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謝依蓁
SIE, YI-CHEN
論文名稱: 美力跨界:國民小學跨領域美感課程實踐之研究
The beauty of power crossoving boundaryThe practices of cross-disciplinary aesthetic curriculum at elementary schools
指導教授: 黃純敏
Huang, Chuen-Min
口試委員: 黃純敏
Huang, Chuen-Min
湯仁燕
TANG, REN-YAN
高震峰
GAO, JHEN-FONG
口試日期: 2022/07/08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領導碩士在職專班
Department of Education_In-service Teacher Master's Program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al Leadership
論文出版年: 2022
畢業學年度: 11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4
中文關鍵詞: 生活美學自然科學美感教育美感經驗跨領域美感課程
英文關鍵詞: aesthetic education, aesthetic experience, aesthetics of life, Cross-domain aesthetic courses, natural science
研究方法: 行動研究法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200860
論文種類: 代替論文:專業實務報告(專業實務類)
相關次數: 點閱:169下載:3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目的在建構一套藝術與自然科學於國小階段的跨領域美感課程,依此課程三大主軸–提升美感經驗、理解跨域美感課程共通概念、藝術創作加入存在美學及跨域整合等內容,進行課程實施與教學。期望透過課程的實施,破除藝術領域分科僵化的教學形式,融整其它領域的知識結構,並能藉由降低藝術挫敗感提升學生藝術學習自信,同時展現於國小階段視覺藝術與自然科學跨領域美感課程設計的可能性及價值。
    為達成此研究目的,本研究以國小六年級一個班級12位男生及12位女生共24位學生為主要研究參與者,以行動研究取向的課程設計與教學實踐,採取質化的觀察、訪談、文件分析等資料蒐集,從課程與教學、學生學習成果和教師專業成長三個層面,探討跨領域美感課程建構與實施。
    研究結果如下:一、藝術為本位的跨域美感課程建構能提升學生美的實踐力。二、五感體驗能提升學生藝術敏銳度與創造力。三、學生透過跨域整合能付諸美感行動。四、藝術教師透過跨領域美感課程建構與實施提升跨域美感知能。

    The Study aims to construct a aesthetic and natural science of Cross-disciplinary Aesthetic Curriculum in Elementary School. The three main core of this course are promote aesthetic experience, understand the common concepts of cross-domain aesthetic courses, artistic creation joining existence aesthetics and cross - domain Integration. Under such curriculum design, breaking through the rigid teaching form of art division, integrate knowledge structures from other fields, reduce art frustration and improve students' confidence in art learning.
    To accomplish the purpose,the researcher conducted an action research in which the curriculum is developed and implemented. 12 male and 12 female sixth graders participated in the study. Classroom observations, student’ recorded interviews and follow-up date analyses are collected qualitatively. With the data collected, the constru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multicultural curriculum is discussed regarding the dimensions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learners’ learning effects and teachers’ professional growh.
    The study findings are presented as follows. 1. The cross-domain of visual art and natural science, help to Improve students ' aesthetic experience. 2. Multiple teaching strategies and evaluation methods, help improve learners’ learning interests and effects in aesthetic. 3. Students through cross-domain integration, it can break the boundaries of disciplines, putting artistic creation into aesthetic action. 4. Aesthetic teachers are able to improve their multicultural professional growth by Cross-disciplinary aesthetic curriculum.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7 第三節 名詞釋義 8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9 第二章 文獻探討13 第一節 美感教育與美感經驗理論與相關研究13 第二節 跨領域美感課程之規劃與實施21 第三節 跨領域美感課程之相關研究32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方法39 第一節 研究架構39 第二節 研究方法40 第三節 研究流程47 第四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48 第五節 研究信實度與研究倫理50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53 第一節 視覺藝術與自然科學跨領域課程方案之建構53 第二節 跨領域美感課程之教學實施與問題因應59 第三節 實施跨領域美感課程教學實踐之發現78 第四節 跨領域美感課程學生學習成果98 第五節 跨領域美感課程實施後之教師專業成長10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09 第一節 結論109 第二節 建議112 後記117 參考文獻121 附錄一:觀課教師訪談大綱126 附錄二:學生訪談大綱127 附錄三:研究同意書128 附錄四:教師教學觀察表129 附錄五:教師教學省思札記131 附錄六:課程意見回饋表132 附錄七:跨領域美感課程與自然科學領域相關研究彙整表134

    一、 中文部分
    戶翠花(2016)。想學畫畫?先來了解兒童繪畫發展的六個階段!,取自
    https://kknews.cc/zh-tw/baby/ly8nxg.html
    朱光潛(1961)。談文學,文藝。
    朱光潛(1995)。文藝心理學,大夏。
    李其昌(2016)。跨領域美感課程之實施方式與教學策略。薈美融藝:跨
    領域美感課程之理論與實務,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李欣如(2016)。美,就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美學雙月刊(32),16-
    20。
    周淑卿、王郁雯(2019)。從課程統整到跨領域課程:台灣二十年的論述
    與問題。教育學報,47(2),41-59。
    林小玉(2016)。跨領域美感課程之評量方式與學習反應。薈美融藝:跨
    領域美感課程之理論與實務,63-102,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林小玉(2015)。美感教育二十一世紀的時代性,臺灣教育,693,9-
    15。
    林素卿(2009)。美感經驗對課程美學建構之啟示,東海教育評論,3,
    43-70。
    林永發(2009)。生活與美學,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
    林曼麗(2003)。台灣視覺藝術教育研究,雄獅美術。
    林逢祺(1998)。美感經驗與教育,教育研究集刊,7(41),155-
    170。
    姚惠茹(2022)。全球44%科技業要求加薪,經濟日報,取自
    https://finance.technews.tw/2022/05/24/hopes-fears-survey-
    2022/
    范信賢、洪詠善、阮凱利、黃祺惠(2016)。這樣,美嗎?美感教育在臺
    灣,臺北:國家教育研究院。
    洪詠善(2019)。台灣課程改革脈絡中教師專業發展的回顧與展望,教育
    學報,47(1),49-69。
    高月蓮(2020)。國小低年級跨領域素養導向美感教學之課程實踐—以身
    高樹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
    高震峰、陳秋瑾(2008)。教育學與藝術教育,載於黃壬來(主編),藝
    術與人文教育上冊(頁255-286),桂冠書局。
    張俊傑(1992)。談美感教育,美育,2,5-10。
    張俊傑(1992年1月21日)。建立美育的基本概念。載於張壽山(主持
    人),學校美感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高雄市,臺灣。
    教育部(2019)。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藝
    術領域,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13)。教育部美感教育中長程計畫,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16)。教育部美感與設計課程創新計畫,臺北:教育部。
    陳韻如(2017)。國小教師美感教育課程實踐之研究–以綜合活動領域為
    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陳瓊花(2016)。從「視覺形式」–開啟「美感之門」,教育脈動(2),
    頁1-21。
    陳瓊花、林世華(2004)。臺灣民眾美感素養發展與藝術教育改進之研究
    報告,臺北: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陳皓薇、林逢祺、洪仁進(2004)。課程統整與教師知識的轉化–以「藝
    術與人文」領域教師為例,師大學報。
    陳向明(2002)。教師如何做質的研究,師大書苑。
    陳木金(1999)。美感教育的理念與詮釋之研究,載於國立臺灣藝術學院
    教育學程中心主辦「全人教育與美感教育詮釋與對話研討會」學術研討
    會論文集(頁36-51),國立臺灣藝術學院。
    陳木金(1993)。國民小學教師美育教學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許芸菲(2020)。從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看教保員美感教育培訓。台
    灣教育評論月刊,9(11)72-75
    郭瓊瑩(2021)。「怎麼這麼亂!」讓外國客吃驚的台灣街景,我們卻醜
    到習慣了?天下雜誌,719,12-19。
    郭重吉(2008)。介紹跨領域的研究與教育。研究與創新,(7),5-
    6。
    黃純敏(2020)。跨領域美感課程核心能力之建構與再想像,載於趙惠玲
    (主編),薈美融藝:跨領域美感課程之理論與實務,103-12),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
    黃純敏(2014)。轉化的力量:多元文化課程與教學研究,學富文化。
    黃聖哲(2013)。美學經驗的社會構成,唐山。
    黃巧慧(2009)。生命需要一種美–淺談生活美學,臺北市終身學習網通
    訊,46。
    黃政傑(1997)。課程改革的理念與實踐,漢文。
    黃政傑(1991)。課程設計,東華。
    馮至、范大燦(譯)(1989)。F.Schiller著,審美教育書簡,淑馨。
    喻薈融(2017)。中等學校跨領域美感課程教學案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喻肇青(主編)(2016),看見美的故事,國家教育研究院。
    喻薈融、趙惠玲、林小玉、李奇昌(2016),美力跨界:跨領域美感教育
    之課程理論與實務初探。教育脈動電子期刊,2,取自: https://dweb.cjcu.edu.tw/ShepherdFiles/C0180/File/20180124115022861.pdf
    楊忠斌(2009)。教育美學:美學與教育問題述評,師大書苑。
    楊深坑(1989)。學校美感教育的研討,國教研究雙月刊,6,19-27。
    跨領域美感卓越領航計畫(2019),跨領域美感教育是甚麼?計畫簡介,
    取自:https://www.inarts.world/about/。
    趙惠玲(2016)。跨領域美感課程之理念、類型與發展策略,薈美融藝:
    跨領域美感課程之理論與實務(頁3-3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趙惠玲、黃純敏等人(2014)。跨領域美感教育卓越計畫,國立臺灣師範
    大學美術系,取自:https://www.inarts.world/what-is/。
    增祥榕(2016)。跨領域統整的教與學(論文發表)。國家教育研究院
    2016邁向十二年國教新課綱,臺北市,臺灣。
    劉昌元(1995)。西方美學導論,聯經。
    謝廣錚(2013)。康德與布洛的美感經驗論及其在課程與教學的應用(未
    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羅梅英(2016)。美感教育加值孩子的未來,未來family,取自於:
    https://futureparenting.cwgv.com.tw/family/content/index/6050
    二、英文部分
    Charland, W. (2011). Art integration as school culture change: A
    cultural ecosystem approach to faculty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 & the Arts, 12(8). Retrieved from h
    ttp://www.ijea.org/v12n8/
    Dewey,J. (1980).Art as experience.NY:Penguin.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34).Johnson, M., Ellis, N., Gotch, A., Ryan, A., Foster, C., Gillespie, J., & Lowe, M. (2007). Subject to change: New thinking on
    the curriculum. London, UK: Association of Teachers and Lecturers.
    Morris-Kay, G. M. (2010). The evolution of human artistic creativity.
    Journal of Anatomy, 216, 158-176. Retrieved from
    http://www.ncbi.nlm.nih.gov/pmc/ articles/PMC2815939/
    Suraco, T. L. (2006). An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 in the art education
    curriculum. Retrieved from http://
    scholarworksgsu.edu/art_design_theses/7
    White, L. A. (2004). Symbol: The basic element of culture. In J. J.
    Macionis, N. V. Benokraitis, & B. Ravelli (Eds.), Seeing ourselves:
    Classic, contemporary and cross-Cultural readings in sociology (pp.
    32- 36). Toronto, Canada: Prentice-Hall.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