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張詩芸 |
---|---|
論文名稱: |
次文化經濟能量之展現:論台灣同人誌的在地變遷 |
指導教授: | 蔡如音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大眾傳播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Mass Communi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06 |
畢業學年度: | 94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16 |
中文關鍵詞: | 同人誌 、次文化 、迷 、迷文化 、動漫畫 、全球在地化 |
英文關鍵詞: | doujinshi, subculture, fan, fan culture, animation, comic, manga, glocalization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53 下載:185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同人誌」,一個來自日本、關於創作行為的概念與名詞,約於1988年進入台灣的漫畫圈。時至今日,同人誌在台灣成為泛指漫畫、動畫、電玩、演藝明星、電影、布袋戲等多種跨國或本土流行文化的「迷」—具生產力的閱聽人—所挪用生產的文本,包括漫畫、小說、周邊甚至音樂、遊戲軟體等自費生產的產品,或是自我創作的圖像、文字等作品。相對於商業的概念,同人誌也成為指稱私人/業餘/非商業體系的出版創作。而所謂的「同人」,其意義也從「志同道合之人」衍生為「具生產行為的閱聽人/創作者」、「業餘的創作者」。相對於初級文本的流行文化,同人所創造出的文化不但是次文化,也是一種迷文化。
在多國流行文化被台灣同人消費與再挪用的背景脈絡下,本研究欲探討台灣同人誌次文化如何在地化發展與變遷,和社會中的流行文化商業體系甚或政經機構又有何動態關係及意義。本研究以在同人誌販售會中參與觀察,並對同人及相關商業體系成員深度訪談的方法為主,試圖耙梳台灣同人誌次文化的變遷歷史、目前的發展現況,以及同人對這些現象的心態與回應。
本研究認為,在台灣同人誌次文化吸收、挪用與再實踐各種初級文本背後文化的過程中,又以日本的動漫畫文化及同人誌發展的影響最為顯著。從同人誌的定義、精神、風格、文類到販售會的舉辦,台灣同人誌都產生了在地化的多方面混雜現象,以及奠基於台灣歷史社會發展中對西方與日本的仰望想像而產生的認同問題。
同人誌次文化與其他流行文化或商業體系之間相互影響的動態關係,包括了人才的流動與阻塞、經濟上的利益與利用,以及法律的模糊與衝擊。面對這些關係,有次文化成員各以從組織到個人產品的多種商業化方式做為解決方式之一。然而,以展現經濟能量的商業化為自我賦權的另一面卻可能是失權與僵化。在這些過程中,台灣同人展現了多種對主流社會、對商業體系、對日本流行文化的能動性,包括反抗的策略與順應的心態。
中文部分
王孝玲(2000)。《流竄在女子中學的情愛漫畫—一個權力的解析》。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古采艷(1998)。《台灣漫畫工業產製之研究:一個政治經濟觀點》。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古孟釗(2004)。《漫畫同人誌在台灣的發展—休閒與文化產業的觀點》。世新大學觀光研究所碩士論文。
石武耕(2006)。《Kuso:對象徵秩序的裝瘋賣儍》。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台灣同人販售會(n.d.)。〈關於同人誌〉[online]. Available: http://www.comicworld.com.tw/CWT/COMICS.htm
朱元鴻(2000)。〈文化工業:因繁榮而即將作廢的類概念〉,張苙雲(編)《文化產業—文化生產的結構分析》,頁11-45。台北:遠流。
伊格爾(2005a)。〈活動主辦單位訪談—基金會組織〉,傻呼嚕同盟(編)《COSPLAY‧同人誌之秘密花園》,頁185-186。台北:大塊文化。
伊格爾(2005b)。〈活動主辦單位訪談—商業組織〉,傻呼嚕同盟(編)《COSPLAY‧同人誌之秘密花園》,頁187-192。台北:大塊文化。
伊格爾、Calciter、漫畫丸(2005)。〈活動主辦單位訪談—學生自發性組織〉,傻呼嚕同盟(編)《COSPLAY‧同人誌之秘密花園》,頁180-184。台北:大塊文化。
李天鐸、何慧雯(2002)。〈遙望東京彩虹橋:日本偶像劇在台灣的挪移想像〉,李天鐸(編)《媒介擬想:日本流行文化在台灣與亞洲Ⅰ》,頁15-49。台北:遠流。
李衣雲(1996)。《斷裂與再生—對台灣漫畫生產的初探》。台灣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明璁(2002)。〈宰制?自主?或兩者皆非:「哈日」研究的方法論反思〉,《文化研究月報》,14。[online]. Available: http://hermes.hrc.ntu.edu.tw/csa/ journal/14/journal_park93.htm
李佩真(1998)。《偶像文本的消費意義:迷與偶像關係之探討》。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姿瑤(2004)。《「動漫」御宅族的幻想世界—以台灣的同人創演活動為研究對象》。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宋丁儀(2002)。《消費社會的閱聽人—以霹靂布袋戲迷為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廷勻(2004)。〈再思考迷:一個Bourdieu理論的應用〉,「中華傳播學會2004年會」論文。中國:澳門。
吳峻安(2003)。〈審視創造消費的生產趨力在資本主義社會的意義〉,《傳播與管理研究》,3(1):15-42。
吳寧馨(1999)。〈繁花下水道 集體串連的同人誌文化〉,《張老師月刊》,262:66-73。
林依俐(2002a)。〈關於同人的基礎知識〉,《frontier》,12:66-69。
林依俐(2002b)。〈淺談日本漫畫同人文化發展史(上)〉,《frontier》,14:68-71。
林依俐(2003a)。〈淺談台灣漫畫同人文化發展史〉,《frontier》,18:66-69。
林依俐(2003b)。〈同人誌與商業誌的分界〉,《frontier》,22:76-79。
林依俐(2003c)。〈現今同人誌的三大罩門:性愛表現、稅金問題、著作權侵害〉,《frontier》,24:68-71。
林依俐(2003d)。〈Cosplay〉,《IdlerGearTheory電子報》,第6期。[online]. Available: http://www.maillist.com.tw/maillist/file/elielin/20030903071811.html
林君和(2002)。〈Fancy Frontier開拓動漫祭會場活動花絮〉,《frontier》,16:42-45。
林怡璇(1998)。《漫畫同人誌成員之特質、自我概念與行為研究》。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益民(2003a)。〈引言—同人秘密花園〉,導航基金會(編)《青少年文化素描:街舞與同人誌》,頁139-142。台北:巨流。
林益民(2003b)。〈為何要「著迷」—對青少年同人誌現象的一個初探〉,導航基金會(編)《青少年文化素描:街舞與同人誌》,頁197-208。台北:巨流。
林麗雲(2000)。〈為台灣傳播研究另闢蹊徑?:傳播史研究與研究途徑〉,《新聞學研究》,63:35-54。
京城野(1999年1月21日)。〈同人誌是否侵犯台灣著作權的問題〉[online]. Available: http://www.sddjsc.net/sdmain.htm
岩渕功一著,蘇宇鈴譯(1998)。〈日本文化在台灣:全球本土化與現代性的芳香〉,《當代》,125:14-36。
洪德麟(1994)。《台灣漫畫四十年初探》。台北:時報文化。
洪德麟(2003)。《台灣漫畫閱覽》。台北:玉山社。
徐佳馨(2001)。《漫步圖框世界:解讀日本漫畫的文化意涵》。輔仁大學大眾傳播所碩士論文。
陳光興(1994)。〈解毒文化帝國主義〉,Tomlinson, J. 著,馮建三譯,《文化帝國主義》,頁7-14。台北:時報出版。
陳仲偉(2004)。《日本動漫畫的全球化與迷的文化》。台北:唐山。
陳采瑛(2004年5月28日)。〈不是「偶像崇拜」,是「迷文化」〉,《自由時報》,第15版。
陳佳蓓(2002年11月)。〈消費社會裡的主體與媒體位置—以同人誌活動中角色扮演者為例〉,「輔仁大學媒介與環境學術研討會」論文。台北:新莊。
陳奎熹(1996)。〈青少年次文化的社會學分析〉,《台灣教育》,546:2-7。
陳雪雲(2004)。〈媒介與我:閱聽人研究回顧與展望〉,翁秀琪(編)《台灣傳播學的想像(上)》,頁305-345。台北:巨流。
陳學明(1996)。《文化工業》。台北:揚智文化。
陳龍廷(1999)。〈五十年來的台灣布袋戲〉,《歷史月刊》,139:6。
許如婷(2000)。《全球霸權秩序的再現:美國/日本/台灣影像文化依附的論述》。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昕瑜(2003)。〈擇一顆待琢磨的原石〉,導航基金會(編)《青少年文化素描:街舞與同人誌》,頁153-155。台北:巨流。
張秀敏(2005)。《薔薇園裡的少年愛—同人誌文化與青少女性別主體》。中正大學電訊傳播所碩士論文。
國際新聞中心(2003年6月29日)。〈哈利波特是Gay?〉,《中時電子報》。
黃宗慧(1995)。〈雜的痛苦與/或雜的希望—從巴巴的揉雜理論談起〉,《英美文學評論》,2:87-100。
黃秋碧(1998)。《漫畫閱讀之遊戲、快感經驗與社會實踐—以世新、政大學生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能揚(2001)。《全球化時代裡的本土文化工業—以電視布袋戲為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所碩士論文。
黃雅芳(1998)。《台灣漫畫文化工業初探》。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所碩士論文。
童琬芬(2002)。《青少年漫畫閱讀文化之研究—以台北都會區兩所國中為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遊遊RIKA(2005)。〈台灣同人誌圈的演變—並非童話的很久很久以前〉,傻呼嚕同盟(編)《COSPLAY‧同人誌之秘密花園》,頁140-143。台北:大塊文化。
葉嫦芬(2004年7月8日)。〈GLAY 彩虹 隔海嗆聲〉,《民生報》,C2版。
趙庭輝(1999)。〈英國媒體與文化研究的回顧:伯明罕大學當代文化研究中心的傳統〉,《傳播文化》,7:47-100。
趙培華(2000)。《台灣青少年對日本偶像劇的觀看、解讀與消費》。中山大學傳播管理所碩士論文。
廖炳惠(2001)。《另類現代情》。台北:允晨文化。
劉平君(2003)。《解構流行文化的權力軌跡—試析台灣漫畫文化》。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博士論文。
蔡文輝(1985)。《社會學》。台北:三民。
蔡美娟(1998年8月9日)。〈漫畫同人誌展 布布族搶眼〉,《聯合報》,第14版。
蔡家宇、王曉鈴(2003)。〈開創霹靂新世紀:黃強華、黃文擇訪談〉,張瓊慧(編)《黃強華、黃文擇與霹靂布袋戲》,頁12-69。台北:生活美學館。
賴怡伶(2000)。《台灣少女漫畫發展與文本創作分析研究》。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遲恒昌(2003)。〈「哈日之城」—台北西門町青少年的空間與消費文化〉,邱琡雯(編)《媒介擬想:日本流行文化在台灣與亞洲Ⅱ》,頁74-99。台北:遠流。
魏玓(1999)。〈全球化脈絡下的閱聽人研究—理論的檢視與批判〉,《新聞學研究》,60:93-114。
謝佳凌(2001)。《電視劇迷在虛擬社群中的交談意義》。政治大學廣播與電視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妙如(1996)。《過度的閱聽人—「迷」之初探》。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嚴祥鸞(1996)。〈參與觀察法〉,胡幼慧(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195-221。台北:巨流。
蘇宇鈴(1999)。《虛擬的敘事/想像的真實:日本偶像劇的流行文化解讀》。輔仁大學大眾傳播所碩士論文。
蘇微希(1998年8月11日)。〈次文化中的次文化—漫畫同人誌〉,《中央日報》,第23版。
蘇蘅(2004)。〈傳播全球化研究在台灣〉,翁秀琪(編)《台灣傳播學的想像(下)》,頁703-749。台北:巨流。
龐惠潔(2002)。《解讀迷文化:台灣傑尼斯迷研究》。世新大學公共傳播學系學士論文。
Abercromie, N. 著,陳芸芸譯(2000)。《電視與社會》。台北:韋伯文化。
Babbie, E. 著,李美華、孔祥明、林嘉娟、王婷玉譯(1998)。《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台北:時英。
Benedict, A. 著,吳叡人譯(1999)。《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台北:時報文化。
Bennett, A. 著,孫憶南譯(2004)。《流行音樂的文化》。台北:書林。
Desser, D. 著,蘇宇鈴譯(2002)。〈消費亞洲:華語及日本流行文化與美國的想像〉,李天鐸(編)《媒介擬想:日本流行文化在台灣與亞洲Ⅰ》,頁128-149。台北:遠流。
Donald, L. & Suzanne, K. 著,林義男譯(1995)。《社會學》。台北:巨流。
Fiske, J. 著,陳正國譯(1993)。《瞭解庶民文化》。台北:九大。
Hedige, D. 著,張儒林譯(1997)。《次文化:生活方式的意義》。台北:駱駝。
Jo-Jo(2002)。〈排隊上天堂—網路遊戲的天堂在哪裡?〉。出自傻呼嚕同盟(2002)。《遊戲線上:漫談線上遊戲獨特迷人的世界》,154-193頁。台北:藍鯨。
Kendrick, S., Straw, P. & McCrone, D. 編,王幸慧、江政寬、詹緣端、廖慧真譯(1997)。《解釋過去/了解現在:歷史社會學》。台北:麥田。
McQuail, D. 著,陳芸芸譯(2000)。《最新大眾傳播理論》。台北:韋伯文化。
Meehan, E. 著,顧玉珍譯(1995)。〈商品閱聽人與真正閱聽人:一場盲點的論戰〉,《當代》,144:18-31。
Morley, D. 著,馮建三譯(1995)。《電視,觀眾與文化研究》。台北:遠流。
Nyssa(2005a)。〈同人起源經過與同人誌〉,傻呼嚕同盟(編)《COSPLAY‧同人誌之秘密花園》,頁132-134。台北:大塊文化。
Nyssa(2005b)。〈同人誌印刷店的生意觀點〉,傻呼嚕同盟(編)《COSPLAY‧同人誌之秘密花園》,頁197-198。台北:大塊文化。
O’Sullivan, T. , Hartley, J. , Saunders, D. , Montgomery, M., & Fiske, J. 著,楊祖珺譯(1998)。《傳播及文化研究主要概念》。台北:遠流。
Satan(2002)。〈淺談「線上角色扮演遊戲」的歷史〉。出自傻呼嚕同盟(2002)。《遊戲線上:漫談線上遊戲獨特迷人的世界》,20-32頁。台北:藍鯨。
Storey, J. 著,張君玫譯(2002)。《文化消費與日常生活》。台北:巨流。
Tomlinson, J. 著,馮建三譯(1994)。《文化帝國主義》。台北:時報出版。1991
Turner, G. 著,唐維敏譯(1998)。《英國文化研究導論》。台北:亞太。
英文部分
Abercrombie, N. (1994). Authority and consumer society. In R. Keat, N. Whiteley, & N. Abercrombie (Eds.), The Authority of the Consumer (pp. 43-57).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Abercrombie, N. & Longhurst, B. (1998). Audiences: A Sociological Theory of Performance and Imagination. London: Sage.
Baym, N. K. (1998). Talking about soaps: Communicative practices in a computer-mediated fan culture. In C. Harris, & A. Alexander (Eds.), Theorizing Fandom: Fans, Subculture and Identity (pp. 111-130). NJ: Hampton Press, Inc.
Brake, M. (1985). Comparative Youth Culture. London; Boston: Routledge & K. Paul.
Becker, H. (1963). The culture of a deviant group: the “jazz” musician. In K. Gelder, & S. Thornton (Eds.), The Subcultures Reader (pp. 55-65).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Berger, A. A. (1991). Media Research Techniques. Newbury Park (CA): Sage.
Cheng, J. M. S., Kao, L. L. Y. & Lin, Y. J. C. (2004).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diffusion on online games in Taiwan: an application of Roger’s Diffusion of Innovation Theory. Journal of American Academy of Business, 5(1/2), 439-445.
Cohen, A. K. (1955). A general theory of subcultures. In K. Gelder, & S. Thornton (Eds.), The Subcultures Reader (pp. 44-54).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Corner, J. (1996). Reappraising reception: Aims, concepts and methods. In J. Curran & M. Gurevitch (Eds.), Mass Media and Society (pp. 280-304). London: Arnold.
Denzin, N. K. & Lincoln, Y. S. (1998). Introduction: entering the field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N. K. Denzin & Y. S. Lincoln (Eds.). Strategies of Qualitative Inquiry (pp. 1-35). Thousand Oaks, Calif. :Sage.
Faattah, H. & Paul, P. (2002). Gaming gets serious. American Demographics, 24(5), 38-43.
Featherstone, M. (1990). Global culture: An introduction. In M. Featherstone (ed.), Global Culture: Nationalism, Globalization and Modernity (pp.1-14). London: Sage.
Fiske, J. (1992). The cultural economy of fandom. In L. A. Lewis (Ed.), The Adoring Audience: Fan Culture and Popular Media (pp. 30-49). London: Routledge.
Frith, S. (1980). Formalism, realism and leisure: the case of punk. In K. Gelder, & S. Thornton (Eds.), The Subcultures Reader (pp. 163-174).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Gray, J. (2003). New audience, new textualities: Anti-fan and non-fa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Studies, 6(1), 64-81.
Harris, C. (1998a). Introduction. In C. Harris, & A. Alexander (Eds.), Theorizing Fandom: Fans, Subculture and Identity (pp. 3-8). NJ: Hampton Press, Inc.
Harris, C. (1998b). A sociology of television fandom. In C. Harris, & A. Alexander (Eds.), Theorizing Fandom: Fans, Subculture and Identity (pp. 41-54). NJ: Hampton Press, Inc.
Hebdige, D. (1979). Subculture: the meaning of style. In K. Gelder, & S. Thornton (Eds.), The Subcultures Reader (pp. 130-142).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Held, D., McGrew, A., Goldblatt, D., & Perraton, J. (1999). Global Transformations : Politics, Economics and Culture. Cambridge, UK: Polity Press.
Hills, M. (2002). Fan Culture.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Hodder, I. (1998). The interpretation of documents and material culture. In N. K. Denzin & Y. S. Lincoln (Eds.). Collecting and Interpreting Qualitative Materials (pp. 110-129). Thousand Oaks, Calif. :Sage.
Horkheimer, M. & Adorno, T. W. (1947). The culture industry: enlightenment as mass deception. In M. Horkheimer, & T. W. Adorno (Eds.), The Dialectic of Enlightenment (pp. 120-167). New York: Continuum.
Howes, D. (1996). Cross-Culture Consumption. London: Routldge.
Jancovich, K. (2002). Cult fictions: cult movies, subcultural capital and the production of cultural distinctions. Cultural Studies, 16(2), 306-322.
Janesick, V. (1998). The dance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design. In N. K. Denzin & Y. S. Lincoln (Eds.). Strategies of Qualitative Inquiry (pp. 35-55). Thousand Oaks, Calif. :Sage.
Jenkins, H. (1992). Textual Poachers: Television Fans & Participatory Culture.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Jenson, J. (1992). Fandom as pathology: the consequences of characterization. In L. A. Lewis (Ed.), The Adoring Audience: Fan Culture and Popular Media (pp. 9-29).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Lindlof, T. R. & Taylor, B. C. (2002). Qualitative Communication Research Methods (2nd ed.). Thousand Oaks: Sage.
Lont, C. M. (1990). Persistence of subcultural organizations: An analysis surrounding the process of subcultural change.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38(1), 1-12.
Lull, J. (1991). China Turned On: Television, Reform, and Resustance. London: Routledge.
Lury, C. (1996). Consumer Culture. Cambridge UK: Polity Press.
Machin, D. (2002). Ethnographic Research for Media Studies. London: Arnold.
McRobbie, A. (1989). Second-hand dresses and the role of the ragmarket. In K. Gelder, & S. Thornton (Eds.), The Subcultures Reader (pp. 191-199).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Meehan, E. R. (2000). Leisureor labor? Fan ethnography and political economy. In I. Ingunn & J. Wasko (Eds.), Consuming Audience? Production and Reception in Media Research (pp. 71-92). US: Hampton Press, Inc.
Miller, I. (1994). Creolizing for survival in the city. Cultural Critique, 27, 153-188.
Murdock, G. & McCron, R. (1976). Youth and class: the career of a confusion. In G. Mungham & G. Pearson (eds.), Working-Class Youth Culture.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Murdock, G. (1989). Critical inquiry and audience activity. In B. Dervin, L. Grossberg, B. J. O’Keefe, & E. Wartella. (eds.), Rethinking Communication Vol. 2 (pp.226-249). Newbury Park; London: Sage.
Schiller, H. I. (1991). Not yet the post-imperialist era. Critical Studies in Mass Communication, 8(1), 13-28.
Seiter, E. et al. (1989). Introduction. In E. Seiter, H. Borchers, G. Kreutzner, & Warth, E. (eds.), Remote control: television, audiences, and cultural power (pp. 1-15).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Sklair, L. (1995). Sociology of the Global System (2nd ed.). London: Prentice Hall.
Wallace, C. & Kovacheva, S.(1996). Youth cultures and consumption in Eastern and Western Europe. Youth & Society, 28(2), 189-214.
Williams, R. (1958). Culture and Society. Harmondsworth: Penguin.
Williams, R. (1973). Base and superstructure in Marxist cultural theory. Reprinted in Problems in Materialism and Culture (pp. 31-49). London: Verso.
同人誌
布萊特(2005)。〈台灣同人補完企劃〉,《XD》雙季刊,1:2-9。
京城野(2000)。〈同人誌—活躍的地下創作大軍〉,螢幕殘像社刊《POSITIVE》5:86-88。
賴有賢(2002)。〈台灣漫畫產業發展之展望〉,《Taiwan Comikingdom 2 台灣漫畫國度同人會場刊》,2:4-5。
《Comic World Fancy場刊2004 May》
《CWT7台北 台灣同人誌販售會場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