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黃美珠 |
---|---|
論文名稱: |
《入菩薩行‧靜慮品》研究 |
指導教授: |
王開府
Wang, Kai-Fu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06 |
畢業學年度: | 95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87 |
中文關鍵詞: | 入菩薩行 、菩提行經 、大乘集菩薩學論 、寂天 、靜慮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74 下載:73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在大乘佛教後期的修心典籍中,寂天(êntideva,685-763)所作之《入菩薩行》(Bodhicaryvatra)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對後世印度及西藏佛教影響至鉅。本論文從文獻、語言、思想史的角度研究《入菩薩行‧靜慮品》,以寂天所作《入菩薩行‧靜慮品》(Bodhicaryvatra Dhynapramit)之藏譯本(Byaº-chub-sems-dpaúi spyod-pa-la újug-pa bsam gtan bstan pa)、漢譯本(《菩提行經‧菩提心靜慮般若波羅蜜多》)為主要研究範圍。第一章「緒論」,說明本論文研究範圍、動機與方法、國內外對於《入菩薩行‧智慧品》相關研究成果,並簡述本文結構及論述脈絡;第二章「《入菩薩行‧靜慮品》作者及相關文獻問題探討」,先探究《入菩薩行‧靜慮品》的作者——寂天——在文獻中的相關記載、年代、著作、歷史地位及思想歸屬等問題。其次,介紹《入菩薩行‧靜慮品》現存之梵文本、各翻譯本及印藏相關注疏本。最後,對《入菩薩行‧靜慮品》進行論題考察,分析其構詞意義及論題整體內涵;第三章「《入菩薩行‧靜慮品》漢藏譯文檢討」,筆者選取《入菩薩行‧靜慮品》部分漢藏譯本差異之處,輔以梵文本之日譯、英譯以及各註解本,進行比對、檢討,並對近代四個漢譯本:釋隆蓮譯《入菩薩行論廣解》、釋如石譯《入菩薩行譯注》、釋明性譯《入菩薩行論——善解義海》、張惠娟譯《入菩薩行論》進行翻譯問題之檢討;第四章「《入菩薩行‧靜慮品》內容分析」,對《入菩薩行‧靜慮品》內容的兩大部分——斷止之相違品、修止之理——進行分析。在第一部份「斷止之相違品」中,討論至阿蘭若修行的原因、阿蘭若修行的殊勝處等相關問題。第二部分「修止之理」主要探討「自他相換」法門,對自他相換的內涵、意義、理論依據、實修方式等問題進行論述;第五章「《入菩薩行‧靜慮品》與《大乘集菩薩學論》的關係」,對同為寂天所作之《入菩薩行‧靜慮品》與《大乘集菩薩學論》進行對照,藉由二書之比對、互補,更清楚呈顯出寂天菩薩行中有關禪定的主張。其後,並整理出《大乘集菩薩學論》與禪定相關的〈說阿蘭若品〉、〈治心品〉、〈念處品〉中所引用之經典;第六章「結論」,總結本論文之研究成果,並檢視本論文之不足及未來研究之展望。
參 考 文 獻
說明:
一、文獻編排方式
1. 分「經典」、「期刊論文」、「學位論文」、「專書」、「工具書」五大項,其下依不同語文而分目。
2. 中文藏經依照《大正藏》之冊數、經號排序,當代文獻依作者姓氏筆 劃排列,若一人多部著作,則依著作年代為序。工具書類依編纂者姓氏筆劃排列。
二、使用藏經的版本及略號
1. 《大正藏》:新文豐影印版,1983年,略號T。
2. 藏文藏經:《德格版西藏大藏經》。
一、經典
(一)藏文藏經
(《入菩薩行》)
(《大乘集菩薩學論》)
(《經集》) No.3871.﹝La. 1b1─40a7﹞
No.3940.﹝Khi. 3a2─194b5﹞
No.3934.﹝Ki. 148b1─215a5﹞
(二)中文藏經
《俱舍論釋‧分別賢聖品》 尊者世親造 T29.1558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大乘寶要義論》 宋法護惟淨等譯 T32.1635
《大乘集菩薩學論》 法稱菩薩造 T32.1636
宋法護日稱等譯
《菩提行經》 龍樹菩薩集頌 T32.1662
宋天息災譯
《佛祖統紀》 宋志磐撰 T49.2035
(三)當代翻譯佛典
1. 中文
如石《入菩薩行譯注》,高雄:諦聽文化,1997年10月四版。
杰操大師廣解、隆蓮法師漢譯《入菩薩行論廣解》,台北:佛陀教育基金會,2001年7月。
貢噶旺秋仁波切講述、張惠娟居士譯《入菩薩行論》,台北:正法源學佛會,2001年12月初版一刷。
寂天菩薩造頌、堪布索達吉傳講《入菩薩行論廣釋(上)(中)(下)》,台北:寧瑪巴喇榮三乘法林佛學會,2001年。
無著賢論師著、明性法師譯《入菩薩行論——善解義海》,台南:湛然寺,1996年11月。
慈誠羅珠仁波切著《佛教的世界觀》,台北:寧瑪巴喇榮三乘法林佛學會,2006年。
2. 英文
Marion Matics, Entering the Path of Enlightenment. Macmillan, New York, 1970.
?ik·?samuccaya:A Compendium of Buddhist Doctrine. Translated by Cecil Bendall and W.H.D. Rouse. Indian Text Series, London, 1922.
??NTIDEVA The Bodhicary?vat?ra. Translated with an Introduction and Notes by Kate Crosby and Andrew Skilt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ntideva’s BODHICARY?VAT?RA. By Parmananda Sharma, Aditya Prakashan New Delhi,1990.
THE WAY OF THE BODHISATTVA. Translated by the Padmakara Translation Group,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1997.
3. 日文
西村香譯註《佛教‧菩薩行生》,東京:大法輪閣,平成14年5月10日第一刷。
金倉圓照《悟道》,京都:平樂寺書店,1979年8月1日第五刷。
《國譯一切經》論集部六,東京:大東出版社,昭和五十三年三月三十日改訂發行。
二、期刊論文
(一)中文論著
王開府,2003,〈初期佛教之「我」論〉,收錄於《中華佛學學報》,第十六期,台北:中華佛學研究所,頁1-22。
王惠雯,2003,〈佛教「自他」概念的倫理意涵——以寂天思想為中心之探究〉,收錄於《第七屆儒佛會通暨文化哲學》,台北:華梵大學,頁519-529。
?山雄一,1985,〈中觀思想的歷史文獻〉,收錄於藍吉富主編《世界佛學名著譯叢63‧中觀思想》,台北:華宇。
曹自成,1996,〈中觀應成派對清辨「於所破加勝義簡別」以及「自立比量」論證形式的批判〉——以月稱《明句論》第一品及宗喀巴《菩提道次第廣論》為解釋線索——,收錄於《諦觀》第八十四期,頁127-158。
楊郁文,1988,〈以四部阿含經為主綜論原始佛教之我與無我〉,收錄於《中華佛學學報》,第二期,台北:中華佛學研究所,頁1-50。
劉嘉誠,2000,〈佛教倫理學探究〉,收錄於《輔仁宗教研究創刊號》,頁129-158。
釋如石,1997,〈入菩薩行初品補注〉,台北:中華佛學研究所,頁45-82。
釋惠敏,1988,〈《月喻經》的研究——以《瑜伽師地論》有關部分為主〉,收錄於《中華佛學學報》第二期,頁143-154。
(二)外文論著
石田智宏, On Philosophical View of the Bdohisattvacary?vat?ra.《印度學佛教學研究》 (52-2),東京:日本印度學佛教學會,pp923-918。
一島正男 〈S?tra-samuccaya作者〉,《印度學佛教學研究》32(16-2),東京:日本印度學佛教學會,pp.844-846。
一島正真 〈《修習次第》《大乘寶要義論》關係〉,《印度學佛教學研究》69(35-1),東京:日本印度學佛教學會,pp.27-31。
小野妙子 〈入菩提行細疏?善逝(sugata)語義解釋〉,《印度學佛教學研究》97(49-1),東京:日本印度學佛教學會,pp.371-373。
中野義照 〈大乘集菩薩學論解題〉,《國譯一切經》瑜伽部十一,東京:大東出版社。
中野義照 〈大乘寶要義論解題〉,《國譯一切經》論集部二,東京:大東出版社。
田村智淳 〈中觀實踐——寂天《學處要集》〉,平川彰、?山雄一、高崎直道編集之《講座‧大乘佛教7中觀思想》,春秋社,昭和57年11月30日第一刷,頁252-282。
平等通昭 〈菩提行經解題〉,《國譯一切經》論集部六,東京:大東出版社。
佐佐木孝憲 〈‧‧關係〉,《印度學佛教學研究》27(14-1),東京:日本印度學佛教學會,pp.180-183。
金岡秀友 〈蒙古語佛典性格 Bodhicary?vat?ra系譜〉,《印度學佛教學研究》24(12-2),東京:日本印度學佛教學會,pp.61-67(L)。
淺野守信 〈真言行者寂天〉,《印度學佛教學研究》(41-2),東京:日本印度學佛教學會,pp.61-67。
塚田康夫 〈《入菩提行論》?《入菩提行論細疏》?菩提行〉,《印度學佛教學研究》(36-2),東京:日本印度學佛教學會,pp.47-49。
齋藤明 〈《入菩薩行論解說細疏》思想的立場〉,《印度學佛教學研究》(45-2),東京:日本印度學佛教學會,pp.160-166。
齋藤明 〈《入菩薩行論解說〔細疏〕》〉,《印度學佛教學研究》(48-2),東京:日本印度學佛教學會,pp.118-123。
齋藤明 〈作《入菩薩行論》傳承變容——初期本發見秘話〉,http://www.classics.ip/Contents/Assets/publication/NLpdf/NL08/NL08Sait.pdf
櫻井智浩 〈《入菩提行論》第九章50~52偈解釋〉,《印度學佛教學研究》99(50-1),東京:日本印度學佛教學會,pp.365-367。
櫻井智浩 〈造《入菩提行論》注釋?教證〉,《印度學佛教學研究》103(52-1),東京:日本印度學佛教學會,pp.381-384。
三、學位論文
李明芳,1988,《大乘佛教倫理思想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印度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奕彥,1993,《入菩薩行論》〈靜慮品〉土登卻札注疏譯注,台北:政大民族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麗玲,2005,煩惱的轉化——從《入菩薩行》論大乘修心的主軸與理由根據,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楊麗娟,2002,《入菩薩行》安忍思想之研究:以瞋的對治為中心,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四、專書
山口瑞鳳等著、許洋主譯《西藏的佛教》,台北:法爾,民80年。
上田義文著、陳一標譯《大乘佛教思想》,台北:東大,民91年。
王文顏著《佛典漢譯之研究》,台北:天華,民73年12月。
王海明《倫理學原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2月。
小野玄妙著、楊白衣譯《佛教經典總論》,台北:新文豐,民72年。
土觀‧羅桑卻吉尼瑪著、劉立千譯注《土觀宗派源流》,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年第二刷。
水野弘元著、劉欣如譯《佛典成立史》,台北:東大,民85年11月。
水野弘元等著、許洋主譯《印度的佛教》,台北:法爾,民87年。
月稱論師造頌、法尊法師譯講《入中論講記》,台北:佛教出版社,年代不詳。
平川彰《印度佛教史》,台北:商周,2002年10月1日。
布頓著、郭和卿譯《布頓佛教史》,藍吉富主編《世界佛學名著譯叢》69、70冊,台北:華宇出版社。
〔美〕弗蘭克‧梯利著、何意譯《倫理學導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12月。
吉祥積著、郭敏俊譯《法門備忘錄》,台北:大千,民94。
印順《般若經講記》,台北:正聞,年代未詳。
舟橋一哉等著、關世謙譯《佛學研究指南》,台北:東大,1986年。
多羅那它著、張建木譯《印度佛教史》,四川:民族出版社,1988年。
如 石,1997,《入菩薩行導論》,高雄市:諦聽文化。
如 石,1997,《入菩薩行衍義》,高雄市:諦聽文化。
〔英〕沃德爾著、王世安譯《印度佛教史》,北京:商務,2000年1月。
呂澂《印度佛學源流略論》,台北:大千,民92年。
呂澂,2003,《西藏佛學原論》, 台北:大千,民92年。
林火旺《倫理學》,台北:五南,民88年10月。
吳汝鈞《佛學研究方法論》,台北:學生,1996年。
岡波巴著、張澄基譯《岡波巴大師全集選譯》,台北:法爾,民93年。
宗喀巴大師著、法尊法師譯《菩提道次第廣論》,台中:方廣,2000年5月。
宗喀巴大師著、法尊法師譯《入中論善顯密義疏》,台北:法爾,民91年。
貢卻極美汪波著、陳玉蛟譯《宗義寶鬘》,台北:法爾,民93年。
陳士強著《佛典精解》,台北:建宏,1995年7月。
陳士強《中國佛教百科全書‧壹經典卷》,上海:古籍,2000年12月。
曹仕邦著《中國佛教譯經史論集》,台北:東初,民81年1月。
張曼濤主編、釋道安等著《佛學研究方法》,台北:大乘,1978年。
傅偉勳著《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哲學與宗教」四集》,台北:東大,民88年5月。
黃慶明編著《倫理學講義》,台北:洪葉,1998年9月。
雲增‧耶喜絳稱大師著、郭和卿居士譯《菩提道次第師師相承傳【上】——莊嚴聖教最勝寶鬘》,台北:福智,民93。
劉立千著《印藏佛教史》,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年第三刷。
賴永海主編《中國佛教百科全書‧歷史卷》,上海:古籍,2000年12月。
藍吉富主編《世界佛學名著譯叢》29、30冊,台北:華宇出版社,民74年。
Giuseppe Tucci著、劉瑩‧楊帆譯《西藏的宗教》,台北:桂冠,1997年4
月。
Hammalawa Saddhatissa著、姚治華譯《佛教倫理學》,台北:黎明,1993年。
Paul Williams, ALTRUISM AND REALITY:STUDIES IN THE PHILOSOPHY OF THE BODHICARY?VAT?RA. Curzon Press, 1998.
五、工具書
宇井伯壽等編《德格版西藏大藏經總目錄》,東京:東北大學,1934年(台北:彌勒出版社翻印,民國七十一年)。
西藏佛教研究會《藏文辭典》,東京:山喜房佛書林,昭和47年6月。
荻原雲來編纂《梵和大辭典(上)(下)》台北:新文豐,民92年再版。
張怡蓀主編《藏漢大辭典》,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