 7(3), 243-267.

    Araújo, R. M. F., Hastie, P. A., de Assunção Bessa Pereira, C. H., & Mesquita, I. M. R. (2017). The evolution of student-coach’s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in a combined use of sport education and the step-game-approach model.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 Pedagogy, 22(5), 518-535.

    Deenihan, J. T., & MacPhail, A. (2017). The influence of organizational socialization in preservice teachers’ delivery of sport education. Journal of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36(4), 477-484.

    Hargreaves, A. (1996). Revisiting voice. Educational Researcher, 25(1), 12-19.

    Harvey, S., Pill, S., Hastie, P., & Wallhead, T. (2020).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perceptions of the successes, constraints, and possibilities associated with implementing the sport education model.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 Pedagogy, 25(5), 555-566.

    Hastie, P. (1998). Applied benefits of the sport education model. 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Recreation & Dance, 69(4), 24-26.

    Hastie, P. A., & Buchanan, A. M. (2000). Teaching responsibility through sport education: Prospects of a coalition. 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 71(1), 25-35.

    Hastie, P. A., & Wallhead, T. (2016). Models-based practice in physical education: The case for sport education. Journal of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35(4), 390-399.

    Hastie, P. A., de Ojeda, D. M., & Luquin, A. C. (2011). A review of research on Sport Education: 2004 to the present.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 Pedagogy, 16(2), 103-132.

    Hastie, P., Hu, A., Liu, H., & Zhou, S. (2020). Incorporating Sport Education within a physical education sports club in China. Curriculum Studies in Health and Physical Education, 11(2), 129-144.

    James, A., Collier, D., & Brusseau, T. (2015). Preservice Physical educators' perspectives of sport education. The Physical Educator, 72(5), 342-358.

    Krishnasamy, H. N., Veloo, A., & Hooi, N. S. (2014). Perception of teachers towards media usage in teaching Mathematics in secondary schools. 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112, 1093-1098.

    Parker, M., & Curtner-Smith, M. (2012). Preservice teachers’ use of production and reproduction teaching styles within multi-activity and sport education units. European Physical Education Review, 18(1), 127-143.

    Penney, D., Clarke, G., & Kinchin, G. (2002). Developing physical education as a'connective specialism': Is sport education the answer?. Sport, Education and Society, 7(1), 55-64.

    Pill, S. (2008). A teacher's perceptions of the Sport Education model as an alternative for upper primary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ACHPER Australia Healthy Lifestyles Journal, 55(2-3), 23-29.

    Sinelnikov, O. A., & Hastie, P. A. (2012). College students' perspectives, goals, and strategies in sport education. 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 83(2), 245-254.

    Wahl-Alexander, Z., Curtner-Smith, M., & Sinelnikov, O. (2016). Influence of a purposefully negotiated season of sport education on one teacher and his pupils. European Physical Education Review, 22(4), 450-464.

    Wallhead, T., & O'sullivan, M. (2005). Sport education: Physical education for the new millennium?.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 Pedagogy, 10(2), 181-210.

    Wittrock, M. C. (1987). Teaching and student thinking.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38(6), 30-33.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