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徐嘉郁 |
---|---|
論文名稱: |
當我們同在一起-休閒場域對男同志認同構成之個案研究 Happy Together: A Case Study on the Leisure Context Influencing the Formation of Homosexual Identity |
指導教授: | 顏妙桂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
論文出版年: | 2008 |
畢業學年度: | 96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60 |
中文關鍵詞: | 同志 、同志社團 、休閒場域 、休閒活動 、休閒經驗 、認同 |
英文關鍵詞: | Gay, Gay community, Leisure context, Leisure activity, Leisure experience, Identity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532 下載:33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當我們同在一起-休閒場域對男同志認同構成之個案研究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究休閒場域對男同志認同構成的影響,分析同志社團在建構休閒場域,提供休閒活動的過程中,社員感受到的休閒經驗對同志身分認同之影響。以同志團體-「Group」為例說明,根據Caldwell休閒理論的分析架構作為本研究的敘述主軸。
本研究採質性研究,以半結構式的問題,深入訪談八位社團成員的休閒機驗,並採用參與觀察法,藉著參與觀察得到更豐富的資料。研究結果如下:
1. 建立真實的交友平台:本研究團體創造自由的同志空間,構築真實面對面的交友平台,讓社員有更多的機會與友伴從事休閒活動。
2. 建構社會支持網絡:本研究團體建構互相支持與分享的社群,滿足社員交友的渴望,放鬆、展現真實的自己,且獲得抵抗外界歧視與壓迫的力量。
3. 以休閒為途徑,試圖扭轉社會觀感:本研究團體提供多樣化的社團活動,突破異性戀社會對同志休閒活動刻板印象的限制,以實際行動開創健康、清新的社團形象,說明休閒具有扭轉社會價值觀的作用。
4. 重新論述同志形象:本研究團體以名人講座的方式提供教育管道,重塑正面的同志形象,有助於社員建立正面認同,對其身分的認同更為強化。
關鍵字:同志、同志社團、休閒場域、休閒活動、休閒經驗、認同。
Happy Together: A Case Study on the Leisure Context Influencing the Formation of Homosexual Identity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probe into the gay community, analyzing how leisure contexts and leisure experiences influenced the formation of homosexual identity on the process of the activities. Based on the framework proposed by Caldwell(2005), the researcher took the “ Group“ as the case.
This study was preceded with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by in-depth interviewing eight members of “Group” with semi-structured questions about their leisure experience, and data were also collected by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The conclusions of the study are as follows:
1. Building a realistic platform to make friends: “Group “ has created a friendly surrounding for gays, offering face-to-face opportunity to make friends, and participate leisure activities together.
2. Constructing a social support network: “Group “ has constructed a community in which the members support and share with each other. It satisfies the needs of the members to make friends, relax, express themselves and obtain energy to resist discrimination and oppression in society.
3. Attempting to change the stereotyped values imposed on gays by means of leisure activities: “Group “ has offered a variety of activities, breaking the stereotyped impression on gays’ leisure activities. They manage to establish a healthy and fresh image of the group, proving that leisure activities can make a difference.
4. Re-establishing homosexual image: “Group “ has invited famous persons to give talks to inspire the participants to re-establish a positive role model and strengthen their homosexual identity.
Key words: Gay, Gay community, Leisure context, Leisure activity,
Leisure experience, Identity.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王雅各(1999)。台灣男同志平權運動史。台北:開心陽光。
王皓薇(1997)。不要交出遙控器-同志要有「現身」自主權。騷動,3,52-58。
白佩姬(1996)。文化與政治的雙曲線-淺談九○年代中葉台灣同志運動的轉折。騷動,2,52-57。
朱偉誠(2000)。台灣同志運動的後殖民思考-論「現身」問題。載於何春蕤(主編),從酷兒空間到教育空間(頁1-30)。台北:麥田。
江淑琳(譯)(2001)。G. M. Herek著。污名與性取向(Stigma and sexual orientation)。 台北:韋伯。
吳文煜(2002)。河邊春夢:台灣高雄愛河畔男性間性慾地景的人文地理學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9)。M. Q. Patton著。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
吳美枝(2003)。非都會區、勞工階級女同志的社群集結與差異認同—以宜蘭一個「Chi-T」女同志社群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碩博士論文資訊網,92NTNU0136007。
吳翠松(1998)。報紙中的同志-十五年來同性戀議題報導的解析。文化大學新聞研究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鳳雪(1994)。解讀媒介中的同性戀意涵-以1983-1993年的報紙為例。私立銘傳管理學院大眾傳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李奉儒(譯)(2001)。R. C. Bogdan, & S. K. Biklen著。質性教育研究之基礎。載於黃光雄(主譯),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Education :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methods)(頁5-68)。台北:濤石。
李美枝(1989)。社會心理學:理論與研究。台北:文笙。
李素馨(2002)。都市女性的休閒活動特性與休閒阻礙。載於謝臥龍(主編),性別:解讀與跨越(頁81-99)。台北:五南。
李德能(2003)。從Kenneth Burke「以喜化悲」語藝觀點分析同志運動新聞媒體策略:以「美麗少年」個案為例。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碩博士論文資訊網,1990NTU02227026。
余嬪(1999)。婦女與休閒文化。載於王雅各(主編),性屬關係(上):性別與社會、建構(頁305-334)。台北:心理。
阮慶岳(1998)。一夜魚龍舞-試看同志空間。載於出櫃空間—虛擬同志城(頁24-36)。台北:元尊文化。
性別平等教育法(2004)。
林欣億(2003)。女同志在原生家庭中的性慾認同策略。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碩博士論文資訊網,91NTU00225004。
周倩漪(1997)。現身與變身:媒體中同志身影的流變與可能。騷動,4,67-72。
周華山、趙文宗(1995)。當代香港同志運動。載於「衣櫃」性史-香港及英美同志運動(頁178-204)。香港:同志研究社。
洪雅琴(1996)。女同性戀者性取向認同發展歷程個案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碩士,未出版,台北市。
胡幼慧(1996a)。轉型中的質性研究:演變、批判和女性主義研究觀點。載於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7-26)。台北:巨流。
胡幼慧(1996b)。多元方法:三角交叉檢視法。載於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271-285)。台北:巨流。
胡幼慧、姚美華(1996)。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信度與效度?如何抽樣?如何收集資料、登錄與分析。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141-158)。台北:巨流。
苗延威、張君玫(譯)(1998)。M. Argyle著。社會互動(Social interaction)。台北:巨流。
倪家珍(1997)。九○年代同性戀論述與運動主體在台灣。載於何春蕤(主編),性別研究新視野(上)(頁125-148)。台北︰元尊文化。
高淑清(譯)(2001)。R. C. Bogdan, & S. K. Biklen著。質性研究設計。載於黃光雄(主譯),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Education :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methods)(頁69-104)。台北:濤石。
涂淑芬(譯)(1996)。G. Bammel, & L. L. B. Bammel 著。休閒與人類行為(Leisure and human behavior)。台北:桂冠。
康箏(譯)(2000)。G. Godbey著。你生命中的休閒(Leisure in your life:An exploration)。昆明:雲南人民。
張小虹(1996a)。同志情人‧非常慾望:台灣同志運動的流行文化出擊。中外文學,25(1),6-25。
張小虹(1996b)。慾望新地圖。台北:聯合文學。
張小虹(1998)。情慾微物論。台北:大田。
張小虹(2005,6月2日)。男體寫真案一審有罪,晶晶書庫要上訴。聯合新聞網。2005年7月24日,取自http://www.castro.com.tw/news/news
張春波、陳定家、劉鳳華(譯)(2000)。G. Godbey著。21世紀的休閒與休閒服務(Leisure and leisure services in the 21st century)。昆明:雲南人民。
張娟芬(1998)。姊妹「戲」牆。台北:聯合文學。
張娟芬(譯)(1997)。C. Calhoun著。同女出走。台北:女書。
張喬婷(1998)。異質空間vs.全視空間:台灣校園女同志的記憶‧認同與主體浮現。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喬婷(2000)。從身體慾望到身分認同-校園空間中女同志的存還機制。載於何春蕤(主編),從酷兒空間到教育空間(頁293-330)。台北:麥田。
張銘峰(2001)。彩虹國度之情慾研究:以中年男同志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碩博士論文資訊網,1990NKNU0142015。
強淑敏(1998)。我們是同性戀教師。台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
畢恆達(1996)。詮釋學與質性研究。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27-45)。台北:巨流。
畢恆達(2001)。彩虹的國度。載於空間就是權力(頁114-125)。台北:心靈工坊。
畢恆達(2004)。我就站在你面前:男同性戀的家庭空間。載於空間就是性別(頁122-141)。台北:心靈工坊。
莊慧秋(1995)。中國人的同性戀。台北:張老師。
莊慧秋(2002)。追尋彩虹的軌跡。載於莊慧秋(主編),揚起彩虹旗(頁6-13)。 台北:心靈工坊。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錦華(2002)。網路同運分析:同志在網路空間的集結與對外抗爭。文化研究月報,20。2006年10月15日,取自http://hermes.hrc.ntu.edu.tw/csa/journal/20/journal_park136.htm
陳麗如(2000)。她們的故事:七個女同志的認同歷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碩博士論文資訊網,88NPTTC32198008。
陳耀明(2001)。我們都是一家人-論《孽子》與《逆女》中之家庭機制/身份 認同與抗爭之可能性。載於何春蕤(主編),同志研究(頁207-238)。台北︰巨流。
陸洛(譯)(1995)。M. Argyle著。日常生活社會心理學(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everyday life)。台北:巨流。
魚玄阿璣、鄭美里(1997)。幸福正在逼近-建立台灣同性戀社會史的初步嚐試。載於紀大偉(主編),酷兒啟示錄(頁197-210)。台北:元尊。
喀飛(2000)。從「墜樓事件」新聞中看媒體對同志的報導態度。载於謝臥龍(主編),性別:解讀與跨越(頁131-143)。台北:五南。
曾寶瑩(2000)。同性戀主體與家庭關係互動歷程探索。輔仁大學應用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郁軒(2006)。私領域中的認同展演:台灣同志運動另一面。私立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碩博士論文資訊網,095NHU0520198001。
黃瑞琴(1991)。搜集資料。載於質的教育研究方法(頁51-165)。台北:心理。
楊長苓、柏蘭芝、吳金鏞(譯)(2002)。M. Castells著。父權家庭之終結:資訊年代的 社會運動、家庭與性。載於夏鑄九等(譯),認同的力量(The power of identity)(頁134-266)。台北:唐山。
趙冉(譯)(2000)。J. R. Kelly著。走向自由-休閒社會學新論(Freedom to be-A new sociology of leisure)。昆明:雲南人民。
趙彥寧(1997)。出櫃或不出櫃?這是一個有關黑暗的問題。騷動,3,59-64。
趙彥寧(2001a)。面具與真實。載於戴著草帽到處去旅行:性/別、權力、國家(頁27-56)。台北:巨流。
趙彥寧(2001b)。看不見的權力。載於戴著草帽到處去旅行:性/別、權力、國家(頁1-26)。台北:巨流。
劉仲冬(1996)。量與質社會研究的爭議及社會研究未來的走向及出路。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121-139)。台北:巨流。
劉安真(2001)。「女同志」性認同形成歷程與污名處理之分析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博士論文。全國碩博士論文資訊網,89NCUE0464008。
鄭美里(1997)。女兒圈:台灣女同志的性別、家庭與圈內生活。台北:女書。
蕭燕婷(2003)。同志青少年人際互動的主觀知覺與因應。國立台北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全國碩博士論文資訊網,92NTPU0201010。
賴正哲(2005)。去公司上班:新公園男同志的情慾空間。台北:女書。
賴孟如(1998)。次文化空間之研究─以女同性戀酒吧為例。私立中原大學室內設計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賴鈺麟(2002)。台灣同志運動與同志諮詢熱線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碩博士論文資訊網,91NTU00383008。
賴麒中(1998)。性傾向與就業歧視之探討。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謝佩娟(1998)。台北新公園同志運動-情慾主體的社會實踐。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鍾兆佳(2003)。運動場上的彩虹足跡:以女同志球聚與「雷斯盃」為例。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碩博士論文資訊網,91SHU00655023。
簡家欣(1997)。喚出女同志:九○年代台灣女同志的論述形構與運動集結。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顏卲璇(2005)。性傾向、宗教信仰、社會運動-以同光教會為研究實例。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碩博士論文資訊網,93NTHU5010008。
釋俊明(2006)。男同志認同歷程之探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全國碩博士論文資訊網,095NKNU0142006
嚴祥鸞(1996)。參與觀察法。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195-221)。台北:巨流。
西文部分
Caldwell, L. L (2005). Recreation and youth development. In P. A. Witt & L. L. Caldwell(Eds.), Recreation and youth development (pp.169-191). State College, PA: Venture.
Caldwell, L. L., Kivel, B. D., Smith, E. A., & Hayes, D. (1998). The leisure context of adolescents who are lesbian, gay male, bisexual and questioning their sexual identities: An exploratory study.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30(3), 341-356.
Haggard, L. M., & Williams, D. R. (1992). Identity affirmation through leisure activities: Leisure symbols of the self. Journal of Leisure Rresearch, 24(1), 1-18.
Jacobson, S., & Samdahl, D. M. (1998). Leisure in the lives of old lesbians: Experiences with and responses to discrimination.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30(2), 233-255.
Kelly, J. R. (1983). Leisure identities and interactions. Boston: George Allen & Unwin.
Kelly, J. R. (1999). 21st century leisure: Current issues. Needham Height, MA: Allyn& Bacon.
Kelly, J. R. , & Godbey, G. (1992). The sociology of leisure. State College, PA: Venture Publishing.
Kivel, B. D. (2000a). Leisure in the identity formation of Lesbian/Gay youth: Personal, but not social. Leisure Science, 22, 215-232.
Kivel, B. D. (2000b). Leisure experience and identity: What difference does difference make?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32(1), 79-81.
Kuentzel, W. F. (2000). Self-identity, modernity, and the rational actor in leisure research.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32(1), 87-92.
Mannell, R. C., & Kleiber, D. A. (1997). A social psychology of leisure. State College, PA: Venture Publishing.
Parry, D. C. (2005). Women's leisure as resistance to pronatalist ideology.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37(2), 133-151.
Pritchard, A., Morgan, N. J., Sedgley, D., Khan, E., & Jenkins, A. (2000). Sexuality and holiday choices:Conversations with gay and lesbian tourists. Leisure Studies, 19, 267–282.
Shaw, S. M. (2001). Conceptualizing resistance: Women's leisure as political practice.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33(2), 186-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