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洪瑋君
Wei-Chun, Hung
論文名稱: 國內產業員工離職傾向研究趨勢之分析:以2001年至2012年學位論文為例
Analysis of Researches in Employee Turnover Intention for Taiwan Enterprises: Using 2001-2012 Theses as Subjects
指導教授: 朱益賢
Chu, Yih-Hsie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
Department of Technology Application and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論文出版年: 2013
畢業學年度: 10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1
中文關鍵詞: 離職傾向內容分析法描述性分析評鑑性分析
英文關鍵詞: turnover intention, content analysis, descriptive level analysis, evaluative level analysis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448下載:2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根據2012年行政院主計處統計發現2001至2011年平均離職率高於前十年,相對地有關離職議題的學位論文也有增加的趨勢,然而,歷年來卻無研究者針對離職傾向相關研究提出整合性的分析。因此,本研究欲達成下列的目的:一、分析2001年至2012年國內產業員工離職傾向學位論文之研究現況。二、探討2001年至2012年國內產業員工離職傾向學位論文之研究趨勢。三、分析國內歷年學位論文之研究建議,歸納出各產業離職傾向研究之重點。
    本研究採用質量並用的內容分析法對國內產業員工的離職傾向研究之學位論文進行探討,使用國家圖書館碩博士論文網作為資料庫,並以便利取樣選出405篇學位論文,進行編碼和統計分析。
    本研究主要發現包括:一、學位論文的研究對象以跨行業為主;二、「工作滿足」、「人口統計」與「組織承諾」為探討與離職傾向的主要變項因素;三、後續研究建議以「擴大研究範圍」與「探討其他變項因素」為主;四、歷年學位論文較少用社會層面的變項因素探討離職傾向;五、學位論文篇數在2008年得到最高峰。

    According to DGBAS statistics showed in 2012 that the average turnover rate from 2001 to 2011 was higher than in the previous decade, and the theses of turnover issues were also the same tendency. Over the years, the researchers did not study for proposing meta-analysis of turnover issues before.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analysis the research status of theses, to integrate the research trends of theses and to summarize the distinguishing feature of theses about employee turnover intention of the domestic enterprises in recent ten years.
    This study used content analysis to investigate the theses of turnover intention research in the domestic enterprises. In this study used the National Library of Dissertations network as a database, and used convenience sampling to select 405 theses as a sample.
    Significant results were as followed: (1) Most of the theses of study sample were cross-industry; (2) “Job satisfaction”, “Demographic variable”, and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were the main variables in turnover intention researches; (3) “To expand the research scope”, and “to investigate the other variables” were the main suggestions in turnover intention researches; (4) Fewer variables of social level to investigate with turnover intention; (5) Most of turnover intention researches published in 2008.

    謝  誌 i 中文摘要 iii 英文摘要 v 目  錄 vii 表  次 ix 圖  次 x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3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4 第四節 名詞釋義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離職傾向 7 第二節 內容分析法 12 第三節 相關研究 16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19 第一節 研究對象 19 第二節 研究架構 20 第三節 研究方法 23 第四節 研究工具 25 第五節 信度與效度 31 第六節 資料分析 33 第七節 研究流程 37 第四章 研究發現與討論 39 第一節 描述性層面分析類目 39 第二節 評鑑性層面分析類目 5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71 第一節 研究結論與發現 71 第二節 研究建議 82 參考文獻 85 一、中文部分 85 二、外文部分 88 附  錄 91 附錄說明總表 93 附錄一 國內產業員工離職傾向研究之學位論文一覽 94 附錄二 國內產業員工離職傾向學位論文整理概況編碼說明書 113 附錄三 國內產業員工離職傾向學位論文之內容分析登錄表 115 附錄四 研究對象子類目編碼說明書 117 附錄五 年代與產業交叉原始表 119 附錄六 離職傾向相關變項因素架構表 120 附錄七 離職傾向變項因素總和百分比 123 附錄八 個人層面變項因素與年代分布表 124 附錄九 組織層面與社會層面變項因素與年代分布表 125 附錄十 產業與實務建議次數分布表 126 附錄十一 產業與實務建議比例分布表 127 附錄十二 產業與後續研究建議次數分布表 128 附錄十三 產業與後續研究建議比例分布表 129

    一、中文部分
    牛涵錚、辛敏綺(2011)。創新與創業精神研究之回顧與發展。創新與管理,8(4),33-62。
    王文科(2001)。教育研究法(6版)。台北市:五南。
    王文輝(2009)。國軍單位組織文化、領導行為、工作特性與離職傾向之研究-以國軍A部隊志願士兵。臺灣師範大學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王瑤芬、洪久賢(2004)。我國觀光餐旅業員工離職傾向之內容分析。觀光研究學報,4(10),125-144。
    行政院主計處(2012)。2012年10月12日,取自http://www.dgbas.gov.tw/mp.asp?mp=1
    吳志鴻(2003)。以內容分析法分析資訊人員專業技能-以MIS程式設計師。商管科技季刊,4(4),399-421。
    吳明清(1991)。教育硏究:基本觀念與方法之分析。台北市:五南。
    李欣岳(2010)。3年不辭職。Cheers快樂工作人雜誌,119。2012年9月24日,取自 http://www.cheers.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21848
    李欣岳(2011)。2012科技業7大「薪」趨勢。Cheers快樂工作人雜誌,135。2012年9月24日,取自http://www.cheers.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28275&page=3
    李茂興、陳夢怡(譯)(2004)。Henry L. Tosi, Neal P. Mero, John R. Rizzo合著。組織行為管理學。台北市:弘智文化。
    李偉明(2011)。如何處員工離職問題。台北市:憲業企業顧問有限公司。
    林孟彥、林均妍(2011)。管理學。台北市:華泰文化。
    林清南(2004)。兼任行政工作教師離職的現況與成因-以國立高中職學校主任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學校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惠姿(2003)。會計人員工作壓力與離職意願之研究-以台北政府主計處從業人員為例。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義男、陳淳文(譯)(1989)。Robber P. Weber著。內容分析法導論。台北市:巨流圖書。
    林靜芬(2000)。我國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內容分析之研究。淡江大學教育資料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洪彰鴻(2010)。國內體適能博碩士論文研究趨勢分析。運動與休憩研究,5(2),50-62。
    洪福彬、吳錦碧、陳君達(2009)。台灣地區企控公司員工離職傾向之研究。朝陽商管評論,8(1),23-48。
    胡孟蕾(2006)。我國創造力與人格特質研究之回顧與探析。教育學刊,26,215-240。
    扈克勛、黃毓瑩、李世珍(2011)。台灣醫院人力相關研究之回顧與評析。醫管期刊,12(3),143-165。
    教育部統計處(2012)。2013年5月18日,取自http://www.edu.tw/Default.aspx?wid=31d75a44-efff-4c44-a075-15a9eb7aecdf
    許良榮、李永進(2006)。師範院校量化取向科學教育碩士論文之內容分析研究。科學教育,13,1-22。
    郭千瑜(2011)。以內容分析法探討資訊系統學刊之研究議題。淡江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郭淑惠(2001)。群體關係與集體自願離職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陳俊偉(2009)。台灣地區教師自我效能感研究之統合分析。彰化師大教育學報,15,41-64。
    陳淑珍(2008)。高齡教育學術研究趨向之探討:1990-2007國內碩博士論文分析。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陳清芳(2012)。護理離職率 去年2成創新高。中央社。2012年9月24日,取自http://www.cna.com.tw
    陳鴻賢(2003)。台灣地區教學研究發展趨勢之分析-已近十年學位論文為例。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彭台光、高月慈、林鉦棽(2006)。管理研究中的共同方法變異:問題本質、影響、測試和補救。管理學報,23(1),77-88。
    游美惠(2000)。內容分析、文本分析與論述分析在社會研究的應用。調查研究,8,5-42。
    黃寶園、林世華(2007)。人格特質與社會支持對壓力反應歷程影響之研究:結合統合分析與結構方程模式二計量方法。教育心理學報,39(2),263-294。
    葉彥君(2012)。荒與慌:當大學生沒人教。Cheers快樂工作人雜誌,142。2012年9月24日,取自http://www.cheers.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42002
    趙怡、陳嘉彰、彭彥倫(2006)。台灣有線電視研究論文內容分析。中華傳播學會年會論文,台北。
    趙明玲、邢鴻君、陳靜香、張淑敏(2010)。領導型態、工作滿意度、組織承諾與離職意願之相關性研究。醫管期刊,11(4),297-310。
    劉霈雰(2011)。電影產品屬性、顧客價值及其通路策略之研究。國立臺北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歐用生(1989)。質的研究。台北市:師大書苑。
    謝函融(2005)。工作價值觀與工作投入程度對離職傾向之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魏惠娟(2006)。台灣地區學校行銷研究評析及其對學校行銷策略規劃:1984-2004的探索。教育政策論壇,9(2),131-154。
    蘇慧玲(2002)。服務業建教合作支持系統對員工組織承諾與離職傾向影響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二、外文部分
    Alfonso, S. P., & Fred, H. (2004). Analyzing job mobility with turnover intention: An international comparative study. Journal of Economic Issues, 38(1), 130-137.
    Babbie, E. R. (2001). 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 (9th ed.). CA: Wadsworth.
    Heath, C., & Sitkin, S. B. (2001). Big-B versus Big-O: What is organizational about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22, 43-58.
    Kim, N. (2012). Employee turnover intention among newcomers in travel industr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 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 doi: 10.1002/ jtr.1898
    Mobley, W. H. (1977). Intermediate linkages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job satisfaction and employee turnover.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62(2), 237–240.
    Price, J. L. (1977). The study of turnover. Ames, IA: Iow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Price, J. L. (2001). Reflections on the determinants of voluntary turnove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power, 22(7), 600-624.
    Robbins, S. P. (2007).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Concepts, controversies, and application (12th ed.). NJ: Prentice Hall Press.
    Roger, H. (1998). From whence have we come? The first twenty-five years of educational gerontology. New Directions for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77, 5-14.
    Stockman, C. R. (200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erceived discrepancies between person/organizational basic assumptions and employee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employee turnover in the hotel industry. Unpublished DBA dissertation, Nova Southeastern University, Orlando, FL.
    Teng, C. I. (2008). Moderating effects of professional commitment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urnover intention and factors of job satisfaction. Chang Gung Nursing, 19(1), 24-40.
    Teresa, W. C. T., Sherry, I. B., & Chester, D. R. (1998). Review of nursing turnover research, 1977-1996. Social Science Medicine, 47(12), 1905-1924.
    Tet, R. P., & Meyer, J. P. (1993). Job satisfaction,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turnover intention, and turnover: Path analyses based on meta-analytical findings. Personnel Psychology, 46(2), 259-293.
    Tsai, Y., & Wu, S.W. (2010).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job satisfaction and turnover intention. 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 19, 3564-3574.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