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羅子俞 Luo, Zih-Yu |
---|---|
論文名稱: |
太陽花學運粉絲專頁之批判論述分析 A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on the Posts of Facebook Fan Pages in Sunflower Movement |
指導教授: |
劉立行
Liu, Li-Hsi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圖文傳播學系 Department of Graphic Arts and Communications |
論文出版年: | 2016 |
畢業學年度: | 104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45 |
中文關鍵詞: | 太陽花學運 、批判論述分析 、Facebook粉絲專頁 、公民意識 |
英文關鍵詞: | Sunflower Movement,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CDA), Facebook fan page, civic consciousness |
DOI URL: |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4189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11 下載:39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主題為2014年臺灣發生的太陽花學運為研究主題。太陽花學運起源臺灣與中國簽訂兩岸服務貿易協定的爭議,無論是太陽花學運或是兩岸服貿,相關人物與事件,皆是當年最熱門的話題和媒體焦點,也得到國際媒體關注與報導。本研究利用Fairclough 新的批判論述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CDA)分析三個粉絲專頁上的太陽花學運相關動態貼文,將2014年3月18日至4月3日,黑色島國青年、我是台灣人.台灣是咱的國家及白色正義社會聯盟等三個粉絲專頁作為分析樣本,了解社會事件、社會實踐與社會結構三個層面。
本研究發現,太陽花學運引發臺灣人民的認同,與其背後的民主概念和公民意識,以及全球自由經濟的反思相關,臺灣與中國的特殊政治關係是學運訴求「先立法、再審查」的根源。依三層面所得到之研究結論:(一)太陽花學運再現在各文本皆呈現對立的群體,如:抗議團體和政府的對立,也對比學運的動能與政府的漠然;(二)抗議團體以「捍衛民主」為論述主軸,甫以國家權力負面論述,凸顯行動的正當性和急迫性,我是台灣人著重反中國論述,白盟則以暴力式民主論述學運;(三)學運生成於公民意識、反自由經濟和反中國意識以及國家權力至高位階等條件中。
This study was to serve the purpose of investigating the posts on certain Facebook fan pages in Sunflower Student Movement. Sunflower Student Movement, caused by Cross-Strait Service Trade Agreement (CSSTA), was a very important issue in Taiwan in 2014. It caught the attention of international media as well. This study applied Fairclough’s three dimensional model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CDA) as the research framework. The posts from March 17th to April 3rd in 2014 were gathered for further analysis, retrieved from three Facebook fan pages of Black Island Youth Front (the leading group of the movement), We Love Taiwan Country, and White Social Justice Alliance.
The study found the movement was closely related to Taiwanese identity, included democracy concept, civic consciousness, and the reflection of global free market economy. Moreover, the special political relation between Taiwan and China was the reason why the protesters demanded “to legislate supervision on cross-strait agreement before reviewing the trade in services pact.” The result indicated as follows: (A)Opposition groups were pretended in the text of the each group. (B)The protest groups followed a discourse order "to defend democracy" and negative narrative of state power. We Love Taiwan Country focused on anti-China discourses, and White Social Justice Alliance discussed the movement as violent democracy. (C)The movement occurred in the condition of civic consciousness, anti-neoliberalism, anti-China sentiments and the high-order of state power.
一、中文部分
中華經濟研究院(2013a),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經濟影響評估報告。
中華經濟研究院(2013b)。服貿協議 中經院:難看出負面衝擊。取自:
http://www.cier.edu.tw/ct.asp?xItem=20289&ctNode=108&mp=2
中時社論(2013年6月22日)。社論-兩岸服貿協議 陸委會閉門造車。取自: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0622000993-260109
王甫昌(1993),省籍融合的本質—一個理論與經驗的探討,收錄於張茂桂等著,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頁53-100。臺北:業強。(1993年)
王甫昌(1998)。光復後台灣族群意識的形成。歷史月刊,131,30-40。
王甫昌(2003)。當代臺灣社會的族群想像。臺北:群學出版有限公司。
王維菁、馬綺韓、陳釗偉(2013)。網際網路時代的社會運動:以台灣環境運動組織為例。資訊社會研究,25,1-22。ISSN 1680-8428 1。
方楓嵐(2015)。「公民 1985 聯盟」網路論述的語藝視野—以洪仲丘事件為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
太陽花學運(2015年4月20日)。維基百科。取自 http://zh.wikipedia.org/wiki/太陽花學運。
石佳音(2015)。太陽花運動改變北京對台政策。遠望雜誌,317,17-18。
台灣智庫(2014年12月2日)【會後新聞稿】九合一選舉投票行為調查 選後民調分析記者會。取自:http://www.taiwanthinktank.org/chinese/page/5/61/2909/0
何榮幸、劉光瑩(2013年7月)。服貿談判 幕後解密。天下雜誌,527。取自: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50758
ETtoday東森財經中心(2014年03月20日)。服貿協議是什麼?經濟部推7張圖說懶人包。ETtoday新聞雲。取自:http://www.ettoday.net /
邱千瑜(2007)。新媒體閱聽人、公民新聞與公共媒體-新媒體使用者如何看待PEOPO公民新聞平台(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
呂寶麟(2008)。新媒體的經營戰略。臺北﹕英屬維京群島商高寶國際有限公司臺灣分公司。
吳櫂銓(2011年12月)。網路輿論平台與影響─以臉書互動現象為例。林鶴玲(主持人),網路科技、社群文化與身分認同。「2011年臺灣社會學會年會」發表之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何明修(2005),社會運動概論。臺北,三民。
何明修(2014年4月),到底什麼是「公民運動」?兩岸公評網。【論壇主題】看台灣新公民運動的衝擊與影響。取自:http://www.kpwan.com/news/viewNewsPost.do?id=885
李惠蘋(2014年3月31日)。「330時差接力大遊行」,聲援臺灣330反服貿遊行。三立新聞網。取自:http://setn.com/News.aspx?NewsID=18423
李惠珍(2014年3月30日)。太陽花學運英文網站 上線首日湧50萬人。風傳媒。取自 http://www.storm.mg/article/29341
汪子錫(2014)。E化民主的政策行銷挑戰分析:以反服貿學生運動新媒體運用為例。中國行政評論,20(2),73-106
沈政南(2014)。【時事想想】黑箱在這裡—國中生都看得懂的服貿文。想想論壇。取自:http://www.thinkingtaiwan.com/content/188
沃草(2014年03月29日)。【沃草】全球力量串聯,「太陽花學運」英文網站一天拼上線!蘋果即時。取自:http://www.appledaily.com.tw/
吳親恩、林奕孜(2013年11月)。兩岸經貿開放、認同與投票選擇:2008年與2012年總統選舉的分析。選舉研究,20(2),01-36。政大選舉研究中心。
林東泰(2011)。對國內三大報 ECFA 「讓利說」的批判話語分析。黃鈴媚(主持人),流行文化與娛樂科技。中華傳播學會2011年會論文。新竹:國立交通大學科技與傳播學系。
林宗弘(2014)。失落的年代:台灣民眾階級認同與意識形態的變遷。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25(4),689-734。
林照真(2014)。社群網站與新聞生產:從聚合觀點檢視全球性媒體如何經營社群網站。吳筱玫(主持人),社群媒體研究。「2014中華傳播學會年會」發表之論文,銘傳大學基河校區。
林火旺(2015)。從太陽花學運論公民不服從。教育研究月刊,249,17-29。
林孝信(2015)。新自由主義全球化下的知識份子與社會運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98,363-369。
林正義(2014年3月28日)。馬習會的代價之一。澄社。取自:http://www.taipeisociety.org/node/505
胡元輝(2007年11月)。新媒體是公共服務的利器─從公民新聞出發的觀察,「第十屆海峽兩岸暨港澳新聞研討會」,臺北:中國新聞學會。取自:http://www.xn--fiqz9sewd78mqtby66e.tw/thesis10-1.doc
胡煜宗(2013)。電視新聞一窩蜂報導與接收分析初探:以洪仲丘案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胡全威(2014)。太陽花為何盛開?:大眾文化的省思。思想,27,241-252。
倪炎元(2000年6月)。初探論述分析與傳播研究-兼論其在中文傳播研究上的前景。「中華傳播學會2000年會暨論文研討會」發表之論文,新北市世新會館。
倪炎元(2003)。再現的政治-台灣報紙媒體對「他者」建構的論述分析。台北:韋伯文化。
倪炎元(2012)。批判論述分析的定位爭議及其應用問題:以Norman Fairclough分析途徑為例的探討。新聞學研究,110,1-42。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
陳秋婷(2013)。網路獨立媒體的社群經營—一個社會資本的個案分析(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香伶(2013)。新聞媒體Facebook粉絲專頁之守門、呈現與使用─以2013 年臺灣食用油造假事件新聞為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陳嘉銘(2014)。一個自由的篇章:行動的網路和行動的語法。思想,27,183-197。
陳婉琪(2014年6月30日)。誰來「學運」?太陽花學運靜坐參與者的基本人口圖象。巷仔口社會學。取自:http://twstreetcorner.org/2014/06/30/chenwanchi-2/
陳泱璇(2015年6月12日)。品牌運用社群發展現況與應用。MIC研究報告。出版年月:2014年10月31日。取自:http://mic.iii.org.tw/aisp/reports/reportdetail_register.asp?docid=3040&rtype=freereport
陳慧萍(2014年11月30日)。民進黨橫掃13席縣市長 蔡︰誠惶誠恐 面對人民託付。自由時報。取自http://www.ltn.com.tw/
陳彥伶、陳婷玉(2008)。新自由主義意識形態、社會福利政策與媒體-以全民健康保險政策的報紙再現為例。傳播與管理研究,8(1),3–51。
陳陸輝、耿曙、王德育(2009)。兩岸關係與2008年台灣總統大選:認同、利益、威脅與選民投票取向。選舉研究,16(2),1-22。政大選舉研究中心。
陳陸輝、耿曙、涂萍蘭、黃冠博(2009)。理性自利或感性認同?影響台灣民眾兩岸經貿立場因素的分析。東吳政治學報,27(2),87-125。
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2014年12月25日)。【新聞資料】主流民意支持 陸委會:續推兩岸制度化協商。取自:http://www.ecfa.org.tw/
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2015年3月9日)。【新聞資料】貨貿談判沒有黑箱。取自:http://www.ecfa.org.tw/
翁秀琪(1998)。批判語言學、在地權力觀和新聞文本分析:宋楚瑜辭官事件中李宋會的新聞分析。新聞學研究,57,91-126。(TSSCI期刊)
徐火炎(1998)。李登輝情節的政治心理與選民的投票行為。選舉研究,5(2),35-69。
高譜鎮(2004)。被「撕裂」的國家:台灣認同問題的理論反思。教育社會學通訊,53,9-29。
笑蜀(2014)。拒絕大陸化,才有中國化。思想,27,233-240。
殷德惠(2003)。語言與權力:李登輝與民粹主義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張郁敏(2012)。因人而異的新聞消費行為:整合新聞媒介與新聞品牌的新思維。中華傳播學刊,21,81-117。
張珍珠(2014年8月)。用戶自創內容互動聚合編排。新聞世界,8,167-168。
張茂桂(1994)。社會運動與政治轉化。臺北,業強出版社。
張約翰(2014 年 5 月 30 日)。太陽花學運期間新聞媒體臉書專頁觀察。財團法人卓越新聞獎基金會。取自: http://www.feja.org.tw/modules/news007/article.php?storyid=1477
莊克仁(2013年6月)。淺談新媒體與創新管理。全球工商,663。
莊雅茜(2012)。從框架效果看社群編輯的影響力-以蘋果日報社會新聞為例。「2012年中華傳播學會年會」發表之論文,臺中靜宜大學。
莫提芬(Molocea Stefan-Marian)(2012)。網路媒介與社會運動:以阿拉伯之春為例(碩士論文)。元智大學,桃園市。
黃靖惠(2011)。對美國《時代》台灣政黨輪替報導的批判論述分析:以2000年及2008年總統選舉為例。新聞學研究,106,49-98
黃應貴(2014)。新自由主義浪潮下臺灣的困境。全球客家研究,3,230-244。
黃錦祥、梁維國(2014年4月)。網路新聞媒體可信度:構面、評價及影響因素之探討。資訊管理學報,11(2),107-108。(TSSCI)
黃怡樺(2012)。Facebook與社會運動—以白玫瑰運動為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曾柏文(2014)。太陽花運動:論述軸線的空間性。思想,27,129-148。
曾俊賢(2014)。新聞媒體粉絲專頁經營之研究-以2014年太陽花學運為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市。
曾允盈(2014年5月)。傳統媒體失靈 網路「新媒體」時代來臨。看雜誌,143。取自 https://www.watchinese.com/article/2014/15182
游美惠(2000)。內容分析、文本分析與論述分析在社會研究的運用。調查研究-方法與應用,8,5-42。
童振源(2009)。東亞經濟整合體制對台灣吸引國際投資的影響。中國大陸研究,52(1), 59-85。TSSCI。
彭明輝(2014年3月28日)。自由貿易對誰好?【清大彭明輝的部落格】。取自:http://mhperng.blogspot.tw/
彭媁琳(2015年3月18日)。柯文哲:用歷史眼光看待318學運。中國評論新聞網。取自http://hk.crntt.com/
創市際(2014年12月02日)。comScore與創市際公佈2014年9月comScore Media Metrix®網路流量報告。創市際。取自:http://www.insightxplorer.com/news/news_12_02_14.html
楊巧玲(2015)。太陽花學運干教育/教師底事?一位師資培育者/教育研究者的反思。教育研究月刊,249,41-58。
楊意菁(2013)。網路意見的新聞再現與公眾想像:「網友說」新聞的內容與論述分析。中華傳播學刊,24,119-164。
楊曼瑜(2014年7月13日)。【讀者投書】太陽花學運後民主問卷小調查:參與現場的確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力量。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取自:http://www.thenewslens.com/post/55004/或http://sunflower318.com/
楊晨欣(2015年1月28日)。Facebook用戶數幾近14億大關,行動裝置成廣告收益主力。數位時代。取自:http://www.bnext.com.tw/article/view/id/35174
楊忠川、李興國(1999)。網際網路時代下的小眾媒介發展:虛擬社群的觀點。「1999年中華傳播學會年會」論文,新竹縣關西鎮。
葉浩(2014)。太陽花照亮民主轉型的未竟之處。思想,27,161-182。
詹寶菁(2006)。專書評介【評論論述分析:文本分析在社會研究上之應用,N. Fairclough著】。初等教育學刊,24,87-94。
經濟日報社論(2015年3月19日)。經濟/太陽花周年 兩岸協議該往前走了。聯合新聞網。取自:http://udn.com/news/index
鄭國威(2011)。臺灣社會媒體與網路動員(2009-2011)。臺灣社會研究季刊,85,451-482。
鄭夙芬(2013)。2012年總統選舉中的臺灣認同。問題與研究,52(4),101–132。
鄭景雯(2013年8月28日)。胡元輝:數位可匯流 言論不可。中央通訊社。取自:http://www.cna.com.tw/news/aEDU/201308280257-1.aspx
鄭堃益(2011)。網路新聞之社群經營研究─以facebook「粉絲團」為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市。
鄭宇君、陳百齡(2016)。探索線上公眾即時參與網絡化社運—以臺灣318運動為例。傳播研究與實踐,6(1),117-150。
鄭秀玲、林怡秀(2013)。【時事評析】拒絕黑箱作業,反對草率通過服貿協議。新世紀智庫論壇,63,92-96。
臧國仁(1999)。新聞媒體與消息來源-媒介框架與真實建構之論述。臺北市:三民。
廖元豪(2014)。公民不服從?還是民主法治島退嚕?思想,27,149-160。
鄧伯宸、徐大成(譯)(2013)。遙遠的目擊者:阿拉伯之春紀事(原作者:安迪.卡文 Andy Carvin)。新北市:立緒文化。(原作者出版年:2013)
劉美妤(2014)。一夜長大:台灣當代青年社會參與之濫觴。思想,27,111-128。
劉紹華(2014)。中國民族主義的崛起與挑戰。思想,27,217-231
劉子年(2013)。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對台灣貿易收支之影響。國立屏東商業技術學院學報,16,169-188。
劉佩綺(2013)。使用者創造內容商品化之分析-以Facebook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蔡欣怡、羅世宏(2007)。臺灣媒體的反美再現:兩大報新聞論述之分析,臺大新聞論壇,6,35-67
龍虎(2005年12月19日)。臺灣政治轉型與社會運動互動關係探討。「兩岸關係之展望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臺北:中華歐亞基金會、國立臺北大學。取自:http://www.ntpu.edu.tw/pa/news/94news/attachment/941219-3.pdf
謝瀛春(1997)。資訊時代的科學傳播。資訊科技對人文、社會的衝擊和影響。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委託研究計劃。臺北市:經濟建設委員會。
瞿宛文(2015)。從太陽花學運談起:反全球化與反中。台灣社會研究季刊,98,349-361。
關弘昌(2014)。總統選舉來臨對大陸政策合作衝突方向的影響:2008年大選前的檢視。全球政治評論,46,25-42
羅上修(2013)。以Facebook作為實踐社會運動之工具—以318太陽花學運為例(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新竹市。
羅耀宗、黃貝鈴、蔡宏明(譯)(2009)。N世代衝撞:網路新人類正在改變的世界(原作者:Tapscott. D)。臺北市:美商麥格羅‧希爾。(原作者出版年:2009)
羅世宏、蔡欣怡、薛丹琦(譯)(2008)。言說分析(原作者:Rosalind Gill)。質性資料分析:文本、影像與聲音(頁229-231)。臺北市:五南。
蘇怡紋(2014)。太陽花事件對憲政體制衝擊之研究。新生學報,15,81-102
嚴雅馨(2014年10月24日)。【新聞解碼】張錦華:新舊媒體交戰 議題更加多元化。NOWnews。取自:http://www.nownews.com/
二、西文部分
Alagappa, M. (Ed.). (2001). Taiwan's presidential politics: democratization and cross-strait relations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New York: M. E. Sharpe.
Bauwens, M. (2006). Peer-to-peer: from technology to politics. In J. Servaes & N. Carpentier (Eds.), Towards a Sustainable Information Society: Deconstructing WSIS (pp. 151-168). Bristol, UK: Intellect Books.
Boerdieu, P. (1984).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ment of Taste. (R. Nice, Trans.).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ordia, P., & Rosnow, R. L. (1998). Rumor rest stops on the information highway. 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25(2), 163-179.
Bruns, A., Highfield, T., & Burgess, J. E. (2013) The Arab Spring and social media audiences: English and Arabic Twitter users and their networks.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 57(7), 871-898.
de Kerckhove, D. (1995). A very intelligent society, or what are the new media doing to us? Multimedia Online, premier issue, Oct., 62-69.
Condit, C. M., Ferguson, A., Kassel, R., Thadhani, C., Gooding, H. C., Parrott, R., Jones, C. (2001).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the impact of news headlines on genetic determinism. Science Communication, 22, 379-395
Fairclough, N. (1992). Discourse and Social Change. Cambridge, UK: Polity Press
Fairclough, N. (1995a). Media Discourse. London: Edward Arnold.
Fairclough, N. (1995b).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The Critical Study of Language. New York: Longman.
Fairclough, N. (2003). Analysing discourse: Textual Analysis for Social Research.
London, UK: Routledge.
Fairclough, N. (2006). Language and Globalization. London, UK & New York: Routledge.
Fowler, R., Hodge, B., Kress, G., and Trew T. (1979). Language and Control. London, England: Routledge & Kegan Paul.
Halleck, T. (2015, January 30). Facebook: one out of every five people on earth have an active account. International Business Times. Retrieved from http://www.ibtimes.com/
Hutchinson, J. & Smith, D. S. (Eds.) (1996). Ethnicit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Graham, G. (1992). Liberalism and democracy. Journal of Applied Philosophy, 9(2), 149-160. doi: 10.1111/j.1468-5930.1992.tb00305.x
Livingstone, S. (1999). New media, new audiences? New Media and Society, 1 (1), 59-66. ISSN 1461-7315 [online] Londin: LSE Research Online. Retrieved from http://eprints.lse.ac.uk/391/
Stein, L. (2009) Social movement web use in theory and practice: a content analysis of US movement websites. New Media & Society, 11(5), 749-771. doi: 10.1177/1461444809105350
Stiglitz, J. (2013, Jul 10). Free-trade agreements lock up true development potential. Taipei Time, Page 9. Retrieved from: http://www.taipeitimes.com/News/editorials/archives/2013/07/10/2003566743
Pedroletti, B. (2014, Mar 20). A Taipei, l'accord de libre-échange sino-taïwanais
provoque la colère des étudiants. Le Monde.fr.(法國世界報). Retrieved from
http://www.lemonde.fr/asie-pacifique/
Tarrow, S. (1998). Power in Movement: Social Movements and Contentious Politics (2nd ed). Cambridge, M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Van Dijk. T. A. (1993). Principle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Discourse & Society 4(2), 249-283. doi: 10.1177/0957926593004002006
Wodak, R. (2009).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history, agenda, theory, and vmethodology. In R. Wodak, & M. Meyer (Eds.), Methods for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pp. 1-33). London: Sage (2nd revised edition). Retrieved from http://www.corwin.com/upm-data/24615_01_Wodak_Ch_01.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