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張美婷
論文名稱: 針對印尼語背景學習者基礎(A2)口語教材編寫研究
Designing a Beginning-Level (A2) Oral Instruction Textbook for Indonesian Learners
指導教授: 葉德明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華語文教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論文出版年: 2013
畢業學年度: 10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13
中文關鍵詞: 印尼語背景學習者華語文教材口語教材任務導向華語課程
英文關鍵詞: Indonesian students, teaching language textbooks, teaching oral Chinese, Task-oriented, Mandarin courses Elementary textbooks, teaching materials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95下載:1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的研究對象是國立華僑實驗高級中學的印尼籍學生,研究的內容主要是針對初級印尼籍學生編寫的口語教材。現今市面上的華語教材層出不窮,學習者應該如何選擇符合他們需求的教材?印尼文版初級華語教材的編寫準則與內容何在? 印尼語背景學習者有什麼樣的特性,因此什麼樣的教材符合這類學習者的需求?初級印尼語背景學習者需要什麼樣的教學設計和教學技巧,並且能提升初級口語溝通能力。

    依據以上的研究問題,筆者的研究範圍分為三個方面:(1)符合印尼語背景的教材編寫原則(principle);(2)印尼語背景學習者的特性(learner);(3)符合初級印尼語背景學習者的教學設計(syllabus)和教學技巧(Technique)。

    筆者使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獻回顧、教材分析、訪談並且針對學習者進行需求分析。筆者將設計教材的原則歸類為4大原則:交際性、趣味性、任務導向還有主體性原則。另外理想的教材需要搭配教學法、教學設計和適合學習者的教學技巧,本研究的口語教材搭配:聽說教學法、溝通式教學法、任務型教學法、教學設計的理念是以學生為中心(student centered classroom)為基礎。最後脫離傳統的語言教學,筆者也將語言教學技巧歸納成四個環節:語言操練、分組、完成任務、分享。

    The object of this study is National Overseas Chinese Experimental Senior High School.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prepare teaching materials for Indonesian students to hone their speaking skills. Selecting from Chinese learning materials available in today's market, how do learners choose the ones that meet their needs? What are the primary criteria for the content and preparation of Indonesian versions of Chinese textbooks? What characteristics do Indonesian students have and what kinds of teaching materials best suit them? What kind of instructional design and teaching techniques should be used when teaching beginning-level Indonesian students to enhance their spoken Chinese?

    Based on the aforementioned research questions, this research will focus on three aspects: 1) Textbook principles that comply with the background of Indonesian students: 2) Indonesian students' learning characteristics: 3) Syllabus and techniques that comply with beginning-level Indonesia students.

    For the needs analysis, this research reviewed literature, analyzed textbooks, and conducted interviews. I classified the designed teaching materials into four major principles: Communication, level of attraction, task-orientation, and major principles. In addition, ideal teaching materials need to accommodate to teaching methods, instructional design theories, and students' learning techniques. With the intention of steering away from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this research adopted the following approaches: Audiolingual Approach, Communicative Approach, Task-Based Instruction, and Student-Centered Approach. In addition, this research also classified teaching techniques into four groups: language drills, group work, task completion, and sharing of ideas.

    誌謝詞 i 中文摘要 ii Abstract iii 目錄 iv 表目錄 vii 圖目錄 i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的重要性 4 一、口語能力的重要性 4 二、第二語言教學與教材之發展趨勢 4 小結: 5 第三節 研究目的 5 第四節 名詞解釋 6 一、第二語言教學初級程度之定義 6 二、口語與口語教材之定義 7 三、溝通之定義 7 四、印尼語背景之解釋 8 五、印尼語之解釋 8 六、教學觀念 8 七、課程 9 八、教學技巧 9 第五節 小結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印尼語 11 第二節 華語教材編寫原則研究概說 16 第三節 美語口語教材編寫原則 20 第四節 華語教材編寫初級規範分級 22 第五節 印尼華語教材使用現況與問題 26 第六節 文化定義與探討 27 第七節 衡量文化模式之指標 28 一、 權力距離 28 二、避免不確定性 29 三、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 29 四、男性度與女性度 30 五、長期取向與短期取向 30 六、小結 31 第八節 任務的定義 31 第九節 初級教材的主題選擇 33 一、主題之定義 33 二、第二語言教學主題分類 33 三、主題內容反映文化模式 39 第十節 詞彙量的訂定原則 43 第十一節 教學法理論發展 44 一、語言溝通能力理論發展 44 二、口語訓練教學方法之理念 44 小結: 4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9 第一節 研究對象 49 第二節 研究對象使用教材內容 50 一、使用教育部審核之國文教材 50 二、教材的內容及特色及缺點 51 三、學習華語的評量方式 51 第三節 試教對象之特性 51 一、學習者喜歡合作而非競爭 52 二、學生傾向於集體意識而非個人主義 52 三、物質主義 53 四、學生時間利用的觀念 53 第四節 研究方法 54 一、文獻蒐集、分析與探討(文獻分析法) 54 二、內容分析研究方法 54 三、調查研究法 62 小結: 76 第四章 口語教材之原則與編寫設計 77 第一節 針對印尼語背景教材編寫之原則 77 一、交際性原則 77 二、趣味原則 77 三、任務導向 78 四、主題性原則 78 第二節 口語教學設計創新與特色 78 第三節 小結 80 第五章 口語教材實例與課室活動試教 81 第一節 教材設計的實施原則 81 第二節 試教內容與材料範例 83 第三節 試教教案設計 82 一、試教對象 82 二、試教教案設計 82 第四節 試教的評論與建議 88 第五節 學生自我學習評量 94 第六節 小結 96 第六章 研究結果與結論 97 第一節 論文內容摘要 97 第二節 研究結論 97 一、 教材編寫的歷史回顧 97 二、印尼語背景學習者的特性與文化 98 三、印尼語背景學習者的口語學習需求與看法 99 四、符合印尼語背景學習者需求之教材編寫原則 100 五、適合印尼學生的教材設計與教學技巧 100 第三節 未來研究建議 102 一、針對受試者的語音、漢字研究 102 二、針對印尼籍學生進行研究文化 102 三、針對印尼語背景的學習者第二語言習得研究 103 四、針對印尼語背景的學習者華語教材編寫研究 103 第四節 研究限制 103 一、實驗與資源限制 103 二、教材版面資源限制 103 三、參考文獻限制 104 參考文獻 105 附錄1: 109 附錄2: 112

    中文部份
    宋如瑜(2006)。印尼華文教育與教學。台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宋如瑜(2006)。實踐導向的華語文教育研究。台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公司。
    李全壽(1959)。印度尼西亞華僑教育史二。新加坡南洋學報,vol.XV,part II:29-42。
    李秀坤(2003)。印尼坤甸等六市華文教育現況調查研究。外語外貿大學學報,14,2,79-81。
    李和舫、姜君芳(2011)。聽力與口語教材。台北:遠東圖書公司。
    李泉(2005)。對外漢語教材研究。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李泉(2006)。對外漢語口語教學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出版
    李泉(2006)。對外漢語教材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出版
    肖祥忠(2007)。印尼漢語教育的制約因素及對策探討。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117-120。
    周聿峨(1996)。東南亞華文教育。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
    宗世海、王妍丹(2006)。當前印尼華文師資瓶頸問題解決對策。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學報,2:1-9。
    宗世海、李靜(2004)。印尼華文教育的現狀、問題及對策。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學報,3:1-13。
    宗世海、劉文輝(2007)。印尼華文教育對策的歷史演變及其走向預測。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學報,3:1-9。
    范文娟(2004)。泗水華文教育的前景(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廈門大學,福建省。
    崔永華(2008)。對外漢語教學設計導論。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張金蘭(2009)。實用華語文教材教法。台北:文光圖書有限公司。
    張金蘭(2010)。5C理論在華語文教學中的運用。教學研究,4, 2:71-90。
    郭平(2003)。印尼巡迴教學總結。第二屆印尼全國華文教育研討會論文集。
    陳玉蘭(2008)。印尼小學華文教材調查報告。發表於海外華文教材編寫研討會。
    陳晨(2004)。發展漢語:初級漢語口語(上)。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曾妙芬(2007)。推動專業化的AP中文教學 : 大學二年級中文教學成功模式之
    106
    探討與應用。北京 : 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黃昆章(2002)。近年來印尼華文教育呈現良好發展勢頭。人民日報海外版。
    黃昆章(2005)。印度尼西亞華文教育發展史。吉隆坡:馬來西亞華校教師會總會。
    黃昆章(2007)。印度尼西亞華文教育發展史。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楊培梅(2010)。全球化語熱下海外臺校在印尼雅加達及泗水之因應策略。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寄洲(1999)。對外漢語教學初級階段功能意念大綱。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初版社。
    楊翼(2008)。漢語教學評價。北京市: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楊聰榮(1997)。文化人同與文化資本:印度尼西亞華語文問題的新發展。華文世界季刊:1-19。
    葉德明 (1999)。華語文教學規範與理論基礎。台北:師大書苑。
    葉德明(2007)。華語文教學規範與理論基礎:華語文為第二語言教學理論芻議。台北: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董鵬程(2006)。印尼華文教育的省思:中原大學舉辦之2006年印尼華文教育與華文教學研討會:3-30。
    靳洪剛(2006)。分組活動的教學形式及互動性探討。載於姚道中等編,中文教材與教學研究:劉月華教授榮退紀念論文集:280-300。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靳洪剛(2009)。【任務教學法的課程設計、任務實施與測試】。未出版之原始資料。
    廖建裕(1978)。現階段的印尼華族研究。新加坡:教育出版社。
    趙金銘(2009)。對外漢語教學概論。台北:新學林出版公司。
    劉珣 ( 2007)。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簡論。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蔡雅薰(2009)。華語文教材分級研制原理之建構。台北縣:正中書籍股份有限公司。
    戴桂芙、劉立新、李海燕(1996)。初級漢語口語。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
    107
    英文:
    A. C. Wilson. (1988). American Indian History or Non-Indian Perceptions of American History? in Natives and Academics: Researching and Writing About American Indians, Lincoln, NE: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24.
    Javidi, A. & Javidi, M. (1997). Cross-Cultural Analysis of Interpersonal Bonding: A Look at East and West,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 Reader, 8th ed., L.A. Samovar&R.E. Porter, Eds. (Belmont, CA: Wadsworth), 89.
    Council for the Teaching of Foreign Languages. (1983). ACTFL Proficiency Guidelines. Revised 1985. Hastings-on-Hudson American NY: ACTFL Materials Center.
    Hall, E.T. (1959). The Silent Language. New York: Fawcett.
    Freeman, D.L. & Anderson. M., (2011). Techniques and principles in language teaching. 3rd Edi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Althen, G. (1988). American Ways. Marmouth, ME: Intercultural Press, 11.
    Hofstede, G. (1980). Culture’s Consequences: International Differences in Work-Related Values. Beverliy Hills: Sage.
    Hofstede, G. (1991). Cultures and Organizations: Software of the Mind. London: McGraw-Hill.
    Chen, G. M. & Starosta, W. J. (1998). Foundation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Needham Heights, MA: Allyn & Bacon, 226.
    Triandis, H. C. (1994) Cross-Cultural Studies of Individualism and Collectivism, in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s. Lincoln: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41-133.
    Triandis, H. C, Individualism and Collectivism (1995) Boulder, CO: Westview Press.
    Hadley, Alice Omaggio. (2001). Teaching Language in Context, 3rd Edition. Boston: Heinle & Heinle, a Division of Thompson Learning. Inc.
    Jones, L. (2007). The Student-Centered Classroom. Cambridge, NY: Cambridge 108
    University Press.
    Jones, L. (2008). Let’s Talk 1 (2nd Edition).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Express.
    Saville-Troike, M., (1978). a Guide to Cultures in the Classroom. Rosslyn, VA: National Clearinghouse for Bilingual Education.
    Newman, R. (1997) .The Virtues of Silence, Time, 2 June, 15.
    Richards, J., & Rogers, T. (2010). 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 2nd Edition.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ichards, J. (2006).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Today. Cambridge, 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網站
    Bahasa Indonesia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D%B0%E5%B0%BC%E8%AF%AD
    2013年2月30日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