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受到牟宗三《心體與性體》的啟發,意在回歸文獻,以不同研究路徑進入朱熹哲學,反省牟先生論斷,以期豁顯朱熹哲學之「心」的超越義與能動義。
牟先生確立陸王一系作為孔孟儒學道統傳承的正統,卻判朱熹為「別子為宗」。考察朱子相關文獻,可以發現他有許多「天地生物之心」、「良知良能」、「心自是仁」之類的言論,與陸王如出一轍,但牟先生面對這些材料時,不是輕忽放過,就是指稱這些是籠統的說、順著孟子、明道隨意的說。牟先生的推論根據在於朱熹將理、氣區分開來,心、性區分開來,講「性即理」,不講「心即理」,心只是「氣之靈」,那麼心的超越義與能動性就消亡了;心本身不是性理,只是具認知清明作用,那麼所有的工夫也成枉然,終究是沒辦法觸動本心、上通天道的。由這樣的推論,可見牟先生對朱子理氣二分、心性情三分的認識,是以為形上形下是截然劃分的,因此心作為一氣,是形下的,便不可能是形上之理;因此,朱子之心沒有超越義與能動義,所有與此相反的言論都成滑轉、渾淪的話語。
朱子講理氣二分,心性二分,仁性愛情等等,顯示其相當強調概念邏輯的分解,可以看出他確實具有形上形下的二元概念;但朱子在講這些區分的時候,又經常說理氣之間的一體性關係,它們是渾然的整體,無法分割,缺一不可,說「道即器,器即道」,可見其二元概念並非對立的、斷裂的,而是相融相即的、整全的。於是我們在看待朱子哲學的時候,必然要分出兩個層次,一個是概念分解邏輯上的,一個是實際存有的狀態的;概念分解上形上形下必然要區分,但此二元並非割裂,因此實際存有狀態下,形上形下渾然一體,不存在非此即彼的問題。那麼朱熹的「心」在邏輯概念上說,是相對於形上之性理而說為氣,但實際上是理氣共構的整體,不存在只是氣不是理的問題,牟先生的疑慮也就可以解消。
於是本文第二章處理朱子的理氣關係、心性情的分疏,以及關於「仁說」中仁性愛情等等議題,一面彰顯出朱子特別重視概念分解,一面也強調整體性的思維,旨在建立兩個層次的研究眼光,並破解以二元對立概念看待朱子哲學所造成的種種誤解。第三章處理工夫論的問題,指出朱子之理氣論貫徹的樣態,強調人是理氣共構體,一方面有超越性意義與成德的保證,一方面也必然要面對現實面的氣稟限制,此氣稟不代表實現道德的可能性,只是達成的難易度。格致涵養的相互配合,一方面使大眾有實際下手的工夫,一方面也時時刻刻以道德不安的本心之敬來作主導,貫徹動靜,其工夫論自然不僅只是知識性的攝取及好習氣的培養。第四章由中和新舊說中「天地生物之心」、論「明德」中的「虛靈不昧之心」,以及「以覺訓仁」、「觀過知仁」為主要討論重心,重新解析牟先生的論斷,看見其曲解的部份,並補足更多的材料,以證明前兩個章節的論點,彰顯朱熹之心的超越義、能動義。
一、古籍著作(依著、編者朝代排列)
1.〔宋〕程頤、程顥著,王孝魚點校:《二程集》(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2月)。
2.〔宋〕朱熹著,黎靖德編:《朱子語類》(臺北:文津書局,1986年)。
3.〔宋〕朱熹著,陳俊民校編:《朱子文集》(臺北:財團法人德富文教基金會,2000年初版)。
4.〔宋〕朱熹著:《四書集注》(臺北:世界書局,2004年10月初版34刷)。
5.〔宋〕陸九淵著,王宗沐編:《陸象山全集》(臺北:世界書局,1962年)。
6.〔明〕王陽明著:《王陽明全書》(臺北:正中書局,1979年)。
7.〔清〕黃宗羲著,陳金生、梁運華點校:《宋元學案》(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1月)。
8.〔清〕黃宗羲著,周駿富輯:《明儒學案》(臺北:明文書局,1991年)。
9.〔清〕王懋竑著:《朱子年譜》(臺北:世界書局,1962年)。
二、近人著作(依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一)專書
1.田浩:《朱熹的思維世界》(臺北:允晨文化,1996年初版)。
2.牟宗三:《王陽明致良知教》(臺北:中央文物,1980年再版)。
3.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2年5月)。
4.牟宗三:《圓善論》(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85年7月初版)。
5.牟宗三:《從陸象山到劉蕺山》(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0年)。
6.牟宗三:《宋明儒學的問題與發展》(臺北:聯經書局,2003年7月初版)。
7.牟宗三:《心體與性體》(一)(臺北:正中書局,2009年10月臺初版第14次印行)。
8.牟宗三:《心體與性體》(二)(臺北:正中書局,2006年3月臺初版第13次印行)。
9.牟宗三:《心體與性體》(三)(臺北:正中書局,2008年1月臺初版第14次印行)。
10.安樂哲、郝大維:《期望中國──中西哲學文化比較》(上海:學林出版社,2005年)。
11.安樂哲、郝大維:《通過孔子而思》:(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8月)。
12.杜保瑞:《南宋儒學》(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10年9月)。
13.束景南:《朱子大傳》(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2年)。
14.束景南:《朱熹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10月第1版)。
15.吳展良:《朱子學研究書目新編˙1990~2002》(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7年7月初版2刷)。
16.林慶彰:《朱子學研究書目˙1900~1991》(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17.林維杰:《朱熹與經典詮釋》(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8年10月初版)。
18.林安梧:《中國近現代思想觀念史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5年)。
19.林安梧:《當代新儒家哲學史論》(臺北:文海基金會,1996年)。
20.林安梧:《儒學革命論:後新儒家哲學的問題向度》(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8年)。
21.林安梧:《人文學方法論:詮釋的存有學探源》(新店:讀册文化,2003年)。
22.林安梧:《儒學轉向:從「新儒學」到「後新儒學」的過渡》(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6年)。
23.金春峰:《朱熹哲學思想》(臺北:東大出版社,1998年5月)。
24.周天令:《朱子道德哲學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11月第1刷)。
25.韋政通編:《中國思想史方法論文選集》(臺北:大林出版社,1981年10月)。
26.祝平次:《朱子學與明初理學的發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4年)。
27.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年)。
28.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年)。
29.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教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年)。
30.陳榮捷:《朱學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2年4月初版)。
31.陳榮捷:《朱子新探索》(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年初版)。
32.陳榮捷:《朱熹》(臺北:東大出版社,1990年初版)。
33.陳榮捷:《近思錄詳註集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2年8月初版)。
34.陳榮捷:《王陽明傳習錄詳註集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6年9月修訂版4刷)。
35.陳來:《宋明儒學論》(香港:三聯書店,2008年10月第1版)。
36.陳來:《朱熹哲學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初版)。
37.陳來:《朱子書信編年考證》(北京:三聯書店,2007年)。
38.張立文:《朱熹思想研究》(下冊)(中和:谷風出版社,1986年10月)。
39.張立文:《朱熹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版)。
40.張再林:《中西哲學的歧異與會通》(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
41.黃俊傑:《傳統中華文化與現代價值的激盪與調融(一)》,(臺北:喜瑪拉雅基金會,2002年9月)。
42.彭永康:《朱熹陸九淵哲學比較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
43.傅偉勳:《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臺北市:東大出版社,1990年初版)。
44.曾春海:《朱熹哲學論叢》(台北:文津出版社,2001年初版)。
45.曾昭旭:《道德與道德實踐》(臺北:漢光文化出版社,1985年)。
46.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
47.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2007年1月重印3版4刷)。
48.楊祖漢:《儒家的心學傳統》(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初版)。
49.楊天石:《朱熹》(香港:中華書局,2002年初版)。
50.楊澤波:《牟宗三三系論論衡》(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年10月)。
51.鄒永賢主編:《朱熹思想論叢》(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93年)。
52.趙峰:《朱熹的終極關懷》(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
53.蒙培元:《朱熹哲學十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10月第1版)。
54.蔡仁厚:《宋明理學》(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3年)。
55.蔡仁厚:《儒家心性之學論要》(台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
56.蔡方鹿:《朱熹與中國文化》(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
57.樂愛國:《朱子格物致知論研究》(長沙:岳麓書社,2010年1月第1版)。
58.劉述先:《朱子哲學思想的發展與完成》(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年8月增訂再版、1995年8月增訂3版)。
59.錢穆:《朱子新學案》(臺北:聯經書局,1994年)。
(二)單篇論文
1.丁為祥:〈朱子本體意識的裂變及其意義〉(《中國文哲研究通訊》,2003年6月,第13卷第2期,頁101~116)。
2.方蕙玲:〈朱子的認知哲學〉(《中國文化月刊》,1987年9月,第95期,頁95~120)。
3.王孺松:〈朱熹論性〉(《國文學報》,1978年6月,第7期,頁31~55)。
4.王孺松:〈朱子論涵養與察識〉(《教學與研究》,1983年6月,第5期,頁109~129)。
5.王開府:〈思想研究法綜論──以中國哲學為例〉(《國文學報》,1998年6月,第27期,頁23~34)。
6.王大德:〈朱子之道德實踐──以「即物窮理」為主之實踐進路及其限制〉(《警專學報》,2002年6月,第3卷第2期,頁149~164)。
7.王慶光:〈朱熹對「誠」的體知、實踐及其當代意義〉(《興大歷史學報》,2002年6月,第13期,頁71~98)。
8.王瑞婷:〈朱熹「仁」觀念的再詮釋〉(《哲學與文化》,2005年7月,第65期,頁1~33)。
9.王錕:〈「天地以生物為心」——朱熹哲學的「生本論」〉(《中國哲學》,2006年,第2期,頁52~56)。
10.朱平安:〈朱熹哲學本體論的構建及其「理」蘊〉(《嘉慶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2006年10月,第24卷第5期,頁24~27)。
11.何孟芩:〈由「心具理」探討朱熹哲學中本心的道德實踐性〉(《鵝湖》,2005年7月,第31卷第1期,頁47~55)。
12.杜保瑞:〈書評:劉述先《朱子哲學思想的發展與完成》〉(《哲學與文化》,2004年8月,第31卷第8期,頁127~131)。
13.杜保瑞:〈書評:金春峰《朱熹哲學思想》〉(《哲學與文化》,2004年8月,第31卷第8期,頁133~138)。
14.杜保瑞:〈朱熹哲學研究進路〉(《哲學與文化》,2005年7月,第32卷第7期,頁93~110)。
15.杜保瑞:〈朱熹形上思想的創造意義與當代爭議的解消〉(《臺灣大學哲學論評》,2007年3月,第33期,頁15~90)。
16.杜保瑞:〈對牟宗三批評朱熹與程頤依《大學》建立體系的方法論反省〉(《哲學與文化》,2009年8月,第36卷第8期,頁57~75)。
17.吳略余:〈唐君毅之朱子學〉(《鵝湖》,2008年1月,第33卷第7期,頁38~49)。
18.吳展良:〈朱子世界觀體系的基本特質〉(《臺大文史哲學報》,2008年5月,第68期,頁135~167)。
19.李瑞全:〈朱子之道德規範根源問題〉(《當代儒學研究》,2008年7月,第4期,頁23~37)。
20.東方朔:〈上達體悟與下學窮理──朱子、南軒仁說之辨所表達的工夫方向〉(《世界中國哲學學報》,2002年1月,第6期,頁81、83~106)。
21.林美惠:〈論朱子小學與大學思想之義理根源〉(《鵝湖》,1988年9月,第14卷第3期,頁23~35)。
22.林正三:〈朱子的格物致知說〉(《德明學報》,1993年3月,第12期,頁189~199)。
23.林安梧:〈知識與道德之辯證性結構:對朱子學的一些探討〉(《鵝湖》,1984年12月,第10卷第6期,頁4~11)。
24.林安梧:〈「繼別為宗」或「橫攝歸縱」:朱子哲學及其詮釋方法論辯疑〉(《哲學與文化》,2009年3月,第1期,頁1~28)。
25.林維杰:〈萬物之理與文章之理--朱熹哲學中形上學與詮釋學的關連〉(《揭諦》,2002年7月,第4期,頁97~131)。
26.周寶江:〈朱熹持敬思想的現實解讀〉(《武漢學刊》,2010年,第3期,頁31~34)。
27.柳熙星:〈由「心統性情」省察朱子的「心」義〉(《鵝湖》,2006年7月,第32卷第1期,頁18~23)。
28.馬育良:〈朱熹理學世界中的性情論〉(《合淝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5月,第24卷第3期,頁30~37)。
29.馬育良:〈從孟子的「四端」說到朱熹的「四端皆情」說〉(《孔孟月刊》,2007年12月,第543期,頁19~26)。
30.馬育良:〈朱熹「中和新說」、「四端皆情」說及其思想文化史索解〉(《孔孟學報》,2009年9月,第87期,頁159~177)。
31.徐信國:〈金春峰《朱熹哲學思想》〉(《哲學與文化》,2003年6月,第30卷第6期,頁121~124)。
32.陳榮捷:〈論朱子之仁說〉(《哲學與文化》,1981年6月,第8卷第6期,頁23~26)。
33.陳榮捷:〈朱子之宗教實踐〉(《華學月刊》,1982年7月,第127期,頁1~15)。
34.陳榮捷:〈朱子的創新〉(《哲學與文化》,1991年12月,第18卷第12期,頁1058~1066)。
35.陳代湘:〈錢穆的朱子心學論評析〉(《中國文化研究》,2001年,第33期,頁74~78)。
36.陳張林:〈從「存有之理」到「存在之理」牟宗三對朱子天理觀的分析〉(《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9月,第38卷第5期,頁47~54)。
37.黃甲淵:〈從「心具理」觀念看朱子道德哲學的特性〉(《鵝湖學誌》,1999年12月,第23期,頁43~70)。
38.黃瑩暖:〈唐、牟論朱子中和新舊說之「心」義〉(《當代儒學研究》,2008年7月,第4期,頁147~168)。
39.黃瑩暖:〈朱子格物之心性理論與工夫義蘊的再探討〉(《當代儒學研究》,2009年7月,第6期,頁35~58)。
40.黃瑩暖:〈心性架構與格致工夫-牟宗三先生詮釋朱子思想之商榷〉(《當代儒學研究》,2010年6月,第9期)。
41.黃瑩暖:〈唐君毅先生論朱子格物致知工夫〉(《國文學報》,2010年12月,第18期,頁65~91)。
42.黃富峰:〈朱熹的道德認識論〉(《齊魯學刊》,2009年,第6期,頁11~14)。
43.張慧芳:〈朱子的心性觀與格物致知〉(《靜宜人文學報》,1996年7月,第8期,頁55~64)。
44.張新民:〈朱子「去惡全善」思想的本體論與工夫論〉(《孔子研究》,2001年,第4期,頁44~53)。
45.張子立:〈釋朱子「脫然貫通」說〉(《東吳哲學學報》,2005年8月,第12期,頁99~125)。
46.郭齊:〈諭小學在朱熹思想體系中的地位〉(《中國文化月刊》,1999年3月,第228期,頁61~78)。
47.郭淑新:〈朱熹的敬畏倫理思想及其現代意蘊〉(《中國哲學史》,2009年,第1期,頁45~50)。
48.曾春海:〈朱子德性修養論中的「格物致知」教〉(《哲學與文化》,1982年3月,第9卷第3期,頁20~29)。
49.曾昭旭:〈朱子格物之再省察〉(《鵝湖》,1985年9月,第11卷第3期,頁10~13)。
50.游騰達:〈唐君毅先生的朱子學詮釋之省察──以心性論為焦點〉(《鵝湖學誌》,2009年6月,第42期,頁31~94)。
51.廉永英:〈朱子學之體與用〉(《孔孟月刊》,1988年2月,第26卷第6期,頁31~35)。
52.賈忠婷:〈朱熹談「體驗未發」的可能思考進路〉(《鵝湖》,2003年11月,第29卷第5期,頁54~63)。
53.楊雅妃:〈朱熹透過「孟子」所闡述的「心性情」三分之義理內涵〉(《興大中文學報》,2007年12月,第22期,頁57~71)。
54.楊儒賓:〈朱子的格物補傳所衍生的問題〉(《史學評論》,1983年,第5期,頁133~172)。
55.楊祖漢:〈退溪與朱子持敬工夫論之涵義〉(《鵝湖》,1996年4月,第21卷第10期,頁22~28)。
56.楊祖漢:〈朱子心性工夫論新解〉(《嘉大中文學報》,2009年3月,第1期,頁195~209)。
57.楊祖漢:〈從朱子思想看儒家的理想社會〉(《鵝湖學誌》,2009年6月,第42期),頁190~211。)
58.趙潤昌:〈「致中和」到「格物致知」──朱熹《四書》詮釋的「心性論」探微〉(《通識研究集刊》,2008年6月,第13期,頁149~172)。
59.蒙培元:〈朱熹心說再辨析〉(《杭州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11月,第6期,頁5~11)。
60.黎建球:〈朱熹的形上思想〉(《興大中文學報》,1977年12月,第10期,頁24~75)。
61.黎建球:〈朱子理形論〉(《哲學與文化》,1987年6月,第14卷第6期,頁2~12)。
62.潘立勇:〈朱子「心與理一」的人格理想〉(《浙江學刊》,2001年,第1期,頁170~174)。
63.劉述先:〈朱子的仁說、太極觀念與道統問題的再省察〉(《史學評論》,1983年,第5期,頁173~188)。
64.劉君燦:〈由價值與理性合一的生態學談起:簡談朱子「格物窮理」說的心態意義〉(《鵝湖》,1984年1月,第9卷第7期,頁34~35)。
65.劉承符:〈朱子論性之研究〉(《菩提樹》,1986年7月,第34卷第8期,頁20~21)。
66.蔡仁厚:〈朱子學的新反省與新評價〉(《哲學年刊》,1981年12月,第1期,頁48~58)。
67.蔡仁厚:〈朱子論性之研究〉(《東海學報》,1986年6月,第27期,頁59~72)。
68.蔡介裕:〈朱子「仁說」思想大要──中和新說後之思想歸結〉(《中國文化月刊》,1993年1月,第159期,頁51~69)。
69.蔡家和:〈朱子的性理學──仁義禮智四德由來之考察〉(《東海哲學研究集刊》,2007年7月,第12期,頁140~157)。
70.蔣昭陽:〈辨析朱子心性論中的「心」〉(《蘭州學刊》,2007年,第11期,頁18~20)。
71.龔道運:〈朱熹及其心學〉(《國立編譯館館刊》,1979年6月,第8卷第1期,頁149~172)。
(三)學位論文
1.文炳道:《從道德哲學的觀點論朱子理氣論及心性論》(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哲學所碩士論文,1985年)。
2.元鍾實:《朱熹之心性論》(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88年)。
3.王惠雯:《朱熹「心與理一」思想之研究》(臺北:輔仁大學哲學所碩士論文,1992年)。
4.吳略余:《論唐君毅對朱子思想的詮釋——以當代之相關研究為對比》(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哲學所碩士論文,2007年)。
5.李相勳:《朱子心性思想之研究》(花蓮:東海大學哲學所碩士論文,1989年)。
6.李哲欣:《牟宗三先生朱子學詮釋系統的省察:以康德學為座標的探索與再議》(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所碩士論文,2009年)。
7.林宏仁:《牟宗三朱子學辯析》(臺北: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所碩士論文,2005年)。
8.胡森永:《朱子思想中道德與知識的關係》(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82年)。
9.楊雅婷:《朱子思想中「心」的意義與問題》(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87年)。
10.黃瑩暖:《朱子對孟子心性觀及工夫論的理解》(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所碩士論文,1994年)。
11.黃瑩暖:《朱子所理解的佛教思想——以心性意涵與修持工夫為討論中心》(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所博士論文,2001年)。
12.黃麗娟:《朱子的道德世界──存天理、去人欲之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所博士論文,2007年)。
13.黃勇:《牟宗三的朱子思想研究述評──以《心體與性體》為中心》(陜西:西北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
14.黃婉瑜:《朱熹《小學》研究》(臺北: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所碩士論文,2009年)。
15.黃聖傑:《論「心」朱熹哲學中的地位與發展》(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哲學所碩士論文,2009年)。
16.陳代湘:《現代新儒學與朱子學》(天津:南開大學哲學所博士論文,2002年)。
17.陳火根:《朱熹教化思想研究》(雲南:雲南大學碩士論文,2009年)。
18.張香芸:《朱熹存有論研究》(臺北: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所碩士論文,2007年)。
19.鄭相峰:《朱子心論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哲學所博士論文,1993年)。
20.劉徐:《以「主敬」為中心的朱熹修養工夫論考察》(山東:山東大學碩士論文,2008年)。
21.樊其玲:《朱熹《大學》哲學思想之研究》(臺南:國立臺南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教學所碩士論文,2008年)。
22.賴賢宗:《康德倫理學「自律」問題研究──兼與朱熹「心統性情」比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哲學所碩士論文,1992年)。
23.歐陽賜:《朱熹心性論研究》(臺北:輔仁大學哲學所碩士論文,1993年)。
24.盧其薇:《朱子「聖賢氣象」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05年)。
25.聶飛:《試論朱子的道德自律學說》(四川:四川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
(四)會議論文
1.金春峰:〈也論孟子《知言養氣》章的詮釋〉(《第七次儒佛會通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台北:華梵大學,2003年9月,頁39~53)。
2.林安梧:〈我對朱子哲學的一些看法〉(「第八屆儒佛會通暨文化哲學」學術研討會,臺北:華梵大學,2005年3月5~6日)。
3.黃瑩暖:〈朱子靜坐言論的省察〉(《鵝湖之會-第一屆宋代學術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台北:文津出版社,2007年2月,頁99~118)。
4.楊祖漢:〈唐君毅先生對朱子哲學的詮釋〉(《中國哲學與文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6月,第7輯,頁143~166)。
5.楊祖漢:〈從朱子的敬論看朱子思想型態的歸屬〉(「宋代新儒學的精神世界──以朱子學為中心」國際研討會,上海:復旦大學,2008年10月25~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