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張正樺
論文名稱: 清乾隆朝驛傳制度之研究
指導教授: 林滿紅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2008
畢業學年度: 9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63
中文關鍵詞: 驛傳交通疆域賦稅奏摺制度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084下載:10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清初的驛傳制度部分是仿照明代制度因革損益而來,但清代統治者,尤其是乾隆皇帝都在想方設法克服明代驛傳系統的弊端,進行諸多的改造與創新以提高它的效率,以適應時空環境的變遷。在驛與遞的結合、在財政的供給與支出、差役的來源、驛站的基礎管理、路線規劃、考核等部分作了調整。明與清在驛傳制度上的差異與轉折,顯示清代統治者在統治管理上的均衡做法,在中國傳統制度中求取變化,在困境中尋求彈性。在清代驛傳制度中,兵部與理藩院管轄著不同地區與性質的驛傳運作,以及驛傳網絡中的軍臺系統,這些亦展現了清朝統治者在統治手段上的一種獨特的風格與意識。
    由驛站、遞舖、臺站、軍臺、塘站、卡倫等訊息傳遞單位所構成的清代驛傳系統,講求時效性、機密性、安全性且因地制宜,對統治提供了通訊聯絡的便捷條件。在乾隆朝,包括通往西藏、蒙古、新疆與東北的驛傳路線,依循著康熙、雍正朝的臨時性路線而加以確立。路線的確立與驛傳設置的意義,在於清代對於征戰勝利的地區,不再是短暫的統治與交流,而是長期政治、軍事控制的穩定與確立,並且為邊區貿易提供了媒介與助益。
    清初以來逐步裁減驛站錢糧額數,在帝國疆域日益擴大下,到了乾隆朝必須在之中取得一個平衡。自康熙朝以來,清廷逐年在驛站經費上進行縮編,及至乾隆朝達到最高峰,僅剩下清初原有額設數目的67%。十全武功的開創、帝國版圖的極大擴張與後代對盛世的傳頌,證明了乾隆皇帝為了用最少的費用維持最複雜、龐大的驛傳網絡,是做了許多改革與努力的。這些改變將清代驛傳管理的制度上帶領至一個新的階段,也觀察得出清代驛傳制度的確是迥異於明代而發展出自己的特色。
    明末與乾隆朝皆在驛站錢糧減少的情況面臨著挑戰,但不論是在裁費的力度、裁費所花費的時間、費用的支出與社會氣氛,都有著不同的狀況。兩者最大的不同在於在裁減費用的方法與過程。乾隆朝從管理的根本問題上著手,將制度上改革與裁減驛站經費同時辦理,的確減輕了驛站經費縮減三分之一所帶來的衝擊。
    終清一代驛傳雖明確訂有時限、速限與考核的程序,卻未曾明確規範何種文報或事件緊急程度使用何種速限來進行傳遞。本研究鎖定奏摺遞送作為案例,因為此種文書除了以家人齎摺外,遇到緊要事件奏摺可以透過驛站傳遞,也因此出現了速限的問題。奏摺遞送方式採取的限制性政策,在一定的程度上限制了不重要的資訊的輸入,也因此影響了奏摺內容的準確性及其即時性。奏摺可否由驛遞送的標準在於事情的類型與緊急程度,但對事件緊急程度的判別標準是明確標準的灰色地帶,如何掌握其間的訣竅與平衡點,成為乾隆朝呈遞奏摺官員的考驗。本研究發現,「彈性」是乾隆朝驛傳制度最有意思的特質且值得更深入探討,而它的彈性即包括了「缺乏使用速限的準則」。
    乾隆皇帝在維持奏摺遞送的方式與控制驛傳傳遞速限的過程裡,將皇帝的權威明白地展示,透過驛傳制度去展現統治權力轉化和個人意志,傳達乾隆皇帝對於帝國內各事的關注與疑慮。本研究經由分析乾隆朝上諭檔、宮中檔乾隆朝奏摺使用驛傳的速度,發現雨雪糧價、地方大員的健康與任免、各地軍事文報、荒災洪澇、邪教叛亂等都是乾隆皇帝最關注的事務,而他的關心明顯地表現在他要求呈摺官員用驛的狀況上。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回顧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2 第二章 清代驛傳制度之架構 23 第一節 驛站種類 24 第二節 中央管理、執行機構 37 第三節 給驛規則 45 第四節 因地制宜-以福建驛傳網絡為例 60 第三章 文報的傳遞與速限 78 第一節 遞送文報類型 78 第二節 文報遞送的特質 87 第三節 文報遞送時限 98 第四章 財政收支與地方驛傳管理制度之變化 105 第一節 驛傳財政收支 105 第二節 裁撤驛丞 99 第三節 經費縮減下的乾隆朝驛傳網絡 130 第五章 結論 157 徵引書目 164 表目次 表2.1.1 驛傳制度內各單位 25 表2.1.2 清代全國驛站五條幹道路線 29 表2.1.3 乾隆年間增設之驛傳路線 37 表2.2.1 文報遞至北京後流程 47 表2.3.1 清代官員官員奉差出行每站可得待遇表 47 表2.3.2 1672年(康熙十一年)所定各省官員每年支領火牌數目 48 表2.3.3 驛傳郵符分類表 53 表2.4.1 清代臺灣歷年舖司兵人數 71 表3.2.1 清代各省題本遞送至北京時限 91 表4.1.1 清代前期各省額設驛站存留銀數 110 表4.1.2 1773年(乾隆三十八年)前後赴口外買馬程序差異 114 表4.1.3 乾隆朝各地驛馬的倒斃分數 119 表4.1.4 乾隆年間各省每年驛馬買補金額推估表 121 表4.2.1 1652-1755年驛站驛丞裁撤人數表 124 表4.3.1 乾隆朝歷年驛站站船裁減數量表 135 表4.3.2 1722年(康熙六十一年)山西存留地丁錢糧 137 表4.3.3 乾隆年間官員預借養廉路費數額 143 圖目次 圖2.1.1 懷來縣西北洋河北岸的雞鳴驛站 26 圖2.1.2.a 驛站圖 27 圖2.1.2.b 館舍圖 28 圖2.3.1 1652年(順治九年)十一月都察院給御史米襄勘合 46 圖2.3.2.a 1660年(順治十六年)七月十七日兵部火票 50 圖2.3.2.b 1778年(乾隆四十三年)十月兵部火票 51 圖2.3.2.c 咸豐二年二月二十二日兵部火票 52 圖2.3.3 驛傳車轎、騾轎圖 58 圖2.4.1 清代水路驛傳路線 63 圖2.4.2 六十七自北京赴臺旅程路線圖 66 圖2.4.3 乾隆末年竹塹地區軍塘分布圖 71 圖2.4.4 鈴襻 73 圖3.1.1 王鴻緒小密摺 81 圖3.1.2 漆皮奏匣外部、內部 82 圖3.1.3 夾板 83 圖3.2.2 行在駐蹕大營 98 圖4.1.1 驛站餵馬用具:「算刂」、槽 112

    徵引書目
    一、 檔案、史料
    《內閣大庫檔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藏。
    《軍機處檔》,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邸報(全120冊影印版)》,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2004年。
    《雍正朝滿文硃批奏摺全譯》,合肥:黃山書社,1998年。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編,《明清史料》,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72年。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傅斯年圖書館藏,《路程寶鏡》。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乾隆朝上諭檔》,北京:檔案出版社,1991年。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清代檔案史料叢編》,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雍正朝漢文硃批奏摺彙編》,上海:江蘇古籍出版社,1986年。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輯錄,〈乾隆朝驛遞史料〉,《歷史檔案》,2003年,第1期。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輯錄,〈乾隆朝驛遞史料(下)〉,《歷史檔案》,2003年,第2期。
    中川忠英編著,方克、孫玄齡譯,《清俗紀聞》,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方觀承,《方恪敏公奏議》,臺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
    六十七,《番社采風圖考》,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96年。
    朱景英,《海東札記》,臺北:成文出版社,1983年。
    何秋濤,《朔方備乘》,臺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
    吳振棫,《養吉齋叢錄》,收於《筆記小說大觀》四十三編第五冊,臺北:新興出版社,1979年。
    席裕福、沈師徐輯,《皇朝政典類纂》,臺北:文海出版社,1982。
    郁永河,《裨海紀遊》,成書於1700年,臺北:成文出版社,1983年。
    連橫,《臺灣通史》,臺北:黎明文化,2001年。
    梁章鉅撰、朱智續撰,《樞垣記略》,收於《清代史料筆記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國立故宮博物院輯,《宮中檔雍正朝奏摺》,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國立故宮博物院輯,《宮中檔乾隆朝奏摺》,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84年。
    國立故宮博物院文獻館輯,《史料旬刊》,臺北:國風出版社,1963年。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輯,《淡新檔案》,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2004年。
    (英)斯當東,葉篤義譯,《英使謁見乾隆紀實》,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5年。
    趙爾巽著,國史館校註,《清史稿校註》,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
    張翔等編,《清代臺灣檔案史料全編》,北京:學苑出版社,1999年。
    賀長齡輯,《皇朝經世文編》,臺北:文海出版社,1973年。
    遼寧省檔案館編,《清代三姓副都統衙門滿漢文檔案選編》,瀋陽:遼寧古籍出版社,1996年。
    顧炎武撰,黃汝成集釋,《日知錄集釋》,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5年。
    錢儀吉等編,《碑傳集》,臺北:文海出版社,1973年。
    魏源,《聖武記》,臺北:文海出版社,1978年。

    二、官書典籍
    《欽定兵部軍需則例(乾隆年間刻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欽定熱河志》,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
    《清高宗純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于敏中,《欽定戶部則例(乾隆朝)》,香港:蝠池書院,2004年。
    于敏中,《欽定理藩院則例》,香港:蝠池書院,2004年。
    文海出版社輯,《大清十朝聖訓(高宗朝)》,1965年。
    允錄等修,《欽定大欽會典(雍正朝)》,臺北:文海出版社,1993年。
    伊桑阿等修,《欽定大清會典(康熙朝)》,臺北:文海出版社,1993年。
    托津等修,《欽定大清會典(嘉慶朝)》,臺北:文海出版社,1991年。
    托津等奉敕纂,《欽定大清會典事例(嘉慶朝)》,臺北:文海出版社,1992年。
    托津等修,《欽定大清會典圖(嘉慶朝)》,臺北:文海出版社,1992年。
    余文儀,《續修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1962年。
    阿桂、和珅等纂修,《欽定兵部軍需則例(乾隆年間刻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昆岡、徐桐等編纂,《欽定大清會典事例(光緒朝)》,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吳賓彥、王方歧纂,《廬江縣志(康熙三十七年刻本)》,收入北京故宮博物院編,《安徽府州縣志》,海口市:海南,2001年。
    清高宗敕撰,《續文獻通考》,臺北:新興書局,1958年。
    清高宗敕撰,《清乾隆內府輿圖》,臺北:國防研究院,1964年。
    陳培桂,《淡水廳志》,成書於1871年,臺北:成文出版社,1983年。
    張金城,《寧夏府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68年。
    趙弼修、趙培基纂,《平鄉縣志(康熙十九年刻本)》,北京:北京圖書出版社,2003年。
    三、專書著作
    卜正民(Timothy Brook)著,方駿等譯,《縱樂的困惑-明代的商業與文化(The Confusions of Pleasure: Commerce and Culture in Ming China)》,北京:三聯書店,2004年。
    千葉正史,《近代交通体系と清帝国の変貌》,東京:日本經濟評論社,2006年。
    王子今,《交通與古代社會》,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
    王國斌著,李伯重、連玲玲譯,《轉變的中國-歷史變遷與歐洲經驗的局限(China Transformed: Historical Change and the Limits of European Experience)》,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8年。
    戈公振,《中國報學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孔復禮(Philip A. Kuhn)著,陳兼、劉昶譯,《叫魂:乾隆盛世的妖術大恐慌(Soulstealers: the Chinese Sorcery Scare of 1768)》,臺北:時英出版社,2000年。
    白壽彛,《中國交通史》,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年。
    布勞岱爾(F.Braudel),曾培耿、唐家龍譯,《地中海史》,臺北:臺灣商務,2002年。
    牟復禮 (Mote, Frederick W.)、崔瑞德 (Twitchett, Denis)編,張書生等譯,《劍橋中國明代史》(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V.7, the Ming Dynasty, 1368-1644, part I.),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
    宋振豪,《夏商社會生活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年。
    金平歐,《交通學概論》,臺北:中國交通建設學會,1959年。
    松浦章《清代中國琉球貿易史の研究》,沖繩縣:榕樹書林,2003年。
    周傳義,《大清臺灣驛站寶典》,高雄:道明圖文,1999年。
    星斌夫,《明清時代交通史の研究》,東京:山川出版社,1971年。
    馬楚堅,《明清邊政與治亂:清代內蒙古臺站路線之創置》,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
    馬楚堅,《中國古代郵驛》,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
    許雪姬,《清代臺灣的綠營》,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7年。
    莊吉發,《清高宗十全武功研究》,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82年。
    莊吉發,《故宮檔案述要》,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83年。
    彭慕蘭(Keneneth Pomeranz)、史蒂夫.托皮克(Steven Topik)著,黃中憲譯,《貿易打造的世界-社會、文化、世界經濟,從1400年到現在》,臺北:如果出版社,2007年。
    陳光華,《中國的交通運輸發展》,臺北:中央文物,1982年。
    陳國彥,《臺灣地理概論》,臺北:中華書局,2000年。
    陳鋒,《清代軍費研究》,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1992年。
    曾小萍(Madeleine Zelin)著,董建中譯,《州縣官的銀兩-18世紀中國的合理化財政改革(The Magistrate’s Tael: Rationalizing Fiscal Reform in Eighteenth-Century Ch’ing China)》,北京:中國人民大學,2005年。
    楊正泰,《明代驛站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劉文鵬,《清代驛傳及其疆域形成關係之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
    劉廣生、趙梅莊編,《中國古代郵驛史》,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1999年。
    樓祖詒、朱傳譽,《中國郵驛發達史》,臺北:天一出版社,1940年初版,1980年再版。
    蔣丙然,《臺灣氣候誌》,臺北:臺灣銀行,1954年。
    賴惠敏,《明代南直隸賦役制度的研究》,臺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83年。
    蘇同炳,《明代驛遞制度》,臺北: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1969年。
    賴福順,《乾隆朝重要戰爭之軍需研究》,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84年。
    趙效宣,《宋代驛站制度》,臺北:聯經出版社,1983年。
    楊正泰,《明代驛站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稻葉君山,但燾譯,《清朝全史》,臺北:中華書局,1970年。
    趙雲田,《清代蒙古政教制度》,北京 : 中華書局,1989年。
    張勝彥,《清代臺灣廳縣制度之研究》,臺北:華世出版社,1993年。
    戴昌鳳編,《臺灣的海洋》,臺北:遠足文化,2003年。
    蕭一山,《清代通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2年。
    魏丕信(Pierre-Etienne Will)著,徐建青譯,《十八世紀中國的官僚制度與荒政(Bureaucratie et famine en Chine au 18ͤ siècle)》,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2年。
    濱下武志(Hamashita Takeshi)著,朱蔭貴、歐陽菲譯,《近代中國的國際契機:朝貢貿易體系與近代亞洲經濟圈》,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年。
    寶音朝克圖,《清代北部邊疆卡倫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
    Bartlett, Beatrice S. Monarchs and Ministers: The Grand Council in Mid-Ching China, 1723-1820.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1.
    Ch’u T’ung-tsu, Local Government in China under the Ch’ing.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2.
    Cohen, Paul A. Discovering History in China: American Historical Writing on the Recent Chinese Past.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4.
    Crossley, Pamela Kyle. Orphan Warriors: Three Manchu Generations and the End of the Qing World.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0.
    Crossley, Pamela Kyle. A Translucent Mirror: History and Identity in Qing Imperial Ideolog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9.
    Elliott, Mark C. The Manchu Way: the Eight Banners and Ethnic Identi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Hsiao Kung-chuan. Rural China: Imperial Control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60.
    Perdue, Peter C. China Marches West: the Qing Conquest of Central Eurasia.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Rawski, Evelyn S. The Last Emperors: A Social History of Qing Imperial Institution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8.
    Wakeman, Frederic Jr. The Great Enterprise: The Manchu Reconstruction of Imperial Order in Seventeenth Century China. Berkley and Los Angeles: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5.
    Will, Pierre-Etienne;Wong, R. Bin. Nourish the People: The State Civilian Granary System in China, 1650-1850.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1991.
    Wu, Silas H. L. Communication and Imperial Control in China: Evolution of the Palace Memorial System, 1693-1735. Taipei: 虹橋, 1972. (Original Published, Mass.: Cambridge, 1970.)
    Wu, Silas H. L. Passage to Power: K’ang-hsi and His Heir Apparent, 1661-1722.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9.

    四、 期刊論文
    于省吾,〈殷代的交通工具和驛傳制度〉,《東北人民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報》,1955年02期,頁78-114。
    王志強、姚勇,〈清代新疆臺站體系及其在邊疆開發中的作用〉,《西域研究》,2007年04期,頁29-35。
    王鴻泰,〈流動與互動-由明清間城市生活的特性探測公眾場域的開展〉,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8年。
    孔拉普,〈清代蒙古游牧經濟〉,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1998年。
    白新良,〈乾隆朝奏摺制度探析〉,《南開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4期,頁23-29。
    白順裕,〈清代竹塹地區的交通〉,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李長弓,〈試論明代驛傳役由永充向輪充的轉化〉,《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87年02期。
    杜正勝,〈番社采風圖題解-以臺灣歷史初期平埔族之社會文化為中心〉,收入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編,《番社采風圖》,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8年3月。
    邱樹森、默書民,〈元代官府公文傳輸的幾個問題〉,《河北學刊》,第24卷第2期,2004年3月,頁176-179。
    佐口透著,張永江譯,〈清代塔爾巴哈臺卡倫線和哈薩克游牧民〉,《民族譯叢》,1993年第5期。
    佐伯富著,鄭樑生譯,〈清代養廉銀的豫借〉,收入《清雍正朝的養廉銀研究》附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6年,頁182-199。
    邱怡靜,〈從硃批奏摺看清前期君臣一體之關係〉,東吳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
    吳振漢,〈明代邸報的政治功能與史料價值〉,《中央大學人文學報》,第28期,2003年12月,頁1-31。
    林滿紅,〈與岸本教授論清乾隆年間的經濟〉,《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8期,1997年12月,頁235-252。
    河野通博,〈清代山東省の官制路上交通路〉,《史林》(京都:史学研究會),第33卷第3号,1950年7月,頁52-71。
    河野通博,〈清代の馬驛路- 明清時代における中國國內交通の研究 第一報-〉,《人文地理》(京都:人文地理学会),第2卷第1号,1950年,頁13-24。
    孟慶鴻,〈從唐詩看唐代軍事傳播〉,《軍事文化研究》,2003年1期,頁148-156。
    尚世東,〈西夏公文驛傳探微〉,《寧夏社會科學》,2001年3期,頁84-88。
    林志偉,〈清乾隆朝的官馬-需求、購補與孳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金鋒,〈清代蒙古臺站的管理機構〉,《內蒙古大學學報》,內蒙古大學,1979年第1、2期。
    金峰,〈清代新疆西路臺站〉,《新疆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0年,第1、2期。
    紀慧娟、宗韵,〈明代驛遞夫役僉派方式之變化〉,《安徽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1卷第1期,2003年1月,頁74-78。
    定宜莊,〈美國學者近年來對滿族史與八旗制度史的研究簡述〉,《滿族研究》,2002年1期,頁60-63。
    胡其德,〈元代驛遞制度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6年。
    施澔霖,〈清代邊政策略-乾隆朝治理新疆之個案分析(1760-1795)〉,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星斌夫,〈清代の駅伝制度の特質について〉,《東洋大学文学部紀要》,第35集,史学科編Ⅶ,1981年。
    崔永紅、張生寅,〈明清時期青海地區驛傳設置與驛傳役負擔的演變〉,《青海民族研究》,2006年02期,頁82-88。
    高榮,〈本世紀秦漢郵驛制度研究綜述〉,《中國史研究動態》,1999年06期。
    高榮,〈秦漢郵驛交通建設與後勤管理〉,《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5期,頁90-94。
    高榮,〈秦漢郵驛的管理系統〉,《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1卷第4期,2004年7月,頁35-40。
    莊吉發,〈清世宗與奏摺制度的發展〉,《清史論集(五)》,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0年,頁29-62。
    莊吉發,〈清代廷寄制度的延革〉,《清史論集(五)》,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0年,頁63-78。
    莊吉發,〈官逼民反—臺灣天地會的發展與林爽文之役〉,《清史論集(十五)》,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5年,頁161-248。
    游彪,〈宋朝的邸報與時政〉,《中州學刊》,2006年第4期,頁108-111。
    張其卓,〈八旗官兵迎送朝鮮朝貢使團〉,《滿族文學》,2007年第1期,頁49-50。
    森田明,〈清代の奏摺制度と駅逓制-福建の「千里馬」を中心として〉,《人文研究》,大阪:大阪市立大学文学部,第36卷,第9分冊,1984年。
    黃智偉,〈統治之道:清代臺灣的縱貫線〉,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黃麗生,〈由軍事征掠到城市貿易的邊區社會經濟變遷(14世紀至20世紀初)-以內蒙古前套平原和歸化綏遠城為中心的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94年。
    詹怡娜,〈明代的旅館事業〉,中國文化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楊貞莉,〈北宋士大夫的城居與生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
    鄒瑩,〈中國古代郵驛制度與傳播〉,《咸寧學院學報》,第23卷第4期,2003年8月,頁99-102。
    賈寧,〈美國史學界關於清代早期邊疆研究的新發展〉,《清史研究》,1995年第2期,頁104-108。
    萬明,〈白銀貨幣化視角下的明代賦役改革(上)〉,《學術月刊》,2007年第5期,頁124-129。
    熊鐵基,〈秦代的郵傳制度—讀雲夢秦簡札記〉,《學術研究》,1979年03期,頁92-96。
    劉文鵬、樂嘉輝,〈明末清初的驛傳差役制度變革—從幾則地方誌的材料談起〉,《中國地方誌》, 2004年第6期,頁42-48。
    劉偉,〈略論明代驛路交通對商品流通的影響〉,《宿州學院學報》,2006年02期,頁40-41。
    鄭海倫(Helen Dunstan),〈試論留養資送制度在乾隆朝的一時廢除〉,收入李文海、夏明方主編,《天有凶年-清代災荒與中國社會》,北京:三聯書店,2007年。
    黎虎,〈漢唐時期外交行政管理的運行機制〉,《中州學刊》,1999年3期,頁145-150。
    賴惠敏,〈從高樸案看乾隆朝的內務府與商人〉,《新史學》,卷13,第1期,2002年3月,頁71-131。
    蘇同炳,〈明末清初裁節驛費史事研究〉,《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第38本,1968年1月。
    叢佩遠,〈清代的東北驛路交通〉,《北方文物》,1985年第1期。
    Chang, Michael G. “A Court on Horse-back: Constructing Manchu Ethno-Dynastic Rule in China, 1751-1784,” Ph.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2001.
    Chang, Michael G. “Fathoming Qianlong: Imperial Activism, the Southern Tours, and Politics of Water Control, 1736-1795, ” in Late Imperial China, Vol.24, No.2, Dec. 2003, pp.52-108.
    Crossley, Pamela Kyle. “The Rulerships of China,” in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ol.97, No.5, Dec. 1992, pp.1468-1483.
    Fletcher, Joseph. “The Heyday of the Ch’ing Order in Mongolia, Sinkiang and Tibet,” in John K. Fairbank, ed.,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Vol.10, Late Ch’ing, 1800-1911, Part 1.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8, pp.351-408.
    Rawski, Evelyn S. ” Reenvisioning The Qing: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Qing Period in Chinese History,”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55, No.4, Nov.1996, pp.829-850.
    Skinner, G. William. “Regional Urbanization in Nineteenth-Century China,” in G. William Skinner, ed., The Ci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7, pp.211-252.
    Wang Yeh-chien. “ The Fiscal Importance of the Land Tax during the Ch’ing Period, ”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30, No.4, Aug. 1971, pp.829-842.

    五、 網路資料
    長城在線:http://www.hebei.com.cn/node2/lvyou/hbfjms/zjk/userobject1ai32427.html
    中華民國國防部:http://www.mnd.gov.tw/
    http://hk.geocities.com/h9929641/offical_box.htm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