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石珮怡
論文名稱: 未婚成年女性與同住父母之代間關係研究
指導教授: 黃迺毓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Department of Human Development and Family Studies
論文出版年: 2007
畢業學年度: 9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00
中文關鍵詞: 代間關係代間協助代間情感代間孝道責任期待未婚成年女性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90下載:12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未婚成年女性與同住父母的代間關係。依據理論與文獻探討,本研究以「代間協助」、「代間情感」及「代間孝道責任期待」來探討代間關係,並探討未婚狀態對代間關係的影響。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方式,訪談六位未婚成年女性與其同住父母,藉由雙方觀點呈現完整的代間關係面貌。研究發現如下:
    一、未婚成年女性與父母的婚姻觀念不相矛盾,多數未婚女性曾歷經父母催促但非強迫的催婚歷程,採取避免衝突的因應方式,並未因為未婚狀態而與父母產生嚴重磨差。
    二、未婚成年女性與父母相互提供協助,未婚女性提供父母重要的情感協助,部分家務協助,以及不同形式的財務協助。
    三、未婚成年女性的情感知覺包括「親密支持的代間情感」與「平淡疏遠的代間情感」,父母的代間情感知覺為「貼心孝順的代間情感」與「公平親近的代間情感」。此外,傳統社會常見的姑嫂問題、招贅問題也發生在受訪家庭,引發未婚女性與父母的代間衝突。
    四、受訪的未婚成年女性皆有孝道責任的知覺,受父系家庭的規範影響不大。期許給予父母情感上的支持及所需協助。多數父母對未婚女性的孝道期待亦以提供情感支持為主。
    五、代間關係面向間存在部分關連性,包括代間孝道責任期待影響代間協助,代間協助影響代間情感,以及代間孝道責任期待影響代間協助,進而影響代間情感。
    最後,依據研究發現,針對未婚成女性的家庭教育、中老年父母的家庭教育及後續研究三部分提供建議。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發展的重要性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2 第三節 名詞界定 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4 第一節 未婚成年女性相關文獻 4 第二節 代間關係相關理論 12 第三節 代間協助 14 第四節 代間情感 18 第五節 代間孝道責任期待 21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4 第一節 研究方法 24 第二節 研究對象 25 第三節 研究流程 28 第四節 研究內容 32 第四章 研究發現與討論 34 第一節 未婚成年女性的家庭狀況 34 第二節 代間對未婚狀態的角力與協商 40 第三節 代間協助 52 第四節 代間情感 67 第五節 代間孝道責任期待 77 第六節 代間關係面向之相關性探討 8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88 第一節 研究結論 88 第二節 研究限制 90 第三節 建議 91 參考文獻 93 附錄一 訪談大綱 98 附錄二 訪談同意書 100 表目錄 表2-1 國內未婚成年女性相關研究彙整表 11 表3-1 研究對象之基本資料 28 圖目錄 圖2-1 代間連帶模式 13 圖3-1 研究流程圖 32

    參考文獻
    一、英文部分
    Aldous, J., Klaus, E., & Klein, D. M. (1985). The understanding heart: Aging parents and their favorite children. Child development, 56, 303-316.
    Allen,K.R.(1989) Single women/family ties : life histories of older women. Newbury Park, Calif : Sage Publications.
    Aquilino, W. S., & Supple, K. R. (1991). Parent-child relations and parent's satisfaction with living arrangements when adult children live at home.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53(1), 13-27.
    Arnold, F., & Kuo, E. C. Y. (1984). The value of daughters and son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gender preference of parents. Journal of comparative family studies, 15(2), 299-318.
    Barnett, R. C., Kibria, N., Baruch, G. K., & Pleck, J. H. (1991). Aduld daughter-parent relationships and their associations with daughters'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psychological distres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53(1), 29-42.
    Bengtson, V. L., & Schrader, S. S.(1982).Parents-child relations. In D. J. Mangen, & W. A. Peterson(Eds.), Research Instruments in Social Gerontology. Vol. 2, 115-128. M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Benin, M. H., & Edwards, D. A. (1990). Adolescents' chore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dual-single earned familie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52(2), 361-373.
    Blieszner,R. & Mancini,J.A. (1987). Enduring Ties: Older Adults’ Parental Role and Responsibilities. Family relations,36(2),176-180.
    Casterline, J. B. (1986). 台灣婦女遲婚因素的分析 (朱柔若譯). 台北市: 巨流。
    Cemens, A. W. & Axelson, L. J.(1985)The not-so-empty-nest: The return of the fledgling adult.Family Relations,34,259-264.
    Cicirelli, V. G. (1983). Adult children's attachment and helping behavior to elderly parents: A path model.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815-825.
    Eggebeen,D.J.& Zarit,S.H.(1995). Parent Child Relationships in Adulthood and Old Age. In Bornstein, M.H. (Ed.) , Handbook of Parenting, Vol. 1. 119-140.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nd Associates.
    Goodman, N. (1995). 婚姻與家庭 (陽琪、陽琬譯, Trans.). 台北市: 桂冠.
    Gronvold, R. L.(1988)Measuring effectual solidarity.In D. J. Mangen,V. L. Bengtson & P. H. Landry, Jr.(Eds),Measurement of Intergenerational Relation,74-97.CA:Sage.
    Hagestad, G. O.(1981)Problems and promises in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enerational relations. In R. Fogel et al.(Eds.),Stability and Change in the Family,11-46.NY:Academic Press.
    Hartz-Karp, J. F.(1981) Never married women : the experience, expectations and effects of never marrying, and role adaptations to a negatively evaluated status. Ann Arbor, Mich. : UMI.
    Homan,R.R.(1992)Filial role enactment by children.Family Relations,41,91-96.
    Lamanna, M. A., & Riedmann, A. (1984). 婚姻與家庭 (李紹嶸 & 蔡文輝, Trans.). 台北市: 巨流.
    Lawton, L., Silverstein, M., & Bengtson, V. (1994). Affection, social contact, and geographic distance between adult children and their parent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56(1), 57-68.
    Lye,D.N.(1996).Adult child-parent Relationships.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1996, 22 (1), 79-101. Retrieved April 5, 2006, from database (Master file) on the World Wide Web: http://www.ebsco.com.
    Mancini, J. A., & Blieszner, R. (1989). Aging parents and adult children: Reserach themes in intergenerational relation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51(2), 275-290.
    Quinn, W. H. (1983). Personal and family adjustment in later life.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57-73.
    Rossi ,A. S. & Rossi,P. H.(1990)Of human bonding : parent-child relations across the life course . New York : A. de Gruyter
    Rossi,A.S. (1968).Transition to Parenthood.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30,26-39.
    Shostak,A.B.(1987)Singlehood. In M.B.Sussman & S.K.Steinmetz(Eds)Handbook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New York : Plenum Press.
    Stein,P.J.(1981).Introduction. Single Life : Unmarried Adults in Social context,ed. P.J.Stein. New York: St.Martin’s Press.
    Umberson, D. (1992). Relationships between adult children and their parents: Psychological consequences for both generation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54(3), 664-674.

    二、中文部分
    丘玲玲(1998)台北縣市中小學未婚女教師單身壓力、單身壓力因應與單身生活滿意的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裡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內政部戶政司(2006)戶籍人口統計年報。2006年9月1日,取自:http://sowf.moi.gov.tw/stat/year/y02-03.xls
    余德慧、顧瑜君(2000)父母眼中的離合處境與現代倫理意涵。應用心理研究, 6,173-211。
    余德慧、林麗雲 (1991)中國人的新孝觀--親恩與回報。台北市: 張老師文化。
    余德慧(1987)中國人的父母經--黏情與親情。台北市: 張老師文化。
    利翠珊、林麗文(1998)代間連結、孝道焦慮與婚姻滿意度--台灣與美國兩市鎮已婚華人女性之比較。中華家政學刊,27,84-101
    利翠珊(1998)代間連結、孝道焦慮與婚姻滿意度--台灣與美國兩市鎮已婚華人女性之比較研究。中華家政學刊,27,84-101。
    利翠珊(1999)已婚女性與上一代的互動關係與情感連結。中華家政學刊, 28,31-46.。
    利翠珊(2000)親子情感、家庭角色與個人界域:已婚女性代間情感糾結的經驗與內涵,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3,4,77-107。
    吳味鄉(1993)臺灣地區老人照顧與社會網絡關係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吳怡卿(2004)我的單身何必議論紛紛?─催婚情境中的未婚單身女性。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吳玲佳(2003)國小未婚女性教師感情態度與感情抉擇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進修部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娟瑜(1978)都是柴松林教授惹的禍嗎?。婦女雜誌, 114, 25-33。
    吳嘉瑜(2004)親子關係的另一端-成年期親子關係特色。諮商與輔導,217, 20-24。
    李青松(2000)家庭親子間關係的變遷:社會創新與子女發展階段對代間關係的交換影響。應用心理研究,5,43-45。
    李淑娟、吳明燁、唐先梅、周麗端(1999)婚姻與家人關係。台北縣蘆洲市:國立空中大學。
    林如萍、鄭淑子、高淑貴(1999)農家代間的孝道期待:不同性別、世代之分析。中華家政學刊,28,77-92。
    林如萍、高淑貴(1999)。台灣農家代間關係:老年父母與其最親密的成年子女之代間連帶。台灣社會問題研究學術研討會。
    林如萍(1998)農家老人與其成年子女代間連帶之研究-從老人觀點分析。國立台灣大學農業推廣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如萍(1998a)農家代間情感之研究。中華家政學刊,27,68-83。
    林如萍(2000)老年父母與其最親密的成年子女之代間連帶。中華家政學刊, 29, 32-58。
    林如萍(2001)家庭的收縮。林如萍、唐先梅、陳芳茹、黃迺毓編著,家庭概論。台北縣蘆洲市:國立空中大學。
    林如萍(2001a)女性代間交換:婆婆?媽媽?國立空中大學生活科學系生活科學學報,7,181-208。
    林松齡(1993)老人社會支持來源與老人社會需求:兼論四個社會支持模式。載於社會安全問題之探討,265-289。嘉義: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
    邵麗芳(1987)單身生活意識-單身與一般社會大眾之比較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家政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洪婉純(2001)彰化縣老年人居住狀況與代間互動關係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縣。
    胡幼慧(1995)三代同堂 : 迷失與陷阱。台北市:巨流。
    唐先梅(1999)家庭收縮期。李淑娟、吳明燁、唐先梅、周麗端編著,婚姻與家人關係。台北縣蘆洲市:國立空中大學。
    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2002)婚姻與家庭。嘉義市:濤石。
    張春興(1985)姻緣路上情理多(2nd)。台北市 : 桂冠。
    張春興(1985)感情、婚姻、家庭。台北市 : 桂冠。
    張春興(1987)。感情、婚姻、家庭(2nd)。台北市: 桂冠。
    張耐(2003)永恆的羽翼--父母與成年子女的親子關係。師友月刊,436,45-48。
    張蕙雯(2005)公主獨睡雙人床──「五年級」未婚女性婚姻觀與生涯發展探討。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台北市。
    梁淑娟(1994)單身女性的生涯認同與生活適應。諮商與輔導,107,32-35。
    莊耀嘉、楊國樞(1991)傳統孝道的變遷與實踐:一項社會心理學之探討。台北市:桂冠。
    許雅雯(2005)不同年齡組未婚單身女性的心理健康:驗證對此問題柯氏心理衛生程式之可用性?國立成功大學行為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縣。
    郭育吟(2004)探討長姑娘單身生涯經驗之認同歷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 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市:五南。
    陳珮庭(2004)她為什麼還沒嫁?~台灣當代熟齡女性未婚現象探究。 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台北市。
    陸洛、陳欣宏(2002)台灣社會變遷中老人的家庭角色調適及代間關係初探。應用心理研究,14,221-249。
    黃明堅(1989)單身貴族。台北市:皇冠。
    楊美慧(1990)單身女性之婚姻觀ㄧ現象學方法的研究。國立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楊倩蓉(2006)台灣「單身寄身族」生態調查~叫寄生族太沈重。30雜誌, 2006.7, 92-101。
    楊茹憶(1995)未婚單身女性生活適應研究。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廖和敏(1993)不婚俱樂部。新店市:方智。
    趙淑珠(2003)未婚單身女性生活經驗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4,2,221-246。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市:心理。
    蔡文輝(2000)婚姻與家庭:家庭社會學(2nd)。台北市:五南。
    蔡素紋(2001)未婚單身女性教師生涯之錨的質性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謝佩珊(1995)國中未婚女教師婚姻態度及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簡春安、鄒平儀(1998)社會工作研究法。台北市:巨流。
    藍采風(1996) 婚姻與家庭。台北市:幼獅文化。

    QR CODE