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楊旭
論文名稱: 高職低成就學生物理教學模組之影響探討
A Study on the Impact of Physics-Teaching Modules of Vocational High School Under-Achievement Students
指導教授: 沈青嵩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物理學系
Department of Physics
論文出版年: 2003
畢業學年度: 9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5
中文關鍵詞: 低成就教學模組力矩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22下載: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是在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之教學理念下設計一個「力矩」的教學單元模組,並以行動研究的方法將之運用於實際的教學,以探討此教學模組對海事職校低成就學生在「力矩概念」、「對物理學習態度」及「問題解決能力」之影響,並設計(一)「力矩概念測驗」之學習成效評量試卷,由評量結果及學生在課程中的表現來評析學生的學習成效。及(二)設計「物理學習態度量表」含「對物理的態度」、「對學習物理所持的態度」以及「對參與物理探究活動的態度」三個向度,以探討本教學模組是否有效的影響學生之學習態度。
    研究者任教之職校為宜蘭縣高中職學生錄取分數最低的一間職校(含縣內私立高中職在內),亦是縣內國中畢業生升學的最後一個志願,近年來國中畢業生人數逐年遞減,導致所有的國中畢業生無論其國中基本學科能力測驗之分數如何低,皆可進入本校就讀,故在學生之學業成就上,幾乎看不到較好的表現,本研究是以研究者在任教的職校中有物理課之班別的學生為研究對象,選取同一科中二年級兩個班的學生為研究樣本,其中一班為三十四人,另一班為三十五人,隨機選取一班(三十四人)作為A組(模組教學),以研究者發展之「力矩教學模組」進行教學,另一班(三十五人)作為B組(講述教學),以一般慣用之「傳統講述式」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兩組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均未告知正在進行實驗教學,完全依教學進度進行,由本校該科學生入學時之國中基本學力測驗分數(A組平均值為94.29,B組平均值為91.51)之T檢定來分析,兩組學生素質並無明顯差異,可視為同質。
    A組(模組教學)及B組(講述教學)進行實驗教學的過程為期二週,每週兩節課,在教學內容方面,是以力矩之概念(大小、方向)、力矩之作用(與力之作用有何不同)、力矩在生活中之應用(槓桿原理)為主。資料的收集包含:力矩概念測驗、物理學習態度量表、教室觀察、師生討論、實驗報告等,同時將所得的資料進行質與量的分析以探討本教學模組實施後對學生的影響。
    經分析所得資料後,本研究的主要結論為:
    一、 接受「力矩教學模組」之A組低分群學生比接受「傳統講述教學」之B組低分群學生在「力矩概念測驗」之學習成就部分有顯著較佳之提昇作用。而對兩組之高分群學生而言,雖無顯著差異,但接受「力矩教學模組」之學生在提昇其學習成就仍有較佳之表現。
    二、 在整體上及對兩組之低分群學生而言,接受「力矩教學模組」之A組學生比接受「傳統講述教學」之B組學生在「物理學習態度」方面有顯著較佳之正向作用。而兩組之高分群學生在「物理學習態度」方面之表現雖無顯著差異,但接受「力矩教學模組」之學生在「物理學習態度」方面仍有較佳之正向作用。在「物理學習態度量表」之三個向度方面,發現接受「力矩教學模組」之A組學生比接受「傳統講述教學」之B組學生在「對學習物理的態度」及「對參與物理探究活動的態度」兩個向度方面,有較佳之正向作用。
    三、 由研究者之教學觀察發現,在力矩教學模組下進行學習,大部分的學生(88%)均能主動積極參與,表現高度之興趣與動機。於實驗過程中遇有困擾,即會與同組同學或教師討論,修正實驗技巧以解決問題。大多數學生(82%)可將數據轉繪成關係圖,但僅有少數學生(15%)可分析說明關係圖中各物理量間之關係及影響。表示大多數學生對圖形中之數據及相關性解釋之能力不佳。

    本研究根據研究分析、結論及研究心得,分別對於高職學校教師及未來研究方向提出建議,希望能對於高職學校低成就學生之物理教育有所助益。

    謝誌………………………………………………………………… I 中文摘要…………………………………………………………… II 表目錄……………………………………………………………… VII 圖目錄……………………………………………………………… IX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5 第三節 研究假設…………………………………………… 7 第四節 研究的重要性……………………………………… 7 第五節 名詞釋義…………………………………………… 8 第六節 研究的範圍與限制………………………………… 1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學業低成就學生之成因與特質之相關研究……… 12 第二節 建構主義教學之相關研究………………………… 27 第三節 STS教學在科學教育上之相關研究……………… 55 第四節 總結………………………………………………… 75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研究工具 第一節 研究對象…………………………………………… 80 第二節 研究設計…………………………………………… 81 第三節 教學設計…………………………………………… 82 第四節 研究工具…………………………………………… 85 第五節 資料收集與分析…………………………………… 89 第六節 研究步驟及流程…………………………………… 91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統計分析 第一節 研究對象基本資料分析…………………………… 95 第二節 兩組「力矩概念測驗」前後測分析……………… 97 第三節 兩組「物理學習態度量表」前後測分析………… 99 第四節 兩組「力矩概念測驗」成就之差異比較………… 103 第五節 兩組「物理學習態度量表」結果之差異比較…… 109 第六節 研究者之教學觀察………………………………… 11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117 第二節 建議………………………………………………… 122 參考文獻………………………………………………………… 126

    方炳林(民69)。普通教學法。台北:教育文物出版社。
    方崇雄(民68)。我國公立高工學生升學及就業意願調查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文科(民83)。資優低成就的輔導與矯治。學生輔導,第38期,頁48-55。
    王文科(民90)。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王秀槐(民74)。國中高低成訧學生家庭環與學習態度之比較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澄霞(民84)。STS活動中之「學」與「教」。科學教育學刊,第3期,頁115-137。
    王澄霞(民85)。STS師資培育:總計畫。科學教育研究計畫八十五年度成果討論會報告大綱,頁429-438。
    王澄霞(民86a)。STS教師的專業成長。科學教育學刊,5,23。
    王澄霞 (民86b)。代表性STS活動類型分析。1996物理教育學術論文研討會論文彙編。物理教育學會。
    吳璧純、甘漢銧與黃凱霖(民89)。自然科學STS教學研究-國中小學生在STS教學模式下之生物科學概念及處理生物問題能力之發展(II)成果報告,教學模組「農藥知多少」。國科會專案,編號:NSC89-2511-S-005A-00I。
    吳璧純、甘漢銧 (民90)。一個小學STS教學模式設計-農藥知多少。STS科學教育研討(III)論文彙編,頁57-71。台北:師大。
    李平譯(民86)。經營多元智慧。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李祖壽(民70再版)。教學原理與教法。台北:大洋出版社。
    李藍(民74)。重讀生與普通學生人格特質、學業成績、學習態度比較研究。輔導月刊,第21卷第6期,頁28-34。
    佘曉清(民83)。各國STS課程教材評介-美國。科學教育,第171期,頁12-17。
    林怡君(民90)。建構教學對輕度智能障礙學生數概念應用成效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清山(民73)。心理與教育統計學。台北:東華書局。
    林淑理(民89)。高職延修生自我概念、學習行為與學校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淑靜(民90)。建構主義在國中地理教學之應用—以「認識台灣地理篇」水文單元為例。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施惠(民88)。STS教師專業知能成長的探究。STS科學教育研討(II)論文彙編,頁77-84。
    施惠(民90)。STS教學模式的設計在師資培育課程中實施成效之研究。STS科學教育研討(III)論文彙編。239-250。台北:師大。
    洪清一(民79)。低成就學生之造因與輔導。教育資料文摘,第25卷第3期,頁134-141。
    計儒皓(民76)。學業低成就學生之認識與輔導。輔導通訊,第3期,頁120-121。
    高明智 (民90)。STS教學對問題中的價值意識之喚起作用-以「垃圾何處去?」模組之教學為例。STS科學教育研討(III)論文彙編,頁39-55。台北:師大。
    高廣孚(民84)。教學原理。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秦夢群(民81)。高中教師管理心態、學生內外空信念與學生學習習慣與態度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心理與研究,第15期,頁129-172。
    張世忠(民89)。建構教學-理論與應用。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張芝、鍾青芬(民90)。「和昆蟲作朋友」模組研發與教學。STS科學教育研討(III)論文彙編,頁147-148。台北:師大。
    張春興(民83)。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際。台北:東華。
    張景媛(民87)。學業低成就學生的學習輔導。何英奇、毛國楠、張景媛、周文欽編著學習輔導。國立空中大學。
    張新仁(民71)。國中學生學習行為-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學習態度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靜嚳(1996)。傳統教學有何不妥?。建構與教學,第4期,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
    莊奇勳(民85)。師院環境科學STS教學模組之開發研究。中華民國第十二屆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國立台中科學博物館。國科會:NSC84-2511-S-023-007。
    莊奇勳(民90)。STS教學目標中創造力領域之評量-以環境科學為例。STS科學教育研討(III)論文彙編,頁187-200。台北:師大。
    莊聯品(民74)。低成就學生學習態度之調查與探討。輔導通訊,第5期,頁116-117。
    許民陽、王郁軒(民90)。天象與時空概念教學模組之探討,以高年級看星星單元為例。STS科學教育研討(II)論文彙編,頁65-74。台北:師大。
    連啟瑞、盧玉玲 (民88)。STS取向學生問題中心教學之提問策略與成效。STS科學教育研討(II)論文彙編,頁77-84。台北:師大。
    郭俊賢和陳淑惠譯(民87)。多元智慧的教與學。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陳文典(民86a)。科學課程採訪報導-SS&C 課程研發實況簡介。物理教育,第一卷第二期,頁65-76。
    陳文典(民86b)。STS理念下之教學策略。物理教育,第一卷第二期,頁85-95。
    陳文典(民87)。STS教師所需專業準備。科學教育月刊。
    陳文典(1998a)。STS理念下之教學。台灣教育,第575期,頁10-19。
    陳文典(民88)。從生活中學習科學,由科學中學習生活。STS科學教育研討(II)論文彙編,引言。台北:師大。
    陳文典(民90)。從生活中學習科學,由科學中學習生活。STS科學教育研討(III)論文彙編,引言。台北:師大。
    陳文典(民90)。「物理」怎麼學。師大物理系。
    陳華傑、陳文典(民90)。STS模式的教學對引發學習的功能,STS科學教育研討(III)論文彙編,頁161-174。台北:師大。
    陳文典(民91)。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域-生活化課程設計,頁5-7。台南:南一書局。
    陳建宏(民82)。我國高職工職學生升學意願及升學選擇之背景因素比較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瑞豐(民80)。高職畢業生直接升學意願調查分析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彭駕騂、陳騰祥、張德榮、李永吟(民72)。台灣省高級職業學校學生學習適應問題之探究。復文書局。
    惠沁宜(民90)。「酸與鹼」模組之研發與設計。STS科學教育研討(III)論文彙編,頁175-176。台北:師大。
    曾玉玲(民82)。台北市高智商低成就學中學生學習信念與相關因素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程上修(民88)。運用合作學習及創造思考問題解決策略於高一氣象學習之成效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子騰(民70)。我國高職學生次級文化之調查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茂在(民90)。以STS理念建構在職進修研習課程。STS科學教育研討(III)論文彙編,頁251-258。台北:師大。
    黃萬居(民88)。國小自然科教學與創造力之培養。國小數理科學教育研討會。台北市立師範學院。
    黃福坤(民90)。國中STS教學活動的設計與教學成效。STS科學教育研討(III)論文彙編,頁149-160。台北:師大。
    黃鴻博、郭重吉(民89)。STS教育理論的接納與實踐-一個國小教師的個案研究。頁1-16。
    楊慶誠(民90)。「七星潭垃圾場復育工程」模組之研發與教學。STS科學教育研討(III)論文彙編,頁141-258。台北:師大。
    楊龍立(1997)。建構主義教學檢討。教育資料與研究,第18期,頁1-6。
    葉英珍、柯士山(民91)。物理I,頁115-123。台北:龍騰出版公司。
    董媛卿(民83)。職業學校學生行為特質分析與建議。技術與職教育隻月刊,第23期,頁29-31。
    靳知勤、段曉林、高慧芬(民86)。科學博物館實施教師研習之理論探討與研究。科學教育月刊,頁85-110。
    劉聖忠(民90)。STS網路化學習-一個個案的探討。STS科學教育研討(III)論文彙編,頁227-230。台北:師大。
    劉慶昌、張世璿(民90)。「擁抱大地」模組之研發與教學。STS科學教育研討(III)論文彙編,頁143-144。台北:師大。
    蔡榮貴(民80)。從皮亞傑發展認識論的觀點探討兒童數概念之發展。教師之友,第32卷第1期,頁20-25。
    潘世尊(民88)。根本建構主義及其教學意含。教育研究,第7期,頁203-216。
    鄭可偉、黃萬居(民90)。STS教學對國小學生科學本質觀與學習動機之研究。STS科學教育研討(III)論文彙編,頁27-37。台北:師大。
    鄭秀姿(民76)。談低成就學生之輔導。輔導通訊,第8期,頁82-83。
    盧秀琴(民90)。「核四電廠該不該蓋?」主題之統整課程設計與教學。STS科學教育研討(III)論文彙編,頁73-81。台北:師大。
    盧青延(民81)。我國國民中學補習學校學生學習動機、學習策略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季宏(民62),智力、學習習慣、成就動機及家長社經地位與國中學生學業成就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魏明通(民83a)。各國STS課程教材評介-英國SIS和SISCON的STS課程。科學教育月刊,第168期,頁2-9。
    魏明通(民83b)。各國STS課程教材評介-英國的STS課程。科學教育月刊,第169期,頁12-19。
    魏明通(民83c)。各國STS課程教材評介-美國的STS課程。科學教育月刊,第171期,頁12-17。
    魏明通(民83d)。各國STS課程教材評介-日本的STS課程。科學教育月刊,第176期,頁11-22。
    蘇宏仁(民85)。科學課程模式-科學、技學、社會所(STS)之探討研究。科學教育月刊,第190期,頁2-11
    蘇宏仁(民88)。STS教學策略-議題分析及查技巧,STS教育研討會II論文彙編,頁127-133。台北:師大。
    蘇育任(民88)。運用STS模組學習活動以促進國小學生的創造思考能力。STS教育研討會II論文彙編,頁55-63。台北:師大。
    蘇育任(民90)。九年一貫自然與生活科技課程融入STS理念的研究。STS教育研討會III論文彙編,頁17-25。台北:師大。
    Armstrong, T.(1994).Multiple intelligences in the classroom.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Alexandria Virginia.
    Bonder,G.M.(1986).Constructivism:A theory of knowledge.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63(10),873-878.
    Cheek﹐D.W.(1994). Trends and dilemmas in science,technology,and society education within K-12 schools in the United States.ED. 381429
    Clark, L. & Starr, I.(1986).Secondary and middle school teaching methods. N.Y.: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pp.223-248.
    Cobb,P.(1988). The tenson between theories of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Education Psychologist,23,87-103
    Cobern, W.W.(1993), Contextual Constructivism: The Impact of Culture on the Learning and Teaching of Science.,The Practice of Constructivism in Science Education,.AAAS Press.,29(3):68-75。
    Harms,N.C.(1977).Project synthesis;An interpretative consolidation of research identifying needs in natural science education.(A proposal for the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Boulder,CO:University of Colorado.
    Jang, S. J.(1995).The effects of a clooaborative construction learning process on non-physics college students’ concept formation.Unpublishe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NSTA(1982),Science-Technology-Society:Science Education for the 1980s.Position paper,National Science Teachers Association, Washington,D.C.
    Osborne,R.J.&Cosgrove,M.(1983).Children’s conceptions of the change of state of water.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20,825-835
    Piaget, J.(1970). Piaget’s theory.Carmichael’s of Child Psychology.Wiley,New York.
    Rogoff,B.(1990).Apprenticeship in thinking:Cognitive development in social context.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olomon,J.(1987). Social influence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pupils’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Studies in science Education, 14,63-82.
    Solomon, J.(2001).Science,Teachnology and Society. STS教育研討會III論文彙編。1-12。
    Tobin, K. & Gallagher,J.(1987).What happens in high school science classrooms? 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 19,549-560.
    von Glasersfeld,E.(1984). An Introduction to Radical Construtivism,.In Watzlawick,P.(Ed.),.The Invented Reality.,New York:Norton,17-40。
    von Glassersfeld,E.(1989). Cognition,construction of knowledge, and teaching.Syntheses,80,121-140.
    von Glasersfeld,E.(1993). Radical Constructivism:A way of Knowing and Learning,London:The Falmer Press.Taylor & Faands Inc.。
    von Glasersfeld,E.(1993). Question and Answers About Radical Constructivism.In Tobin,K.(Ed.),The Practice of Constructivism in Science Education, AAAS Press.,29(3)23-33。
    von Glastersfeld,E.(1995). Radical Constructivism: A Way of Knowing and Learning. Washington, D.C.:The Falmer Press.
    Vygotsky,L.S.(1978). Mind in social :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psychologycal processes. 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Waks,L.J.(1988).Science,teachnology,and society education and citizen participation.ED.293214
    Yager, R. E. (1984). Defining the discipline of science education. Science Education, 68, p.35-37
    Yager, R. E. (1988). A new focus for school science:S/T/S. 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88,180-190.
    Yager, R. E. (1993). Science Technology Society as Reform. 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93(3), 145-151.
    Yager, R. E. (1996). History of Science/Technology/Society as Reform in the United States. in:Robert E. Yager eds.,Science/Technology/Society as Reform in Science Education. New York: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p.3-15.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