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謝雲青 |
---|---|
論文名稱: |
張曉風戲劇研究 |
指導教授: | 楊昌年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01 |
畢業學年度: | 89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372 |
中文關鍵詞: | 張曉風 、戲劇 、舊瓶新釀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79 下載:71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一共分為六章,第一章是緒論,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前人研究成果、研究方法、研究範圍與資料。第二章是創作論,說明張曉風生平經歷與文學創作、寫作觀、戲劇觀、思想淵源,發現作者的思想淵源、寫作觀、戲劇觀如何影響她的創作,並成為她劇作中的背景底色。第三章是題材論,說明張曉風戲劇常用的舊瓶新釀、本文互涉的手法,並從取材原典、改編情節、劇作主旨中來作各劇析解。作者偏愛採用「舊瓶新釀」的手法,從傳統古籍中取材,賦予現今時代的意義,雖是採用舊的典故,卻重新詮釋改寫,添加自己的意念思想,創造出嶄新的精神。第四章是藝術論,由古今中外的多方面視角,分析張曉風劇作中的形式結構、人物刻劃、表現手法,發現構築張曉風劇作的藝術形式、手法特色。第五章是意識論,發現張曉風各劇所涵括的議題都非常寬廣,並且切合社會需求,但是也有不變的主題,就是對人性人心的描寫刻劃、對世情百態的描繪、對宗教真理的執著、對生命理想的追尋。第六章是結論,說明研究成果、困境與發展。
一、專書
丁樹南譯(1967)《人物刻劃基本論》台北:文景。
方 寸(1978)《戲劇編寫法》台北:東大。
石光生譯(1978)《現代劇場藝術》台北:三越。
皮述民、邱燮友、馬森、楊昌年(1997)《二十世紀中國新文學史》台北:駱駝。
司馬遷(1968)《史記》台北:台灣商務。
朱介國編著(2000)《中西戲劇欣賞》台北:文經。
房玄齡等撰 杜寶元譯註(1992)《晉書》台北:綿繡。
林國源(1981)《現代戲劇批評》台北:聯鳴。
姚一葦譯註(1966)《詩學箋注》台北:中華。
姚一葦(1969)《戲劇論集》台北:開明。
姚一葦(1984)《戲劇與文學》台北:遠景。
姚一葦(1992)《戲劇與人生》台北:書林。
姚一葦(1992)《戲劇原理》台北:書林。
施叔青(1976)《西方人看中國戲劇》台北:聯經。
姜龍昭(1983)《戲劇編寫概要》台北:五南。
馬 威(1991)《戲劇語言》台北:淑馨。
馬 森(1991)《中國現代戲劇的兩度西潮》台北:文化生活新知。
馬 森(1994)《西潮下的中國現代戲劇》台北:書林。
孫惠柱(1994)《戲劇的結構》台北:書林。
張 庚(1987)《戲曲藝術論》台北:丹青。
曹其敏(1993)《戲劇美學》台北:五南。
陳炳良編(1994)《香港文學探賞》台北:書林。
曾永義(1998)《我國的傳統戲曲》台北:漢光。
黃美序(1995)《讀戲、看戲、談戲──戲劇欣賞》台北:三民。
傅得曼(H. E. Freeman)粱潔瓊譯(1990)《舊約先知書導論》台北:華神。
馮夢龍(1983)《警世通言》台北:文化。
楊師昌年(1988)《現代散文新風貌》台北:東大。
楊師昌年(1983)《話劇的創作鑑賞與批評》台北:中央文物。
劉義慶著;劉孝標註(1959)《世說新語》台北:藝文。
韓幼德(1985)《戲曲表演美學探索》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韓非著;張覺譯註(1996)《韓非子》台北:台灣古籍出版社。
二、學位論文
李皇良(1994)《李曼瑰和台灣戲劇發展之研究》
台北: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研究所理論組碩士論文。
于善祿(1996)《變與不變:一九七○年代台灣現代戲劇研究》
台北: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研究所理論組碩士論文。
倪婉萍(1999)《黃以功與基督教藝術團契》
台北: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研究所理論組碩士論文。
郭孟寬(1999)《七○年代劇場開拓者──張曉風與基督教藝術團契》
台北: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戲劇組碩士論文。
三、期刊論文
(依作者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李 昂(1981)〈談戲劇的多元媒體運用〉《中國論壇》14卷10期
何冠驥(1994)在〈《桃源夢》與《遠方有個女兒國》──當代中國反烏托邦文學的兩個路向〉(收錄在陳炳良編的《香港文學探賞》)
容世誠(1994)在〈「本文互涉」和背景:細讀兩篇現代香港小說〉(收錄在陳炳良編的《香港文學探賞》)
馬 森(1993/03)〈文化、語言、戲劇〉《表演藝術》5期,101。
馬 森(1993/06)〈別忘了觀眾是誰〉《表演藝術》8期,111。
馬 森(1993/08)〈如果我們用台灣國語寫戲〉《表演藝術》10期,108。
馬 森(1993/10)〈戲劇有必要自我放逐於文學之外嗎〉《表演藝術》12期,95。
馬 森(1995/04)〈詮釋與資料的對話──談當現代戲劇史的書寫問題〉《表演藝術》30期,78-92。
張隆溪(1999/02)〈烏托邦:世俗理念與中國傳統〉《二十一世紀》51期,95-103。
黃美序(1978/12)〈姚一葦戲劇中的語言、思想與結構〉《中外文學》7卷7期 49期,30-73。
黃美序(1978/8)〈對發展我國劇運的幾點芻議〉《幼獅文藝》48卷2期 296期,31-35。
黃美序(1978/7)〈關於當代中國戲劇的幾點觀感和建議〉《幼獅文藝》48卷1期307期,17-20。
黃美序(1980/11)〈顧往思來──對振興劇運的幾點「燭」見〉《幼獅文藝》52卷5期 323期,222-240。
黃美序(1984/8)〈民國五○~六○年之台灣舞臺劇初探〉《文訊》13期,119-136。
黃美序(1988/9)〈我對當代劇場的省思與建言〉《聯合文學》4卷11期 47期,113-120。
黃美序(1989)〈戲劇卷序〉《中華現代文學大系──臺灣1970~1989戲劇卷壹》台北:九歌出版社,3-27。
黃美序(1994/12)〈台灣小劇場拾穗〉《中外文學》二十三卷七期271期,6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