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楊乃光
Yang Nai-Kuang
論文名稱: 監察權與政治防腐之研究-------權力分立的詮釋觀點
指導教授: 黃城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政治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論文出版年: 2001
畢業學年度: 8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78
中文關鍵詞: 政治腐化權力分立監察權監察長彈劾獨立檢察官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39下載:2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  要
    盧梭(Jean Jacques Rousseau,1712-1778)說:「人生而自由,卻皆處於枷鎖之中」(Man is born free, but everywhere he is in chains)。
    貪污腐化,是自古至今皆然存在的問題,在基於人性內在之權力慾望的驅使下,透過組織化之運作,使得貪污腐化之面向更形擴散,由傳統之個人腐化現象演變成系統腐化之情形,尤其以統治者所掌握之政府機器,更是權力腐化之來源所在,透過行政、立法、司法之手段,使個人法益及社會法益受到侵害,形成政治腐化之現象。
    「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化」,當權力的絕對性增強,而腐化的現象,也就在權力集中化的過程中產生。因此,本文認為,要防止或解決政治腐化之現象,首先要處理的,便是「權力」(Power)的問題。
    如何使權力間之運作達成一種衡平狀態?法儒孟德斯鳩(Montesquieu, 1689-1755)曾說:「從事物的性質來說,要防止濫用權力,就必須以權力約束權力」。然而,在民主國家以憲法為根本大法之制衡機制設計上,由於憲政體制變遷下,行政權日益擴大,政黨介入立法議事運作,司法權相對應之監督機制又顯不足之情況下,已演變成行政立法司法三權之權力失衡情形。換言之,傳統之三權分立,已不足因應時代需要,更無法解決政治腐化之問題。
    而「監察權」,相對應於政治腐化之防治,就其功能性而言,以其法定之職權如彈劾、糾舉、糾正、調查、公職人員財產申報及收受人民書狀等,事實上就帶有政治防腐的功能。另外,參酌其他民主國家在政治防腐之憲政制度設計上,如北歐之監察長制度、美國彈劾制、獨立檢察官制度、英日之國會、行政監察使制度等,均有類似於我國監察院之制度。因此本文認為監察權,可說是防腐之最佳功能機關,並且在防腐地位上,與行政、立法、司法之防腐作用有所分界,不容混淆。
    然而在我國憲政之實際運作上,監察權並無發揮其被期待之防腐功能,究其原因,主要是監察制度,並非依孫中山先生之原始構想,而在功能、人員產生方式及組織設計上產生缺失,為人所詬病。因此,本文於文末,亦提出數項監察改革之建議,以其在我國固有良善之御史監察制度下,能夠真正發揮監察防腐之功能,解決當前我國所面臨之嚴重的貪污腐化問題。

    目 錄 第一章 緒 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架構 6 第三節 研究範圍及限制 9 第四節 名詞界定與文獻分析 9 第二章 政治腐化之剖析 19 第一節 政治腐化之成因 19 第二節 政治腐化之特徵與類型 28 第三節 現代民主政府之政治腐化 32 第三章 分權理論之政治防腐設計 43 第一節 「權力分立」之概念與作用 43 第二節 權力分立之歷史觀 45 第三節 新型態分權理論 53 第四節 權力分立防腐機制下的政府組織設計 56 第四章 監察權之政治防腐功能 65 第一節 監察防腐之意義 65 第二節 監察權與行政權、立法權及司法權之防腐界限 66 第三節 監察權能中之政治防腐功能 76 第五章 各國監察權之政治防腐典範 89 第一節 北歐地區之監察長制度 89 第二節 美國之彈劾權與特別檢察官制度 105 第三節 英國之國會監察使 108 第四節 日本之行政監察制度 110 第五節 小結 111 第六章 現階段我國監察院之政治防腐功能檢討 117 第一節 歷年我國監察院在防腐功能實施之經驗 117 第二節 權能行使上之檢討 139 第三節 監察人員產生方式之檢討 143 第四節 監察組織架構之檢討 144 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 149 第一節 研究發現 149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53 第三節 研究展望 165 參考書目 167

    參 考 書 目
    壹、中文部分
    一、政府出版品
    1. 法務部調查局,「中華民國八十八年廉政工作年報」,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六月出版。
    2. 監察院,監察院工作概況,監察院編印,民國八十九年一月至六月。
    3. 監察院,監察報告書第二冊,監察院編印,民國八十八年。
    4. 監察院,監察院國際事務小組北歐監察工作考察報告,監察院編印,民國八十八年七月。
    二、書籍
    (一)中文書籍
    1. 三民書局,大法官會議解釋彙編。臺北:三民書局,民國八十六年八月。
    2. 中國五權憲法學會編輯,五權憲法之研究與討論(五)。臺北:帕米爾書店,民國七十三年十一月。
    3. 中國五權憲法學會編,五權憲法之研究與討論(四)。臺北:帕米爾書店,民國七十二年十二月。
    4. 公務員懲戒委員會統計室編印,中華民國八十五年公務員懲戒統計年表。臺北:公務員懲戒委員會,民國八十六年六月。
    5. 司法院司法行政廳編,〝我國公務員懲戒問題之研究〞,司法院研究年報第十八輯第二三篇。臺北:司法院秘書處,民國八十七年六月。
    6. 保成編輯委員會編著,司法院大法官會議解釋整編。臺北:保成出版社,民國七十八年。
    7. George Brunner著,鄒忠科、黃松榮譯,比較政府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民國八十四年十一月初版一刷。
    8. Huntington, P. Samuel著,劉軍寧譯,第三波,二十世紀末的民主浪潮,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民國八十八年二月初版三刷。
    9. 皮純協等編著,中外監察制度簡史 。北京:中川古籍出版社,民國八十年十一月。
    10. 石俊超、劉彥偉,比較監察制度。北京:中川古籍出版社,民國七十八年。
    11. 朱諶,中華民國憲法 與孫中山思想。臺北:五南圖書,民國八十六年十月。
    12. 朱諶,中華民國憲法與孫中山思想。臺北:五南,民國八十六年十月。
    13. 朱諶,憲政分權理論及其制度。臺北:五南圖書,民國八十六年十月。
    14. 吳平,現行監察制度之研究。正中書局,民國七十七年二月。
    15. 呂宗麟著,權力與社會正義,亞太圖書出版社,民國八十七年三月初版一刷。
    16. 周世輔、周陽山,國父思想。三民書局,民國八十六年九月。
    17. 孟德斯鳩(Montesquieu)著,張雁森譯,論法的精神。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八十七年。
    18. 洛克(John Locke)著,葉啟芳、瞿菊農譯,「政府論次講」第二章,臺北:唐山出版社,民國七十五年七月初版。
    19. 胡滄澤,唐代御史制度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民國八十二年五月。
    20. 胡經明,憲法法論文集。臺北:三民,民國七十六年十月。
    21. 孫中山著,秦孝儀主編,國父全集(十二冊)。臺北:近代中國出版社,民國七十八年十一月。
    22. 徐曾淵,中國監察制度的理論、淵源及影響。臺北:商務,民國五十九年。
    23. 翁岳生,行政法與現代法制國 。臺北:台大法學叢書編輯委員會,民國七十六年十月。
    24. 馬起華,政治理論。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六十七年四月初版。
    25. 高旭輝,中華民國憲法論。臺北:帕米爾書店,民國六十八年八月七版。
    26. 高旭輝,憲法理論上的幾個問題。臺北:正中書局,民國六十四年十月。
    27. 高旭輝,五權憲法理論與制度。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民國六十年六月十五日。
    28. 常澤民,中國現代監察制度。臺北:商務,民國六十年十月。
    29. 張世賢編,各國憲法條文彙編。臺北:瑞興,民國八十四年八月。
    30. 張志韓,中國考試監察制度之演變與五權憲政。臺北: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民國六十三年九月。
    31. 張治安,中國憲法及政府。臺北:五南,民國八十三年十月。
    32. 張金鑑,中國文官制度史,。臺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民國四十二年。
    33. 許宗力,「論法律保留原則」,法與國家權力,台北:月旦出版社,民國八十二年四月。
    34. 陳水逢,中華民國憲法論。.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民國七十一年十月。
    35. 陶百川,比較監察制度。三民書局,民國六十七年四月。
    36. 陶百川、陳少廷合著,中外監察制度之比較。中央文物供應社,民國七十一年十二月。
    37. 彭錦鵬主編,文官體制之比較研究。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民國八十五年十月。
    38. 黃光國,民粹亡台論,台北:商周文化,民國八十四年八月。
    39. 黃紀等譯,政治學名著精選,唐山出版社,民國七十五年一月二版。
    40. 黃城著,五院相互關係之研究,臺北:正中書局,民國七十六年。
    41. 黃越欽主編,國際監察組織一九九四年研討會論文集,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民國八十五年六月初版一刷。
    42. 塗懷瑩,行政法原理。臺北:五南,民國七十二年八月。
    43. 趙寶云,當代資本主義國家監督制約機制。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年12月一版。
    (二)西文書籍
    1. Barber, Sotirios A., 1984, On What the Constitution Means, Th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2. Bels H., “Separation of Powers” in Jack P .Greene ed.,Encyclopedia of American Political History, Vol.3 (New York: Charles Scribner’s sons, 1984).
    3. Berger, Roul., 1974, Impeachment: The Constitutional Problems, Cambridge, Massa-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4. Committee, Impeachment: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Oct 1973).
    5. Deleon, Peter., 1993, Thinking About Political Corruption, New York: M.E. Sharpe.
    6. Frye. T., 1997, “A Politics of Institutional Choice,” in 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 Vol. 30, No. 5, October.
    7. Huntington, Samuel P., 1972, Political Order in Changing Societies, New Ha- 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8. Johnston , M.., 1986, “The Political Consequences of corruption,” Comparative Politics, Vol. 18, No. 4, July.
    9. Niccolo, Machiavelli., The Prince translated by Harvey C. Mansfield.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8.)
    10. Mclean, I.., 1996, Concise Dictionary of Politics, Oxford Universitypress. Hitchne, Dell G. & Levine, C., 1981, Comparative Government and Politics, New York: Harper & Row, Publishers.
    11. Nye, Joseph S., 1967, “Corruption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 A Cost-Benefit Analysis,”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 61. No2, June.
    12. Fenton, Paul., “The Scope of Impeachment Power”, in U.S. House judiciary.
    13. Berger, Raoul. Impeachment: the constitutional problem (New Have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3).
    14. Scott, James., 1972, Comparative Public Corruption,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15. Hobbes, Thomas.: Leviathan, edited and abridged by John Lamenatz, Cox and Wyman Ltd, 1962.
    16. International, Transparency., 1998, Corruption Perceptions Index. Germany: Goetingen University.
    17. Wraith, R. & Simkins, E., 1978, Corrup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London: Allen & Unwin.
    二、期刊
    1. 石麒譯,「世界第一個監察使制度」,憲政思潮第八期,民國五十八年十一月。
    2. 曲兆祥,「析論修憲後監察院的性質與職權」,政治評論,第603期(民國八十二年三月)。
    3. 朱諶,「從分權理論詮釋五權憲法與中華民國憲法(上)」,中國憲政,第26卷,第2期(民國八十年二月)。
    4. 吳秀玲,「從憲改過程析論我國監察權最近之變革」國立臺灣大學學術論叢第12期(民國八十三年六月)。
    5. 呂亞力,「民權主義與政治現代化」,(台北:中華學報,第八卷第二期,民七十年七月)。
    6. 呂亞力譯,「行政腐化之理論與實際-兼論荷蘭之防腐情形」,憲政思潮選集之四,(台北:憲政思潮雜誌社,民國七十年十月)。
    7. 宋棋超,從立法委員行使審計長同意權看決算審核制度,(台北:立法院聞,第24卷,第一期,民八十五年一月)。
    8. 李鴻禧等,「監察權癱瘓症之診斷」中國論壇,第232期(民國七十四年五月二十五日)。
    9. 林世宗,「監察權、立法權與司法權之爭議-兼論監察委員對司法人員之調查權」,憲政時代,第20卷,第l期(民國八十三年七月)。
    10. 林奇青,「修憲後監察體制及監察委員之定位」,憲政時代,第21卷,第3期(民國八十五年一月)。
    11. 林明源,「泛論我國監察院彈劾權之運作」,台南工專學報,第4期(民國七十三年十二月)。
    12. 姚立明,「修憲後之監察院」,中山社會科學季刊,第七卷第2期,(民國八十一年)。
    13. 洪家殷,「從監察院之地位,論監察權對司法權行使之界限一以彈劾權行使之原因為對象」,憲政時代,第20卷,第l期(民國八十三年七月)。
    14. 孫迺蝴,「國會監察使制度之介紹(上)一兼談我國監察權之相關問題」律師通訊,第160期(民國八十二年一月)。
    15. 常澤民,「五權憲法監察權之理論依據」,中山學術論叢,第6期,(民國七十五年十月)。
    16. 張劍寒,「中國監察制度與歐美監察長制度之比較」,中華學報,卷一,期一(台北:民六十三年一月)。
    17. 張劍寒,「展望憲法修正後之新監察院」,憲政時代,第19卷,第1期(民國八十二年七月)。
    18. 陳文政,「近代政治分權理論及其在憲法上之引用-以洛克、孟德斯鳩、孫中山之分權理論為例」,台灣省立三重高中重高學報第二期(民國八十八年六月)。
    19. 陳春木,「打開監察權與立法權、懲戒權糾纏三十年的結」,聯合月刊,第18期民國七十二年一月)。
    20. 陳慈陽,「從權力分立原則論修憲後監察委員之定位」,憲政時代,第20卷,第l期(民國八十三年七月)。
    21. 賀凌虛,「國父監察理論的探討」,中山學術論叢,第3期(民國七十一年十二月)。
    三、論文
    1.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編印,「日本行政監察制度之研究-給我國的借鏡」,民國八十七年六月。
    2. 王裕民,「我國現行監察制度之研究」,碩士論文,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民國八十三年六月。
    3. 仉桂美,「監察院在憲政體系中之防腐功能」,碩士論文,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民國七十三年七月。
    4. 李雅麗,「政府犯罪」,碩士論文,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民國八十三年五月。
    5. 李慧雯,「我國彈劾權之研究:理論與實際」,碩士論文,東海大學政治研究所,民國八十八年一月十四日。
    6. 李燈燦,「公務機關貪汙問題與防治策略之研究」,碩士論文,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民國八十二年六月。
    7. 柯正鈞,「我國現行監察制度與歐美行政監察使制度之比較研究」,碩士論文,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民國七十八年六月。
    8. 徐國鈞,「監察院改制後之比較研究」,碩士論文,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民國八十五年六月。
    9. 翁源燦,「政風機構防制貪污之研究」,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民國八十九年六月。
    10. 郝思麗,「改制後我國監察制度與瑞典國會監察使制度之比較研究」,政大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民國八十八年十二月。
    11. 張慧芝,「政治腐化概念之建構與界定」,碩士論文,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民國八十七年六月。
    12. 張錕盛,「從權力分立論司法對行政行為之審查密度」,碩士論文,中興大學法律學研究所,民國八十五年七月。
    13. 梁琨,「北歐四國監察使制度比較分析」,碩士論文,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民國八十四年六月。
    14. 許志雄,「權力分立之理論與現實」,碩士論文,臺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民國七十一年六月。
    15. 陳振銘,「貪污問題防治對策之研究」,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政治研究所,民國八十四年六月。
    16. 陳殷清,「我國憲法上的彈劾權」,碩士論文,臺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民國七十九年十二月。
    17. 楊憶湘,「我國監察院審計權之研究」,碩士論文,台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民國八十一年六月。
    18. 葉樹德,「霍布斯自保論之研究」,碩士論文,東吳大學政治研究所,民國八十九年六月。
    19. 劉惠仁,「五權憲法中的監察院」,碩士論文,臺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民國七十四年六月。
    20. 謝介銘,「現階段防制貪污瀆職之研究」,碩士論文,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民國八十六年六月。
    21. 謝政達,「盧梭論腐化、德行與政治共同體之重建」,碩士論文,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民國八十九年七月。
    四、報紙
    1. 中央社,「監委提案彈劾高屏大橋斷裂失職官員,投票未獲半數,彈劾案失敗」,台灣新聞報,民國八十九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版3。
    2. 中國時報民意調查組,「近半數民眾盼監院提再彈劫案」,中國時報,民國八十四年三月十九日,引自中央通訊社,剪報資料庫系統。
    3. 民眾日報-民眾論壇,「加強律師在監察懲戒程序中之功能」,民八十八年十二月十四日,版12。
    4. 社論,「肅貪不難,端是能否有真正獨立的肅貪機構」,中國時報,民國九十年。
    5. 社論,「關於設置特別檢察官的斟酌」,聯合報,民國八十七年五月二日,版2。
    6. 社論,「監察權的夕陽下。中山先生五權憲法面臨嚴重考驗」民眾日報,民國七十七年九月十六日。
    7. 聯合報,「檢改會對陳定南部長先提建言再抗爭」,民國九十年四月三十日,版8;四月九日,版2。
    8. 伍崇韜,「監察院通過彈幼監委蔡慶祝」,聯合報,民國八十六年三月二十二日,版4。
    9. 何明國,「核四案,監院今約詢林信義,農曆年後約詢張俊雄」,聯合報,民國九十年一月十六日,版4。
    10. 呂俊儀,「八掌溪事件懲處,兩人遭休職」民眾日報,民國九十年三月十日,版6。
    11. 宋伯東,「監委詢問禁見被告,法部下令不宜拒絕,檢察官抨擊監察權干預司法權」,聯合報,民國九十年三月二十一日,版8。
    12. 阮玫芬,「不服公懲會懲戒彈幼對象結果 監院可補充理由再審議」,中央日報,國八十五年九月二十八日,版4。
    13. 林亦民,「反貪污,何不用換另一套方法」,聯合報,民國九十年四月二日,版8。
    14. 林亦民,「廉政署難產,法務部點名國民黨、調查局聯手封殺」,聯合報,民國九十年四月二日,版8。
    15. 林健華,「阿瑪斯貨輪油污專案小組再度履勘,監委:懲處名單可能冤枉盡責事務官」,台灣日報,民國九十年三月二日,版2。
    16. 林健華,「涉案三縣市長,監院陳情司法不安」,台灣日報,民國九十年二月十七日,版5。
    17. 林傑華,「興票案,民間司改會指檢察官失職,促監院調查」,台灣日報,民國九十年二月九日,版3。
    18. 林宜瑩,「重建弊案,監院今約詢彭百顯,昨通過彈劾中寮鄉長吳朝豐,糾正投縣府及仁愛鄉公所」,中華日報,民國九十年一月十八日,版4。
    19. 林純德,「監察院去年是個豐收年,徹底澄清吏治保障民權」 中央日報,民國八十五年一月二日。引自中央通訊社,剪報資料庫系統。
    20. 林益貴,「監察院已成『存查院』」,自由旺報,民國七十七年六月二十八日。引自中央通訊社,剪報資料庫系統。
    21. 邱慧君,「國發會達成憲政體制跨世紀變革等二十二項共同意見」,中央日報,民國八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版三。
    22. 翁容幼,「監院受理調查,許文龍金美齡是否適任現職」,民眾日報,民國九十年三月十三日,版7。
    23. 張學海,「提昇監察功能的新契機-從監察院組織法之修正談起」,自立晚報,民國八十六年十一月二日,版十。
    24. 許麗娟,「監察院去年成績單『滿江紅」,自立晚報,民國七十八年一月三日。引自中央通訊社,剪報資料庫系統。
    25. 郭凱逸,「追究象神風災,監委現場實勘」,中華日報,民國九十年二月十日,版18。
    26. 陶允正,「公懲會法院化 監委有疑慮一擔心時效差 擔心被當原告傳喚出庭」,聯合報,民國八十七年九月五日,版4。
    27. 游明得,「核四糾彈,監察權獨立」工商時報,民國九十年二月十六日,版5。
    28. 華志豪,「監院:決算修正有違憲之虞」,中央日報,民國九十年一月十一日,版4。
    29. 葉立傑,「劉冠軍案,監院將提案彈劾丁渝洲」,自由時報,民國九十年二月十二日,版4。
    30. 葉立傑,「海總龍晴計畫執行不當,監院糾正」,自由時報,民國九十年一月一日,版10。
    31. 劉添財,「立院挑戰監察權監院決聲請釋憲」,中國時報,民國九十年一月十日,版1。
    32. 劉添財,「立監兩院職權亟待釐清」,中國時報,民國九十年一月十日,版4。
    33. 劉添財,「學習香港經驗,及早實行廉政」,中國時報,民國八十六年八月十八日,版2。
    34. 蔡明殿,「由監察院維護人權的功能談人權研究」,自立晚報,民國九十年一月二十日,版5。
    35. 蔡慧貞,「監委:國軍兵力,戰時堪慮」,中國時報,民國九十年二月二十三日,版4。
    36. 蔡慧貞,「保存四四南村,文化界居民監院陳情」中國時報,民國九十年二月十七日,版18。
    37. 鄭世裕,「內湖捷運高架案,監委將約談官員」,自由時報,民國九十年一月十八日,版13。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