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李奕樵
Li, Yi-Chiao
論文名稱: 日治時期臺南地區新式糖廠與市街發展的關係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ew sugar factori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owns in Tainan under Japanese rule
指導教授: 林聖欽
Lin, Sheng-Chin
口試委員: 吳育臻
Wu, Yu-Chen
張伯宇
Chang, Po-Yu
口試日期: 2021/07/07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地理學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論文出版年: 2021
畢業學年度: 10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8
中文關鍵詞: 日治時期臺南地區新式糖廠市街發展成長極
英文關鍵詞: Under Japanese rule, Tainan, The new sugar factory, The development of town, Growth pole theory
研究方法: 生活史訪談歷史研究法敘事分析口述歷史研究深度訪談法田野調查法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100810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29下載:5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回顧臺灣的產業發展,糖業是過去重要的產業之一。日治時期總督府在臺灣進行殖民地式經濟的策略下,新式糖廠的設立加速了糖業的生產量與發展,新式糖廠的設立除了奠定日治時期糖業的發展外,對所在地周遭的市街與聚落有著空間上的連結性與互動。然而,在新式糖廠與市街發展相關的研究中,較少研究對臺南地區有所著墨,因此本研究欲透過成長極理論(growth pole theory)對臺南地區九座新式糖廠與市街發展的關係進行探究與了解。
      本研究透過文獻回顧整理、實地田野調查及訪談等方法,分別探究臺南地區九座新式糖廠的設立歷程及區位、新式糖廠帶來的地方經濟效益、市街聚落的機能分析等層面。在九座新式糖廠的區位部分,原料及水源區位是設廠的必備要素,交通運輸區位未必靠近縱貫鐵路,可以透過其他交通方式與縱貫鐵路連接,勞動力區位則是靠近聚落設廠以確保勞動力來源。在新式糖廠的地方經濟效益部分,新式糖廠大多對所在地區帶來明顯的人口成長、對附近市街也帶來商業活動的效益,但在建成區擴張的部分大多較為有限,由此推測,新式糖廠是作為市街商業腹地的一部分,對市街發展可能只是其中一個影響要素。從行政機能的投入觀點來看,九座新式糖廠附近的市街,除了新營外,大多延續著清領末期已成型的階層等級發展,行政機關的設立也有著慣性效應,多延續自清領時期已有的市街階層作為設立地點的選擇,較無另外開闢新的市街設立行政機關的現象,由此推測,除了新式糖廠帶來的效益外,市街本身能夠發展茁壯,行政機能的投入、市街本身維持其原有的商業機能層級的慣性發展,也是促進市街發展重要的因素。

    Looking back on Taiwan’s industrial development, the sugar industry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industries in the past . During the period of Japanese rule, the colonial government enforced the colonial economic strategy in Taiwan.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new sugar factories accelerated the produc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ugar industry. In addition, there had the spatial connectivity and interaction with the town and settlement around the new sugar factories. However, few researches have focus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ew sugar factori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owns in Tainan. Thus, this research was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ine new sugar factories in Taina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owns by the growth pole theory.
      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 fieldwork and interviews, this research explored the establishment history and locations of nine new sugar factories in Tainan, the local economic benefits brought by the new sugar factories,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functions of urban settlements. In terms of nine new sugar factories’ locations, the location of raw materials and water sources were essential elements for setting up a factory. The transportation location might not be close to the longitudinal railway, but could be connected to the longitudinal railway through other means of transportation. About the labor location, the new factory could be close to the settlement to ensure the source of labor for setting up a factory. Regarding the local economic benefits of the new sugar factories, most of the new sugar factories had brought significant population growth to the region. The factories also had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nearby towns businesses, but limited influence on the expansion of built-up areas. Therefore, I assume that the new sugar factories were part of the commercial hinterland of the town, and may be one of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ow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dministrative function input, most of the towns near the nine new sugar factories continu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owns’ class under the end of Qing dynasty rule except Xiny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administrative agencies also had an inertial effect. Instead of opening up new towns, most administrative agencies continued the towns’ class since the Qing dynasty when deciding the location. Besides the benefits from the new sugar factories, I assume that the input of administrative functions and the towns’ inertial development to maintain its original commercial function level were also important factor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own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問題發想與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概念 5 第三節 研究範圍 8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流程 14 第二章 臺南地區新式糖廠的設立 16 第一節 新式糖廠的設立過程 16 第二節 新式糖廠設立的環境條件 33 第三節 新式糖廠與市街關係的分類 46 第三章 臺南地區新式糖廠的地方經濟效益 48 第一節 新式糖廠的設立對所在地區帶來的人口成長 48 第二節 新式糖廠的設立對附近市街商業活動帶來的影響 56 第三節 新式糖廠的設立對建成區擴張的影響 70 第四節 小結 89 第四章 臺南地區新式糖廠附近市街發展的因素分析 91 第一節 日治時期新式糖廠附近市街的人口變遷 91 第二節 日治時期市街的行政機能與階層的關係 99 第三節 清領時期與日治時期市街階層的關係 110 第四節 市街聚落發展的機能分析 115 第五章 結論 119 參考文獻 122 附錄 132

    一、期刊
    古慧雯、吳聰敏(2003)。臺灣砂糖與甘蔗的產額與產量之估計:1901至1953年期。經濟論文叢刊,31(2),157-189。
    石弘毅(1994)。光復前後新營市發展研究。臺灣文獻,45(4),215-223。
    李明賢(1994)。高雄市小港區的聚落沿革。高市文獻,6(3),17-56。
    吳連賞(1989)。臺灣甘蔗生產與糖業發展的變遷分析。臺灣銀行季刊,40(2),213-235。
    吳連賞、吳憲寬(2002)。臺南縣糖廠區位、規模與營運變遷的地理研究。臺灣銀行季刊,53(3),224-267。
    吳旭峰(1995)。產業城鎮的發展與變遷:糖業興衰下的虎尾城鎮空間型態探討。都市與計劃,22(1),139-159。
    吳旭峰(1996)。新市鎮規劃與在地聚落空間組織之再塑--高雄新市鎮之「橋仔頭」、「糖廠」空間形態檢視。高苑學報,5(1),299-309。
    吳育臻(1997)。糖業:臺灣發展的甜劑。環境與世界,1,19-39。
    吳育臻(2000)。日治時代的糖業移民聚落初探-以移民寮和農場寮仔為例。環境與世界,4,41-75。
    林芳年(1966)。臺灣糖業史。南瀛文獻,11,72-91。
    林志秋(1997)。鄉土之區域形塑與演化-以臺南縣後壁鄉為例。地理教育,23,151-169。
    林崇仁、楊三和(1997)。臺灣糖業的發展與演變。臺灣文獻,48(2),39-71。
    周俊霖(2009)。介紹日治時期臺灣製糖業四大會社。南瀛文獻,8,192-211。
    洪啓文、吳連賞(2011)。港口貿易機能與區域發展關係之研究:以日治時期高雄市為例。都市與計劃,38(4),375-402。
    唐德塹(1983)。善化鎮沿革。南瀛文獻,28,106-139。
    郭瀛宗(1966)。鹽水鎮的滄桑史。南瀛文獻,11,47-65。
    許永河(2008)。建構昔日的永康糖廠。南瀛文獻,7,172-187。
    富田芳郎(1954a)。新營。南瀛文獻,2(1,2),46-49。
    富田芳郎(1954b)。鹽水。南瀛文獻,2(1,2),50-54。
    富田芳郎(1955a)。臺灣鄉鎮之研究。臺灣銀行季刊,7(3),85-109。
    涂順從(1998)。甘蔗採收時-糖業。南瀛文獻,42,242-256。
    唐榮澤(1981)。臺南及花蓮之氣候與甘蔗生長之比較。臺灣糖業研究所研究彙報,94,11-18。
    梁佳美、賴光邦(2004)。日治時期臺灣製鹽工場社區制度的建立-以布袋鹽場為例。設計學報,9(3),19-42。
    張忠正(2015)。日治時期臺灣改良糖廍之興衰。德霖學報,28,117-143。
    莊天賜(2012)。臨時臺灣糖務局時期原料採取區域制度之施行(1904-1911)。師大臺灣史學報,5,71-96。
    莊天賜(2019)。日治初期臺南地區製糖業之變遷(1895-1911)。臺陽文史研究,4,43-72。
    莊忠山(2007)。小港糖廠沿革。高市文獻,20(1),2-56。
    陳正祥(1947)。氣候對於甘蔗生長之影響。臺灣糖業季刊,1(2),39-47。
    陳正祥(1948)。臺灣糖業經濟論。臺灣糖業季刊,2(1),13-56。
    陳坤宏(1995)。商業區空間結構與都市發展關係之研究。臺灣土地金融季刊,32(3),195-182。
    楊乃藩(1966)。臺灣之製糖工業。臺灣銀行季刊,17(1),1-26。
    詹麗娟(2014)。虎尾市街變遷研究。地理資訊系統季刊,8(4),17-22。
    潘鈺丹、吳連賞(2019)。臺南市後壁區的發展脈絡與變遷因素探討。人文資源研究學報,26,35-54。
    謝濬澤(2011)。從打狗到高雄:日治時期高雄港的興築與管理(1895~1945)。臺灣文獻,62(2),211-244。
    薛益忠(2006)。都市在區域發展上的角色。華岡地理學報,19,1-21。
    蔡清海(1985)。臺南縣鹽水港沿革。南瀛文獻,30,183-199。
    R. Keith Semple, Howand L. Gauthier, and Carl E. Youngmann(1972),Growth Poles in São Paulo, Brazil, A.A.A.G.,62(4),591-598.

    二、專書
    大日本帝國陸地測量部繪製(1999)。日治時代二萬五千分之一臺灣地形圖。臺北市:遠流出版公司。
    大日本帝國陸地測量部、臺灣總督府民政部警察本署(2007)。日治時期五萬分一臺灣地形圖新解。臺北縣:上河文化。
    多陽企劃主編(2016)。光復初期五萬分一臺灣地形圖。新北市:上河文化。
    上野雄次郎(1936)。明治製糖株式會社三十年史。東京都 : 明治製糖株式會社東京事務所。
    石萬壽主編(1988)。永康鄉志。臺南縣:永康鄉公所。
    辻原万規彦(2019)。臺灣糖廠與社宅街變遷圖集。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
    沈文台(2005)。糖都虎尾:一個因糖而興,因糖而盛的市街。雲林縣:雲林縣虎尾鎮大崙腳文教工作學會。
    李朝賢(1993)。區域發展規劃。臺北市:華泰書局。
    林明德(譯)(2004)。日本帝國主義下之臺灣。臺北市:財團法人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矢內原忠雄,1929)
    林玉茹(2009)。麻豆港及其市街的變遷(1624-2895)。載於林玉茹(主編),麻豆港街的歷史、族群與家族(頁138-249)。臺南縣:臺南縣政府。
    林京珍總編(1997)。新營市志。臺南縣:新營市志編纂委員會。
    伊勢田劣(出版年不詳)。鹽水港鄉土誌。載於臺灣省臺南州街庄概況輯存(一)。臺北市: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據昭和11年(1936)傳抄本影印。
    周俊霖、許永河(2007)。南瀛鐵道誌。臺南縣:臺南縣政府。
    周俊霖、許永河(2009)。南瀛糖業誌。臺南縣:臺南縣政府。
    周俊霖、許永河(2010)。南瀛糖廠誌。臺南縣:臺南縣政府。
    涂順從(1997)。鹽水製糖-岸內糖廠人文生態。臺南縣:臺南縣立文化中心。
    唐德塹(1982)。善化鎮鄉土誌。出版地不詳:出版者不詳。
    張溪南(1998)。白河鎮志。臺南縣:臺南縣白河鎮公所。
    張溪南(2007)。南瀛老街誌。臺南縣:臺南縣政府。
    張勝彥(2010)。善化鎮志。臺南縣:臺南縣善化鎮公所。
    陳正祥(1993)。臺灣地誌(中冊)。臺北市:南天書局有限公司。
    陳明言(2007)。臺灣的糖業。臺北縣: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陳明言(2017)。福爾摩沙的故事:臺灣國際貿易的先鋒:糖業。新北市: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陳奮雄(1994)。仁德鄉志。臺南縣:臺南縣仁德鄉公所。
    陳巨擘(1998)。佳里鎮志。臺南縣:臺南縣佳里鎮公所。
    陳志宏、曾憲嫻(2020)。麻豆歷史街區計畫擬定成果報告書。臺南市: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陳震東、管志明、邱麗娟、姜添輝、郭大玄(2001)。玉井風華史1987-1996。臺南縣:臺南縣玉井鄉公所。
    富田芳郎(1955b)。臺灣鄉鎮之地理學的研究。出版地不詳:臺灣風物雜誌社。
    黃文博、涂順從(1995)。佳里鎮金唐殿。臺南縣:臺南縣立文化中心。
    黃文博(1998a)。南瀛地名誌新營區卷。臺南縣:臺南縣立文化中心。
    黃文博(1998b)。南瀛地名誌新豐區卷。臺南縣:臺南縣立文化中心。
    黃文博(1998c)。南瀛地名誌新化區卷。臺南縣:臺南縣立文化中心。
    黃文博、謝玲玉、高春輝(2007)。後壁香火。臺南縣:財團法人泰安旌忠文教公益基金會。
    曾品滄(2009)。從番社到漢庄:17至19世紀麻豆地域的拓墾與市街發展。載於林玉茹(主編),麻豆港街的歷史、族群與家族(頁82-137)。臺南縣:臺南縣政府。
    新化郡役所(1937)。臺灣省新化郡概況。臺北市:成文出版社。
    詹評仁(1977)。麻豆鎮鄉土誌。出版地不詳:出版者不詳。
    詹評仁(2006)。麻豆學。臺南縣:柚城文史釆風社。
    楊彥騏(2001)。臺灣百年糖紀。臺北市:貓頭鷹出版社。
    溫福住(1999)。回首噍吧哖。臺南縣:臺南縣玉井鄉公所。
    鄧豐洲(2019)。臺灣糖業文史圖集。臺中市:白象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臺南縣後壁鄉公所(1986)。後壁鄉志。臺南縣:作者。
    臺灣總督官房臨時國勢調查部(1922)。第一回臺灣國勢調查要覽表:第三次臨時臺灣戶口調查。臺北市:作者。
    臺灣總督官房臨時國勢調查部(1932)。國勢調查結果中間報。臺北市:作者。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特產課(1925)。臺灣糖業統計,第十二。臺北市:作者。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1932)。工場名簿。出版地不詳:作者。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1933)。工場名簿。出版地不詳:作者。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1934)。工場名簿。出版地不詳:作者。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1936)。工場名簿。出版地不詳:作者。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1937)。工場名簿。出版地不詳:作者。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1938)。工場名簿。出版地不詳:作者。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1939)。工場名簿。出版地不詳:作者。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1940)。工場名簿。出版地不詳:作者。
    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原圖調製(1996)。臺灣堡圖(地圖集)。臺北市:遠流出版公司。
    臺灣省政府農林處(1948)。臺灣糖業統計,第二號。臺北市:作者。
    臺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1976)。臺糖三十年發展史。臺北市:作者。
    臺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1986)。臺糖四十年。臺北市:作者。
    臺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1991)。臺灣糖業前期發展史。臺北市:臺灣糖業公司。
    臺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1996)。臺糖50年:邁向新紀元。臺北市:作者。
    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原圖調製(1996)。臺灣堡圖(地圖集)。臺北市:遠流出版公司。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2000)。臺南縣鄉土史料。南投市:作者。
    臺灣糖業文化協會編輯委員會(2005)。鹽水港製糖株式會社歷史圖說集。臺北市:臺灣武智紀念基金會。
    臺灣糖業文化協會編輯委員會(2006)。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歷史圖說集。雲林縣:臺灣武智紀念基金會。
    臺灣糖業文化協會編輯委員會(2008)。臺灣製糖株式會社歷史圖說集。臺北市:臺灣武智紀念基金會。
    鄭水萍(1996)。臺糖紀事【橋頭篇】。高雄縣:高雄縣文化中心。
    廖瑞銘(2010)。永康市志。臺南縣:臺南縣永康市公所。
    蔡啟恆(譯)(1972)。臺灣之過去與現在。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J.W.Davidson,1903)
    薛益忠(2006)。都市地理學。臺北市:三民書局。
    鹽水鎮編纂委員會(1998)。鹽水鎮志。臺南縣:臺南縣鹽水鎮公所。
    J. P. Dickenson(1978), Imbalances in Brazil’s Industrialisation. In B. S. Hoyle(Ed), Spatial Aspects of Development(pp.291-306). London: Jhon Wiley & Sons.

    三、論文
    王怡方(1999)。日治時代虎尾市街的出現與成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王惠足(2011)。仁德鄉域開發的歷史變遷。國立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臺南市。
    李貞旺(2006)。工業區對地方發展影響之研究-以雲林縣麥寮工業區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所碩士論文,嘉義縣。
    李幸育(2008)。玉井的地方發展與聚落變遷。國立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臺南市。
    李耿祥(2014)。虎尾糖廠與地方發展關係之研究(1906~2012)。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所碩士論文,臺中市。
    吳旭峰(1991)。臺灣糖廠空間之形塑與轉化。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吳昌明(2012)。佳里糖廠與地方開發的關係研究。國立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臺南市。
    林俊霖(2009)。佳里鎮的開發與社會變遷(1623–1945)。長榮大學臺灣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南市。
    林聖欽(2001)。日本時代臺灣糖業的不均衡發展:以鹽水港地區的農家生計差距擴大為例(1896-1930)。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博士論文,臺北市。
    林思佳(1998)。臺灣糖業發展和地方特性之形塑-以高雄縣橋頭鄉為例。國立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臺北市。
    林瑋嬪(1991)。火樹銀花耀通宵──鹽水蜂炮儀式分析。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周麗娜(2004)。臺南縣佳里鎮的土地開發與聚落發展。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高雄市。
    胡愷婷(2011)。虎尾糖廠與市街紋理永續保存之探討。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建築與古蹟保存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施麗娜(2004)。鹽水港市街空間變遷之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碩士班碩士論文,雲林縣。
    陳佩琪(2000)。臺灣日治時期新式製糖工廠空間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臺南市。
    陳鴻獻(2001)。臺灣光復前鹽水的開發與社會發展。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臺中市。
    陳怡碩(2002)。日治時代玉井盆地的農林土地開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陳玫君(2012)。佳里市街區的空間歷史變遷。國立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臺南市。
    陳旺展(2013)。臺灣日治時期三崁店製糖工場的空間形成與歷史價值之研究。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建築系碩士論文,臺北市。
    陳俊宏(2017)。烏樹林地區產業與聚落的歷史變遷。國立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南市。
    許歆妮(2011)。日治時期臺灣新式製糖工廠組成與都市發展-以虎尾、溪湖及新營為例。逢甲大學建築所碩士論文,臺中市。
    范博生(2003)。日治時期鐵路交通建設對新營、鹽水社會經濟發展之影響。臺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南市。
    黃鈺惠(2009)。臺南都會區衛星市鎮之土地利用變遷-仁德鄉的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高雄市。
    黃詩驊(2011)。臺南新營地區之產業發展及其聚落變遷(1662-1845)。長榮大學臺灣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南市。
    塗淑怡(2007)。日治時期善化市街的興起與成長。國立臺南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臺南市。
    楊慧瑾(1992)。論殖民糖業生產下殖民城市之建構--日據屏東市之個案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市。
    楊惠雯(2006)。屏東糖廠與屏東市街發展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科技大學農村規劃系碩士論文,屏東縣。
    楊文雀(2009)。新營市的發展與變遷。國立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教學碩士論文,臺南市。
    葉蕙寧(2013)。後壁地區開發的歷史變遷。國立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臺南市。
    劉淑玲(2014)。日治時期新營地區的歷史變遷。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臺南市。
    蔡欣靜(2014)。大灣地區市街的發展與變遷。國立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臺南市。

    四、報紙
    天南雁音/月津衰退。(1910,08月02日)。漢文臺灣日日新報,4版。
    赤崁特訊。(1924,06月09日)。臺灣日日新報,4版。
    明治製糖雜事。(1907,07月03日)。漢文臺灣日日新報,3版。
    明治製糖近況。(1907,09月26日)。漢文臺灣日日新報,3版。
    明治製糖籌設專鐵。(1913,01月24日)。臺灣日日新報,5版。
    東洋店之盛。(1906,01月17日)。漢文臺灣日日新報,5版。
    南部鐵道各驛。(1907,08月29日)。漢文臺灣日日新報,2版。
    旅行見聞錄/魚菜市場盛況。(1907,12月27日)。漢文臺灣日日新報,5版。
    新設製糖會社狀況。(1907,05月15日)。漢文臺灣日日新報,4版。
    臺南製糖將遷事務所。(1913,04月13日)。臺灣日日新報,5版。
    臺南製糖移民。(1916,01月15日)。臺灣日日新報,5版。
    嘉義通信/店仔口街近狀。(1910,06月23日)。漢文臺灣日日新報,4版。
    蔴荳訪函/輕便得利。(1911,06月21日)。漢文臺灣日日新報,3版。
    蔴荳訪函/商況大振。(1912,10月20日)。臺灣日日新報,6版。
    噍吧哖輕鐵完成。(1912,03月21日)。臺灣日日新報,4版。
    噍吧哖發展。(1914,03月29日)。臺灣日日新報,6版。
    灣裡市場增築。(1907,12月11日)。漢文臺灣日日新報,5版。

    五、其他
    地理資訊科學研究中心(2021年04月27日)。臺灣寺廟-清寧太子宮。文化資源地理系統。取自https://reurl.cc/XezVdj
    臺灣百年歷史地圖http://gissrv4.sinica.edu.tw/gis/twhgis/
    臺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2021年07月10日)。糖業技術。糖業文物典藏網。取自https://reurl.cc/2rNOM6
    臺灣歷史文化地圖https://thcts.ascc.net/
    臺灣製糖工廠百年文史地圖http://map.net.tw/taisugar/
    臺灣總督府府報(1905):明治第1853號
    臺灣總督府府報(1905):明治第1854號
    臺灣總督府府報(1905):明治第1865號
    臺灣總督府府報(1906):明治第2093號
    臺灣總督府府報(1907):明治第2223號
    臺灣總督府府報(1907):明治第2299號
    臺灣總督府府報(1907):明治第2305號
    臺灣總督府府報(1909):明治第2610號
    臺灣總督府府報(1909):明治第2767號
    臺灣總督府府報(1910):明治第2942號
    臺灣總督府府報(1910):明治第3032號
    臺灣總督府府報(1912):明治第3412號
    臺灣總督府府報(1913):大正第0240號
    臺灣總督府府報(1913):大正第0264號
    臺灣總督府府報(1915):大正第0789號
    臺灣總督府府報(1916):大正第1159號
    臺灣總督府府報(1920):大正第2157號
    臺灣總督府府報(1920):大正第2204號
    臺灣總督府府報(1925):大正第3675號
    臺灣總督府府報(1927):昭和第0243號
    臺灣總督府府報(1928):昭和第0411號
    臺灣總督府府報(1935):昭和第2559號
    臺灣總督府府報(1940):昭和第3922號
    臺灣總督府府報(1944):昭和第0765號
    臺灣總督官房臨時臺灣戶口調查部(1907)。臨時臺灣戶口調查要計表(明治38年)。國家圖書館臺灣記憶系統。取自 https://tm.ncl.edu.tw/
    臺灣總督官房臨時戶口調查部(1917)。第二次臨時臺灣戶口調查概覽表。國家圖書館臺灣記憶系統。取自 https://tm.ncl.edu.tw/
    臺灣總督官房臨時國勢調查部(1927)。國勢調查結果表。國家圖書館臺灣記憶系統。取自 https://tm.ncl.edu.tw/
    臺灣總督官房臨時國勢調查部(1934)。國勢調查結果表。國家圖書館臺灣記憶系統。取自 https://tm.ncl.edu.tw/
    臺灣總督府(1937)。國勢調查結果表。國家圖書館臺灣記憶系統。取自https://tm.ncl.edu.tw/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