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劉賢美 |
---|---|
論文名稱: |
網路藝術課程之行動研究 |
指導教授: | 郭禎祥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
論文出版年: | 2003 |
畢業學年度: | 91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69 |
中文關鍵詞: | 網路 、藝術 、課程設計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06 下載:27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乃基於e時代網路的盛行嘗試設計網路藝術課程的觀察,以及透過行動研究增進教師專業知能的成長。藉由K12數位學校平台進行網路藝術課程實施教學行動,目的在於進行網路藝術課程之規劃與實施的歷程,以及以行動研究法進行網路藝術課程的意義。
本研究先以探討相關的文獻資料,並增加對於研究的了解;並以行動研究為方法,專家學者的意見規劃課程於虛擬教室進行教學,由行動中反省教學與修正課程設計發展方向。獲得以下研究的結果:
1、教學者要進行網路課程設計除了對電腦熟悉外,對於設計的課程的內涵、方式以及課程設定的了解是有必要性。
2、教學者對於設計的課程的內涵、方式以及課程設定,也會影響實施的策略。
3、透過行動研究實施與反省,影響課程規劃與實施的因素,也使教學者
對於網路課程實施改進的動力。
筆者誠懇地建議於實施網路藝術課程教學者:
1、應用網路資源進行網路教學是可行,網路課程需要團隊合作,課程才能發展進行。
2、對於課程結果或是行動研究的效能,從學生的學習態度,採取包容評價及鼓勵、讚美的態度同時站在協助、輔導者角色。
In view of the popularity of e-network era, the study made an attempt in observing designs of Internet Arts Curriculum and tried to forward teachers’ professional knowledge through action inquiry. By cooperating with K12 Digital School, Internet Arts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ng actions were taken. The purpose was to understand the planning and implementation of Internet Arts Curriculum and to conceive the practice through Action Inquiry.
The study probed into correlated documents firstly before taking into action. Then, by way of Action Inquiry cooperation together with experts and scholars, an instructing session was processed in a virtual classroom. Through the action progress, the way of teaching and design of session were examined and amended.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are as the followings:
1. Besides comprehension with computers, to proceed with Internet Arts Curriculum, instructors must understand the design of content, way of instructing and setting of sessions.
2. The design of content, way of instructing and setting of sessions would affect progress of classes.
3. Through implementation of Action Inquiry, effecting factors of session planning and practice can be examined. This can be a motivation for instructors to improve practice of Internet Art Curriculum.
Final suggestions for instructors practicing Internet Arts Curriculum:
1. By application of Internet resources, Internet Arts Curriculum is practicable. However, teamwork is essential for sessions to progress smoothly.
2. For outcome of sessions or efficacy of Action Inquiry, one should adapt a humble learning attitude to evaluate, encourage and praise them as an consultan﹒
一、中文部分
大前研一,張杏如 譯(2003)。 《IT道場》。台北:天下。
吳加里 著 陳碧珠 譯 (2000)。《資訊與科技》。
林生傳(1997)。<建構主義的教學評析>,《課程與教學季刊》,3期,1-14。
李克東(1998)。《應用資訊科技構建創造教育新模式》,(線上資料),http://www.hkace.org.hk
何俊青(2000)。《建構式的概念教學在國民小學社會科的實驗研究》。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博士論文。
林佩璇 (2000)。<行動研究與課程發展>《研習資訊,第4卷,17期》,36-41。
林華鈴(2001)。《自編藝術課程之合作行動研究》,碩士論文。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研究所。
林宗曆(2002)。《網路線上教學模式於國中「藝術與人文」領域應用之研究-一個個案“鹿港國中”行動研究為例》,碩士輪文。彰化市: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美術學系。
周淑卿 (2002)。<教室層級的課程設計;課程實踐的觀點>。《台北市立師範學院編叫現代教育論壇:課程改革的落實一教室層級的課程規劃》。1-15。台北市:台北市立師範學院。
周佩儀(1999)。<當代課程理論的新趨勢從社會批判到後現代>,教育部台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國教學報》。11期,259-282。
計惠卿、熊召弟(2002)。《資訊與教育雙月刊》,92期,20-21。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台北市:巨流。
夏林清(1996)。《實踐取向的研究方法》。
夏林清等 譯(1997)。《行動研究方法導論》。台北市:遠流。ISBN: 957-
32-3337-1。Altrichter﹐H.﹐Posch﹐P.& Somekh﹐B.(1993).Teachers
Investigate Their Work.
夏林清(2000)。<行動研究與中、小學教師的相遇>。《教師天地,105
期》,4-8。
徐宗國譯(1997)。《質性研究概論》。台北市:巨流。1SBN:957-732-083-
X。Strauss, A.&Corbin,J.(1990).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Grounded
Theory Procedures and Techniques.
許素朱(2003)。《資訊與教育月刊》,93期,12-25。
許素珠(2003)。<數位博物館「互動式學習設計」之創意研究>,《資訊與教育月刊》,93期,13-14。
許素朱 (2001)。《解構數位博物館之網頁設計,第一屆數位典藏技術研討會,July》。
郭禎祥(1993)。<透過藝術教育達成全國教育之統整>,台北市立師範學院,當代美學勞教學與實務學術研討會。
郭禎祥(1998)。<台灣藝術教育之現況與改進之道>,《北京,1998面向
21世紀的學校美術教育國際研討會》。
郭禎祥(2000)。<教育改革下的藝術教育藍圖>,《2000亞太區美術教育會議論文集》,香港:香港教育學院。
郭禎祥(2001)。<新世紀藝術教育的變動>,《2001亞洲地區學術研討會,第三屆海峽兩岸美術教育交流研討會論文集》,429-430。主辦單位: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張靜嚳(1996)。<建構主義在台灣教學上之應用>,《何謂建構主義》。
張全成(1997)。<當代教育思潮與學習理論對網路美術學習的啟示>,《美育》。134期。36-37。
張世平、胡夢鯨(1988)。《行動研究》。賈馥茗、楊深坑編。《教育研究法的探討與應用》。台北市:師大書苑。
張世平(1991)。<行動研究法>。黃光雄、簡茂發編。《教育研究法》。台北市書苑。
張國清(1996)。《後佛洛伊德主義》。台北:揚智
賈馥茗(1983)。《教育哲學》。台北:三民。
陳惠邦(1998)。《教育行動研究》。台北市:師大師苑。
陳伯璋(1990)。《教育研究方法的新取向一質的研究法(增訂版)》。台北:南宏。
黃世傑(1995)。<建構與教學>,《建構與教學》,1期。
黃炳煌譯(1981)。《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台北市:桂冠
黃炳煌(1991)。《課程理論之基礎》。台北;文景。
黃瑞琴(1991) 。《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
教育部(2001)。《中華民國教育年報》。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1998)。《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1998)。《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1)。《中華民國教育年報九十年》。台北:教育部。7-10。
教育部(1998)。《國民教育階段課程總綱綱要》。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1998)。《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台北:教育部。
楊龍立(1997)。<建構主義教學的檢討>,《教育資料與研究》,18期。
甄曉蘭(1995)。<合作行動研究一進行教育研究的另一種方式>。《嘉義師院學報 ,9期》,297-318
歐用生(1999a) 。<行動研究與教育革新>。國立台東師範學院主編。《1999行動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主題論文集》。台東:國立台東師範學院。
歐用生(1985)。《課程發展模式探討》。高雄:復文。
歐用生(1999b)。<「課程統整」的概念評九年一貫課程>。《教師天地,
101期》,15-24
歐用生、楊慧文(1999)。<國民教育課程綱要的內涵和特色>。《師友,379
期》,10-15。
蔡清田(2000)。《教育行動研究》。台北:五南。
潘世尊(2000)。<教師教學與課程發展的聯結:從自我反省、協同反省、到協同行動研究>。《課程與教學季刊 ,第3卷 ,3期》,103-120
劉豐榮(1991)。《艾斯納教育思想研究》。台北市:水牛。
蕭昭君(1997)。<質性教育研究中的主觀一坦然面對與監控>。國立花蓮師範學院編《國立花蓮師範學院A十四學年度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39。花蓮:國立花蓮師範學院。
顏榮泉(1996)。<以生活科技課程為例>,《全球資訊網輔助學習系統之建構模式》。台北市:臺灣師範大學工技所碩士論文。
羅傑.尚克著, 羅雅萱、袁世珮譯(2002)。《打造TOPI線上學習方案》。台北:麥格羅.希爾。
簡茂發(1999)。<多元評量之理念與方法>。簡茂發主編《啟發多元智能論文集》。1.18。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故宮(2003)《故宮博物兒童館》。
http://www.npm.gov.tw/dm。(2003/04/24瀏覽)。
台中市(2003)《台中市市政概況》。http://www.tccg.gov.tw。(2003/03/01瀏覽)
中山大學(2003)《K12數位學校》。http://ds.k12.edu.tw。(2003/01/02瀏覽)
二、英文部分
Amover, R﹒﹐(1999). Refraining comparative education : The dialectic of
global and local. In R. Amove & A. C. Torres(Eds.), Comparative
education: The dialectic of the global and localfpp. l-21 New York :
Rowman & Littlefield.
Anderson, R. L.﹐(1990). Calliope's sister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philosophies
of Art.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Aronowitz, S. , & Giroux, H. A. (1991) Postmodern education : Politics, Culture,
and Social Criticism. Minneapolis :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Blandy, D.﹐(1992). A community art setting inventory for elementary art and
classroom teachers: Towards the community integration of students
experiencing disabilities. In Hohnson. A.(Ed.). Art Education :
Elementary. Reston, VA : National Art Education Association.
Barrell, T.﹐(1994). Criticizing art, understanding the contempury. Mountain View.CA.: Mayfield Publishing Co.
Bowers, C. A. ﹐(1987) Elements of a post-liberal theory of education.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Blandy, D. & Congdon, K. G. (1987). Art in a democracy.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Cotter, H. (2001. July 29). Beyond multicultbrralism, freedom? The New
York Times, pp.27-28.
Efland﹐A﹒Freedman ,K.& Stuhr,P.(1996).Postmoden art education :An
approach to curriculum.Reston,VA : National Art Education Association﹒
Efland, A . (2000). The city as metaphor for integrated learning in the
arts.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41 (3 ), 276-295 .
Eisner, Elliot W. (1990). Implications of Artistic Intelligences for Education. In
Artistic Intelligences: Implications for Education, ed. William J. Moody,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Erickson, M. (1996). Our place in the world. In Stories of Art (on-line).Available
ArtsEdNet URL: http://www artsednet.oatty ad.i
Jacobs, H. (1997). Refining the map through essential questions. Chapter 4 of
Mapping the big picture : Integrating curriculum and assessment K-12.
Alexandria ,VA: AS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