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張馨方
Chang, Sin-Fang
論文名稱: 性別平權在家事調解中的實踐
Gender equality in the practice of family mediation
指導教授: 潘淑滿
Pan, Shu-Ma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社會工作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Social Work
論文出版年: 2014
畢業學年度: 10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0
中文關鍵詞: 家事調解性別平權
英文關鍵詞: family mediation, gender equality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70下載:1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我國地方法院家事調解制度施行已十餘年,近年來因民間團體和學者的倡導,家事調解委員的性別意識相當受到關注。家事事件涉及夫妻及其家庭的紛爭,身為中立、第三者的家事調解委員,在協助當事人的過程,對當事人所發生的紛爭的解讀和評估、促進溝通的過程,是否會因為性別差異而持有不同的標準和策略,若家事調解委員對當事人持有性別不平權的認知和態度,將有可能使得當事人在家事調解的運作過程受到不公平的對待。
    本研究欲探討台灣北區地方法院家事調解委員如何理解、處理與性別議題有關的實務議題,以及如何實踐性別平權。因此,研究者先於台北地區某地方法院觀察一位家事調解委員的實務工作,瞭解家事調解實務運作的過程,為期三個月,共10件。再以深度訪談的方式,訪談三位社會工作、兩位心理輔導及兩位其他專業背景之家事調解委員,共七位家事調解委員,彙整其在家事調解實務常見的性別平權議題,並描繪家事調解委員在不同的性別議題的實務經驗及工作策略。
    本研究觀察的結果發現,家事調解委員在處理不同訴由的家事紛爭,雙方當事人衝突程度越高、紛爭越複雜,調解越不易。在調解過程,家事調解委員針對不同家事糾紛都需有足夠的性別平權知能,並同時給予對等的發言機會,適時地運用個別會談,以達到實質中立、公正的平權。而深度訪談的研究結果分成五個主軸:家庭性別角色分工、夫妻性關係、家屬紛爭、子女權益、剩餘財產分配進行討論。研究結果發現家事調解委員在不同家事紛爭議題會彰顯不同程度的性別平權意識。
    一、 家庭性別角色分工、夫妻性關係、剩餘財產分配議題:家事調解委員性別解讀較具有性別平權意識,僅有少數幾位家事調解委員在特定議題的性別意識較模糊或難以實踐性別平權。
    二、 家屬紛爭、子女權益議題:部份家事調解委員受傳統父權社會、生物論性別觀影響,展現較為不平權的性別意識。
    最後,研究結論以家事調解委員的專業背景來討論,社工專業背景家事調解委員較具有性別平權觀,能理解後天社會對性別的影響,同理雙方當事人所處位置的處境,其他專業背景之家事調解委員則有些具有性別彈性化及平權思維,有些則在不同紛爭議題受傳統父權思維的影響,家事調解委員的性別平權意識程度仍受其專業所學影響。本研究建議未來家事調解訓練課程的規劃融入多元的性別議題,並對未來研究方向提出其他建議。

    The institution of family mediation has been here for several decades. Recently,
    the gender consciousness of family mediators has attracted extensive attention because of the advocacy of many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and scholars. Since family disputes usually involve the couple and their family members, family mediator, as the neutral third party, may adopt different strategies to help parties due to the gender difference. If the family mediator has an unfair attitude towards gender equality, the rights of one party may be violated during the family mediation.
    Therefore,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explore how family mediators
    deal with the cases regarding gender issue and how they realize gender equality in Taiwan Taipei District Court and Taiwan Yilan District Court. In order to gain knowledge of how family mediation is achieved, the researcher firstly observes one mediator deal with eight cases of family mediation in Taiwan Taipei District Court. In addition, the issue of gender equality in family mediation is investigated by depth interview method for seven family mediators, including three from the background of social work, two from counseling psychology, and others.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interview, when the conflict of both parties is more serious and complicated, family mediation will become more difficult. In the process of family mediation, family mediators need to have enough understanding of gender equality, give both parties the opportunities to speak out, and use individual meeting appropriately to realize neutralism and equality. Five issues are further discussed in the present study: 1) gender roles; 2) couple's sexual life; 3) family dispute; 4) interests of the child; 5) distribution of matrimonial property. The research found that family mediators show different extents of gender consciousness when dealing with different family dispute issues. In the cases which involve the issues of gender roles, couple's sexual life, and distribution of matrimonial property, the family mediators tend to show the awareness of gender equality. By contrast, in dealing with the issues of family dispute and the interests of the child, some family mediators may be influenced by the traditional concept of patriarchy and biological determinism, and therefore express unequal gender consciousness. On the other hand, in terms of the backgrounds of these family mediators, family mediators from social worker generally have a better concept of gender equality, understand the social influence on gender roles, and hence can take both parties’ situation into consideration. Other family mediators vary from different degrees of flexibility toward gender equality, and some are influenced by the concept of patriarchy in different cases. At last,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training process of family mediation can incorporate diverse gender issues in the future.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家事調解 11 第二節 台灣社會與家庭文化之變遷 19 第三節 家事調解與性別平權 30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 38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場域 38 第二節 資料收集過程 40 第三節 資料分析與研究信效度 43 第四節 研究關係與研究倫理 45 第四章 觀察記錄 49 第一節 進入場域 49 第二節 家事調解工作實境 53 第五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65 第一節 家庭性別角色分工 65 第二節 夫妻性關係 71 第三節 家屬紛爭 75 第四節 子女權益 80 第五節 剩餘財產分配 92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95 第一節 討論與結論 95 第二節 建議與研究限制 103 參考文獻 107 附件一 119 附件二 120

    一、中文
    (一)期刊論文
    內政部(2012)近五年離婚對數,取自:http://statis.moi.gov.tw/micst/stmain.jsp?sys=100
    孔祥明(1999)。婆媳過招為哪樁?:婆婆、媳婦與兒子(丈夫)三角關係的探討。應用心理研究,4,頁57-96。
    王行(1997)。台灣地區已婚男性對夫妻性別角色觀念之研究。東吳社會工作學報,3,頁47-78。
    王唯馨(2005)。家事調解員的調解策略與調解經驗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紹璽(2004)。小妾史。台北:華成圖書。
    王筱雲(2005)。離婚者的調適之道與新契機。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50,網址:http://mail.nhu.edu.tw/~society/e-j/50/50-41.htm。
    王叢桂(2003)。工作者父母職責信念對工作價值的影響。教育與心理研究,26:4,頁749-770。
    司法周刊(2006)。家事專業調解成效受好評,將再擴大試行一年。司法周刊,1280,頁1。
    司法院(2012)。司法統計:地方法院終結離婚事件-按離婚原因分。取自網址:http://www.judicial.gov.tw/juds/index1.htm
    朱元祥、林燕卿(2008)。性與溝通。台北市:幼獅。
    朱瑞玲、章英華(2001)。華人社會的家庭倫理與家人互動:文化及社會的變遷效果。華人家庭動態資料庫」學術研討會。臺北市:南港。
    朱瑞玲、劉蓉果、王為蒨(2005)。家庭倫理與婚姻衝突。2005年「華人家庭動態資料庫」學術研討會,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台北南港。
    行政院主計總處(2013)。薪資及生產力統計─102年提要分析,取自:http://www.dgbas.gov.tw/public/Attachment/449171559A8RC8SAF.pdf
    余國根(2006)。緣盡情未了─家事調解經驗談。司法週刊,1328,頁3。
    利翠珊(1995)。夫妻互動歷程之探討:以台北地區年輕新婚夫妻為例的一項初探性研究。本土心理學研究,4,頁260-321。
    利翠珊(1997)。婚姻中親密關係的形成與發展。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0(4),頁101-128。
    利翠珊(1999)。已婚女性與上一代的互動關係與情感連結。中華家政學刊,28,頁31-46。
    利翠珊(2006)。華人婚姻韌性的形成與變化:概念釐清與理論建構。本土心理學研究,25,頁101-137。
    利翠珊、張妤玥(2010)。代間照顧關係:台灣都會地區成年子女的質性訪談研究,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3(1),頁99-124。
    吳嘉瑜(2004)。子代夫妻對偶代間關係經驗:「他」的矛盾?「她」的矛盾?中華輔導學報,15,頁123-147。
    呂玉瑕(1984)。婦女就業與家庭角色、權力結構之關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56,頁111-143。
    李良哲(2000)。維繫婚姻關係因素的成人期差異研究。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3:3,頁61-87。
    李美枝(1984)高低攻擊傾向之國小、國中男學生在觀看電視習性、父母教養方式、友伴中地位及學業成就上之比較。教育與心理學研究,頁19-41。
    李美枝(1987)。社會變遷中中國女性角色及性別化特質的蛻變。教育與心理學研究,頁39-59。
    李美枝、鍾秋玉(1996)。性別與性別角色析論。本土心理學研究,6,頁260-299。
    李卓夫(2000)。大學生性別角色刻板印象與兩性平權態度關係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美玲、楊亞潔、伊慶春(2000)。家務分工:就業現實還是平等理念?台灣社會學刊,24,頁59-88。
    李浩然(2007)。從修復式正義探討鄉鎮市調解委員會之婚姻暴力調解策略。國立台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杜芳琴(1988)。女性觀念的衍變。滎陽:河南人民出版社。
    邢麗鳯(2005)。天理與人欲──傳統儒家文化視野中的女性婚姻生活。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兒童福利聯盟(2005)。兒盟推動家事商談服務的經驗分享與成效初探。全國律師,9(8),頁37-53。
    林如萍(2001)。女性代間交換::婆婆?媽媽?空中大學生活科學系學報,7,頁181-208。
    林佩瑾(1997)。台灣反婚姻暴力行動的研究:女性主義社會工作觀點的分析。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昱貞(2001)。性別平等教育的實踐:兩位國中女教師的性別意識與實踐經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雅容(2005)。性別、牡蠣、經濟變動:東石漁村婦女之工作轉變與認同。台灣社會研究季刊,60,頁1-33。
    邱獻輝(2013)。男性的夫妻角色期待與實踐:親密暴力者vs.無親密暴力者。犯罪學期刊,16(2),頁61-92。
    柯淑敏(2001)。兩性關係學。台北市:揚智文化。
    柯朝欽、鄭祖邦、陳巨擘譯(2007)。社會學理論(原作者:George Ritzer & Douglas Goodman)。美商麥格羅‧希爾社會學系列叢書,台北市:巨流。
    胡幼慧(2008)。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市:巨流圖書。
    胡幼慧、周雅容(1996)。婦女與三代同堂:老年婦女的經濟依賴與居住困境探索。婦女與兩性學刊,7,頁27-51。
    胡正文(2010)。從多樣的家庭現況看擺盪中的社會價值。通識論叢,10,頁82-111。
    范嵐欣(2008)。華人夫妻關係衝突之人我關係協調諮商改變歷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徐欣萍(2012)。華人關係互動中的緣分運作及其心理適應歷程。本土心理學研究,37,頁57-97。
    徐蕾(2008)。性別平權團體諮商對大學生性別角色刻板印象與性別平權態度影響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徐敏容(2005)。育有青少年子女母親之父職期望、期望差距與其婚姻品質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徐麗賢(2003)。大陸台商父職實踐程度與實踐需求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高旭繁、陸洛(2006)。夫妻傳統性/現代性的契合與婚姻適應之關聯。本土心理學研究,25,頁45-98。
    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18堂課─首航初探之旅。高雄市:麗文。
    張小虹(1996)。女同志理論。收錄於顧燕翎(1996)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台北市:女書。
    張思嘉(1999)。擇偶歷程與婚前關係的形成與發展。中華心理衛生學刊,4(14),頁1-29。
    張思嘉(2001)。婚姻早期的適應過程:新婚夫妻之質性研究。本土心理學研究,16,頁91-33。
    張晉芬(1995)。台灣婦女工作處境之探討。勞資關係論叢,3,頁153-171。
    張朝琴(2013)。從移工的就業權益談家戶工作者之困境:以我國與德國為例。社區發展季刊,142,頁329-338。
    畢恆達(1996)已婚婦女的住宅空間體驗。本土心理學研究,6,頁300-352。
    畢恆達(2004)女性性別意識形成歷程。通識教育季刊,11(1),頁111-138。
    章英華(2001)。華人社會的家庭倫理與家人互動:文化及社會的變遷效果。華人家庭動態資料庫學術研討會會議文章,頁1-26。
    莊子瑩(2010)。家事調解當事人的滿意度研究。私立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
    郭耀隆(2010)。男分男解的婆媳關係:藍領階級男性在婆媳關係中的陽剛氣質研究。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玉完(2006)。家事調解之檢討與展望—司法行政推展家事調解新制週年經驗分享(上)。司法周刊,1298,頁 2。
    陳竹上(2012)。我國家事調解之發展及家事事件法實施後之契機。法扶會訊,37,網址:http://www.laf.org.tw/tw/b3_1_2.php?msg1=35&msg2=413&PHPSESSID=dtqtf2qvdlhm775cqm5gvbmdn5
    陳竹上、邱美月、賴月蜜(2013)。婚姻暴力事件進入家事調解程序之可行性探討,成大法學,25,頁80-121。
    陳竹上、曾竹寧(2011)。法律知能與社會工作專業:跨界整合的探索及一位外籍配偶爭取監護權案例的啟發。Asian Journal of Arts and Sciences,2(2),頁162-184。
    陳伶珠、盧佳香(2006)。以法院為基礎的社會工作家事調解歷程之初探。臺灣社會工作學刊,5,頁75-125。
    陳怡吟(2008)。家庭決策與家務分工:已婚男性與已婚女性的比較分析。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玫儀(2012)。如何做一位具「性別平權」意識的家事調解委員?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網站:http://www.laf.org.tw/tw/b3_1_2.php?msg1=35&msg2=412&PHPSESSID=6alstqduaiikfebbal8k0ss2c2
    陳秉華、林美珣、李素芬(2009)。人我關係協調之伴侶諮商研究。教育心理學報,40(3),頁463-488。
    陳秉華、游淑瑜(2001)。台灣家庭文化與家庭治療。亞洲輔導學報,8(2),頁153-174。
    陳霍玉蓮(2005)。家事調解的理念與精神。載於周小玲(主編),香港家事調解專業手冊,頁27-38。香港:香港公教婚姻輔導會。
    陳麗圓(2007)。司法體系內專家家事調解之理念與實務─以臺中地方法院為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勞動部(2013)。102年性別勞動統計,取自:http://statdb.mol.gov.tw/html/woman/02womanmenu.htm
    彭南元(2008)。法院家事調解模式之發展─以整合資源為例。月旦法學,159,頁39-53。
    彭華(2010)。儒家女性觀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曾子奇(2012)。探討兼具調解經驗之修復促進者在修復式司法中的理念與實踐。國立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華源、劉曉春譯(2000)。社會心理學。台北市:洪葉。
    游美貴、鄭麗珍(2004)。社會工作人員監護訪視調查案件評估指標之研究報告。內政部兒童局委託研究。
    黃光國(2010)。反求諸己─現代社會中的修養。台北市:洪葉。
    黃坤瑛(1988)。影響父職角色扮演因素之研究-「雙工作家庭」與「單工作家庭」之比較。國立台灣大學農業推廣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黃意涵(2013)。通譯人才不足,司院:全盤檢討。中央社,取自:http://tw.news.yahoo.com/%E9%80%9A%E8%AD%AF%E4%BA%BA%E6%89%8D%E4%B8%8D%E8%B6%B3-%E5%8F%B8%E9%99%A2-%E5%85%A8%E7%9B%A4%E6%AA%A2%E8%A8%8E-053426078.html 。
    黃翠紋(2008)。我國家事法庭辦理家庭暴力案件調解現況及其困境之研究。2008年家庭暴力與性侵害防治實務工作研討會:補網與承擔。
    黃翠紋(2011)。法院調解委員調解家庭暴力案件能力影響因素之研究。亞洲家庭暴力與性侵害期刊,7(1),頁79-104。
    黃囇莉(1996)。中國人的和諧觀與衝突觀。本土心理學研究,5,頁47-71。
    萇英麗譯(2005)。家事調解:適用於華人家庭的理論與實踐。香港大學出版社。
    楊凰嬿(2003)。由青少年同性戀談教育與輔導之重要性。社會教育學通訊,45,頁20-24。
    楊國樞(1982)。緣及其現代化生活中的作用。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5,頁51-67。
    楊國樞(1992)。傳統價值觀與現代價值觀能否並存?。中國人的價值觀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漢學研究中心。
    楊國樞(1997)。父子軸家庭與夫妻軸家庭的運作特徵與歷程:夫妻關係。國科會專題計畫結案報告。
    楊國樞、葉明華(2005)。家族主義與泛家族主義。載於楊國樞、黃光國、楊中芳(主編),華人本土心理學,頁249-292。台北市:遠流 。
    楊康臨、鄭維瑄譯(2007)。家庭衝突處理家事調解理論與實務(原作者Taylor)。台北市:學富。
    楊連謙、董秀珠(2013)。收入對婚姻權力及婚姻暴力的影響。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35,頁121-146。
    葉光輝(1997)。親子互動的困應及其因應方式:從孝道觀點的探討。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2,頁65-114。
    葉光輝(1999)。家庭中的循環性衝突。應用心理學研究,2,頁41-82。
    葉肅科(2001)。家庭暴力理論觀點與防治策略。社區發展季刊,94,頁289-305。
    廖婉喻(2008)。台灣家事調解員的性別意識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
    趙元信、何錫蓉(1995)。中國歷代女性悲劇大觀。旺文社。
    劉秀娟(1997)。兩性關係與教育。台北市:揚智文化。
    劉雪真(1995)。筆記小說中狐妻故事的婚姻內涵與理想女性形象。本土心理學研究,3,頁339-377。
    劉惠琴(1999)。女性主義觀點看夫妻衝突與影響歷程。婦女與兩性學刊,10,頁41-77。
    潘郁琪(2002)。情慾與禮教的躍動―以未婚女性為例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蔡文輝(1998)。婚姻與家庭:家庭社會學。台北:五南。
    蔡易霖(2002)。夾心餅乾-婆媳關係中男性的態度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淑玲(2013)。婚暴婦女接受法院離婚調解歷程探究:以南投地區為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蔡惠芳(2005)。離婚問題之探索與輔導。輔導季刊,41:1,頁38-46。
    鄭維瑄、蘇金蟬(2005)。台南地院家事調解模式。2005年家事商談國際研討會會議論文。台南:長榮大學。
    盧夢鳴(2005)。調解員的角色與守則。載於周小玲(主編),香港家事調解專業手冊,頁121-134。香港:香港公教婚姻輔導會。
    蕭文學(2008)。家事調解之研究─以倫理議題為中心。國立清華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月蜜(2005)。澳洲、香港、日本之家事商談相關制度比較研究-兼論我國家事商談制度之現況與發展。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博士論文。
    賴爾柔、黃馨慧(1996)。已婚男性參與家務分工之研究。婦女與兩性研究通訊,41,頁10-18。
    鍾享龍(2007)。富爸爸:父職教育的圓與缺。師友月刊,476,頁44-47
    鍾宜吟(2008)。台灣地區民眾婚前同居、婚姻態度之相關分析。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春安(1991)。外遇的分析與處置。台北市:張老師出版社。
    魏珮如、蕭英玲(2013)。性別角色態度、夫妻情感與家務參與之相關研究。輔仁民生學誌,19(1),頁19-32。
    羅國英(2004)。人際和諧與忍讓價值觀:從人際衝突因應看代間差異。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計畫成果報告。
    羅瑞玉(1998)。國小學生的利社會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屏東師院學報,11,頁105-140。
    嚴祥鸞(2006)。誰可以決定「誰專業/非專業」。應用心理研究,32,頁69-80。
    蘇峰山、魏書娥、陳雅馨譯(2000)。愛情的正常性混亂。臺北縣新店市:立緒。
    馨和單親家庭服務中心(2007)。繁星處處─單親爸爸的另類天空:關懷單親爸爸專案報告。內政部社會司補助報告。

    (二)報紙
    卡蜜兒(2012)。公主漫步雲端:死尪的可以,離婚的不行!台灣立報,取自:http://tw.news.yahoo.com/%E5%85%AC%E4%B8%BB%E6%BC%AB%E6%AD%A5%E9%9B%B2%E7%AB%AF-%E6%AD%BB%E5%B0%AA%E7%9A%84%E5%8F%AF%E4%BB%A5-%E9%9B%A2%E5%A9%9A%E7%9A%84%E4%B8%8D%E8%A1%8C-134532451.html 。
    章倩萍(2010)。離婚調解:兩性平權不彰。蘋果日報。取自: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00531/32550699。

    二、英文
    Babcock, L. & Laschever, S. (2003). Women don’t ask: Negotiation and the gender divide.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Barsky , Allan., Este , David., & Collins, D. (1996). Cultural Competence in Family Mediation. Mediation Quarterly, 13:3, 167-178.
    Beck, C. A. J., & Sales, B. D. (2001).Family Mediation:Facts, myths, and future prospects. Washington, DC :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Benjamin, M., & Irving, H. H. (1992). Toward a Feminist-Informed Model of Therapeutic Family Mediation. Mediation Quarterly, 10:2, 129-153.
    Blades , Joan.(1985). Family Mediation.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Englewood Cliffs.
    Bush, R.A.B., & Folger, J. P. (1994). The Promise of Mediation: Responding to Conflict Through Empowerment and Recognition.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Carbone, J. R. (1994). A Feminist Perspective on Divorce. Children and Divorce, 4:1, 183-209.
    Chambers, C. (2004). Autonomy and equality in cultural perspective: Response to Sawitri Saharso. Feminist Theory, 5:3, 329-332.
    Chau, P. L. (2002). Defining, assigning, and designing sex.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aw, Policy and Family, 16, 327-367.
    Dingwall, R., Greathatch, D., & Ruggerone, L. (1998). Gender and Interaction in Divorce Mediation. Mediation Quarterly, 15:4, 277-285.
    Field, Rachael. (2000) Neutrality and power: myths and reality. ADR Bulletin, 3: 1, 16-20.
    Fuentes, L. R. (2005).Family mediation: The impact of the feminist critique on its practice. Department of Law Carleton University.
    Irving, H. H., & Benjamin, M. (1995). Family Mediation:Contemporary issues. Thousand Oaks , CA:SAGE Publications, Inc.
    James, Paula (2001).The divorce mediation handbook. San Francisco, Calif. Jossey-Bass.
    Kray, L. J., & L. Thompson. (2004). Stereotype reactance at the bargaining table: The effect of stereotype activation and power on claiming and creating value.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0:4, 399–411.
    Milne, A. (1985). Model Standards of Practice for Family and Divorce Mediation. Mediation Quarterly, 8, 73-81.
    Nelson, Noa., Zarankin, Adi., & Ben-Ari, Rachel(2010). Transformative Women, Problem-Solving Men? Not Quite: Gender and Mediators' Perceptions of Mediation. Negotiation Journal, 26:3, 287-308.
    Neville, William G., (1985). Reflections on the growth and significance of divorce mediation. Divorce mediation: Perspectives on the field. The Haworth Press.
    Picard, C. (2002). Common language, different meaning: What mediators mean when they talk about their work. Negotiation Journal, 18:3, 251–269.
    Pines, A., Gat, H., & Tal, Y. (2002). Gender Differences in Content and Style of Argument Between Couples During Divorce Mediation. Conflict Resolution Quarterly, 20:1, 23-50.
    Ricci, Isolina. (1985)Mediator’s Notebook: Reflections on Promoting Equal Empowerment and Entiltements for Women. In Craig A. Everett (Eds.). Divorce Mediation: Perspectives on the Field. The Haworth Press.
    Seul, J. R. (1999). How transformative is transformative mediation? A constructive–developmental assessment. Ohio State Journal on Dispute Resolution, 15:1, 135-172.
    Sullivan, Patricia L. (2005). Culture, divorce, and family mediation in Hong Kong. Family. Family Court Review, 43:1, 109-123.
    Taylor, A. (1997). Concepts of Neutrality in Family Mediation: Contexts, Ethics, Influence, and Transformative Process. Mediation Quarterly, 14:3, 215-236.
    Wall Jr., V. D., & Dewhurst, M. L. (1991). Mediator Gender: Communication Differences in Resolved and Unresolved Mediations. Mediation Quarterly, 9:1, 63-85.
    Zaher, S. (1998). The Feminization Of Family Mediation. Dispute Resolution Journal, 53:2, 36-43.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