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張馨怡
論文名稱: 學校行政對話權力及其對學校革新影響之研究
The Power of dialogue in school administration and the influence on school change
指導教授: 黃乃熒
Whang, Nai-Yi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0
畢業學年度: 8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09
中文關鍵詞: 對話權力學校行政對話權力學校革新
英文關鍵詞: the power of dialogue, The Power of dialogue in school administration, school change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08下載:1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學校行政對話現況、學校行政對話權力運用現況、學校需要革新之處、學校行政對話權力對學校革新的影響,以及促進學校行政對話權力運用的條件。為達以上的研究目的,首先進行相關文獻的探討,其次採用質化取向的個案研究,亦即以訪談、會議觀察及文件蒐集的方式,針對幸福國中(化名)之學校成員,包括校長、教師及行政人員等進行研究。
    最後,根據資料分析與結果的討論,歸納結論如下:
    一、校長以授權的領導風格營造和諧的學校氣氛。
    二、學校成員的對話態度因階層角色而有不同。
    三、大型學校的成員對話不易,難以達成溝通共識。
    四、行政人員與教師的隔閡關係影響雙向對話的機會。
    五、教師個人利益問題影響對話關係與氣氛。
    六、學校成員缺乏對「教師角色」共同意義的建構,影響對話關係。
    七、學校開放討論的空間,使學校成員以合作的方式解決問題。
    八、學校成員在對話中,以相互學習匯集行動能量,共同因應教育改革的潮流。
    九、學校成員在對話中,以承擔責任匯集行動能量,凝聚教師的力量。
    十、學校成員在對話中,以自我反省匯集行動能量,指引個人及學校未來發展的方向。
    十一、學校行政對話權力對學校革新的影響性:
    1.協調教師與行政人員的關係。
    2.提昇學校行政人員的專業能力。
    3.促進學校教師的專業成長。
    4.增進學校調適環境變遷的能力。
    5.增進學校成員的認同感與凝聚力。
    十二、促進學校行政對話權力運用的有效條件:
    1.學校成員秉持平等地位的觀念。
    2.學校成員去除自我中心與本位主義的思考。
    3.凝聚學校成員的向心力與共識。
    4.為學校成員規劃無壓力的空間與共同的時間。
    5.學校成員營造不涉及利害關係的氣氛。
    根據研究結論,研究者提出以下的建議。
    一、對學校領導者的建議:
    1.校長應授權賦能。
    2.校長應帶領學校成員瞭解革新的需求,並從對話中建立共同遠景。
    二、對學校成員的建議:
    1.學校成員應進行心靈再造。
    2.運用對話權力重新建構教師與行政人員的關係。
    3.以「學校行政人員專業化」為行政理念的指引。
    4.使教師會成為學習型組織。
    5.在會議中充分發揮對話權力的影響力。
    三、對教育行政機關的建議:
    1.建立學校行政人員專業化的培訓制度。
    2.將「對話權力」及「授權領導」的概念作為校長研習的主題。
    3.在教師進修的課程內容中,規劃「學習型組織」的主題。
    四、對師資培育機構的建議:讓職前的實習教師瞭解對話權力的重要性與影響力。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situations which school staff dialogue, the situations which school staff use the power of dialogue, what school must change, the power of dialogue in school administration influence school change, and the conditions which urge school staff to use the power of dialogue. In order to reach these purpose, the first step was to do the literature reviewed, and secondly used case study on the research method. The data were being collected through meeting observations, interviews, and relative documents analysis. The study carried out observations and interviews on principal, administrators, and teachers in a junior high school.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data and discussion, the conclusions were synthesized as follows.
    1.The principal's empowerment can creat harmonious atmosphere of dialogue in school.
    2.The attitude of dialogue of school staff is different because of the job positions.
    3.It is difficult for those staff in the large school to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4.The teacher-administrator relationship is not close, so affect the chances of dialogue.
    5.Teacher`s personal interest influences the relationship and atmosphere of dialogue.
    6.School staff lacks constructing the meaning of teacher`s roles, so influence the atmosphere of dialogue in school.
    7.School open the space of discuss can make school staff resolve school problems in cooperative way.
    8.School Staff cope with the fashion of education reform together by studying each other in dialogue.
    9.School Staff must undertak responsibilities in dialogue in order to condense teacher's agency.
    10.School Staff can understand future direction of school by self-examination in dialogue.
    11.The influence of power of dialogue in school administration on school change.
    (1)Coordinate the relationship of administrators, teachers,and parents.
    (2)Enrich school administrator's profession.
    (3)Foster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4)Enhance the ability of school adapting to the change of environment.
    (5)Make school staff identify with school.
    12.The conditions which provide school staff to use the power of dialogue.
    (1)School Staff should have the conception of equal status.
    (2)School Staff should discard the thought of egoism and departmentalism.
    (3)Condense the centripetral force and thoughts of school staff.
    (4)Arrange communal time and the room which it is not oppressive.
    (5)Ceate harmonious atmosphere in school.
    Based on the results above, the suggestions were as followed.
    1.For school leaders, they should
    (1)Empower staff in school.
    (2)Establish school communal vision through dialogue with shool staff.
    2.For school staff, they should
    (1)Reorganize their mental models.
    (2)Reconstruct the teacher-administrator relationship by usingthe the power of dialogue.
    (3)Make "school administrator's professionalization" as the guide of administrative concept.
    (4)Build teacher-professorate as a learning organization.
    (5)Make the power of dialogue have influences at school meetings.
    3.For educational authorities, they should
    (1)Establish the system of school administrators professionalization.
    (2)Make the theme of empowerment and power of dialogue as the principal's study.
    (3)Arrange the theme of learning organization in curriculum content of teacher's in-service training.
    4.For the Training Institudes of intern teachers, they should make the intern teachers understand the important of power of dialogue and it's influences on school.

    目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1 第二節 名詞界定..........................................5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6 第四節 研究架構..........................................8 第五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步驟................................9 第二章 文獻探討..........................................11 第一節 對話權力的意涵....................................11 第二節 對話權力對當代學校組織的重要性....................17 第三節 學校行政對話權力運用的方式........................19 第四節 促進學校行政對話權力運用的條件....................27 第五節 學校革新的意涵....................................31 第六節 學校行政對話權力對學校革新的影響性................41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實施步驟................................51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設計....................................51 第二節 研究的實施步驟....................................53 第三節 研究的反省........................................64 第四節 研究資料的整理與分析..............................66 第五節 研究倫理..........................................70 第六節 研究資料的信賴度..................................71 第四章 個案學校研究結果的分析與討論......................74 第一節 個案學校概況介紹..................................74 第一節 學校行政對話現況之分析與討論......................79 第二節 學校行政對話權力運用現況之分析與討論..............101 第三節 學校革新的現況與需要革新之處之分析與討論..........113 第四節 學校行政對話權力影響學校革新之分析與討論..........142 第六節 促進學校行政對話權力運用的條件之分析與討論........15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68 第一節 結論..............................................168 第二節 建議..............................................177 參考書目.................................................186 附錄一【進入研究現場說明書】.............................193 附錄二【進入研究現場口頭報告】...........................195 附錄三【教授推薦便箋】...................................196 附錄四【訪談大綱】.......................................197 附錄五【訪談對象基本資料編碼】...........................198 附錄六【訪談紀錄】.......................................199 附錄七【會議觀察時間】...................................201 附錄八【會議觀察記錄】...................................202 附錄九【文件資料摘要】...................................205 附錄十【反省札記】.......................................208

    丁亞雯(民88)。打造學習團隊,塑造教師專業形象。教師天地,第98
    期,頁59-62。
    于奇智(民88)。傅科。台北:東大。
    王文科 (民84)。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
    王明心譯(民87)。從對話中學習。台北:洪建全基金會。
    王秋絨(民77)。包魯. 弗雷勒的對話教育思想評析。社會教育學刊,第
    17期,頁147-172。
    王淑俐(民83)。現代教師溝通的迷思與障礙。師友月刊,第328期,頁
    15-18。
    丘愛鈴(民82)。教育行政研究之哲學探討。輯於賈馥茗、楊深坑主編:
    教育學方法論,頁349-368。台北:五南。
    江愛華(民88)。學習型組織與學校組織再造。教師天地,第98期,頁
    23-31。
    吳定(民74)。組織發展理論與技術。台北:天一。
    吳芝儀、李奉儒譯(民84)。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
    吳姈娟、林建銘(民88)。學校教師會的角色功能—從M..Archer教育互
    動理論剖析。輯於高強華主編:學校變遷與學校革新,頁83-120。
    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吳清山(民86)。跨世紀的重要教育工程—談國民教育革新的動向。教師
    天地,第91期,頁9-15。
    吳清山(民88)。跨世記學校組織再造之重要課題及其策略。教師天地,
    第98期,頁4-9。
    李奉儒、吳芝儀譯(民88)。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
    來安民(民82)。馬丁布伯的對話哲學及其教育思想研究。國立台灣師範
    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明地(民87)。學校領導—平衡邏輯與藝術。台北:五南。
    林清江(民87)。邁向新世紀的教育政策。中等教育,第49卷,第5期,
    頁3-7。
    林佩璇(民89)。個案研究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質的研究方法:中
    正大學八十九年教育學門研究生質的研究方法研討會。
    胡幼慧、姚美華(民85)。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信度與效度?如何抽
    樣?如何收集資料、登錄與分析?輯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
    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141-158。台北:巨流。
    徐甚(民88)。學習心左右再造契機—吳清山校長談學校發展的新趨勢。
    師友月刊,第382期,頁4-8。
    秦夢群(民87)。教育行政—理論部分。台北:五南。
    翁福元(民82)。教育研究中意義理解問題之析論。輯於賈馥茗、楊深坑
    主編:教育學方法論,頁181-208。台北:五南。
    高強華(民85)。個案研究法。輯於黃光雄、簡茂發主編:教育研究法,
    頁291-308。台北:師苑。
    高強華(民88)。學校自主革新的問題分析。輯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關
    鍵年代的教育。台北:揚智。
    高敬文(民85)。質化研究方法論。台北:師苑。
    高義展(民89)。淺談學校行政與教師專業自主的調適。教師資料與研
    究,第32期,頁50-55。
    張佩傑譯(民84)。解讀領導—追求卓越品質的三大領導特質:遠景、價
    值觀與勇氣。台北:牛頓。
    張明輝(民87)。學校行政革新專輯。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張明輝(民88)。學校教育與行政革新研究。台北:師苑。
    張雁婷(民87)。論教師法精神與學校行政革新。輯於高強華主編:教師
    新思維論文選輯,頁205-244。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張鼎國(民87)。理解、詮釋與對話:從哲學詮釋學的實踐觀點論多元主
    義。輯於蕭高彥、蘇文流主編:多元主義,頁307-335。中央研究院
    中山人文社會學研究所專書。
    張德銳(民87)。以學校中心管理推動學校教育革新。教育政策論壇,第
    1卷,第2期,頁133-154。
    張德銳(民88)。教師在重建學校運動中應加強的專業者角色。教師天
    地,第98期,頁17-22。
    張慶勳(民85)。學校組織行為。台北:五南。
    張鐸嚴(民74)。國民小學教師與行政人員間衝突管理之研究。師大教研
    所集刊,第28輯,頁121-132。
    曹學仁(民87)。高中校長權力運用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
    所碩士論文。
    畢恆達(民85)。詮釋學與質性研究。輯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
    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27-46。台北:巨流。
    許錦文(民78)。談學校溝通。高市文教,第37期,頁12-15。
    郭進隆譯(民83)。第五項修練--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務。台北:天
    下。
    陳千玉譯(民85)。組織文化與領導。台北:五南。
    陳碧祥(民87)。理解之詮釋學分析及其教育意義。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
    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陳伯璋(民66)。組織發展理論及其在學校組織革新上的意義。國立台灣師
    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美玉(民86)。邁向開放的社會—對話教學法的實踐。通識教育季刊,
    第4卷,第4期,頁115-130。
    陳振發(民78)。談學校溝通。高市文教,第37期,頁8-10。
    陳淑君(民86)。輔導教師的專業生涯發展歷程與其阻隔因素之質化研
    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惠邦(民87)。當前教育改革運動中的一些省思。輯於國立新竹師範學
    院主編:教育改革理念與做法,頁53-71。
    陳慧芬(民86)。國民小學組織文化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
    所博士論文。
    傅佩榮(民84)。自我的意義。台北:洪建全基金會。
    彭淑珍(民87)。學習型組織理論在國民中學行政應用之研究。國立台灣
    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乃熒(民83)。意識型態與溝通。師友月刊,第322期,頁35-37。
    黃乃熒(民87)。教育政策對話權力運用的研究。中學教育學報,第5
    期,頁165-192。
    黃乃熒(民88a)。教育行政溝通。輯於王如哲等著,教育行政,頁101-
    126。高雄:麗文。
    黃乃熒(民88b)。學校目標弔詭管理導向的意義及其在學校革新上的應
    用。行政院國家科學社會人文彙刊,第9卷,第4期,頁653-677。
    黃士招(民87)。學校行政溝通另一章—插話的差序格局與差話的藝術。
    教育資料文摘,第42卷,第4期,頁149-162。
    黃光國(民77)。人情與面子:中國人的權力遊戲。輯余楊國樞主編,中
    國人的心理(頁289-318)。台北:桂冠。
    黃宗顯(民77)。哈伯馬斯的溝通行動理論及其對我國國民小學行政溝通
    的啟示。初等教育學報,第1期,頁169-191。
    黃宗顯(民88)。學校行政對話研究-組織中影響力行為的微觀探討。台
    北:五南。
    黃淑馨(民86)。學校成為學習型組織的發展策略與具體作為。教育研究
    雙月刊,第57期,頁55-61。
    黃淑馨(民88)。推動教師學習之輪。教師天地,第98期,頁63-70。
    黃瑞琴(民80)。質的研究法。台北:心理出版社。
    楊文雄(民79)。教育組織革新的策略與發展方法。教育文粹,第19期,
    頁159-176。
    萬新知(民87)。國民中學校長行政溝通行為、組織氣氛與校長領導效能
    之關係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康(民84)。對話的喧囂—巴赫丁文化理論述評。台北:麥田。
    劉鎮寧(民87)。學習型組織對國民小學教育的啟示。教育資料文摘,第
    42卷,第1期,頁111-120。
    歐美惠(民78)。學校經營有效溝通的原則。高市文教,第37期,頁4-
    5。
    蔣興儀(民86)。權力、溝通與責任—教師會組織運動之研究。國立政治
    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培村(民74)。國中校長領導特質、權力基礎、學校組織結構及組織氣
    候與教師工作滿足關係之比較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
    文。
    蔡進雄(民87)。授權在學校行政管理上的應用。教育資料文摘,第41
    卷,第8期,頁168-172。
    謝文全(民77)。教育行政-理論與實務(二版)。台北:文景。
    鄭淑惠(民88)。國民中學組織發展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
    所碩士論文。
    龍冠海(民56)。社會學。台北:三民。
    戴文年譯(民86)。組織意象。台北:五南。
    謝文豪(民76)。國民中學組織結構與組織溝通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
    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瑞容(民86)。對話、生活世界與覺醒:Maxine Green教育思想之研
    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顏火龍(民70)。台北市立國民小學校長與教師意見溝通之調查研究。政
    大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清水(民88)。學校教育的核心發展—落實學校本位經營。師友月刊,
    第382期,頁18-21。
    譚家瑜(民81)。新領導力。台北:天下。
    嚴祥鸞(民85)。參與觀察法。輯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
    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195-222。台北:巨流。
    饒見維(民86)。教師專業發展與學校教育革新。輯於高強華主編:學校
    教育革新專輯,頁39-68。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Burbles, N. C., & Rice, B. (1991). Dialogue across differences:
    continuing the conversation. Havard Educational Review, 61
    (4), 393-416.
    Carol, C. (1996). When we talk. A guide to interracial
    intercultural dialogue. In Los Angeles County Commission on
    Human Relations, CA.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02 382).
    Crapanzano, V. (1990). On dialogue. In T. Maranhao, (Ed.), the
    Interpretation of dialogue (pp.269-291).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David, L. C. (1986). Introduction: Ways of understanding
    executive power. In S. Srivastva, (Ed.), Executive power
    (pp.1-19). San Francisco:Jossey-Bass Publishers.
    Dixon, N. M. (1996). Perspectives on dialogue: Making talk
    development for individual and organizations. In Center for
    Creative Leadership, Greensboro, NC.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02 382).
    Fenwick, T. J. (1996). Limits of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A
    critical look. St. Francis Xavier University, Antigonish,
    Nova Scotia.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01395).
    Frank, J. B. (1986). Functions of executive Power: Exploring
    New Approaches. In S. Srivastva, (Ed.), Executive power
    (pp.312-330). San Francisco : Jossey-Bass Publishers.
    Holmes, G. (1993). Essential school leadership: Development
    vision and purpose in management. London; Philadelphia :
    Kogan Page.
    Lackoff, R. J. (1990). Talking power, The politics of power.
    Berkeley: Basic Books.
    Owens, R. G., & Steinhoff, C. R. (1976). Administering change
    in school. Englewood Cliffs, N. J.: Prentice-Hall.
    Peterson, K. D. (1995). Principal`s skills and knowledge for
    shared decision making. In Center on Organization and
    Restructuring of Schools. Madison, WI.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86827).
    Poole, W. (1995). Reconstructing the teacher—administrator
    relationship to achieve systemic change. Paper presented at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ci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84127).
    Sandice, B. (1996). Communication and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Speech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05 625).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