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葉勝維
Yeh, Sheng-Wei
論文名稱: 跆拳道不同預備站姿旋踢之生物力學分析
Biomechanical Analyses of Different Preparatory Standing Postures for Roundhouse Kick in Taekwondo
指導教授: 蔡虔祿
Tsai, Chien-Lu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體育學系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5
畢業學年度: 10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89
中文關鍵詞: 旋踢運動學動力學牽張縮短循環電子護具
英文關鍵詞: turning kick, kinematics, dynamics, stretch-shortening cycle, electronic protector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52下載:2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目的: 本研究針對不同預備站姿旋踢踢撃動作進行生物力學分析,探討不同預備站姿旋踢踢撃動作參數特性及差異。方法:以八名男子跆拳道選手 (身高174±5.9 cm,體重64±6.5 kg) 練習跆拳道已達六年以上為受試對象,利用2塊Kistler (1000Hz) 測力板、10台Vicon MX-13+ (200Hz) 紅外線攝影機和Dae do 跆拳道電子護胸系統,同步蒐集受試者在不同預備站姿旋踢動作過程中的相關力學參數,統計方法以無母數弗里曼二因子等級變異數分析,來考驗跆拳道不同預備站姿與不同踢擊高度之力學參數之差異,顯著水準訂為α= .05,若達顯著則進行事後比較。結果:一、在不同預備站姿旋踢各階段時間分析於攻擊期「跳動中端」顯著快於「原地上端」及「原地中端」動作。二、重心垂直位移量於下蹲期以「跳動上端」、「跳動中端」顯著大於「原地上端」、「原地中端」動作;「跳動上端」、「原地上端」的攻擊期重心垂直速度顯著大於「原地中端」動作。三、垂直和水平地面反作用力、垂直及水平的最大發力率與水平衝量以「跳動上端」及「跳動中端」顯著大於「原地上端」及「原地中端」動作。四、支撐腳的垂直地面反作用力以「跳動上端」顯著大於「跳動中端」;水平地面反作用力以「跳動上端」顯著大於「原地上端」;垂直發力率以「跳動上端」顯著大於「原地上端」、「原地中端」動作。「跳動站姿」的旋踢動作的確有較大地面反作用、水平衝量、發力率及較快的攻擊時間。建議:比賽攻擊時可採用「跳動站姿」較有利於攻擊速度及踢擊力量。

    The present study aimed to analyze and investigate the bio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aekwondo turning kicks from different ready stances. Eight male Taekwondo athletes (height: 174±5.9 cm; weight: 64±6.5 kg) with six years of training in Taekwondo served as the participants of this study. By using two Kistler (1000Hz) force plates, ten Vicon MX-13+ (200Hz) ultra-red cameras and a Dae-do electronic trunk protect system simultaneously collected the actions of different ready stances Taekwondo turning kicks to attack the upper body and the middle body by the participants. The Friedman two-way analysis of variance by ranks nonparametric statistical test was to investigate the differences among four combinations, the significant level was as α = .05, the Post-hoc comparison was conducted where significant level was attained. 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 1. Concerning the time spent on the kick from different stances, that “jumping mid kick” was significantly faster than “on the spot high kick” and “on spot mid kick.” 2., The vertical displacement of the “jumping mid kick” and the “jumping high kick“ was greater than the “on the spot mid kick” and “on spot high kick.” during the stage of squatting stance, while during the defensive stage, “jump high kick” and “on the spot h kick” were significantly greater than “on the spot high kick.” 3. With respect to ground reaction force,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ground reaction force, maximum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rate of force development, and horizontal measurement, 4. The support leg ground reaction vertical force of the ”jump high kick” and the “jump mid kick” were significantly greater than “on the spot high kick” and “on the spot mid kick” As to horizontal ground reaction force, “jump high kick” was significantly greater than the “on the spot high kick”, the rate of vertical force development of the “jump high kick” was significantly larger than “on the spot high kick” and “on the spot mid kick”. The study showed that “jump stance” performed greater ground reaction force, horizontal impulse, rate of force development, and faster attack duration time. The turning kick from “jump stance” did have more ground reaction force and horizontal measurement, higher rate of force development, and speedier offense. We suggest that the Taekwondo athletes should do “jump stance” to increase their offense speed and kicking force.

    口試委員與系主任簽字之論文通過簽名表 Ⅰ 論文授權書 Ⅱ 中文摘要 Ⅲ 英文摘要 IV 謝誌 VI 目次 VII 表次 X 圖次 XI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前言 1 第二節 研究背景 2 第三節 研究目的 5 第四節 研究範圍 5 第五節 研究限制 6 第六節名詞解釋及操作性定義 6 第七節 研究重要性 10 第貳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跆拳道比賽踢撃動作型態分析研究 11 第二節 跆拳道踢撃相關力學原理 14 第三節 跆拳道旋踢動作之運動學、動力學分析研究 18 第四節 文獻總結 22 第参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 23 第一節 研究對象 23 第二節 實驗時間與地點 24 第三節 實驗設計 24 第四節 實驗儀器與設備 25 第五節 實驗場地配置圖 29 第六節 實驗步驟與流程 30 第七節 資料處理與統計分析 38 第肆章 結果 41 第一節 跆拳道不同預備站姿旋踢各階段時間分析 42 第二節 跆拳道不同預備站姿旋踢重心及重心位移 44 第三節 跆拳道不同預備站姿旋踢下肢關節角度、角位移、角速度 51 第四節 跆拳道不同預備站姿旋踢地面反作用力 64 第五節 跆拳道不同預備站姿旋踢踢擊力量 70 第伍章 討論與結論 71 第一節 討論 71 第二節 結論 78 第陸章 建議 79 參考文獻 80 中文部份 80 英文部份 83 受試者同意書 84 受試者基本資料表 85 紀錄表 86 表 次 表3-1 跆拳道不同預備站姿旋踢受試者基本資料 23 表3-2 跆拳道不同預備站姿旋踢反光球黏貼位置表 32 表3-3 跆拳道Dae do 電子護胸組別、級別與力量一覽表 35 表3-4 跆拳道不同預備站姿旋踢Dae do電子護胸校正數據一覽表 35 表4-1 不同預備站姿旋踢各分期時間無母數二因子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42 表4-2 不同預備站姿旋踢各分期重心水平位移變化量摘要表 44 表4-3 不同預備站姿旋踢各分期重心垂直位移變化量摘要表 45 表4-4 不同預備站姿旋踢重心各分期水平位移量摘要表 46 表4-5 不同預備站姿旋踢重心各分期垂直位移量摘要表 47 表4-6 不同預備站姿旋踢重心水平速度摘要表 48 表4-7 不同預備站姿旋踢重心垂直速度摘要表 49 表4-8 不同預備站姿旋踢重心合速度摘要表 50 表4-9 不同預備站姿旋踢攻擊腳下肢各關節角度摘要表 52 表4-10 不同預備站姿旋踢攻擊腳下肢各關節角位移摘要表 55 表4-11 不同預備站姿旋踢攻擊腳下肢各關節角速度摘要表 58 表4-12 不同預備站姿旋踢攻擊腳下肢關節角速度峰值摘要表 60 表4-13 不同預備站姿旋踢支撐腳下肢各關節角位移摘要表 62 表4-14 不同預備站姿旋踢攻擊腳地面反作用力、發力率及衝量摘要表 65 表4-15 不同預備站姿旋踢支撐腳地面反作用力、發力率及衝量摘要表 78 表4-16 不同預備站姿旋踢踢擊力量摘要表 70 圖 次 圖 1-1 跆拳道不同預備站姿旋踢動作分解圖 6 圖 1-2 跆拳道不同預備站姿旋踢原地站姿分解圖 7 圖 1-3 跆拳道不同預備站姿旋踢跳動站姿分解圖 7 圖 1-4 跆拳道不同預備站姿旋踢下肢關節角度示意圖 8 圖 1-5 跆拳道不同預備站姿旋踢動作分期圖 10 圖 3-1 跆拳道不同預備站姿旋踢實驗架構圖 24 圖 3-2 Vicon MX13+ 紅外線攝影機 25 圖 3-3 Kistler三維測力板測 25 圖 3-4 Vicon Nexus 同步連結運動學與動力學示意圖 26 圖 3-5 Dae do 電子護胸 26 圖 3-6 Dae do 發射器 26 圖 3-7 Dae do 接受器 27 圖 3-8 Dae do 感應襪套 27 圖 3-9 自製踢靶 27 圖 3-10 同步器 28 圖 3-11 Kistler三維測力板測 28 圖 3-12 跆拳道不同預備站姿旋踢實驗場地配置圖 29 圖 3-13 跆拳道不同預備站姿旋踢實驗流程圖 30 圖 3-14 跆拳道不同預備站姿旋踢反光球黏貼位置圖 31 圖 3-15 跆拳道不同預備站姿旋踢人體資料肢段光點建檔圖 33 圖 3-16 跆拳道不同預備站姿旋踢關節連結肢段圖 34 圖 3-17 跆拳道不同預備站姿旋踢Dae do 電子護具校正公式圖 36 圖 3-18 跆拳道不同預備站姿旋踢肢段座標 38 圖 3-19 跆拳道不同預備站姿旋踢地面反作用力示意圖 39

    中文部份
    中華民國跆拳道協會(2010)。世界跆拳道聯盟最新跆拳道競賽規則。擷取於2013 年8 月20 日,取自http://www.taekwondo.org.tw/modules/tadnews/index.php?nsn=169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2010)。歷年運動成績,擷取於2013 年8 月20 日,取自, http://www.nstc.org.tw/HomeStyle.aspx?urlFile=game_03.htm
    宋玉麒 (2005)。2005 東亞運跆拳道比賽三強技術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李良標、呂秋平等編著 (1991)。運動生物力學。北京市:北京體育出版社。
    李政霖、秦玉芳 (2004)。跆拳道選手前腳與後腳旋踢動作之生物力學比較。大專體育學術專刊 , P310 - 321; 93年度 (2004 / 05 / 08) 。
    周桂名 (1996)。跆拳道攻擊動作之反應及動力學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教練研究所,桃園縣。
    周桂名、相子元 (1996)。跆拳道旋踢動作之生物力學分析。一九九六年國際運動訓練科學研討會,302-309。
    念裕祥、張榮三、湯文慈(2006)。優秀跆拳道選手滑步旋踢加空中二腳旋踢之運動學分析(摘要)。2006 年臺灣運動生物力學年會(頁18)。屏東市: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林仁彬、江界山、向淑慧﹙1997﹚。跆拳道原地側踢與滑步側踢力量比較。中華民國大專院校86 年度體育學術研討會專刊,144-153。
    林建發 (1990)。跆拳道攻擊技術之生物力學因素探討。中華體育,12(5),91-97。
    林榮培 (2002)。跆拳道運動員專項體能與致勝要素探討。中華體育季刊,16(1),112-120。
    邱共鉦、陳淑貞、孟範武、相子元 (2005)。 2004年荷蘭公開賽男子組54-58 公斤級金牌選手腳部得分技術分析:朱木炎選手之個案研究。大專體育學術專刊 94年度 (2005/05), 483-495。
    邱共鉦、蔡明志、相子元 (2004)。 92 年全國運動會跆拳道比賽男子蠅量級金牌選手技術分析-朱木炎選手之個案研究。2004運動訓練學國際論壇專刊,107-122。
    邱共鉦、蔡明志、陳淑貞、吳燕妮 (2009)。 95 年全中運高中男子組跆拳道比賽各量級金牌選手技術分析之研究。輔仁大學體育學刊,6,189-198。
    柯玉貞 (2001) 。跆拳道後旋踢之運動學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台北市。
    洪商來 (1997) 。最新跆拳道。台南市:世峰出版社。
    洪彰岑 (2006) 。跆拳道反擊跳後踢動作技術之運動生物力學分析。體育學報,39(2),25-40。
    相子元、何維華、湯文慈、念裕祥 (2005)。 生物力學儀器理論與實務。台灣運動生物力學學會,富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胡宗祥、陳曉光 (2006)。 跆拳道旋踢技術中軀幹運動的生物力學分析。大陸體育科學研究,10(3),58-61。
    胡博綱、秦玉芳 (2011)。 優秀跆拳道選手旋踢攻擊表現之分析。 (未出版碩士學位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台北市。
    胡博綱、秦玉芳、陳銨漵、蘇泰源 (2011)。跆拳道比賽新規則攻擊動作技術分析之研究。運動研究,20 (2),12-20 頁
    張榮三 (1997)。跆拳道旋踢攻擊動作之探討。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陳俊汕 (1995 )。反應時間與預期在快速運動項目的重要性。中華體育,8 - 4 , 3 9 - 4 7 。
    陸軍步兵學校 (2004)。陸軍步兵學校莒拳道教案。高雄:陸軍步兵學校。
    湯惠雯、相子元 (2001)。 跆拳道五種不同類型旋踢攻擊動作之運動學與動力學分析比較,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劉宇 (2000) 。兩種不同牽張幅度深跳動作的生物力學要素和肌電現象之分析。 (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蔡明志 (1998) 。世界跆拳道錦標賽女子得牌選手攻擊動作型態之攻擊率、得分率及成功率之分析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蔡葉榮 (1999)。跆拳道下壓踢動作之生物力學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市。
    蔡葉榮、許志耀 (2002)。跆拳道踢擊動作之技術分析。中華體育,16 (2),14-19。
    蔡葉榮、黃長福 (2008)。不同備站姿跳後踢之生物力學分析。(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台北市。
    蕭景琪、湯文慈 (2009)。跆拳道優秀與次優秀選手連續旋踢下肢運動學之比較。(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體育大學,桃園縣。
    蕭景琪、湯文慈 (2009)。跆拳道近期競賽攻擊特徵與踢擊技術動作之探討。中華體育季刊 23卷4期,68-76。
    鍾璧年、陳福進、黃世傑、劉佳鎮、陳太正 (2008) 。優秀跆拳道選手慣用邊與非慣用邊之旋踢運動學分析-以曾憶萱選手為例。輔仁大學體育學刊,7,152-165。
    羅月英 (2001)。柔軟度對於女子跆拳道選手上端旋踢及下壓踢踢擊動作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羅月英、王翔星 (2000)。跆拳道旋踢攻擊模式之運動學分析探討。2000 年運動生物力學應用與展望研討會,國立陽明大學,40-41。
    蘇志雄、袁慧儀 (1996)。肌肉特色。載於陳啟明編:運動醫學與科學 (135-139頁) 。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鐘祥賜、蕭秀萍 (2004 )。上肢投擲動作和開放式動力鏈理論探究。中華體育,18 (1) ,52-59。

    外文部份
    An, Y. K. (1983). Study for numd ersusd and scoring adility of each kicking. Major in Physical Education Graduate School Dongguk University.
    Asmussen, E. & Bonde-peterson, F. (1974). Storage of elasticenergy in skeletal muscle in man. Acta Physiologic Scand, 91, 385-392.
    Bosco, C., Viitasalo, J. T., Komi, P. V. & Luhtanen, P. (1982). Combined effect of elastic energy and myoelectrical potentiating during stretch-shortening cycle exercise. Acta Physiology Scandinavuca, 114, 557-65.
    Conkel, B. S., Braucht, J., Wilson, W., Pieter, W., Taaffe, D., & Fleck, S. J. (1998). Isokinetic torque, kick velocity and force in Taekwondo.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 20 (2), S5.
    Kim, Y. I. (1988). A study on frequency of kick technique and Points in TaekwondoGames-Focused on Women Players . University Advisor: Professor Kang Yong Ho .
    Norman, R. W. & Komi, P. V. (1979). Electromyogaphic delay in skeletal muscle under normal movement conditions. Acta Physiologica Scandinavica, 106, 241.
    Steindler, A. (1955). Kinesiology of the human body: under normal and pathological conditions. Thomas: Springfield.
    Sung, R. J. (1987). Mechanical analysis of the Basic Taekwondo Kicks. Journal of Taekwondo, 61, 106-115.
    Tsai (2005). The biomechanical analysis of the taekwondo front-leg Axe-Kick. In Q.Wang (Ed.), Proceedingsof XXIII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Biomechanics in Sports: Volume1 (pp.437-440). China:Beijing .
    Winter,D.A (1990). Biomechanice and Motor Control of Hunan Movment. New York;A Wiley-Interscience Publication.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