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陸瑤珮
Lu, Yao-Pei
論文名稱: 《周易》爻辭義例之研究──以上卦各爻爻辭為例
指導教授: 賴貴三
Lai, Kuei-Sa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16
畢業學年度: 10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308
中文關鍵詞: 周易四爻五爻上爻吉凶義例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4608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28下載:6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周易》以陰陽二元為基礎,闡釋事物規律,卦辭常是「吉卦多戒辭,凶卦多勉辭」,而六爻則以吉、凶、悔、吝等為斷。〈繫辭下傳〉:「六爻相雜,唯其時物也。」王弼(輔嗣,226-249)《周易略例.明卦適變通爻》曰:「卦以存時,爻以示變。」「爻者,適時之變也。」卦中爻位層遞,包含時序概念;爻者順時而變,卦爻得失變化蘊藏吉凶之道。本論文以上卦三爻探討吉凶情況、取象規律、性質,以及爻際關係所表現之境遇、爻辭所示「趨吉避凶」與為人處世之道理。
    本論文以《周易》經文為主,《易傳》為輔,以清初李光地(晉卿,1642-1718)《周易折中》為底本,在歷史脈絡上,比較各版本解爻之異同,整理上卦各爻間比應承乘與禍福吉凶間的關係。研究結論為:(一)四爻居「全卦之中」、上下往來之際,「處境艱困」,多有「疑而不定」現象。九四失正,應多「適時退讓」、「秉持中正」;六四當位,發揮「柔順簡約」、「自守自律」、「安止本分」等原則,可化凶咎為无咎,但六四在无咎比例大過九四。(二)五爻處「全卦之上」,為居「中」之「尊」位,事情發展至巔峰,當位與否無明顯差異。〈彖〉、〈象〉多以「中」釋之,以發揚其能行中道。當位九五,注重「領導」、「有德」特質;失正六五,居中處尊,著重在「居安思危」、「知人善任」、「用人勿疑」。兩者吉爻比例逾六成,倘若有凶亦不直言。整體而言,九五較能正面積極發揮所長,六五則以發揮柔中特質,或懷居安思危意識。(三)上爻居「全卦之極」,時已過中、事已漸終。事成言吉、事敗言凶;若吉凶未定,則示以改進之道。上爻均須面對「物極必反」、「盛極則衰」,需「時止則止」,避免一意孤行而致凶咎。上九性本陽剛,處終欲進不得,當「時止則止」、「反身克己」,返「中」時之篤誠孚信,或有「飄然遠世」、「全身遠害」現象。上六質本陰柔,無法積極面對事已至終,多無力改變困境;若可補救,則發揮陰爻「忍讓隨順」、「安靜守成」、「溫柔敦厚」正面特質,或以「中道」行事,降低致「凶」程度。整體而言,上九主客觀條件優於上六。此外,導致一「爻」吉凶的因素,錯綜複雜,此與爻本身之「爻位」、「爻性」、「當位」與否,以及所處序位之「卦時」、與其他爻之「比應承乘」有關。在下卦三爻中,當位與否影響力甚鉅;在上卦三爻中,越趨上而影響力漸降,「卦時」影響漸增,亦表示事情趨終,所參看觀照的範圍越趨整體性。
    《周易》取象天地事物、人事變遷,並寄託在一卦六爻中,示以吉凶禍福之兆,指引人「趨吉避凶」之道路,蘊含人生哲理。事無絕對,即使致凶,仍有降低災禍影響之法;致吉歡喜,若不謹慎守成,一樣容易失去。故「趨吉避凶」之法,「操之在己」;隨時保持「憂患意識」、「守正修德」,百利而無一害。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一、研究動機1 二、研究目的2 第二節 前人研究成果探討2 一、近人著述3 二、期刊論文6 第三節 研究方法及步驟、資料運用10 一、研究方法10 二、研究步驟12 三、資料運用14 第四節 預期成果及限制14 一、預期成果15 二、研究限制15 第二章 九四爻之義例 17 第一節 九四爻之吉凶占斷17 一、有占斷辭者17 二、無占斷辭者21 第二節 九四爻之爻例取象23 一、以「爻位」取象23 二、以「爻性」取象26 三、以「爻性」兼「爻位」取象27 第三節 九四爻之性質28 一、「失正」之爻28 二、處四爻憂懼之地,多「疑而不定」之辭30 三、處境艱困34 四、進退得宜36 五、知人善用、抑制私欲39 六、誠信待人、使民以德40 七、「時」大矣哉41 八、爻辭多「貞吉,悔亡」之占42 九、〈象〉辭多「志行也」44 第四節 九四爻與比爻之關係46 一、與三爻的關係47 二、與五爻的關係49 三、與內卦三爻的關係52 第五節 九四與應爻之關係54 一、敵應關係54 二、正應關係56 第六節 九四爻爻例歸納61 第三章 六四爻之義例 63 第一節 六四爻之吉凶占斷63 一、有占斷辭者63 二、無占斷辭者66 第二節 六四爻之爻例取象69 一、以「爻位」取象69 二、以「爻性」取象72 三、以「爻性」兼「爻位」取象73 第三節 六四爻之性質73 一、「當位」之爻73 二、處四爻憂懼之地74 三、尊崇正道、知止節度76 四、賢明之德78 五、待時求賢80 六、爻辭多「无咎」之占80 第四節 六四爻與比爻之關係83 一、與三爻的關係84 二、與五爻的關係86 三、與內卦三爻的關係91 第五節 六四與應爻之關係93 一、敵應關係93 二、正應關係95 第六節 六四爻爻例歸納98 第七節 九四與六四之比較99 一、九四與六四占斷比例之比較99 二、九四與六四爻例取象之比較100 三、九四與六四性質之比較101 四、九四與六四與比爻關係之比較103 五、九四與六四與應爻關係之比較105 六、小評107 第四章 九五爻之義例 109 第一節 九五爻之吉凶占斷109 一、有占斷辭者109 二、無占斷辭者112 第二節 九五爻之爻例取象115 一、以「爻位」取象115 二、以「爻性」118 三、以「爻性」兼「爻位」取象119 第三節 九五爻之性質119 一、居「中」、得「正」之爻120 二、具九五尊位之「領導」、「有德」特質130 三、居君位,行君事,名實相符133 四、至誠待民,謹守原則134 五、面對國事蜩螗之應對137 六、處理小人之方式140 七、位「中」之處世原則141 八、多「吉」之占,不言「凶」143 第四節 九五爻與比爻之關係145 一、與四爻的關係146 二、與上爻的關係148 第五節 九五與應爻之關係150 一、敵應關係150 二、正應關係152 第六節 九五爻爻例歸納155 第五章 六五爻之義例 159 第一節 六五爻之吉凶占斷159 一、有占斷辭者159 二、無占斷辭者163 第二節 六五爻之爻例取象165 一、以「爻位」取象165 二、以「爻性」取象167 三、以「爻性」兼「爻位」取象169 第三節 六五爻之性質169 一、居「中」但「失正」之爻169 二、具陰爻「柔順」、「樸善」之德173 三、任用人才之道175 四、居尊有才,善理政事178 五、守持正固180 六、能識時務,屈尊順從181 七、柔弱之君,侍臣輔佐183 八、多「吉」之占,不直言「凶」184 第四節 六五爻與比爻之關係185 一、與四爻的關係186 二、與上爻的關係187 第五節 六五與應爻之關係189 一、敵應關係189 二、正應關係190 第六節 六五爻爻例歸納195 第七節 九五與六五之比較196 一、九五與六五占斷比例之比較196 二、九五與六五爻例取象之比較197 三、九五與六五性質之比較198 四、九五與六五與比爻關係之比較200 五、九五與六五與應爻關係之比較201 六、小評203 第六章 上九爻之義例205 第一節 上九爻之吉凶占斷205 一、有占斷辭者205 二、無占斷辭者209 第二節 上九爻之爻例取象211 一、以「爻位」取象211 二、以「爻性」取象216 三、以「爻性」兼「爻位」取象217 第三節 上九爻之性質218 一、欲進而須知退218 二、謹慎判斷223 三、承接延伸五爻命題225 四、回顧歷程,總結結果227 五、超然物外227 六、不思己過、咎由自取229 七、養天下人之道230 第四節 上九爻與比爻之關係232 一、與九五爻的關係233 二、與六五爻的關係233 第五節 上九與應爻之關係234 一、敵應關係234 二、正應關係236 第六節 上九爻爻例歸納238 第七章 上六爻之義例241 第一節 上六爻之吉凶占斷241 一、有占斷辭者241 二、無占斷辭者244 第二節 上六爻之爻例取象247 一、以「爻位」取象247 二、以「爻性」取象250 三、以「爻性」兼「爻位」取象251 第三節 上六爻之性質251 一、面對物極之時的態度251 二、面對小人之處理方式258 三、剛愎自用、易致覆敗260 四、使用謙順、中節方式解決問題262 五、九五與上六間的關係263 六、具「無德」之象264 第四節 上六爻與比爻之關係266 一、與九五爻的關係267 二、與六五爻的關係269 第五節 上六與應爻之關係269 一、敵應關係269 二、正應關係271 第六節 上六爻爻例歸納273 第七節 上九與上六之比較274 一、上九與上六占斷比例之比較274 二、上九與上六爻例取象之比較275 三、上九與上六性質之比較276 四、上九與上六與比爻關係之比較278 五、上九與上六與應爻關係之比較279 六、小評281 第八章 結論283 一、上卦各爻之吉凶占斷283 二、上卦各爻之爻例取象284 (一)以「爻位」取象286 (二)以「爻性」取象286 (三)以「爻性」或兼「爻位」取象286 三、上卦各爻之性質289 (一)以「同爻位」觀點論上卦各爻290 (二)以「同爻性」觀點論上卦各爻292 四、上卦各爻之爻際關係295 (一)上卦各爻與比爻之關係295 (二)上卦各爻與應爻之關係296 五、以上卦各爻為例,研究所得之啟示299 參考文獻301

    一、古人著作(依時代先後順序排列)
    1.〔漢〕許 慎、〔清〕段玉裁注:《圈點段注說文解字》,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
    2.〔魏〕王 弼、〔晉〕韓康伯:《周易二種》,臺北:大安出版社,1999年。
    3.〔魏〕王 弼:《周易注》,嚴靈峰編:《無求備齋易經集成》第2冊,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
    4.〔晉〕韓康伯:《周易注》,嚴靈峰編:《無求備齋易經集成》第2冊,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
    5.〔唐〕陸德明:《抱經堂叢書經典釋文一》,嚴一萍選輯《百部叢書集成》第530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68年。
    6.〔唐〕孔穎達:《周易正義》,嚴靈峰編:《無求備齋易經集成》第5-6冊,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
    7.〔唐〕李鼎祚:《周易集解》,嚴靈峰編:《無求備齋易經集成》第9-10冊,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
    8.〔宋〕程 頤:《周易程氏傳》,嚴靈峰編:《無求備齋易經集成》第15冊,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
    9.〔宋〕項安世:《周易玩辭》,嚴靈峰編:《無求備齋易經集成》第110-111冊,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
    10.〔宋〕朱 熹:《周易本義》,嚴靈峰編:《無求備齋易經集成》第28冊,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
    11.〔宋〕俞 琰:《俞氏易集說》,嚴靈峰編:《無求備齋易經集成》第32冊,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
    12.〔元〕吳 澄:《易纂言.外翼》,王德毅主編:《叢書集成續編》第27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8年。
    13.〔元〕胡炳文:《周易本義通釋》,嚴靈峰編:《無求備齋易經集成》第36冊,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
    14.〔元〕梁 寅:《周易參義》,引自《文淵閣四庫全書》經部21冊,《易類》,全書27冊。
    15.〔明〕來知德:《易經來注》,嚴靈峰編:《無求備齋易經集成》第65冊,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
    16.〔明〕來知德:《來註易經圖解》,杜永明、柯譽點校,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0年1月。
    17.〔清〕王夫之:《周易內傳》,嚴靈峰編:《無求備齋易經集成》第76冊,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
    18.〔清〕毛奇齡:《仲氏易》,嚴靈峰編:《無求備齋易經集成》第78冊,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
    19.〔清〕李光地:《御纂周易折中》,嚴靈峰編:《無求備齋易經集成》第79-82冊,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
    20.〔清〕李光地:《周易通論》,《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42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6年。
    21.〔清〕李光地:《周易通論》,臺北:廣文書局,2003年,再版。
    22.〔清〕李光地:《周易觀彖》,《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42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6年。
    23.〔清〕惠 棟:《周易述》,嚴靈峰編:《無求備齋易經集成》第85-86冊,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 年。
    24.〔清〕永 瑢等撰:《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一)》,王雲五主編:《萬有文庫薈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25.〔清〕王引之:《經義述聞.上》,楊家駱主編:《中國學術名著第六輯,讀書劄記叢刊第二集》第23冊,臺北:世界書局,1963年4月。
    26.〔清〕朱駿聲:《六十四卦經解》,嚴靈峰編:《無求備齋易經集成》第95冊,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
    27.〔清〕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嚴靈峰編:《無求備齋易經集成》第93-94冊,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
    28.〔清〕馬其昶:《重定周易費氏學》,林慶彰主編:《民國時期經學叢書》第一輯第12冊,臺中:文听閣圖書有限公司,2008年。
    29.〔清〕尚秉和:《周易尚氏學》,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5月。

    二、今人專著(依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1.丁耘、陳新主編:《思想史研究第一卷:思想史的元問題》,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
    2.成中英:《易學本體論》,臺北:康德出版社,2008年。
    3.朱伯崑:《易學哲學史》,臺北:藍燈出版社,1991年。
    4.朱伯崑編:《易學漫步》,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6年11月。
    5.朱維煥:《周易經傳象義闡釋》,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0年1月。
    6.江國樑:《易學研究基礎與方法》,臺北:學易齋,2000年。
    7.吳克峰:《易學邏輯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12月。
    8.吳 怡:《易經繫辭傳解義》,臺北:三民書局,1991年。
    9.李煥明:《易經的生命哲學》,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10.李漢三:《周易卦爻辭釋義》,臺北: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1969年6月。
    11.呂美泉、呂紹綱:《周易入門》,臺北:韜略文化出版社,1993年。
    12.呂紹綱編:《周易辭典》,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2年5月。
    13.呂紹綱:《周易闡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14.林 尹等著:《易經研究論集》,臺北:黎明文化事業,1980年。
    15.林文欽:《周易時義研究》,臺北:鼎文書局,2002年。
    16.林忠軍:《象數易學發展史》,濟南:齊魯書社,1994年。
    17.林漢仕:《周易傳傳》,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
    18.林漢仕:《易傳綜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
    19.林慶彰主編:《經學研究論叢》,桃園:聖環圖書有限公司,1994年。
    20.金景芳、呂紹綱:《周易全解》,臺北:韜略文化出版社,2008年12月,第二版。
    21.金景芳、呂紹綱整理:《周易講座》,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
    22.屈萬里:《先秦漢魏易例述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5年3月,再版。
    23.南懷瑾、徐芹庭:《周易今註今譯修訂本》,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7年4月。
    24.高 亨:《周易古經今注》,臺北:里仁書局,1982年。
    25.高 亨:《周易大傳今注》,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年8月。
    26.徐志銳:《周易大傳新注》(上下冊),臺北:里仁書局,1995年10月。
    27.徐芹庭:《易學源流》,臺北:國立編譯館,1987年。
    28.徐芹庭:《易經研究》,臺北:五洲出版社,1976年。
    29.孫劍秋、劉大鈞等著:《易道研幾──窮究易經精微啟發教學典範》,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12年3月。
    30.張立文:《周易帛書今注今譯》,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1年。
    31.張善文:《象數與義理》,臺北:洪葉文化,1997年。
    32.陳鼓應、趙建偉:《周易注譯與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7月。
    33.曾春海:《易經的哲學原理》,臺北:文津出版社,2003年。
    34.曾春海:《易經哲學的宇宙與人生》,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4月。
    35.傅佩榮:《傅佩榮解讀易經》,臺北:立緒文化,2006年。
    36.傅偉勳:《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臺北:東大出版社,1990年。
    37.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1984年。
    38.黃沛榮編:《易學論著選集》,臺北:長安出版社,1985年。
    39.黃沛榮:《周易彖象傳易理探微》,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1年5月。
    40.黃壽祺、張善文:《周易譯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7月。
    41.黃慶萱:《周易縱橫談》,臺北:東大出版社,1995年。
    42.黃慶萱:《周易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92年5月,二版。
    43.黃慶萱:《新譯乾坤經傳通釋》,臺北:三民書局,2007年8月。
    44.葉至誠、葉立程著:《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商鼎文化,1999年。
    45.楊家駱主編:《周易注疏及補正》,臺北:世界書局,1987年。
    46.楊家駱主編:《周易集解之補正》,臺北:鼎文書局,1975年。
    47.廖名春:《出土簡帛叢考》,武漢市: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
    48.廖名春:《新出楚簡試論》,臺北:臺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
    49.廖名春:《《周易》經傳十五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9月。
    50.劉大鈞:《周易概論》,濟南:齊魯書社,1994年3月。
    51.劉瀚平:《周易思想探微》,臺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7年2月。
    52.蕭 元主編:《周易大辭典》,北京市:中國工人出版社,1991年。
    53.鄭吉雄:《周易玄義詮解》,臺北: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12年。
    54.鄭吉雄主編:《周易經傳文獻新詮》,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0年。
    55.鄭萬耕:《易學源流》,臺北:大展出版社,2002年3月。
    56.賴師貴三:《易學思想與時代易學論文集》,臺北:文津出版社,2007年。
    57.賴師貴三主編:《臺灣易學史》,臺北:里仁書局,2005年。
    58.戴璉璋:《易傳之形成及其思想》,臺北:文津出版社,1989年6月。

    三、學位論文(依時間後先順序排列)
    (一)臺灣地區
    1.劉伯仁:《周易卦爻義理類比研究 以《周易王弼注》 《周易程傳》 《周易本義》為例》,高雄:高雄師範大學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黃忠天先生指導,2012年。
    2.林芳璋:《《周易》卦象之認知思維探析》,臺北:東吳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周世箴先生指導,2011年。
    3.王超英:《《周易》彖傳義理之探析》,臺中:中興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林文彬先生指導,2010年。
    4.李付保:《《左傳》、《國語》易例研究》,山東:山東大學中國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劉保貞先生指導,2010年4月。
    5.蘇玉珊:《《周易》六爻爻位研究──以上爻為例》,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回流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林文欽先生指導,2010年。
    6.鄭玉姍:《出土與今本《周易》六十四卦經文考釋》,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季旭昇先生指導,2009年。
    7.劉 震:《帛書《易傳》卦爻辭研究》,濟南:山東大學中國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蒙培元先生指導,2007年4月。
    8.高秋芬:《周易》的時間觀念與生命週期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在職進修碩士論文,賴師貴三指導,2007年。
    9.陳威瑨:《《周易》卦爻辭同文現象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賴師貴三指導,2007年。
    10.李鴻儒:《周易爻變思想研究》,臺北:東吳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孫劍秋先生指導,2002年。
    11.張曉芬:《王弼易學研究之《周易略例》分析》,臺北: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曾春海先生指導,1999年。
    12.楊百菁:《易爻義例之研究──以下卦各爻為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莊師耀郎指導,1997年。
    13.沈珮君:《《易》經傳吉凶哲學之研究》,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黃振華先生指導,1987年。
    14.朱介國:《易卦六爻取象指例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黃慶萱指導,1985年。

    (二)大陸地區
    1.喬宗方:《《周易折中》易學思想評析》,山東:山東大學中國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劉大鈞指導,2006年。

    四、期刊文章(依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一)臺灣地區
    1.史偉民:〈柯靈烏的哲學方法論與辯證的思維〉,《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2011年7月,第26期),頁1-35。
    2.李鴻儒:〈《周易》爻辭的結構向度與道、德涵義〉,《有鳳初鳴年刊》,2007年10月,第3期,頁29-44。
    3.周欣婷:〈論《易傳》詮釋卦爻辭之方法、效用及形式〉,《興大中文學報》,2010年12月,第28期,頁1-38。
    4.林月惠:〈《易傳.繫辭》之道德的形上學〉,《嘉義師院學報》第8期,1994年11月,頁231-250。
    5.林世榮:〈《易》爻位貴賤論〉,《鵝湖月刊》第39卷第7期,總號第463,2014年,頁2-14。
    6.林益勝:〈周易六爻爻位研究〉,《空大人文學報》,第9期,2000年2月,頁1-18。
    7.林益勝:〈周易爻辭原始本義釋法探究〉,《空大人文學報》,1993年04月,頁71-92。
    8.林益勝:〈周易卦爻辭常用字詞研究〉,《空大人文學報》,1997年05月,頁43-54。
    9.金春峰:〈《周易》注釋方法及一些卦爻辭的討論〉,《人文與社會學報》,2008年12月,第2卷3期,頁1-34。
    10.高齡芬:〈王弼《周易注》之主爻論述〉,《台北國文學報》,2005年06月,第2期,頁47-59。
    11.康全誠、張忠智論〈李光地釋《易》的方法〉,《應用倫理教學與研究學刊》,2012年1月,第七卷第一期,頁
    12.陳文章:〈《易經》知心性修養與人際文化──以卦爻為進路之論說〉,《鵝湖》,2012年07月,第38卷1期,總號第445期,頁22-30。
    13.陳伯适:〈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的爻位「當」、「應」觀析論〉,《政大中文學報》,2009年12月,第12期,頁121-157。
    14.陳韋銓:〈論程頤《易傳》對卦名及卦爻辭中喻象的義理詮釋〉,《應華學報》, 2008年12月,第4期,頁83-129。
    15.張素卿:〈《繫辭傳》與易學之轉化試議〉,《中國文學研究》第5期,1991年5月,頁17-26。
    16.傅偉勳:〈現代儒學的詮釋學暨思維方法論建立課題〉,收入《中西哲學的會面與對話》,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17.黃永武:〈王輔嗣明爻辨位例釋〉,《中山學術文化集刊》,1968年11月,第2期,頁747-758。
    18.黃沛榮:〈《易經》形式結構中所蘊涵之義理〉,《漢學研究》第19卷第1期,2001年6月,頁1-22。
    19.黃雅歆:〈「易經傳之吉凶思想」──以卦爻辭與彖、象、縏辭之討論為主〉,《輔大中研所學刊》,1995年03月,第4期,頁19-38。
    20.黃靖芬:〈〈乾〉〈坤〉六爻交易之爻辭解〉,《問學》,2012年06月,第16期,頁81-96。
    21.鈕福銘:〈《易經》吉凶成因初探〉,《哲學與文化》,1998年08月,第25卷8期總號第291期,頁737-749+790。
    22.詹 康:〈「易程傳」爻例考〉,《中國文學研究》,1992年05月第6期,頁247-293。
    23.劉又銘:〈「易經」卦爻辭疑義釋例──義理派詮釋的一個新嘗試〉,《中華學苑》,1999年02月,第52期,頁97-112。
    24.鄭吉雄:〈從卦爻辭字義的演繹論《易傳》對《易經》的詮釋〉,《漢學研究》,2006年06月,第24卷1期總號第48期,頁1-33。
    25.鄭吉雄:〈論象數詮《易》的效用與限制〉,《中國文哲研究期刊》,2006年9月,第29期,頁205-236。
    26.謝大寧:〈何謂「易經的意義」?〉,收入《第六屆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2008年3月,頁261-280。
    27.戴璉璋:〈孔門對《周易》的解讀〉,《當代儒學研究》第11期,2011年12月,頁1+3-27。

    (二)大陸地區
    1.甘祥滿:〈論王弼《周易注》對「位」、「應」觀念的重視和運用——從「賢人在下位而無輔」的標點談起〉,《儒家典籍與思想研究》,2012年01期,頁1-18。
    2.弘 祖:〈《周易爻位說》〉,《華夏文化》,1994年Z1期,頁46-47。
    3.汪顯超:〈《周易》中爻芻議〉,《浙江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總第135期,2004年第6期,頁66-70。
    4.廖 群:〈從卦象爻位看《周易》陰柔陽剛的兩儀分合〉,《周易研究》,2011年01期,總第105期,頁63-69。
    5.譚 玉:〈《周易》上爻芻議〉,《語文學刊:基礎教育版》,2009年第2期,頁62-63。
    6.謝向榮:〈《周易》「有孚」新論〉,《周易研究》,2008年第2期,總88期,頁35-41。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