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建守
論文名稱: 燕京大學與現代中國史學發展(1919~1952)
指導教授: 張瑞德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2008
畢業學年度: 9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333
中文關鍵詞: 燕京大學中國現代史學術史史學史新史學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50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以燕京大學的史學研究活動為起點,採取結合燕大內部學術刊物登載文稿所釋放的學術訊息,以及外在政治、學術環境之變遷所造成的影響兩種研究面向,把學術研究的外部環境納入考察視野,重視外在文化機制(包括學術建制)對學術展的影響,且亦注意到學術觀點傳播的方式,揭示出學術文化演進的現象和原因所在;又希冀同時兼顧學術團體在整體學術發展脈絡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學術團體中個別學者學術觀念的發展與流變,將燕大史學研究活動重新擺放進時代脈絡中,擺脫單就學術作品進行考察的偏頗論斷。

    全文章節架構安排如下:除首尾兩章為緒論與結論外,第二章〈史學課程的設置與發展〉,以時間為主軸貫串前後,輔以教育制度的演變進行析論。本章試圖利用現存的史學課程資料,在燕大校史的架構底下,演繹歷史系的課程發展方針。並旁及外在學術、政治環境所施放出來的制約力,藉此觀察燕大史學課程的實質規劃與教學活動。

    第三、四章則主要是以報刊雜誌為重心進行考察,略分為國學研究刊物和史學研究刊物兩種展開討論。本文之所以將刊物登載的文獻內容拆分為兩章進行論述,主要是考量到合併在同一章節中,篇幅恐略嫌龐大。即便如此,本文並非以為燕大的國學刊物與史學刊物是互不相干的兩條軸線,而是採取傾向於觀察在學術場域中,這兩種性質既重疊又有其獨立面向的刊物,各自如何在民國的學術發展脈絡中開拓自身的「公共空間」。筆者以為這樣的研究向度是較為合乎民國時期的歷史現實的,尤其在燕京大學的這個學術場域中,國學刊物和史學刊物的發行並行不悖,這一方面代表學術轉型的過渡期間,「舊國學」與「新史學」兩種典範的並存、分化與交替;另一方面則是代表史學的學科意識愈趨明顯且獨立,也因此而與國學正式分道揚鑣。

    第五章則是以釐清重估燕京大學在現代中國史學發展脈絡的地位為起點,進而探究燕京大學在民國南北學術界所扮演的第三股勢力之堡壘是從何而來的成就?末則針對歷史書寫形式與文體進行分析,列舉考據文類、經世思想和敘述史學如何融攝、形構時代變局、外患頻仍的中國學術界一幅三稜鏡式的史學知識光景。

    第1章 緒論 1 一、研究動機 1 二、文獻回顧 4 三、論文架構 13 第2章 史學課程的設置與發展 17 一、盔甲廠時期(1919-1926) 19 二、海淀燕園時期(1926-1937) 22 三、孤島綠洲時期(1937-1941) 59 四、燕園百日時期(1941.9-1941.12.8) 72 五、成都燕大和北平復員時期(1942-1949) 75 六、改隸公立至院系調整時期(1949-1952) 82 第3章 整理國故風潮下的研究方向 89 一、國學研究所的創建與裁撤 90 (一)20年代南北國學研究機構舉隅 90 (二)燕大國學研究所的興起與發展 97 二、《燕京學報》、《燕京學報專號》內容介紹 108 三、「讀書與治學」的門徑:燕大引得的編纂工作 128 第4章 史學刊物內容分析 153 一、燕京大學歷史學會的創立與發展 154 (一)20年代專業史學研究機構的興起 156 (二)燕大歷史學會的組織與活動 157 二、《史學年報》的發行與內容介紹 163 (一)〈史學年報‧發刊辭〉──燕大史學的獨立宣言 166 (二)《史學年報》內容介紹 175 三、《史學消息》、《大公報‧史地周刊》、《禹貢半月刊》 180 (一)《史學消息》 180 (二)《大公報‧史地周刊》 185 (三)《禹貢半月刊》 202 四、學術課題的評論與開拓 212 (一)崔述生平、著作的勾勒與整理 212 (二)《清史稿》之編修與評價問題 218 (三)社會史論戰課題的剔除與唯物史觀的消解 224 (四)書評裡外:燕大報刊媒介與學術批評 235 (五)史地課程教學問題之探討 245 第5章 燕京大學對現代中國史學的影響 255 一、北大、南高以外的第三股勢力 256 (一)「學分南北」的隱然線索是實情抑或指稱? 256 (二)燕京大學的歷史定位 261 二、人才培育與學術傳承 269 (一)北平學術圈的「洪老闆」 269 (二)燕大史學生力軍的成形 271 三、時代變局與史學走向 276 (一)考據與經世的二重奏 276 (二)通俗化史學如何可能? 285 第6章 結論 301 徵引書目 309 一、中文部分 309 (一)報刊、檔案 309 (二)專書 311 (三)論文 321 二、西文部分 331

    徵引書目
    (一) 中文部分
    1. 報刊、檔案
    《大中》
    《大公報‧史地周刊》
    《大公報‧圖書副刊》
    《中央日報‧文史》
    《中華圖書館協會會報》
    《北大國學門週刊》
    《北京大學日刊》
    《史地學報》
    《史學年報》
    《史學消息》
    《生命》
    《申報》
    《東方雜誌》
    《禹貢半月刊》
    《食貨半月刊》
    《國立北平圖書館讀書月刊》
    《國聞週報》
    《國學門月刊》
    《圖書館學季刊》
    《學衡》
    《燕大友聲》
    《燕大月刊》
    《燕京社會科學》
    《燕京學報》
    《讀書月刊》
    〈周一良函傅斯年〉(1940.11.13),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史語所檔案」,李:15-3-4。
    〈周一良函傅斯年〉,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史語所檔案」,李:15-3-2。
    〈劉念和函傅斯年〉(1942.11.23),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史語所檔案」,李:14-16-7。
    傅斯年,〈關於清史稿事敬述己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傅斯年檔案」,Ⅰ:877。
    「通俗讀物編刊社」(1938~1944),《教育部檔案》,國史館藏,檔號:團拾41、目錄號:196、案卷號:221。
    「燕京大學十五、十六學年度畢業生、組織大綱等」,《教育部檔案》,國史館藏,檔號:平私肆、目錄號:195、案卷號:245。
    2. 專書
    《燕大史料選編》、《燕大校友通訊》聯合編輯,《燕京精神:燕京大學建校八十週年特輯1919-1989》,北京:《燕大史料選編》编辑部、《燕大校友通讯》编辑部,1999。
    Derk Bodde著;洪菁耘、陸天華譯,《北京日記 : 革命的一年》,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1。
    Geoffrey Barraclough著、楊豫譯,《當代史學新趨勢》,臺北:雲龍出版社,1999。
    Owen Gingerich著;賴盈滿譯,《追蹤哥白尼:一部徹底改變歷史但沒人讀過的書》(臺北:遠流出版社,2007)。
    William H. McNeill著;劉景輝、林佩蓮譯,《歐洲歷史的塑造──從文化模式的相遇看歐洲文明的成長與擴散》,臺北:時報文化,2007。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西南地文史資料協作會議編,《抗戰時內遷西南的高等院校》,貴州:貴州民族出版社,1988。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圖書室編,《禹貢半月刊總目:1934年3月1日-1937年7月16日》,北京:編者,1982。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研究室編,《胡適來往書信選》,中冊,北京:中華書局,1979。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中華民國史檔案資料匯編》,第五輯第一編教育(一),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出版,1994。
    中華民國大學院編,《全國教育會議報告》,收載沈雲龍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編第43輯之429,臺北縣:文海出版社,1977。
    五南圖書,1990。
    王天有、徐凱編,《紀念許大齡教授誕辰八十五週年學術論文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王伊同,《王伊同論文集》,上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88。
    王汎森,《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臺北:聯經,2003。
    王忠欣,《基督教與中國近現代教育》,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王啟龍編著,《鋼和泰學術年譜簡編》,北京:中華書局,2008。
    王學典,《翦伯贊學術思想評傳》,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0。
    王學典、孫延杰等編,《顧頡剛和他的弟子們》,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0。
    王學珍、張萬倉編,《北京高等教育文獻資料選編:1861~1948》,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
    王學珍等主編,《北京大學紀事(1898-1997)》,下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王鍾翰,《王鍾翰清史論集》,第3、4冊,北京:中華書局,2004。
    王鍾翰,《王鍾翰學述》,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王鍾翰,《清心集》,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2。
    北平私立燕京大學,《北平私立燕京大學一覽(民國19~20年度)》,北平:燕京大學,1931。
    北平私立燕京大學,《北平私立燕京大學一覽(民國26~27年度)》,北平:燕京大學,1937。
    北平私立燕京大學,《北平私立燕京大學研究院入學簡章》,佈告第19號第20屆,北平:北平燕京大學研究院,1935.3。
    北平私立燕京大學,《燕京大學修學規程(1949-1950)》,北平:私立燕京大學,1949.9。
    北平私立燕京大學編,《北平私立燕京大學文學院歷史學系課程一覽》,佈告第43號第20屆,北平:私立燕京大學,1935.8。
    北平私立燕京大學編,《北平私立燕京大學本科各學院學系概要》,佈告第13號第17屆,北平:私立燕京大學,1932.5。
    北平私立燕京大學編,《北平私立燕京大學本科各學院學系概要》,佈告第13號第17屆,北平:私立燕京大學,1932.5。
    北平私立燕京大學編,《私立燕京大學研究院概況》,北平:燕京大學研究院,1936。
    北平私立燕京大學編,《燕京大學本科課程一覽》,佈告第21號第11屆,北平:私立燕京大學,1928.9。
    北京圖書館編,《民國時期總書目:1911-1949‧綜合性圖書》,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6。
    北京圖書館編,《國學論文索引》,五編上、下冊,北京:北京圖書館參考研究組,1955。
    史學史研究室編,《新史學五大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6。
    史靜寰,《狄考文和司徒雷登在華的教育活動》,臺北:文津出版社,1991。
    左玉河,《中國近代學術體制之創建》,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
    左玉河,《從四部之學到七科之學:學術分科與近代中國知識系統之創建》,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
    平私立燕京大學編,《歷史學系及研究部課程說明》,燕京大學第26屆佈告第43號,北平:私立燕京大學,1941.9。
    田亮,《抗戰時期史學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朱希祖,《朱希祖先生文集》,第6集,臺北:九思出版有限公司,1979。
    朱維錚編,《周予同經學史論著選集(增訂本)》,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艾瑞克‧霍布斯邦著;黃煜文譯,《論歷史》,台北:麥田,2002。
    艾德敷著;劉天路譯,《燕京大學》,珠海:珠海出版社,2005。
    何炳棣,《讀史閱世六十年》,臺北:允晨出版公司,2004。
    余英時,《重尋胡適歷程:胡適生平與思想再認識》,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4。
    余英時,《猶記風吹水上鱗:錢穆與現代中國學術》,臺北:三民,1991。
    余英時,《錢穆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1994。
    余英時,余英時文集‧第5卷《現代學人與學術》,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
    吳廷燮等纂,《北京市志稿》,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8。
    吳宓著;吳學昭整理,《吳宓日記》,第1、5冊,北京:三聯書店,1998。
    吳家瑩,《中華民國教育政策發展史:國民政府時期(1925-1940)》,臺北:
    吳梓明、梁元生主編,《中國教會大學文獻目錄第一輯:中國教會大學歷史文獻綜覽》,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5。
    宋應離,《中國大學學報簡史》,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1988。
    李孝遷,《西方史學在中國的傳播(1882-1949)》,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
    李勇,《魯濱遜新史學派研究》,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
    李素,《燕京舊夢》,香港:純一出版社,1977。
    李榛编,《燕園鐘聲:燕京大學1937-1941五班聯合紀念刊》,北京:燕京大學五班聯合會,1993。
    李躍森,《司徒雷登傳》,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4。
    杜正勝,《新史學之路》,臺北:三民書局,2000
    沈松僑,《學衡派與五四時期的反新文化運動》,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84。
    沈衛威,《「學衡派」譜系:歷史與敘事》,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7。
    汪榮祖,《史家陳寅恪傳》,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汪榮祖,《史學九章》,臺北:麥田,2002。
    劭玉銘原著,馬凱南、湯麗明譯,《傳教士、教育家、大使:司徒雷登與中美關係》,臺北:九歌,2003。
    周一良,《周一良學術文化隨筆》,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8。
    周一良,《畢竟是書生》,北京: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1998。
    周一良,《鑽石婚雜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2。
    周文玖選編,《朱希祖文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周忱選編,《張蔭麟先生紀念文集》,上海:漢語大辭典出版社,2002。
    周邦道,《近代教育先進傳略‧初集》,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1。
    周樑楷編,《結網二編》,(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03。
    彼得‧柏克著;賈士蘅譯,《知識社會史:從古騰堡到狄德羅》,臺北:麥田出版社,2003。
    易蘭,《蘭克史學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
    林孟熹,《司徒雷登與中國政局》,北京:新華出版社,2001。
    邵東方,《崔述與中國學術史研究》,人民出版社,1998。
    金自強、虞明英選編,《賀昌群史學論著選》,重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
    金毓黻著;金毓黻文集編輯整理組校點,《靜晤室日記》,第6冊,瀋陽:遼瀋書社,1993。
    侯仁之,《燕園史話》,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8。
    哈佛燕京學社引得編纂處編,《毛詩注疏引書引得》,北平:哈佛燕京學社引得編纂處,1937。
    施耐德(Laurence A Schneider)著;梅寅生譯,《顧頡剛與中國新史學》,臺北:華世出版社,1984。
    柳詒徵著;柳定生、柳曾符編,《柳詒徵劬堂題跋》,臺北:華正書局,1996。
    洪業,《引得說》,收載王鍾翰、姚念茲、達力扎布編校,《中國現代學術經典‧洪業 楊聯陞卷》,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洪業,《洪業論學集》,北京:中華書局,1981、2005重印。
    洪業等編纂,《毛詩引得》,北平:燕京大學圖書館,1934。
    胡適,《胡適文選》,第2集,臺北:遠流出版社,1986,
    胡適紀念館編,《論學談詩二十年:胡適楊聯陞往來書札》,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8。
    胡適著、曹伯言整理,《胡適日記全集》,第3、4、6、8、9冊,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4。
    夏承燾,《天風閣學詞日記》(一),收載夏承燾,《夏承燾集》,第5冊,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孫尚揚、郭蘭芳編,《國故新知論:學衡派文化論著輯要》,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5。
    孫敦恒編著,《清華國學研究院史話》,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
    徐友春主編,《民國人物大辭典(增訂版)》,下冊,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7。
    徐葆耕編選,《會通派如是說──吳宓集》,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8。
    徐櫻,《方桂與我五十五年》,北京:商務印書館,1994。
    桑兵,《國學與漢學──近代中外學界交往錄》,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桑兵,《晚清民國的國學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郝平,《無奈的結局:司徒雷登與中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高平叔、王世儒編注,《蔡元培書信集》,下冊,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
    高恒文,《京派文人:學院派的風采》,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國立北平圖書館編,《國學論文索引》,初編、續編、三編、四編,北平:北平圖書館編纂部索引組,1929、1931、1934、1936。
    崔述,《崔東壁遺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張少孫編,《國學研究法》,上海:大華書局,1937。
    張存武、陶晉生編,《歷史學手冊》,臺北:食貨出版社,1986。
    張杰、楊燕麗選編,《追憶陳寅恪》,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
    張國剛,《德國的漢學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94。
    張越,《新舊中西之間:五四時期的中國史學》,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7。
    張瑋英主編,《燕京大學史稿》,北京:人民中國出版社,1999。
    張漢良編著,《方法:文學的路》,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2。
    張蔭麟,《中國史綱》,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編,《高等教育法令彙編》,重慶:中華民國教育部高等教育司,1942.1。
    教育部編,《全國專科以上學校教員研究專題概覽》,上、下冊,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1。
    曹伯言編,《胡適學術文集‧教育》,北京:中華書局,1998。
    梅貽寶,《大學教育五十年—八十自傳》,臺北:聯經出版社,1982。
    許師慎等輯,《有關清史稿編印經過及各方意見彙編》,上冊,臺北: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1979。
    陳以愛,《中國現代學術研究機構的興起──以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為中心的探討(1922-1927)》,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1999。
    陳平原、王楓編,《追憶王國維》,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7。
    陳平原選編,《胡適論治學》,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陳光中,《侯仁之》,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5。
    陳明章編,《學府紀聞‧私立燕京大學》,臺北:南京出版社,1982。
    陳寅恪,《陳寅恪集‧金明館叢稿二編》,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1。
    陳智超編注,《陳垣來往書信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陳毓賢,《洪業傳:季世儒者洪煨蓮》,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2。
    陳穉常編;顧頡剛、平心、章丹楓校訂,《中國上古史演義》,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55。
    陶文釗編選,《費正清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
    陶希聖,《潮流與點滴》,臺北:傳記文學,1979。
    陶飛亞,《邊緣的歷史:基督教與近代中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陶飛亞、吳梓明,《基督教大學與國學研究》,福州:福州教育出版社,1998。
    陶振譽等著,《世界各國漢學研究論文集》,第1、2輯,臺北:國防研究院,1968。
    喬默、江溶編,《怎樣學習和研究歷史》,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85。
    彭明輝,《疑古思想與現代中國史學的發展》,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1。
    彭明輝,《臺灣史學的中國纏結》,臺北:麥田,2001。
    彭明輝,《歷史地理學與現代中國史學》,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5。
    彭國樑,《燕京大學之中國文化學術研究──一九一九-一九四九》,臺中:昭人出版社,1975。
    彭衛、張彤、張金龍主編,《20世紀中華學術經典文庫‧歷史學‧中國古代史卷》,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2000。
    曾憲通編,《容庚文集》,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4。
    費正清著;黎鳴、賈玉文等譯,《費正清自傳》,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
    雲實誠,《京滬平津行》,廣州:前鋒報社,1947。
    項文惠,《廣博之師:陸志韋傳》,杭州:杭州出版社,2004。
    馮友蘭,《三松堂自序》,《三松堂全集》,第1卷,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
    馮爾康、鄭克晟編,《鄭天挺學記》,北京:三聯書店,1991。
    黃淳浩編,《郭沫若書信集》,上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
    楊正彥主編,《雄哉!壯哉!燕京大學1945-1951級校友紀念刊》,北京:燕京大學校友會,1994。
    楊翠華,《中基會對科學的贊助》,臺北:中研院近史所,1991。
    楊寬,《歷史激流中動盪與錯折:楊寬自傳》,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3。
    葉聖陶編,《開明書店二十週年紀念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5。
    葛劍雄,《悠悠長水—譚其驤前傳》,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
    福井康順等監修;朱越利等譯,《道教》,第3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趙貞信編,《封氏聞見記校證附引得》,北平:哈佛燕京學社引得編纂處,1933。
    趙紫宸,《繫獄記》,收載燕京研究院編,《趙紫宸文集》,第2卷,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齊思和,《齊思和史學概論講義》,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
    齊家瑩編纂、孫敦恒審校,《清華人文學科年譜》,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9。
    劉起釪,《顧頡剛先生學述》,北京:中華書局,1986。
    劉寅生、房鑫亮主編,《何炳松文集》,第3,4卷,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
    劉龍心,《學術與制度:學科體制與現代中國史學的建立》,臺北:遠流出版社,2002。
    歐陽哲生主編,《傅斯年全集》,第3、5卷,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
    蔣大椿主編,《史學探淵:中國近代史學理論文編》,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
    蔣天樞,《陳寅恪先生編年事蹟(增訂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蔡仲德,《馮友蘭先生年譜初編》,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
    鄭騫,《永嘉室雜文》,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
    鄧之誠,《中華二千年史》,卷1,北京:中華書局,1983。
    鄧之誠,《鄧之誠日記》,第1、8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7。
    鄧珂編,《鄧之誠學術紀念文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
    魯迅,《魯迅全集》,第5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
    黎東方,《平凡的我》,第1集,臺北:國史館,1998。
    燕大文史資料編委會編,《燕大文史資料》,第1-10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8-1997。
    燕大學生自治會編印,《燕大三年》,北京:燕京大學學生自治會,1948。
    燕京大學北京校友會校史籌備组编,《燕京大學史料選編》,第1-5期,北京:燕京大學北京校友會校史籌備組,1996。
    燕京大學四一級編印,《情系燕園(續集)》,北京:燕京大學校友會,1996.12。
    燕京大學校友會《孤島綠洲》編輯小組編,《孤島綠洲:燕京大學1937-1941年紀念刊》,北京:燕京大學校友會,2006。
    燕京大學校友會編,《同窗燕園:入學五十週年紀念刊1940-1990》,北京:编者,1990。
    燕京大學校友會編,《燕京大學37-41級校友入學50周年紀念刊》,北京:編者,1988。
    燕京大學校友會編,《燕京大學37-41級校友入學50週年紀念刊》,北京:编者,1988。
    燕京大學校友會編,《燕京大學成都復校五十週年紀念刊》,北京:編者,1993。
    燕京大學校長陸志韋編寫組主編,《燕京大學校長陸志韋》,北京:編者,2005。
    燕京大學學生自治會編,《燕大年刊1928》,北平:該會印行,1928.6。
    蕭公權,《問學諫往錄》,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72。
    錢玄同,《錢玄同文集》,第4卷,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錢辛波、盧念高主編,《情繫燕園:入學五十週年紀念刊1941-1991》,北京:燕京大學校友會,1991。
    錢婉約,《從漢學到中國學:近代日本的中國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7。
    錢穆,《八十憶雙親‧師友雜憶合刊》,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3。
    錢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九)》,臺北:素書樓文教基金會‧蘭臺出版社,2000。
    錢穆,《學籥》,臺北:素書樓文教基金會‧蘭臺出版社,2000。
    錢穆,錢賓四先生全集丙編‧第53集《素書樓餘瀋》,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8。
    羅義賢,《司徒雷登與燕京大學》,貴州:貴州人民出版社,2005。
    羅爾綱,《太平天國史綱》,上海:上海書店,1992。
    譚其驤著、葛劍雄編,《譚其驤日記》,上海:文匯出版社,1998。
    嚴耕望,《治史答問》,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蘇勇、樊競著,《燕園史話》,北京:工人出版社,1985。
    蘇雙碧、王宏志,《吳晗傳》,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
    顧潮,《歷劫終教志不灰:我的父親顧頡剛》,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
    顧潮編,《顧頡剛學記》,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2。
    顧潮編著,《顧頡剛年譜》,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
    顧頡剛,《史林雜識初編》,北京:中華書局,1963、2005重印。
    顧頡剛,《西北考察日記》,收載中國人民政協甘肅省委文史資料研委會編,《甘青聞見記》,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88。
    顧頡剛,《我與《古史辨》》,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1。
    顧頡剛,《走在歷史的路上:顧頡剛自述》,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
    顧頡剛,《辛亥訪古日記》,收載葉聖陶編,《開明書店二十週年紀念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5。
    顧頡剛,《尚書通檢》,北平:哈佛燕京學社,1936。
    顧頡剛,《秦漢的方士與儒生》,臺北:里仁書局,1985。
    顧頡剛,《當代中國史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顧頡剛,《顧頡剛日記》,第1、2卷,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7。
    3. 論文
    Jessie G. Lutz著、馮鵬江譯,〈中國民族主義與1920年代之反基督教運動〉,收載張玉法編,《中國現代史論集》,第6輯,臺北:聯經,1981,頁211-234。
    丁磐石,〈百歲誕辰 風範長存──懷念翁獨健先生〉,《燕京學報》,新23期,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11,頁257-259。
    王汎森,〈「主義」與「學問」:一九二0年代中國思想界的分裂〉,《四分溪論學集:慶祝李遠哲先生七十壽辰》下冊(臺北:允晨文化實業公司,2006),頁123-170。
    王汎森,〈錢穆與民國學風〉,《燕京學報》,新21期,(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頁263-279。
    王信凱,〈「學衡」中的「柳詒徵」〉,《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第35期(2004.1),頁251-294。
    王信凱,〈柳詒徵與民國南北學界〉,臺中:東海大學歷史系、中正文教基金會主辦,「近代中國國家的型塑:領導人物與領導風格國際學術研討會」,2007.12.15-12.17,22頁。
    王信凱,〈現代中國教育專業化之形成過程──南京高等師範學院與東南大學個案研究(1914~1928)〉,《東方人文學誌》,第2卷第3期(2003.9),頁187-216。
    王晴佳,〈美國的中國學研究評述〉,收載張西平編,《歐美漢學研究的歷史與現狀》,鄭州:大象出版社,2006,頁368-380。
    王晴佳,〈論二十世紀中國史學的方向性轉折〉,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編,《中華文史論叢》,第62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5,頁5-6。
    王晴佳,〈錢穆與科學史學之離合關係〉,《臺大歷史系學報》,第26期(2000.12),頁135-138。
    王鍾翰,〈洪煨蓮先生與引得編纂處〉,《學林漫錄》,第8集,北京:中華書局,1983,頁52-65。
    司徒雷登著;李宣培、潘煥昆同譯,《司徒雷登回憶錄:旅華五十年記》,臺北:大華晚報社,1954。
    史復洋,〈《燕京學報》前四十期述評〉,《燕京學報》,新1期,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頁467-478。
    石增銀,〈燕京大學歷史學會初探〉,上海:華東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6.5。
    安志敏,〈考古學的定位和有關問題〉,《東南文化》,2002年第1期,頁12。
    江勇振,〈美國基金會與民國時期社會科學的發展〉,《歷史月刊》,第17期(1989.6),頁134-140。
    牟潤孫,〈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海遺雜著》,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0,頁414-415。
    何迪,〈燕京大學與中國教育現代化〉,收載王晴佳、陳兼主編,《中西歷史論辯集──留美歷史學者學術文匯》,上海:學林出版社,1992,頁99-114。
    吳翎君,〈燕京大學──高等教育現代化的一個考察〉,《國史館館刊》,復刊第14期(1993.6),頁139-154。
    李孝悌,《中國下層社會的啟蒙運動》,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2。
    李固陽,〈顧頡剛教授在燕京大學的學術研究和社會活動〉,《陰山學刊》(哲學社會科學版),1991年第2期,頁101-108。
    李東華,〈懷援菴與亮塵,念覺明與杰人—略論民國以來國人的中外關係史研究〉,收載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編,《民國以來國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研討會論文集》,中冊,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組,1992,頁901¬-911。
    李欣榮,〈張蔭麟與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民國學界〉,胡春惠、薛化元主編,《近代中國社會轉型與變遷》,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香港:香港珠海書院亞洲研究中心,2004,頁280。
    李春博,〈哈佛燕京學社與民國時期的索引編纂〉,《中國索引》,2006年第2期,頁60-62。
    李慶,〈《崔東壁遺書》和二十世紀初中日兩國的「疑古」思潮〉,收載王元化主編,《學術集林》,第10卷,上海:遠東出版社,1997,頁313-314。
    李顯裕,〈清華國學研究院(1925-1929)與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學術傳統建立的關係〉,收載胡春惠、薛化元主編,《中國知識分子與近代社會變遷》,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2005,頁559-574。
    杜正勝,〈中國社會史研究的探索—特從理論、方法與資料、課題論〉,收載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主編,《第三屆史學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中:青峰出版社,1991,頁26-30。
    杜正勝,〈無中生有的志業──傅斯年與史語所的創立〉,收載杜正勝、王汎森主編,《新學術之路: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七十周年紀念文集》,上冊,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8,頁16-22。
    沈松僑,〈江山如此多嬌──1930年代的西北旅行書寫與國族想像〉,《臺大歷史系學報》,第37期(2006.6),頁145-216。
    汪榮祖,〈五四與民國史學之發展〉,收載汪榮祖編,《五四研究論文集》,臺北:聯經出版社,1979,頁221-233。
    汪榮祖,〈後現代思潮下中國現代史學的走向〉,《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集刊》,第56期(2007.6),頁145-151。
    私立燕京大學文學院編印,《燕京大學文學院消息》,第1卷第1期(1941.5.24),頁3-5。
    忻平,〈治史須重考據,科學人文並重──南加利福尼亞州何炳棣教授訪問記〉,《史學理論研究》,1997年第1期,頁100-101。
    尚小明,〈中研院史語所與北大史學系的學術關係〉,《史學月刊》,2006年第7期,頁80-87。
    岳華,〈方壯猷傳略〉,收載晉陽學刊編輯部編,《中國現代社會科學家傳略》,第7輯,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頁48-51。
    林志宏,〈民國乃敵國也:清遺民與近代中國政治文化的轉變〉,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12。
    侯漢清、王雅戈,〈中國近代索引研究的開山之作──《引得說》〉,《大學圖書館學報》,2006年第5期,頁76-81。
    俞旦初,〈中國最早的史學會──湖北史學會初考〉,《近代史研究》,1986年第6期,頁138-139。
    施東愛,〈顧頡剛、傅斯年與民俗學〉,收載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中山大學歷史系合編,《紀念顧頡剛先生誕辰110週年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04,頁225-242。
    查時傑,〈私立基督教燕京大學歷史系所初探(1919-1952)〉,《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報》,第20期(1996.11),頁617-648。
    查啟森,〈燕大引得述評〉,《圖書館情報知識》,1981年第2期,頁263-275。鄒新明、孫金娟,〈聶崇岐:從引得編纂處到中法漢學研究所〉,《大學圖書館學報》,2004年第5期,頁83-86。
    洪式閭,〈東方學術之將來〉,《晨報五週年紀念增刊》(1923.12.1),收載《晨報副刊》,第5冊,北京:人民出版社影印,1981,頁19。
    洪業編,〈研究論文格式舉要〉,北京:私立燕京大學研究院,1939,頁1-14。
    胡平生,〈近代西北史研究之回顧〉,收入:台灣大學歷史學系(主編),《民國以來國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系,1992),頁1611-1650。
    胡蓮芳,〈洪業與《禮記引得》〉,《廣東圖書館學刊》,1983第2期,頁42-44。張樹華,〈哈佛燕京學社及其引得編纂處〉,《山東圖書館季刊》,2006年第3期,頁3-5。
    倪小建,〈編纂古籍索引的專門機構──哈佛燕京學社引得編纂處〉,收載北京出版史志編輯部,《北京出版史志》,第11輯,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頁221-225。
    唐屹軒,〈無錫國專與傳統書院的轉型〉,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12。
    夏自強,〈還歷史以本來面目──讀《無奈的結局:司徒雷登與中國》與《司徒雷登與中國政局》兩書後〉,《燕京學報》,新15期,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頁249-271。
    宮崎市定著,林明珠、李焯然合譯,〈中國的歷史思想〉,《歷史:理論與批評》,創刊號(1999.3),頁134-135。
    徐素貞,〈「食貨半月刊」研究(1934-1937)〉,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
    徐瑞洁,〈鄭振鐸的索引實踐與理論〉,《大學圖書館學報》,1999年第6期,頁73-74。
    桑兵,〈二十世紀前半期的中國史學會〉,《歷史研究》,2004年第5期,頁123-125。
    桑兵,〈民國學界的老輩〉,《歷史研究》,2005年第6期,頁6。
    桑兵,〈傅斯年:「史學只是史料學」再析〉,《近代史研究》,2007年第5期,頁29-30。
    烏惟揚,〈《食貨半月刊》與現代中國史學〉,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翁舲雨,〈私立燕京大學〉,收載中國新聞出版公司主編,《中華民國大學誌》,臺北:中國新聞出版公司,1953,頁147-150。
    翁獨健,〈我為什麼研究元史〉,收載《文史知識》編輯部編,《學史入門》,北京:中華書局,1988、2005重印,頁101-102。
    馬戎,〈從王桐齡《中國民族史》談起──我國30年代三本《中國民族史》的比較研究〉,《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9卷第3期(2002.5),頁125-133。
    馬國權、孫稚雛,〈容庚先生在學術上的貢獻〉,收載中國古文字研究會、中華書局編輯部編,《古文字研究》,第12輯,北京:中華書局,1985,頁18-19。
    區志堅,〈評高恒文著《東南大學與「學衡派」》〉,《人文中國學報》,第10期(2004.5),頁416。
    商承祚,〈我與容希白〉,收載中國古文字研究會、中華書局編輯部編,《古文字研究》,第12輯,北京:中華書局,1985,頁9-10。
    張玉法,〈民國初年的歷史教學及相關問題之討論──民國八十五年五月二十六日在「歷史教育之回顧與展望專題演講會」講〉,《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第28期(1996),頁399-403。
    張春樹,〈民國史學與新宋學──紀念鄧恭三先生並重溫其史學〉,載袁行霈主編,《國學研究》,第6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頁8。
    張振林,〈希白師治學道路初探〉,收載中國古文字研究會、中華書局編輯部編,《古文字研究》,第12輯,北京:中華書局,1985,頁57-64。
    張寄謙,〈哈佛燕京學社〉,收載章開沅、林蔚編,《中西文化與教會大學──首屆中國教會大學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1,頁138-163。
    張鳳,〈哈佛燕京學社七十五年星霜〉,《漢學研究》,第22卷第4期(2003),頁23-34。
    張錦郎,〈哈佛燕京學社引得編纂處的引得叢刊〉,《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新第17卷第1期(1984.6),頁1-22。
    曹天忠、楊思機,〈「現代史學派」與中國現代史學的「社會科學化」〉,《思與言》,第44卷第2期(2006.6),頁79-80。
    梁庚堯,〈歷史未停滯:從中國社會史分期論爭看全漢昇的唐宋經濟史研究〉,《臺大歷史學報》,第35期(2005.6),頁1-53。
    莎拉‧瑪札著;陳建守譯,〈歷史中的故事:晚近歐洲史作品中的文化敘事〉,收載蔣竹山主編,《新史學》,第4輯,鄭州:大象出版社,2005,頁43-70。
    郭秉文,〈五十年來中國之高等教育〉,收載申報館編,《最近之五十年》,下冊,臺北縣:文海出版社,2001,頁5-7。
    陳以愛,〈學術與時代:整理國故運動的興起、發展與流衍〉,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研究部博士論文,2001.12。
    陳平原,〈「元氣淋漓」與「絕大文字」──梁啟超及「史界革命」的另一面〉,《古今論衡》,第9期(2003.7),頁3-22。
    陳平原,〈「精心結構」與「明白清楚」──胡適述學文體研究〉,《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38期(2002.12),頁153-186。
    陳平原,〈現代中國的述學文體:以「引經據典」為中心〉,收載宋曉霞主編,《「自覺」與中國的現代性》,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6,頁217-232。
    陳東輝,〈關於古籍索引工作的若干〉,《北京圖書館館刊》,1997年第1期,頁42-47。
    陳峰,〈兩極之間的新史學:關於史學研究會的學術史考察〉,《近代史研究》,2006年第1期,頁109-114。
    陳時偉,〈司徒雷登與燕京大學〉,收載章開沅、林蔚編,《中西文化與教會大學──首屆中國教會大學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1,頁164-188。
    陳雯怡,〈陳述在史語所時期的學術發展〉,收載杜正勝‧王汎森主編,《新學術之路:中央硏究院歷史語言硏究所七十周年紀念文集》,下冊,臺北:中央硏究院歷史語言硏究所,1998,頁510-511。
    陳毓賢,〈洪業憶故友:胡適、顧頡剛、傅斯年、趙元任〉,《明報月刊》,1987年12月號,頁104。
    陳潤成,〈鄧嗣禹與戰後美國漢學的發展〉,《華美族研究集刊》,第7期,紐約:天外出版社,2004,頁39-65。
    陶飛亞、梁元生,〈哈佛燕京學社補正〉,《歷史研究》,1999年第6期,頁157-164。
    章清,〈民初「思想界」解析──報刊媒介與讀書人的生活形態〉,《近代史研究》,2007年第3期,頁1-25。
    凱倫‧哈圖南著;吳子苾譯,〈文化史與敘事性的挑戰〉,收載蔣竹山主編,《新史學》,第4輯,鄭州:大象出版社,2005,頁28-42。
    勞倫斯‧史東著;古偉瀛譯,〈歷史敘述的復興:對一種新的老歷史的反省〉,《歷史:理論與批評》,第2期(2001),頁19-46。
    喬衍琯,〈索引漫談〉,《書目季刊》,第2卷第4期(1968.6),頁19-28。
    彭忠德,〈洪業與中國的引得之學〉,《福建論壇》(文史哲版),1999年第1期,頁62-64。
    彭明輝,〈時代變局與史學動向:以歷史地理學與現代中國史學為例(1919-1949)〉,《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12期(1995.5),頁146-152。
    彭明輝,〈現代中國南方學術網絡的初始(1911-1945)〉,《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29期(2008.5),頁51-84。
    彭明輝,〈顧頡剛與中國史學現代化的萌芽──以史料學為中心的探討〉,《國史館館刊》,復刊第12期(1992.6),頁16-24。
    湯明檖、梁承鄴、黃啟臣,〈梁方仲傳略〉,收載晉陽學刊編輯部編,《中國社會科學家傳略》,第4輯,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3,頁380。
    湯象龍,〈湯象龍自傳〉,收載晉陽學刊編輯部編,《中國社會科學家傳略》,第4輯,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3,頁121-122。
    黃進興,〈中國近代的雙重危機:試論「新史學」的誕生及其所面臨的困境〉,《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新第6期(1997),頁263-285。
    楊翠華,〈非宗教教育與收回教育權運動(1922-1930)〉收載張玉法編,《中國現代史論集》,第6輯,臺北:聯經,1981,頁235-289。
    葉碧苓,〈九一八事變後中國史學界對日本「滿蒙論」之駁斥──以《東北史綱》第一卷為中心之探討〉,《國史館學術集刊》,第11期(2007.3),頁119-130。
    趙玉宏、印永清,〈哈佛燕京引得編纂處背景研究〉,《大學圖書館學報》,2001年第2期,頁75-77。
    齊文穎,〈燕京大學歷史系的經驗──學術上的成就與貢獻〉,論文發表於“ The Yenching Experience and Higher Education Conference” held by the Keck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and Strategic Studies, Claremont Mckenna College, May 23-25, 1997.,頁3。
    劉子健,〈洪業先生:少為人知的史家和教育家〉,《歷史月刊》,第17期(1989.6),頁79。
    劉俊文,〈日本的中國史研究(2)──東洋史學的創立與發展(上),《文史知識》,總第128期(1992.2),頁108。
    劉開軍,〈洪業對顧頡剛的學術影響〉,《史學史研究》,2007年第4期(總第128期),頁59-60。
    劉龍心,〈七十年來對於「現代中國史學史」(1902-1949)的研究回顧與評析〉,收載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第四屆討論會秘書處編,《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第四屆討論會》,第1冊,臺北:國史館,1998,頁1051-1088。
    劉龍心,〈中國社會經濟史的興起──以學術社群為核心的探討〉,論文發表於復旦大學歷史系、中國現代化進程研究中心、德國埃爾朗根─紐侖堡大學漢學系(Universitaet Erlangen-Nürnberg)、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合辦,「中國現代學科的形成」國際學術研討會,2005年9月27-29日,35頁。
    劉龍心,〈中國近代史:一門次學科領域的興起〉,論文發表於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主辦,「史學‧時代、世變:郭廷以與中國近代史研究」,2004.1.12-13,48頁。
    劉龍心,〈史料學派與現代中國史學之科學化〉,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
    劉龍心,〈通俗讀物編刊社與戰時歷史書寫〉,發表於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國近代史學會主辦「戰爭與日常生活(1937-1945)」學術研討會,2005年12月17-18日,29頁。
    劉龍心,〈尋求客觀對話的空間──1930年代中國期刊報紙中的史學類書評〉,發表於國父紀念館、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主辦,「第一屆近代中國思想與制度學術研討會」,2004年8月,24頁。
    樊書華,〈美國鋁業大王查爾斯‧馬丁‧霍爾與哈佛—燕京學社的緣起〉,《世界歷史》,1999年第2期,頁77-81。
    樊書華,〈燕京大學與哈佛—燕京學社的建立〉,《美國研究》,第13卷第1期(1999.3),頁70-94。
    歐初,〈赤誠愛國,嚴謹治學〉,收載中國古文字研究會、中華書局編輯部編,《古文字研究》,第12輯,北京:中華書局,1985,頁6。
    魯娜,〈顧頡剛與教會大學〉,《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3期,頁82-86。
    蕭良瓊,〈在史學上獨闢蹊徑的齊思和先生〉,《燕京學報》,新6期,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5,頁10。
    蕭啟慶,〈推陳出新的史學家陳垣〉,《新史學》,第16卷第3期(2005.9),頁105-110。
    戴逸,〈《清史稿》的纂修及其缺陷〉,《清史研究》,2002年第1期(2002.2),頁1-6。
    謝昌逵、洛寒,〈親美崇美思想怎樣侵蝕了燕京大學〉,《人民教育》,1952年5月號,頁22-25。
    瞿同祖、趙利棟,〈為學貴在勤奮與一絲不苟──瞿同祖先生訪談錄〉,《近代史研究》,2007年第4期,頁147-148。
    聶崇岐,〈簡述哈佛燕京學社〉,全國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編,《中華文史資料文庫‧文化教育編》,第17卷,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6,頁432-436。
    羅久蓉,〈抗戰勝利後教育甄審的理論與實際〉,《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集刊》,第22期下冊(1993.6),頁231。
    譚其驤,〈譚其驤自傳〉,收載北京圖書館《文獻》叢刊編輯部、吉林省圖書館學會會刊編輯部編,《中國當代社會科學家》,第4輯,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3,頁329-330。
    黨寶海,〈關於哈佛燕京學社引得編纂的新史料──記《三十三種清代傳記綜合引得》稿本〉,收載王天有、徐凱編,《紀念許大齡教授誕辰八十五週年學術論文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頁570-579。
    顧志華,〈試論洪業在索引學上的成就〉,《文獻》,2003年第1期(2003.1),頁232-243。
    顧潮,〈仇恨六十年──魯迅和顧頡剛的一樁公案〉,《中外雜誌》,第46卷第3期(1989.9),頁123-130。
    顧潮,〈顧頡剛先生對中國歷史地理學的貢獻〉,《燕京學報》,新12期,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頁271-280。
    顧潮,〈顧頡剛先生與史語所〉,收載杜正勝、王汎森主編,《新學術之路: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七十周年紀念文集》,上冊,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8,頁91-92。
    顧頡剛,〈中國近代學術思想界的變遷觀〉,《中國哲學》,第11輯(1984.1),頁302-331。
    顧頡剛,〈我的治學計畫〉,《傳統文化與現代化》,1993年第2期,頁73。
    顧頡剛,〈燕京大學引得編纂處的引得〉,《圖書評論》,第1卷第9期(1933.2),頁1-11。
    顧頡剛遺著,〈顧頡剛自傳(一)〉,《中外雜誌》,第47卷第1期(1990.1),頁19。
    (二) 西文部份
    Burke Peter. “History of Events and Revival of Narrative,” in Burke (ed.), New Perspectives on Historical Writin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pp. 283-300.
    Burke Peter. The Art of Conversation,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93.
    Chen His-yuan. “Last Chapter Unfinished: The Making of the Official Qing History and the Crisi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Historiography,” Historiography East and West 2.2 (sept., 2004): 173-204.
    Chiang Yung-chen. Social engineering and the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1919-1949,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Chu Sin-Jan. Wu Leichuan: a Confucian-Christian in republican China, New York: Peter Lang, 1995.
    Cronon William. “A Place for Stories: Nature, History and Narrative,” The Journal of American History, 78:4 (Mar., 1992): 1347-1376.
    Dwight W. Edwards. ; with a section by Y. P. Mei, Yenching University, New York: United Board for Christian Colleges in China, 1959.
    Galt, Howard Spilman. Yenching University: its sources and its history, New York: United Board for Christian Higher Education in Asia, 195-.
    Grafton Anthony. The footnote: a curious history,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Halttunen Karen. “Cultural History and the Challenge of Narrativity,” in Victoria Bonnell and Lynn Hunt (eds.), Beyond the Cultural Turn: new directions in the study of society and cultur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9, pp. 165-181.
    Hobsbawm Eric. “The Revival of Narrative: Some Comments,” Past and Present 86 (1980): 3-8.
    Hockx Michel. Questions of Style: Literary Societies and Literary Journals in Modern China, 1911-1937, Leiden: Brill, 2003.
    James West Davidson. “The New Narrative History: How New? How Narrative?,” Reviews in American History 12.3(1984): 322-334.
    John F. Reynolds. “Do Historians Count Anymore ? The Status of Quantitative Methods in History, 1975-1995,” Historical Methods, 31:4 (Fall, 1998): 141-148.
    Lee Sophia. “Universities in wartime Beijing 1937-1945: possibilities and limitations,” The Japanese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ed.), Society and Culture in China during the Sino-Japanese War, Japan: The Japanese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China Division, 2006, pp. 23-39.
    Lepore Jill. “Historical Writing and the Revival of Narrative,” Nieman Reports 56.1 (Spring, 2002): 51-53.
    Lutz Jessie. China and the Christian Colleges 1850-1950, Ithaca and London: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71.
    Margaret F. Stieg.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Scholarly Historical Periodicals, Alabama: University of Alabama Press, 2005.
    Maza Sarah. “Stories in History: Cultural Narratives in Recent Works in European History,” AHR 101.5 (Dec., 1996): 1493-1515.
    Novick Peter. That Noble Dream: The “Objectivity Question” and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Profess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
    Philips Mark.“The Revival of Narrative: Thoughts on a Current Historiographical Debate,” University of Toronto Quarterly, 53.2 (Dec., 1983): 149-165.
    Stern Fritz. The Varieties of History: From Voltaire to the Present, Garden City, NY.: Doubleday&Co., Inc., 1959.
    Stone Lawrence. “The Revival of Narrative,” Past and Present 85 (1979): 3-24.
    Wang Fan-sen. Fu Ssu-nien: a life in Chinese history and poli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2000.
    West Philip. Yenching University and Sino-Western relations, 1916-1952,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6.
    White Hayden. Metahistory, Baltimor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73.

    無法下載圖示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