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韻
LIN, YUN
論文名稱: 許常惠師音樂作品之分析研究
Study of Musical Works of Hsu Tsang-Houei
指導教授: 許常惠
Hsu, Tsang-Houei
潘世姬
Pan, Shi-Ji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音樂學系
Department of Music
畢業學年度: 8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337
中文關鍵詞: 許常惠音樂作品音樂音韻學
英文關鍵詞: HSU TSANG-HOUEI, MUSICAL WORKS, MUSIC, PHONOLOGY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43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緒論」主要是闡明本論文的研究動機、相關研究以及文獻回顧、研
    究範圍與對象、研究方法、以及預期達成的研究目標。 本論文的研究
    範圍,是以許常惠的音樂創作為主,著重於音樂作品的分析與探討。
    要研究一個作曲家的音樂語言,勢必引發該如何探究他的音樂語法的問題
    ,這種情況必得藉著檢視他的音樂思想的脈絡,方能理出頭緒。 在「
    許常惠音樂歷程與作品創作背景」之中,依年代先後,分為「幼年及求學
    時期」、「創作初期—1959年之前的巴黎時代」、「1960至1979年的創作
    中期」、和「1980年至今的創作近期」等四節。 在「許常惠音樂作品
    分析」之中,採用譜面分析的研究方法,直接去讀解作品中的音樂形式和
    結構,來探討其音樂作品中各部份的細節,計分析有許常惠作品第5號《
    兩首室內樂的詩》之2—〈昨自海上來〉、作品第8號《兵車行》、作品
    第13號《葬花吟》、作品第14號《女冠子》、作品第16號《前奏曲5首》
    之4—〈思念的〉、作品第23號《楊喚詩12首》之9—〈船〉、作品第36號
    《百家春》、以及作品第43號《竇娥冤》等8部音樂作品。 本論文之
    音樂分析,是把作品中分成下列兩大部份來探討:一、是「音樂的形式」
    ,二、是「音樂的結構」。 第一大項「音樂的形式」此一部份中,分
    下列四個項目來探討:(一)音樂空間、(二)音樂語言、(三)音樂的
    時間與節奏、(四)音樂的音色。 「許常惠音樂作品表之建立」,包
    括「許常惠音樂作品年表」、「許常惠音樂作品樂譜及有聲出版表」、「
    許常惠音樂作品演出記錄一覽表」及「結語」,從中可看出許常惠的作品
    被社會接受的程度,以及音樂會舉行的組織結構等訊息。 「許常惠作
    曲風格與音樂思想之研析」這一章,旨在做進一步的歸納與探討。 經
    過歷時兩年半的研究,筆者認為許常惠的音樂思想,和他的音樂創作及研
    究工作,不僅有著密切關係,且以「汲取中國傳統音樂做為創作素材之理
    念」這一點最具代表性,構成他音樂思想的核心。利用固有的傳統音樂資
    產,重新賦予時代的新價值,使得民族音樂的氣質,得以在今日的音樂作
    品中得到傳承與再生,是許常惠在民族音樂研究工作中,進行思考的一大
    重點,這樣的思考對於其作曲風格的影響極為深刻。他放下留法學院派作
    曲家的身段,走向民間,投身於民歌採集與田野研究的工作,在採錄與研
    析的工作過程中,民間音樂獨特的美態,直接影響其音樂美學觀,並對作
    曲風格產生相當大的影響。 汲取中國傳統音樂的特質來支援創作靈感
    ,除了具象的作法之外,亦有抽象的,屬於哲學和精神內涵的層面,例如
    對於意境的追尋、氣韻的捕捉,常是中國音樂的基本訴求。許常惠吸納並
    汲取中國傳統與民間音樂文化中,具有啟發性的優點,力求在作品中保留
    傳統的特色、韻味和意境,創作出有個性、有創見的現代中國音樂作品。
    「結論」將許常惠對台灣作曲界的影響,以下列數方面來歸納:一、是新
    作曲手法的引進,二、是作曲團體的成立,三、是作曲人才的培養,四、
    音樂作品的啟示性。

    無法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