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金華珍
論文名稱: 桐城派詩論研究
指導教授: 蔡宗陽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06
畢業學年度: 9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359
中文關鍵詞: 桐城派詩論以文為詩陽剛陰柔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71下載:15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旨在研究桐城派的詩論;文中係就桐城派詩壇形成的代表作家方以智、錢澄之、戴名世、方苞、劉大櫆、姚範、姚鼐、方東樹、姚瑩、梅曾亮等的理論,以「詩文合一」桐城詩論的內涵,來進行全面、深入的研究。
    至目前為止,對桐城派的研究,可以說已達到了一定的程度,其範圍相當廣泛,且研究成果極高。但是,這些研究幾乎都集中在散文方面上,其中有對桐城派的整體研究,有對個別作家作品的研究,也有對某些具體理論觀點的研究,而缺少關於桐城派的詩論研究。本論文主要探究動機與旨趣大致上有三個方面:其一為對桐城派詩歌予以適當的定位,由於桐城派在其文派的盛名籠罩之下,詩歌與其理論沒有得到足夠重視,然桐城派文人對詩歌的看法在清代派別眾多的詩論中也不失為一種受重視的理論;其二為桐城詩歌與詩論的重新詮釋,實際上不少桐城文人兼有詩人的身分,既有詩作亦發表了許多關於詩歌的看法和主張,故本文將桐城派的相關詩歌加以梳理,力圖歸納整合出他們的詩論觀點,來把握桐城詩論的重點與藝術上的精深造詣;其三為劃出桐城詩論的形成及發展過程,並探尋桐城詩論的承傳與意義。

    全文凡八章:
    第一章「緒論」先說明研究動機與旨趣,接著檢討目前研究桐城派詩論的情形,說明其趨勢,以尋找需要研究的地方。
    第二章分敘「形成之外緣」、「形成之內因」、「發展之過程」三個階段,來描繪桐城派詩壇的輪廓,探討其緣起,統攝其成員,並評介該派在創作及評論上的大致成果。
    第三章至第六章,從本體論、創作論、風格論、批評論的四方面來,將桐城文人的詩論交織敘述,突破以個人為單位的呈現方式,完整的展示桐城派詩論的全貌。桐城派文學觀的基本精神偏重於古文方面,因而他的詩論明顯地表現出文之氣味。
    第七章為「桐城派詩論之價值與影響」,首先敘述桐城派詩論與其文論之互動關係,再次,綜述桐城派詩論在當時及後世所發揮的作用與影響,闡明其時代意義。
    第八章為「結論」,歸納研究所得,做一綜述,並述其展望。
    本文附錄〈桐城派詩話、詩集、詩歌編選、詩歌評點著述表〉、〈桐城詩壇主要作家年譜〉,附於參考書目之前,以為讀者參照之用。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及旨趣 ……………………………………………1 第二節 前人研究之梗概 ……………………………………………6 第三節 研究範疇與方法 …………………………………………10 第二章 桐城派詩論之因緣 ………………………………………17 第一節 形成之外緣…………………………………………………17 一、學術風氣 ……………………………………………………17 (一) 重儒尊道 …………………………………………………17 (二) 考據學風…………………………………………………21 二、詩歌思潮 ……………………………………………………26 (一) 復古與師古 ……………………………………………26 (二) 性靈之旋風 ……………………………………………30 第二節 形成之內因 …………………………………………………34 一、道統淵源:程朱理學 ………………………………………34 (一) 學行基礎 ………………………………………………34 (二) 為文學道 ………………………………………………38 二、詩統標舉:鎔杜鑄黃 ………………………………………42 (一) 以杜為法 ………………………………………………42 (二) 以黃為宗 ………………………………………………49 第三節 發展之過程 …………………………………………………57 一、開山期 ………………………………………………………58 二、形成期 ………………………………………………………66 三、成熟期 ………………………………………………………69 四、傳承期 ………………………………………………………71 第三章 桐城派詩論中之本體論 ………………………………73 第一節 詩歌產生論 …………………………………………………73 一、詩與心氣之關係 ………………………………………………73 (一) 詩歌本源:「心氣」………………………………………73 (二) 志情並重 ………………………………………………77 二、詩與情實之關係 ……………………………………………81 (一) 詩歌內涵:「情實」………………………………………81 (二) 詩與人一 ………………………………………………88 第二節 言志與載道 …………………………………………………93 一、志與道之基本觀念 …………………………………………93 (一) 以言志論道 ……………………………………………93 (二) 詩歌為藝末 ……………………………………………97 二、志與道之審美呈現 …………………………………………100 (一) 言志與有物 ……………………………………………100 (二) 情性與教化 ……………………………………………102 第四章 桐城派詩論中之創作論 ………………………………109 第一節 學詩途徑 …………………………………………………109 一、重學力 ………………………………………………………109 (一) 深厚的學問根基 ……………………………………109 (二) 廣泛的人生經歷 ………………………………………115 二、學古人 ………………………………………………………118 (一) 鎔鑄唐宋的詩風 ………………………………………118 (二) 對明七子的取捨 ………………………………………122 三、去陳言 ………………………………………………………128 (一) 摹擬而脫化 ……………………………………………129 (二) 雅正與新意 ……………………………………………138 第二節 詩文互涉之詩學觀念 ………………………………………142 一、「以文論詩」之詩論內涵 ……………………………………142 (一) 體制與內涵互通 ………………………………………143 (二) 學問與性情結合 ………………………………………147 二、「詩文相通」之詩法構架 ……………………………………150 (一) 文法與詩法融合 ………………………………………151 (二) 以文論詩之法則 ………………………………………154 三、「以文為詩」之創作實踐 ……………………………………161 (一) 風格:偏好雄健詩風 ……………………………………161 (二) 體裁:以七言為擅長 ……………………………………164 (三) 文句:以散文句入詩 ……………………………………166 (四) 結構:以文法用於詩 ……………………………………170 第三節 詩論中之「神」、「氣」、「聲」 ……………………………172 一、「精」、「氣」、「神」並重 ……………………………………173 (一) 精:自然錘煉之語言 ……………………………………173 (二) 氣:自由奔放之氣勢 ……………………………………175 (三) 神:自如悠深之神韻 ……………………………………177 二、「神」、「氣」、「聲」互補 ……………………………………179 (一) 以形運神:才學 …………………………………………179 (二) 以氣升神:氣勢 …………………………………………182 (三) 以聲顯氣:音節 …………………………………………188 三、與清代詩論之異同 …………………………………………195 (一) 重神方面:「神韻說」 ……………………………………195 (二) 重音方面:「格調說」 ……………………………………200 (三) 重情方面:「性靈說」 ……………………………………204 (四) 重理方面:「肌理說」 ……………………………………211 第五章 桐城派詩論中之風格論 ………………………………217 第一節 風格產生論 …………………………………………………217 一、創作因素:道與藝合 ………………………………………218 (一) 文章精粗的統一 ………………………………………219 (二) 風格審美的基礎 ………………………………………223 二、本源因素:天與人一 ………………………………………227 (一) 先天稟賦:氣稟 …………………………………………227 (二) 後天因素:修養 …………………………………………232 第二節 風格取向論 …………………………………………………237 一、陽剛陰柔之審美規律 ………………………………………237 (一) 風格類型之系統內涵 …………………………………237 (二) 風格類型之多樣統一 …………………………………240 二、偏剛偏柔之美感取向 ………………………………………244 (一) 追尋偏剛詩風 …………………………………………244 (二) 強調筆力氣健 …………………………………………251 第六章 桐城派詩論中之批評論 ………………………………255 第一節 詩歌評論之標準 ……………………………………………255 一、倡雅忌俗 ……………………………………………………255 (一) 桐城文論衍生 …………………………………………255 (二) 矯正卑俗詩風 …………………………………………261 二、不拘一格 ……………………………………………………265 (一) 打破唐宋界限 …………………………………………265 (二) 實事求是詩評 …………………………………………269 第二節 「窮而後工」之辨 ……………………………………………274 一、「詩能窮人」論 ………………………………………………277 二、「達能後工」論 ………………………………………………284 第七章 桐城派詩論之價值與影響………………………289 第一節 詩論與文論之互動關係 ……………………………………289 一、詩文相生與相通 …………………………………………289 二、取徑與風格異趨 …………………………………………293 第二節 桐城派詩論之價值 …………………………………………299 一、桐城文論擴大至詩 …………………………………………300 二、融合吸收傳統詩論 …………………………………………301 第三節 對清代詩壇的影響 …………………………………………303 一、創出樅陽詩派 ……………………………………………304 二、導出宗宋詩風 ……………………………………………306 第八章 結論 …………………………………………………………309 附錄(一)〈桐城派詩話、詩集、詩歌編選、詩歌評點著述表〉………315 附錄(二)〈桐城詩壇主要作家年譜〉……………………………………331 參考書目 …………………………………………………………………361

    參考書目

    * 體例說明:
    一、為突顯流派研究之性質,先列桐城派作家之著作,其餘古籍按四部分法。
    二、原刊古籍標明版本及館藏地,影印古籍則逕標出版社。
    三、因考量所參引之集部著作繁重,特別將近代著作分為「詩文論」、「文學史」二類。此外,另設「學位論文」、「單篇論文」及「韓文版書及其他」三類。
    四、古籍或民國初年著作依作者先後排列,近人專著依作者姓名筆畫為順。各書之出版年代,一律以西元為準。

    一、桐城派著作
    (一) 方以智專著類
    (清)方以智著、侯外廬主編,《方以智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清)方以智,《通雅》,《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方以智,《滕寓信筆》,《桐城方氏七代遺書》,東京:東洋文庫藏。
    (清)方以智,《浮山文集》,《四庫禁燬書叢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
    (清)方以智著、龐樸注釋,《東西均注釋》,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二) 錢澄之專著類
    (清)錢澄之,《田間文集》,合肥:黃山書社,1998年。
    (清)錢澄之,《田間詩集》,合肥:黃山書社,1998年。
    (清)錢澄之,《田間詩學》,《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錢澄之;湯華泉校點,《藏山閣集》,合肥:黃山書社,2004年。
    (清)錢澄之,《藏山閣集選輯》,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輯,1966年。

    (三) 戴名世專著類
    (清)戴名世撰、王樹民編校,《戴名世集》,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清)戴名世著,王樹民、韓明祥、韓自強編校,《戴名世遺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四) 方苞專著類
    (清)方 苞,《方望溪全集》,臺北:世界書局,1965年。
    (清)方 苞,《方望溪遺集》,合肥:黃山書社,1990年。
    (清)方 苞,《方望溪文鈔》,臺北:新興出版社,1956年。
    (清)方 苞著;劉季高注,《方苞文選》,合肥:黃山書社,1987年。
    (清)方 苞著;吳瑞書編,《方望溪文選》,上海:中央書局,1935年。

    (五) 劉大櫆專著類
    (清)劉大櫆,《海峰全集》,傅斯年圖書館藏光緒十四年吳大有堂仿聚珍本。
    (清)劉大櫆著;吳孟復評點,《劉大櫆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清)劉大櫆,《海峰小稱集》,中央圖書館藏藍格舊鈔本。
    (清)劉大櫆著;舒蕪校點,《論文偶記》,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9年。

    (六) 姚鼐專著類
    (清)姚 鼐撰;陸費逵總勘;臺灣中華書局重校訂,《惜抱軒全集》,臺北:中華書局,1965年。
    (清)姚 鼐著;劉季高標校,《惜抱軒詩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清)姚 鼐,《惜抱軒手札》,臺北:廣文書局,1989年。
    (清)姚 鼐,《惜抱軒尺牘 》,臺北:廣文書局,載《明清名人尺牘》,1989年。
    (清)姚 鼐,《惜抱軒筆記》,臺北:廣文書局,1971年。
    (清)姚 鼐,《姚惜抱先生文稿》,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35年。
    (清)姚 鼐纂編;李兆洛校,《古文辭類纂》,臺北:廣文書局,1961年。
    (清)姚 鼐編;高步瀛箋,《古文辭類纂箋》,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7年。
    (清)姚 鼐輯;王文濡校注,《古文辭類纂評註》,臺北:中華書局,1967年。
    (清)姚 鼐選;方東樹評,《方東樹評今體詩鈔 》,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975年。

    (七) 方東樹專著類
    (清)方東樹,《攷槃集文錄 》,《續修四庫全書》別集類一四九七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5年。
    (清)方東樹,《儀衛軒文集》,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清同治年間刊本。
    (清)方東樹,《昭昧詹言》,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5年。
    (清)方東樹 ,《漢學商兌 》,臺北:廣文書局 ,1963年。

    (八) 桐城派其他專書
    (清)姚 範,《援鶉堂筆記》,臺北:廣文書局,1971年版。
    (清)吳德旋,《初月樓》四種,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公司,1989年。
    (清)劉 開,《劉孟塗集》,臺灣大學圖書館藏光緒十二年刊本。
    (清)姚 瑩,《中復堂全集》,臺北:文海出版社,1974年。
    (清)梅曾亮,《柏梘山房文集》, 臺北:廣文書局,1969年。
    (清)曾國藩,《曾文正公全集》,臺北:世界書局,1974年。
    (清)曾國藩,《十八家詩鈔》,臺北:世界書局,1962年。
    (清)方宗誠,《柏堂集》,臺北:藝文印書館,1971年。
    (清)張裕釗,《濂亭文集》,清光緒八年查氏木漸齋刻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清)蕭 穆,《敬孚類稿》,合肥:黃山書社,1992年。
    (清)吳汝綸,《桐城吳先生詩文集》,臺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
    (清)吳汝綸,《吳摯甫尺牘》,臺北:啟業出版社,1970年。
    (清)馬其昶,《桐城耆舊傳》,合肥:黃山書社,1990年。
    (清)陳衍編纂,《近代詩鈔》,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23年。
    (清)姚永樸,《文學研究法》,臺北:廣文書局,1971年。
    (清)吳闓生編,《吳評古文辭類纂》,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1年。

    (九) 論桐城派之著作
    尤信雄,《桐城文派學述》,臺北:文津出版社,1989年。
    王氣中,《桐城派研究論文集》,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63年。
    王凱符、漆緒邦選註,《桐城派文選 》,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4年。
    王鎮遠,《桐城派》,臺北:群玉堂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
    王獻永,《桐城文派》,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朱 玄,《姚惜抱學記》,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4年。
    任道斌,《方以智年譜》,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年。
    任道斌,《方以智、茅元儀著述知見錄》,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5年。
    安徽省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桐城派研究論文選 》,合肥:黃山書社,1986年。
    何天杰,《桐城文派:文章法的總結與超越》,廣州:廣州文化出版社,1989年。
    余英時,《方以智晚節考》,北京:三聯書店,2004年。
    吳孟復,《桐城文派述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2年。
    周中明,《桐城派研究》,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9年。
    姜書閣,《桐城文派評述》,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年。
    姚翠慧,《方望溪文學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8年。
    都建華著;都履和補輯,《桐城派文人傳略》,(出版地不詳),1940年。
    張 維、梁揚,《嶺西五大家研究》,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3年。
    許福吉,《義法與經世──方苞及其文學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2001年。
    葉 龍,《桐城派文學史》,香港:龍門出版社,1975年。
    葉 龍,《桐城派文學藝術欣賞》,香港:繁榮出版社,1998年。
    楊懷志、江小角主編,《桐城派名家評傳》,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年。
    楊懷志、潘忠英,《清代文壇盟主桐城派》,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2年。
    趙建章,《桐城派文學思想研究》,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年。
    劉聲木,《桐城文學淵源考》,合肥:黃山書社,1989年。
    謝明陽,《明遺民的「怨」「群」詩學精神──從覺浪道盛到方以智、錢澄之》,臺北:大安出版社,2004年。
    關愛和,《古典主義的終結:桐城派與五四新文學》,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8年。
    魏際昌,《桐城古文學派小史》,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羅 識,《方以智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

    二、經史子集類
    (一) 經部
    (魏)王弼、(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等正義,《周易》,《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
    (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等正義,《左傳》,《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98年。
    (魏)何晏注;(宋)邢昺疏,《論語》,《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
    (韓)趙岐注;(宋)孫奭疏,《孟子》,《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

    (二) 史部
    (漢)司馬遷撰;(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版。
    (漢)班固撰;顏師古注,《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版。
    (清)仁宗敕撰,《大清高宗純皇帝實錄》,臺北:華文書局,1970年。
    (清)宣宗敕撰,《清仁宗實錄》,臺北:華文書局,1970年影印本。
    (清)吳坤修等修、何紹基等纂,《重修安徽通志 》,臺北:華文書局,1967年。
    (清)紀昀、陸錫熊、孫士毅等,《欽定四庫全書總目》,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清)徐世昌,《清儒學案》,臺北:世界書局,1961年。
    (清)歐家廉恭纂,《清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中國科學院圖書館,《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濟南:齊魯書社,1999年。
    方爾文主修;汪福來主編,《桐城文化志》,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2年。
    王鍾翰點校,《清史列傳》,臺北:中華書局,1987年。
    余英時,《歷史與思想》,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6年。
    宋德宣,《康熙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
    周駿富輯 ,《清代傳記叢刊》,臺北:明文書局 ,1986年。
    胡楚生,《清代學術史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年。
    胡楚生,《清代學術史研究續編 》,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4年。
    梁啟超,《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臺北:中華書局,1956年。
    梁啟超,《清代學術史概論》,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56年。
    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
    郭成康,《十八世紀的中國政治》,臺北:雲龍出版社,2003年。
    章鈺等編、武作成編,《清史藝文志及補編》,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趙爾巽等撰,《清史稿》,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
    葉高樹,《清朝前期的文化政策》,臺北:稻鄉出版社,2002年。
    劉體智編,《清代紀事年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17 輯,臺北:文海出版社,1968年。
    鄭天挺 等著,《清史》,臺北:雲龍出版社,1998年。

    (三) 子部
    (周)管仲撰;(唐)房玄齡注;(明)劉績增注,《管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宋)朱 熹著;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朱子語類》(全八冊),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宋)程 顥、程頤撰,《二程遺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宋)周敦頤,《周子通書》,臺北:中華書局,1966年。

    (四) 集部
    (梁)劉勰撰;(清)黃叔琳校;鈴木虎雄校勘,《文心雕龍註》,臺北:粹文堂書局,1974年(増訂本)。
    (梁)鍾 嶸,《詩品》,臺北:正中書局,1969年。
    (唐)杜甫著;高仁校點,《杜甫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唐)韓 愈,《韓昌黎文集校注》,臺北:世界書局,1960年。
    (唐)白居易,《白氏長慶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宋)姚鉉纂,《唐文粹》,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宋)歐陽修,《歐陽修全集》,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宋)蘇 洵,《嘉祐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宋)蘇 軾,《蘇東坡全集》,臺北:河洛出版社,1975年。
    (宋)蘇 轍,《欒城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宋)黃庭堅,《山谷全集》,臺北:中華書局,1965年。
    (宋)嚴羽著;郭邵虞校釋,《滄浪詩話校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宋)陸 游,《陸放翁全集》,上海:世界書局,1936年。
    (宋)朱 熹,《朱文公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0年。
    (宋)姜 夔,《白石道人詩說》,臺北:藝文印書館,1967年。
    (宋)謝 邁,《謝幼槃文集》,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
    (宋)劉克莊,《後村先生大全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明)陶宗儀,《說郭》(明刻本),臺北:新興出版社,1979年。
    (明)李東陽,《麓堂詩話》,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
    (明)李夢陽,《空同先生集》,臺北:偉文出版社,1976年。
    (明)謝 榛,《四溟詩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
    (明)王世貞,《弇州山人四部稿》,臺北:偉文出版社,1965年。
    (明)胡應麟,《詩藪》,臺北:廣文書局,1973年。
    (明)許學夷,《詩源辯體》,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7年。
    (明)袁宏道,《袁中郎全集》,臺北:世界書局,1978年。
    (清)錢謙益,《牧齋有學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清)錢謙益,《牧齋初學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清)陳子龍,《安雅堂稿》,臺北:偉文出版社,1976年。
    (清)吳偉業,《梅村家藏藁》,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5年。
    (清)黃宗羲,《黃宗羲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年。
    (清)顧炎武,《亭林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清)王夫之,《船山全書》,湖南:岳麓書社,1998年。
    (清)王夫之,《讀四書大全說》,臺北:河洛出版社,1974年。
    (清)葉 燮,《已畦文集》,《叢書集成新編》本第124冊,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公司,1985年。
    (清)朱彝尊,《曝書亭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清)朱彝尊,《靜志居詩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
    (清)王士禛,《帶經堂集》,清康熙四十九年至五十年(1700-1702)七略書堂校刊本。
    (清)王士禛,《帶經堂詩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3年。
    (清)王士禛,《池北偶談》,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4年。
    (清)王士禛選、方東樹評,《方東樹評古體詩選》,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5年。
    (清)聖祖御製,《聖祖仁皇帝御製文集》,《欽定四庫全書》本。
    (清)吳之振,《宋詩鈔》,臺北:世界書局,1962年。
    (清)沈德潛,《唐詩別裁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清)沈德潛,《明詩別裁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清)沈德潛,《說詩睟語》,臺北:中華書局,1965年。
    (清)厲 鶚,《樊榭山房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清)全祖望,《鮚埼亭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清)袁 枚,《小倉山房文集》,臺北:文海出版社,1981年。
    (清)袁 枚,《續詩品》,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公司,1989年。
    (清)袁 枚,《隨園詩話》,臺北:廣文書局,1971年。
    (清)戴 震,《戴震文集》,臺北:華正書局,1974年。
    (清)翁方綱,《復初齋文集》,臺北:文海出版社,1974年。
    (清)翁方綱,《石洲詩話》,臺北:廣文書局,1971年。
    (清)洪亮吉,《北江詩話》,臺北:廣文書局,1971年。
    (清)陳用光,《太乙舟文集》,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公司,1989年。
    (清)程恩澤,《程侍郎遺集》,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
    (清)張維屏輯,《國朝詩人徵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清)林昌彝,《海天琴思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清)劉熙載,《藝概》,臺北:廣文書局,1964年。
    (清)朱庭珍,《筱園詩話》,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公司,1989年。
    (清)黃遵憲,《人境廬詩草》,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清)沈曾植撰,《海日樓題跋》,臺北:成文出版社,1978年。
    (清)徐世昌編;聞石點校,《晚晴簃詩匯》,北京:新華書店,1990年。
    (清)楊鐘羲,《雪橋詩話》,臺北:文海出版社,1975年。
    (清)劉聲木,《萇楚齋隨筆、續筆、三筆》,臺北:文海出版社,1968年。
    (清)鄭福照,《清方儀衛先生東樹年譜》,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8年。
    蕭 穆,《敬孚類稿》,臺北:文海出版社,1969年。
    章炳麟,《檢論》,臺北:廣文書局,1970年。
    魯 迅,《魯迅文集全編》,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95年。
    汪辟疆,《汪辟疆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胡 適,《胡適古典文學研究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張舜徽,《清人文集別錄》,臺北:明文書局,1982年。
    丁福保編,《歷代詩話續編》,臺北:木鐸出版社,1983年。
    丁福保編,郭紹虞校點,《清詩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何文煥編,《歷代詩話》,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徐斐然輯,《國朝二十四家文鈔》,上海:掃葉山房發行,1923年。
    高步瀛選注,《唐宋文舉要》,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4年。
    郭紹虞編選、富壽蓀交點,《清詩話續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舒位等,《三百年來詩壇人物評點小傳匯錄》,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年。
    游國恩,《遊國恩學術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三、詩文論類
    (一) 詩學理論
    丁 放、孟二冬、袁行霈,《中國詩學通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
    毛正天,《中國古代詩學本體論闡釋》,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7年。
    王 力,《漢語詩律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
    王英志,《清代詩論研究》,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6年。
    朱光潛,《詩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
    朱自清,《詩言志辯》,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
    朱則杰,《清詩史》,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1年。
    吳宏一,《清代詩學初探》,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6年。
    吳淑鈿,《陳與義詩歌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吳淑鈿,《近代宋詩派詩論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
    宋如珊,《翁方綱詩學之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李立信,《七言詩之起源與發展》,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公司,2001年。
    李壯鷹,《中國詩學六論》,齊南:齊魯書社出版社,1989年。
    李德超,《詩學新編》,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5年。
    杜松柏,《詩與詩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8年。
    亞里斯多徳(Aristoteles);陳中梅譯注,《詩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1年。
    周振甫,《詩詞例話》,臺北:長安出版社,1987年。
    林淑貞,《詩話論風格》,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
    孫 立,《明末清初詩論研究》,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
    袁行霈,《中國詩歌藝術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7年。
    袁 璞,《古詩發微》,臺北:文津出版社,1984年。
    張仲謀,《清代文化與浙派詩》,北京:東方出版社,1997年。
    張伯偉編,《程千帆詩論選集》,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
    張 健,《清代詩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張葆全,《詩話與詞話》,臺北:群玉堂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
    張夢機,《近體詩發凡》,臺北:中華書局,1970年。
    張夢機,《詩學論叢》,臺北:華正出版社,1993年。
    張夢機,《古典詩的形式結構》,臺北:駱駝出版社,1997年。
    梁啟超,《清代詩學概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陳居淵,《清代詩歌與王學》,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陳國球,《胡應麟詩論研究》,香港:華風書局,1986年。
    陳慶輝,《中國詩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
    程千帆,《古詩考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程毅中,《中國詩體流變》,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黃永武,《中國詩學》,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86年。
    楊成鑒,《中國詩詞風格研究》,臺北:洪葉文化事業公司,1995年。
    楊松年,《姚瑩「論詩絕句六十首」論析》,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9年。
    葉君遠,《詩》,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4年。
    葉 軍、彭玉平等,《中國詩學》,上海:東方出版中心,1999年。
    趙永紀,《詩論》,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年。
    劉若愚,《中國詩學》,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85年。
    蔡英俊,《中國古典詩論中「語言」與「意義」的論題──「意在言外」的用言方式與「含蓄」的美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1年。
    簡有儀,《袁枚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8年。
    謝旡量,《詩學指南》,臺北:中華書局,1970年。

    (二) 美學理論
    孔建英,《藝術範疇的心理分析》,武漢:武漢出版社,1996年。
    王振復,《中國美學的文脈歷程》,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
    朱光潛,《文藝心理學》,臺北:臺灣開明書局,1999年。
    李澤厚,《華夏美學》,臺北:三民書局,1999年。
    李澤厚、劉綱紀,《中國美學史》,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1999年。
    李澤厚,《美的歷程》,臺北:三民書局,2000年。
    宗白華,《藝境》,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胡經之主編,《中國古典文藝學叢編》,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
    夏昭炎,《意境概說──中國文藝美學範疇研究》,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3年。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8年。
    殷 杰,《中國古代文學審美理論鑑識》,武昌: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86年。
    莊 嚴、章鑄,《中國詩歌美學史》,延吉:吉林大學出版社,1994年。
    陳望衡,《中國古典美學史》,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
    陳德禮,《人生境界與生命美學》,長春:長春出版社,1998年。
    童慶炳,《中國古代心理詩學與美學》,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4年。
    葉 朗,《中國美學史大綱》,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鄧牛頓,《中華美學感悟錄》,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6年。
    錢鍾書,《談藝錄》,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龔道運,《先秦儒家美學論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

    (三) 文學理論
    尤信雄,《從詩文關係之分合看中國文學之演進》,臺北:文津出版社,1977年。
    方孝岳,《中國文學批評》,臺北:莊嚴出版社,1981年。
    王更生,《中國文學的本源》,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年。
    朱光潛,《談文學》,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9年。
    朱榮智,《文氣論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年。
    朱榮智,《文氣與文章創作關係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年。
    吳宏一、葉慶炳編,《清代文學批評資料匯編》,臺北:成文出版社,1981年。
    吳宏一,《清代文學批評論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8年。
    汪涌豪,《中國古代文學理論體系──範疇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9年。
    周振甫,《文章例話》,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4年。
    張少康,《中國古代文學創作論 》,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年。
    張 健,《明清文學批評》,臺北:國家書局,1983年。
    張靜二,《文氣論詮》,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4年。
    郭紹虞主編,《中國歷代文學論著精選》,臺北:華正書局,1983年。
    陳滿銘,《章法學新裁》,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1年。
    陳滿銘,《章法學論粹》,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2年。
    陳滿銘,《章法學綜論》,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3年。
    黃 霖、吳建民、吳兆路,《中國古代文學理論體系──原人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年。
    黃慶萱,《修辭學》,臺北:三民書局,2002年(增訂三版)。
    鄭子瑜、宗廷虎主編,陳光磊副主編,《中國修辭學通史.明清卷》,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年。
    廖蔚卿《六朝文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1年。
    劉明金,《中國古代文學理論體系──方法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年。
    劉若愚著;杜國清譯,《中國文學理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2年。
    黎運漢,《漢語風格學》,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0年。
    薛鳳昌,《文體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4年。

    四、文學史類
    (一) 文學史
    王鍾陵主編,《文學史方法論》,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任訪秋,《中國近代文學史》,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88年。
    李曰剛,《中國文學流變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
    李道顯,《中國文學發展探源》,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1年。
    周生亞,《中國文學史大綱》,香港:三聯書店,1981年。
    邱燮友、王忠林等編著,《中國文學史初稿》,臺北:石門圖書公司,1978年。
    金玉田,《明清文學概論》,廣東:汕頭大學出版社,1997年。
    袁行霈,《中國文學概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87年。
    馬亞中,《中國近代詩歌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2年。
    郭延禮,《中國近代文學發展史》,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1年。
    陸侃如、馮沅君,《中國詩史》(全三冊),上海:上海書店,1996年。
    嵇 哲,《中國詩詞演進史》,香港:光僑出版社,1954年。
    游國恩主編,《中國文學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0年。
    葉慶炳,《中國文學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4年。
    葛賢寧,《中國詩史》(全二冊),臺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1956年。
    葛曉音,《漢唐文學的嬗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年。
    劉大杰,《中國文學發展史》,臺北:華正書局,1977年。
    劉世南,《清詩流派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霍有明,《清代詩歌發展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嚴迪昌,《清詩史》(上、下),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年。

    (二) 理論史
    丁 放、朱欣欣,《元明清詩歌批評史》,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1995年。
    王運熙、顧易生,《中國文學批評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周振甫,《中國文章學史》,北京:中國文聯公司,1994年。
    青木正兒著、陳淑女譯,《清代文學評論史》,臺北:臺灣開明書局,1991年。
    張少康、劉三富,《中國文學理論批評發展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
    敏 澤,《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
    郭紹虞,《中國文學批評史》,臺北:明倫出版社,1970年。
    陳良運,《中國詩學批評史》,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
    黃保真、成復旺、蔡鍾翔著,《中國文學理論史》,臺北:洪葉出版社,1994年。
    黃 霖,《近代文學批評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鄔國平、王鎮遠,《中國文學批評通史──清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五、學位論文類
    (一) 錢澄之及其著作研究
    張銘,《錢澄之詩歌研究》,安徽大學中文研究所,2004年度碩士論文。

    (二) 方苞及其著作研究
    金姬成 ,《方望溪古文理論及其實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1993年度博士論文。
    廖素卿 ,《方苞詩文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92年度博士論文。

    (三) 劉大櫆及其著作研究
    黃雅淳 ,《劉大櫆散文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1995年度碩士論文。
    鄭美慧 ,《劉海峰論文偶記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1994年度碩士論文。
    釋文詩 ,《劉大櫆古文研究》,香港能仁學院中文研究所,2000年度碩士論文。

    (四) 姚鼐及其著作研究
    吳慧貞,《姚鼐古文義法及文章寫作學》,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教育研究所,1999年度碩士論文。
    張春榮,《姚惜抱及其文學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1984年度博士論文。

    (五) 方東樹及其著作研究
    林美珠,《方東樹漢學商兌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1992年度碩士論文。
    金 鎬,《方東樹文論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97年度碩士論文。
    康維訓,《方東樹詩論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學院國文研究所,1988年度碩士論文。
    郭正宜,《方東樹詩學源流及其美感取向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1993年度碩士論文。
    楊淑華,《方東樹《昭昧詹言》及其詩學定位》,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2004年度博士論文。
    蔡美惠,《方東樹文章學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2002年度博士論文。
    謝錫偉,《方東樹詩論研究》,香港浸會學院,1994年度碩士論文。

    (六) 姚瑩及其相關研究
    王春美,《姚瑩的生平與思想》,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1975年度碩士論文。

    (七) 梅曾亮及其相關研究
    陳美秀,《梅曾亮文論及其在桐城派之地位》,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2003年度碩士論文。
    金鎬,《梅曾亮及其文學研究》,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2004年度博士論文。

    (八) 桐城派及其相關研究
    吳善成,《桐城派古文義法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98年碩士論文。
    莊碧芳,《桐城文派研究》,香港:珠海書院中國文學研究所,1976年碩士論文。
    甄榮歡,《方苞、劉大櫆、姚鼐三家之研究 》,香港:私立珠海書院中國文學研究所,1981年度碩士論文。

    六、單篇論文類
    (一) 方以智及其著作研究
    牛云龍,〈試論方以智的治學精神與方法〉,《青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4年第4期。
    方錫球,〈論方以智詩學思想的文化美學特色〉,《文學評論》,2005年第1期。
    汪祚民,〈方以智詩論初探〉,《安慶師院社會科學學報》,1997年第2期。
    廖肇亨,〈藥地愚者大師之詩學源流及旨要論考──以「中邊說」為討論中心 〉,《佛學研究中心學報》,2002年第7期。
    謝明陽,〈明遺民覺浪道盛與方以智「怨」的詩學精神〉,《東華大學人文學報》2001年第3期。

    (二) 錢澄之及其著作研究
    王學群,〈錢澄之的經世易學〉,《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2003年第4期。
    張 銘,〈錢澄之詩歌創作的藝術成就〉,《安慶師範學院學報》,2004年第4期。
    趙慶元、吳娜,〈情真、詞達、氣暢、自然──錢澄之《田間文集》探析〉,《阜陽師範學院學報》,2004年4期。
    趙慶元、趙春燕,〈錢澄之《田間詩集》評析〉,《慶師範學院學報》,2004年第5期。

    (三) 戴名世及其著作研究
    方佛平,〈戴名世和他的《南山集》〉,《安徽大學學報》,1981年第4期。
    王凱符、漆緒邦,〈戴名世論 〉,《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1980年5月。
    王獻永,〈戴名世與桐城派〉,《安徽大學學報》,1990年第3期。
    何冠彪,〈褐夫《古史詩鍼》非戴名世佚稿辯〉,《中華文史論叢》,1984年第3期。
    均 平,〈戴名世與南山集〉,《臺肥月刊》,1984年第6期。
    周中明,〈應恢復戴名世桐城派鼻祖的地位〉,《安徽大學學報》,1994年第3期。
    金五德,〈戴名世文學思想論〉,《吉安師專學報》,1995年第3期。
    姚 翠,〈戴名世文學理論之研究〉,《中正嶺學術研究集刊》,1991年第10期。
    姚 翠,〈戴名世與方苞文學理論之比較研究〉,《勤益學報》,1992年第9期。
    姚 翠,〈論家世對戴名世之影響〉,《勤益學報》,1994年第12期。
    許永璋,〈《古史詩鍼》應是戴名世所作〉,《文學遺產》,1985年第6期。
    許 總,〈論戴名世及其在桐城派中的地位〉,《江淮論壇》,1984年第2期。
    許 總,〈戴名世詠史詩初論〉,《江淮論壇》,1985年第2期。
    許 總,〈關於《古史詩鍼》的作者問題〉,《文獻》,1987年第3期。
    陳宇俊、馬亞中,〈試論戴名世對桐城詩派的影響〉,《蘇州大學學報》,2003年第4期。
    程 曦、周專政,〈試論戴名世的「文章之道」〉,《安慶師範學院學報》,2003年第5期。
    項玉林,〈桐城派奠基者戴名世〉,《安徽日報》,1985年5月29日。
    葉 龍,〈戴名世與桐城三祖的文論 〉,《國立編譯館館刊》第23卷第2期,1994年12月。
    鍾 揚,〈論戴名世與桐城派之關係〉,《安慶師院學報》,1985年第4期。
    鍾 揚,〈也談戴名世與桐城派──與王獻永先生商榷〉,《安徽大學學報》,1991年2期。
    鍾 揚,〈千古文章未盡才──論作為桐城派鼻祖的戴名世〉,《古今藝文》,2000年第26期。
    鄺健行,〈方苞與戴名世〉,《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1989年第20期。

    (四) 方苞及其著作研究
    王達津,〈說方苞義法〉,《古代文學理論研究》第12輯,1987年11月。 
    王鎮遠,〈論方苞的「義法」論〉,《江淮論壇》,1984年第1期。 
    王鎮遠,〈論方苞的思想〉,《江淮論壇》,1985年第5期。 
    余秉頤,〈方苞與顏李學派〉,《江淮論壇》,1987年第3期。 
    杜 若,〈桐城方苞〉,《臺肥月刊》,1983年總第24期。
    林後淑,〈「望溪」探驪——方苞文學觀試探〉,《育達學報》,1994年第12期。
    姚翠慧,〈方苞生平考述(上、下)〉,《臺肥月刊》,1983年第24期。
    姚翠慧,〈方苞文學理論探微〉,《中正嶺學術研究集刊》,1991年第4期。
    徐天祥,〈簡論方苞的雅潔〉,《江淮論壇》,1987年第2期。 
    張靜二,〈方苞的氣與文〉,《中外文學》,1992年第20卷第11期。
    趙建章,〈論方苞的「義法」說〉,《常德師範學院學報》,2001年第6期。
    劉守安,〈一個矛盾而痛苦的靈魂——方苞生平與思想探微〉,《首都師範大學學報》,2005年第5期。
    劉季高,〈桐城派的奠基人方苞〉,《文史知識》,1983年第8期。
    潘忠榮,〈試論方苞與詩〉,(收於《桐城派研究論文選》)。
    顧易生,〈方苞、姚鼐的文論及其地位〉,《江淮論壇》,1982年第2期。

    (五) 劉大櫆及其著作研究
    王鎮遠,〈論劉大櫆在桐城派中之地位〉,《江淮論壇》,1984年第5期。
    何天杰,〈劉大櫆在桐城派中地位的再認識〉,《華南師大學報》,1989年第2期。
    何沛雄,〈劉大櫆的古文理論〉,《新亞學報》第16期,1993年1月。
    李君明,〈桐城之祖劉大櫆〉,《文山師專學報》,1999年第2期。
    宋效永,〈試論劉大櫆的「神氣音節」說〉,《桐城派研究論文選》,合肥:黃山書社,1986年。
    吳孟復,〈論劉大櫆與桐城派〉,《江淮論壇》,1983年第4期。
    周金標,〈論劉大櫆的宗韓傾向及其文學評價〉,《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03年第11期。
    易 然,〈劉大櫆散文創作中的「神」「氣」論〉,《社會科學研究》,2002年第4期。
    徐天祥,〈試論劉大櫆的詩歌理論〉,《江淮論壇》,1989年第3期。
    孫 玨,〈論劉大櫆的散文風格〉,《江淮論壇》,1996年第5期。
    袁忠群,〈劉大櫆與方苞文論的本質性區別〉,《江西教育學院學報》,2001年第1期。
    馮永敏,〈劉大櫆論文偶記探賾 〉,《臺北市立師範學報》第24期,1993年6月。
    葉 龍,〈略論劉大櫆的詩及其樅陽詩派〉,《能仁學報》,2001年第8期。
    楊淑華,〈劉大櫆「文之能事論」述評〉,《孔孟月刊》第33卷第6期,1995年2月。
    楊淑華,〈劉大櫆「因聲求氣」說之理論與驗證〉,《臺中師院學報》,1999年第13期。
    賈文昭,〈讀《論文偶記》偶記〉,《江淮論壇》,1983年第4期。
    劉守安,〈劉大櫆的散文理論〉,《文史哲》,1993年第4期。
    劉守安,〈劉大櫆的詩歌理論〉,《文藝理論研究》,1993年第4期。
    劉守安,〈才雄氣肆,筆峻辭豐:論劉大櫆的散文創作〉,《社會科學戰線》,1994年第2期。
    劉守安,〈論劉大櫆的詩歌〉,《中國文化研究》,1996年第4期。

    (六) 姚鼐及其著作研究
    王之望,〈姚鼐的風格論〉,《江淮論壇》,1982年第3期。
    王鎮遠,〈論姚鼐的詩歌藝術〉,《蘇州大學學報》,1985年第2期。
    朱則杰,〈姚鼐和桐城詩派之我見〉,《北方論叢》,1992年第3期。
    李子磐,〈姚鼐與桐城派〉,《古典文學知識》,1990年第5期。
    汪 洋,〈韓愈姚鼐文學觀之異同〉,《江淮論壇》,1982年第3期。
    吳 微,〈姚鼐的宋學情結與文章風度〉,《安慶師範學院學報》,2003年第6期。
    周中明,〈姚鼐「不關心國計民生」嗎?──論姚鼐散文的思想和藝術特色〉,《安徽大學學報》,1996年第1期。
    周中明,〈從中年辭官看姚鼐其人其文〉,《文史知識》,1999年第10期。
    周中明,〈姚鼐散文簡論〉,《蘇州大學學報》,2001年第3期。
    周中明,〈姚鼐追求自我的思想嬗變過程及其時代特色〉,《安慶師範學院學報》,2003年第5期。
    武衛華,〈試論姚鼐的散文主張和創造個性〉,《江淮論壇》,1985年第6期。
    柳春蕊,〈神、理、聲、色-姚鼐的詩歌體性論〉,《北京大學學報》,2004年第4期。
    胡金望,〈論姚鼐的陽剛陰柔說〉,《桐城派研究論文選》,合肥:黃山書社,1986年。
    馬亞中,〈試論姚鼐古文的藝術特色〉,《江淮論壇》,1983年第6期。
    馬亞中,〈論姚鼐的詩〉,載《明清詩文論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張春榮,〈姚惜抱著述知見錄〉,《中國學術年刊》第十期,1986年第2月。
    張徐芳,〈「法」與「非法」之間──姚鼐「摹擬論」的現實取向〉,《南京曉莊學院學報》,2004年3期。
    張靜二,〈姚鼐的詩文理論—以「氣」為中心的創作論〉,《中外文學》20卷第5期,1991年10月。
    陳曉雲,〈姚鼐的詩芻議〉,《合肥工業大學學報》,2004年第2期。
    楊淑華,〈「詩文一理,取徑不同」──姚鼐「以文論詩」觀點釐析〉,《臺中師院學報》第14期,2000年第6期。
    董桂琴,〈論姚鼐對文界雄才的推崇〉,《東北師大學報》,2000年第1期。
    賈文昭,〈評姚鼐〈述庵文鈔序〉〉,《江淮論壇》,1986年第1期。
    劉守安、蔣雪艷,〈姚鼐的詩論〉,《首都師範大學學報》,1997年第6期。
    劉守安,〈姚鼐的文章論〉,《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98年第1期。
    劉守安,〈姚鼐與理學和考據學〉,《山東大學學報》,1998年第1期。
    劉守安,〈簡論姚鼐的散文〉,《北京社會科學》,1998年第3期。
    劉守安,〈姚鼐及其山水詩文〉,《東方論壇》,1998年第4期。
    劉相雨,〈論姚鼐思想的兩面性〉,《安徽大學學報》,1996年第1期。
    龍建國,〈評姚鼐的「陽剛陰柔說」〉,《江西教育學院學報》,2000年第8期。
    鍾 揚,〈兼濟、兼容、兼美—姚鼐古文理論及其文化背景概說〉,《南京師大學報》,1999年第6期。
    顏智英,〈姚鼐「復魯絜非書」之文學理論〉,《孔孟月刊》第29卷第1期,1991年9月。
    關愛和,〈姚鼐得古文藝術理論及其對桐城派形成的貢獻〉,《文藝研究》,1999年第6期。

    (七) 方東樹及其著作研究
    王友勝,〈方東樹論蘇詩對桐城家法的繼承與突破〉,《衡陽師範學院學報》,2004年第2期。
    吳宏一,〈方東樹《昭昧詹言》析論〉,《國立編譯館館刊》17卷1期,1988年6月。
    呂美生,〈方東樹《昭昧詹言》的價值取向〉,《學術月刊》,2000年第10期。
    金 鎬,〈試論方東樹「義法說」〉,《中文研究學報》,1997年第1期。
    徐新民,〈方東樹及其《昭昧詹言》〉,《語文學刊》,1995年第2期。
    許 結,〈詩法鑒衡、鉤玄昭昧──方東樹詩論述評〉,《江淮論壇》,1984年第1期。
    許 結,〈論方東樹在桐城派文學理論建設中的作用〉,《古代文學理論》13輯1988年9月。
    郭正宜,〈方東樹之美感取向及其經世意向性〉,《孔孟月刊》,1995年總第396期。
    郭正宜,〈具有創意的背叛──從方東樹對王士禛「古詩選」的看法談起〉,《高苑學報》,1996年第5期。
    黃 霖、金鎬,〈論姚門四傑試論方東樹「義法說」〉,《江淮論壇》,1985年2期。
    劉文忠,〈試論方東樹《昭昧詹言》的詩歌覽賞〉,《江淮論壇》,1983年第5期。
    嚴運受,〈略論方東樹的「詩道性情」說〉,《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學報》,2004年第3期。

    (八) 郭麐、姚瑩、梅曾亮及其著作研究
    林淑貞,〈梅曾亮「以文論詩」及其在桐城之義理位階〉,《中國古典文學研究》,2001年12月。
    施立業,〈姚瑩與桐城經世派的興起〉,《清史研究》,2004年第2期。
    陳玉蘭,〈論郭麐及其詩〉,《西北師大學報》,1999年第3期。

    (九) 桐城派及其著作研究
    王竹樓,〈關於桐城派的「義法」說〉,《江海學刊》,1962年第4期。(收入《桐城研究論文集》)。
    王氣中,〈桐城派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安徽歷史學報》,1957年創刊號。(收入《桐城研究論文集》)。
    王氣中,〈桐城派文風探源-兼論它流行長遠的原因〉,《江淮論壇》,1985年第6期。
    王澤浦,〈桐城派的「義法」〉,《天津日報》,1961年第11月22日。(收入《桐城研究論文集》)。
    王凱符、漆緒邦,〈桐城派簡論〉,《文學遺產》,1982年第3期。
    王澤浦,〈桐城派發生發展及其衰亡的社會原因〉,《天津日報》,1962年4月25日。(收入《桐城研究論文集》)。
    王鎮遠,〈桐城派詩論初探〉,《江淮論壇》,1983年第2期。
    王鎮遠,〈桐城派與清季宋詩運動〉,《文史》,1985年總23期。
    王鎮遠,〈論桐城派與時代風尚〉,《文學遺產》,1986年第4期。
    方任安,〈以文為詩 以文論詩──桐城詩派的詩學觀〉,《安慶師院社會科學學報》,1997年第1期。
    方 銘、呂美生,〈論桐城派〉,《安徽大學學報》,1963年第1期。(收入《桐城研究論文集》)
    方 銘,〈桐城派評價新論〉,《安徽大學學報》,1986年第1期。
    艾 斐,〈論桐城派的藝術流變與美學特徵 〉,《江淮論壇》,1986年第2期。
    石雲孫,〈義理、考據、詞章〉,(收於《桐城派研究論文選》)。
    任訪秋,〈桐城派文論的淵源及其發展〉,《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1985年總第14期。
    任訪秋,〈桐城派與程朱理學〉,《中州學刊》,1983年第10期。
    何沛雄,〈桐城派古文在清代盛行的原因〉(上、下),《華學月刊》總第104、105期,1980年8、9月。
    佐藤一朗,〈關於桐城派的幾個問題〉,(收於《桐城派研究論文選》)。
    吳孟復,〈試論桐城派的藝術特點〉,《江淮論壇》,1980年第5期。
    吳孟復,〈桐城派三題〉,《江淮論壇》,1982年第4期。
    吳孟復,〈簡論神理氣味與格律聲色〉,《江淮論壇》,1985年6期。
    吳孟復,〈再探「桐城派」三個問題〉,《江淮論壇》,1988年第3期。
    吳淑鈿,〈桐城詩論中的「神」與「妙」〉,《呂梁學刊》,1992年第1期。
    呂美生,〈桐城派與程朱理學〉,(收於《桐城派研究論文選》)。
    杜松柏,〈桐城於「義法」綜錯意見〉(上、下),《中華文化復興月刊》23卷6期,1990年5月、6月。
    杜 若,〈桐城文〉,《臺肥月刊》,1978年總第19期。
    杜 若,〈漫談桐城文〉,《自由談》,1979年總第30期。
    杜葆芸,〈桐城派文論之研究〉(上、下),《臺北市女師專學報》第6期、7期,1975年4月、5月。
    周本淳,〈袁枚與「桐城派」〉,(收於《桐城派研究論文選》)。
    周明秀,〈論桐城派詩論的主要內容及其形成過程〉,《文藝理論研究》,2002年第4期。
    周啟賡,〈桐城派文論〉,《新亞書院學術年刊》,1972年總第14期。
    季 城,〈桐城派淺說〉,《文史知識》,1983年第3期。
    宣奉華,〈論桐城派文人的歷史悲劇〉,(收於《桐城派研究論文選》)。
    柳作梅,〈桐城三祖文論之演變〉,《大陸雜誌》,1973年第5期。
    段熙仲,〈論桐城派的「義法」說及其實質〉,《江海學刊》,1961年第11期。(收入《桐城研究論文集》)。
    段熙仲,〈再論桐城派〉,《江海學刊》,1962年12月。(收入《桐城研究論文集》)
    郁 沅,〈桐城派美學理論中的「神氣」說〉,《江淮論壇》,1982年第6期。
    郁 沅,〈桐城派散文藝術風格論新探〉,《學術月刊》,1983年第6期。
    馬厚文,〈桐城文派源流考〉,《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1981年總第16期。
    馬茂元,〈桐城派方、劉、姚三家文論評述〉,《古代文學理論研究》第一輯,1979年12月。
    馬積高,〈理學與桐城派〉,《中國文學研究》,1993年第3期。
    高傳明,〈桐城派的源流〉,《文史知識》,1989年第1期。
    張光亞,〈桐城派的主要特點及其歷史借鑑〉,(收於《桐城派研究論文選》,合肥:黃山書社,1986年,下同)。
    敏 澤,〈論桐城派〉,《江淮論壇》,1983年第3期。
    莊 嚴,〈試論桐城派文論的歷史特點和美學特徵〉,《文學遺產》,1986年第4期。
    許 結,〈說桐城派之「神」〉,《江淮論壇》,1987年第2期。
    陳平原,〈桐城文章流變〉,《文史知識》,1996年第1期。
    曾光光,〈桐城派與清代學術流變〉,《福建論壇》,2004年12期。
    陸聯星,〈桐城三大家時代學術文化之橫觀〉,(收於《桐城派研究論文選》)。
    喬國章,〈論桐城派古文和清朝的文化統治〉,《江海學刊》,1962年第4期。(收入《桐城研究論文集》)。
    項純文,〈桐城派評價臆說〉,(收於《桐城派研究論文選》)。
    黃志輝,〈評價桐城文派的基本原則〉,(收於《桐城派研究論文選》)。
    黃 霖,〈論姚門四傑〉,《江淮論壇》,1985年第2期。
    萬 陸,〈簡談桐城派出現的歷史必然性〉,《江淮論壇》,1983年第1期。
    萬 陸,〈桐城派散文理論述評 〉,《江淮論壇》,1986年第1期。
    萬 陸,〈對桐城派散文之美學術評〉,《贛南師院學報》,1986年第3期。
    裴 杰,〈精思妙旨 自成一家──談〈桐城文派術論〉的幾個特色〉,《淮北煤師院學報》,2000年第2期。
    趙棟棟,〈桐城派的「因聲求氣」〉,《太原師範學院學報》,2005年第3期。
    劉相雨,〈論桐城派與清代政治、文化的關係〉,《河南師範大學學報》,2002年第1期。
    蔣逸雪,〈談有關桐城文派的幾個問題〉,《江海學刊》,1961年第11期。(收入《桐城研究論文集》)。
    魏子雲,〈文學與音樂合一──略論桐城文派的文論〉,《文訊月刊》,2002年總第199期。
    關愛和,〈桐城派的立誠求真與道統文統情結〉,《河南大學學報》,1990年第5期。
    顧易生,〈方苞、姚鼐的文論及其地位〉,《江淮論壇》,1982年第2期。
    (日)佐籐一郎、蒯大申譯,〈江戶、明治時代的桐城派〉,《江淮論壇》,1995年第1 期。

    (十) 詩文論及其相關研究
    孔正毅,〈王士禛「神韻」內涵新探〉,《安徽大學學報》,2000年第3期。
    王英志,〈袁枚於乾嘉詩壇的影響〉,《揚州大學學報》,2000年第3期。
    王英志,〈清初詩學概念、命題闡釋〉,《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1993年第4期。
    王 劍,〈「文氣」說綜論〉,《周口師範學院學報》,2004年第6期。
    王澧華,〈近代「宋詩運動」考辨〉,《社會科學研究》,2005年第6期。
    任曉勇、侯福忠,〈窮而後工與達而難工──關於一種古代文學史現象的考察與思索〉,《河東學刊》,1998年第4期。
    朱惠國,〈論黃庭堅的創作理想及其淵源〉,《江西社會科學》,1994年第11期。
    余 松,〈中國詩學「興象」論〉,《雲南師範大學學報》,2003年第4期。
    余英時,〈清代學術思想史重要觀念通釋〉,《史學評論》,1983年第5期。
    吳兆路,〈翁方綱的「肌理」說探析〉,《蘭州大學學報》,1999年第3期。
    吳兆路、李受玹,〈沈德潛的審美理想新探〉,《复旦學報》,1999年第1期。
    吳承學,〈辨體與破體〉,《文學評論》,1991年第1期。
    吳淑鈿,〈以文為詩的觀念嬗變〉,《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000年總第17期。
    何孝榮,〈論康熙提倡程、朱理學〉,《史學集刊》,1996年第2期。
    李培榮,〈略談詩歌的文體特徵〉,《渭南師專學報》,1998年第6期。
    谷曙光,〈論黃庭堅對韓愈詩歌的接受〉,《安徽師範大學學報》,2005年第2期。
    周 秦、范健明,〈論清詩的學古趨向及其得失借鑑〉,《文學遺產》,1984年第2期。
    宗志平,〈略論中國古代詩學命題:「窮」與「工」〉,《山西大學學報》,1997年第3期。
    林國標,〈清初理學與清代學術〉,《南華大學學報》,2005年第4期。
    林繼中,〈情志、興象、境界——傳統文論之重組〉,《文學評論》,2001年第2期。
    洪樹華,〈「言志」說的演進與變異──中國傳統詩論中的「情志」論〉,《南昌大學學報》,2002年第4期。
    胡元坎,〈試談黃山谷的「以文為詩」〉,《寧德師專學報》,1997年第4期。
    袁 進,〈試論清代中期「神韻」、「格調」、「性靈」、「肌理」諸說消長中的詩史觀〉,《社會科學》,2003年第4期。
    馬亞中,〈試說清詩力破唐宋之餘地〉,《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1985年第18期。
    馬亞中,〈試論宋詩對清代詩人的影響〉,《文學遺產》,1984年第3期。
    高 玉,〈「以文為詩」述評〉,《湖北民族學院學報》,2000年第3期。
    高 翔,〈論清初理學的政治影響〉,《清史研究》,1993年第3期。
    莫道才,〈黃庭堅論杜甫〉,《杜甫研究學刊》,1997年第2期。
    張仲良,〈清代詩歌的兩大特點〉,《江漢論壇》,1987年第2期。
    張福勛,〈「窮而後工」說溯源〉,《內蒙古師大學報》,2000年第3期。
    張 潞,〈翁方綱「肌理說」成因探析〉,《湖南城市學院學報》,2005年第2期。
    許 總,〈明清杜詩學概觀〉,《文學遺產》,1988年第6期。
    郭 鵬,〈黃庭堅與「以文為詩」〉,《中國文化研究》,1999年總第23期。
    陳永標,〈試論陽剛陰柔之美──中國古代文論民族審美特徵淺議〉,《古代文學理論研究》第10輯,1985年。
    章亞昕,〈近代文體的重心轉移〉,《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1990年11月。
    黃鎮林,〈語不驚人死不休──略論黃庭堅學杜〉,《杜甫研究學刊》,2000年第4期。
    葉太平,〈略論中國古代文論中的「氣」〉,《江漢論壇》,1987年第5期。
    鄒 強,〈「窮而後工」的三層溯因〉,《石油大學學報》,2005年第3期。
    裴世俊,〈王士禛主盟清初詩壇探因〉,《西北師大學報》,2003年第2期。
    趙永紀,〈清初詩論的幾個問題〉,《蘇州大學學報》,1995年第1期。
    趙永紀,〈清初詩壇上的宗唐與宗宋〉,《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1989年總第714期。
    趙永紀,〈清初詩壇與明七子〉,《江漢論壇》,1989年第6期。
    趙伯陶,〈清代初期至中期詩論芻議〉,《文學遺產》,1984年第3期。
    鄢傳恕,〈清代詩論家論明代前後七子〉,《華中師範大學學報》,1993年第3期。
    劉世南,〈論袁枚思想及其性靈詩〉,《江西師範大學學報》1996年第1期。
    劉來春,〈曾國藩對桐城派文論的發展〉,《湘潭師範學院學報》,2004年第3期。
    蔣 駿,〈奠體與破體——略論韓愈的詩與文〉,《山東理工大學學報》,2003年第2期。
    鄭孟彤,〈試論清初詩歌發展的趨向〉,《海南大學學報》,1983年第2期。
    墨 白,〈「窮而後工」說與「發憤著書」說辨異〉,《新疆教育學院學報》,2001年第1期。
    錢仲聯,〈清代學風和詩風的關係〉,《文史知識》,1985年第10期。
    龍 延,〈杜甫與黃庭堅〉,《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2年第2期。
    謝建英,〈「文氣說」與「天人合一」〉,《西南民族學院學報》,1998年第2期。
    嚴 明,〈清詩特色形成的關鍵──論康、乾時期的詩風轉變〉,《蘇州大學學報》,1998年第2期。

    七、韓文版書及其他
    (一) 韓文版書
    尹在根,《文藝美學》,首爾:高麗院,1993年。
    白琪株,《美學》,首爾:漢城大學校出版部,1992年。
    車柱環,《中國詩論》,首爾:漢城大學校出版部,1994年。
    李炳漢,《漢詩批評體例研究》,首爾:通文館,1985年。
    李炳漢編著,《中國古典詩學理解》,首爾:文學與知性社,1992年。
    裴永東,《明末清初思想》,首爾:民音社,1992年。

    (二) 其他
    林保淳,《經世思想與文學經世》,臺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
    韋政通,《儒家與現代中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陳居淵,《清代樸學與中國文學》,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0年。
    康曉城,《先秦儒家詩教思想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8年。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