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詩怡
論文名稱: 探討多元化教學與評量中的學生多元智能表現—以高中地球科學科為例
指導教授: 許瑛玿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地球科學系
Department of Earth Sciences
論文出版年: 2002
畢業學年度: 9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343
中文關鍵詞: 多元智能多元智能表現多元化教學與評量地球科學教育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417下載:4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多元智能論融入高中地球科學多元化教學與評量中的學生多元智能表現,採取個案研究法,研究時間為八十九學年度第一學期,研究對象為台北市某公立高中一個班級的學生共42人。研究者進行觀察一學期,以文件分析、觀察、訪談、問卷等方式蒐集學生資料,並參考多元智能論的相關文獻,設計「學習歷程檔案多元智能表現分析表」、「影片多元智能焦點調查表」、「多元智能表現敘述表」等研究工具,分析蒐集到的文件資料與觀察資料中的學生多元智能表現,進行三角校正,探討學生在不同課程中的多元智能表現及其可能的影響因素。最後根據實際施行融入多元智能論於高中地球科學多元化教學與評量的歷程,提出檢討與建議,以協助教師、課程設計者、相關教育單位更加瞭解學生多元智能表現的差異與影響因素,提供未來融入多元智能論於高中地球科學多元化教學與評量之參考。
    本研究的研究結果與討論包括學生在文件資料中的多元智能表現、學生在觀察資料中的多元智能表現、學生多元智能表現的整體變化、影響學生多元智能表現的因素、課程評鑑與省思。結論有下列三點:
    一、 學生的多元智能表現需從多元化的管道拼湊:說明學生多元智能表現拼圖。
    二、 影響學生多元智能表現的因素有四個相關變項:
    (一)課程變項:觀察學生多元智能表現時,需考量課程類型與主題的影響。
    (二)預知變項:教師教學理念與多元智能傾向會引發學生的多元智能表現。
    (三)情境變項:學生特質與教學環境的規劃會影響學生的多元智能表現。
    (四)歷程變項:需配合觀察的情境來解讀學生的多元智能表現,且教師在師生互動中所顯現的教學風格,也會影響學生的多元智能表現。
    三、 提出「學生多元智能表現的研究模式」。

    圖目錄 V 表目錄 VII 附 錄 I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5 第三節 研究問題 6 第四節 研究之重要性 7 第五節 名詞釋義 8 第六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多元智能論與教育 11 第二節 學生的多元智能表現 15 第三節 融入多元智能論於教學與評量的相關研究 17 第三章 研究方法 19 第一節 研究設計 19 第二節 研究情境 23 第三節 多元化教學與評量設計 29 第四節 研究工具 51 第五節 資料來源與蒐集方式 57 第六節 研究流程 64 第七節 資料分析與限制 67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90 第一節 學生的多元智能表現與變化 90 第二節 影響學生多元智能表現的因素 149 第三節 課程評鑑與省思 17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88 第一節 結論與教育上的意涵 188 第二節 檢討與建議 196 第三節 未來的研究方向 198 參考文獻 200 圖目錄 圖1- 1 多元智能剖面(雷達圖)範例 9 圖3- 1 研究模式 21 圖3- 2 地球科學專科教室平面圖 26 圖3- 3 多元化教學與評量的課程架構 31 圖3- 4 星座盤的教學重點 33 圖3- 5 認識天氣圖的教學重點 34 圖3- 6 認識岩礦的教學重點 35 圖3- 7 維蘇威火山的陰影的教學重點 36 圖3- 8 寒武紀的生物的教學重點 37 圖3- 9 望遠鏡的教學重點 38 圖3- 10 氣象儀器與觀測的教學重點 39 圖3- 11 專題報告的評量重點 40 圖3- 12 詩情畫意的評量重點 43 圖3- 13 學習歷程檔案的評量重點 45 圖3- 14 各課程中主要融入的多元智能 49 圖3- 15 資料來源與蒐集方式 63 圖3- 16 研究流程 66 圖4- 1 男生平均自我檢核的多元智能剖面 92 圖4- 2 女生平均自我檢核的多元智能剖面 92 圖4- 3 全班平均自我檢核的多元智能剖面 92 圖4- 4 平均自我檢核的多元智能剖面比較 92 圖4- 5 男生平均學習歷程檔案多元智能剖面 95 圖4- 6 女生平均學習歷程檔案多元智能剖面 95 圖4- 7 全班平均學習歷程檔案多元智能剖面 95 圖4- 8 平均學習歷程檔案多元智能剖面比較 95 圖4- 9 學習歷程檔案的邏輯—數學智能表現範例S27_1 100 圖4- 10 學習歷程檔案的邏輯—數學智能表現範例S27_2 101 圖4- 11 學習歷程檔案的邏輯—數學智能表現範例S27_3 102 圖4- 12 學習歷程檔案的視覺—空間智能表現範例S02_1 104 圖4- 13 學習歷程檔案的視覺—空間智能表現範例S02_2 105 圖4- 14 學習歷程檔案的視覺—空間智能表現範例S02_3 106 圖4- 15 學習歷程檔案的視覺—空間智能表現範例S25_1 107 圖4- 16 學習歷程檔案的視覺—空間智能表現範例S25_2 108 圖4- 17 學習歷程檔案的肢體—動覺智能表現範例S32_1 109 圖4- 18 學習歷程檔案的肢體—動覺智能表現範例S32_2 109 圖4- 19 學習歷程檔案的肢體—動覺智能表現範例S32_3 110 圖4- 20 學習歷程檔案的肢體—動覺智能表現範例S32_4 110 圖4- 21 學習歷程檔案的人際智能表現範例S14 111 圖4- 22 學習歷程檔案的內省智能表現範例S33_1 112 圖4- 23 學習歷程檔案的內省智能表現範例S33_2 113 圖4- 24 學習歷程檔案的內省智能表現範例S33_3 114 圖4- 25 學習歷程檔案的人際智能表現範例S39_1 116 圖4- 26 學習歷程檔案的人際智能表現範例S39_2 117 圖4- 27 學習歷程檔案的人際智能表現範例S39_3 118 圖4- 28 男生平均影片多元智能焦點表現剖面 119 圖4- 29 女生平均影片多元智能焦點表現剖面 119 圖4- 30 全班平均影片多元智能焦點表現剖面 119 圖4- 31 平均影片多元智能焦點表現剖面比較 119 圖4- 32 影片多元智能焦點調查表邏輯—數學智能焦點表現範例S39 124 圖4- 33 影片多元智能焦點調查表視覺—空間智能焦點表現範例S05 124 圖4- 34 所有課程中觀察到傾向較高的多元智能表現百分比 128 圖4- 35 所有課程中觀察到傾向較低的多元智能表現百分比 129 圖4- 36 男生被觀察到傾向較高智能表現剖面 138 圖4- 37 女生被觀察到傾向較高智能表現剖面 138 圖4- 38 全班被觀察到傾向較高智能表現剖面 139 圖4- 39 被觀察到傾向較高智能表現剖面比較 139 圖4- 40 男生被觀察到傾向較低智能表現剖面 139 圖4- 41 女生被觀察到傾向較低智能表現剖面 139 圖4- 42 全班被觀察到傾向較低智能表現剖面 139 圖4- 43 被觀察到傾向較低智能表現剖面比較 139 圖4- 44 各個主題中觀察到傾向較高的多元智能表現數目長條圖 157 圖4- 45 各個主題中觀察到傾向較低的多元智能表現數目長條圖 159 圖4- 46 個案教師的發問教學風格 173 圖4- 47 個案教師進行專題口頭報告的模式 174 圖5- 1 學生多元智能表現的拼圖 189 圖5- 2 各課程中主要融入的多元智能與學生多元智能表現 191 圖5- 3 多元智能表現的解讀範例 192 圖5- 4 學生多元智能表現的研究模式 195 表目錄 表3- 1 地球科學專科教室中的教學資源 27 表3- 2 協助預試的高中地球科學教師背景 29 表3- 3 預試的課程內容 32 表3- 4 專題報告手冊的內容與設計目的 41 表3- 5 專題報告手冊的評量項目與配分 42 表3- 6 學習歷程檔案手冊的內容與設計目的 46 表3- 7 學習歷程檔案手冊的評量項目與配分 46 表3- 8 多元化教學活動中主要融入的多元智能 47 表3- 9 多元化評量方式中主要融入的多元智能 48 表3- 10 多元化教學與評量課程的實施方式 50 表3- 11 個案班級的學期成績評量方式 51 表3- 12 多元智能自我檢核表的實施方式 53 表3- 13 學習歷程檔案多元智能表現分析表的設計歷程 53 表3- 14 教學與評量回饋問卷封閉式問題的內容與題數 56 表3- 15 訪談學生一覽表 60 表3- 16 訪談個案教師一覽表 61 表3- 17 資料分析架構 68 表3- 18 有效樣本的限制 71 表3- 19 質性資料來源代號 72 表3- 20 部分學習歷程檔案未寫或缺交者 75 表3- 21 部分學習日誌由他人代寫者 75 表3- 22 部分學習日誌內容與他人雷同者 76 表3- 23 部分影片多元智能焦點調查表內容與他人雷同者 78 表3- 24 教學與評量回饋問卷的開放式問題未寫或無意見者 79 表3- 25 被觀察到傾向較高的多元智能表現總數不到五個者 80 表3- 26 被觀察到傾向較低的多元智能表現總數不到五個者 81 表3- 27 看攝影機與研究者方向的學生 82 表3- 28 多元智能自我檢核表敘述語氣不適合者 85 表3- 29 觀察到的多元智能表現總數不同之說明 89 表4- 1 多元智能自我檢核結果的強勢智能與弱勢智能傾向 93 表4- 2 學習歷程檔案多元智能表現的強勢智能與弱勢智能 96 表4- 3 全班學習歷程檔案多元智能表現的各項頻率統計 97 表4- 4 學習歷程檔案的語文智能表現範例 99 表4- 5 影片多元智能焦點調查表的強勢智能與弱勢智能焦點表現 120 表4- 6 全班影片多元智能焦點調查表的各題頻率統計 121 表4- 7 所有課程中觀察到的多元智能表現數目統計 127 表4- 8 學生個人被觀察到傾向較高的多元智能表現數目統計 135 表4- 9 學生個人被觀察到傾向較低的多元智能表現數目統計 136 表4- 10 觀察到次數多與次數少的傾向較高之多元智能表現 140 表4- 11 觀察到次數多與次數少的傾向較低之多元智能表現 141 表4- 12 缺交作業的學生一覽表 143 表4- 13 學生多元智能表現的整體變化 144 表4- 14 同一種類型課程中觀察到傾向較高的多元智能表現統計 152 表4- 15 各種類型課程中觀察到傾向較高的多元智能表現統計 153 表4- 16 各種類型課程中觀察到傾向較低的多元智能表現統計 154 表4- 17 各個主題中觀察到傾向較高的多元智能表現統計 156 表4- 18 各個主題中觀察到傾向較低的多元智能表現統計 158 表4- 19 個案教師輪換座位方式範例 166 表4- 20 個案教師的多元智能自我檢核結果 168 表4- 21 期中教學與評量回饋問卷的各題頻率統計 177 表4- 22 期末教學與評量回饋問卷的各題頻率統計 178 表5- 1 多元智能表現的解讀範例與原案說明 192 附 錄 附錄3- 1 認識天氣圖的工作單 203 附錄3- 2 認識岩礦的工作單 205 附錄3- 3 維蘇威火山的陰影影片學習單 209 附錄3- 4 寒武紀的生物影片學習單 210 附錄3- 5 異蝦的化石與想像的復原圖 212 附錄3- 6 氣象儀器與觀測的學習單 213 附錄3- 7 專題報告手冊 218 附錄3- 8 學習歷程檔案手冊 228 附錄3- 9 課程行事曆與現場觀察記錄方式 237 附錄3- 10 學習歷程檔案多元智能表現分析表 240 附錄3- 11 設計學習歷程檔案多元智能表現分析表用的參考概念 242 附錄3- 12 影片多元智能焦點調查表 246 附錄3- 13 設計影片多元智能焦點調查表用的參考概念 250 附錄3- 14 影片多元智能焦點調查的分析表 252 附錄3- 15 期中教學與評量回饋問卷 254 附錄3- 16 期末教學與評量回饋問卷 256 附錄3- 17 多元智能表現敘述表 258 附錄3- 18 S28學習歷程檔案的原案 262 附錄3- 19 S28的學習歷程檔案分析結果範例 292 附錄3- 20 學習歷程檔案的分析範例與說明 294 附錄3- 21 影片多元智能焦點調查表的分析範例 304 附錄3- 22 錄影資料轉譯的範例 308 附錄4- 1 傾向較高的多元智能表現與原案說明 316 附錄4- 2 傾向較低的多元智能表現與原案說明 330 附錄4- 3 教學與評量回饋問卷開放式問題原案 338

    大學入學考試中心,「入學管道」的「多元入學制度」的「大學多元入學新方案簡介」,取自http://www.ceec.edu.tw/way/w_index0.htm
    中華資優教育學會、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譯)(2001)。Branton Shearer著。多元智能發展量表-24。載於中華資優教育學會、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聯合主辦之「多元智能的評量工作坊」會議手冊,台北。
    王文科(1995)。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
    王為國(2000)。國民小學應用多元智能理論的歷程分析與評估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田耐青(1999)。由多元智慧理論的觀點談教學評量:一些台灣的實例。教師天地,99,32-38。
    田耐青(2001)。開啟幼兒的八大智能系列課程。信誼基金會父母學苑,台北。
    吳明清(1991)。教育研究:基本觀念與方法之分析。台北:五南。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Michael Quinn Patton著。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
    吳青山、林天佑(1997)。引自學習歷程檔案評量(講義區修訂版)。2001年4月13日,取自http://ceiba.cc.ntu.edu.tw/edtest/download/piv.doc
    李心瑩(譯)(2000)。Howard Gardner著。再建多元智慧:21世紀的發展前景與實際應用。台北:遠流。
    李平(譯)(1997)。Thomas Armstrong著。經營多元智慧:開展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台北:遠流。
    李坤崇(1999)。多元化教學評量。台北:心理。
    李虎雄、張敏雪(1999)。由學力測驗方法談實作評量之功能。教師天地,99,61-66。
    周玉真(譯)(1999)。E. C.Wragg著。如何進行教室觀察。台北:五南。
    周祝瑛(2001)。如何協助中學生提升優勢智慧~從多元智慧談起。發表於福和國中暨永和社區大學工作團隊聯合主辦之「教學創新:九年一貫」家長與教師基礎知能研習,台北。
    林月榮(2000)。多元智慧教學在永建。教師天地,106,61-71。
    林筱瑩(1999)。教學真有趣—談多元智慧的教學與評量。教師天地,99,72-75。
    邱美虹(2000)。評鑑美國評量新標準:科學實作部分。科學教育月刊,228,2-15。
    勁思科學教育推展實驗室(2000)。e-自然體驗營活動手冊。未出版。
    胡龍騰、黃瑋瑩、潘中道(譯)(2000)。Ranjit Kumar著。研究方法:步驟化學習指南。台北:學富文化。
    高強華(1997)。個案研究法。載於黃光雄、簡茂發主編,教育研究法。台北:師大書苑。
    張美玉(2000)。歷程檔案評量的理念與實施。科學教育月刊,231,58-63。
    張惠博(2000)。科學學習的評量理念。發表於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的「書報討論」演講,台北。
    張稚美(2000a)。落實多元智慧評量是對心智習性的一大挑戰。載於郭俊賢、陳淑惠譯,落實多元智慧教學評量(頁9-12)。台北:遠流。
    張稚美(2000b)。學校實踐多元智慧論的方針和挑戰。教師天地,106,14-21。
    張稚美、周祝瑛、田耐青、單小琳、陳佩正、楊宗仁、梁雲霞、林志忠、胡悅倫、林文蘭(2001)。多元智慧在台灣的本土化經驗。
    教育部,「重要政策」的「教育改革」與「多元入學方案」,取自http://www.edu.tw/
    教育部,「國民中學學生編班實施要點」,取自http://www.edu.tw/
    教育部,高級中學基礎地球科學課程標準(1995)。
    梁雲霞(譯)(2000)。Linda Campbell, Bruce Campbell著。多元智慧和學生成就:六所中小學的成功實例。台北:遠流。
    莊安祺(譯)(1998)。Howard Gardner著。7種IQ。台北:時報文化。
    郭俊賢、陳淑惠(譯)(1999)。Linda Campbell, Bruce Campbell, DeemDickinson著。多元智慧的教與學。台北:遠流。
    郭俊賢、陳淑惠(譯)(2000)。David Lazear著。落實多元智慧教學評量。台北:遠流。
    陳佩正(譯)(2001)。Thomas R. Hoerr著。多元智慧融入教學與領導。台北:遠流。
    陳奎憙(1987)。教學研究方法論的探討。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教育研究方法論(頁95-129)。台北:師大書苑。
    陳瓊森(譯)(1997)。Howard Gardner著。MI開啟多元智能新世紀。台北:信誼。
    陳瓊森、汪益(譯)(1995)。Howard Gardner著。超越教化的心靈:追求理解的認知發展。台北:遠流。
    黃秀文(1996)。引自學習歷程檔案評量(講義區修訂版)。2001年4月13日,取自http://ceiba.cc.ntu.edu.tw/edtest/download/piv.doc
    黃銘惇、張慧芝(譯)(2000)。David Pratt著。課程設計:教育專業手冊。台北:桂冠。
    鄭富森(1999)。目前教學評量之省思與改進之道。教師天地,99,18-24。
    魯燕萍(譯)(2000)。Howard Gardner著。學習的紀律。台北:台灣商務。
    賴羿蓉、李田英(1999)。多元智力與教學。科學教育月刊,222,2-15。
    簡茂發(1999)。多元化評量之理念與方法。教師天地,99,11-17。
    羅吉台、席行蕙(譯)(2001)。Thomas Armstrong著。多元智慧豐富人生。台北:遠流。
    Boostrom, Jackson & Hansen, 1993:p.35;引自Pekarek, Krockover & Shepardson, 1996, The Research-Practice Gap in Science Education,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Vol. 33(No. 2)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