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趙怡如
論文名稱: 我國大學院校通識教育音樂鑑賞相關課程規劃研究
A Study on the Music Appreciation Curriculum Plan of Gener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指導教授: 姚世澤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音樂學系
Department of Music
論文出版年: 2005
畢業學年度: 9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40
中文關鍵詞: 通識教育音樂鑑賞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29下載:6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大學通識教育音樂鑑賞課程規劃相關問題,針對現階段通識教育音樂鑑賞課程之規劃原則、教學設計、教材內容、教學實施、教學資源與教學評量等相關問題作一深入探究,並統整文獻分析與問卷和訪問調查結果,提出一套能符合通識教育理念與特性之音樂鑑賞課程規劃發展策略,作為未來音樂通識課程實施與研究之參考依據。
    本研究根據研究結果發現,獲致以下結論:
    壹、 課程規劃方面:課程規劃重視音樂本質與教學系統,並符合整合化、多元化、生活化、本土化、國際化等通識教育規劃原則,引導學生達到「審美創造」的音樂鑑賞層面,發展具學校特色的藝術通識課程,建構特有之校園藝術文化。
    貳、 教學設計方面:教學設計前應應了解不同科系背景學生的音樂性向與學習需求,以及學生音樂鑑賞素養的先備能力,並參酌學生的意見與興趣,統整音樂其他藝術形式、文化、社會、生活休閒等不同學習內涵進行教學設計,並善用其他教師或學者專家的專長進行協同教學或舉辦課堂通識講座,提供學生多元廣博而整合之藝術學習內涵。
    參、 教材內容方面:教材編選應考量學生需求、社會潮流、學校地區特色、生活應用等因素,掌握多元化原則,並加強教學單元間的聯繫,重視音樂教學的順序和系統。
    肆、 教學實施方面:實施微型教學,重視師生互為主體的教學活動,善用社區藝術文化資源,兼顧「靜態」與「動態」的教學模式。
    伍、 教學評量方面:教學評量應掌握多元化與生活化的原則,兼顧學生先備能力、學習歷程與學習成效評量。此外,評量內容應包含「美感認知與理解」、「美感判斷與創造」、「美感實踐與運用」三大部分,了解學生認知、情意、技能之整體表現。
    陸、 學生應具備之音樂鑑賞基本素養:應培養學生達至「美感認知與理解」、「美感判斷與創造」、「美感實踐與運用」三大層面之鑑賞素養。
    柒、 教師專業素養與認知方面:教師應深入了解通識教育的理念與意涵,作為學生終身音樂學習的引導者,並應致力於提升通識教育與音樂鑑賞教學相關學術研究的能力與風氣,檢視自我與學生科技運用與整合的能力,以及現代科技應具備的道德素養。
    根據研究結果,對教育政策單位、學校通識教育課程規劃行政單位、任課教師與未來研究者提供若干建議,以作為政策、教學與研究之參考。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music appreciation curriculum of gener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According to the planning principles, teaching designs, teaching materials, pedagogy, teaching resources and assessment of present music appreciation courses of general education. The study is made via questionnaires, interviews and literature discussing to bring up a strategy of music appreciation curriculum that conforms to the idea and character of general education. The study is presented to be the references for the researches devoted to general music courses.

    The findings are provided below:
    1. Course Planning: Before drawing up the courses, it is necessary to understand music aptitudes and learning requirements of students from different departments. Besides, we should also emphasize on the music essence and teaching system to reach an integrated, diverse, daily-used, local and international principle of general education. We should guide students to achieve the aesthetic creation level of music appreciation. Therefore, the distinguishing general art courses and culture of schools will be built.

    2. Teaching Design: Teachers should know students’ abilities of music appreciation previously. In addition, it’s also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students’ opinions and interests, then the learning styles of art, culture, society and living can be integrated to precede teaching design. Finally, team teaching and lecture courses can be held by means of the skills of other teachers and scholars. Thus, students can get diverse and integrated knowledge of art.

    3. Teaching Materials: The contents of teaching materials should be based on students’ needs, social trends, campus, etc. It’s also important to diversify and to strengthen the connection among all units and to respect the order and system of music teaching.

    4. Teaching Implement: Putting micro teaching method into practice and conducting teaching activities with self-identity are both significant. Art resources of communities are also helpful to static and dynamic teaching modes.

    5. Assessment: The assessment should be diverse and can be applied in daily life. It must contain the ability before learning, learning process and effect evaluation. Besides, the assessment has to include the ability, judgment and practice of appreciation to understand students’ performance of cognition, emotion and skills.
    6. The profession and perception of teachers: Teachers should know the concept and meaning of general education thoroughly and guide students to develop lifetime learning. In addition, teachers should devote themselv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music appreciation and academic researches. Furthermore, the usage and integration of technology and morals should be provided.

    Based on the result of the study, the research came to the recommendations for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and future researchers to be the references of policies, teaching and other studies.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13 第三節 研究問題的敘述 13 第四節 研究範圍的界定 14 第五節 名詞釋義 1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6 第一節 通識教育 17 壹、通識教育相關理念基礎 17 貳、我國通識教育 30 參、美國通識教育 41 第二節 音樂鑑賞 47 壹、音樂鑑賞相關美學理論基礎 47 貳、音樂鑑賞教學相關理論基礎 60 第三節 「通識教育」音樂鑑賞課程 74 壹、「通識教育」音樂鑑賞課程相關理論基礎 74 貳、「通識教育」音樂鑑賞課程開課概況 91 參、通識教育音樂鑑賞課程教學計畫 95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 98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方法 98 第二節 問卷調查 101 第三節 訪談調查 106 第四節 研究流程與實施步驟 108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111 第一節 問卷調查結果 111 第二節 訪談結果之分析與討論 169 第三節 綜合結果摘要 17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88 第一節 結論 188 第二節 建議 196 參考書目 199 附錄一 204 附錄二 231 附錄三 240

    壹、中文部分
    方銘健(1997)。藝術音樂情感與意義。臺北:全音樂譜出版有限公司。
    王次炤(1997)。音樂美學新論。臺北:萬象圖書公司。
    石守謙(1996)。國內藝術通課程實施的現狀與通病。通識教育季刊,3-4,1-11。
    李士崇(1995)。國立成功大學通識課程改進與規劃之研究計畫報告,載於全國大學通識教育研討會論文集,中央大學文學院暨共同學科:中壢。
    吳方正(1996)。對大學藝術通識教育方向的一些思考。通識教育季刊,3-4,13-26。
    吳秋琴(1994)。高中音樂欣賞教學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舜文(2000)。流動的意象--從音樂欣賞課程談與「海洋」主題相關之教學規劃。美育,116,26-39。
    林安梧(1999)。台灣文化治療:通識教育現象學引論。台北:黎明文化。
    林麗真(1996)。傳統中國教育與現代通識教育之研究(四)-魏晉清談論辨及其對現代通識教育的啟示。國科會計畫報告,編號Nsc82-0111-s-002-015。
    邱垂堂(2003)從音樂欣賞到藝術與人文領域的統整教學。國民教育,43:6,24-29。
    范儉民(1990)。音樂教學法。台北:五南。
    姜炆(2003)。國中音樂欣賞教學評量面向與方法之析探。2003音樂教育學術研討會-邁向音樂教育新紀元論文集,171-184。
    洪麗珠(1996)。通識教育藝術課程之理念與規劃-為理工大學而設計。通識教育季刊,3-4,27-41。
    姚世澤(1994)。音樂教育與音樂行為。台北,師大書苑。
    姚世澤、王秀雄等(1996)。中、小學藝術科(音樂、美術)基本學力指標之研究。台北:教育部。
    徐秀菊(主編)(2003)。藝術領域的行動與省思。花蓮:花蓮師範學院。
    康台生等(2001)。統整藝術教育及人文素養之「學習」與「教學」課程規劃之研究。台北:教育部顧問室。
    崔光宙(2000)。情深而文明,氣盛而化神-談音樂欣賞教學中的人文精神。臺灣教育,600,2-9。
    宮芳辰(主編)(1997)。音樂欣賞。臺北:三民書局。
    高昌平(2000)。中美大學通識教育之比較研究。國立暨南大學比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光華(1988)。美感與音樂教育功能。載於世界音樂教育集粹,北京:中國文聯出版公司。
    陳伯璋、黃光雄、謝小芩等(1995)。師範院校通識教育課程架構之研究。台北:教育部顧問室。
    張前(1983)。音樂欣賞心理分析。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
    張前、王次炤(1992)。音樂美學基礎。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
    詹惠雪(1993)。我國大學通識課程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國立編譯館(2000)。教育大辭書。台北:文景。
    國立藝術教育館(2003)。臺灣地區高級中等學校暨大專院校一般藝術教育現況普查及問題分析期末報告。未出版。
    黃坤錦(1996)。美國大學的通識教育-美國心靈的攀登。台北:師大書苑。
    黃俊傑(1992)。通識教育的意義與內涵。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通訊,3,24-30。
    黃俊傑(1998)。大學通識教育的理念與實踐。台北:中華民國通識教育學會出版。
    黃俊傑(2002)。臺灣大學通識教育的理念與實施策略。中山通識教育學報,1,23-52。
    黃富暖(2002)。高中音樂欣賞課程應用網路教學資源學習之實徵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焜宗(1997)。音樂的教育功能。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殷玉瑾(1995)。多元化音樂欣賞對高中生音樂行為心理影響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淑媚(1998)。師範院校音樂通識課程之整體成效調查評估。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編號NSC87-2411-H-152-001。
    廖家驊(1993)。音樂審美教育。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
    蔡盛通(1996)。音樂欣賞新論。台北:樂韻出版社。
    劉子簾(1972)。美育教學中的欣賞與創造。台南師專學報,4,22-23。
    劉文潭(1984)。西洋美學與藝術批評。台北:寰宇出版社。
    劉英淑(1991)。讓孩子的心中樂音飄揚-如何做好音樂欣賞教學。音樂教育季刊,21,.4-17。
    鄭志敏(1997)。音樂鑑賞。台中:東和音樂出版。
    錢仁康(主編)(1999)。音樂欣賞。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謝文英(2001)。通識教育-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簡君純(2003)。音樂通識化之路迢迢-科技大學音樂通識課程的省思。中山通識學報,3,1-12。
    羅小平、黃虹(1989)。音樂心理學。廣東:三環出版社。
    聶元龍等(1999)。音樂欣賞。台北:洪葉文化。
    蘇郁惠(1995)。美國音樂課程方案評鑑的演進與省思。音樂研究學報,4,89-108。
    顧如君(2000)。高中音樂才能班「音樂欣賞」課程設計與教材統整規劃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
    Copland 著/劉燕當譯(1979)。怎樣欣賞音樂。台北:音樂與音響雜誌社。

    貳、西文部分
    Abeles, H. F., Hoffer, C. R., & Klotman, R. H. (1984). Foundations of Music Education. New York : Schirmer Books.
    Bradley, I. L.(1971). Repetition as a Factor in the Development of Musical Preference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usic Education, 19, pp.295-298.
    Ernest Ziegfeld(1953):Art in the college program of general education.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pp. 56-61.
    Flowers, P.J.(1990).Listening The Key to Describing Music, Music Educators Journal,December, pp.21-23.
    Gaff, J. G.(1983).General education today:A critical analysis of controversies, practices and reforms.SF:Jossey-Bass.
    Mann, L. R.(1988).The prospects for gener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y professional education. In Westbury & Purves(1988), pp.211-230.
    Reimer, B. (1989). A Philosophy of Music Education. New York : P rentice-Hall, Inc. 2nd .Edition.
    Reimer, B. (1997).Music Education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Music Educators Journal, 84(3), pp.33-38.

    參、網路資源
    http://edtech.ntu.edu.tw/course/common/in.htm。台灣大學共同教育委員會網頁。
    http://www.cc.nctu.edu.tw/~globe/introduction1.htm。國立交通大學通識教育中心網頁。
    http://www.cycu.edu.tw/cycu/chinese/dep/dep5_6.htm。中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網頁。
    http:// www.genedu.fcu.edu.tw/main/centre/symposium1.doc。逢甲大學通識教育中心網頁。
    http://www.nhctc.edu.tw/~aca/g-edu/link2.htm。新竹師範學院通識教育中心網頁。
    http://geducation.tmu.edu.tw/intro/intro.htm。台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網頁。
    http://www.cgu.edu.tw/managements/promo/1.htm。長庚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網頁。
    http://163.17.8.18/ge/gkc.htm。朝陽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網頁。
    http://www.hk.edu.tw/~gec/aim_frame/new_page_1.htm。弘光技術大學通識教育中心網頁。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