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楊詠晴 Yang, Yung-Ching |
---|---|
論文名稱: |
《贗品》-奧森‧威爾斯的造假力量與偽造者系列 Orson Welles’s “F for Fake”-The Power of the False and the Great Series of Forgers |
指導教授: |
陳瑞文
Chen, Zuei-We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
論文出版年: | 2017 |
畢業學年度: | 105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43 |
中文關鍵詞: | 奧森‧威爾斯 、造假力量 、偽造者系列 、視覺建築學 |
英文關鍵詞: | Orson Welles, the powers of the false, the series of forgers, architecture of vision |
DOI URL: |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3104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29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旨在研究威爾斯的《贗品》之影像分析,以德勒茲在「造假力量」所提出的諸多議題對《贗品》進行探討。此研究主要劃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探討《贗品》破壞「真模式」的造假技術。第二部分研究《贗品》的「晶體」議題。
第三部分析《贗品》的「造假」議題。第四部分探討思想史上的觀點主義,在威爾斯的「視覺建築學」之體現。研究發現,威爾斯以「直接影像-時間」、「偽造敘述」、「偽造者系列」、「力」、「晶體性描述」的影像表現,消除一般性敘述電影中的「真實世界」與「判斷系統」。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access to research the image analysis of Welles “F for Fake” through lots of issues that were raised in “The Powers of the False” by Deleuze.
There four main parts in this study. The first part researches that how falsify damages model of truth in “F for Fake”. The second part researches the issue of crystalline in “F for Fake”. The third part analyzes the issue of falsify in “F for Fake”. The forth part researches how the perspectivsm in the history of thought demonstrates on Welles “Architecture of Vision”. Finally, the aim of the study was to find out that Welles used the images of architecture of vision, direct time -image, falsifying narration, the series of forgers, force and crystalline description to present, removing true world and system of judgement in generally narrative films.
參考書目
(一) 中文文獻
1. 中文著作
史文鴻(1992)。西方當代美學:問題分析與理解導向。臺北市:青文出版。
朱光潛(2002)。西方美學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李道明(2015)。紀錄片:歷史、美學、製作、倫理。臺北市:三民書局。
李醒塵(1996)。西方美學史教程。臺北市:淑馨出版社。
高宣揚(1999)。後現代論。臺北市:五南出版社。
高宣揚(2003)。當代法國思想五十年。臺北市:五南出版社。
陳瑞文(2003)。美學革命與當代徵候評述。臺北市:臺北市立美術館。
羅貴祥(1997)。德勒茲。臺北市:東大發行。
2. 譯本
李天鐸、謝慰雯(譯) (1997)。電影與當代批評理論 (原作者:Robert Lapsley、Michael Westlake)。臺北市:遠流。(原著出版年:1988)
李亞梅(譯) (1999)。好萊塢類型電影:公式、電影製作與片廠制度(原作者:Thomas Schatz)。臺北市:遠流。(原著出版年:1981)
肖聿(譯) (2013)。材料與記憶(原作者:Henri Bergson)。北京:北京聯合出版社。(原著出版年:1896)
陳郁芳(譯) (1995)。道德系譜學(原作者: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 。臺北市:水牛。(原著出版年:1887)
陳梅(譯)(1986)。 奧遜・威爾斯論評(原作者:巴贊)。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原著出版年:1972;英譯本出版年:1978)
曾偉禎(譯)(2001)。電影藝術:形式與風格 (第六版) (原作者:David Bordwell、Kristin Thompson)。臺北市:麥格羅希爾。(原著出版年:2001)
曾偉禎(譯)(2009)。電影藝術:形式與風格 (第八版) (原作者:David Bordwell、Kristin Thompson)。臺北市:麥格羅希爾。(原著出版年:2008)
曾雅雲(譯)(1991)。藝術史的原則(原作者:Heinrich Wölfflin) 。臺北市:雄獅。(原著出版年:1915)
焦雄屏(譯)。認識電影(原作者:Louis Giannetti)。臺北市:遠流。(原著出版年:1990)
黃建宏(譯)(2003)。電影1:運動-影像 (原作者:Gilles Deleuze)。臺北市:遠流。(原著出版年:1983)
黃建宏(譯)(2003)。電影2:時間-影像 (原作者:Gilles Deleuze)。臺北市:遠流。(原著出版年:1985)
楊鵬(譯)(2008)。奧森‧威爾斯:人生故事(原作者:Peter Conard)。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原著出版年:2005)
廖金鳳(譯)(2014)。電影百年發展史 (原作者:David Bordwell、Kristin Thompson)。臺北市:麥格羅希爾。(原著出版年:1994)
錢志純(譯)(2009)。單子論(原作者: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臺北市:五南。(原著出版年:1990)
3. 碩博論文
張瑋 (2012)。小說到電影-《堂吉訶德》電影版本之比較 (碩士論文)。山西省,山西大學。
4. 期刊
王志欽(譯)。奧遜‧威爾斯訪談錄(受訪:奧遜•威爾斯 訪問:安德列•巴贊、夏爾•畢謙、讓•多瑪奇)。電影藝術,2008(6),62-68。北京市:中國電影家協會。
王長安。現代美國電影之父奧森.威爾斯。電影欣賞,1986(3),12-13。臺北市:國家電影資料館。
王麗莎。上海來的女人。電影欣賞,1986(3),17-20。臺北市:國家電影資料館。
王寶泉。《公民凱恩》。電影評介,1987(10),32-35。貴州省:當代貴州期刊傳媒 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朱宏斌。《公民凱恩》影像元素淺讀。安徽文學,2011(4),120。安徽省:安徽省文聯。
李旭煒;趙 楠。淺談《公民凱恩》中的視角越界。電影文學,2011(5),104-105。吉林省長春市:長影集團。
李時(譯)。奧遜•威爾斯與謝爾蓋•愛森斯坦的一次交流(原作者:謝爾蓋•卡普捷列夫)。世界電影,2006(2),153-164。北京市:中國電影家協會。
卓雅。以大師代言大師-紀念帕索里尼遇害40周年及奧遜‧威爾斯誕辰100周年。吉林藝術學院學報,2015(5),37-42。吉林省:吉林藝術學院。
周攻(譯)。奧森.威爾斯談「審判」。電影欣賞,1986(3),22-24。臺北市:國家電影資料館。
周黎明。試論《公民凱恩》的不朽。電影文學,2003(6),15-17。吉林省長春市:長影集團。
祁永芳。尋找“公民凱恩”。世界文化,2008(1),29-30。天津市:天津外國語學院。
袁曉青(譯);McBride,Joseph(著)。電影界的大國民。電影欣賞,1986(3),9-12。臺北市:國家電影資料館。
張相寬;王友鴻。從自由的生靈到被物化的奴隸——重讀《公民凱恩》。電影評介,2008(4),50。貴州省:當代貴州期刊傳媒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張飛明。愛上帝,更愛撒旦-紀念奧森•威爾斯誕辰100周年。電影世界,2015(5),139-146,北京市:長影集團:國影智翼(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張婭。古典好萊塢的異類-重讀奧遜‧威爾斯《公民凱恩》。文學界(理論版),2010(6),30-31。湖南省:湖南省作家協會。
張萬晨。“現代電影的紀念碑”-《公民凱恩》賞析。當代電影,1987(2),112-120。北京市: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中國傳媒大學。
連文光。現代電影的範式-經典名片《公民凱恩》論析。嘉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1995(2),59-65。廣東省:嘉應學院。
陳國仿。重讀《公民凱恩》。電影藝術,1992(1),78-83。北京市:中國電影家協會。
陳梅(譯);François Truffaut(著)。奧遜‧威爾斯。世界電影,1982(2),184-206。北京市:中國電影家協會。
陳瑞文(2010)。德勒茲的電影系譜:電影與哲學之間的相關問題。藝術觀點,43,
114-122。臺南市: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陳瑞文(2011)。德勒茲創造理論的非人稱與非人稱性。政治大學哲學學報,25,
1-45。臺北市:政治大學。
陳瑞文(2011)。德勒茲的電影系譜:電影與哲學互為的來龍去脈。現代美術學報,21,105-136。臺北市:臺北市立美術館。
陳瑞文(2013)。單子:德勒茲與萊普尼茲。藝術觀點,54,147-158。臺南市: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陳瑞文(2014)。永恆輪迴:尼采與德勒茲。藝術觀點,59,149-156。臺南市: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陳瑞文(2014)。權力意志與生命科學:尼采與德勒茲。藝術觀點,60,101-108。臺南市: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陳瑞文(2015)。C1與C2的剪輯思想:德勒茲與柏格森。藝術觀點,62,150-158。臺南市: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馮華濃。「大國民」中三個精彩鏡頭分析。電影欣賞,1983(7),54-56。臺北市:國家電影資料館。
董湛。從《贗品》看紀錄片的虛與實。傳播與版權,2013(7),83-85。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廣西期刊協會。
劉世芸(譯)。奧森.威爾斯的一生。電影欣賞,1986(3),6-9。臺北市:國家電影資料館。
劉巧萍。《公民凱恩》的符號學釋解。電影文學,2009(22),75-76。吉林省長春市:長影集團。
應雄。德勒茲的奧遜‧威爾斯電影論-人物論、尼采、未來。當代電影,2016(4), 40-46。北京市: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中國傳媒大學。
鴻鴻。奧森.威爾斯的莎劇電影-困境中的天才之作。電影欣賞,1998(1), 40-42。臺北市:國家電影資料館。
(二) 外文文獻
Bazin, A. & Truffaut, F. (1992). Orson Welles: A Critical View. Gardena: Scb
Distributors.
Bordwell, D. & Thompson, K. (2008). Film art: an Introduction. 8th.Boston:McGraw Hill.
Callow, S. (2007). Orson Welles: Hello Americans. New York: Viking.
Callow, S. (2016). Orson Welles: One-Man Band. New York: Viking.
Conrad, P. (2005). Orson Welles: The Stories of his Life. New York: Farrar Straus &
Giroux.
Deleuze, G. (1989). Cinema 2:The Time-Image (H. Tomlinson & R. Galeta, Trans.).
London: The Athlone.
Kolker, R. (2016). The Extraordinary Image: Orson Welles, Alfred Hitchcock, Stanley
Kubrick, and the Reimagining of Cinema. New Brunswick: Rutgers Univ.
Naremore, J. (2015). The Magic World of Orson Welles. Champaign: Univ of Illinois.
Rosenbaum, J. (2007). Discovering Orson Welles. California: Univ of California.
Schwartz, B. (2016). Broadcast Hysteria: Orson Welles’s War of the Worlds and the
Art of Fake News. New York: Hill & Wang.
Thieme, C. (1997). F for Fake: and the Growth in Complexity of Orson Welles’
Documentary Form. Pieterlen: Peter L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