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周柏廷
Chou Poting
論文名稱: 高職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運作個案研究
A Case Study on the Operation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a Vocational High School
指導教授: 黃乃熒
Whang, Nai-Yi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7
畢業學年度: 9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74
中文關鍵詞: 學校本位課程發展運作
英文關鍵詞: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operate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09下載:4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運作情況,並以一所高職學校作為個案研究的對象來加以說明。研究目的包括探討個案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運作現況、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對於個案學校之積極性價值、個案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歷程所遭遇的問題、探討解決個案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歷程所遭遇的問題之途徑,最後根據上述研究結果提出結論與建議,以供教育行政主管相關單位與個案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參考。
    為了達成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採用質性個案研究方法,並透過訪談與文件蒐集作為蒐集資料的方式。綜合研究目的、文獻探討、以及研究結果之分析,本研究所獲致的結論如下:
    壹、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運作,校內不同課程發展層級之運作結構,會因其內部職權不同而呈現差異性。
    貳、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決定歷程,校內不同課程發展層級會依其各自課程發展需要而有不同的決定模式。
    參、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權力運作歷程,不同利害關係人因彼此價值觀與利益之不同而導致所持觀點的對立。
    肆、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權力運作歷程,不同利害關係人所採用之權力策略會隨著所屬身份和角色以達成各自目的。
    伍、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積極性價值,在於促進教育本質之實踐。
    陸、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所遭遇到的問題,在於內外部條件無法有效回應變革的需求。
    柒、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所遭遇的問題之解決途徑,透過教育政策規劃與宣導、校際間策略聯盟、學校領導者課程引導機制與教師參與進修研習。
    最後,根據研究結論,針對教育行政主管機關,學校體系中的校長、行政人員與教師,以及後續研究部分提出相關建議。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operation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a vocational high school is chosen as the research subject for case study. There are five main purposes of this study: (1) to understand the status quo of the operation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the school; (2) to explore the positive values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3) to identify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during the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4) to find out the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during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Finally, based on the findings and discoveries obtained from this study, conclusions and suggestions are offered for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uthorities, school administrators and school staffs.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above-mentioned purposes, qualitative case study is adopted as the research approach. Interviews and document analysis are used for data collection. Based on literature review and data analysis, research findings are as follows:
    Ⅰ.The operation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hows that different structures of curriculum development operation differ according to different internal authorities in the school.
    Ⅱ.During the decisive process in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different levels of curriculum development have different decisive patterns in accordance with its respective needs of curriculum development.
    Ⅲ. During the process of power exercise in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the opposition of different stakeholders’ viewpoints results from their different ideologies and interest concerns.
    Ⅳ. During the process of power exercise in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the stakeholders choose different types of power strategies based on their status and roles in the school bureaucracy.
    Ⅴ. The positive value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lies in promoting the practice of educational essence.
    Ⅵ. The problem encountered during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s that internal and external conditions can not meet the needs of curriculum reforms.
    Ⅶ. To plan and promote educational policies, to form interscholastic strategic alliances, to strengthen school leader curriculum guiding mechanism, and to encourage teachers’ in-service training are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during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findings above, suggestions are provided.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6 第三節 名詞釋義-----------------------------------------------------------------7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步驟--------------------------------------------------8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9 第二章 文獻探討----------------------------------------------------13 第一節 我國高級職業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演變---------------------------13 第二節 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背景及相關內涵---------------------------17 第三節 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運作結構及歷程---------------------------27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51 第一節 研究方法---------------------------------------------------------------51 第二節 研究對象---------------------------------------------------------------54 第三節 研究的實施步驟------------------------------------------------------56 第四節 資料的整理與分析---------------------------------------------------59 第五節 研究之信實度---------------------------------------------------------61 第六節 研究倫理---------------------------------------------------------------62 第四章 研究結果之分析-------------------------------------------65 第一節 前瞻高職概況介紹---------------------------------------------------65 第二節 前瞻高職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運作結構及歷程---------------75 第三節 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對於前瞻高職之積極性價值--------------118 第四節 前瞻高職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歷程所遭遇的問題--------------124 第五節 解決前瞻高職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歷程所遭遇的問題之途徑-------------------------------------------------------------------------136 第六節 研究結果之反省與啟示--------------------------------------------14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51 第一節 結論--------------------------------------------------------------------151 第二節 建議--------------------------------------------------------------------155 參考書目-------------------------------------------------------------163 附錄-------------------------------------------------------------------173 附錄一 訪談同意書---------------------------------------------------------173 附錄二 訪談指引------------------------------------------------------------174

    中文書目
    方德隆(2001)。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理論基礎。課程與教學季刊,4(2),1-24。
    方德隆(譯)(2004)。課程發展與設計。Allan C. Ornstein & Francis P. Hunkins著。台北:高等教育。
    王如哲、林明地、張志明、黃乃熒、楊振昇(1999)。教育行政。高雄:麗文。
    王金柱、廖乃諄(2004)。高職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影響因素。師說,182,42-46。
    王政彥(1994)。團體式教育決策參與。台北:五南。
    王逸舟(譯)(1995)。政治學概論(初版)。Alan Isaak著。台北:五南。
    王慧蘭(1999)。教育政策社會初探。教育研究資訊,7(3),87-108。
    王麗雲(2006)。教育行政的政治面向。載於謝文全等人,教育行政學-理論與案例(頁129-158)。台北:五南。
    王麗雲、潘慧玲(2000)。教師彰權益能的概念與實施策略。教育研究集刊,44,173-199。
    王麗雲、潘慧玲(2002)。種子與土壤:校長與教師在學校革新中的角色與作法。載於潘慧玲(主編),學校革新理念與實踐(頁102-137)。台北:學富。
    四一0教育改造聯盟(1996)。民間教育改造藍圖-朝向社會正義的結構性變革。台北:時報文化
    白雲霞(2003)。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理論、模式。台北:高等教育。
    行政院教改審議委員會(1996)。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台北:作者。
    吳宗立(2003)。學校行政決定。高雄:復文。
    吳宗立(2004)。學校經營的行銷策略。教育資料與研究,61,62-69。
    吳怡萱(2002)。教育決策權力平衡之研究-以九年一貫課程決策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明隆(1996)。如何處理「看不見的手」-學校經營中壓力團體之探究。國教之友,48(2),36-42。
    吳武典、楊思偉、周愚文、吳清山、高熏芳、符碧真、陳木金、方永泉、陳盛賢(2005)。師資培育政策建議書。教育部委託專案報告。台北市: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
    吳建華、謝發昱、黃俊峰、陳銘凱(2003)。個案研究。載於潘慧玲(主編),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頁199-236)。台北:高等教育。
    吳清山(1998)。解嚴以後教育改革運動之探究。教育資料集刊,23,261-276。
    吳清山(2005)。後現代思潮與教育改革。載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舉辦之「後現代思潮與教育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75-98),台北市。
    吳清山、林天祐(1999)。學校本位課程。教育資料與研究,28,74。
    吳清山、林天祐(2001)。教育名詞:策略聯盟。教育資料與研究,41,67。
    吳清山、林天祐(2006)。垃圾桶模式。教育研究月刊,144,151-152。
    吳裕聖、卯靜儒(2004)。權力與課程改革:權力社會學的分析觀點。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課程與教學研究之發展與前瞻(頁139-159)。台北:高等教育。
    李玉惠(2000)。重塑新的校園權力運作結構。臺灣教育,594,12-23。
    李安明(2006)。學校權力運作面面觀-以學校組織協商為例。載於黃乃熒(主編),教育政策科學與實務(頁49-63)。台北:心理。
    李坤崇(2006a)。高中職發展與轉型情境分析。教育研究月刊,149,15-32。
    李坤崇(2006b)。高中職發展與轉型之優劣勢與具體作為。教育研究月刊,149,70-93。
    李青芬、李雅婷、趙慕芬(編譯)(2002)。組織行為學。台北:華泰。
    周祝瑛(2003)。誰捉弄了臺灣教改。台北:心理。
    周淑卿(2002a)。課程改革對學校教師的影響。國語日報,13版。
    周淑卿(2002b)。課程政策與教育革新。台北:師大書苑。
    周淑卿(2004)。課程發展與教師專業。台北:高等教育。
    林火旺(1999)。倫理學。台北:五南。
    林君齡(2001)。國民中學學校教師會運作之微觀政治個案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佩璇(1999)。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個案研究—台北縣鄉土教學活動的課程發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佩璇(2000)。個案研究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頁240-244)。高雄:麗文。
    林明地、楊振昇、江芳盛(譯)(2000)。教育組織行為(Organizational Behavior Education)。Robert G. Owens著。臺北:揚智文化。
    林偉人(1998)。學校本位組織發展整合模式之研究-以國民小學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邱昌泰(2005)。公共政策:基礎篇(二版二刷)。台北:巨流。
    胡士琳(2003)。學校行政體系之微觀政治現象研究-以一所國民中學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胡幼慧(主編)(1999)。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秦夢群(2003)。教育行政—理論部分(二版)。台北:五南。
    秦夢群(2006)。教育計畫之理念與方法。載於謝文全等人,教育行政學:理論與案例(頁189-214)。台北:五南。
    高博銓(2001)。課程領導的理念與策略。教育研究月刊,89,59-65。
    高新建(1999a)。外國推展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緣由。教師天地,103,13-20。
    高新建(1999b)。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立論基礎與理想情境。載於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舉辦之「八十七學年度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頁305-340),台北市。
    高新建(2000a)。邁向成功的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國立編譯館館刊,29(2),293-317。
    高新建(2000b)。建構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推展情境。初等教育學刊,8,135-160。
    崔允漷(2000)。校本課程開發 : 理論与實踐。北京市 : 教育科學出版社。
    張明輝(1999)。學校教育與行政革新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張添洲(2004,10月31日)。強化學校本位課程 開拓高職新像。中央日報,9版。
    張添洲(2006)。後期中等教育高職之發展。教育研究月刊,149,47-54。
    張善培(1998)。課程實施程度的測量。當代華人教育學報,1(2)。2005年8月20日,取自http://202.43.196.230/search/cache?ei=UTF-8&p=%E7%B7%A0%E9%80%A0%E8%A7%80&u=www.fed.cuhk.edu.hk/%7Ehkier/jecc/jecc9905/jecc990504.htm&w=%22%E7%B7%A0%E9%80%A0+%E8%A7%80%22&d=468B4BE80C&icp=1&.intl=tw
    張善智、謝馥蔓(合譯)(2000)。組織行為。Jerald Greenberg原著。台北:學富。
    張鈿富(2001)。學校行政決定原理與實務。台北:五南。
    張嘉育(1998)。認識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學校本位課程與教學創新(頁25-43)。台北:揚智。
    張嘉育(1999a)。國民中小學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張嘉育(1999b)。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台北:師大書苑。
    張德銳(2006)。教育行政組織。載於謝文全等人,教育行政學:理論與案例(頁217-249)。台北:五南。
    張慶勳(1996)。學校組織行為。台北:五南。
    張寶丹(2004)。國小教師專業發展與形象知覺之研究-以高雄縣為例。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教育部技職司(2005)。職業學校群科課程暫行綱要暨設備標準及各項配套措施說明。2006年11月21日,取自http://www.tve.edu.tw/data/94community/%AD%AB%ADn%ACF%B5%A6%AB%C5%BE%C9/(%A4Q%A4T)%C2%BE%B7~%BE%C7%AE%D5%B8s%AC%EC%BD%D2%B5%7B%BC%C8%A6%E6%BA%F5%ADn%BA[%B3]%B3%C6%BC%D0%B7%C7%A4%CE%A6U%B6%B5%B0t%AEM%B1%B9%ACI%BB%A1%A9%FA.ppt#432,20,投影片 20
    曹學仁(1997)。高級中學校長權力運用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梁文蓁(2001)。中學女性校長權力運用之研究:以兩位女校長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許瑞雯(譯)(1999)。課程與目的。D. Walker, & J. F. Slotis 著。台北:桂冠。
    許嘉政(2004a)。析論學校本位管理的決定內涵及其績效責任。學校行政雙月刊,34,98-111。
    許嘉政(2004b)。從權力結構的角度談校長的領導角色。學校行政雙月刊,33,161-166。
    許籐繼(2000)。我國中小學組織權力重建之探究。臺灣教育,594,24-32。
    許籐繼(2001)。學校組織權力重建。台北:五南。
    郭維哲(2003)。突破學校經營困境的良方-策略聯盟。教育資料與研究,51,47-53。
    陳千玉(譯)(2003)。組織文化與領導(初版)。Schein, E. H.著。台北:五南。
    陳伯璋(2001)。新世紀課程改革的省思與挑戰。台北:師大書苑。
    陳伯璋(2005)。從課程改革省思課程研究典範的新取向。《當代教育研究》季刊,13(1),1-34。
    陳伯璋、盧美貴(2002)。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理念與實踐。載於陳伯璋、許添明(主編),學校本位經營的理念與實踐(頁165-189)。台北:高等教育。
    陳幸仁(2005)。從微觀政治學取向探討教師會的運作:一所小學的個案研究。載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政策小組主辦,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承辦之「教育政策科學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頁93-125),台北市。
    陳金進(2006)。高職新課程的省思與改進芻議。教育研究月刊,149,33-46。
    陳菡英(譯)(1986)。權力與影響力。Kotter, J. P. 著。台北:遠流。
    陳瑞麟(譯)(1998)。傅柯。Merquior, J. G.著。台北:桂冠。
    陳義明(2005)。學校經營管理與領導。台北:心理。
    彭富源(2000)。校園權力結構重組中「教師會」角色的分析-期待與實際的差距及融通。臺灣教育,594,47-53。
    曾榮華(2000)。淺述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國教輔導,40(1),40-45。
    游宗穎(2002)。台中市國民小學『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實施情形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黃乃熒(1999)。我國中等學校行政病態之診斷研究。教育研究資訊,7(4),146-183。
    黃乃熒(2000)。後現代教育行政哲學。台北:師大書苑。
    黃乃熒(2001a)。學校行政瘋狂行為實際之探究:以國民中學為例。教育研究集刊,47,215-251。
    黃乃熒(2001b)。教育決策權力的正當性:決策倫理及其典範的討論。師大學報,46(1),1-19。
    黃乃熒(2001c)。學校組織權力弔詭管理觀點建構學校組織變革模式。師大學報,46(2),145-164。
    黃乃熒(2002a)。學校權力生態重建的理念與策略:以中小學教評會為例。載於潘慧玲(主編),學校革新:理念與實踐(頁51-100)。台北:學富。
    黃乃熒(2002b)。國民中學學校行政瘋狂行為的成因與影響之路徑分析。師大學報,47(2),175-202。
    黃乃熒(2003)。課程改革對於學校組織文化的衝擊及其因應。教師天地,123,22-32。
    黃乃熒(2004)。後現代學校行政倫理及其兩難困境之解決。教育研究集刊,50(3),1-29。
    黃乃熒(2005a)。學校組織變革之意識型態研究-以一所國民中學為例。師大學報,50(1),101-121。
    黃乃熒(2005b)。學校組織病態權力之治療。載於金生鈜(主編),教育:思想與對話(頁221-250)。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黃乃熒(2006)。教育政策對於論述之需求性探討。載於黃乃熒(主編),教育政策科學與實務(頁4-25)。台北:心理。
    黃乃熒、陳玉娟(2005)。從相信學生能學觀點建構教師專業。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教師的教育信念與專業標準(頁4-18)。台北:心理。
    黃宗顯(1999)。學校行政對話研究—組織中影響力行為的微觀探討。台北:五南。
    黃宗顯(2006)。教育行政溝通。載於謝文全等人,教育行政學:理論與案例(頁327-362)。台北:五南。
    黃宗顯、湯堯、林明地(譯)(2003)。Hoy, W.K. & Miskel, C.G.著。學校的權力與政治學。載於林明地、王如哲、王瑞壎、江芳盛、何宣甫、李安明、林純雯、張明輝、湯堯、黃宗顯、簡玉敏、謝文豪、魏惠娟(譯),教育行政學-理論、研究與實際(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頁273-317)。高雄:麗文。
    黃昆輝(2002)。教育行政學(二版)。台北:東華。
    黃政傑(2000)。課程設計(初版十刷)。台北:東華書局。
    黃瑞琴(1999)。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再版五刷)。台北:心理。
    黃嘉雄(1999)。誰當家做主?談學校本位管理的權力結構類型。師友,382,15-18。
    楊永慶(1995)。二十一世紀的教育工程:談「中華民國教育報告書」。教育資料與研究,3,42-46。
    楊振昇(1999)。教育機會均等的理念與省思。現代教育論壇,4,82-84。
    楊瑩(1988)。教育機會均等。載於陳奎憙(主編),現代教育社會學(頁269-313)。台北:師大書苑。
    溫明麗(1998)。「鬆綁」理念的省思。教師天地,95,22-29。
    廖永靜(1995)。權力:衝突的原因與解決手段。空大行政學報,3,87-111。
    甄曉蘭(2001)。中小學課程改革與教學革新。台北:元照。
    甄曉蘭(2004)。課程理論與實務-解構與重建。台北:高等教育。
    甄曉蘭、簡良平(2002)。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權力重整之批判分析。教育研究集刊,48(1),65-93。
    蓋浙生(2002)。教育經營與管理。台北:師大書苑。
    劉世閔(2006)。校際策略聯盟。教育研究月刊,143,116-118。
    劉怡君(2006)。國民中學課程革新過程中教師文化之研究—以語文領域國文科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歐用生(2000)。課程改革。台北:師大書苑。
    潘慧玲(2002)。緒論:學校革新的脈動。載於潘慧玲(主編),學校革新理念與實踐(頁2-47)。台北:學富。
    潘慧玲、楊錦心、張嘉育、王如哲、張樹倫、黃文振(2004)。高職學校層級課程領導之研究。教育部委託專案報告。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
    潘慧玲、楊錦心、高新建、郭昭佑、黃馨惠、江惠真(2004)。高職及綜合高中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評鑑之研究。教育部委託專案報告。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
    蔡文杰(2002)。國民小學學校經營混沌現象敏銳度及組織權力關係重建之相關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純姿(1999)。形塑教育新典範對推動教育改革的覺察與因應。高市文教,65,22-25。
    蔡清田(2002)。學校整體課程經營-學校課程發展的永續經營。台北:五南。
    蔡清田(2003)。課程政策決定-以國家教育改革法案為依據的課程決策。台北:五南。
    盧延根(2003a)。教育政策行銷功能及策略之探究。臺灣教育,620,19-27。
    盧延根(2003b)。高職教育發展困境因應策略之研究。商業職業教育季刊,91,2-7。
    賴春金(2001)。高職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國立編譯館通訊,14(1),19-23。
    錢富美(2002)。國小教師參與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具備之專業知能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戴文雄、林我崇(2004)。加入WTO後影響技職校院合作模式因素之探討-以策略聯盟的觀點。教育資料與研究,60,97-104。
    謝文全(2004)。教育行政學。台北:高等教育。
    謝卓君(2005)。從Popkewitz權力觀到教育政策研究的可能。載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政策小組主辦,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承辦之「教育政策科學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頁127-151),台北市。
    鍾任琴(1997)。教師權能之論證。載於國立花蓮師院舉辦之「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317-338),花蓮。
    韓景春(2002)。實用主義的教育哲學。載於邱兆偉主編,教育哲學(增訂一版)(頁100)。台北:師大書苑。
    簡玉敏(譯)(2003)。Hoy, W.K. & Miskel, C.G.著。學校結構。載於林明地、王如哲、王瑞壎、江芳盛、何宣甫、李安明、林純雯、張明輝、湯堯、黃宗顯、簡玉敏、謝文豪、魏惠娟(譯),教育行政學-理論、研究與實際(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頁99-143)。高雄:麗文。
    簡良平(2001)。學校自主發展課程中課程籌畫的研究。課程與教學季刊,4(2),25-46。
    簡良平(2003)。學校課程決定-理論與實證。台北:師大書苑。
    簡良平、甄曉蘭(2001)。學校自主發展課程之相關因素分析。教育研究集刊,46,53-80。
    顏國樑(2001)。回應性教育政策評估理論及其在教育政策評估上的啟示。載於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系、國民教育研究所聯合舉辦之「第八次教育行政論壇」論文集(頁12-34),新竹市。
    羅文基(2006)。我國高職教育轉型與發展之探討。教育研究月刊,149,5-14。
    譚光鼎(2000)。國家霸權與政治社會化之探討---以「認識台灣」課程為例。教育研究集刊,45,113-137。
    鐘邦友(2002)。組織慣性理論對學校組織變革的啟示。學校行政雙月刊,17,31-39。
    饒見維(2002)。一所國民小學的學校本位教育革新經驗—家長參與、校務決策與課程發展。載於陳伯璋、許添明(主編),學校本位經營的理念與實踐(頁255-307)。台北:高等教育。
    饒達欽、廖錦文(1999)。落實學校為本位的高職新課程之實施。載於崑山技術學院舉辦之「第十四屆全國技術及職業教育」研討會論文集(頁33-41),台南。
    顧瑜君(2002)。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與教師專業成長。載於陳伯璋、許添明(主編),學校本位經營的理念與實踐(頁229-253)。台北:高等教育。

    英文書目
    Bailey, W. J. (1992). Power to the schools. California: Corwin.
    Ball, S. J. (1987). The micro-politics of the school: Toward a theory of school organization. New York: Methuen.
    Blanke,V. (1991). Understanding educational organizations. Columbus, OH: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Blasé,J.(1991). The Politics of life in schools: Power, conflict, and cooperation. Newbury Park, Calif.: Sage
    Blasé,J. & Anderson,G.L.(1995).The micropolitics of educational leadership: From control To empowerment. New York: Cassell.
    Bolman L. G. & Deal T. E. (1991). Reframing organizations: Artistry, choice, and leadership.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Colin J. Marsh (1992). Key concepts for understanding curriculum. New York: Falmer Press
    Etzioni, A. (1975).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omplex organizations:On power, involvement, and their correlates. New York: Free Press.
    French, J. R. P. & Raven, B. (1959). The base of social power. In D. Carteright (Ed.), Studies in social power.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Fullan, M. (1991/2001). The new meaning of educational change.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Galbraith, J. K. (1986). Power and organization. In S. Lukes(Ed.), Power(pp.211-226).Oxford: Blackwell.
    Hollander, E. P. & Offermann, L. R. (1990). Power and Leadership in Organizations: Relationship in Transition. American Psychologist, 45(2), pp.179-189.
    March, C., Day, C., Hannay, L. & McCutcheon, G. (1990). Reconceptualizing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New York: The Falmer Press.
    Morgan, G. (1986). Images of organization. Newbury Park, CA: Sage.
    Morgan, G. (1989). Creative organization theory: A resource book. Newbury Park, CA: Sage.
    Murphy, J. (1993). Restructuring:In Search of a Movement. In Murphy, J. & Hallinger P, Restructuring schooling: Learning from ongoing Efforts (pp. 1-21). Newbury Park, Calif.: Corwin.
    OECD (1979).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rlopment. France:OECD.
    Pfeffer, J. (1981). Power in organizations. Marshfield, Mass.: Pitman Pub.
    Robbins, S. P. (2001).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9th ed.). NJ:Prentice-Hall.
    Russell, B.(1986).The forms of power. In S. Lukes(Ed.),Power(pp.19-27).Oxford: Blackwell.
    Scott, W. R. (2003).Organizations: Rational, natural, and open systems (5th edition).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 Hall.
    Senge, P. M. (1990). The fifth discipline: The art and practice of learning organization. New York, NY: Doubleday.
    Short, P. M. & Greer, J. T. (1993). Restructuring Schools Through Empowerment. In Murphy, J. & Hallinger P, Restructuring schooling: Learning from ongoing efforts (pp. 166). Newbury Park, Calif.: Corwin.
    Skilbeck, M. (1984). Readings in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London: Paul Champan.
    Yin, R. K. (1994).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 (2th ed.). Thousand Oaks : Sage
    Yukl, G. A. (2002). Leadership in organizations (5th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 Hall.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