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蔡郁焄 |
---|---|
論文名稱: |
衛禮賢、衛德明父子 《易》學研究 |
指導教授: | 賴貴三 |
學位類別: |
博士 Docto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14 |
畢業學年度: | 10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68 |
中文關鍵詞: | 易經 、西方易學 、衛禮賢 、衛德明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21 下載:24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西方《易經》研究史從明清耶穌會傳教士算起,至今已有四百多年。這四百多年來西方《易》學的發展,無論是研究主體、目的和方法路徑都經歷了數次的變化。筆者認為衛禮賢的《易》學著作在西方《易》學的發展脈絡中,具有轉型的意義,一來與其兼具傳教士和漢學家的身分有關,二來處於時代之交,面臨時代巨變。衛禮賢以傳教士的身分入華,翻譯《易經》不同於過去傳教士以「真教唯一」在附儒的詞彙下以達佈教的目的,更多是對時代問題的呼應。衛禮賢處於德國威瑪共和時期,德國飽受戰後摧殘,軍事的失敗,不僅使政治體制上出現了反省、改革的聲浪,在藝術、文化和思想上也產生了巨變。衛禮賢《易》學孕育於此時代背景,因此《易》學思想具有現實意義,具時代問題的反思,甚至以心理學研究《易經》的方法,也孕育自對時代問題的焦慮和恐懼,以及一種命定覆滅的危機感。一次世界大戰後,西方開始出現檢討的聲浪,主要反省的是西方文化優越論的征服思維,認為這是引發戰爭的主因,也因為這股反省的聲音使得西方對待東方文化的態度產生了變化,從過去的歐洲中心主義轉為向東方學習,同樣地反映在漢學視角的變化。衛禮賢的《易》學思想正反映了西方《易》學的研究視角和問題意識從傳教士過渡到漢學家的過程,既有別於傳教士以宗教附會中國經典的作法,也不同於以考證、歷史研究的漢學家作法,而是以《易》為智慧之書回應時代問題。
就此研究路徑的意義和貢獻,可分成對「中國現代《易》學研究」和「在西方《易》學研究史上」兩方面論述。首先,對「中國現代《易》學研究」的貢獻和意義,筆者認為有二:第一,深刻闡發中國《易經》智慧之書的義理。近代中國受西方科學精神的影響,儒家以實踐、致用為意義的經書學習,被西方的「求真、重知識、培養邏輯實證」的方法論取代。衛禮賢以《易》為智慧之書,對人行為的指引,重視人對道德的實踐,深刻闡發了中國經書的真義。第二,將《易經》帶往世界經典的意義。通過心理學、人類學和文化比較的方法,在西方語境和精神中重現中國文本,使《易經》得以向不同文化的讀者敞開,讓《易經》不僅是中華文明的經典,也是世界的經典。而就「在西方《易》學研究史上」的貢獻和意義而言,代表了西方《易》學從傳教士和漢學家時期的過渡,並且開啟了西方以「實用」為主的《易》學流派。
一、 中文部分
(一) 書籍
1. 王國維:《殷卜辭中所見先公先王考》,臺北市:藝文出版社,1971年。
2. 艾米爾‧路德維希:《德國人》,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
3. 弗里德利希‧席勒著,張玉能譯:《秀美與尊嚴──席勒藝術和美學文集》,北京市:文化藝術出版社,1996年。
4. 弗爾布魯克:《德國史:1918~2008》,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
5. 米尚志編譯:《動盪中的繁榮──威瑪時期德國文化》,臺北市:淑馨,1993年。
6. 朱伯崑:《易學哲學史》,臺北: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9月。
7. 朱熹著,李一忻點校:《周易本義》,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年。
8. 忻劍飛:《世界的中國觀──近二千年來世界對中國的認識史綱》,香港:三聯書店,1991年。
9. 李澤厚、劉綱紀主編:《中國美學史》,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6年。
10. 李光地修纂:《御纂周易折中》,北京:九州出版社,2002年9月。
11. 李明輝、陳瑋芬主編:《當代儒學與西方文化:哲學篇》,臺北市:中研院文哲所,2004年。
12. 余英時:《中國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適》,台北:聯經出版社,1984年。
13. 林忠軍:《象數易學發展史》第一冊,濟南:齊魯書社,1994年。
14. 林忠軍:《易緯導讀》,濟南:齊魯書社, 2002年。
15. 彼得‧蓋伊,Peter Gay著,劉森堯譯:《威瑪文化》,臺北縣新店市:立緒文化,2003年。
16. 范勁:《衛禮賢之名:對一個邊際文化符號的考察》,上海市: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
17. 京房:《京房易傳》三卷,成都市: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
18. 計翔翔:《十七世紀中期漢學著作研究》,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19. 孫立新、蔣銳主編:《東西方之間──中外學者論衛禮賢》,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4年4月。
20. 馬漢茂等主編:《德國漢學:歷史、發展、人物與視角》,鄭州:大象出版社,2005年11月。
21. 馬丁‧基欽,Martin Kitchen著,趙輝、徐芳翻譯:《劍橋插圖德國史》,世界知識出版社,2005年5月1日。
22. 曹順慶等著:《中國古代文論話語》,成都:巴蜀書社,2001年7月。
23. 陳平原:《中國現代學術之建立──以章太炎、胡適之為中心》,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2月。
24. 張法:《中西美學與文化精神》,臺北市:淑馨出版社,1998年。
25. 張西平:《中國與歐洲早期宗教和哲學交流史》,,北京:東方出版社,2001年。
26. 張西平編:《他鄉有夫子──漢學研究導論》,北京市: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5。
27. 張國剛:《德國的漢學研究》,北京市:中華書局,1994年。
28. 麥葛福,Alister E. McGrath著,劉良淑、王瑞琦合譯:《基督教神學手冊》,台北市:校園書房出版社,1998年11月初版。
29. 馮川:《榮格的精神:一個英雄與聖人的神話》,海口:海南出版社,2006年。
30. 葉海煙:〈臺灣士林哲學的儒學詮釋──兼論其與當代新儒學對話的可能〉,文章收於李明輝、陳瑋芬主編《當代儒學與西方文化:哲學篇》,臺北市:中研院文哲所,2004年。
31. 黃壽祺、張善文:《周易譯註》,上海:上海古籍,2007年4月。
32. 黃沛榮:〈易經〉,收於邱燮友、周何、田博元編著《國學導讀》,二,臺北市:三民書局,2004年。
33. 黃慶萱:《周易縱橫談》,增訂二版,臺北市:東大,2008年。
34. 黃保羅:《儒家、基督宗教與救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11月。
35. 楊宏聲:《本土與域外──超越的周易文化》,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5年7月。
36. 楊武能:〈衛禮賢與中國文化在西方的傳播〉,文章收於《文化:中國世界》,北京:三聯書店,1988年11月。
37. 楊自平:《世變與學術──明清之際士林《易》學與殿堂《易》學》,臺北市:臺大出版中心出版,2012年8月。
38. 榮格著,楊儒賓譯:《黃金之花的秘密──道教內丹學引論》,臺北市:商鼎文化出版社,2002年。
39. 歌德著,錢春綺譯:《歌德文集》第八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年。
40. 歌德著,綠原譯:《歌德文集 第一輯:浮士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年7月。
41. 蔣銳編譯,孫立新譯校:《東方之光──衛禮賢論中國文化》,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7年7月。
42. 廖名春等著:《周易研究史》,湖南:湖南出版社,1991年7月。
43. 愛克曼,Eckermann輯錄,朱光潛譯:《歌德談話錄》,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0年。
44. 鄭吉雄、張寶三合編:《東亞傳世漢籍文獻譯解方法初探》,臺北市:臺大出版中心,2005年。
45. 劉耘華:《詮釋的圓環──明末清初傳教士對儒家經典的解釋及其本土回應》,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7月。
46. 趙爾巽等撰:《清史稿》,北京市:中華書局,1976-1977年卷472。
47. 劉正:《圖說漢學史》,桂林市: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7月。
48. 衛禮賢著,王宇潔、羅敏、朱晉平譯:《中國心靈》,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98年。
49. 閻純德主編:《漢學研究》第一輯,北京市:中國和平出版社。
50. 賴賢宗:《道家詮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1月。
51. 濟暹:《兩部曼荼羅對辨抄》上卷,收於《大正新修大藏經》第86冊,台北市:新文豐,1983年。
52. 謝和耐著、耿昇譯:《中國和基督教──中國與歐洲文化之比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3月。
53. C. S. Hall & V.J. Nordby著,史德海、蔡春輝合譯:《榮格心理學入門》,臺北市:五洲出版社,1988年5月。
(二) 論文
1. 郭漢城:《衛禮賢易學思想研究》,福建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9年6月。
2. 喬宗方:《《周易折中》易學思想評析》,山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年4月20日。
(三) 期刊
1. 任運忠:〈理雅各、衛禮賢/貝恩斯《周易》譯本比較〉,《西南科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8年4月第25卷第2期。
2. 李貽蔭、王平:〈《易經》四種英譯的比較研究〉,《外語與外語教學》,大連外國語學院學報,1995年第2期。
3. 李貽蔭:〈《易經‧謙卦》的英譯〉,《淮陰師專學報》,1995年第4期。
4. 李梅:〈《周易》豫、隨兩卦的四種英譯比較〉,《吳中學刊》,社會科學報,1996年第3期。
5. 李學勤:〈作為專門學科的國際漢學研究〉,《國際漢學》,2003年5月第8輯。
6. 林金水:〈《易經》傳入西方考略〉,《文史》第29輯,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11月。
7. 吳素樂,Ursula Richter的”Richard Wilhelm-Founder of A Friendly China in Twentieth Century Germany”,見於《中央研究所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0期,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1年6月。
8. 吳素樂,Ursula Ballin著,任仲偉翻譯,〈衛禮賢─傳教士、翻譯家和文化詮釋者〉,見於《國際漢學》,2005年4月。
9. 林麗玲譯、張善文校:〈歐洲研究《易經》簡史〉,上、,下、,下之一、,下之二,見《中華易學》,第17卷第6~9期,1996年8~11月。
10. 孫立新:〈衛禮賢的傳教方法〉,收於中國人民大學基督教文化研究所主編:《漢學與神學─基督教文化月刊》,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第17輯。
11. 馬庚存:〈論「偉大的德意志中國人」衛禮賢〉,《濟南大學學報》,2002年第12卷第1期。
12. 高尚榘:〈《周易》「元亨利貞」歧解辨正〉,收於《齊魯學刊》,2006年第3期。
13. 徐梵澄的〈《周易》德文、英文校勘緒言〉載於《國際漢學》,2010年1月第19輯。
14. 徐梵澄的〈《周易》西行──關於《周易》的德譯與英譯〉載於《國際漢學》,2004年9月第11輯。
15. 郭漢城:〈衛禮賢論中國藝術精神──以《賁》卦為例〉,《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9年第30卷第3期。
16. 張次冰、李貽蔭:〈比較《易經》三卦的四種英譯〉,《長沙水電師院社會科學學報》,1995年第4期。
17. 張光直,〈談王亥與伊尹的祭日並再論殷商王制〉,《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35期,1973年春季號。
18. 楊宏聲:〈易經與現代世界──本土域外易學史分期〉,《中華易學》第18卷第4期,1997年6月。
19. 楊宏聲:〈易經與現代世界──本土域外易學史分期〉,續,《中華易學》第18卷第5期,1997年7月。
20. 楊自平:〈李光地之卦主理論及卦主釋《易》論析〉,《漢學研究》第26卷第1期,2008年3月。
21. 楊自平:〈《易經》「升降」與「反對」兩種卦變義例的考察〉,《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十七期,2000年9月。
22. 趙娟:〈漢學視野中衛氏父子的《周易》譯介與研究〉,《周易研究》第4期,2010年。
23. 趙娟:〈問題與視角:西方易學的三種研究路徑〉,《周易研究》第4期,2011年。
24. 趙繼明:〈現代西方易學對話〉,《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4期。
25. 鄔昆如:〈衛理賢德譯《周易》中的宗教觀〉,《中華易學》第16:9期,1995年11月。
26. 鄔昆如:〈衛理賢德譯《易經》「吉凶」概念之探討〉,《周易研究》第2期,2000年。
27. 韓子奇:〈近年出土文物對歐美《易》學的影響〉,收於鄭吉雄編著《周易經傳文獻新詮》,臺北市 : 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0年。
28. 蔣銳:〈德國漢學家衛禮賢與儒學〉,《漢學研究通訊》29:2,2010年5月。
29. 鄭天星:〈傳教士與中學西漸─以德國漢學家衛禮賢為中心〉,《宗教學研究》,1997年第2期。
30. 劉瀚平:〈易學在西方〉,《國文學誌》第2期,1998年6月。
31. 劉大鈞:〈讀《周易折中》〉,《周易研究》第2期,1997年。
32. 顧頡剛,《周易卦爻辭中的故事》,收於《燕京學報》第六期單行本,1929年12月。
二、 外文部分
1. Arthur Waley:“Review of Changes:Eight Lectures on the I Ching”, The Listener, ,March 1961.
2. Carsun Chang, “Richard Wilhelm, der Weltbürger”, Sinica,1930.
3. David L. Hall:“Review of Heaven, Earth, and Man in the Book of Changes”, 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 10:2,1983.
4. David R. Knechtges, “Hellmut Wilhelm, Memories and Bibliography”, Oriens Extremus 35, 1992.
5. David R. Knechtges, “The perils and Pleasures of translation: The Case of the Chinese Classics”。
6. Edward Hacker、Steve Moore、Lorraine Patsco, I Ching:An Annotated Bibliography ,New York and London:Routledge, 2002.
7. Faye Pye:“Review of Changes:Eight Lectures on the I Ching”, Analytical Psychology, 21,1976.
8. Frederick W. Mote, “Hellmut Wilhelm Remembered”, Oriens Extremus 35, 1992.
9. Herbert Franke, “Remarks by a Colleague and Friend”, Oriens Extremus 35, 1992.
10. Hellmut Wilhelm, Die Wandlung:Acht Essays zum I-Ging ,Peking Vetch, 1944
11. Hellmut Wilhelm, Change:Eight Lectures on the I Ching, translated from the German to English by Cary F. Baynes,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0.
12. Hellmut Wilhelm, Heaven, Earth, and Man in the Book of Changes,Seattle :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77.
13. Hellmut Wilhelm, Sinn des I Ging,,M nchen, 1972.
14. Iulian K. Shchutskii, translated from Russian to English by William L. MacDonald and Tsuyoshi Hasegawa with Hellmut Wilhelm, Researches on the I ching ,London: Routledge & K. Paul, 1980.
15. James Hart:“Review of Heaven, Earth, and Man in the Book of Change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100:3,1980.
16. Kidder Smith:“Review of Heaven, Earth, and Man in the Book of Changes”,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July, 1980.
17. Kidder Smith,“Review of the Lectures on the I Ching: Constancy and Change”,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40,1981.
18. Kidder Smith, “Review of Heaven, Earth, and Man in the Book of Changes by Hellmut Wilhelm, ”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 39, No 4,Aug, 1980.
19. Peter Collier:“Review of the I Ching or Book of Changes”, 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May 18, 1969
20. Richard Wilhelm, Hellmut Wilhelm, Understanding the I Ching:The Wilhelm’s Lectures on the Books of Changes,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Mythos Series, 1995.
21. Richard Wilhelm, Lectures on the I Ching: Constancy and Change ,(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5.Richard Wilhelm, The I Ching or Book of Changes, translated from German to English by Cary F. Baynes ,The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7.
22. Richard Wilhelm, Wandlung und Dauer:Die Weisheit des I Ching,Jena1931, Dsseldorf/KLln,1956.
23. Richard Wilhelm, Lectures on the I Ching:Constancy and Chang. Tans Irene Eber,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9, 1986;U. K. Edition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 1980.
24. Rudolf Ritsema and Stephen Karcher, I Ching-The first Complete Translation with Concordance-The Classical Chinese Oracle of Change,shaftesbury, dorset, England:Element Books Ltd, 1994; Rochport, Massachusetts,United States:Element Inc.1994; Milton Brisbane, Australis:Element Books Ltd, 1994.
25. Stephen Karcher, The Yi Ching and the Ethic of the Image Reflaction at the 1992Eranos/Uehiro Round Table Session, in Eranos 1992 Jahrbuch-Yearbook Annales Vol. 61.
26. Tze-Ki Hon,”Constancy in Change:A comparison of James’s and Richard Wilhelm’s Interpretation of the YiJing”, Monumenta Serica, 53,2005.
27.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Hellmut Wilhelm and I Ching”, UW Showcase Published 1997.參見http://www.washington.edu/research/showcase/1948d.html
28. Wing-tsit Chan:“Review of the I Ching or Book of Changes”, Pacific Affairs, 41,1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