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林怡瑩 Lin, Yi-Ying |
---|---|
論文名稱: |
身心障礙資優學生之自我認同、學校適應及支持需求之關聯研究 A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among self identity, school adjustment and support needs of Twice-Exceptional Students |
指導教授: |
于曉平
Yu, Hsiao-Pi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特殊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Special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8 |
畢業學年度: | 106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49 |
中文關鍵詞: | 身心障礙資優學生 、自我認同 、學校適應 、支持需求 |
英文關鍵詞: | Twice-Exceptional students, self identity, school adjustment, support needs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THE.NTNU.DSE.014.2018.F02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72 下載:55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了解臺北市及新北市身心障礙資優學生的自我認同、學校適應情形及對相關支持服務的需要程度,並探討自我認同、學校適應及支持需求之間的關係。研究方法為問卷調查法,以臺北市及新北市國高中階段之身心障礙資優學生為研究對象,另選取符合對照條件的一般資優學生作為對照組,使用自編之「青少年學校適應及支持需求調查問卷」為研究工具,共計有51位身心障礙資優學生參與研究。將施測所得資料以描述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積差相關以及逐步迴歸進行統計分析。
研究結果如下:
一、身心障礙資優學生在自我認同、學校適應的表現上低於一般資優學生,但兩者對於學校及家庭的支持需求程度接近。
二、在支持需求方面,國中身心障礙資優學生對支持需求的程度顯著高於高中身心障礙資優學生;對於自己在學校適應上的表現方面,學術性向資優類別的身心障礙資優學生顯著地優於藝術才能資優類別的身心障礙資優學生。
三、自我認同與學校適應之間有顯著高度正相關;學校適應與支持需求之間為顯著低度正相關;自我認同與支持需求之間的相關則是未達顯著。
四、身心障礙資優學生自覺的自我認同、家庭支持需求對學校適應表現具有正向預測力,顯示認為自己在自我認同表現好及對家庭支持需求程度高的身心障礙資優學生,也自覺在學校適應上表現良好。
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level of self-identity, school adjustment, and the need for support of twice-exceptional students. Also, it aim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identity, school adjustment, and need for support. Through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this study targeted on twice-exceptional students in Taipei City and New Taipei City, while general gifted students in these areas were employed as the control group. A total of 51 twice-exceptional students and 51 general gifted students were involved in the study as valid samples. The data were analyzed for descriptive statistics, independent-sample t-test, one-way ANOVA,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and stepwise regression.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are as follows:
1.General gifted students are superior to the twice-exceptional students in terms of self-identity and school adjustment. However, both of the groups are equally in need of the support from schools and families.
2.Twice-exceptional students in junior high school have a significantly higher level of need for support than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Moreover, twice-exceptional students who are academically gifted exhibit a higher level of school adjustment than those who are artistically gifted.
3.A high level of positive cor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self-identity and school adjustment for twice-exceptional students. In addition, school adjustment is positively and significantly (yet lowly) correlated with need for support for twice-exceptional students.
4.Self identity and support need from family, as reported by twice-exceptional students, can positively predict school adjustment, indicating that twice-exceptional students who are confident about their self identity and need more supports from family also confident about their school adjustment.
一、中文文獻
王冠中(2014):高中職普通班自閉症學生學校適應與支持系統之研究(未出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臺北。
朱雅萱(2011):新移民青少年子女文化認同與自我認同之相關研究(未出版)。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臺東。
机秀玲(2012):學習適應之探討。教育研究論壇,3(2),141-155。
江培音(2013):彰化縣國中學習障礙學生自我認同之研究(未出版)。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彰化。
吳昆壽(1997):教師對於發展資優殘障教育方案的看法。特殊教育復健學報,5,61-95。
吳昆壽(1999):資優殘障學生教育現況與問題調查研究。特殊教育復健學報,7,1-32。
吳昆壽(2001):資優障礙學生家庭生態系統研究。資優教育研究,1(1) ,85-110。
吳昆壽(2004):資優障礙學生學校生態系統研究。特殊教育復健學報,12,81-97。
吳武典(1986):重視資優的殘障者之教育。資優教育季刊,21,1。
吳武典(1997):國中偏差行為學生學校生活適應之探討。教育心理學報,29, 25-49。
吳新華(1996):兒童適應問題。臺北:五南書局。
吳惠慈(2013):身心障礙者之身心障礙認同歷程—以肢體障礙者為例(未出版)。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應用心理學系碩士論文,臺中。
李佩憶(2011):國小雙重特教需求學生之優勢才能發展與學校適應(未出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臺北。
李奕瑩(2010):新移民女性第二代的自我認同與學校適應之研究:以國中生為例(未出版)。靜宜大學社會工作與兒童少年福利學系碩士論文,臺中。
李翠玲(1989):資優殘障學生與未來成為傑出人才的關聯。資優教育季刊,33,15-16。
李翠玲(1990):傑出肢體障礙人士生涯歷程及其影響因素之探討(未出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臺北。
李育禪(2010):高中生的親子關係.同儕關係與自我統合之相關研究(未出版)。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
李靜怡(2011):高雄市國中學習障礙學生自我概念與學校適應之研究(未出版)。國立臺東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臺東。
李素菁(2002):青少年家庭支持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以台中市立國中生為例(未出版)。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文,台中。
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辦法(2013):中華民國一百零二年九月二日教育部臺教學(四)字第1020125519B號令修正發布。
林進材(1992):城郊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生學校適應比較研究(未出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
林皛玫(2005):自閉症奇才奮力成長的敘說研究-以二位星兒為例(未出版)。國立屏東師範學院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屏東。
林依蓁(2010):原住民學生的自我認同、家庭功能與其在校表現關係之研究:以花蓮縣國民中學學生為例(未出版)。慈濟大學碩士論文,花蓮。
林怡杏(2007):臺北市高中職肢體障礙腦性麻痺身體病弱學生自我概念與學校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臺北。
林翠玲(2011):新移民子女之支持系統、自我認同、主觀幸福感對學校適應影響之研究(未出版)。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新竹。
花敬凱(2000):自我效能理論對資優障礙學生生涯發展的啟示。資優教育季刊,75,19-25。
邱上真(1999):融合教育問與答。載於張正芬、胡致芬、蔡崇建主編: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年刊─迎千禧談特教(191-210頁)。臺北:特殊教育學會。
邱梅芳(2016):國中普通班聽覺障礙學生學校適應及相關因素研究-以特殊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為例(未出版)。國立屏東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屏東。
邱紹一、薛雪萍、李介至(2002):青少年家庭功能、親子衝突、因應策略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香港社會科學學報,22,141-171。
侯禎塘(2002):資優殘障教育。屏師特殊教育,4,27-34。
洪宜綾(2015):臺北市高中職聽覺障礙學生學校適應之探究(未出版)。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臺北。
胡純、郭靜姿(2004):兩位學前障礙資優幼兒的特質表現。特殊教育季刊,93,34-36。
胡金枝(2007):國中低成就資優生學校適應問題與支持系統之建構研究(未出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博士論文,臺北。
孫雅琇(2008):高職特教班輕度智能障礙學生自我認同、依附關係與職業成熟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彰化。
特殊教育法(2013):中華民國一百零二年七月十二日教育部臺教學(四)字第1020097264B 號令修正發布。
特殊教育法(2014):中華民國一百零三年六月十八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10300093311號令修正公布。
袁東(2016):國小視障學生自我認同個案研究。惠明特殊教育學刊,3,27-43。
高儷萍、劉欣惠(2009):面具後的真相-談資優生的自我發展與輔導。國小特殊教育,47,97-106。
張春興(2016):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臺灣東華。
張蓓莉(1986):資優殘障兒童教育。特殊教育季刊,21,5-9。
張照明(2003):普通高中職視覺障礙學生學校生活適應及學校支持系統之研究(未出版)。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博士論文,彰化。
張淑品 (2011):就讀普通學校聽障學生的自我認同。特殊教育季刊,118,62-69。
張喜凰、林惠芬(2011):國小普通班自閉症學生學校適應與學校支持之研究—以中部地區為例。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25,25-46。
張靖卿(2016):探索資賦優異:淺談資優生的情意特質與自我認同。學生事務與輔導,54(4), 67-71。
梁恩慈(2009):大學生之社會支持、情緒調節與生活壓力之相關研究(未出版)。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臺北。
梁慈珊(2013):中學生自我統合狀態與正向思考關係之研究(未出版)。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
梁斐瑜(2016):一位星星王子的音樂特殊才能發展歷程:同儕師徒學習模式。特殊教育研究學刊,41(2),89-116.
郭家齊(2014):高中職普通班身心障礙學生學校適應及相關因素之研究—以特殊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樣本資料分析(未出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臺北。
郭亭吟(2016):身心障礙者自我認同經驗之研究—以先天及後天肢體障礙者為例(未出版)。國立暨南大學諮商心理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南投。
陳梅望(2014):國小教育階段注意力缺陷過動症資優學生之學校適應研究(未出版)。國立臺南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臺南。
陳靜芝(2007):從一位資優班教師的角度看疑似亞斯伯格症資優生與學校環境交互出的面貌(未出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臺北。
陳坤虎、雷庚玲、吳英璋(2005):不同階段青少年之自我認同內容及危機探索之發展差異。中華心理學刊,47(3),249-268。
陳姵君(2007):青少年依附關係、自我認同、獨處能力與情緒調節之關係(未出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臺北。
陳麗英(1995):家庭功能的評估。中國心理衛生學刊,8(3),31-44。
陳治豪、王以仁(2006):國小轉學生自我概念、社會支持與其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教育科學期刊,6(1),46-74。
彭錦珍(2012):資優資源班與資優方案學生運用學校支持系統暨自我效能之研究(未出版)。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臺北。
曾薷瑩(2009):國小ADHD資優生學校適應改變歷程之個案研究(未出版)。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臺北。
曾景蘭(2006):國中普通班聽覺障礙學生學校生活適應與情緒和行為表現之研究(未出版)。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臺北。
曾華源、黃俐婷(1996):我國社會工作專業教育本土化必要性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76,53-60。
曾肇文(1996):國小學童學校壓力、因應方式、社會支持與學校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
游璧如(2006):資優生自我效能與社會支持對於情緒適應之預測研究(未出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臺北。
賀欣音(2010):學生知覺學校支持與學生霸凌行為關係之研究~以臺南市國中為例。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臺南。
黃文慧(2001):從生活看標籤∼由二位身心障礙資優學生的成長故事談起(未出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臺北。
黃文慧(2002):身心障礙資優學生(2E)的研究沿流、特質與鑑定之啟示。資優教育季刊,83,10-20。
黃文慧(2005):從生活看身心障礙資優學生之特質:由一位美術才能優異的學障學生生活經歷談起。特殊教育研究學刊,28,289-311。
黃文慧(2007):身心障礙資優學生的理論與實務-三十年的探詢與發展。資優教育季刊,102,1-19。
黃瓊儀(2016):國中七年級普通班身心障礙學生學校適應之研究-以SNELS為例(未出版)。臺北市立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臺北。
黃韻如(2005):高雄市高中職學習障礙學生學習適應與學校支持系統之研究(未出版)。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高雄。
黃俐婷(2003):探討青少年接受到的社會支持。社區發展季刊,103,144-156。
黃玉枝(1991):國中資優學生輿普通學生學習風格及學校適應之比較研究(未出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臺北。
黃郁芝(2014):一位無口語自閉症雙重特教需求學生之正向心理特質與社會支持之研究(未出版)。臺北市立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臺北。
楊心惠(2014):青少年次文化與自我認同之相關研究(未出版)。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
楊芸綺(2014):我的全民超人─國小雙重特殊需求學生獨立研究方案的發展(未出版)。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臺北。
鄒小蘭(2006):另類天才~亞斯伯格資優生初探。資優教育季刊,101,22-30。
鄒小蘭(2007):學校本位資優教育支援系統運作模式之探究─以雙重殊異個案為例。資優教育季刊,105, 8-14。
鄒小蘭(2009):身心障礙資優生優弱勢分析及支援服務系統之探究(未出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博士論文,臺北。
鄒小蘭(2012):校外資源開發與運用~以身心障礙資優學生為例。資優教育季刊,125,9-17。
鄒小蘭(譯)(2013):特殊族群資優教育:身心障礙資優學生與低成就族群(Beverly A. Trail, Ed.D.著:Twice-Exceptional Gifted Children:Understanding, Teaching, and Counseling Gifted Students)。臺北:華騰文化。(原著出版於 2011)
鄒小蘭、盧台華(2015):身心障礙資優學生支援服務系統建構之行動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40(2),1-29。
廖名顗(2013):身心障礙資優學生的學習適應與輔導-以一位高中舞蹈資優學障學生為例。特教園丁,29(1),49-54。
蔡明富(2011):特殊教育中有無伴隨品行疾患之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學生的學校與家庭適應研究。應用心理研究,49,31-63。
蔡桂芳、侯雅齡(2006):協助資優障礙者發揮特殊才能。屏師特殊教育,13,38-46。
蔡孟勳(2013):臺中市國小單親家庭學童學校支持與學校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碩士論文,南投。
鄭聖敏、陳秀芬、柯惠菁(2014):雙重特殊需求學生多層次教學輔導之理念與作法。資優教育季刊,132,13-28。
盧台華(1986):談資優兼學習障礙學生的教育。特殊教育季刊,21,10-13。
盧台華(1995):殘障資優學生身心特質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13,203-220。
盧台華(1996):特殊族群資優教育。教育資料集刊,21,265-282。
賴明伸(1990):高職學生前程抉擇、學校適應與自我統合關係之研究(未出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臺北。
賴佳菁、李國義(2007):一位圍棋棋手棋藝發展的家庭支持歷程之探析。資優教育研究,7(1),49-70。
賴顓安(2016):中學資優生父母教養方式與自我統合危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彰化。
謝孟純(2016):國小融合教育中特殊需求學生學校適應與學校支持系統之個案研究(未出版)。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嘉義。
鍾雅玲(2012):高中職學習障礙學生學校適應之研究(未出版)。中臺科技大學文教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臺中。
羅祥妤、張正芬(2014):動身、啟程,國小與國中交錯的生活-一位參與加速制亞斯伯格資優生的學校適應。資優教育季刊,130,17-24。
羅翊瑄(2013):高學業表現國中生就讀高職之學校適應探究(未出版)。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
二、英文文獻
Baldwin, L., Omdal, S. N., & Pereles, D. (2015). Beyond Stereotypes:Understanding, Recognizing, and Working With Twice Exceptional Learners. Teaching Exceptional Children, 47(4),216-225.
Barber,C. & Mueller, C. T. (2011). Social and Self-Perceptions of Adolescents Identified as Gifted, Learning Disabled, and Twice-Exceptional. Roeper Review ,33,109-120.
Berzonsky, M. D. (1990). Self-construction over the life span: a process perspective on identity formation. In G.J. Neimeyer, & R.A. Neimeyer (Eds.), Advances in personal construct theory, (pp.155-186). Greenwich, CT:JAI Press.
Cheek, J. M., & Briggs, S. R. (1982). Self-consciousness and aspects of identity.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16, 401-408.
Cheek, J. M. (1989). Identity Orientations and Self-Interpretation. In D. M. Buss & N. Canter (Eds.), Personality psychology: Recent trends and emerging directions (pp.275-285).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Clark, B. (2001). Growing up gifted: Developing the potential of children at home and at school (6th ed.).Upper Saddle River, NJ: Pearson/Merrill/Prentice Hall.
Coleman, M. R., & Gallagher, S. (2015). Meeting the Needs of Students With 2e. Gifted Child Today, 38(4), 252-254.
Dole, S. (2001). Reconciling contradictions: identity formation in individuals with giftedness and learning disabilities. Journal For The Education Of The Gifted, 25(2), 103-137.
Erikson, E. H. (1968). Identity: Youth and crisis. New York: W. W. Norton and Company.
King, E. W. (2005). Addressing the Social and Emotional Needs of Twice Exceptional Students. Teaching Exceptional Children, 38(1), 16-20.
Lo, C. C., & Yuen, M. (2014). Coping Strategies and Perceived Sources of Support among Gifted Students with Specific Learning Disabilities: Three Exploratory Case Studies in Hong Kong. Gifted And Talented International, 29(1-2), 125.
Marcia, J. E. (1980). Identity in adolescence. In J. Adelson(Ed.),Handbook of adolescent psychology. New York: Wiley.
Mayes, R. D. & Moore, J. L., III (2016) Adversity and pitfalls of twice exceptional urban learners. Journal of Advanced Academics, 27(3), 167-189.
Morrison, W. F. (2000). The twice-exceptional student labeled EBD and G/T: A qualitative case study. Colorado:University of Northern Colorado.
Nielsen M. E. (1993). Project reach: Addressing the needs of twice-exceptional learners. Washington, DC: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Reis, S. M., Neu, T. W., & McGuire, J. M. (1997). Case studies of high-ability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who have achieved. Exceptional Children, 63, 463-479.
Rich, S., Levinger, M., Werner, S., & Adelman, C. (2013). Being an adolescent with a cochlear implant in the world of hearing people:Coping in school, in society and with self ident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ediatric Otorhinolaryngology, 77,1337-1344.
Sampson, E. E. (1978). Personality and the location of ident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46, 552-568.
Thompson, J. R., Bradley, V., Buntinx, W.H.E., Schalock, R.L., Shogren, K.A., Snell, M.E., et al. (2009). Conceptualizing supports and the support needs of people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y.Intellectual and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47(2), 135-146.
Trail, B. A. (2008). Twice-exceptional learners: What they need in order to thrive. [electronic resource].Wang, C. W., & Neihart, M. (2015). How Do Supports from Parents,
Teachers, and Peers Influence Academic Achievement of
Twice-Exceptional Students. Gifted Child Today, 38(3), 148-159.
Whitmore, J.R., & Maker, C. J. (1985). Intellectual giftedness in disabled persons, Rockville, MD: Aspen.
Wood, J. W. (1992). Adapting instruction for mainstreamed and at risk student. New York: Maclliam.
Yewchuk, C., & Lupark, J. L. (1993). Gifted handicapped: A desultory duality. In K. A. Heller, F. J. Monks, & A. H. Passow (Eds.),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giftedness and talent. Oxford, New York: Pergamon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