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鄭伊婷
Cheng, Yi-Ting
論文名稱: 燕巢泥岩惡地地質公園的社區參與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Yen-tsao Bad Land Geopark
指導教授: 蘇淑娟
Su, Shew-Jiua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地理學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論文出版年: 2018
畢業學年度: 10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13
中文關鍵詞: 結構化理論社區參與泥岩惡地地質公園燕巢
英文關鍵詞: Structuration theory,, local participation, Yen-tsao Mud Volcano and Badland Geopark, Yen-tsao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THE.NTNU.DG.010.2018.A05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85下載:3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地質公園源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倡議,核心價值包含地景保育、環境教育、地景旅遊及社區參與,期待能利用地景保育與促進區域的社區經濟,達到環境與社會永續發展的手段,以地質和地景為基礎,發展出對自然與文化環境和社會內涵做為生活環境維護的方式。臺灣地質公園透過借用其前四分之一世紀就開始的地景調查以及社區營造,地質公園的推動其實已有良好基礎。援剿人文協會與金山社區發展協會,皆為燕巢泥岩惡地地質公園的在地社區組織,雙雙成立於1990年代,當時台灣在追求經濟成長狀態下,造成台灣整體社會生態的惡化,兩個組織在自身原有的理想之下,加上地質公園概念與活動的影響下,形塑出一套特有的人與環境關係,似乎也紮下在地永續發展概念的落實。

    本研究引用紀登斯結構化理論的概念,探討燕巢泥岩惡地地質公園前述在地組織的發展歷程,並了解分析社區在特定的時空發展的脈絡中,受到哪些結構力量制約與促動,也關心在地居民的行動如何影響社區產生改變,以如此由下而上的在地力量,產生地質環境與地景的保育、實踐在地環境教育與生態地質旅遊等永續發展行動。

    The concept of geopark is initiated by UNESCO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 Science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Its core values are landscape conservatio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geo-tourism and local participation. Geopark is a tool for achiev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y the implementation of its values. Although Taiwan’s geoparks started late, there was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ir promotion. Both landscape inventorying and community building policy a quarter of century ago were the critical foundation. The UNESCO’s initiation of geopark seemed to be top-down but its idea was to inspire the local people to mobilize their own program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Therefore both structural and agency elements are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how a geopark has worked to act and to transform its local community.
    This research utilizes the concept of Giddens structuration theory to investigate the developmental history of the two associations of Yen-tsao in order to understand how they evolve and how they transform themselves. To understand the means of the local forces from bottom-up and the means of the national and county programs, this paper uses literature review, qualitative interview and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to find out how the two associations have conducted themselves to become part of geopark community and be changed by the concept.
    Further, this paper examines and analyzes how the Yuan-jiao Humanist Association and Jing-shan Community Association work together and work to involve more forces into the geopark affairs.

    第一章 緒論 - 1 -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1 -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設計 - 4 - 第三節 研究基礎理論與架構 - 12 - 第二章 文獻回顧 - 14 - 第一節 結構化歷程 - 14 - 第二節 地方與社區 - 19 - 第三節 地質公園的發展歷程與其對社區的意義 - 26 - 第三章 燕巢泥岩惡地地質公園在地社群的發展脈絡 - 40 - 第一節 使命感的驅使:尋找在地歷史與認同 - 40 - 第二節 社區參與的推動力:在地知識的傳承與學習型社區營造 - 51 - 第三節 災害的啟發:地景保育的推動 - 66 - 第四章 燕巢泥岩惡地地質公園在地組織的實踐 - 71 - 第一節 燕巢泥岩惡地地質公園的成立與推動 - 71 - 第二節 地質公園與在地的社會關係 - 78 - 第三節 地質公園的核心價值與社區的力行 - 89 - 第五章 結論 - 99 - 參考資料 - 104 - 附錄一::《臺北宣言》 - 107 - 附錄二:《蘭卡威宣言》 - 109 - 附錄三:《北京宣言》 - 110 - 附錄四:《北愛爾蘭宣言》 - 111 - 附錄五:《奧斯納布呂克宣言》 - 112 - 附錄六:《島原宣言》 - 113 -

    王文誠(2011) 。反身性的社區營造:實踐性的地理學想像。都市與計劃,38-1,1-29。
    王文誠 (2012)。2012年第五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國際會議參與心得。地景保育通訊,35,7-12。
    王文誠(2015)。從國家公園到地質公園: 一個社區參與的保育制度(一)。地景保育通訊,41,5-7。
    王翠華(2008)。高中地理教科書中的地景保育。地景保育通訊,26,29-36。
    王鑫(2006)。地景保育的回顧與前瞻。地景保育通訊,24,1- 2。
    王鑫、許玲玉(2008)。從臺灣到世界看「地景保育」工作的發展。地景保育通訊,26,37
    吳鄭重(2010)。廚房之舞。臺北市:聯經出版公司。
    李光中(2006)。社區參與地景保育-以臺東利吉惡地為例。地景保育通訊,24,11-13。
    李光中(2011)。社區參與地景保育之策略研究。 臺北市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李光中、張惠珠、王鑫、黃可欣、王鈴琪、蔡嘉玲(2008)。促進鄉村學校和社區協同規劃社區發展計畫之行動研究:以臺東利吉和富源社區為例。環境教育研究,第五卷第二期,89-130 。
    何立德(2013) UNESCO地質公園與臺灣推動現況,新世紀智庫論壇,63:59-64。
    林信揚(2004)。以生態旅遊為導向之社區發展模式比較分析-以桃米及大雁社區為例。逢甲大學建築與都市計畫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俊全(2011)。地景與地質公園工作報告─參加越南地質公園會議報告。地景保育通訊,33,15-28。
    林俊全、蘇淑娟(2014)。臺灣的地質公園。臺北市: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
    林俊全、蘇淑娟(2014)。臺灣的地景保育。臺北市: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
    徐筱筑(2012)。淡水沙崙海水浴場發展變遷的結構歷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浙雲(2004)。縣市課程督學課程領導角色知覺與角色踐行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柏言(2006)。南投縣桃米生態社區之發展歷程及其居民對自然環境態度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向明(2009)。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五南。
    陳郁欣(2011)沙鹿鎮北勢坑地區區域變遷的結構化歷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郭乃文(1999)。生態旅遊:二十一世紀旅遊新主張。臺北:揚智出版社。
    郭馥瑯(2012)。烏山頂泥火山自然保留區民眾參觀目的與行為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峻豪(2012)。臺灣社區發展的脈絡與類型:一個歷史制度主義的分析。國家與社會,12期,259–297。
    許玲玉(2003)。「地質公園設置與推動研討會」側記。地景保育通訊,19,15-19。
    湯京平、張元嘉(2013)。社區發展、市民社會與生態政治-以恆春半島灰面鷲的參與式保育為例,政治學報,56,1-25。
    黃源協、蕭文高、劉素珍(2009),從「社區發展」到「永續社區」-臺灣社區工作的檢視與省思,臺大社會工作學刊 (TSSCI),19,87-132。
    黃煌雄、郭石吉、林時機調查 (2001)。社區總體營造總體檢調查報告書。臺北市:遠流。
    黃禮強(2007)。宗教勝地地方感之研究—以苗栗獅頭山為例。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楊弘任(2007)。社區如何動起來—黑珍珠之鄉的派系、在地師傅與社區總體營造。臺北:左岸文化出版社
    葉啟政(2004)。進出「結構-行動」的困境 : 與當代西方社會學理論論述對話。臺北市 : 三民。
    詹秀員(2002)。社區權力結構與社區發展功能。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趙信甫(2003) 地質公園的評鑑與認證。地景保育通訊,19,7-12。
    廖宜雰(2010)。以生態旅遊為部落營造策略之機會與挑戰—以墾丁國家公園社頂部落為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廖婉儒(2011)。社區本位生態旅遊之發展歷程探討。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潘炎聰(1998)。燕巢社區通訊。高雄:援剿人文協會。
    劉春美(2007) 。燕巢芭樂產業文化之形成與發展。國立臺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惠琪(2005)。「家的營造」到「社區營造」-中寮鄉八仙村馬鞍崙先樂社區921 社區重建經驗研究。中原大學建築學系, 碩士論文,未出版。
    臺灣地形研究室(2013)。臺灣的地質公園網絡簡介。地景保育通訊,36,29。
    賴光祺 (2007) 高度現代性之下的主體構成——紀登斯(Anthony Giddens)思想在教育上的推演。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蘇昭英、蔡季勳(1999)。臺灣社區總體營造的軌跡。臺北市:文建會。
    蘇俊豪(2004)。草嶺地質公園。地景保育通訊,21,9-11。
    蘇淑娟 (2012) 社區服務學習和參與式政治對提升地質公園與地景保育的意義。地景保育通訊,34,6-10。
    蘇淑娟(2012)。澎湖海洋地質公園的推廣實踐與社區參與。臺灣林業,三十八捲第一期,24-30。
    蘇淑娟、王文誠(2013)。臺灣地質公園的社區培力。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蘇淑娟、王文誠(2013)。臺灣地質公園培力手札。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Anthony Giddens (2002)。社會的構成(李康、李猛譯)。新北市:左岸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原著出版年:1984)
    Jorgensen, D. L. (1999)。參與觀察法(王昭正、朱瑞淵譯) 。臺北:弘智。(原著出版年:1989)
    Tim Creswell(2006)。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王志弘、徐苔玲譯)。臺北:群學出版社。(原著出版年:2004)
    Turner, Jonathan H. (1992)。社會學理論的結構(吳曲輝譯)。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原著出版年1986)
    Limb, M., & Dwyer, C. (Eds.). (2001). Qualitative methodologies for geographers: issues and debates. London:Arnold.
    Strauss, A., & Corbin, J. (1998). 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Techniques and Procedures for Developing Grounded Theory .London:Sage Publications.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