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曾彥晏
論文名稱: 敘事與記憶--藍博洲的報導類作品研究
指導教授: 吳叡人
Wu, Rwei-Ren
游勝冠
Yu , Sheng-Kua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臺灣語文學系
Department of Taiwan Culture,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論文出版年: 2008
畢業學年度: 9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69
中文關鍵詞: 藍博洲敘事記憶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464下載:3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藍博洲,一個長期關注「從二二八到五O年代白色恐怖的台灣民眾史」,不斷採集與尋訪這些「被湮滅的台灣史與台灣人」的報導文學作家,在口述訪談的基礎上結合了小說技巧,將聲音轉為文字出版,在八O年代解嚴前後,藍博洲的報導類作品成為一種「孤絕而特異」的存在,受到極高的關注。

      歷史與文學的結合,正是藍博洲作品最重要的特色之一。多數讀者在閱讀此類迥異於戒嚴時期的官方歷史版本的書寫主題,大多將之等同於「客觀」、「真實」,甚至獲得「還原歷史真相」的結論。然而藍博洲這些以二二八與白色恐怖相關人士之口述訪談資料為基礎進行的「報導」,涉及了受訪者的浮動記憶,又經過訪談者/作者的中介與轉化,最後呈現、出版的文字真的可以等同於「真相」嗎?這樣的文字為何使讀者得到「還原歷史真相」,甚至是「確立史觀」的結論?作品中的敘事模式究竟為何?作品傳達的「歷史」是什麼?書寫這些作品的作者的「歷史」又是什麼?

      論文首先以文本分析的方法,整理出版於1991年至2005年、藍博洲的十三本報導文學、歷史報導作品的書寫技巧。其次由於藍博洲的報導類作品同時具有「歷史」與「文學」之濃厚色彩,本論文分為兩個層次,將其作品與屬於「歷史」範疇的口述歷史、「文學」範疇的報導文學相互對比,以相同個案(相同訪談對象或書寫對象)為選取標準,並且參照相關方法論書籍,針對其中的敘事模式進行比較,藉由比較,彰顯不同版本中的異同,呈現藍博洲究竟寫了什麼。最後再加入藍博洲其人與作品之背景脈絡,討論藍博洲筆下的人物、歷史版本為何。

      由備受矚目的藍博洲的報導類作品觀之,以全知觀點引導敘事流向、強勢的訪談方式、「歷史現場」成分大於受難者完整人生經歷、「歷史進程」優先於價值或理想等諸多特點,都顯露了他急欲為「歷史」尋求證據,進而獲得歷史詮釋權,為「歷史」蓋棺論定,同時削弱他者史觀陣營「歷史」的訪談/書寫目的。筆者認為,作為感知與認識的主體本來就很難避免個人主觀的判斷與認知,更遑論發自個人的各種言論文字。在選擇與不選擇之間,在連結成串的因果中,在看似真實、先驗而本質的歷史敘事裡,已然參雜許多個人理解與意見,因此不存在所謂的中立、客觀、透明、沒有意識形態的「歷史」。不可能有百分之百客觀呈現的現實,也不可能百分之百的完全再現所謂的「真相」,即便是追求現實主義美學、以書寫「真相」為職志的藍博洲的歷史敘事亦是如此。

    摘要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1 第二節 相關文獻回顧 ……………………………………………… 6 第三節 研究方法 …………………………………………………… 13 第二章 怎麼寫:藍博洲的書寫技巧 ………………………………………… 15 第一節 文本分析 …………………………………………………… 16 第二節 小結 ………………………………………………………… 62 第三章 寫什麼:相同個案的不同版本之比較 ……………………………… 67 第一節 個案:胡寶珍、蘇友鵬 …………………………………… 68 第二節 個案:曾文華、曾陳足(曾詹足)夫妻 ………………… 75 第三節 個案:盧兆麟 ……………………………………………… 83 第四節 個案:王添灯、宋斐如 …………………………………… 101 第五節 個案:郭琇琮、林至潔夫妻 ……………………………… 107 第六節 小結 ……………………………………………………… 117 第四章 為什麼寫:始於理想主義,終於中國認同 ………………………… 121 第一節 一個青年小說家的誕生:「藍博洲」的現身……………… 122 第二節 讓被顛倒的是非顛倒過來:藍博洲的「歷史」 ………… 131 第五章 結論 …………………………………………………………………… 151 參考書目 ………………………………………………………………………… 159

    主要討論文本
    •藍博洲,《幌馬車之歌》。台北市:時報文化,1994.05.20初版六刷(1991.06.20初版一刷)。
    •藍博洲,《沉屍.流亡.二二八》。台北市:時報文化,1995.03.30初版七刷(1991.06.30初版一刷)。
    •藍博洲,《日據時期台灣學生運動》。台北市:時報文化,1993.04.10初版一刷。
    •藍博洲,《尋訪被湮滅的台灣史與台灣人》。台北市:時報文化,1994.12.15初版一刷。
    •藍博洲,《共產青年李登輝》。苗栗縣:藍博洲,2000.02初版一刷。
    •藍博洲,《天未亮:追憶一九四九四六事件(師院部分)》。台中市:晨星,2000. 04.30初版。
    •藍博洲,《麥浪歌詠隊:追憶一九四九四六事件(台大部分)》。台中市:晨星,2000.04.30初版。
    •藍博洲,《台灣好女人》。台北市:聯合文學,2001.07.20初版二刷(2001.06初版)。
    •藍博洲,《消失在歷史迷霧中的作家身影》。台北市:聯合文學,2001.08初版。
    •藍博洲,《紅色客家人》。台中市:晨星,2005.03.16初版二刷(2003.12.30初版一刷)。
    •藍博洲,《幌馬車之歌【增訂版】》。台北市:時報文化,2004.10.05初版。
    •藍博洲,《紅色客家庄》。台北縣:印刻,2004. 12初版。
    •藍博洲,《消失的台灣醫界良心》。台北縣:印刻,2005.05初版。
    •呂芳上等訪問;丘慧君等記錄,《戒嚴時期臺北地區政治案件口述歷史》第一輯。台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9.06初版一刷。
    •黃克武等訪問;李郁青等記錄,《戒嚴時期臺北地區政治案件口述歷史》第二輯。台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9.12初版一刷。
    •黃克武等訪問;丘慧君等記錄,《戒嚴時期臺北地區政治案件口述歷史》第三輯。台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9.12初版一刷。
    •盧兆麟等口述;林世煜、胡慧玲採訪紀錄,《白色封印》,台北市:國家人權紀念館籌備處,2004.11初版二刷。
    •張炎憲、胡慧玲、黎中光採訪記錄,《台北南港二二八》。台北市: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2006.03初版四刷(1995.02初版一刷)。
    •張炎憲、胡慧玲、黎澄貴採訪記錄,《台北都會二二八》。台北市: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2006.03初版三刷(1996.02初版一刷)。
    •葉怡君,《島嶼軌跡》。台北市:遠流,2004.12.01初版一刷。

    作者其他著作(依年代排列)
    •藍博洲,《旅行者》。台北市:爾雅,1989。
    •藍博洲,《白色恐怖》。台北市:揚智,1993。
    •藍博洲,《高雄縣二二八暨五O年代白色恐怖民眾史》。高雄縣:高雄縣政府,1997。
    •藍博洲,《五O年代白色恐怖:台北地區案件調查與研究》。台北市:台北市文獻委員會,1998。
    •藍博洲,《人間正道是滄桑》。苗栗市:苗栗縣立文化中心,1999。
    •藍博洲,《藤纏樹》。台北縣:印刻,2002。
    •藍博洲,《一個青年小說家的誕生》。台北縣:印刻,2004。
    •藍博洲,《吳濁流的西湖歲月》。苗栗縣:苗栗縣西湖鄉公所,2004。
    •藍博洲編,《祖國破了,要把它粘回去:蕭道應先生傳奇而悲苦的道路(1916-2002)》。台北市:海峽學術,2004。
    •藍博洲,《宋非我》。台北市:行政院文建會,2006。
    •藍博洲,《民族純血的脈動:日據時期台灣學生運動(一九一三~一九四五)》。台北市:海峽學術,2006。
    •藍博洲,《青春戰鬥曲:二二八之後的台北學運》。台北市:愛鄉,2007。
    •藍博洲,《二二八野百合》。台北市:愛鄉,2007。
    •藍博洲,《消逝在二二八迷霧中的王添灯》。台北縣:印刻,2008。

    專書(依年代排列)
    •任卓宣,《新民主主義批判》。台北市:帕米爾,1953。
    •葉青,《毛澤東思想批判》。台北市:帕米爾,1968。
    •陳銘磻,《現實的探索》。台北市:東大,1980。
    •歐陽醇,《採訪寫作》。台北市:三民,1982。
    •王乃信等譯,《台灣社會運動史:1913-1936》。台北市:創造,1989。
    •鄭明娳,《現代散文構成論》。台北市:大安,1989。
    •布洛克(Mark Bloch)著,周婉窈譯,《史家的技藝》。台北市:遠流,1989。
    •葉芸芸編,《證言2.28》。台北市:人間,1990。
    •古瑞雲(周明),《臺中的風雷》。台北市:人間,1990。
    •《毛澤東選集》第二卷。上海,上海人民,1991。
    •《毛澤東選集》第四卷。上海,上海人民,1992。
    •戴國煇、葉芸芸,《愛憎二‧二八》。台北市:遠流,1992。
    •林書揚,《從二二八到五O年代白色恐怖》。台北市:時報文化,1992。
    •G. M. Killenberg、R. Anderson著,李子新譯,《報導之前:新聞工作者採訪與傳播的技巧》。台北市:遠流,1992。
    •張京媛主編,《新歷史主義與文學批評》。北京:北京大學,1993。
    •胡慧玲,《島嶼愛戀》。台北市:玉山社,1995。
    •楊威理著,陳映真譯,《雙鄉記:葉盛吉傳:-台灣知識分子之青春、徬徨、探索、實踐與悲劇》。台北市:人間,1995。
    •周夢江、王思翔,《台灣舊事》。台北市:時報文化,1995。
    •喬伊絲.艾坡比、琳.肯特、瑪格麗特.傑考(Joyce Appleby、Lynn Hunt、Margaret Jacob)著,薛 絢譯,《歷史的真相》。台北市:正中,1996。
    •游勝冠,《台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起與發展》。台北市:前衛,1997。
    •唐諾.里齊(Donald A.Ritchie)著,王芝芝譯,《大家來做口述歷史》。台北市:遠流,1997。
    •費修珊、勞德瑞(Shoshana Felman、Dori Laub)著,劉裘蒂譯,《見證的危機》。台北市:麥田,1997。
    •盧卡奇(Georg Lukács)著,楊恆達編譯,《小說理論》。台北市:唐山,1997。
    •李宣鋒等主編,《臺灣地區戒嚴時期五○年代政治案件史料彙編(三)個案資料》。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8。
    •曾健民主編,《噤啞的論爭》。台北市:人間,1999。
    •張炎憲、陳鳳華,《寒夜的哭泣──鹿窟事件》。台北縣:台北縣政府文化局,2000。
    •保爾.湯普遜著,覃方明、渠 東、張旅平譯,《過去的聲音:口述史》。瀋陽:遼寧教育,2000。
    •楊素芬,《台灣報導文學概論》。台北縣:稻田,2001。
    •彭家發,《新聞文學點.線.面》。台北縣:業強,2001。
    •吳文星,《臺灣省立師範學院「四六事件」》。南投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2001。
    •吳文星、許雪姬採編,《戒嚴時期臺灣政治事件口述歷史》。南投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2001。
    •游鑑明,《傾聽她們的聲音:女性口述歷史的方法與口述史料的運用》。台北市:左岸,2002。
    •朱雙一,《戰後台灣新世代文學論》。台北市:揚智,2002。
    •譚君強,《敘事理論與審美文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2。
    •韓 震.孟鳴歧,《歷史.理解.意義──歷史詮釋學》。上海:上海譯文,2002。
    •許雪姬等訪問;黃美滋、薛化元記錄,《「戒嚴時期政治案件」專題研討會論文暨口述歷史紀錄》。台北市:戒嚴時期補償基金會,2003。
    •張茂桂等,《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台北縣:業強,2003。
    •梁妃儀、洪德仁、蔡篤堅編,《協助社群認同發展的口述歷史實踐──結合理論與實務的操作手冊》。台北市:唐山,2003。
    •Catherine Kohler Riessman著,王勇智、鄧明宇譯,《敘說分析》。台北市:五南,2003。
    •肯.霍爾斯(Ken Howarth)著,陳 瑛譯,《口述歷史》。台北市:播種者,2003。
    •凱斯.詹京斯(Keith Jenkins)著,賈士蘅譯,《歷史的再思考》。台北市:麥田,2003。
    •海登.懷特著,陳永國、張萬娟譯,《後現代歷史敘事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3。
    •詹姆斯.費倫著,陳永國譯,《作為修辭的敘事:技巧、讀者、倫理、意識形態》。北京:北京大學,2003。
    •莫里斯.哈布瓦赫(Halbwachs ,Maurice)著,畢 然、郭金華譯,《論集體記憶》。上海:上海人民,2003。
    •楊祥銀,《口述史學》。台北市:揚智,2004。
    •班納迪克.安德森(Benedick Anderson),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佈》。台北市:時報,2004。
    •貝絲.羅伯森(Beth M Robertson)著,黃煜文譯,《如何做好口述歷史》。台北市:五觀藝術管理,2004。
    •陳英泰,《回憶,見證白色恐怖》(上)、(下)。台北市:唐山,2005。
    •張炎憲編,《王添灯紀念輯》。台北市: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2005。
    •杜維運,《史學方法論》。台北市:三民,2005。
    •米克.巴爾著,譚君強譯,《敘述學:敘事理論導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5。
    •王寰鵬,《左翼至抗戰:文學英雄敘事的當代闡釋》。濟南:齊魯書社,2005。
    •王乃信等譯,《台灣社會運動史(一九一三~一九三六)》。台北市:海峽學術,2006。
    •葉芸芸,《餘生猶懷一寸心》。台北縣:印刻,2006。
    •陳乃慈編,《日讀書界看藍博洲》。台北市:人間,2006。
    •陳芳明,《殖民地台灣:左翼政治運動史論》。台北市:麥田,2006。
    •華萊士.馬丁著,伍曉明譯,《當代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2006。
    •陳建忠,《被詛咒的文學:戰後初期(1945~1949)台灣文學論集》。台北市:五南,2007。
    •趙莒玲、張家琪、杜聖聰,《新聞採訪與寫作》。台北市:三民,2007。
    •徐秀慧,《戰後初期(1945~1949)台灣的文化場域與文學思潮》。台北縣:稻鄉,2007。
    •張炎憲主編,《李登輝總統訪談錄(一)早年生活》。台北市:允晨文化,2008。
    •蔡德本,《蕃薯仔哀歌》。台北市:草根,2008。

    單篇論文(依年代排列)
    •陳芳明,〈為了不讓歷史重演〉,《二二八事件學術論文集》,(台北市:前衛,1989.08)。
    •陳映真,〈以紀實文學結算台灣的「戰後」──評藍博洲的《幌馬車之歌》〉,《聯合文學》第8卷第4期(1992.02),頁95。
    •陳芳明,〈白色歷史與白色文學──葉石濤與藍博洲筆下的台灣五O年代〉,《文學台灣》第4期(1992.09)。
    •黃英哲,〈魯迅思想在台灣的傳播,1945-49──試論戰後初期台灣的文化重建與國家認同〉,(台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頁301-321。
    •王明珂,〈過去、集體記憶與族群認同:台灣的族群經驗〉,(台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頁249-274。
    •王明珂,〈過去的結構:關於族群本質與認同變遷的探討〉,《新史學》第5卷第3期(1994.09)。
    •吳叡人,〈三個祖國:戰後初期台灣國家認同的競爭與形成,1945-1949〉,(台北市:台灣政治學會第一次年會,1994.12.10)。
    •廖朝陽,〈中國人的悲情:回應陳昭瑛並論文化建構與民族認同〉,《中外文學》第23卷10期(1995.03),頁102-126。
    •王明珂,〈誰的歷史:自傳、傳記與口述歷史的社會記憶本質〉,《思與言》第34卷第3期(1996.09)。
    •楊 照,〈刻板的英雄塑像──評藍博洲的左翼台灣史寫作〉,《倉皇島嶼──歷史與現實分析》,(台北市,遠流,1996.11)。
    •蕭阿勤,〈集體記憶理論的檢討:解剖者、拯救者與一種民主觀點〉,《思與言》,第35卷第1期(1997.03)。
    •許雪姬,〈口述歷史的理論與實務〉,《宜蘭文獻雜誌》第30期(1997.11)。
    •蔡 琰、臧國仁,〈新聞敘事結構:再現故事的理論分析〉,《新聞學研究》第58期(1999.01)。
    •翁秀琪,〈多元典範衝擊下傳播研究方法的省思:從口述歷史在傳播研究中的應用談起〉,《新聞學研究》第63期(2000.04)。
    •藍博洲,〈台灣白色恐怖帶給受害者家族的苦痛與悲哀〉,《海峽評論》第117期(2000.09)。
    •吳叡人,〈臺灣非是臺灣人的臺灣不可──反殖民鬥爭與臺灣人民族國家的論述1919-1931〉,《民族主義與兩岸關係》,(台北市:新自然主義,2001.04)。
    •李 潼,〈老紅色青年和她的同志們──讀藍博洲的《台灣好女人》〉,《文訊》第192期(2001.10)。
    •趙彥寧,〈階級與自然主義的美學:評藍博洲的《台灣好女人》與江文瑜的《山地門之女》〉,《婦女與性別研究通訊》第61期(2001.12)。
    •張清志,〈不隨俗的小說家──試寫藍博洲〉,《幼獅文藝》第585期(2002.09)。
    •翁婉玲,〈打開禁忌歷史的窗口──訪民眾史工作者藍博洲〉,《人本教育札記》第164期(2003.02)。
    •蕭阿勤,〈認同、敘事、與行動:台灣1970年代黨外的歷史建構〉,《台灣社會學》第5期(2003.06)。
    •許正平,〈重建散失的歷史現場──專訪藍博洲先生〉,《文訊》第219期(2004.01)。
    •須文蔚,〈重找一個閱讀幌馬車之歌的角度〉,《幌馬車之歌【增訂版】》,(台北市:時報文化,2004.10)。
    •王甫昌,〈由民主化到族群政治:臺灣民主運動的發展,1970s~1990s〉,《二十世紀臺灣民主發展:第七屆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 》(台北縣:國史館,2004.11)。
    •游勝冠,〈誰在隱藏不利其教義的證據?──統派論者對戰後第一場臺灣文學論戰的詮釋的再商榷〉,《二十世紀臺灣民主發展:第七屆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 》,(台北縣:國史館,2004.11)。
    •王文仁,〈從〈幌馬車之歌〉看藍博洲的報導文學創作──兼論台灣報導文學的幾個文類問題〉,《東華中國文學研究》第3期(2005.06)。
    •朱雙一,〈與“本土八股”的對抗與超越〉,(長春:詹澈、藍博洲作品研討會,2005.08.24),頁171-177。
    •須文蔚,〈報導文學與口述歷史之互文關係研究──以藍博洲的報導文學作品為例〉,(長春:詹澈、藍博洲作品研討會,2005.08.24),頁216-230。
    •蕭阿勤,〈台灣文學的本土化典範:歷史敘事、策略的本質主義與國家權力〉,《文化研究》,創刊號(2005.09)。
    •施 淑,〈閱讀藍博洲〉,《批判與再造》第24期(2005.10)。
    • 藍博洲、謝金蓉、張釗維、簡錫堦、范 雲、江宜樺,〈從影像反思白色恐怖的記憶政治〉,《臺灣社會研究》第61期(2006.03)。
    •楊 照、唐 諾、吳乃德、吳介民、鄭鴻生、李尚仁,〈誰的悲情誰的歌?從影像二二八的記憶政治〉,《臺灣社會研究》第61期(2006.03)。
    •游勝冠,〈在階級還是國族的兩難局面掙扎的台灣左派論述──以解嚴前後發行的《台灣新文化》、《南方》為考察對象〉,《台灣文學傳播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中市:興大台文所,2006.08)。
    •黃儀冠,〈創傷與記憶:以藍博洲的創作試探苗栗客家歷史書寫〉,(苗栗:第四屆苗栗文學研討會,2006.09.29),頁200-201。
    •吳叡人,〈「日本」とは何か:試論《佳人之奇遇》中重層的國/族想像〉,《近現代日本社會的蛻變》,(台北市: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2006.12)。
    •藍博洲,〈孤墳下的歷史:張志忠及其妻兒〉,《思想》第5期(2007.04)。
    •吳乃德,〈書寫民族創傷:二二八事件的歷史記憶〉,《思想》第8期(2008.01)。
    •吳叡人,〈以「人民」之名:關於戰後初期臺灣左翼民主自治論的研究筆記〉,(台北市:台灣政治思潮與民主運動研討會,2008.04.10-11)。
    •朱天心,〈那年,我們一起站出來〉,《印刻》第四卷第十一期,(2008.07)。

    報紙文章
    •陳芳明,〈歷史黑盒子的搜尋〉,《聯合報》,2000.05.22,第48版。
    •楊 渡,〈被遺忘的青春〉,《中央日報》,2000.05.29,第12版。
    •呂正惠,〈尋找歷史的人──藍博洲的白色恐怖事件調查報告〉,《聯合報》,2001.11.05,第30版。
    •藍博洲,〈親綠學者 在馬場町吶喊什麼?〉,《聯合報》,2006.07.31,A15版。

    網路文章
    •石一寧,〈台灣作家藍博洲和他筆下的歷史歲月〉,(來源:http://big5.huaxia.com/tw/sdbd/rw/00100278.html,2008.04.07)
    •陳建忠,〈理想主義者的生與死──讀藍博洲的白色恐怖訪談錄《天未亮》〉,(來源:www.4book.com.tw,2006.12.12)
    •夏 榆,〈咬住歷史不鬆口的大牛頭犬〉,(來源:http://www.nanfangdaily.com.cn/zm/20051201/wh/whxw/200512010049.asp,2008.04.12)

    學位論文(依年代排列)
    •何華欽:《二二八歷史敘事權的爭奪及其社會效應──歷史的敘事分析》,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
    •謝明芳:《當代台灣報導文學的興起與發展》,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吳薇儀:《兩岸當代報導文學比較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顏世佩:《歷史書寫的政治:二二八事件真相的爭奪戰》,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卓美華:《瀕死與重生,在歷史的分娩之中-藍博洲小說研究》,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