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吳淑楨
論文名稱: 運用即時通訊網路團體諮商對高憂鬱傾向學生輔導之研究
A Study of the Effects of Online Counseling Group on Instant Messaging for High-depressive Students
指導教授: 謝建成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社會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6
畢業學年度: 9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54
中文關鍵詞: 高憂鬱傾向即時通訊認知行為治療網路團體諮商
英文關鍵詞: high-depressive, Instant Messagine, cognitive-behavior therapy, online group counseling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403下載:5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目的在於瞭解高憂鬱傾向國中生之即時通訊使用情形,以及即時通訊網路團體諮商對高憂鬱傾向國中生之「憂鬱」及「自尊」二方面之輔導效果,藉此研究結果提供學校輔導人員對憂鬱傾向學生輔導之參考。本研究採實驗研究法,採等組前後測設計,以台北市某完全中學國中部三年級經調查為高憂鬱傾向之學生為研究對象,實驗組六名,控制組六名。由研究者擔任團體領導員,於實驗組實施為期十次的網路團體諮商;並於團體實施前二週內,實驗組與控制組同步完成「兒童憂鬱量表」和「自尊量表」前測,於第十次團體後,實驗組與控制組同步「兒童憂鬱量表」和「自尊量表」完成後測。
      研究結果各項資料經統計處理分析之後獲得下列主要結論:
    一、高憂鬱傾向學生即時通訊使用經驗較一般學生為久,平均使用即時通訊頻率與一般組差異不大但時間較長;使用地點多在家裡,而使用對象以同學和朋友為主;主要使用軟體為Yahoo Messenger,主要活動為文字聊天、檔案傳輸、互動遊戲與多人交談,而主要使用目的,以聊天、和朋友聯絡與分享檔案照片音樂為主。
    二、即時通訊網路團體諮商對降低高憂鬱傾向國中學生的憂鬱情形具顯著之輔導效果。
    三、即時通訊網路團體諮商對提升高憂鬱傾向國中學生的低自尊情形未具顯著之輔導效果,但對改善低自尊是有助益的。
    本研究依據研究結果,對未來輔導實務及研究提出建議,供後續研究者與輔導人員之參考。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group counseling with Instant Messaging(IM) in web-based environment on high-depressive students’ depression and self-esteem. The result of this study could offer the counsellors to improve the counseling on the students in school. The subjects consisted of 12 high-depressive students in 9th grade at one junior high school in Taipei. These students were assigned randomly to the experi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6 people in each of the group. The researcher served as the group leader, The experiment group was treated 10 times of web-based counseling group and each session lasted for one hour.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no treatment. This study used “Children’s Depression Inventory” and “The Self-esteem Scale” as the assessment tools to assess whether there exist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scores the experi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obtained on the two scales administered before and after the experiment.
    Results we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1.The IM experience of the high-depressive students are longer and more frequency than general students. They often use IM at home to talk with their classmates and friends. The main activity is spread for characters chat , file
    fail , interdynamic game and talkwith others. And the main using purpose are to chat , contact friend and share photos.
    2. The IM web-based counseling group had significant effects on improving the depression of high-depressive students.
    3. The IM web-based counseling group didn’t have significant effects on improving the low self-esteem of high-depressive students, but other datas of
    subjects’ scroes showed the method could help the students to improve the self-esteem in some ways.
    Finally, we came to a conclusion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is research, and some suggestions were made for further studies in the area of counseling affairs.

    摘要------------------------------------------------------i 目次----------------------------------------------------iii 表次------------------------------------------------------v 圖次----------------------------------------------------vii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7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8 第四節 名詞釋義--------------------------------------10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1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即時通訊的內涵與相關文獻----------------------14 第二節 憂鬱情緒相關理論與研究------------------------30 第三節 團體治療、團體諮商與網路諮商------------------5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架構--------------------------------------78 第二節 研究流程--------------------------------------80 第三節 研究假設--------------------------------------83 第四節 研究設計--------------------------------------83 第五節 研究對象--------------------------------------85 第六節 研究工具--------------------------------------86 第七節 資料處理與統計分析----------------------------92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高憂鬱傾向學生即時通訊使用情形----------------93 第二節 高憂鬱傾向學生團體實施前後憂鬱情形比較-------103第三節 高憂鬱傾向學生團體實施前後自尊情形比較-----------105 第四節 團體滿意度評量結果-------------------------------110 第五節 討論---------------------------------------------11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122 第二節 建議-------------------------------------------125 參考文獻------------------------------------------------129 附錄 附錄A 個人即時通訊使用基本資料調查表---------------138 附錄B 青少年憂鬱情緒自我檢視量表-------------------139 附錄C 生活經驗問卷-兒童憂鬱量表-------------------140 附錄D 自尊量表-------------------------------------142 附錄E 心情溫度計-團體滿意度評量表-----------------143 附錄F 團體方案內容---------------------------------144 附錄G 團體諮商對話內容------------------------------154

    一、中文部份
    王怡雰(2004)。電腦溝通媒介與任務型態對媒介認知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華大學資訊管理學系,新竹。
    王郁文(2001)。大學生網際網路使用行為、性別、社會焦慮與網路諮商意願、生活適應問題接受網路諮商意願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政大教育所,台北。
    王智弘(1998)。班級團體輔導活動方案設計的理論基礎。台灣省教育廳(主編),高中團體輔導手冊,P1-9。
    王智弘(2000,11月)。網際網路對助人專業帶來的契機與挑戰,載於中國輔導學會主辦之「2000諮商專業發展學術研討會-邁向新世紀的諮商與輔導」,台北。
    王智弘(2001,11月)。網路諮商的校園應用,載於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主辦之「學校網輔導工作網路化趨勢與應用研討會」研討手冊,彰化。
    王智弘(2001,3月)。迎接網際網路時代—網路媒體在諮商輔導上的應用現況與未來,載於清華大學主辦之「E世代的網路諮商研討會」,新竹。
    王智弘(2003)。網路諮商、網路學習與網路督導:學校輔導人員專業發展新趨勢。學生輔導,86,120-131。
    王智弘(2004,6月)。運用網路諮商以因應青少年網路問題行為。載於國立中正大學主辦之「青少年網際網路使用相關問題與防治對策」研討會,嘉義。
    王智弘、楊淳斐(2001)。網路諮商中可行之理論取向與實務技巧。輔導季刊,37(4),20-27。
    王舒薇(2003)。台北縣某國中學生網路交友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台北。
    王緒溢、梁仁楷(2004)。MSN Messenger 6中文版帶了就走:即時通訊樣樣精。台北:峯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王澄華(2001)。人格特質與網路人際互動對網路成癮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心理學研究所,台北。
    王曉玫(2002)。五專生憂鬱症之盛行率調查及初步研究。嶺東學報,13,93-100。
    古明泓(2004)。探討即時通訊之使用動機、使用行為與滿足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台北。
    白秀玲(2000)。青少年憂鬱症的探討與治療。國教新知,47(2),33-38。
    何雪珍(1998)。護理科應屆畢業生憂鬱傾向及其生活壓力、社會支持、自殺傾向之相關性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醫學院護理研究所,高雄。
    吳佳璇、林信男(2001)• 療效不佳的憂鬱症,當代醫學,28(4),34-36。
    吳武典(1991)。團體輔導手冊。台北:張老師出版社。
    吳姝倩(1996)。電腦中介傳播人際情感親密之研究—探訪電子布告欄中的「虛擬人際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台北。
    吳倩儀(2004)。網路團體諮商方案對國小高年級害羞兒童輔導效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台北。
    吳麗娟(1990)。讓我們更快樂:理性情緒教育課程,台北:心理出版社。
    吳麗琴(2001)。網際網路在諮商中的應用。學生輔導。74,44-50
    宋文松(2003)。線上輔導與諮商系統之可行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桃園。
    李文瑄(2001)。人際關係圖譜-動力團體治療新論。諮商與輔導,181,26-28。
    李偉斌(2002)。網路即時諮商中工作同盟.晤談感受與諮商員口語反應之歷程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屏東。
    李逢堅(2001)。中學生網際網路使用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台北。
    阮美蘭(1995)。憂鬱症認知治療的處理。輔導季刊,31(2),47-51。
    林美李(2003)。台北市高中生憂鬱程度及其相關因素。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北護理學院護理研究所,台北。
    林梅鳳(2001)。認知行為治療團體對憂鬱症患者的衝擊與治療效果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諮商與輔導學系,彰化。
    林淑華(2001)。情緒覺察評量表之發展:性別、憂鬱、情緒性質及情緒重要性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醫學大學行為科學研究所,高雄。
    邱一峰(1996)。國中生憂鬱傾向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性別、年級、家庭狀況、鬱卒、憂鬱與尋求幫助、自殺傾向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
    邱珍琬(2000)。線上諮商新趨勢。輔導季刊,36(4),P60-62。
    邱鈺茹(2000)。青少年之生活事件與憂鬱症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大學流行病學研究所,台北。
    俞筱筠譯(1996)Powell,D.H.著。適應與心理衛生-人生週期之常態適應。台北:揚智。
    姜忠信、洪福建(2000)譯Ivy-Marie Blackburn,Kate M. Davidson著。認知治療的實務手冊:以處理憂鬱與焦慮為例。台北:揚智。
    施薇雅(2004)。國中生生活壓力、負向情緒調適、社會支持與憂鬱情緒之關聯。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南。
    洪莉竹(1996)憂鬱個案及輔導策略之探討。諮商與輔導,121,13-17。
    孔繁鐘、孔繁錦譯(1999)美國心理學會著。DSM-IV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台北:合計。
    范傑臣(2003)。高中生人際互動與社會支持對網路沈迷的影響—以桃園縣某高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研究所,桃園。
    徐世杰(2003)。青少年憂鬱與社會畏懼、雙親教養態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系,彰化。
    袁之琦、游□山(1993)。心理學名詞辭典。台北:五南。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張春興(1991)。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高賓(1990)。校園憂鬱症之輔導。師友,401,81-83。
    張高賓(2001)。談青少年之憂鬱及其輔導策略。輔導通訊,66,41-45。
    張景然(2000)。準諮商員的網路即時諮商經驗:一個諮商訓練課程的初探性實驗。中華輔導學報,9,89-129。
    張景然、吳芝儀譯(1995)Corey, G.著。團體諮商的理論與實務。台北:揚智。
    張進上、郭志通(2003)科技時代的新挑戰:網路諮商與其倫理思維。諮商與輔導,208,26-32。
    張德聰、黃正旭(2001)。「張老師」網路諮商求助者之特性分析與未來展望。輔導季刊。37(4),28-31。
    莊慧秋(2000)。青春的心,苦澀。張老師月刊,268,91。
    郭志通(2001)。憂鬱症之診斷標準與協助治療策略。諮商與輔導,181,14-18。
    郭修廷(2001)。讀書治療在網路諮商上的應用。輔導季刊,37(4),P32-37。
    郭靜靜(2004)。青少年憂鬱傾向、生活壓力、冒險行為對其婚前性行為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台北。
    陳杏容(2001)。給他們一個Easy的環境:青少年因應壓力行為之探討-憂鬱情緒與偏差行為。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台北。
    陳坤虎(2001)。青少年自我認同與父母管教態度及自尊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系,台北。
    陳昌蘭(2001)。陽光照不到的青春—憂鬱傾向青少年人際關係的歸因與因應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台東。
    陳采蕙(2003)。探討認知行為團體治療對憂鬱症病患憂鬱及自尊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防醫學院護理研究所,台北。
    陳冠名(2004) 。青少年網路使用行為及網路沉迷的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台北。
    陳柏齡(2000)。國中生生活壓力、失敗容忍力與憂鬱傾向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台北。
    陳錫銘(1992)。憂鬱的主要認知行為理論。諮商與輔導,81,6-10。
    陳嬿竹(2002)。網路與真實人際關係、人格特質及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屏東。
    彭武德(1997)。張老師電子諮商服務系統的回顧與前瞻。張老師簡訊,20,第6版。
    曾光佩(1993)。大學生的憂鬱情緒與歸因──憂鬱性歸因理論的驗證。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系,台北。
    曾瑞真(1992)。現實治療模式的教育方案。諮商與輔導,73,23-25。
    游森期(2001)。大學生網路使用行為、網路成癮及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彰化。
    黃一玲(2002)。影響大學生網路成癮的相關因素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長庚大學護理學研究所,台北。
    黃少華、陳文江(2002)。重塑自我的遊戲:網路空間的人際交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社會所,嘉義。
    黃厚銘(2000)。「網際人際關係的親疏遠近」。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刊,28,119-15
    黃健峰、王智弘(2002)網路即時諮商之功能規劃與系統設計。臺灣省高級中等學校輔導通訊,72,p10-16。
    黃惠惠(1993)。團體輔導工作概論,台北:張老師文化公司。
    楊明磊 (1998)。在網路上進行即時個別諮商的相關議題。學生輔導,56,100-109。
    楊斯年、陸汝斌(1996)。憂鬱症。醫學繼續教育,6(5),433-440。
    楊順南(1996)。憂鬱理論的整合研究-認知取向。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
    楊靜芳(2003)。社交焦慮,網路社交焦慮與網路環境特性之關聯性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系,台北。
    葉忠良(1998)。用ICQ伴你上網。台北:文魁資訊股份有限公司。
    葉真秀(2004)。高中生完美主義傾向、解釋風格與憂鬱程度之關係--以台中縣市
    六所高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中師範學院諮商與教育心理所,台中。
    葉翠羽、柯慧貞(1988)。憂鬱症的認知治療。國防醫學,7(2),142-145。
    賈馥茗等編(2000)。教育大辭書。台北:國立編譯館。
    廖鳳池(1996)。認知治療理論與技術(四版)。台北:天馬文化。
    趙芳玫(2003)。高中職學生的焦慮與憂鬱傾向之探討--以台北縣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大學統計學系,台北。
    劉淑慧(2000,11月)。諮商輔導工作者如何迎接網際網路時代。載於中國輔導學會主辦之「2000諮商專業發展學術研討會-邁向新世紀的諮商與輔導」,台北。
    劉焜輝(1973)。團體輔導研究。台北:漢文。
    劉嘉逸、林朝誠、白雅美、陳震宇(2000,11月)。網路諮商個案特質初探-「心靈診所」經驗。載於中國輔導學會主辦之「2000諮商專業發展學術研討會-邁向新世紀的諮商與輔導」,台北。
    潘美岑(2004)。網際網路溝通的語言遊戲—以MSN Messenger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研究所,台北。
    蔡嘉慧(1998)。國中生社會支持、生活壓力與憂鬱傾向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
    蔡燕平(2004)。組織採用即時通訊軟體與組織溝通之研究─以MSN Messenger 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資訊管理學系,台北。
    戴怡君、曾鈺珺(主編)(2003)。青少年憂鬱情緒自我檢視表教師使用手冊。台北,董氏基金會。
    韓佩凌(2000)。台灣中學生網路使用者特性、網路使用行為、心理特性對網路沉迷現象之影響。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台北。
    簡恆信(1998)。虛擬社群匿名行為模式研究---以網際網路電子布告欄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台北。
    簡美華(1992)。憂鬱症患者之「社會支持」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台北。
    藍采風(2000)。壓力與適應。台北:幼獅文化。
    顏美如(2003)。影響大學生網路人際吸引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南。
    魏碧梅 (2004)。台灣網際網路使用者對即時通訊之認知與實際使用狀況。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台北。
    魏麗敏、黃德祥(1997)。諮商理論與技術。台北:五南圖書。
    蘇建文、林美珍、程小危、林惠雅、幸曼玲、陳李綢、吳敏而、柯華葳、陳淑美(1997)。發展心理學。台北:心理。

    二、西文部分
    Abramson, L.Y., Seligman, M.E.P., & Teasdale, J.(1978). Learning helplessness
    in humans:Critique and reformulation.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87 , 49-74.
    Bandura, A.(Ed.).(1977).Social learning theory. NJ:Englewood Cliffs.
    Beck, A. T.(1976).Cognitive therapy and the emotional disorders. New York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Press.
    Chariter, G. M., & Lassen, M. K. (1994). Adolescent depression: Children’s depression inventory norms, suicidal ideation, and(weak) gender. Adolescence, 116, 859-864.
    Jarrett, R. B., Kraft, D., Doyle, J., Foster, B. M., Eaves, G. G. & Silver, P.C. (2001). Preventing recurrent depression using cognitive therapy with and without a continuation phase: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Archives General Psychiatry, 58(4), 381 -388.
    Keller, M. B. (2000). A comparison of Nefazodone, the cognitive behavioral- analysis system of psychotherapy, and their combin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depression. The Massachusetts Medical Society, 342(20), 1462-1470.
    Macaskill, N. D., & Macaskill, A. (1996). Rational-emotive therapy plus pharmacotherapy versus pharmacotherapy alone in the treatment of high cognitive dysfunction depression. Cognitive Therapy & Research, 20(6), 575-592.
    Mattick, R. P., & Clarke, J. C.(1998).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measures of social phobia scrutiny fear and social interaction anxiety. 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 36, 455-470.
    Moriarty, D. L. (2002). Effects of disputation strategies in rational emotive behavior therapy (REBT) on the treatment of depression.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Section B: the Sciences & Engineering, 63(1-B), 541.
    Peterson A.V.,Compas,B.E., & Brooks-Gunn,J.(1992). Depression in adolescence: current knowledge, research directions, and implications for programs and policy. Workihg paper commissioned by the Carnegie Council on Adolescent Development. New York : Carnegie’Corp.
    Schmall, V. L. & Others. (1993). Depression in Later Life: Recognition and Treatment. (ED:364 819).
    Seligman, M. E. P.(1975).Helplessness:On depression, development, and healthy. San Francisco:Freeman.
    Young, K. S. & Rogers, R. C.(1998).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pression and Internet Addiction.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1(1): 25-28。

    三、網路資源
    內政部統計處(1999)。臺閩地區少年身心狀況調查。2005年5月13日取自 http://www.moi.gov.tw/W3/stat/ Survey/youth88.htm 。
    今天,你IM了嗎?。廈門晚報,2005年2月24日,取自:
    http://www.csnn.com.cn/gbtobig.php3?url。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線上即時查詢系統。台灣地區國民健康促進知識、態度與行為調查。2005年5月20日取自http://olap.bhp.doh.gov.tw/index.htm。
    吳雁門、顏煥恭(2003)。線上輔導模式探討。雲林縣,青少年輔導計畫輔導團。2005年5月14日,取自http://guidance.ylc.edu.tw/。
    施文正等(1998)。奇檬子─情緒管理團體。臺灣心理諮商網,2005年7月18日取自www.heart.ncue.edu.tw。
    財團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TWNIC)。「2005年台灣寬頻網路使用調查報告」,2005年8月2日取自http://www.myhome.net.tw/2005_08/web_news/main1.htm
    財團法人董氏基金會(2002)。青少年主觀生活壓力與憂鬱傾向之相關性調查報告,以大台北地區在學青少年為例。2005年4月22日取自http://www.jtf.org.tw/JTF06/06-01.asp
    財團法人董氏基金會(2004)。青少年日常生活、網路使用與憂鬱傾向之相關性調查。2005年6月20日取自http://www.jtf.org.tw/psyche/melancholia/survey.asp?This=64&Page=1 。
    許世輝(2001)。團體心理治療。2005年9月28日取自http://www.cych.org.tw/cych/carecenter/spirit.htm#團體心理治療。
    黃晨哲(2003),「企業使用IM趨勢銳不可擋」,CNET新聞專區,2005年2月23日 取自http://taiwan.cnet.com/news/software/0,2000064574,20075504,00.htm 。
    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公司(2005),「即時通訊不只是好玩而已」,2005年2月23日,取自http://www.insightxplorer.com/news/news_02_23_05.html。
    網絡即時通訊軟體面面觀(2005)。大紀元時報。2005年2月25日。取自http://218.103.90.163/newepthk/jsp/wrap-article.jsp?realURL=../archive//200502/Issue493B/493B-15-13-4.html

    談話可治療憂鬱症。大紀元E報。2005年5月8日。取自http://www.epochtimes.com.tw/bt/5/5/8/n914739.htm。
    蕃薯藤網路調查(2005)「2004年台灣網路使用調查」,2005年1月20日,取自http://survey.yam.com/survey2004/chart/。
    Sean Michael Kerner(2005)。Instant Messaging Market 2005-2009。2005年10月14日取自http://www.internetnews.com/stats/article.php/3521456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