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張正樺 |
---|---|
論文名稱: |
清乾隆朝驛傳制度之研究 |
指導教授: | 林滿紅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
論文出版年: | 2008 |
畢業學年度: | 96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63 |
中文關鍵詞: | 驛傳 、交通 、疆域 、賦稅 、奏摺制度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101 下載:106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清初的驛傳制度部分是仿照明代制度因革損益而來,但清代統治者,尤其是乾隆皇帝都在想方設法克服明代驛傳系統的弊端,進行諸多的改造與創新以提高它的效率,以適應時空環境的變遷。在驛與遞的結合、在財政的供給與支出、差役的來源、驛站的基礎管理、路線規劃、考核等部分作了調整。明與清在驛傳制度上的差異與轉折,顯示清代統治者在統治管理上的均衡做法,在中國傳統制度中求取變化,在困境中尋求彈性。在清代驛傳制度中,兵部與理藩院管轄著不同地區與性質的驛傳運作,以及驛傳網絡中的軍臺系統,這些亦展現了清朝統治者在統治手段上的一種獨特的風格與意識。
由驛站、遞舖、臺站、軍臺、塘站、卡倫等訊息傳遞單位所構成的清代驛傳系統,講求時效性、機密性、安全性且因地制宜,對統治提供了通訊聯絡的便捷條件。在乾隆朝,包括通往西藏、蒙古、新疆與東北的驛傳路線,依循著康熙、雍正朝的臨時性路線而加以確立。路線的確立與驛傳設置的意義,在於清代對於征戰勝利的地區,不再是短暫的統治與交流,而是長期政治、軍事控制的穩定與確立,並且為邊區貿易提供了媒介與助益。
清初以來逐步裁減驛站錢糧額數,在帝國疆域日益擴大下,到了乾隆朝必須在之中取得一個平衡。自康熙朝以來,清廷逐年在驛站經費上進行縮編,及至乾隆朝達到最高峰,僅剩下清初原有額設數目的67%。十全武功的開創、帝國版圖的極大擴張與後代對盛世的傳頌,證明了乾隆皇帝為了用最少的費用維持最複雜、龐大的驛傳網絡,是做了許多改革與努力的。這些改變將清代驛傳管理的制度上帶領至一個新的階段,也觀察得出清代驛傳制度的確是迥異於明代而發展出自己的特色。
明末與乾隆朝皆在驛站錢糧減少的情況面臨著挑戰,但不論是在裁費的力度、裁費所花費的時間、費用的支出與社會氣氛,都有著不同的狀況。兩者最大的不同在於在裁減費用的方法與過程。乾隆朝從管理的根本問題上著手,將制度上改革與裁減驛站經費同時辦理,的確減輕了驛站經費縮減三分之一所帶來的衝擊。
終清一代驛傳雖明確訂有時限、速限與考核的程序,卻未曾明確規範何種文報或事件緊急程度使用何種速限來進行傳遞。本研究鎖定奏摺遞送作為案例,因為此種文書除了以家人齎摺外,遇到緊要事件奏摺可以透過驛站傳遞,也因此出現了速限的問題。奏摺遞送方式採取的限制性政策,在一定的程度上限制了不重要的資訊的輸入,也因此影響了奏摺內容的準確性及其即時性。奏摺可否由驛遞送的標準在於事情的類型與緊急程度,但對事件緊急程度的判別標準是明確標準的灰色地帶,如何掌握其間的訣竅與平衡點,成為乾隆朝呈遞奏摺官員的考驗。本研究發現,「彈性」是乾隆朝驛傳制度最有意思的特質且值得更深入探討,而它的彈性即包括了「缺乏使用速限的準則」。
乾隆皇帝在維持奏摺遞送的方式與控制驛傳傳遞速限的過程裡,將皇帝的權威明白地展示,透過驛傳制度去展現統治權力轉化和個人意志,傳達乾隆皇帝對於帝國內各事的關注與疑慮。本研究經由分析乾隆朝上諭檔、宮中檔乾隆朝奏摺使用驛傳的速度,發現雨雪糧價、地方大員的健康與任免、各地軍事文報、荒災洪澇、邪教叛亂等都是乾隆皇帝最關注的事務,而他的關心明顯地表現在他要求呈摺官員用驛的狀況上。
徵引書目
一、 檔案、史料
《內閣大庫檔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藏。
《軍機處檔》,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邸報(全120冊影印版)》,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2004年。
《雍正朝滿文硃批奏摺全譯》,合肥:黃山書社,1998年。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編,《明清史料》,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72年。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傅斯年圖書館藏,《路程寶鏡》。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乾隆朝上諭檔》,北京:檔案出版社,1991年。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清代檔案史料叢編》,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雍正朝漢文硃批奏摺彙編》,上海:江蘇古籍出版社,1986年。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輯錄,〈乾隆朝驛遞史料〉,《歷史檔案》,2003年,第1期。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輯錄,〈乾隆朝驛遞史料(下)〉,《歷史檔案》,2003年,第2期。
中川忠英編著,方克、孫玄齡譯,《清俗紀聞》,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方觀承,《方恪敏公奏議》,臺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
六十七,《番社采風圖考》,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96年。
朱景英,《海東札記》,臺北:成文出版社,1983年。
何秋濤,《朔方備乘》,臺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
吳振棫,《養吉齋叢錄》,收於《筆記小說大觀》四十三編第五冊,臺北:新興出版社,1979年。
席裕福、沈師徐輯,《皇朝政典類纂》,臺北:文海出版社,1982。
郁永河,《裨海紀遊》,成書於1700年,臺北:成文出版社,1983年。
連橫,《臺灣通史》,臺北:黎明文化,2001年。
梁章鉅撰、朱智續撰,《樞垣記略》,收於《清代史料筆記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國立故宮博物院輯,《宮中檔雍正朝奏摺》,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國立故宮博物院輯,《宮中檔乾隆朝奏摺》,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84年。
國立故宮博物院文獻館輯,《史料旬刊》,臺北:國風出版社,1963年。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輯,《淡新檔案》,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2004年。
(英)斯當東,葉篤義譯,《英使謁見乾隆紀實》,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5年。
趙爾巽著,國史館校註,《清史稿校註》,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
張翔等編,《清代臺灣檔案史料全編》,北京:學苑出版社,1999年。
賀長齡輯,《皇朝經世文編》,臺北:文海出版社,1973年。
遼寧省檔案館編,《清代三姓副都統衙門滿漢文檔案選編》,瀋陽:遼寧古籍出版社,1996年。
顧炎武撰,黃汝成集釋,《日知錄集釋》,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5年。
錢儀吉等編,《碑傳集》,臺北:文海出版社,1973年。
魏源,《聖武記》,臺北:文海出版社,1978年。
二、官書典籍
《欽定兵部軍需則例(乾隆年間刻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欽定熱河志》,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
《清高宗純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于敏中,《欽定戶部則例(乾隆朝)》,香港:蝠池書院,2004年。
于敏中,《欽定理藩院則例》,香港:蝠池書院,2004年。
文海出版社輯,《大清十朝聖訓(高宗朝)》,1965年。
允錄等修,《欽定大欽會典(雍正朝)》,臺北:文海出版社,1993年。
伊桑阿等修,《欽定大清會典(康熙朝)》,臺北:文海出版社,1993年。
托津等修,《欽定大清會典(嘉慶朝)》,臺北:文海出版社,1991年。
托津等奉敕纂,《欽定大清會典事例(嘉慶朝)》,臺北:文海出版社,1992年。
托津等修,《欽定大清會典圖(嘉慶朝)》,臺北:文海出版社,1992年。
余文儀,《續修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1962年。
阿桂、和珅等纂修,《欽定兵部軍需則例(乾隆年間刻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昆岡、徐桐等編纂,《欽定大清會典事例(光緒朝)》,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吳賓彥、王方歧纂,《廬江縣志(康熙三十七年刻本)》,收入北京故宮博物院編,《安徽府州縣志》,海口市:海南,2001年。
清高宗敕撰,《續文獻通考》,臺北:新興書局,1958年。
清高宗敕撰,《清乾隆內府輿圖》,臺北:國防研究院,1964年。
陳培桂,《淡水廳志》,成書於1871年,臺北:成文出版社,1983年。
張金城,《寧夏府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68年。
趙弼修、趙培基纂,《平鄉縣志(康熙十九年刻本)》,北京:北京圖書出版社,2003年。
三、專書著作
卜正民(Timothy Brook)著,方駿等譯,《縱樂的困惑-明代的商業與文化(The Confusions of Pleasure: Commerce and Culture in Ming China)》,北京:三聯書店,2004年。
千葉正史,《近代交通体系と清帝国の変貌》,東京:日本經濟評論社,2006年。
王子今,《交通與古代社會》,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
王國斌著,李伯重、連玲玲譯,《轉變的中國-歷史變遷與歐洲經驗的局限(China Transformed: Historical Change and the Limits of European Experience)》,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8年。
戈公振,《中國報學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孔復禮(Philip A. Kuhn)著,陳兼、劉昶譯,《叫魂:乾隆盛世的妖術大恐慌(Soulstealers: the Chinese Sorcery Scare of 1768)》,臺北:時英出版社,2000年。
白壽彛,《中國交通史》,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年。
布勞岱爾(F.Braudel),曾培耿、唐家龍譯,《地中海史》,臺北:臺灣商務,2002年。
牟復禮 (Mote, Frederick W.)、崔瑞德 (Twitchett, Denis)編,張書生等譯,《劍橋中國明代史》(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V.7, the Ming Dynasty, 1368-1644, part I.),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
宋振豪,《夏商社會生活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年。
金平歐,《交通學概論》,臺北:中國交通建設學會,1959年。
松浦章《清代中國琉球貿易史の研究》,沖繩縣:榕樹書林,2003年。
周傳義,《大清臺灣驛站寶典》,高雄:道明圖文,1999年。
星斌夫,《明清時代交通史の研究》,東京:山川出版社,1971年。
馬楚堅,《明清邊政與治亂:清代內蒙古臺站路線之創置》,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
馬楚堅,《中國古代郵驛》,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
許雪姬,《清代臺灣的綠營》,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7年。
莊吉發,《清高宗十全武功研究》,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82年。
莊吉發,《故宮檔案述要》,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83年。
彭慕蘭(Keneneth Pomeranz)、史蒂夫.托皮克(Steven Topik)著,黃中憲譯,《貿易打造的世界-社會、文化、世界經濟,從1400年到現在》,臺北:如果出版社,2007年。
陳光華,《中國的交通運輸發展》,臺北:中央文物,1982年。
陳國彥,《臺灣地理概論》,臺北:中華書局,2000年。
陳鋒,《清代軍費研究》,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1992年。
曾小萍(Madeleine Zelin)著,董建中譯,《州縣官的銀兩-18世紀中國的合理化財政改革(The Magistrate’s Tael: Rationalizing Fiscal Reform in Eighteenth-Century Ch’ing China)》,北京:中國人民大學,2005年。
楊正泰,《明代驛站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劉文鵬,《清代驛傳及其疆域形成關係之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
劉廣生、趙梅莊編,《中國古代郵驛史》,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1999年。
樓祖詒、朱傳譽,《中國郵驛發達史》,臺北:天一出版社,1940年初版,1980年再版。
蔣丙然,《臺灣氣候誌》,臺北:臺灣銀行,1954年。
賴惠敏,《明代南直隸賦役制度的研究》,臺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83年。
蘇同炳,《明代驛遞制度》,臺北: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1969年。
賴福順,《乾隆朝重要戰爭之軍需研究》,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84年。
趙效宣,《宋代驛站制度》,臺北:聯經出版社,1983年。
楊正泰,《明代驛站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稻葉君山,但燾譯,《清朝全史》,臺北:中華書局,1970年。
趙雲田,《清代蒙古政教制度》,北京 : 中華書局,1989年。
張勝彥,《清代臺灣廳縣制度之研究》,臺北:華世出版社,1993年。
戴昌鳳編,《臺灣的海洋》,臺北:遠足文化,2003年。
蕭一山,《清代通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2年。
魏丕信(Pierre-Etienne Will)著,徐建青譯,《十八世紀中國的官僚制度與荒政(Bureaucratie et famine en Chine au 18ͤ siècle)》,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2年。
濱下武志(Hamashita Takeshi)著,朱蔭貴、歐陽菲譯,《近代中國的國際契機:朝貢貿易體系與近代亞洲經濟圈》,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年。
寶音朝克圖,《清代北部邊疆卡倫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
Bartlett, Beatrice S. Monarchs and Ministers: The Grand Council in Mid-Ching China, 1723-1820.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1.
Ch’u T’ung-tsu, Local Government in China under the Ch’ing.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2.
Cohen, Paul A. Discovering History in China: American Historical Writing on the Recent Chinese Past.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4.
Crossley, Pamela Kyle. Orphan Warriors: Three Manchu Generations and the End of the Qing World.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0.
Crossley, Pamela Kyle. A Translucent Mirror: History and Identity in Qing Imperial Ideolog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9.
Elliott, Mark C. The Manchu Way: the Eight Banners and Ethnic Identi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Hsiao Kung-chuan. Rural China: Imperial Control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60.
Perdue, Peter C. China Marches West: the Qing Conquest of Central Eurasia.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Rawski, Evelyn S. The Last Emperors: A Social History of Qing Imperial Institution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8.
Wakeman, Frederic Jr. The Great Enterprise: The Manchu Reconstruction of Imperial Order in Seventeenth Century China. Berkley and Los Angeles: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5.
Will, Pierre-Etienne;Wong, R. Bin. Nourish the People: The State Civilian Granary System in China, 1650-1850.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1991.
Wu, Silas H. L. Communication and Imperial Control in China: Evolution of the Palace Memorial System, 1693-1735. Taipei: 虹橋, 1972. (Original Published, Mass.: Cambridge, 1970.)
Wu, Silas H. L. Passage to Power: K’ang-hsi and His Heir Apparent, 1661-1722.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9.
四、 期刊論文
于省吾,〈殷代的交通工具和驛傳制度〉,《東北人民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報》,1955年02期,頁78-114。
王志強、姚勇,〈清代新疆臺站體系及其在邊疆開發中的作用〉,《西域研究》,2007年04期,頁29-35。
王鴻泰,〈流動與互動-由明清間城市生活的特性探測公眾場域的開展〉,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8年。
孔拉普,〈清代蒙古游牧經濟〉,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1998年。
白新良,〈乾隆朝奏摺制度探析〉,《南開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4期,頁23-29。
白順裕,〈清代竹塹地區的交通〉,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李長弓,〈試論明代驛傳役由永充向輪充的轉化〉,《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87年02期。
杜正勝,〈番社采風圖題解-以臺灣歷史初期平埔族之社會文化為中心〉,收入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編,《番社采風圖》,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8年3月。
邱樹森、默書民,〈元代官府公文傳輸的幾個問題〉,《河北學刊》,第24卷第2期,2004年3月,頁176-179。
佐口透著,張永江譯,〈清代塔爾巴哈臺卡倫線和哈薩克游牧民〉,《民族譯叢》,1993年第5期。
佐伯富著,鄭樑生譯,〈清代養廉銀的豫借〉,收入《清雍正朝的養廉銀研究》附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6年,頁182-199。
邱怡靜,〈從硃批奏摺看清前期君臣一體之關係〉,東吳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
吳振漢,〈明代邸報的政治功能與史料價值〉,《中央大學人文學報》,第28期,2003年12月,頁1-31。
林滿紅,〈與岸本教授論清乾隆年間的經濟〉,《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8期,1997年12月,頁235-252。
河野通博,〈清代山東省の官制路上交通路〉,《史林》(京都:史学研究會),第33卷第3号,1950年7月,頁52-71。
河野通博,〈清代の馬驛路- 明清時代における中國國內交通の研究 第一報-〉,《人文地理》(京都:人文地理学会),第2卷第1号,1950年,頁13-24。
孟慶鴻,〈從唐詩看唐代軍事傳播〉,《軍事文化研究》,2003年1期,頁148-156。
尚世東,〈西夏公文驛傳探微〉,《寧夏社會科學》,2001年3期,頁84-88。
林志偉,〈清乾隆朝的官馬-需求、購補與孳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金鋒,〈清代蒙古臺站的管理機構〉,《內蒙古大學學報》,內蒙古大學,1979年第1、2期。
金峰,〈清代新疆西路臺站〉,《新疆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0年,第1、2期。
紀慧娟、宗韵,〈明代驛遞夫役僉派方式之變化〉,《安徽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1卷第1期,2003年1月,頁74-78。
定宜莊,〈美國學者近年來對滿族史與八旗制度史的研究簡述〉,《滿族研究》,2002年1期,頁60-63。
胡其德,〈元代驛遞制度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6年。
施澔霖,〈清代邊政策略-乾隆朝治理新疆之個案分析(1760-1795)〉,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星斌夫,〈清代の駅伝制度の特質について〉,《東洋大学文学部紀要》,第35集,史学科編Ⅶ,1981年。
崔永紅、張生寅,〈明清時期青海地區驛傳設置與驛傳役負擔的演變〉,《青海民族研究》,2006年02期,頁82-88。
高榮,〈本世紀秦漢郵驛制度研究綜述〉,《中國史研究動態》,1999年06期。
高榮,〈秦漢郵驛交通建設與後勤管理〉,《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5期,頁90-94。
高榮,〈秦漢郵驛的管理系統〉,《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1卷第4期,2004年7月,頁35-40。
莊吉發,〈清世宗與奏摺制度的發展〉,《清史論集(五)》,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0年,頁29-62。
莊吉發,〈清代廷寄制度的延革〉,《清史論集(五)》,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0年,頁63-78。
莊吉發,〈官逼民反—臺灣天地會的發展與林爽文之役〉,《清史論集(十五)》,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5年,頁161-248。
游彪,〈宋朝的邸報與時政〉,《中州學刊》,2006年第4期,頁108-111。
張其卓,〈八旗官兵迎送朝鮮朝貢使團〉,《滿族文學》,2007年第1期,頁49-50。
森田明,〈清代の奏摺制度と駅逓制-福建の「千里馬」を中心として〉,《人文研究》,大阪:大阪市立大学文学部,第36卷,第9分冊,1984年。
黃智偉,〈統治之道:清代臺灣的縱貫線〉,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黃麗生,〈由軍事征掠到城市貿易的邊區社會經濟變遷(14世紀至20世紀初)-以內蒙古前套平原和歸化綏遠城為中心的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94年。
詹怡娜,〈明代的旅館事業〉,中國文化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楊貞莉,〈北宋士大夫的城居與生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
鄒瑩,〈中國古代郵驛制度與傳播〉,《咸寧學院學報》,第23卷第4期,2003年8月,頁99-102。
賈寧,〈美國史學界關於清代早期邊疆研究的新發展〉,《清史研究》,1995年第2期,頁104-108。
萬明,〈白銀貨幣化視角下的明代賦役改革(上)〉,《學術月刊》,2007年第5期,頁124-129。
熊鐵基,〈秦代的郵傳制度—讀雲夢秦簡札記〉,《學術研究》,1979年03期,頁92-96。
劉文鵬、樂嘉輝,〈明末清初的驛傳差役制度變革—從幾則地方誌的材料談起〉,《中國地方誌》, 2004年第6期,頁42-48。
劉偉,〈略論明代驛路交通對商品流通的影響〉,《宿州學院學報》,2006年02期,頁40-41。
鄭海倫(Helen Dunstan),〈試論留養資送制度在乾隆朝的一時廢除〉,收入李文海、夏明方主編,《天有凶年-清代災荒與中國社會》,北京:三聯書店,2007年。
黎虎,〈漢唐時期外交行政管理的運行機制〉,《中州學刊》,1999年3期,頁145-150。
賴惠敏,〈從高樸案看乾隆朝的內務府與商人〉,《新史學》,卷13,第1期,2002年3月,頁71-131。
蘇同炳,〈明末清初裁節驛費史事研究〉,《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第38本,1968年1月。
叢佩遠,〈清代的東北驛路交通〉,《北方文物》,1985年第1期。
Chang, Michael G. “A Court on Horse-back: Constructing Manchu Ethno-Dynastic Rule in China, 1751-1784,” Ph.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2001.
Chang, Michael G. “Fathoming Qianlong: Imperial Activism, the Southern Tours, and Politics of Water Control, 1736-1795, ” in Late Imperial China, Vol.24, No.2, Dec. 2003, pp.52-108.
Crossley, Pamela Kyle. “The Rulerships of China,” in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Vol.97, No.5, Dec. 1992, pp.1468-1483.
Fletcher, Joseph. “The Heyday of the Ch’ing Order in Mongolia, Sinkiang and Tibet,” in John K. Fairbank, ed.,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Vol.10, Late Ch’ing, 1800-1911, Part 1.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8, pp.351-408.
Rawski, Evelyn S. ” Reenvisioning The Qing: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Qing Period in Chinese History,”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55, No.4, Nov.1996, pp.829-850.
Skinner, G. William. “Regional Urbanization in Nineteenth-Century China,” in G. William Skinner, ed., The Ci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7, pp.211-252.
Wang Yeh-chien. “ The Fiscal Importance of the Land Tax during the Ch’ing Period, ”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30, No.4, Aug. 1971, pp.829-842.
五、 網路資料
長城在線:http://www.hebei.com.cn/node2/lvyou/hbfjms/zjk/userobject1ai32427.html
中華民國國防部:http://www.mnd.gov.tw/
http://hk.geocities.com/h9929641/offical_box.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