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林志汀 Chih-Ting Lin |
---|---|
論文名稱: |
Michael J. Sandel倫理思想及其德育意涵 Michael J. Sandel's ethical thoughts and its moral significance |
指導教授: |
溫明麗
Wen, Ming-Lee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06 |
畢業學年度: | 94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67 |
中文關鍵詞: | 構成性自我 、構成性社群 、良善生活 、擴展了的愛 、公民德行 |
英文關鍵詞: | constitutive self, constitutive community, good life, enlarged affections, civic virtues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44 下載:47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主要探討政治哲學家Michael J. Sandel的德行論主張,Sandel批判了John Rwals視正義為首要德行的不恰當,認為正義是有條件的,只有在不正義充斥的情境中,正義才有其補救性功能,Sandel並以博愛的情性關懷取代正義的理性精神,以哲學人類學為思維進路,認為人類的本質是變動的,並透過不斷的認知與反思,進而發現了自我之界線,也就是「構成性自我」,而此自我具有道德獨特性,具有博愛之行動特質,Sandel並將此種「擴展了的愛」延伸至「構成性社群」的形成中,該社群具有關懷與自治的功能,能夠培養出良善的公民德行,追求良善的生活。
本研究對Sandel倫理思想做出如下的詮釋與批判:一、採取實質性的道德證成,而非自由主義者所採行之中立的「存而不論」。二、謹慎對待宗教上的道德觀念,卻未能找出論斷的標準。三、其變動的自我觀兼顧了社群之善與個人權利,並補充了義務論中先驗價值的不足。四、其倫理思想兼採博愛德行及自我治理的精神。五、其倫理思想有助於現時生活中德行的培養。而Sandel的倫理思想對台灣道德教育之啟示為:一、變動的自我觀是道德教學上的出發點,彌補了傳統道德教學的不足。二、社群之中博愛精神的展現是道德教育的核心,補充了傳統上全以理性為主的道德教育。三、對「情境教育」的重視不僅僅是塑造良善的道德環境而已,更是尊重個人權利與追求社群共善之間的辯證合。四、公民德行的培養是需要施教者以身作則,受教者從小養成、從內心出發,兩者相互配合才能完成。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political philosopher -Michael J. Sandel’s theory of virtue ethics. Sandel criticizes John Rwals’s view that justice as the first virtue is inadequate. Justice is conditional .Only when a situation filled with unjustice , justice will be a remedying function. Sandel replaces rational spirit of justice by affectional caring of philanthropy. He thinks by a way of philosophical anthropology. By constantly cognizing and reflecting, Sandel discovery the demarcation line of self. This is 「constitutive self」. Constitutive self is of moral particularity, and is of philanthropy in action. Sandel extends this 「enlarged affections」to community. Constitutive community is filled with caring and autonomy . Constitutive community can cultivate good virtue of citizens and pursue good life.
The interpretation and critique of Sandel’s ethical thoughts are: 1. Adopting substantive justification of morality , not neutral bracketing. 2. Being careful to moral conceptions of religion , but it can’t find a standard for judging. 3.View of changing self can look after communal good and individual right , and supply the loss of prior value in the deontology. 4.Sandel’s ethical thoughts look after virtue of philanthropy and spirit of self¬-government. 5. Sandel’s ethical thoughts are good for
cultivating virtues at present. The significance of Sandel’s ethical thoughts for moral education in Taiwan are:1. View of changing self is a starting point in moral
instruction. 2. The emergence of spirit of philanthropy in community is a core conception of moral education. 3. Emphasizing situational education is not only
molding good moral circumstances , but also looking after the respect ofindividual right and communal good. 4. Cultivating civic virtues needs teacher’s example , and
students learn in the childhood and with heart.
中文部份
石元康(1995)。社群與個體:自由主義與社群主義的論辯。當代,114,
94-104。
石元康(1991)。自由主義式的平等:德我肯論權利。載於戴華、鄭曉時
(主編),正義及其相關問題(頁317-342)。台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山
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專書(28)。
江宜樺(1995)。政治社群與生命共同體:亞里斯多德城邦理論的若干啟示。
載於陳秀容、江宜樺(主編),政治社群(頁39-75)。台北市:中央研
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專書(38)。
江宜樺(1997)。社群主義的國家認同觀。政治科學論叢,8,85-110。
何霜梅(2005)。20世紀90年代以來社群主義研究述評。教學與研究,1,
62-68。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李琪明(2003)。倫理與生活。台北市:五南。
李少軍、杜麗燕、張虹(譯)李國維(校)(2003)。John Rawls著。正義
論。台北縣:桂冠。
沈清松(1997)。道德教育的道德哲學基礎。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8
(2),6-17。
沈清松(1997)。論複製人的問題。哲學雜誌,21,232-254。
沈清松(1998)。論公民德行的陶成。哲學與文化,25(5),406-418。
苗力田、徐開來(譯)(2001)。Aristotle著。倫理學。台北縣:知書
房。
周華山(1995)。同志論。香港: 香港同志研究社。
段德智、尹大貽、金常政(譯)(1999)。P.A.Angeles著。哲學辭典。台
北市:貓頭鷹。
施正鋒(2004)。行政體系中的原住民族-由「優惠待遇」到「積極行動」。
考銓季刊,40,47-71。
俞可平(1999)。社群主義。台北市:風雲論壇。
高宣揚(1994)。實用主義和語用學。台北市:遠流。
陳文團(1999)。意識形態教育的貧困。臺北市 : 師大書苑。
陳文團(2000)。論「寬容」。哲學與文化,27(1),5-21。
陳閔翔(2002)。公民德行、政治社群與民主精神:Michael J. Sandel政
治哲學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俊宏(1995)。當代自由主義與社群主義的論爭的若干啟示。東吳政治學
報,4,331-358。
陳正堂(2004)。正當(right)與善(good)的優先性:評羅爾斯(J.
Rawls)和沈岱爾(M. J. Sandel)的論辯。哲學論集,37,241-265。
陳仲嶙、蘇夏曦(2002)。前胚胎地位之研究─以製造胚胎提供幹細胞研究為
例。生物科技與法律研究通訊,13,37-66。
徐振雄(1998)。羅爾斯[John Rawls]「正義憲法」之優越及其隱藏圖像。
立法院院聞,304,2-17。
洪鐮德(2004)。當代主義。台北市:揚智文化。
哲學大辭書編審委員會(編)(1993)。哲學大辭書第1册。臺北縣:輔仁
大學。
哲學大辭書編審委員會(編)(1990)。哲學字典。臺北縣:輔仁大學。
張震威(1993)。市民社會之探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
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秀雄(1998)。公民教育的理論與實施。台北市:師大書苑。
張秀雄(1999)。建構適合台灣社會的公民資格觀。公民訓育學報,8,99-
122。
張培新(2003)。全球化浪潮下之公民資質初探。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
14(1),58-75。
黃藿(1996)。理性、德行與幸福-亞里斯多德倫理學研究。台北市:台灣學
生。
黃藿(1999)。德行倫理學的復興與當代道德教育。社會文化學報,9,1-
18。
黃藿(2003)。從德行倫理學看道德動機。載於潘小慧(主編),哲學與文化
(351),30(8),5-19。
黃藿(2004)。德行倫理學、品格教育與人權教育。社會文化學報,19,1-
22。
曹海軍等(譯)(2004)。西方自由主義的興衰。長春市:吉林人民出版社。
曾國祥(1993)。人文教育、公民教養與國家權力:論歐克秀之教育理念。
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5(2),365-399。
曾國祥(2003)。論沈岱爾之行動性理論:一個哲學保守主義的重塑。政治與
社會哲學評論,6,65-114。
曾國祥(2004)。自由主義與政治的侷限。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8,79-
120。
曾國祥(2004)。憲政主義與民主的衝突:美國政治思想的一個側面。政治與
社會哲學評論,11,35-82。
彭如婉(1996)。從當代社群主義的公民觀探究公民教育。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彭如婉(1998)。從社群主義的公民觀探究公民教育。公民訓育學報,7,
435-450。
鄔昆如(1993)。倫理學。台北市:五南。
鄔昆如(1996)。倫理學的各種學說。哲學與文化,23(10),3044-
3055。
楊國榮(2002)。道德形上學引論。台北市:五南。
楊思偉(2002)。日本中小學教育課程與公民資質教育。中等教育,53
(5),46-57。
游家政(1993)。詮釋學與教育研究。載於賈馥茗、楊深坑(主編),教育
學方法論(頁65-81)。台北市:五南。
溫明麗(2004)。詮釋典範與教育研究。載於潘慧玲(主編),教育研究方法
論:觀點與方法(頁155-186)。台北市:心理。
溫明麗(1997)。批判性思考教學—哲學之旅。台北市:師大書苑。
溫明麗(2006,5月)。從哈伯瑪斯與傅柯對權力的解讀論述科學發展的倫理
觀。載於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調查研究專題中心及台灣ELSI
研究中心主辦之「台灣基因意向之調查與研究學術研討會(頁4~1 - 4~
21)」,台北市。
廖添富、劉美慧、董秀蘭(1999)。自由主義與社群主義的公民教育觀。公民
訓育學報,8,1-14。
劉北成、陳銀科、方海波(譯)(1998)。Jacques Derrida著。言語與現
象。台北市:桂冠。
劉良淑(1995)。美國的宗教保守派與未來政治。海外校園,(11)。2006
年5月21日取自http://www.cefocm.org/web/big5_txt/index.htm。
劉美慧(2000)。學校公民課程的實施與公民資質觀點分析。台灣教育,
595,25-35。
歐陽瑩(1996)。論麥金太爾的政治社群。私立東海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
未出版,台中市。
歐陽景根(譯)(2003)。Zygmunt Bauman著。共同體。南京:江蘇人民出
版社。
潘小慧(2003)。德行與倫理-多瑪斯的德行倫理學。台北市:哲學與文化月
刊。
韓水法(1998)。桑德爾對羅爾斯《正義論》的批評。二十一世紀雙月刊,
46,84-90。
韓震(1998)。公共價值觀—當代西方社團主義的主要觀點。江海學刊,3,
69-74。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錢永祥(1995)。社群關係與自我之構成:對沈岱爾社群主義論證的探討。
載於陳秀容、江宜樺(主編),政治社群(頁297-314)。台北市:中央
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專書(38)。
應奇(1999)。社群主義。台北市:揚智文化。
戴華(1991)。個人與社會正義:探討羅爾斯正義理論中的「道德人」。載
於戴華、鄭曉時(1991)(主編),正義及其相關問題(頁257-280)。
台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專書(28)。
關啟文(2001)。桑德爾的公民共和主義與羅爾斯的政治自由主義。社會理論
學報。4(2),373-411。
簡成熙(2005)。教育哲學專論—當分析哲學遇上女性主義。台北市:高等教
。
羅光(1992)。主體—我。哲學與文化,19(1),1156-1164。
譚光鼎(2002)。臺灣原住民敎育 : 從廢墟到重建。台北市 : 師大書苑。
龔群(1998)。回歸共同體主義與拯救德行—現代德行倫理學評價。哲學動
態,6,43-45。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龔群(2003)。當代西方倫理學的發展趨勢。教學與研究,9,55-57。中國
期刊全文資料庫。
西文部份
Bell,Daniel(1993).Communitarianism and its Critic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rittenden, Jack(1992). Beyond individualism :
reconstituting the liberal self.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agger, Richard(1997). Civic virtues : rights,
Citizenship, and republican liberalism.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ilthey, Wilhelm(1988).Introduction to Human
Sciences.Translated with an Introductory Essays by
Betanzos Ramon J. London:Harvester.
d’Entrèves, M. P. (2001). Communitarianism. In L. C.
Becker & C. B.Becker(Eds.) ,Encyclopedia of Ethics,I,
(pp. 269-272). New York:Routledge.
Engelhardt, Jr. H. T(1998). Human Nature Genetically Re-
Engineered: Moral Responsbilities to Future Generation.
In Emmanuel Agius and Salvino Busuttil(Eds.)Germ-line
Intervention and our Responsibilities to Future
Generations(pp. 51-66).The Netherlands: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Fried , Charles(1981).Contract and Wrong. Cambridge ,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Friedman, Marilyn(1996).Feminism and Modern Friendship:
Dislocating the Community. In S.Avineri & A. de-Shalit
(Eds), Communitarianism and Individualism(pp.101-119).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Gutmann, Amy(1995).Civic Education and Social Diversity,
Ethics , 105,516-534.
Glover,Jonathan(1999). Questions about Some Uses of
Genetics. In Tom L.Beauchamp & LeRoy Walters(5th eds.),
Contemporary Issues in Bioethics (pp.587).Belmont, CA: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Ho Kai Chi(2006). Descartes: Archimedean Point of
Knowledge ,Roundtable E-Journal ,041A,1-16.Retrieved June
1,2006,from http://
www.youthroundtable.org/html/website/about_us/Roundtable%
20E-Journa l%20No.041A.doc.
Kymlicka, Will & Norman ,Wayne(2000). Citizenship in
diverse societies.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acIntyre , Alasdair(1984). After virtue : a study in
moral theory(2nd ed).Notre Dame, IN :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
MacIntyre , A. & Dunne, J. (2002). Alasdair MacIntyre on
Education:In Dialogue with Joseph Dunne, Journal of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36(1),1-19.
Mason, R. (1996). Taylor, Charles Margrave. In S. Brown, D.
Collinson, & R.Wilkinson(Eds.),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Twentieth-Century Philosophers(pp.774-776). New
York: Routledge.
Rawls(1999). A theory of justice(Rev. ed). Cambridge,
MA :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isty Press
Taylor ,Charles(1985). Philosophy and the human sciences,
Philosophical Papers 2.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aylor ,Charles(1988).Ancient Wisdom and Modern Folly.In
Peter French et al.(Eds), Midwest Studies in
Philosophy,13,(pp.63). Notre Dame, IN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
Walzer, Michael(1992).The civil society argument . In
Chantal Mouffe ,Dimensions of radical democracy :
pluralism, citizenship, community (pp.106-117). New
York:Ver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