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傳尚書二十九篇,屬周書者二十;若康王之誥合於顧命,則有十九篇。此二十九篇
尚書,在伏生書中,亦在孔壁古文中,是真傳自先秦之寶物。又尚書二十九篇中,自
堯典至微子之虞夏商書,近人有疑其晚出者,然周書十九篇,除牧誓、洪範、金騰三
篇,近人有疑詞之外,餘十六篇,若大誥、康誥、酒誥、梓材、召誥、洛誥、多士、
無逸、君奭、多方、立政、顧命、康王之誥呂刑、文侯之命、費誓、秦誓、則咸信以
為傳自西周。以其篇章居多,可見一代典章制度,故取而攷其同異,釋其章句,因名
之曰尚書周書攷釋。
所謂周書,應為王朝典誥,而文侯之命、費誓、秦誓三篇,乃列國文獻。故魏源書古
微芟夷勿錄。然其時序,固亦姬周之世;文辭名物,皆為周制故具錄其文而攷釋之。
書序之後,條列經文。其章句悉依偽孔傳所斷,若句讀有異,則參校各家之說,益以
已意,稍改易之。
本書所引各家詮釋,自漢至今,凡有特見者,務期備錄。
各家詮釋,悉依時代先後,以為編次。
古人稱號,多有不同;後人或稱其字,或稱其號,或稱其居里齋名,常有一人數稱,
啟人疑眩。本書於前賢述作,一律直用姓名,以避殽混。惟於時賢之說,於姓名之後
,加先生以別之。引述師說,則繫以姓氏,而不稱名。
本書博採諸說,所錄較多者則有偽孔安國尚書傳,陸德明經典釋文、孔顈達尚書正義
、蔡沈書集傳、江聲尚書集注意疏、王鳴盛尚書後案、段王裁古文尚書撰異、劉逢祿
尚書今古文集解、陳喬樅今文尚書經說攷,皮錫瑞今文尚書考證,于省吾尚書新證等
十一書。
漢世傳經者,有今古文之學。逮乎康成注經,則破今古之藩籬,惟求訓詁之允當。本
書亦遵其恉,悉除門戶之私見,務期文義之融通。
尚書音讀之最早者莫過於陸德明經典釋文。
考論古音者:自鄭庠以次,說者多家,大抵前修未密後出轉精。近人曾運乾之三十攝
最為密栗,似勝佗家,故本書所言部,悉依其說。
本書於甲骨文多取之日人島邦男殷墟卜辭綜類甲骨文之考釋,則多取之李孝定甲骨文
字集釋所輯各家之說。於文義之考釋,則會觀諸家擇錄其義無疑窒者以資考訂。
先賢注釋及近人之說尚書者不勝摟數。本書所錄,雖求備,仍多疏漏,所作考釋,
雖欲力求精確,唯以才力樗散,誤必多,尚冀大雅君子有以教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